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体育篮球传切配合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78.00 KB
- 文档页数:9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篮球传切配合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高中二年级篮球进攻基础配合之一_传切配合,耐久跑.本课确定,传切配合为主教材,耐久跑为辅教材.(二)地位和作用篮球传切配合是篮球运动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进攻基础技术,目的是让学生明确传切配合是两三人之间有目的,有组织攻守合作行动的方法.其特点是参与的人数不多,一般是在局部地区完成,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随意性.但它是组成全队战术的基础,也是非常有效且运用最广泛的战术配合.重点是横切,纵切,隔位传切配合(空切)难点是突然性的切入,及时的传球耐久跑重点是耐久跑的呼吸,通过不同形式的跑,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展学生的有氧耐力.(三)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二年级50名男生.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趋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篮球是他们所喜爱的一项运动,有一定基础,但对单个技术的学习并不满足,而对学习对抗性练习特别感兴趣.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再认识所学知识,以及创造性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从而增强教学效果.通过多年的学习,学生已认识到耐久跑为锻炼身体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对枯燥乏味,周期性强的耐久跑却存在畏惧,在跑过程中极易出现呼吸与跑的节奏不相一致的状态,从而影响耐久跑的成绩.(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习与了解传切配合的技术原理及其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耐久跑中的一些基本知识.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8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横切,纵切,隔位传切(空切)等各种技术配合;90%以上的学生掌握正确的耐久跑呼吸方法.提高动作配合,技术应用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和自我评价能力.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团结协作和安全保健的意识,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品质.二,教法设想1,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多媒体手段,以直观式,诱导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观看,模仿从多媒体欣赏配合教师的讲解到学生自主练习,逐渐增加练习的难度.2,耐久跑采用图形跑的方法,使内容丰富,增加趣味性3,整堂课采用收,放,松,紧相结合的组织方法.三,学法指导学法上采用小群体分散练习形式,加上教师的共同参与,提倡互助互学,在学习过程中,穿插多媒体示范和教师的示范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教学过程身心准备阶段 (10分钟)基本内容学习阶段( 30分钟)身心放松阶段 (5分钟)(一)身心准备阶段1.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和提出相关的要求,以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之进入课的良好状态.大概2分钟时间.2.导入热身:A: 专门性准备活动大概3分钟时间B:学生在音乐的节奏下练习球性,认真练习a. 头,腰部及弓步绕球b. 原地跨下"8"字绕球c 行进间跨下"8"字绕球d 原地运球e 自运球练习.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集体合作认真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这有助于感情的融洽和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为进行基本部分做好生理,心理准备.