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外科治疗
- 格式:docx
- 大小:52.64 KB
- 文档页数:18
冠心病的治疗原则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性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在治疗冠心病的过程中,遵循一定的原则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冠心病治疗的原则,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该疾病。
一、恢复和维持血液供应冠心病治疗的首要原则是恢复和维持心肌的血液供应,以减少心肌缺血和缺氧的情况。
主要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等。
1. 药物治疗:通过药物的应用来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氧耗和增加心肌血供,包括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
此外,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也常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2. 介入治疗:通过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后进行支架植入等方法来恢复和保持冠状动脉的通畅,减少心肌缺血。
介入治疗可以快速改善心血管病变,缓解疼痛和改善生活质量。
3. 外科手术治疗:如冠状动脉搭桥术,将患者其他部位的血管移植到狭窄的冠状动脉上,增加血液供应。
此外,心脏移植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等也可以作为治疗选择。
二、改善生活方式除了药物和手术治疗外,改善生活方式也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原则。
以下是几个关键方面:1. 健康饮食:尽量少摄入高脂高胆固醇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
合理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影响。
2. 定期锻炼: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心肌的供血情况,增强心肌的耐受性。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
3.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是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因此,戒烟和限制饮酒对于冠心病患者尤为重要。
4. 控制血压和血脂:高血压和高血脂是冠心病的常见伴随疾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和血脂水平,并采取控制措施,如合理使用药物、限制盐摄入等。
5. 缓解心理压力:心理压力是冠心病的重要诱因之一。
通过放松训练、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患者的焦虑和压力,有助于改善病情。
三、康复治疗和长期管理冠心病治疗的过程中,康复治疗和长期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
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诊断和治疗需要遵循一定的指南。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诊断与治疗的一般原则和最新进展。
一、冠心病诊断1、临床症状:冠心病患者通常会出现心绞痛、胸闷、气短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在体力活动、情绪波动或饮食后加重。
2、体征:冠心病患者通常会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体征。
患者还可能出现心音减弱、心脏杂音等异常体征。
3、辅助检查:冠心病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
心电图可以检测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可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冠状动脉造影可以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部位。
二、冠心病治疗1、药物治疗: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症状、预防血栓形成等。
2、介入治疗:对于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介入治疗,如经皮球囊冠状动脉成形术或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迅速改善心肌供血,缓解胸闷、心绞痛等症状。
3、外科治疗:对于某些冠心病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如冠状动脉搭桥术。
这种手术方法可以绕过狭窄的冠状动脉段,从身体其他部位移植血管到心脏,以改善心肌供血。
4、生活方式改变:冠心病患者需要积极改变生活方式,包括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控制血脂、血压和血糖,降低冠心病进展的风险。
5、定期随访:冠心病患者需要定期随访,评估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
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
三、最新进展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改进。
近年来,一些新的药物和治疗手段已经应用于临床实践,如抗血小板新药、新型介入技术等。
这些新进展为冠心病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预后。
冠心病诊断与治疗需要遵循一定的指南。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结果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定期随访以监测病情进展。
冠心病的最佳治疗方法有哪些?
关于《冠心病的最佳治疗方法有哪些?》,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冠心病是归属于心脏病的一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患病率较为高,许多盆友针对冠心病的治疗方式可能不太掌握,那麼今日网编就为大伙儿共享一下冠心病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一起来看!
