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个案记录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6
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个案辅导记录表(原创实用版)目录1.引言:介绍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重要性2.个案背景:简述个案学生的情况3.辅导过程:介绍辅导的主要方法和措施4.辅导效果:分析辅导后的学生改变和进步5.总结:强调心理健康辅导的意义和必要性正文【引言】在我国,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心理健康辅导作为一项重要措施,旨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本文将通过一个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个案的记录表,详细介绍心理健康辅导的过程和效果。
【个案背景】个案学生小明(化名),男,15 岁,初中二年级。
据班主任反映,小明近期表现得情绪低落、沉默寡言,与同学关系紧张,学习成绩也有所下降。
经过初步沟通,发现小明家庭关系不和睦,其父母长期吵架,导致小明心理压力大,出现心理问题。
【辅导过程】1.建立信任关系:首先,辅导员通过多次与小明沟通,与其建立起信任关系,使小明愿意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困扰。
2.倾听与理解:辅导员耐心倾听小明的问题,对其情绪表示理解和关心,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3.提出建议:辅导员根据小明的情况,提出一些建议,如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主动与同学沟通交流、寻求家庭支持等。
4.提供专业指导:辅导员针对小明的情况,提供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指导,帮助其提高心理素质。
5.制定跟进计划:辅导员与小明商定每周进行一次心理辅导,并随时关注小明的情况,及时调整辅导方案。
【辅导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小明在心理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他开始主动与同学交流,人际关系得到改善;同时,他的情绪逐渐稳定,学习成绩也有所回升。
小明表示,心理辅导让他学会了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也让他更加珍惜身边的人。
【总结】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心理健康辅导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心理辅导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个案辅导记录表经过与___的交流,我了解到她的自卑感来自于对自己外貌的不满和对自己能力的怀疑。
我通过与她谈话,让她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而且外貌并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
同时,我也鼓励她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同学交流,增强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辅导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___的性格逐渐开朗,不再像过去那样胆小、自卑。
她开始主动与同学交流,参加集体活动,做作业的速度和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同时,她的研究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班级三(2)辅导时间2016.05.23咨询老师___问题研究成绩下降,缺乏自信心,情绪波动大___是一个成绩一直很好的学生,但在最近几个月,他的成绩开始下降,缺乏自信心,情绪波动大。
在辅导过程中,我发现他在家中受到了一些影响,家长对他的期望值很高,经常批评他的研究成绩不够好,这让他感到很沮丧。
同时,他还受到了同学的排挤和欺负,导致他对自己的价值产生了怀疑。
辅导过程1、倾听和理解在辅导过程中,我首先倾听了他的心声,理解他的感受,让他感到被关注和尊重。
我和他一起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和他一起制定解决方案。
2、树立自信心通过与他的交流,我发现他的自信心需要得到提高。
我鼓励他,肯定他的优点和长处,让他感到被认可和肯定。
同时,我也帮助他找到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技巧,让他在研究上更加自信和有效率。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和他一起探讨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让他学会与人相处的技巧。
