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个案辅导记录表
- 格式:docx
- 大小:35.24 KB
- 文档页数:10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2个案1:小心心(虚构名)个案情况:小心心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女孩,父母都在外地工作,由奶奶照顾。
最近一段时间,学校发现小心心经常不听课、上课玩手机、表现不好。
班主任和家长联系后,得知小心心在家里经常看动画片、玩游戏,并且从不出门玩耍。
辅导记录:第一次辅导记录:初诊问卷(1)家庭情况:小心心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没有固定的照顾人。
目前由奶奶照顾。
(2)学校情况:小心心在学校表现不好,经常不听课、上课玩手机。
(3)个人情况:小心心习惯在家里看动画片、玩游戏,并且从不出门玩耍。
第二次辅导记录:面谈心理医生:你好,小心心,你最近在学校是不是表现不好?小心心:嗯。
心理医生:你有听老师的讲话吗?小心心:有时候听,有时候不听。
心理医生:为什么会不听呢?小心心:觉得很无趣,想玩游戏。
心理医生:那你在家里都做什么呢?小心心:看动画片、玩游戏。
心理医生:你有没有想过出去玩耍呢?小心心:没有,我觉得在家里比较舒服。
心理医生:那你有没有想念爸爸妈妈呢?小心心:嗯,有时候想。
心理医生:好的,谢谢你分享。
第三次辅导记录:家庭调查在家庭调查中,了解到小心心的父母经常很晚才回家,奶奶也不善于交流,小心心家庭缺乏温暖。
第四次辅导记录:家庭指导通过和小心心家长的沟通,建议可以给小心心安排一些课外活动,让她有机会接触其他的小朋友,增加社交能力。
同时,鼓励小心心在外出玩耍时多与周围的小朋友沟通交流,扩大社交范围。
建议小心心的父母在能够回家时,和小心心多沟通,关注她的情感和心理健康状况。
个案2:小明明(虚构名)个案情况:小明明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男孩,性格内向,常常不爱说话。
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是最近出现了焦虑症状,开始表现出失眠、胃痛等症状。
辅导记录:第一次辅导记录:初诊问卷(1)家庭情况:小明明父母皆在上班,家中有一位姐姐,经常照顾小明明。
(2)学校情况:小明明学习成绩很好,但近期出现焦虑症状。
(3)个人情况:小明明性格内向,不太喜欢和别人交流,不爱说话。
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个案辅导记录表经过与___的交流,我了解到她的自卑感来自于对自己外貌的不满和对自己能力的怀疑。
我通过与她谈话,让她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而且外貌并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
同时,我也鼓励她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同学交流,增强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辅导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___的性格逐渐开朗,不再像过去那样胆小、自卑。
她开始主动与同学交流,参加集体活动,做作业的速度和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同时,她的研究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班级三(2)辅导时间2016.05.23咨询老师___问题研究成绩下降,缺乏自信心,情绪波动大___是一个成绩一直很好的学生,但在最近几个月,他的成绩开始下降,缺乏自信心,情绪波动大。
在辅导过程中,我发现他在家中受到了一些影响,家长对他的期望值很高,经常批评他的研究成绩不够好,这让他感到很沮丧。
同时,他还受到了同学的排挤和欺负,导致他对自己的价值产生了怀疑。
辅导过程1、倾听和理解在辅导过程中,我首先倾听了他的心声,理解他的感受,让他感到被关注和尊重。
我和他一起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和他一起制定解决方案。
2、树立自信心通过与他的交流,我发现他的自信心需要得到提高。
我鼓励他,肯定他的优点和长处,让他感到被认可和肯定。
同时,我也帮助他找到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技巧,让他在研究上更加自信和有效率。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和他一起探讨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让他学会与人相处的技巧。
我也和他的家长进行了交流,让他的家庭环境更加和谐,让他感到被爱和支持。
辅导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___的研究成绩逐渐提高,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情绪波动也逐渐减少。
他学会了与人相处的技巧,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他的家庭环境也变得更加和谐。
在未来的研究和生活中,我相信他会更加自信和成功。
该生可能存在注意力缺陷和过度活跃障碍(ADHD)的问题,同时也可能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和关爱。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辅导对象:李长茂班级:四年级性别:男年龄:10岁问题表现:李长茂,二年级时从外地转到我班上的一位男生。
初次见面,当我问他话时,他总是眼皮也不抬地小声应答。
除了觉得他长得眉清目秀,有些腼腆外,没有其他不良感觉。
大约一周后,就开始出现各种不尽人意的状况了。
先是陆续有同学报告他骂人、打人,对同学态度粗暴。
接下来就开始出现不完成作业的现象,有时上课哼小调,大家安静写作业时,他突然大叫一声。
喜欢做一些莫名其妙的动作,引得大家哄笑。
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满不在乎;对同学的帮助嗤之以鼻。
平时喜欢独处,课间不参与同学间的游戏。
喜欢嘲笑同学的无知,但自己又做不到最好。
原因分析:原因之一:矛盾的家庭教育观造就了李长茂畸型的心态。
我通过家访,了解到李长茂的成长背景。
其父母离异。
家庭经济条件优越。
李长茂的学习成绩,行为表现等他从来没有满意过,常对儿子说诸如此类的话,“当年你爸如何优秀,你为何不知争气?”“你太令人失望了!”……轻则一通批评,重则一顿毒打,给小何心理上构成极大的压力。
由于父亲的预期要求过高,超出了小何的实际能力,小何的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小何心理焦虑的产生。
其母亲见丈夫对儿子这般,非常心痛,背着丈夫溺爱孩子。
夫妻也常为儿子的教育争执。
由于父母错误、矛盾的教育观、彼此间的不和谐,更加重了小何心理焦虑的程度,最终导致他心理上的失衡。
整日想法躲避父亲,向母亲提出不合理要求。
由于其父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对小何实行“高压”政策,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实际上也为小何提供了一个不良的行为榜样,成为小何好攻击、违拗的源泉。
所以,小何在学校对同学苛刻、粗暴。
原因之二:班主任教育方法的不恰当,为小何心理障碍的形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小何有一位表姐从他入小学那天起就负责接送工作,小何转来我校后,她也跟随而来。
我利用表姐接小何的机会,详细询问了小何在过去学校的情况。