现阶段医治冠心病的方式关键有三种:用药治疗、介入手术及外科冠脉搭桥术医治。
冠心病介入手术不通过外科开胸手术,不需全麻,医治时患者保持清醒,在X射线下就能从血管腔内启用狭小的冠脉,因而称其为介入手术。
现阶段常见的基本技术性,一是经皮腔内冠脉修补术。
冠心病的医治包含:
血压生活方式改变:戒烟限酒,低热量低脂饮食,适度锻炼身体,控制休重等;
血液用药治疗:抗血栓(抗血小板、抗凝),缓解心脏氧耗(β阻断剂),减轻心绞痛(硝酸酯类),调脂平稳软斑(他汀类调脂药);
补充血运重建医治:包含介入手术(血管内囊球扩大修补术和支撑架置入术)和外科冠脉旁通移植手术。
用药治疗是全部医治的基本。
干预和外科手术医治后还要坚持不懈长期性的标准用药治疗。
对同一患者而言,处在病症的某一个环节时能用药品理想化地控制,而在另一环节时单用用药治疗实际效果通常不佳,需要将药
品与介入手术或外科手术治疗共用。
根据上边的共享,你针对医治冠心病的方式是否拥有一个确立的了解,冠心病的医治平常也要搞好本身的生活保健,那样才可以对病症有一个优良的治疗效果。
冠心病外科搭桥治疗指南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冠心病对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冠心病的外科搭桥治疗的一种常见方法。
本文将针对冠心病外科搭桥治疗做一详细介绍,并提供治疗指南。
1. 概述冠脉搭桥术是通过选择体内或体外的移植物,通过手术将槽状代码穿过或连接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部位,来改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疾病。
冠脉搭桥术主要适用于多支冠状动脉病变较重的患者,尤其是左主干分叉病变,病变较为复杂的三支冠状动脉疾病。
2. 搭桥手术的适应症冠脉搭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主要方法,其适应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心绞痛不控制的患者,尤其是存在多支冠脉病变的患者- 心肌梗死后存在冠脉病变的患者- 冠脉病变导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如心功能≤Ⅲ级的心力衰竭- 冠脉病变导致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 冠脉病变导致体力活动明显受限的患者3. 搭桥手术的术前准备在进行冠脉搭桥手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术前准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彻底了解患者的病史、体检和相关检查结果- 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包括术前功能状态、心肺功能、肾功能等- 针对患者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搭桥方式和移植物类型- 积极处理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合理用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4. 搭桥手术的术中操作冠心病外科搭桥手术需要精细的术中操作,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麻醉和切口: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并进行切口准备- 胸骨开胸和暴露心脏:通过胸骨切口进行开胸操作,全面暴露心脏及其冠状动脉- 移植物选择和处理:根据病变情况选择适当的移植物类型,并进行处理和准备- 冠脉搭桥:根据病变情况选择合适的搭桥方式,进行搭桥手术- 术后处理:处理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如止血、排气、缝合等5. 术后护理和康复患者在冠脉搭桥手术后需要进行相应的术后护理和康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发症- 合理用药,包括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 术后早期的呼吸康复和体力锻炼- 减轻心理负担,提供心理支持6. 风险和并发症冠腧搭桥手术虽然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术中可能出现动脉损伤、心脏停跳等严重并发症- 术后可能出现出血、感染、肺部并发症等- 移植物可能出现堵塞、移位等并发症7. 搭桥手术效果评估冠脉搭桥手术的效果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术后症状改善情况评估,包括心绞痛的缓解、心功能的改善等- 冠脉造影或其他影像学检查的结果评估- 术后生活质量改善的评估总结:冠心病外科搭桥治疗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冠心病治疗方法,对于冠状动脉病变较重的患者特别适用。
冠心病:关爱家人,从了解开始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是行进者,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梦想和希望而努力。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忽视一些重要的事情,比如关爱我们的家人,尤其是他们的健康状况。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的是冠心病,一种可能威胁到我们家人健康的疾病。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阻塞,进而引起心脏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心力衰竭的一种疾病。
这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在中老年人中。
我之所以想和大家谈论冠心病,是因为我的家人中就有这种疾病的患者。
几年前,我的父亲被诊断出患有冠心病。
当时,我们对这种疾病知之甚少,只是知道它是一种心脏病。
然而,通过父亲的治疗和恢复,我们对冠心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意识到了关爱家人,从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开始的重要性。
冠心病的主要症状是胸痛,这种胸痛通常是由于心脏缺血引起的。
这种疼痛通常发生在胸骨后面,可以向左肩、臂、颈部、下颌或上腹部放射。
