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传切配合》游戏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08.50 KB
- 文档页数:4
学习传切配合培养合作意识——篮球“传切配合”教学设计(一)一、指导思想本课力求在篮球“传切配合”的教学中,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指导功能的培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位学生提供体验与展示篮球活动的机会。
让学生在“乐学”的氛围中体验篮球的动作技术,重视学生健身能力的培养,并在参与篮球活动中获得乐趣。
二、教材及学生分析(一)教材分析:“传切配合”是高中《体育与健康》篮球教学中的进攻基础配合内容,是一种篮球技战术的基础配合,它包括一传一切和空切两种。
“一传一切”是持球者传球后向篮下切入,接回传球投篮的技术,其主要知识点,一是摆脱防守迅速,侧身切入要突然,二是弧线跑动张手要球。
其技术简捷、配合明快且具有实效性,是比赛中经常采用进攻的战术配合之一。
高二“传切配合”教材单元教学设计为5课时,本课为第1、2次课,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学习“一传一切”中的纵切和横切配合。
通过该教材的学练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进一步体会传切配合的基本方法,尝试并学会运用传切配合,促进体能发展,为今后的篮球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生分析:授课对象为我校高二的男生,该年龄段学生对篮球活动有较大爱好,而且篮球个人技术行为有一定基础。
在此基础上,本年级选择了进攻基础配合技战术的教与学。
虽然平时学生也能在篮球活动中运用一些进攻技术,但是对传切配合的正确运用还缺乏意识和能力。
本课期待通过传切配合的学练,既可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和战术意识,又能锻炼其应变能力、协作能力和拼搏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本课重点:摆脱防守时,虚晃动作的身体重心下降,切入时侧身看球与接球。
本课难点:切入的时机,切入者与传球者协调配合。
四、学习目标(一)让学生了解篮球进攻基础配合技术的意义与价值,激发学生对篮球进攻配合技术的学习兴趣与爱好。
(二)体验篮球传切配合基础技术,让80%以上学生懂得虚晃摆脱防守和切入侧身隐蔽接球的动作方法和运用时机。
(三)形成在篮球活动中思维,在思维中活动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快速反应、灵活机敏以及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
《篮球进攻战术:传切配合突分配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的定义及基本要领。
2. 通过实践练习,提高学生运用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进行进攻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传切配合:传切配合是指队员之间通过传球和切入,创造进攻机会的一种配合方法。
2. 突分配合:突分配合是指队员在突破对手时,通过传球给队友,形成多打少的一种进攻配合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的动作要领及运用。
2. 教学难点: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和运用战术的智慧。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的定义、动作要领及运用方法。
2. 示范法:示范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的动作,让学生跟随练习。
3. 实践法:分组进行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
4. 比赛法:组织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运用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
五、教学步骤1. 讲解传切配合的定义、动作要领及运用方法,示范动作。
2. 学生跟随练习传切配合,教师指导并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讲解突分配合的定义、动作要领及运用方法,示范动作。
4. 学生跟随练习突分配合,教师指导并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5. 分组进行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组织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运用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
8. 布置课后练习任务,要求学生课后加强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的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的定义、动作要领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实践练习中运用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的发展情况。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
3.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如何改进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介绍其他篮球进攻战术,如快攻、防守转换等。
《篮球进攻战术:传切配合突分配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战术意识。
3. 提高学生篮球进攻战术运用能力,提升比赛实战水平。
二、教学内容:1. 传切配合:传切配合的基本概念、传切配合的种类、传切配合的运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突分配合:突分配合的基本概念、突分配合的种类、突分配合的运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的基本概念、运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的实战运用和团队配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的基本概念、种类和运用方法。