我也和他的家长进行了交流,让他的家庭环境更加和谐,让他感到被爱和支持。
辅导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___的研究成绩逐渐提高,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情绪波动也逐渐减少。
他学会了与人相处的技巧,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他的家庭环境也变得更加和谐。
在未来的研究和生活中,我相信他会更加自信和成功。
该生可能存在注意力缺陷和过度活跃障碍(ADHD)的问题,同时也可能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和关爱。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常增林,女,14岁,八年级学生;案例分析;父母关系紧张,从小生活在父母争吵的阴影下,养成其胆小怕事的性格,对人际交往厌恶的心理,加之小时候与奶奶在一起,受老人性格影响,与人交往较少,造成现在与人交往有严重的障碍。
辅导方法;1、教师主动接近他与其交谈,努力地与他建立良好的;2、与家长联系:请家长到校面谈或电话联系,与家长;3、现场观察和模仿,即教师陪彭某一起观看同龄人之;4、参与活动和模仿,即安排该生由简单到复杂地去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宋红,女,17岁,高二年级学生。
成绩中等,性格内向,该生在校极少与人交往,害怕在众人前说话,有见人就回避的行为表现。
案例分析父母关系紧张,从小生活在父母争吵的阴影下,养成其胆小怕事的性格,对人际交往厌恶的心理,加之小时候与奶奶在一起,受老人性格影响,与人交往较少,造成现在与人交往有严重的障碍。
辅导方法1、教师主动接近他与其交谈,努力地与他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与家长联系:请家长到校面谈或电话联系,与家长沟通思想,让其父母双方达成共识,认识其交往障碍的严重后果,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张梦碟,女,15岁,高一3班。
在校成绩一般,较喜欢语文,爱奇思异想。
张某性格内向,自尊心很强,特别敏感,与人相处显得任性、霸道、易生气,经常讽剌挖苦同学,甚至动手打与其开玩笑的男同学。
人际关系不好,常与同学闹别扭,教师问其原因,说的最多的话是“我讨厌他们!”因而,独来独往,不合群,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常自言自语,或与草木交谈,边抚摸边喃喃自语。
案例分析系独生子女,幼时得到其母及长辈的万般宠爱,加上其先天性的斜视,使得其母因愧疚,而给予其极大的怜爱,只要芮某需要,都会无条件地去满足,久而久之,促使其任性、刁蛮、霸道、自私性格的养成,造成与人相处时斤斤计较,吃不得一点亏,否则就大发脾气,因此,难以与他人友好相处。
爱美是人的天性,特别是女孩,随着年龄的增长,芮某日渐感受到了自己长相的缺陷,与同龄人比,自惭形秽,这样,漫漫地滋生了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不主动邀别人玩。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一)永顺县第二中学翟春艳一、基本情况张某,在老师的眼里,他是一个十分内向、孤僻的孩子,父母是外地人,父亲自己开了一家店,母亲无工作。
二、主要问题在同学们的心里他是一个什么事都干不好的人,用孩子们的话来说便是“一点都没有用!”他的作业总是比别人做得慢,而且质量也不是很好,每次考试,尽管她加倍努力,但成绩还是远远地落后在其他同学的后面。
而且,他平时也不太愿意主动与别人去玩,其他人也不会与她玩耍,做游戏。
张某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学习上的挫折,又由于同学们不喜欢和她一起玩,便产生了苦闷、忧郁的情绪,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出现了自卑心理。
三、分析原因通过我的分析,我可以判断他的一举一动都是自卑的现象,引起当前自卑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屡遭挫折与失败该生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听讲不太认真,易走神,课后的预习、复习工作又不能有序进行,课外作业也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日积月累,学习成绩也便越来越不理想,每一次考试都很紧张,很担忧,开始定的目标是85分到最后变成能考到及格就可以了,考试对他来说,一次比一次害怕,一次比一次考得差,挫折多了,失败多了,如果没有老师或家长的及时关注,便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
2、家庭环境的影响,“先天”和“后天”的不足由于母亲是家庭妇女,根本没能力辅导其学习,只靠父亲,但他有很忙,每天到家很晚,根本没时间辅导。