疼痛的性质通常是压迫感、紧缩感或不适感,可能会伴随出汗、恶心、呼吸急促等症状。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胸痛都是冠心病,有些胸痛可能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如胃食管反流、焦虑等。
因此,如果出现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脂、减少心脏负荷等手段来缓解症状和预防并发症。
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是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患者。
通过父亲的故事,我深刻认识到了冠心病这种疾病,也认识到了关爱家人,从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开始的重要性。
我希望我的故事能帮助到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冠心病,关注家人的健康,让我们一起为家人的健康护航。
在我人生的旅程中,我深刻认识到,爱是一种力量,它能够激励我们关心、关注和保护我们所爱的人。
而在这个旅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从了解开始,去关爱我的家人,尤其是他们的健康状况。
心脏外科常见手术名称心脏外科是一门专门治疗心脏疾病的医学科学,其中涉及到许多常见的手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心脏外科手术名称,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领域。
1. 心脏搭桥手术心脏搭桥手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常见方法。
在这个手术中,医生会取一段健康的血管,通常是从患者的胸部或腿部取出,然后将其搭接到冠状动脉上,以绕过狭窄或阻塞的血管,从而恢复心脏的血液供应。
2.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的一种常见方法。
在这个手术中,医生会替换病变的心脏瓣膜。
根据具体病情,可以进行单瓣膜或多瓣膜置换。
常见的瓣膜置换包括二尖瓣膜置换和主动脉瓣膜置换。
3. 肺动脉瓣置换手术肺动脉瓣置换手术是治疗肺动脉瓣疾病的一种常见方法。
在这个手术中,医生会替换病变的肺动脉瓣。
这个手术通常用于治疗肺动脉瓣狭窄或反流。
4. 心脏射频消融术心脏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常见方法。
在这个手术中,医生会使用射频能量破坏心脏中产生异常电信号的区域,从而恢复正常的心脏节律。
5.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治疗心脏传导阻滞等心脏节律问题的一种常见方法。
在这个手术中,医生会植入一个小型装置,用于向心脏发送电信号,以维持正常的心脏节律。
6. 心脏介入手术心脏介入手术是一种非开放性手术,通过导管经血管进入心脏进行治疗。
常见的心脏介入手术包括冠状动脉介入术和心脏瓣膜介入术。
这种手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的优点。
7. 心脏移植手术心脏移植手术是治疗晚期心脏疾病的最后手段。
在这个手术中,医生会将一个健康的心脏从一个合适的供体移植到患者体内,以恢复心脏功能。
8. 心脏修补手术心脏修补手术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常见方法。
在这个手术中,医生会修复心脏中存在的结构缺陷,以恢复心脏的正常功能。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心脏外科手术的名称及其简要介绍。
心脏外科手术是一门复杂而精细的医学领域,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通过不同的手术方法,可以有效治疗心脏疾病,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心脏外科冠状动脉疾病冠心病一病一品冠心病是心脏外科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症,也是造成心脏血供不足和心绞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冠心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冠状动脉疾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堵塞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
而冠心病则是冠状动脉疾病的一种病理过程,主要表现为冠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内皮损伤。
冠心病的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其中高血压和高血脂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当冠状动脉狭窄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产生心绞痛的症状。
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典型的表现,患者出现剧烈的胸痛,也可伴随其他症状,如胸闷、气短、恶心、呕吐等。
心绞痛发作时,患者有时会感到一种剧烈的疼痛压迫感,犹如被一只巨大的手紧紧掐住胸口,令人难以忍受。
除了心绞痛,冠心病的严重后果还包括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细胞死亡的严重后果。
心肌梗死表现为严重的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不能及时处理,甚至可能导致猝死。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功能不全,无法满足机体对血液供应的要求。
冠心病患者由于心肌供血不足,会导致心脏逐渐失去合理的收缩能力,从而导致心力衰竭的出现。
心力衰竭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了解冠心病的病理发生和严重后果后,我们要如何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呢?首先,我们应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戒烟、限制饮酒、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进行适量的运动等,这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冠心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应该及时进行高血压和高血脂的控制,定期检查血压、血脂水平,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