3. 示范:示范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的实战运用。
4. 练习: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实战中掌握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
5. 比赛:组织比赛,检验学生掌握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的情况。
五、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的概念和运用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实战中的团队配合和战术意识。
3. 评价学生比赛中的表现,包括传球、切球、突破、分球等能力的运用情况。
六、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篮球场地一张,篮筐两个。
2. 教学器材:篮球若干个,标志杆两根,计时器一个。
3. 教学资料: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的教学视频、图片等。
七、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讲解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的基本概念、种类和运用方法。
2. 示范法:通过示范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的实战运用。
3. 练习法:通过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实战中掌握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
4. 比赛法:通过组织比赛,检验学生掌握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的情况。
八、教学步骤:1. 传切配合教学步骤:a. 讲解传切配合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b. 示范传切配合的实战运用。
c. 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实战中掌握传切配合。
d. 组织比赛,检验学生掌握传切配合的情况。
篮球传切配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篮球传切配合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篮球比赛的战术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勇敢、坚韧、自律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篮球传切配合的基本概念和动作要领。
2. 篮球传切配合的战术运用。
3. 团队合作和比赛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篮球传切配合的基本概念、动作要领和战术运用。
2. 教学难点:传切配合的时机、角度和力的控制。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篮球传切配合的基本概念、动作要领和战术运用。
2. 示范法:示范篮球传切配合的动作要领和战术运用。
3. 练习法: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传切配合的技巧。
4. 比赛法:组织比赛,检验学生掌握传切配合的程度。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检查篮球场地、器材是否齐全。
2. 课堂导入:讲解篮球传切配合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3. 基本概念讲解:介绍篮球传切配合的基本概念。
4. 动作要领示范:示范篮球传切配合的动作要领。
5. 战术运用讲解:讲解篮球传切配合在比赛中的战术运用。
6.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7. 练习总结:总结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指导。
8. 组织比赛:检验学生掌握传切配合的程度。
9.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传切配合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篮球传切配合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篮球传切配合动作的准确性及熟练程度。
3. 评价学生在比赛中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战术运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篮球场地一幅,确保场地平整、无障碍。
2. 篮球若干个,保证球质良好。
3. 教学示范视频或图片。
4. 计时器、得分板等比赛用品。
八、教学安全1. 检查篮球场地,确保无破损、松动等安全隐患。
2. 教育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注意自我保护,避免发生意外。
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及时制止不安全行为。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篮球传切配合的竞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高二篮球传切配合教学设计6篇高二篮球传切配合教学设计1一、指导思想本课遵循“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教师为主导、教材为纽带,积极搭建学生自主学习,互帮互学和不断进取的活动平台,挖掘学生潜能,展示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表现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体育锻炼同学生的思想情感紧密结合;以活动发展为背景,不断引发学生的认知、情感、合作等热点问题,在合作中运动,在运动中发展,在发展中得到心理的满足,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教材分析本次课是八年级篮球基础配合战术之一,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运球、传球、接球、投篮进攻技术的基础上开展的两人或三人之间的基础配合。