大概5分钟时间.(二)基本内容学习阶段 1.传切配合视频欣赏 2.两人一组纵切配合练习:示例(1):如(图一)所示,4传球给5后,立刻摆脱对手向篮下切入,接5传来的球投篮.A:启发诱导:持球队员被防守队员防守,这时持球队员该如何处理 B: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积极思考探索,寻求答案并回答问题 C:请一位同学进行看图讲解D:各组进行练习实践:由小组长召集把准确路线画出,再和组员明确一下,然后进行练习.要求:上篮可自由发挥,可运用所学动作或自学动作,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适时请动作较好的学生进行示范,激励其它同学上进. 3.两人一组横切配合练习白6号将球传给8号后,摆脱防守切入篮下接8号回传球投篮. 4.两人一组隔位传切配合练习(空切):无球队员掌握时机,摆脱对手,切入防守隙区域接球投篮或做其它进攻动作示例(2):如(图二)所示,白队6号将球传给队友8号,同时白5号摆脱防守切入篮下,接8号传球投篮. 5.三人一组综合练习(横切和纵切)示例(图3) 参加者分三组,④与⑤各持一球,④传球给⑥后从右侧切入接⑤传球投篮.⑤传球给④后,横切接⑥传球投井下石篮.④,1 .传切配合视频欣赏2 .两人一组纵切配合练习3 .两人一组横切配合练习4 .两人一组隔位传切配合练习5.三人一组综合练习一6.耐久跑教 学 过 程⑤投篮后自抢篮板球传给本组的另一人.按逆时针方向换位,连续进行练习.6.耐久跑8分钟分四组进行练习,由小组长负责与组员一起商讨耐久跑方式,图形跑是利用篮球场地的端线,中线,边线,3分线等场地线.进行各种路线跑,教师观察指导.(三),身心放松阶段最后是人体活动由动态恢复到静态的部分,随着老师在音乐中完成放松操,自我放松,忘却疲劳听音乐放松操,可以使学生身心疲劳得到恢复,这大概3分钟时间.课快结束时,学生自我评价本节课学习的情况,教师做个小结.再提醒体委收拾器材,宣布下课.大概2分钟.五,教学评价分析(1)进攻选位距离近,攻击范围小,配合难以成功.(2)假动作不逼真,不合理,真假变化慢.(3)切入跑动不侧身,不看球,路线不合理,攻击性差.(4)配合队员传球不及时,而且隐蔽性差.六,学生身心状态预计整堂课练习密度约为:28--31%,练习强度中等偏上,耐久跑时强度达最高峰..七,课堂情感氛围1,激发兴趣;2,积极思维;3,协作互助;4,守纪,紧张,奋进,活泼八,场地器材设计场地:结合我校场地小的特点,场地布置做到小而精一场多用.布局面做到规范合理,便于教师的操作和学生的练习.器材:电脑4台. 篮球25粒。
篮球—传切配合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性质与功能篮球运动是集快速、多变、攻防对抗特点于一体的集体项目,选修篮球模块的高中生应较为系统地掌握和提高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战术,并运用到比赛中,最终学会打篮球。
2、教材的技术结构及逻辑关系传切配合是由摆脱切入获得进攻机会和及时准确的传球组成的基础战术,是篮球比赛中最常用的战术之一。
摆脱切入是获得传球机会的前提,及时准确的传球是战术配合的关键。
切入技术由变向跑、变速炮和侧身跑组合而成,侧身抢位观察是要点,传球的方法有很多,关键在于传球时机和提前量的把握。
3、教材的知识点及重难点教学重点:摆脱后的快速起动并侧身切向篮下。
教学难点:把握好传球的“提前量”。
4、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本次课内容选自人教版2007年1月第2版,体育与健康(全一册)。
高中篮球教学模块共18次课中的第5次课传切配合。
5、单元计划二、学情分析:1、学生应有的学习基础(知识、技能、身体素质)按照《课标》要求及教材计划,学生应该基本掌握和运用一些球类运动项目的技术,篮球运动深受学生欢迎。
而且高中学生基本掌握了篮球技术中运球、跑位、投篮的基本篮球技术,并能够在日常的游戏和比赛中运用该技术。
2、学生实际的学习基础(前测)学生对于篮球运动并不陌生,大部分高中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已经掌握了篮球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行进间的高手、低手上篮运用非常熟练,但对于篮球比赛中团队配合以及比赛中传切配合技术动作实际应用并没有多少了解。
这节课是本篮球模块中的第五次课,前面的课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快速移动中的传球方法,以及快速上篮的技术动作。
本节课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传、切技术动作,力争能够在比赛中利用该技术进行得分。
3.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生已经学习了行进间上篮以及快速移动中传球的技术动作,但如何能在比赛中把这两项技术动作有效结合,需要进一步提高动作和比赛的时效性。
4.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生心理、生理特点高一年级男生处在青春期期,身高增长基本稳定,肌肉力量增长较快,学生喜欢激烈和对抗性强的项目,兴趣爱好相对稳定。