当冠心病已经发生时,及时进行治疗也非常重要。
一般情况下,药物治疗是首选的方法,包括酒石酸异山梨酯、硝酸甘油等药物,可以缓解心绞痛的症状。
对于狭窄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等手术治疗。
2024年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4年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提高诊疗水平,助力患者健康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冠心病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为了提高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本文将介绍2024年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冠心病的诊断1、病史采集:在病史采集过程中,医生应重点关注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史、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
2、体格检查:关注患者的心率、心律、心音及杂音,特别是第三心音和第四心音。
3、心电图检查: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动态心电图可以捕捉到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的证据。
4、血液检测:通过检测肌钙蛋白、CK-MB等生化指标,有助于确诊心肌损伤。
5、影像学检查:超声心动图、CT血管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等影像学检查手段,可直接观察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部位。
二、冠心病的治疗1、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β受体拮抗剂、他汀类药物等,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2、外科手术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适用于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可改善生活质量。
3、介入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包括经皮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等,能显著改善心肌缺血症状。
三、最新进展与未来展望1、药物治疗新进展:新型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和靶向治疗药物为冠心病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降低了不良反应。
2、外科手术治疗进步:随着手术技巧的提高和医疗器械的改进,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进一步提升。
3、介入治疗发展:新一代冠状动脉造影设备提供了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少的创伤,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
同时,随着药物涂层支架和可降解支架等新型支架系统的研发,PCI术后血栓形成和再狭窄的风险进一步降低。
4、细胞治疗与基因治疗:初步研究表明,通过向病变冠状动脉注射干细胞或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修饰患者自身细胞,有望修复受损的心肌细胞,为冠心病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5、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通过分析大量病例数据和生物标志物,为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进一步提高冠心病的治疗效果。
冠心病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介绍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肌缺血导致。
对于那些无法通过药物治疗或其他非手术方式缓解症状的患者来说,外科手术是一种主要的治疗选择。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
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也被称为“冠脉搭桥手术”。
它通过使用移植的血管来绕过狭窄或阻塞的冠状动脉,以恢复心肌的正常血液供应。
在手术中,医生会获取一个健康的血管(通常是胸内或腿部的静脉血管),将其连接到冠状动脉之上或之下。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恢复血流,减轻心肌缺血。
CABG手术的好处在于可以同时搭桥多条冠状动脉,且搭桥的血管持久性较好。
然而,它也有一些风险,包括术后感染、心脏节律异常和出血等。
因此,决定是否进行CABG手术需要仔细权衡手术收益和风险。
二、冠状动脉内膜下手术冠状动脉内膜下手术是一种新型的外科治疗方法,它不需要切开胸骨,而是通过小切口在胸部进行手术。
在手术中,医生会使用特殊工具和显微镜,直接在冠状动脉的内膜下进行修复。
这种手术相比传统的开胸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冠状动脉内膜下手术在一些病情较轻或年龄较大的患者中,是一种较为适用的方法。
然而,由于其技术难度较高,只有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才能进行此类手术。
因此,在决定是否选择冠状动脉内膜下手术时,需要仔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经验。
三、心脏介入手术心脏介入手术是一种非开胸手术治疗冠心病的方法。