主要学习一传一切和空切的配合方法,以达到在比赛中运用的目的。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安排好分层次教学,引领学生科学锻炼掌握篮球运动技术技能。
三、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充满好奇心。
篮球是他们所喜爱的一项运动,有一定基础,因此对学习新的篮球战术特别感兴趣。
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再认识所学知识,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公平竞争气氛。
多表扬、少批评和指责;同时让学生自由组合、有效地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有益于各层次学生得到提高,而且也创造性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四、教学目标1.80%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传切配合”战术的动作形式,提高篮球技战术意识,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练习中把握时机,灵活运用,以提高战术成功率,并在教学比赛中得到应用。
2.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领会传切配合,在团结向上、勇于拼搏的气氛中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和快速反应能力。
3.培养学生相互帮助,相互配合的能力;遵守团队规则,在充分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培养学生间的服从与合作意识,加强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使其心情愉悦,达到强健身心的目的。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传切配合的战术特点和传球后切入时机、多变的传球手法。
学习传切配合培养合作意识——篮球“传切配合”教学设计(一)一、指导思想本课力求在篮球“传切配合”的教学中,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指导功能的培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位学生提供体验与展示篮球活动的机会。
让学生在“乐学”的氛围中体验篮球的动作技术,重视学生健身能力的培养,并在参与篮球活动中获得乐趣。
二、教材及学生分析(一)教材分析:“传切配合”是高中《体育与健康》篮球教学中的进攻基础配合内容,是一种篮球技战术的基础配合,它包括一传一切和空切两种。
“一传一切”是持球者传球后向篮下切入,接回传球投篮的技术,其主要知识点,一是摆脱防守迅速,侧身切入要突然,二是弧线跑动张手要球。
其技术简捷、配合明快且具有实效性,是比赛中经常采用进攻的战术配合之一。
高二“传切配合”教材单元教学设计为5课时,本课为第1、2次课,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学习“一传一切”中的纵切和横切配合。
通过该教材的学练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进一步体会传切配合的基本方法,尝试并学会运用传切配合,促进体能发展,为今后的篮球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生分析:授课对象为我校高二的男生,该年龄段学生对篮球活动有较大爱好,而且篮球个人技术行为有一定基础。
在此基础上,本年级选择了进攻基础配合技战术的教与学。
虽然平时学生也能在篮球活动中运用一些进攻技术,但是对传切配合的正确运用还缺乏意识和能力。
本课期待通过传切配合的学练,既可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和战术意识,又能锻炼其应变能力、协作能力和拼搏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本课重点:摆脱防守时,虚晃动作的身体重心下降,切入时侧身看球与接球。
本课难点:切入的时机,切入者与传球者协调配合。
四、学习目标(一)让学生了解篮球进攻基础配合技术的意义与价值,激发学生对篮球进攻配合技术的学习兴趣与爱好。
(二)体验篮球传切配合基础技术,让80%以上学生懂得虚晃摆脱防守和切入侧身隐蔽接球的动作方法和运用时机。
(三)形成在篮球活动中思维,在思维中活动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快速反应、灵活机敏以及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
《篮球——传切配合》游戏教学设计水平水平四人数课型新授(第一次课)教学内容1.传接球练习2.传切配合练习重点:传切配合的跑动难点:传球队员与切入队员配合默契,动作节奏一致。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基本了解并感受传切配合跑动的基本技术;2.技能目标:80%以上学生能基本了解并掌握传切配合的基本形式,能做出较为连贯的传切配合动作;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探讨的合作意识和善于思考、不怕困难的优良品质。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习与指导时间强度开始部分课堂常规: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3.宣布本节课的内容、目标;4.检查服装;树立安全意识;5.安排见习生。
组织:四列横队集合♂♂♂♂♂♂♂♂♂♂♂♂♂♂♂♂♂♂♂♂♂-男生♀♀♀♀♀♀♀♀♀♀♀-女生♀♀♀♀♀♀♀♀♀♀★-教师★要求:1.集合快静齐,精神饱满;2.认真听讲,明确目标。
2′小热身准备1.沿篮球场端线、边线及弧线做向前跑、交叉步跑、并步跑、侧滑步等练习;2.行进间徒手操:扩胸运动—振臂运动—体转运动—提膝运动—腹背组织图示:8′中运动等。
1.四列横队变一路纵队先由老师或体育委员带领沿、篮球场各种线慢跑开始练习。
要求:精神饱满,挺胸抬头,间隔距离适中。
2.由教师示范、讲解简单要领,学生模拟跟随练习。
要求:听口令统一练习,动作协调。
技能学练1.换位接力跑游戏(图一):男女生各分两组,每组10-12人,站成内外两个同心圆(队员左右间隔3-4米),游戏开始,按图示方向依次(一圈一位)向前击掌后换位,直至换回原位,同性别同圈(内、外)可比接力速度(引入“切入”概念)。
2.“N”型传接球接力(图二):如图示内外圈队员折返传接球接力,同性别两组织图示:(图一)跑动方向25′中组可比接力速度(复习、熟悉传接球技术,为“传切配合技术打好基础”)。