初中篮球穿过配合教案课时:2课时年级:初中八年级教材:《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体育与健康篮球》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篮球战术基础配合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团结合作的意志和精神。
3. 提高学生篮球进攻和防守的基本技能。
教学内容:1. 传切配合2. 二攻一守配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开始部分(5分钟)1. 体育委员整队,报告出勤情况。
2. 师生问好。
3. 教师宣布本课时内容:篮球战术基础配合。
4. 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做热身运动,如慢跑、拉伸等。
2. 学生进行篮球基本技能练习,如运球、传球、投篮等。
三、基本部分(30分钟)1. 传切配合教学:a. 教师讲解传切配合的定义和动作要领。
b. 学生分组进行传切配合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c. 学生进行传切配合比赛,教师点评并指导。
2. 二攻一守配合教学:a. 教师讲解二攻一守配合的定义和动作要领。
b. 学生分组进行二攻一守配合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c. 学生进行二攻一守配合比赛,教师点评并指导。
四、结束部分(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课时学习内容,强调篮球战术基础配合的重要性。
2. 学生进行篮球游戏,如“抢球接力”、“三角进攻”等。
第二课时:一、开始部分(5分钟)1. 体育委员整队,报告出勤情况。
2. 师生问好。
3. 教师宣布本课时内容:篮球战术基础配合。
4. 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做热身运动,如慢跑、拉伸等。
2. 学生进行篮球基本技能练习,如运球、传球、投篮等。
三、基本部分(30分钟)1. 传切配合教学:a. 教师讲解传切配合的定义和动作要领。
b. 学生分组进行传切配合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c. 学生进行传切配合比赛,教师点评并指导。
2. 二攻一守配合教学:a. 教师讲解二攻一守配合的定义和动作要领。
b. 学生分组进行二攻一守配合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c. 学生进行二攻一守配合比赛,教师点评并指导。
篮球—传切配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性质与功能
篮球运动是集快速、多变、攻防对抗特点于一体的集体项目,选修篮球模块的高中生应较为系统地掌握和提高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战术,并运用到比赛中,最终学会打篮球。
2、教材的技术结构及逻辑关系
传切配合是由摆脱切入获得进攻机会和及时准确的传球组成的基础战术,是篮球比赛中最常用的战术之一。
摆脱切入是获得传球机会的前提,及时准确的传球是战术配合的关键。
切入技术由变向跑、变速炮和侧身跑组合而成,侧身抢位观察是要点,传球的方法有很多,关键在于传球时机和提前量的把握。
3、教材的知识点及重难点
教学重点:摆脱后的快速起动并侧身切向篮下。
教学难点:把握好传球的“提前量”。
4、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本次课内容选自人教版2007年1月第2版,体育与健康(全一册)。
高中篮球教学模块共18次课中的第5次课传切配合。
5、单元计划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应有的学习基础(知识、技能、身体素质)
按照《课标》要求及教材计划,学生应该基本掌握和运用一些球类运动项目的技术,篮球运动深受学生欢迎。
而且高中学生基本掌握了篮球技术中运球、跑位、投篮的基本篮球技术,并能够在日常的游戏和比赛中运用该技术。
2、学生实际的学习基础(前测)
学生对于篮球运动并不陌生,大部分高中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已经掌握了篮球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行进间的高手、低手上篮运用非常熟练,但对于篮球比赛中团队配合以及比赛中传切配合技术动作实际应用并没有多少了解。
这节课是本篮球模块中的第五次课,前面的课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快速移动中的传球方法,以及快速上篮的技术动作。
本节课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传、切技术动作,力争能够在比赛中利用该技术进行得分。
3.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
