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批评学
- 格式:doc
- 大小:137.00 KB
- 文档页数:20
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在中国传统艺术理论或美学中,多是把艺术批评与艺术欣赏相比较而论的。
艺术作品价值与功能的显现,主要依赖于公众对它的欣赏。
艺术欣赏是艺术实践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对促进人类艺术的演进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艺术批评是建立在艺术欣赏的基础上,从广义上讲,艺术批评是艺术批评家对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创作行为、艺术理论、艺术思潮与艺术运动等方面进行客观性的探讨和分析。
1. 艺术欣赏艺术欣赏,就是指审美或反审美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心物感应、物我交融的复杂心理过程和审美或反审美的创造活动。
马克思曾引用黑格尔设想的一个生动比喻:一个小男孩,将一块石子投入水中,他看见水的涟漪不断扩大,他欣赏自己的创作,并从中得到无比的快乐一以此说明人类在创造活动中实现其本质力量时所产生的愉悦。
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一样,是人类高级的、复杂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一方面,艺术创作不仅生产了艺术品,同时也生产了艺术品的欣赏者。
另一方面,欣赏者不仅最终实现着艺术品的创造,同时欣赏者的需求、趣味、消费能力也构成为人类不同历史阶段上的不同艺术价值圈。
艺术欣赏是由接触艺术作品而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
艺术欣赏是一种认识活动,它总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不断循环往复,逐渐深化并得到更多的认识成果。
当人们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接触到艺术作品时,便产生了感觉。
感觉是对作品形式或艺术形象外在状况的反映,它是艺术欣赏活动的第一步。
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了知觉。
知觉形象比作品中的形象更为具体和饱满,因为它渗透了欣赏者的情感与愿望等。
通过知觉形象促使欣赏者的思维活动纵横驰骋,给所欣赏的对象以更大的补充和丰富。
例如一位不懂艺术的农妇在面对齐白石所画的《虾趣》图时,会站住欣赏并赞叹:"真像啊,就和活的一模一样。
" 这就是农妇在欣赏的过程中,将自己在生活中所见的、留存在头脑中的虾的形象,与画面上的虾进行对比,所得出的结论,情不自禁地赞扬画家的艺术创作,自己也得到一定的艺术享受。
MING RI FENG SHANG39艺 术 设 计文|周茜 李正艺术批评的意义摘要:什么是艺术批评?当我们把批评作为一种艺术理论术语,也就意味看要对“一件艺术作品做出分析和评价”。
艺术批评,是艺术学范畴内的一门独立学科,它既是理性认识,又是艺术传播的重要方式,对艺术文化生态有着创造性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艺术批评一、批评释义要搞清什么是艺术批评,首先要搞清中国文字“批评”二字的字源意义。
美术批评家彭德这样阐释;批字作为动词有八解,本义是用手打人。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682年,宋国的一位大夫在门前遇见自己的政敌,“批而杀之”,即用凶狠的巴掌打死了对方。
评字则可以会意为平等、平和与公平地说话。
所谓批评.就是将批而杀之的目的用平和的方式予以表示。
没有批而杀之的机制,艺术就会疯长而相互抵消。
这告诉我们,批评固然不意味着斥责,但也决不意味吹捧,这应当说是批评之格。
二、艺术批评与艺术欣赏的区别艺术批评与艺术欣赏之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作用关系,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首先,艺术批评与艺术欣赏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艺术欣赏是艺术批评的前提和基础,艺术批评则是艺术欣赏的高度上的升华和发展。
其次,艺术批评离不开艺术鉴赏,但二者有根本的区别,即艺术欣赏具有较强的个人主观言好特性,欣赏者凭着自己的主观喜好而选择欣赏对象,欣赏者对欣赏对象的客观理性认知成分相较于艺术批评而言是要弱一些。
而艺术批评是对艺术批评对象进行科学分析、严谨客观鉴别界论。
当然在艺术批评中存在较强的主观意识成分,但艺术批评者总是根据一定的世界观、审美观和艺术观对艺术现象作出客观的分析和评价,而不仅是停留在一般的体验和判断层面上。
所以普列汉诺夫说:“只有极为发达的思想能力同极为发达的审美感觉结合在一起的人,才可以作艺术品的优秀批评家。
”三、艺术批评的理论定义作为一门艺术理论课程,我们需要对艺术批评作一个完整洁晰的理论界定。
艺术批评,也称艺术评论。
艺术批评的对象包括一切艺术现象,诸如艺术作品、艺术运动、艺术思潮、艺术流派、艺术风格、艺术家的创作以及艺术批评本身等。
艺术批评史的学习意义
学会艺术批评史的意义重大,不仅能学会对作品进行直接批评,还学会了对理论层面进行内部批评,同时涉及其外部的社会批评,如文化制度,艺术生态,艺术教育与资本市场等。
艺术批评的主体无疑是针对艺术作品与理论思想,它在狭义上完全有别于阐述性评论,除了针对艺术对象直接批判之外,对一般性评论进行批评是它的主要职能,能有效的促进艺术创作,理论学术,欣赏水平的整体发展。
艺术生态不光要阐述,肯定,赞美的评论,更需要质疑,反省,否定的批判,使艺术发展更具健康活力。
无论社会现象,科学研究,艺术创造,它们必须经得起质疑否定,因为单向的阐述与肯定,其本身就是一种草率行为,不仅缺乏实践意义,同时是相当危险的。
因此,批评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批判思维,它必须在不断的质疑和否定中去揭示差异的可能性。
狭隘意识通常是缺乏质疑与否定,草率的成为日常的权威经验。
批评的责任在于纠治狭隘,激发思考,并称为整个社会精神的看守力量,同时有利于批评本身的健康发展。