在这种手术中,医生通过导管将薄丝状的金属支架植入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中,以扩张血管并恢复血流。
这种方法是一种微创且有效的治疗选择,无需切开胸骨,恢复较快。
心脏介入手术通常用于治疗单一或几个狭窄的冠状动脉。
它在减轻心绞痛症状和恢复冠状动脉血液供应方面表现出色。
然而,由于金属支架植入后会引起血栓形成,因此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以预防再狭窄。
四、心脏移植对于一些严重冠心病患者,心脏移植可能是最后的治疗选择。
冠心病病例分析:诊断与治疗要点病例分析是一门重要的医学课程,通过对具体病例的研究,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展和变化,以及更好地制定诊断和治疗方案。
在本病例分析中,我将分享一个冠心病病例,并详细介绍诊断和治疗要点。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2岁,因“胸痛加重”就诊。
患者有冠心病史5年,曾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本次就诊前2周,患者开始出现胸部压迫感,持续时间约10分钟,休息后可缓解。
近1周来,胸部疼痛加重,持续时间延长至20分钟,服用硝酸甘油可缓解。
患者无其他慢性疾病史,不吸烟,偶尔饮酒。
体格检查患者身高1.75米,体重80公斤,血压140/90 mmHg,心率72次/分,心音清晰,无杂音,肺部呼吸音清晰,无干湿罗音,肝脾不大,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1.心电图:V1V6导联ST段压低0.10.2 mV,T波倒置。
2.血液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均正常。
3.心脏超声:左心室射血分数5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5 mm,室间隔及左心室后壁厚度正常,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
病例分析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以及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可以考虑冠心病再次发作的可能性大。
患者曾经接受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因此再次发作可能与血管再狭窄有关。
诊断要点1.病史:患者有冠心病史,曾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临床表现:患者出现胸部压迫感或疼痛,与活动有关,休息或硝酸甘油可缓解。
3.心电图:ST段压低和T波倒置。
4.心脏超声: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或降低。
治疗要点1.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降脂治疗、血压控制等。
2.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再次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3.外科手术治疗:对于无法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心脏外科手术治疗。
本病例为一例冠心病再次发作的患者,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方案得以明确。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积极地进行诊断和治疗,以避免严重的心脏事件。
冠心病的外科治疗引言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外科手术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
本文将探讨冠心病外科治疗的方法和应用,以期为冠心病患者提供更多了解和帮助。
冠心病的介绍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脏疾病。
由于冠状动脉的狭窄或阻塞,心脏无法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坏死。
冠心病常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带来重大影响。
冠心病外科治疗方法1.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CABG是一种常见的冠心病外科治疗方法。
通过手术,在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的部位周围建立新的血液通路,以恢复心肌血液供应。
这种手术需要切开胸骨,暴露心脏,将患者的其他动脉或静脉连接到冠状动脉上,达到改善心脏供血的目的。
2. 血栓剥除手术血栓剥除手术适用于心肌梗死或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这种手术通过直接切开冠状动脉,并用特殊器械或方法去除阻塞的血栓,以恢复动脉的通畅。
血栓剥除手术需要高超的外科技术和设备的支持,可以有效减轻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
3. 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术(CABW)CABW是一种新型的冠心病外科治疗方法,适用于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
该手术通过剥离冠状动脉内膜,减轻狭窄,恢复血液流动。
相比传统的CABG手术,CABW手术创伤较小、恢复时间较短,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冠心病外科治疗的应用范围1. 严重冠心病患者对于冠心病病情较为严重,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的患者,外科手术是一种可行的治疗选择。
手术可以改善心脏供血,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预防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的发生。
2. 年轻患者年轻患者由于病情较重、血管病变较为严重,药物治疗效果有限。
外科手术可以解决这一困扰年轻人群的问题,从根本上恢复心脏功能,延长患者的生命。
3. 合并其他心脏疾病的患者冠心病往往伴随着其他心脏疾病的发生,比如心衰等。
对于这些合并症患者来说,外科手术是一种综合性治疗方法,可以同时解决多个问题,提高治疗效果。
