材料科学基础1-晶体学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1.79 MB
- 文档页数:59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材料科学基础科目代码:807一、晶体学基础1.晶体与非晶体、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的差异;2.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的标注方法和画法;立方晶系晶面与晶向平行或垂直的判断;3.立方晶系晶面族和晶向族的展开;4.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密排六方晶胞中原子数、配位数、紧密系数的计算方法;5.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的堆垛方式的描述及其它们之间的差异。
二、固体材料的结构1.结合键2.晶体学基础与常见晶体结构3.固溶体的结构4.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5.硅酸盐结构6.非晶态固体结构7.高分子材料结构三、晶体中的缺陷1.点缺陷2.位错的结构与位错的运动3.位错的应力场及其与晶体缺陷间的交互作用4.位错的增殖、塞积与交割5.实际晶体中的位错6.表面、晶界与相界的结构7.界面能与显微组织形貌8.晶界平衡偏析与晶界迁移四、固态中的扩散1.扩散定律及其应用2.扩散的微观机理3.影响扩散的因素4.扩散的热力学理论5.反应扩散五、回复与再结晶1.回复、再结晶、晶粒长大的概念和应用;2.再结晶温度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3.冷变形金属经过加热、保温后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变化。
六、相图1.相律的描述和计算,及其对相平衡的解释;2.二元合金中匀晶、共晶、包晶、共析、二次相析出等转变的图形、反应式;二元典型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分析、冷却曲线;3.二元合金中匀晶、共晶、共析、二次相析出的平衡相和平衡组织名称、相对量的计算;4.铁-渗碳体相图及其典型合金的平衡冷却曲线分析、反应式、平衡相计算、平衡组织计算、组织示意图绘制;5.简单三元合金的相平衡分析、冷却曲线分析、截面图分析;6.单相固溶体自由能的求解方法,单相固溶体自由能表达式,固溶体的自由能-成分曲线形式,混合相自由能表达式,相平衡的公切线法则。
七、金属的凝固1.液体结构的描述及其与固体结构的差异;2.凝固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条件;3.均匀形核过程的热力学分析,临界晶核半径概念、临界形核功概念;4.影响凝固过程的因素的分析,及其对凝固后固体形貌和晶粒大小的影响;5.固溶体在不平衡结晶过程中溶质原子在液相和固相中的分布的定量和定性的描述;6.成分过冷的概念及其对晶粒形貌的影响。
材料科学基础复习提纲复习资料(修订版)修正部分错别字,增删部分重点内容(红字标出)材料科学基础Ⅰ(贵清部分)第⼀章晶体学基础1.1晶⾯指数、晶向指数(不包含四指数问题)的标定及晶⾯间距、晶向长度的计算(公式P40~P41)1.2晶体结构和空间点阵的区别?答:晶体结构是晶体中各原⼦的分布,种类丰富多样,⽽空间点阵是原⼦分布规律的代表点,由这些抽象出来的阵点构成,只有14种结构。
1.3 晶胞选择的条件?答:晶胞的选择要尽量满⾜以下三个条件:1)能反映点阵的周期性;2)能反映点阵的对称性;3)晶胞的体积最⼩。
1.4结构胞和原胞的联系和区别?答:结构胞和原胞必须都能反映点阵的周期性,结构胞是在保证对称性的前提下选取体积尽量⼩的晶胞;原胞是保证晶胞体积最⼩,⽽不⼀定反映对称性。
1.5 周期的概念?答:⽆论从哪个⽅向看去,总是相隔⼀定的距离就出现相同的原⼦或者原⼦集团,这个距离就是周期。
1.6 常见晶体结构中的重要间隙?答:FCC晶体中⼋⾯体间隙4个,四⾯体间隙8个;BCC晶体中⼋⾯体间隙6个,四⾯体间隙12个;HCP晶体中⼋⾯体间隙6个,四⾯体间隙12个。
1.7 常见晶体结构的堆垛⽅式?答:BCC和HCP晶体的堆垛⽅式是ABABAB……;FCC晶体的堆垛⽅式是ABCABC……。
1.8 晶带⽅程的表达式?答:hu+kv+lw=0。
第⼆章固体材料的结构2.1 什么是合⾦、组元、合⾦相、组织以及组元、合⾦相、组织之间的关系?答:合⾦:由⾦属和其他⼀种或⼏种元素通过化学键合⽽形成的材料;组元:组成合⾦的每种元素称为组元;合⾦相:具有相同的成分、结构和性能的部分称为合⾦相或简称相;组织:在⼀定外界条件下,⼀定成分的合⾦可以由若⼲不同的相组成,这些相的总体便称为组织。
关系:合⾦相由组元构成,⽽组织⼜由合⾦相组成,单⼀元素即可以称之为组元⼜可以称之为相⼜也可以称之为组织。
2.2 固溶体和化合物的区别?答:固溶体的溶质和溶剂占据⼀个共同的布拉菲点阵,且此点阵类型和溶剂的点阵类型相同,固溶体有⼀定的成分范围,组元含量在⼀定范围内可以变化⽽点阵类型不变,由于成分可变,固溶体不能⽤⼀个化学式表达;化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组元按⼀定⽐例构成⼀个新的点阵,它既不是溶剂的点阵也不是溶质的点阵,化合物通常可以⽤⼀个化学式表达,⾦属与⾦属形成的化合物往往有⼀定的成分范围,但⽐固溶体范围⼩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