艺术批评艺术批评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艺术作品而言,艺术批评够作出深入的分析和判断,指出其艺术特色,揭示其审美意,评价其审美价值,使其审美潜能得封充分释放。
(2)对艺术创作而言,艺术批评能够通过有效的信息反馈,予以积极的推进。
艺术批评是艺术传播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之一。
能帮助艺术家更深刻地认识艺术规律,也更深刻地认识自己。
所以贺拉斯把艺术批评比之为“磨刀石”,它虽不能直接切割东西,却可以使刀更锋利,使艺术创作更成熟。
(3)对艺术鉴赏而言,艺术批评能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理性分析评价,加以正确的引导。
艺术鉴赏是一方个人的审美天地。
然而,与艺术作品之间深层审美沟通的建立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而艺术批评却可以实现对艺术作品的深层透视,将一般接受者难以达到的审美层面开掘出来。
艺术批评的理性深度可似为接受者的鉴赏活动带来宝贵的启示和实际的帮助。
重要文论一、中国古代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知人就是了解作者,论世就是分析时代背景。
理解作者写作的“立意”,最好的方法就是从作者在作品中透露的思想感情“逆行推理”,这就叫做“以意逆志”。
思无邪“思无邪”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文学创作理论上,孔子强调作者的态度和创作动机。
程伊川说:“思无邪者,诚也。
”也就是说要“修辞立其诚”,要求表现真性情,也就是诗人要有真性情,在庞杂的内容中实现“文以载道”,在客观效果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
二是从思想上说,“思无邪”就是要归于正诚,如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所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这里要说,孔子认为这句诗可以包括全部《诗经》意义。
邪和正,必要有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仁”。
孔子所谓无邪就是指思想纯正而不歪邪,符合儒家的政治道德标准。
孔子对诗人也罢,还是读诗人也罢,他的主张就是“正”而“不邪”,这是不能分开的。
音乐上讲,要中正平和。
文学上讲,要委婉曲折而非过分直露。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考研】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后习题第九章艺术批评什么是艺术批评?艺术批评与艺术创作是什么关系?(1)艺术批评艺术批评是艺术接受的最高形态,是艺术鉴赏的深化和学理化,可以指导艺术鉴赏和艺术消费,同时指导着艺术创作,是艺术理论的实践及艺术史的有机组成,也是艺术生产和艺术创造的重要环节。
艺术批评的对象主要是艺术作品,这意味着艺术批评自身就是艺术接受的一种方式。
(2)艺术批评与艺术创作的关系①艺术批评与艺术创作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不自觉的、广义的艺术批评的历史与艺术创作的历史几乎一样长;自觉的艺术批评随着社会文明与艺术实践的不断发展,基于人们的需要而总结艺术创作的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之后才得以形成和发展。
②艺术批评可以将阐释、解读及批评的信息反馈给艺术家,从而影响并指导、提升艺术家的创作。
艺术创作作为一种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需要得到受众、专家的批评反馈,才能进一步加深对自己创作的认识。
③艺术批评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播与文化建设的意义,通过对艺术创作实践和艺术交流活动的积极介入、发言和引导,成为艺术传播和文化传播的有机一环。
谈谈艺术批评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答:进行艺术批评的角度主要有:(1)世界或现实维度。
这一角度的艺术批评主要社会文化系统的批评,重点关注艺术表现世界与现实对象世界的关系,既可以是道德化的批评,也可以是意识形态批评。
(2)创作主体维度:艺术创作或生产系统。
这一角度的艺术批评,首先着眼于艺术家主体创作或生产的各个环节,其次对艺术创作主体进行研究,最后进行艺术创作主体的创作心理学研究。
(3)语言与形式维度:艺术本体系统。
这一角度的艺术批评,是一种注重艺术语言本体、侧重形式的文本批评,即视艺术作品为表意的表述体,进而分析研究这一表述体的内系统构成和表意方式。
(4)心理接受维度:受众系统。
这一角度的艺术批评,重点在于研究受众接受、窥视、文化认同等心理,研究艺术对受众心理的自觉或不自觉的投合。
中国古代艺术批评
中国古代艺术批评是一个广泛而深厚的领域,涉及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等多个艺术门类。
在古代,艺术批评被视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其作用是批评和评价艺术作品的质量和价值。
中国古代艺术批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周礼》中的“乐官”一职,他们负责评判音乐的优劣。
在汉代,古代艺术批评开始繁荣起来,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批评家,如《论语》作者孔子的弟子曾参、《韩非子》作者韩非等。
他们主要从文学和音乐两个方面进行批评。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艺术批评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在唐朝,文学批评达到了巅峰,出现了“唐宋八大家”,他们不仅在文学方面有卓越的成就,同时也是艺术批评的重要人物。