学生已经学习了行进间上篮以及快速移动中传球的技术动作,但如何能在比赛中把这两项技术动作有效结合,需要进一步提高动作和比赛的时效性。
4.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生心理、生理特点
高一年级男生处在青春期期,身高增长基本稳定,肌肉力量增长较快,学生喜欢激烈和对抗性强的项目,兴趣爱好相对稳定。
本班是男生篮球选项班,学生从初中上来基础水平各异,兴趣和积极性较高,水平有待提高。
5.学生学习新知识可能遇到的问题
球类运动往往学习热情很高,自律意识相比体操、武术等项目会有所降低,课堂中强调纪律要求,力争体现出球类课活而不乱的特点。
在传切技术教学中,学生篮球的水平也有所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相对应的要求。
体育与健康课教案
教材
内容
篮球:1、复习“四角”传接球,2、学习“传切”配合。
3、素质练习。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知道摆脱切入方法,明确技术动作要领,理解传球时机和传球提前量概念;
2技能目标:学习变向摆脱切入技术,学生能够选择合理的切入时机,做到抢位侧身接球,传球有提前量,时机把握较准确,提高技战术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在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体验成功感和愉快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和相互学习竞争提高的优良学风。
教学过程教
学
时
间
教学内容
运动负荷
组织教法与要求
次
数
时
间
开始部分一、体委整队,检查人数
二、师生问好
三、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
四、见习生安排
五、加强安全教育
六、队列一分钟
2 组织:四路横队集合××××××××
××××××××
××××××××
××××××××
△
要求:集合快、静、齐,精神饱满,口号洪亮。
准备部分一、慢跑:篮球场折返跑
二、专项准备活动:
1、弓步侧身压肩,
2、交叉步跑,
3、跑跳步,
4、滑步 + 追击步,
5、跑步频:
底线←→罚球线 + 冲过中
线。
8 组织:四路纵队,篮球场折返。
要求:排头对齐,所有人踩底
线,队型紧凑。
组织:四路横队站底线,
教法:教师简述要领,提出要求,发送指令。
学生按要求依次出发完成练习。
提示要领,鼓励学生。
要求:认真,规范,幅度大,反应快。
快速急停急起。
基本部分一、复习四角传接球:
教学目的:进一步提高学生在
快速移动中传接球能力和协作
配合能力。
教学重点:
侧身面向球跑动。
教学难点:
掌握好传球的“提前量”。
快速移动中完成练习。
(连续完成20次)
二、学习“变向摆脱切入”配
8
组织:练习路线如图:
教法:
1、教师简述要点与要求,
2、两球同时开始进行练习,
3、连续完成20次传接球,
4、集中提示重点和难点;
5、教师巡视指导、激励纠正;
要求:
1、传球后有反向摆脱动作;
2、传移动球要掌握好“提前量”;
3、侧身、弧线、要球,观察;
4、早传、晚动、快跑,调控;
5、接好、传准、平直、大力;
组织:分两大组在两个半场进行。
←××××××××
←××××××××
←××××××××
←××××××××
基本部分合:
教学目的:
丰富学生的篮球技战术水平,提
高技能技巧。
配合要点:
A将球传给B,做“反向摆脱”
后侧身快速切向篮下,接B的回
传球上篮。
B接球后可做1 or 2次运球调
整,回传球给A后,冲抢篮板
教学重点:
摆脱后的快速起动并侧身切向
篮下。
教学难点:
把握好传球的“提前量”。
三、素质练习:
1.平衡力:卧撑、侧平举
2.立定跳:蹬摆同时肘平肩
3.折返跑:罚球线中线折返
16
7
教法:
1、教师示范并讲解技术动作要领、重点、难点;
2、摆放标志墩;
3、组织学生按要求进行分A、B组练习与探究;
4、集中讲述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纠正;
5、两人行进间传接球,体会“提前量”(即“球
领人”)
a、间隔2米传接球,
b、间隔4米传接球,
距离、速度的改变将帮助学生体会技术动作。
6、请出掌握较好的学生组合进行展示;
7、设置防守人,提高传切练习的真实性和实效性;
帮助学生体会传球“提前量”重要性,
8、教师巡视指导练习,及时发现问题予以纠正;
要求: 1、主动练习,维护秩序,倡导学研,
2、规范合理准确到位,认真协作,
巧用标志墩:
摆放标志墩有助于提示学生摆脱、切入和传球,
①:两个标志墩横向摆放体会变向摆脱,
②:两个标志墩纵向摆放体会变向切入,
③:在场地底线角上摆放标志墩,使传球有方向依
据,
组织:四路体操队形散开。
教法:
1、教师示范并简述练习要求,
2、学生按要求认真积极地进行练习,
3、教师针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作出指导与纠正。
4、对良好的表现给与明确的肯定与鼓励。
要求:1、执行要求,动作到位,
2、积极勇敢,奋勇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