这就让他感觉“低人一头,矮人一截”的想法,他们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提及自己的家庭,对自己的家庭羞于启齿,这些原因也能使其产生自卑心理。
3、家长的期望值过高,造成学生压力过重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庭,造成家长对孩子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导致许多的小学生肩负重担。
虽说他的父母的文化层次不高,但帮他买了很多课外书籍,过重的压力在他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便使学生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使学生的自卑心理日趋严重。
心理健康咨询个案辅导记录
年龄:30岁
性别:男
婚姻状况:已婚
职业:会计师
主要问题:焦虑和自卑情绪
1.帮助小明缓解焦虑和自卑情绪。
2.帮助小明提升自信心,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
3.帮助小明调整消极的思维定势,培养积极的心态。
小明表示最近工作压力很大,总是焦虑不安,害怕犯错,同时也感觉自己不够优秀,常常和同事比较,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他还提到,自己和家人的关系也不和谐,经常为琐事争吵,这让他感到更加沮丧。
我首先安抚小明的情绪,告诉他焦虑和自卑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的,但过度的焦虑和自卑会影响到他的生活质量。
然后,我问他有没有什么具体的事件或经历让他感觉自己不够优秀,他提到了一次在工作中犯错被领导批评的经历。
我安慰他,告诉他这个经历并不能说明他不优秀,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关键是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并继续努力。
我还提醒小明要停止把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每个人的优点和不足不一样,他应该关注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小明表示他尝试了认知行为疗法,开始注意自己的思维,并尝试转变负面思维。
他发现,一旦他能够意识到负面思维并转变为积极思维,他的情绪有所改善。
他也尝试了我的建议,增加了一些积极活动,发现自己的
生活越来越有趣。
然而,他还是感到有时候自己在家庭中依然遇到困难。
我建议小明多与家人沟通,尝试了解对方的需求和观点。
同时,我还提醒他要耐心和宽容,互相包容他人的不足,建立和谐的沟通渠道。
总结:。
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个案辅导记录表日期:XXXX年XX月XX日学校:XX小学学生姓名:XXX年级:XX年级辅导老师:XXX一、问题描述学生XXX在本学期开始后,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与同学关系紧张等问题。
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学习和行为有所担忧,希望通过心理健康咨询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升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个案分析1.学生背景:学生XXX,男/女,X岁,来自普通家庭,性格外向。
2.问题描述:□注意力不集中:学生在课堂上经常分神,难以集中精力完成任务,影响了学习效果。
□情绪波动:学生情绪经常由高到低波动,有时表现为情绪激动,有时情绪低落。
□人际关系紧张:学生与同学之间存在冲突,难以良好地融入班集体。
3.问题分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与学习兴趣不高、课堂环境等因素有关。
□情绪波动可能与成长阶段的心理变化、学业压力等因素有关。
□人际关系紧张可能与个人性格特点、交往方式等因素有关。
三、辅导目标与计划1.提升注意力与学习效果:□设定学习目标,分段进行学习,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使用番茄钟等学习方法,提升注意力集中度。
□肯定学生在注意力集中方面的努力,激发自信心。
2.情绪管理与调适:□倾听学生情绪,帮助其理解情绪变化的原因。
□引导学生寻找情绪调适方法,如情绪日记、深呼吸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兴趣活动,释放情绪。
3.人际交往与合作:□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意见,改善人际交往。
□肯定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积极尝试,鼓励其建立友好关系。
四、辅导过程与记录1.第一次辅导(XXXX年XX月XX日):□学生表达了学习上的困惑和情绪波动,与学生聊天,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
□引导学生制定小目标,尝试使用番茄钟法进行学习,记录学习成果。