在宋朝,绘画批评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画家和批评家,如范宽、米芾等。
古代艺术批评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在文艺复兴时期传入西方,对西方艺术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今,中国古代艺术批评已成为世界艺术史上的瑰宝之一。
- 1 -。
艺术批评方法艺术批评作为一种学术性、专业性的文艺评论活动,旨在通过分析、评价艺术作品的形式与内容,进而揭示其美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艺术批评不仅促进艺术创作和欣赏的深入发展,而且对艺术教育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艺术批评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艺术分析和评价。
形式分析法形式分析法关注艺术作品的形式元素,如线条、色彩、构图、空间等,通过对这些基本元素的细致观察和分析,揭示作品的美学特征和艺术风格。
此方法适用于各种视觉艺术领域,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
社会历史分析法社会历史分析法强调艺术作品与其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
批评者通过考察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以及艺术家的个人经历,分析作品如何反映或回应特定的社会问题和文化趋势。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理解那些具有强烈社会批判性或历史性的作品。
心理学分析法心理学分析法从创作者和观众的心理出发,探讨艺术作品如何影响人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该方法借助心理学理论,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等,来解读作品中的象征意义、主题思想及其对观众心理的影响。
符号学分析法符号学分析法将艺术作品视为一种符号系统,通过解析作品中的符号和象征,挖掘其深层含义。
这种方法认为艺术作品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可能承载特定的象征意义,批评者的任务是解码这些符号,揭示作品的内在逻辑和深层次的主题。
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通过将不同艺术作品或艺术流派进行对比,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这种方法有助于深化对单一作品的理解,并能够展现艺术发展的脉络和趋势。
比较的对象可以是同一艺术家的不同作品,也可以是不同艺术家的作品,甚至是跨文化、跨时代的艺术作品。
艺术批评的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分析重点。
在实际的艺术批评实践中,批评者往往会根据作品的特点和研究目的,灵活运用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不仅可以增进我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还可以推动艺术领域的学术研究和理论创新。
第四章艺术欣赏与批评第一节艺术欣赏一、什么是艺术欣赏所谓艺术鉴赏,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凭藉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踊跃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鉴赏的本身也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
二、艺术鉴赏的重要意义接受美学首先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以为读者在阅读活动中具有重腹地位,一部作品的意义实际上包括着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本身,一是读者的给予。
因为在艺术鉴赏活动中,一方面,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客体,是读者、观众和听众进行鉴赏活动的对象,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成为鉴赏主体进行审美再创造活动的客观依据;另一方面,在艺术鉴赏中,作为鉴赏主体的读者、观众和听众并非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踊跃、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创造活动。
由于鉴赏主体的这种创造活动是凭藉艺术作品而展开的,所以被称之为审美再创造。
其次,接受美学强调了审美经验的中心地位,姚斯从艺术创作、艺术接受和艺术交流三个维度全面阐释审美经验的内在结构,将接受方式分为垂直接受(历史发展角度) 与水平接受( 同时期人对文学作品的接受状况) 等。
归纳起来讲,艺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主要体此刻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必需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接受美学以为,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在欣赏进程中才能产生并表现出来。
例如文学作品无人阅读,只是一叠印着铅字的纸张,雕塑作品无人欣赏,只是一堆无生命的石块,只有通过接受主体的再创造,才能使它们取得现实的艺术生命力。
尤其是艺术作品的审美教育、审美认知、审美娱乐等诸多功能,都不能由作者或作品来实现,只能由鉴赏主体自己通过审美再创造活动来实现。