冠心病的外科治疗【疾病概述】冠心病(CAD)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
广义冠心病所包括的病因范围除了动脉粥样硬化外还包括冠脉的痉挛、栓塞、炎症、外伤和先天性畸形等,但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的病因十分少见(<10%),故窄义上的冠心病就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临床上,可分为无症状性冠心病、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缺血性心肌病型及猝死型冠心病。
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粥样斑块继发出血、坏死、溃疡、钙化或血栓形成,使管腔逐渐变窄甚至完全闭塞。
心绞痛(Angina)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特点为:①部位:胸骨后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甚至界限不清,常有放射痛。
②性质:胸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偶伴濒死的恐惧感。
③诱因:常由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寒冷等激发。
④持续时间:3~5分钟,一般在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数分钟能缓解。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临床表现为持久性的胸骨后剧烈疼痛或持续胸闷,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出冷汗,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动态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治疗程序】无症状或轻微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无Q波心肌梗死ST段抬高(有Q波)的心肌梗死运动耐受试验(ETT)ETT阴性ETT阳性内科治疗冠状动脉造影单支血管回旋枝病变单支血管左前降枝病变单支血管右冠状动脉病变左主干病变远端病变近端病变远端病变近端病变病情稳定无钙化无钙化狭窄≤80%内科治疗PTCA内科治疗半择期性冠状动脉搭桥复发病情不稳定狭窄≥90%冠状动脉搭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方案】1、首先安静休息及相应的对症治疗。
2、药物治疗:(1)扩张冠状动脉类药物硝酸酯类(消心痛,异乐定)β阻滞剂(倍他乐克)钙拮抗剂(合心爽)(2)抗凝药物(血小板抑制剂)阿司匹林(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波立维,泰嘉)低分子肝素(速碧林,法安明,克赛)华法林(3)调脂药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4)降血压药、抗心律紊乱药、抗心力衰竭药物以及心肌梗死的溶栓药物等。
3、介入治疗1978年Gruntzig进行了首例球囊成形术,处理前降支近段狭窄,开创了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新纪元。
用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方法。
属血管再通术的范畴,是心肌血流重建术中创伤最小的一种。
包括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斑块消蚀技术(debulking)等,通称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PCI由于应用简便,避免全身麻醉、开胸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并且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迅速达到血管重建,因而应用日益广泛。
其相对禁忌证包括左主干病变(包括左主干或回旋支近端梗阻),弥漫的多处病变或梗阻范围过长或完全梗阻且比较陈旧的病变。
目前公认,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12小时以内或虽发病超过12小时,但仍由胸痛及心电图ST抬高者,以及AMI并发心源性休克者应当直接PCI治疗;适合再灌注治疗但对融栓禁忌者也应行PCI。
1978年Gruntzig实行了首例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 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获得成功。
1987年Sigwart首先将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应用于临床。
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结束了只有心外科医生才能进行血运重建的历史,对CABG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4、外科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20世纪人类医学史上的重大发明之一。
自从1962年以来,全球平均每年数十万人通过搭桥手术挽救了生命,改善了生活质量。
今天已成为治疗冠心病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它的发展史却充满了失败和坎坷。
4.1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适应证①无症状或轻微心绞痛目前认为左主干和类似左主干病变、三支病变是很明确的行CABG的手术指征;对于包括左前降支近端狭窄的单支或双支病变较倾向于手术治疗;对于不涉及左前降支近端的单支或双支病变倾向于内科治疗,但若其他检查发现有大面积的心肌濒临死亡,左心室功能低下则强烈建议CABG。
②稳定性心绞痛适应症同上述无症状或轻微心绞痛,但如有严重的冠状动脉多支近端病变、左心室功能不全、运动或药物负荷实验强阳性、存在合并症如外周血管病变和糖尿病等建议行CABG;对有明显左前降支近端狭窄在内的两支病变若EF值小于50%,或无创检查提示心肌缺血存在,也强烈建议行CABG。
③不稳定性心绞痛/无Q波心肌梗死适应症同无症状及稳定性心绞痛,但在急性期不稳定性心绞痛或无Q波心肌梗死患者CABG术后死亡率较高。
建议对此类患者使用其可耐受的最大剂量的药物治疗,待病情稳定,进行性缺血缓解后再行CABG。