原来,由于母亲的溺爱,父亲的过分严厉,在矛盾教育观中成长起来的小何,身上有许多不良行为倾向。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姓名:XXX 性别:男年级:三年级日期:XXXX年XX月XX日教育工作者:XXX问题描述:小学生心理健康是学校教育中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本记录表记录了XXX同学在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过程中的个案情况,以及相关教育工作的实施和效果评估。
个案背景:XXX同学是本校三年级学生,性格开朗活泼,但在最近的学习中表现出了明显的焦虑和自卑情绪,学习成绩也有所下降。
该个案教育工作者意识到有必要进行个案辅导,帮助XXX同学重建自信,提高学习动力。
辅导目标:1. 帮助XXX同学了解自己的情绪和需求;2. 提供情绪管理技巧,帮助XXX同学减轻焦虑情绪;3. 培养XXX同学的自尊心和自信心;4. 促进XXX同学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辅导过程:1. 第一次会谈(XXXX年XX月XX日):- 教育工作者与XXX同学建立了互信关系,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辅导氛围。
- 询问XXX同学对学习的感受和困扰,鼓励其坦诚表达内心。
- 倾听XXX同学的抱怨和忧虑,让其感到被理解并给予支持。
- 向XXX同学讲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并提供简单的放松和自我调节技巧。
2. 第二次会谈(XXXX年XX月XX日):- 教育工作者进一步与XXX同学交流,关注其心理变化及学习情况。
- 探讨XXX同学在学习中可能面临的困难,分析解决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 引导XXX同学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
- 提供学习技巧,督促XXX同学制定学习计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 第三次会谈(XXXX年XX月XX日):- 教育工作者与XXX同学一起回顾过去的辅导过程,了解其情绪和学习的变化。
- 鼓励XXX同学向他人寻求帮助,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励。
- 强化积极行为和成绩,给予奖励和肯定,增强XXX同学的自信心和动力。
- 提醒XXX同学继续关注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并随时与教育工作者进行交流。
效果评估:经过三次会谈的个案辅导,XXX同学的焦虑情绪明显减轻,学习成绩也有所提升。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记录一、学生基本信息姓名:性别:男年龄:8岁年级:二年级就读学校:小学家庭背景:父母均为工人,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家庭关系和谐。
二、问题概述在近一个月内表现出明显的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下降等行为。
经与班主任、家长沟通,了解到在班上与同学关系紧张,经常被同学欺负,导致心理压力较大。
三、辅导过程1. 初步评估:通过与的沟通,了解其情绪状态、行为表现、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情况。
同时,与班主任、家长进行交流,收集相关信息。
2. 心理辅导:针对的情况,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其改变消极的认知模式,提高自信心。
同时,教授一些应对人际冲突的技巧,如沟通、表达、倾听等。
3. 家庭支持: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同时,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一些亲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4. 学校支持:与班主任沟通,建议其在班上开展一些团队建设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同时,提醒班主任关注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帮助。
四、辅导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的情绪逐渐稳定,学习兴趣有所提高,与同学的关系也得到改善。
家长和班主任反馈,在家庭和学校的表现都有所好转。
1. 对于小学生心理问题,应早发现、早干预,避免问题恶化。
3. 心理辅导师应具备专业素养,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采用合适的辅导方法。
4.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5. 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六、辅导反思在本次心理辅导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小学生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对于这样的个案,我意识到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学校氛围、个人性格等。
同时,我也认识到心理辅导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持续关注和跟进。
七、后续计划1. 定期与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和需求,及时调整辅导策略。
2. 继续与家长和班主任保持联系,共同关注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4. 开展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心理辅导员: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心理辅导员: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心理辅导员: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心理辅导员: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心理辅导员: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心理辅导员: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心理辅导员: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心理辅导员: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心理辅导员: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心理辅导员: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心理辅导员: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心理辅导员: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心理辅导员: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心理辅导员: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心理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