第二,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并非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踊跃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
这是因为任何艺术作品无论表现得如何全面、生动、具体,总会有许多“不肯定性”与“空白”,需要鉴赏者通过想象、联想等多种心理功能去丰硕和补充。
第三,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艺术鉴赏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
举例论述艺术批评的功能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的过程,具有多种功能。
下面将以不同艺术领域为例,探讨艺术批评的功能。
1. 文学批评:通过文学批评,人们可以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解读和评价,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例如,对于《红楼梦》这部经典文学作品的批评可以探讨其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社会背景等,从而拓宽读者的视野,增进对文学的理解。
2. 美术批评:美术批评可以对艺术作品的创作技巧、形式语言、主题内容等进行评价,帮助观众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
例如,对于梵高的《星夜》这幅作品的批评可以分析其独特的画风、色彩运用、表现主题等,让观众对作品产生更深层次的感受。
3. 音乐批评:音乐批评可以对音乐作品的曲调、节奏、和声等方面进行评价,帮助听众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
例如,对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的批评可以分析其中的音乐结构、主题发展、情感表达等,使听众更深入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4. 舞蹈批评:舞蹈批评可以对舞蹈作品的舞蹈动作、编排结构、舞台效果等进行评价,帮助观众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舞蹈。
例如,对于马克斯·巴里什尼科夫的《天鹅湖》的批评可以分析其中的舞蹈技巧、情节演绎、舞美效果等,让观众更深入地领略舞蹈的艺术魅力。
5. 电影批评:电影批评可以对电影作品的剧情、演员表演、导演手法等进行评价,帮助观众更好地欣赏和理解电影。
例如,对于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盗梦空间》的批评可以分析其中的剧情结构、视觉效果、主题思想等,让观众深入思考电影所传递的信息。
6. 戏剧批评:戏剧批评可以对戏剧作品的剧本、演员表演、舞台设计等进行评价,帮助观众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戏剧。
例如,对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的批评可以分析其中的角色塑造、对白表达、戏剧结构等,让观众更深入地感受到戏剧的魅力。
7. 建筑批评:建筑批评可以对建筑作品的设计理念、结构构造、空间布局等进行评价,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建筑。
例如,对于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的批评可以分析其建筑风格、结构稳定性、对城市景观的贡献等,让人们对建筑有更深刻的认识。
第二节、艺术批评在艺术接受里,分两个层次,一部分是普通受众,有艺术鉴赏,它是审美再创造。
它是从第一文本到第二文本的转化,受众并不是无所事事,被动地去接受,而是发挥自己的审美创造能力,也就是说受众也像艺术家一样,也再创造美。
只不过艺术家是一次创造,受众是二次创造。
有些受众,由于鉴赏力有限,只能接受比较浅、套路化和模式化的东西。
最后只剩下感官词。
现在比较流行的词汇“包装”,原来用作商品。
现在在艺术行业中也讲究包装和炒作。
炒作的结果,是这个社会缺少更高层次的批评、鉴赏。
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要给受众接受。
普通受众受到专业知识的局限,不可能很深入的了解。
需要艺术接受的更高层次,专业人员来做艺术批评。
要指出艺术家合格与否,是不是一个好的艺术家,是不是在哗众取宠。
一件成功的艺术品究竟有哪些价值,有哪些普通受众还没有认识到。
批评家有义务把它揭示出来。
因为他对专业有了解,他可以在一个更大的坐标内为艺术作品定位,公众就不会盲从。
美国电影批评家的评论将直接影响观众对影片的关注度。
这个批评家被收买,一次两次可能没有被发现,一旦被发现,将是身败名裂的下场。
而在中国,批评家这个行业鱼龙混杂,批评家的脑袋里有了商品经济的意识,艺术批评变成了帮忙说好话的方式。
当代批评家丧失了批评的功能。
没有科学性质的批评,带来的将是灾难,是公众对批评丧失了信念。
所以。
我们在讲艺术批评时,要结合当代艺术批评的实际来讲。
批评家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应该承担什么要的社会功能和角色,而不是随波逐流、趋炎附势。
艺术批评是艺术接受的高级阶段,也是艺术生产的重要活动。
它是关于艺术作品的评价,在艺术作品传播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艺术鉴赏的性质与功能艺术批评是艺术接受的高级阶段,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性质、作用,有那些主要的批评样式、如何进行批评?(思考)说好是批评还是说坏是批评。
批评像皇帝批阅奏章一样,它力求按照批评的发展规律来进行批评。
这是衡量一个批评家有没有水平的标志。
艺术批评学——《呐喊》
作品基本信息:
挪威表现主义画家蒙克所作,是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作。
作品鉴赏:
第一次看到它,扭曲的人物形象,浓厚的色彩让我感觉十分压抑,画中人物痛苦抱头呐喊,看似无神的双眼仿佛能看透人心,激发观者内心的痛苦压抑的负面情绪,让人不禁想是什么样的人创作出了这样一幅作品?