□鼓励学生情绪调适,引导绘制情绪曲线图。
2.第二次辅导(XXXX年XX月XX日):□学生分享了使用番茄钟法后的学习体验,注意力有所提升。
⼼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通⽤9篇) ⼼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理⼼理发展的规律,运⽤⼼理学的教育⽅法,培养学⽣良好的⼼理素质,促进学⽣整体素质全⾯提⾼的教育。
下⾯是⼩编精⼼整理的⼼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欢迎⼤家分享。
⼼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篇1 在幼⼉⼀阶段对幼⼉实施⼼理健康教育是⼗分重要和必要的。
结合⼯作实践,总结对幼⼉实施⼼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关爱、尊重幼⼉,建⽴民主和谐的师幼关系 幼⼉教育专家总结道:“讽刺中成长的孩⼦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学会内疚。
”这说明民主和谐的师幼关系能使孩⼦乐观向上、充满⾃信。
这就要求我们要以真诚关爱对待每⼀个幼⼉,耐⼼细致地观察、分析、了解幼⼉的内⼼世界,尽量满⾜他们的合理要求,将爱的情感传递给幼⼉。
我班有⼀位叫“朱筱琪”的⼩朋友,只要是她喜欢的玩具她就要⼀个⼈霸占,不许别⼈玩,⼩朋友都躲着她,⽣活习惯更是⼀团糟。
我经过了解才知道,她的⽗母⼯作都很忙,长期和爷爷、奶奶⽣活在⼀起。
爷爷奶奶忙于⽣意,就任其发展,筱琪⾝上的个性缺陷,其实是长期失爱所致。
于是,我常常给她讲道理,关⼼她的冷暖,引导她学会⾃⼰的事⾃⼰做,只要有⼀点⼀滴的进步,就给予⿎励表扬等。
渐渐地,她成了讨⼈喜欢的孩⼦,不仅懂礼貌,还愿意做⼒所能及的事,关⼼同伴,形成了⾃⼰的朋友圈。
⼆、建⽴追踪档案,及时了解幼⼉成长 由于个体发展存在差异,常常会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倾向。
所以,我们在问卷调查基础上,通过家访、电话、晨间接待等形式与家长进⾏交流、沟通,了解每个幼⼉的现有发展⽔平,从幼⼉个⼈基本情况、在家表现、家庭辅导措施、家长的意见建议等⼏个⽅⾯,结合⽇常观察,概括出各个幼⼉的⼼理健康状况,为每位幼⼉建⽴了“幼⼉个案追踪档案表”(见案例)。
根据幼⼉档案,我们进⾏追踪调查、分析、总结,形成具体的原因分析和教育策略,促使每位幼⼉逐步朝着健康的⽅向发展。
同时,也帮助了家长重视和了解幼⼉⼼理健康教育,使幼⼉⼼理健康教育在家园中融会贯通,协调⼀致。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记录1个案记录编号:001日期:2021年9月1日姓名:小明性别:男年龄:10岁就读学校:XX小学背景信息:小明是一名五年级学生,目前面临学业问题和自信心缺失的困扰。
根据与小明的访谈,得知他在学校表现不佳,有时会因为不会做某些题目而感到沮丧和无助。
此外,他还感到有些孤立,缺乏同学间的交流和友谊,常常一个人玩耍。
问题阐述:学业问题:小明在数学和语文方面遇到了困难,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题目不太理解,导致他在这些科目的考试中成绩较差。
自信心缺失:小明因为学习上的困难和社交问题,逐渐失去了对自己的信心,在班级中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展示自己的才能。
辅导目标:1. 提高小明在数学和语文方面的学习能力,帮助他理解和掌握抽象概念,并提升他的学科成绩。
2. 增强小明的自信心,鼓励他参与班级活动和与同学交流,培养他的社交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辅导计划:1. 学业辅导- 与小明一起复习数学和语文的基础知识,帮助他找出不理解的概念和题目,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解释和练习。
- 制定一个每天学习的时间表,帮助小明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 鼓励小明在学习中问问题,解决他的困惑,增强他的学习能力和自信心。
2. 社交辅导- 观察小明在班级中的交往情况,了解他的困扰和需要。
- 鼓励小明主动参与班级活动和讨论,提供机会让他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意见。
- 组织小组活动,培养小明与同学合作和交流的能力,帮助他建立友谊和增强归属感。
预期结果:1. 小明在数学和语文方面的成绩有所提升,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小明的自信心增强,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展示自己的才能。
3. 小明在班级中与同学的交往和友谊增多,减少孤立感。
备注:本次辅导计划为初步设定,具体实施将根据小明的进展和反馈进行调整和优化。
同时,辅导者将与小明的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关注他的学习和心理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