④ST段抬高(有Q波)的心肌梗死一般不主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CABG,对经非外科治疗(溶栓或PTCA)后仍有残余的进行性缺血,同时造影显示梗死区和非梗死区均有合适的目标血管才考虑行早期CABG。
4.2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术前准备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术前准备除按一般心脏直视手术常规准备外,应进行系统的内科药物治疗,术前应注意调整全身状况,改善心肺功能,应重点注意以下几点:①药物调整:手术前3~5天停服抗凝剂,必要时肌注低分子肝素,术前一天停用。
洋地黄及利尿剂于术前3天停用。
有心绞痛发作的患者需继续服用硝酸酯类药物。
合理用药,控制血压及血糖于正常范围。
有高血脂症者,也应给予降脂治疗。
②认真阅读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在病人存活的条件下,要了解心外膜下的冠状动脉的情况,唯一途径是冠脉造影。
通过造影可明确冠脉病变的部位,程度和范围,以明确搭桥的部位及支数,拟定手术方案。
满意清晰的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室造影是决定冠脉搭桥手术方案的必备条件。
③心脏结构及心功能的评价:缺血性心脏病人左室功能对影响手术预后尤其重要。
术前需有经验的超声心动图医师做详细的检查,精确测定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舒张末压,左室射血分数及各瓣膜的结构和功能。
若左室射血分数<30%,提示左室功能明显受损,对这类病人术前应进行药物治疗,以尽量改善心肌供血,增加心功能储备。
④肺功能评估:合并慢阻肺,有长期吸烟史及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需做肺功能检查。
所有手术患者术前需查动脉血气。
⑤常规进行各项化验检查,包括三大常规,凝血方面的检查,肝肾功能的检查,各项心肌酶学检查。
⑥心电图及胸片检查。
⑦术前做好宣教工作,训练患者咳嗽及在床上排便,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让其对手术有一基本了解,解除恐惧心理。
⑧术前一天使用抗生素,如患者术前有感染的征象,可根据病情提前使用抗生素。
术前一天备皮,术前晚上常规灌肠,必要时给安定等药物,保证患者术前睡眠好。
术晨给予术前针,一般用吗啡或度冷丁,及东莨菪缄。
术晨的常规口服药继续使用,以保证患者心率血压在正常范围。
4.3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桥血管的选择目前常的搭桥材料有乳内动脉(IMA)、大隐静脉(SVG)、桡动脉(RA)、胃网膜右动脉(GEA)等,乳内动脉搭桥与大隐静脉搭桥相比能够提高远期通畅率和存活时间[4 ]。
研究证实,许多病人的大隐静脉桥是以一定的速度发生阻塞的。
基于以上理由,应该优先选择乳内动脉搭桥,一些经验丰富的外科小组提倡更广泛地使用乳内动脉,不仅用带蒂血管或游离下的血管搭桥,而且远端可行多处吻合。
目前尚无资料支持上述应用的效果。
一般首选带蒂的乳内动脉搭桥,如果存在锁骨下动脉狭窄或动脉长度不足时,也可以选择游离下的乳内动脉搭桥。
近来报告了一些游离下的乳内动脉直接吻合在升主动脉上或大隐静脉桥近端的病例。
其他可供选择的血管通道有游离下的桡动脉、游离或带蒂的胃网膜动脉、游离的腹壁下动脉。
桡动脉的近期通畅率令人满意,有报道显示62例桡动脉术后3~24个月造影通畅率为96.8%。
对有桡动脉痉挛的患者可使用抗痉挛药物。
静脉搭桥的远期通畅率低,典型的病变是静脉桥发生了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几乎有40%的患者在术后10年出现再狭窄情况。
自身动脉可同时受累或不受累。
这种情况在主诉很重而冠心病的诱发因素减少的患者中发生更频繁和严重。
手术前潘生丁和手术后阿司匹林的使用已被证实可减少大隐静脉桥的堵塞。
其他搭桥管道还有冷冻保存的同种大隐静脉,小管径的人造血管,如聚四氟乙烯管道。
目前尚未广泛使用冷冻保存的同种异体静脉搭桥,其近期和中期的堵塞率都很高。
人造血管桥与之类似,易于形成血栓。
4.4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步骤(1)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步骤①常规胸骨正中切口,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电锯锯开胸骨。
如采用乳内动脉时,置入特制的乳内牵开器,暴露乳内动脉,电凝调至25W,取下乳内动脉,修剪备用。
②切开并悬吊心包,显露心脏。
全身肝素化。
分别升主动脉双荷包缝合,右心耳单荷包缝合,插入升主动脉灌注管和右心房下腔静脉双腔管,并将其连接体外循环,核对管道无误后,体外循环转流。
③分离升主动脉,与稍远端用主动脉阻断钳阻断升主动脉,同时用一带三通的停跳灌注管道(一头接心脏停跳液,一头接心脏吸引),经升主动脉根部灌注含血心脏停跳液,首次剂量600~800ml,心脏在1~3min内停跳满意后,停灌注,改为根部吸引,代替左心引流。
④心肌保护:是手术的重要环节,包括冠状动脉顺行灌注、冠状静脉逆行灌注、血管桥灌注和温心肌术。
多数情况下经升主动脉顺行灌注心脏停跳液,结合血管桥灌注可达到良好的心肌保护,又可以提供无血术野,简便而实用。
⑤确切找到需要搭桥的冠状动脉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步骤之一。
应熟悉掌握冠状动脉的正常解剖和常见的变化,并对冠脉造影作详细分析。
冠状动脉的主要分支包括左前降支及其主要对角支;回旋支及其主要钝圆支;右冠状动脉及其后降支和左室后支。
⑥冠状动脉吻合口的选择和切开:术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决定冠脉手术部位,在术中进一步确定。
为保证远期效果,通常左前降支的切口选在中~远1/3,回旋支上多选在钝圆支,右冠状动脉则选在后降支或左室后支。
切开冠脉时,术者和助手用镊子反方向提起心外膜,小圆刀切开冠脉表面的心外膜,暴露出约1cm的冠状动脉,冠脉尖刀纵向切开血管前壁(防止误伤后壁),以冠脉成角剪刀向近、远端将切口扩大,用冠脉探子测量远端和近端口径,切开的长度应稍长于移植血管的管径,通常为8~10mm。
⑦血管桥远端吻合技术:冠状动脉口径小,需要良好的显微吻合技术和微血管器械。
吻合远端血管时,多采用7 -0Prolene缝线。
为保证无血的手术视野,可用生理盐水间断冲切口,还可用4-0Prolene线套缝吻合口近端,暂时阻断血流。
助手适当牵拉桥血管,使术者的每次进针出针均很清楚。
桥血管应剪成斜面,作连续缝合。
缝合时必须缝上并对齐内膜,出针处可穿过心外膜脂肪或心肌,离切缘约2~3mm,每针收紧缝线,这有利于防止漏血。
缝线打结时,力量合适,既要防止漏血,又要避免吻合口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