艺术创作与艺术家本身的经历是分不开的,蒙克幼年丧母,由患有精神疾病的父亲抚养,不行的成长经历,使得蒙克将压抑悲观的生活态度与情绪带入到了他的作品中,造成了蒙克艺术创作的“极端”的特征。
《呐喊》被称为现代人类充满焦虑的现实象征,扭曲尖叫的人物形象,极为夸张的笔法,强烈的笔触和色彩,让人看到蒙克心中的痛苦、恐惧、孤独与悲哀,也让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在日益发展的社会大潮中,未来将何去何从,面对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我是不是追备好了呢?我会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对未来的不确定充斥脑海,不安、恐惧,孤独,无措充斥着我内心,虽不是同一时代的作品,却让诸多现代人产生了心理共鸣……
艺术创作的背后是引人思考的现实意义,是启迪心灵的教化,是情感的共鸣,艺术品是传递思想的载体,《呐喊》
虽然传达的是一种消极情绪,但在物质富足,精神饱满的今天引发不一样的思考与讨论,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
举例谈谈艺术批评的主要方法800-1000字艺术批评方法包括:道德批评模式、社会批评模式、心理批评模式、形式批评模式、原型批评模式。
艺术批评的对象包括一切艺术现象,诸如艺术作品、艺术运动、艺术思潮、艺术流派、艺术风格、艺术家的创作以及艺术批评本身等。
其中心是艺术作品。
艺术批评既可以指一种活动,也可以指这种活动的结果。
艺术批评应尽可能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对艺术现象作出合乎实际、恰如其分的分析和阐释,以推动社会主义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艺术批评中的解释大都指向两个问题:(1)作品承载的社会生活内容及意义;(2)画面美学形式。
前者是对语义信息的研究,较容易完成,研究者可以在其他学科(如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的知识背景上进行;后者是对审美信息的研究,涉及形式构成等技术知识,因此更需要艺术专业眼光。
一般说来,没有创作经验的理论家,不容易获得这种专业眼光,也就很难在形式方面有所发现。
好在不懂形式只会影响审美判断,而不了解内容会影响事实判断。
虽然审美判断相当重要,但它无关是非,就算有些说不清楚也不算犯错误,但事实判断有对错之别,弄错了就很不好。
2、读者本位的批评立场艺术批评从业者也是读者之一,这意味着对艺术信息的确认是由读者作出,解释者须持有读者立场,以读者为本位,为读者代言。
一切艺术信息的呈现,都取决于观众对作品的理解与接受程度。
这就是说,观众看到什么,你的作品里就有什么,读者的感知就是作品的含义。
艺术批评从业者对作品的解释,代表着读者一方对作品的理解。
3、发现意义和阐述意义解释不是为创作打圆场,也不是为创作家涂脂抹粉,而是为发现存在于艺术中的意义。
有意义的事物才值得解释,没有意义就用不着解释。
从这个角度看,解释,是为了发现不寻常的意义。
作为艺术批评中最重要的环节,解释由解释者、解释对象及解释活动共同构成。
解释活动中所发现的意义既依赖于解释对象的存在,也与解释者自身的条件有关。
艺术批评的特征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和分析,是一种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的过程。
艺术批评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主观性艺术批评是一种主观评价,它反映的是批评者的主观观点和感受。
不同的人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与他们的个人经验、知识、审美观点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客观性虽然艺术批评是主观的评价,但它也有客观性的一面。
艺术作品是客观存在的,它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艺术批评应该根据作品的内在特点和规律进行评价。
三、历史性艺术批评的评价标准和方法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改变。
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艺术作品的评价标准和方法都有所不同。
因此,艺术批评必须考虑到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点。
四、跨学科性艺术批评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它需要涵盖哲学、文学、美学、音乐学、戏剧学、影视学、视觉艺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艺术批评要有全面的知识背景,才能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
五、多元性艺术批评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有多种,不同的文化、地域、民族和时代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审美趣味。
因此,艺术批评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也应该是多元的,不能用一种标准来评价所有的艺术作品。
六、创造性艺术批评不仅是对艺术作品的评价,也是对创作的启示和引导。
艺术批评家应该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够从作品中发现新的创作思路和艺术价值。
七、批判性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的批判和分析,批评家应该具有批判性的思维和能力。
他们要能够客观地评价作品的优缺点,指出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创作者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艺术批评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需要批评家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广博的知识背景,同时还需要具备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能力,才能够对艺术作品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价和分析。
《艺术批评学》一、艺术批评的涵义与特性艺术批评 (Arts criticism)是艺术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指根据一定的思想立场和美学原则,以艺术理论为指导,运用一定的批评方法,并依据一定的批评标准对艺术现象特别是艺术作品所作的理论上的鉴别、分析和评判活动。
艺术作品是艺术批评的主要对象,艺术批评同时也包括对艺术家、艺术运动、艺术思潮和艺术流派等所作的研究、认识和评价。
艺术批评与艺术批评学是一对相互连接的范畴。
艺术批评侧重于对艺术活动与艺术现象的批评实践,艺术批评学则是对于艺术批评实践的理论提升,以及对其本质、特性方法及一般规律的抽象和概括。
艺术批评属于艺术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艺术批评学则是一门纯粹的学科,它不应属于艺术活动中的一个具体的范畴。
艺术批评的对象是艺术活动,而艺术批评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批评。
“批评”一词源于希腊文kritikos,基本含义是“辨识”和“论定”,即系统地研究一部艺术作品或一种艺术形式,对艺术作品进行描述、分类、分析、说明、论证和评判。
从广义上讲,艺术批评学是艺术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艺术批评活动的专门性学科。
艺术科学综合了人类人文价值和精神表现,是作为人类独立的知识领域而存在的,它既非自然科学也非社会科学,更符合人文学科的学科属性。
艺术科学主要由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等组成。
现代学科的划分出现了精细化和综合化的双重特征,今后,艺术科学的内涵还会扩展,会不断涌现具有交叉学科特点的新学科来。
艺术批评学是艺术科学中一门基础性和纲领性的学科,在总的艺术批评学理论的框架下,又可派生和细分出各门类艺术批评学来,如音乐批评学,美术批评学、戏剧批评学、影视批评学、舞蹈批评学、书法批评学等。
基于当代艺术理论对于艺术的阐释,文学也应包括在广义的艺术之内,但因文学在文化艺术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文学批评通常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
二、艺术批评的功能与价值(一)艺术批评的功能艺术批评的功能,是指艺术批评作为一种艺术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以及人文学科中的重要范畴,对于客体世界和社会所具有的作用和功能。
艺术中的艺术批评与理论知识点艺术是一门广泛而复杂的领域,其中涉及到许多艺术批评的理论知识点。
艺术批评不仅关注艺术品的审美价值,还包括对艺术作品的解读、评价和比较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艺术中的艺术批评与各种理论知识点。
一、艺术批评的定义与分类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进行评述、解读和评价的过程。
艺术批评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包括形式主义、主题论和哲学等。
形式主义注重对艺术形式、结构和技巧的分析,主题论关注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和内容,而哲学则探讨艺术与人类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关系。
二、形式主义理论形式主义是一种重视艺术形式和结构的批评理论。
形式主义认为,艺术作品的形式和结构是其最重要的特征,艺术家应该通过选择和组织形式元素来传达其意图。
形式主义强调对艺术作品的形式构造、线条、色彩和比例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主题论理论主题论是一种注重艺术作品主题和内容的批评理论。
主题是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核心思想或意义。
主题论认为,艺术作品的主题对于理解作品和培养艺术品味非常重要。
主题论的批评方法包括对作品的情节、角色、象征和象征意义的解读和分析。
四、哲学理论哲学在艺术批评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探讨艺术与人类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关系。
艺术哲学包括审美哲学和解构主义等理论。
审美哲学关注艺术的审美价值和美的本质,解构主义则注重对艺术作品和观念进行批判性的解构。
五、艺术批评的方法与技巧艺术批评需要借助一些方法和技巧来进行。
首先,批评家需要对艺术史、艺术理论和艺术形式有一定的了解。
其次,批评家需要有扎实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能够准确地描述和解读艺术作品。
此外,批评家还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和独立见解,可以从不同角度对作品进行评价。
六、艺术批评的意义与作用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的过程,它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和艺术家的意图。
艺术批评还可以推动艺术发展,激发创作灵感,培养艺术品味,为艺术交流提供平台。
综上所述,艺术中的艺术批评与理论知识点是一门复杂而独特的学科,其中包括形式主义、主题论和哲学等多个理论派别。
59审美与艺术学别林斯基说,批评是不断运动着的美学;韦勒克说,20世纪是批评的世纪。
对我国艺术批评理论与批评学科发展来讲,20世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百年。
作为艺术活动重要一环的“艺术批评”②和作为艺术学学科之一的“艺术批评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艺术批评主要指艺术评论实践,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具体的艺术现象和作家作品进行描述、解释、分析、判断和规范。
而艺术批评学则是以艺术批评为研究对象,以对“艺术批评”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和总结为主要任务,是研究艺术批评自身规律的一门科学。
艺术批评和艺术批评学都具有科学性和理性思维的特征,但艺术批评的具体性和艺术批评学的系统性则是它们各自的主要特点。
因此,艺术批评学是一门与艺术理论、艺术史并列的、重要的艺术学分支学科。
从学科内容而言,艺术批评学包括了本体论、主体论、方法论和批评史论等四个主要的研究论域以及“批评的标准”等一些非常特殊的问题。
艺术批评学作为一门学科被有意识“建构”,始自20世纪20年代,但作为一种理论,它伴随着艺术批评实践早在世纪初就出现了。
通观20世纪的发展史,我国艺术批评理论和艺术批评学流派众多、类型复杂、进程曲折、形态杂芜、范式多变,其丰富性很难在一篇短文中加以完整地体现。
但从整体来看,其发展脉络大体还是可以分为两个“多元化”阶段(即20世纪前“三十年”和后“二十年”)和一个“中心化”阶段(30-70年代),呈现出一种哑铃型的历史结构③。
本文即以这三个阶段为主线来梳理艺术批评学在20世纪的主干历程。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艺术批评学”是一个具有学科意识的概念,而艺术史上存在着大量的非学科意识的“艺术批评的批评”,也属于艺术批评学范畴,具体到各个艺术门类,这种“批评的批评”是个天量的存在。
如果把所有艺术批评的批评都纳入考虑范围的话,这显然超出了本文能够驾驭的能力。
因此,本文主要以20世纪具有显学意义的、具有总体性特征的艺术批评学为主,并不是无视具体的“批评的批评”。
《艺术批评学》思考题简答:一、艺术批评的涵义与特性艺术批评 (Arts criticism)是艺术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指根据一定的思想立场和美学原则,以艺术理论为指导,运用一定的批评方法,并依据一定的批评标准对艺术现象特别是艺术作品所作的理论上的鉴别、分析和评判活动。
艺术作品是艺术批评的主要对象,艺术批评同时也包括对艺术家、艺术运动、艺术思潮和艺术流派等所作的研究、认识和评价。
艺术批评与艺术批评学是一对相互连接的范畴。
艺术批评侧重于对艺术活动与艺术现象的批评实践,艺术批评学则是对于艺术批评实践的理论提升,以及对其本质、特性方法及一般规律的抽象和概括。
艺术批评属于艺术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艺术批评学则是一门纯粹的学科,它不应属于艺术活动中的一个具体的范畴。
艺术批评的对象是艺术活动,而艺术批评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批评。
“批评”一词源于希腊文kritikos,基本含义是“辨识”和“论定”,即系统地研究一部艺术作品或一种艺术形式,对艺术作品进行描述、分类、分析、说明、论证和评判。
从广义上讲,艺术批评学是艺术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艺术批评活动的专门性学科。
艺术科学综合了人类人文价值和精神表现,是作为人类独立的知识领域而存在的,它既非自然科学也非社会科学,更符合人文学科的学科属性。
艺术科学主要由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等组成。
现代学科的划分出现了精细化和综合化的双重特征,今后,艺术科学的内涵还会扩展,会不断涌现具有交叉学科特点的新学科来。
艺术批评学是艺术科学中一门基础性和纲领性的学科,在总的艺术批评学理论的框架下,又可派生和细分出各门类艺术批评学来,如音乐批评学,美术批评学、戏剧批评学、影视批评学、舞蹈批评学、书法批评学等。
基于当代艺术理论对于艺术的阐释,文学也应包括在广义的艺术之内,但因文学在文化艺术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文学批评通常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
二、艺术批评的功能与价值(一)艺术批评的功能艺术批评的功能,是指艺术批评作为一种艺术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以及人文学科中的重要范畴,对于客体世界和社会所具有的作用和功能。
艺术批评的功能主要有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审美功能、生产功能等。
1、艺术批评的文化功能艺术批评的文化功能,即艺术批评在人类文化的发展中所具有的功能。
艺术批评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文化建构功能艺术批评和艺术创作一样,本质上都是文化活动的方式。
艺术批评在艺术理论的指导下,用现代意识观照艺术活动中的精神内涵、形式特点及人文价值,在阐发艺术品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审视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在新的层次上充实与完善民族的道德规范和审美心理,这对于文化的发展、特别是艺术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所以,艺术批评也是对文化的建构活动。
(2)文化规范功能艺术批评通过关注和挖掘优秀艺术作品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能够确立富有积极意义的价值目标和道德理想,并在此基础上维护社会主体文化,约束和规范社会文化。
主体文化体现着时代的主导思想,是一个国家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它支配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并引导其他支流文化和亚文化顺应文化主流的发展方向。
艺术批评的文化规范功能增强了主体文化的文化约束力,能够避免不良文化因素对主体文化肌体的侵害和消解,对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文化有推动作用。
(3)文化过滤功能艺术批评是艺术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对外来文化进行鉴别、过滤的有效手段。
不同文化体系的受众对同一件艺术作品可能得出全然不同的结论,这是由于两种文化的心理模式和价值取向等差异造成的。
一部分作品,特别是来自不同文化体系的艺术作品被接受,必然要经过一定的“文化过滤”。
艺术批评就具有这样文化过滤的作用。
2、艺术批评的社会功能艺术批评具有社会功能,能够昭示出一定社会的本质和特征。
首先,艺术批评可以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剖析揭示社会的特征。
一些艺术作品紧紧抓住了创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重大问题,用艺术语言记录描绘了社会现实。
艺术批评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折射社会生活,并清晰地揭示出艺术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特征与本质。
第二、艺术批评的社会功能还表现为艺术批评对于民众具有教化作用。
艺术批评通过对艺术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的分析,展现其消极负面的因素和积极正面的因素,抵制和鞭挞丑恶的现象,提倡和弘扬健康向上的伦理道德、社会精神,这就可以对社会起到重要的警示与引导作用,使广大受众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教益,获得价值理念的提高和精神的升华。
第三、艺术批评的社会功能还体现为对社会发展的启示与促进。
艺术批评通过发现艺术作品中揭示出的一些社会问题和倾向,求证艺术家创作心理的变化,反思社会现象与艺术创作、艺术传播、艺术消费等艺术活动的关系,能够激发艺术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并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评判与解读来发现其中蕴涵的社会问题,引起整个社会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从而凸显社会的良知,标示社会的发展方向。
3、艺术批评的审美功能艺术批评是审美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审美功能是艺术批评的一项最基本的功能。
艺术批评追求审美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审美判断和科学阐释相辅相成,重在揭示艺术作品所具有的丰富审美内涵。
艺术批评以揭示批评客体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水准为主要职责。
艺术批评可以引导人们在艺术活动中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升大众的审美水平。
艺术批评的审美功能还在于它对艺术创造所具有的积极作用。
审艺术批评通过探讨艺术创作及其作品的审美追求、成败得失,对艺术家予以及时的反馈,可以启发艺术家的创造思维,推进艺术家的创作进程。
4、艺术批评的生产功能艺术批评由于其独特的地位与作用,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会成为一种艺术生产力。
艺术生产力是文化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生产力是由艺术劳动者、艺术劳动资料和艺术劳动对象以及以这些实体性要素为物质承担者的其他附着性、运行性要素的总和构成的。
艺术批评本身既是文化消费的对象,也是艺术创造的主体,所以能够在获得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得经济效益。
如果说艺术家是艺术劳动者,能直接创作生产艺术产品,那么批评家也是艺术劳动者,批评家能通过对其他艺术家及其创作、艺术作品、艺术传播等的间接或直接的影响而作用于艺术产品的创作生产,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批评家的劳动成果----艺术批评也是一种特殊的艺术产品。
艺术批评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生产,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的:首先,艺术批评对艺术创作、艺术制作和优秀艺术品的推介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艺术批评对艺术消费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再次,艺术批评能够对规范艺术市场发挥重要作用。
(二)艺术批评的价值1、艺术批评的理论价值艺术批评的理论价值,存在于批评的理论建构和精深的内涵之中。
其一,是指艺术批评以其鲜明的理论建树和旗帜显现其独特的价值。
艺术批评的理论价值不仅在于对个别的艺术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而且能够根据艺术史和文化史来探索艺术活动的规律,检视艺术创作原理或方法论的形成,这样,就对艺术创作等艺术活动各个环节具有了指导性意义。
其二,是指艺术批评逐渐确立了自身的理论体系。
这一体系,在整体的人文学科中,不仅具有独特的学科意义,而且综合了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部分领域知识体系,形成了综合性与交叉性的理论体系特征。
2、艺术批评的精神价值艺术批评的精神价值,是指艺术批评所具有的精神的和意识形态的内涵及其分量。
首先,艺术批评蕴含着一定的哲学精神。
艺术批评家对批评客体的深层解读比一般欣赏者更能触及到艺术作品内涵的各个层面,一个艺术批评家能够凭借自己丰富的哲学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准确地把握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宇宙、生命、人生、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哲学问题,并能把这些深层的精神内涵从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中剥离出来。
同时,通过艺术批评家的梳理和解析工作,艺术作品中很多隐蔽的符号得以破解,被遮蔽的深层意义得以还原,使读者可以领略到其间厚重的哲学意味和丰富的人生启示。
其次,艺术批评包容着丰富的美学思想。
批评家承担着分析、阐释、评价艺术创造及其作品审美价值的重任,通过探讨艺术家的审美追求、成败得失,凸显出时代的美学精神,及其批评家主体的审美认知。
其时,对于创作者审美意识的分析,是与艺术批评家自身的审美思想联系在一起的。
艺术创作者,特别是天才艺术家具有特别突出的审美感受与创造能力,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把自己对世界或人生的审美思考融入艺术创作,一些极有价值的感悟和理解也融入艺术符号中,艺术批评家能够把其中深层的精神价值还原出来,实质上是与艺术批评家自身的美学思考的融会与升华。
第三、艺术批评具有深刻的时代精神的内涵。
时代精神是代表了一定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取向的精神形态,艺术活动及其作品中,时代精神构成艺术价值的一个基本因素,成功的艺术作品往往能够以其丰富的热情和真诚,多姿多彩地充分显示和张扬时代的普遍精神。
通过艺术批评,能够把艺术作品中蕴涵的时代精神内涵予以解析和揭示,从而深刻地展现艺术作品的精神实质及其价值。
3、艺术批评的历史价值艺术批评存在于历史的衍变过程之中,社会发生了变革,社会经济、政治、道德因素发生了变化,人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经济观念甚至思维方式等等也就随之而发生变化,于是,批评观念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艺术批评具有一定历史和时代的特征,同时也就具有了历史的价值。
艺术批评的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一定历史时期的艺术批评具有浓郁的时代特征,为人们认识特定时期的精神、文化状况提供了翔实的材料和依据。
在人类历史的不同时期,都嵌印着人类艺术创造的智慧和才能,以及每一个民族浓郁而鲜明的艺术气质。
世界上不同地域的文化艺术不仅具有突出的民族性,同时也具有厚重的历史感。
艺术批评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艺术活动及其作品中蕴涵的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审美趣味和理想的关注和揭示,可以起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建设富有活力和生机的民族精神的作用。
其二,不同历史时期乃至不同国度、民族之间的艺术批评具有比较的意义,对于揭示艺术批评的规律具有重要的价值。
比较,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予以鉴别,辨析其异同,认识其本质,并揭示其内在规律的研究方法。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人类认识、区别和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最常用的思维方式,比较分析已被广泛运用于艺术批评中。
古今中外艺术批评理论及其发展演变的历史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对于不同历史时期,或不同国家、民族的艺术批评加以梳理和比较,可以揭示艺术批评发展的个性和共性,对于把握艺术批评理论的历史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价值。
同时,艺术作品是文化的特殊载体,艺术批评家是艺术作品文化价值的阐释者。
艺术批评家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有助于揭示艺术作品价值的文化差异和历史差异。
三、艺术批评客体的拓展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艺术活动领域的扩展,以及社会科技、文化对于艺术的影响,推动艺术活动方式走向丰富与多元,与其相适应,艺术批评的客体系统也在不断延展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