3.持球传切配合(图三):①在换位接力的基础上,向前一位“切入”后接球,并将球传或投向前一位内侧队员(体会“切入”的目的)。
篮球传切配合教学设计【篮球传切配合教学设计】一、引言篮球是一项团队性强的运动,而传切配合是团队间默契配合的重要表现形式。
本文将针对篮球传切配合进行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在比赛中的团队合作和配合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传切配合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传球和切入技巧。
3. 学生能够在实战中运用传切配合进行攻防。
三、教学内容1. 传切配合的概念介绍传切配合是指队员之间通过传球和切入来实现团队进攻的一种战术手段。
它可以有效地打破对方防守,制造出空位得分机会。
2. 传球技巧训练(1)正确的传球姿势:双手握球,眼睛注视着传球的目标,用适当的力量和角度将球传给队友。
(2)直传和斜传的练习:学生进行直线传球和斜线传球的基本训练,加强传球的准确性和速度。
(3)接球与传球的连贯训练:通过两人或多人之间的传接球练习,培养队员之间的默契和配合能力。
3. 切入技巧训练(1)切入的时机与位置:学生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切入时机和位置,与队友协同配合实施进攻。
(2)切入线路的选择:教授常用的切入线路和切入技巧,使学生能够迅速脱离对方防守,并寻求得分机会。
4. 实战演练(1)分组对抗: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实战对抗演练。
要求学生在比赛中灵活应用传切配合战术,并注意默契的配合与协作。
(2)反馈与总结:根据实战演练的情况,进行反馈与总结,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传切配合方面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教师进行篮球传切配合技巧的示范演示,并配以详细解说。
2. 分组练习法: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传切配合技巧的练习,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3. 实战演练法:通过实战演练,让学生在比赛中真实体验传切配合的作用与效果。
五、教学评估1. 观察评估: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传球、切入和配合等方面的表现,评估其掌握情况。
2. 比赛评估:在实战演练环节,通过比赛结果和学生之间的合作程度进行评估。
六、教学资源1. 篮球场地及篮球器材。
篮球传切配合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传切配合是篮球进攻中的重要战术之一;2.学会传切配合的基本技巧和战术要点;3.提高队员的配合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4.培养队员的听从指挥和灵活应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传切的技术要点和训练方法;2.队员配合传切的战术要点和注意事项;3.传切配合的练习方法和实战演练。
三、教学过程:1.解释传切配合的概念和意义,向队员介绍其在篮球进攻中的作用,并分析其优势;2.告诉队员传切的基本技术要点,如传球的准确性、速度和力度、切入的时机和线路等;3.分组练习传切的基本技术,每组队员轮流扮演传球者和切入者的角色,进行各种传切练习;4.告诉队员传切配合的战术要点,如传切的时机、传球的目标、切入者的位置等;5.分组练习传切配合的战术,在指导教练的指挥下进行实战演练;6.分析并总结传切配合的实战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7.鼓励队员加强训练,提高传切配合的技能水平;8.适时安排比赛或友谊赛,让队员在比赛中运用传切配合的技术和战术;四、教学方法:1.讲解结合示范:通过讲解和示范传切配合的技术和战术要领,帮助队员理解并掌握;2.组织练习:通过分组进行练习,让队员在实践中熟悉和掌握传切配合的技巧;3.现场指导:教练在练习和实战演练过程中进行指导,及时纠正队员的错误和不规范动作;4.对战分析:通过观看比赛录像或实地观摩,分析战术运用是否到位,发现问题并改进;5.鼓励奖惩:适时给予队员鼓励和奖励,激励他们提高训练积极性和配合意识;6.情景教学:通过模拟比赛场景进行教学,让队员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传切配合的重要性;五、教学评价:1.观察队员在训练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技术水平和战术运用能力;2.基于实战演练的结果,评价队员的配合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3.鼓励队员积极参与训练,提高个人能力和集体战斗力;4.督促队员反思和总结训练中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
六、教学资源:1.篮球场地和设备;2.篮球;3.训练用的传球器具(如传球练习器);4.比赛录像或实地观摩的机会。
初中传切配合篮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篮球传切配合的基本概念和战术意义。
2.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80%以上的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传切配合进行进攻,提高进攻效率。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传切配合的基本概念和战术意义。
2. 传切配合的技巧训练。
3. 传切配合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传切配合的技巧和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传切配合的时机把握和默契配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篮球比赛中的经典传切配合案例,引发学生对传切配合的兴趣。
2. 基本概念与战术意义:介绍传切配合的基本概念,解释传切配合在篮球比赛中的战术意义。
3. 技巧训练:(1)传球技巧:讲解并示范传球的手型、力度和准确性。
(2)切球技巧:讲解并示范切球的动作要领,强调突然性和快速性。
4. 实际应用:分组进行传切配合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比赛中运用所学技巧。
5. 教学比赛:组织学生进行传切配合比赛,检验教学效果。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在练习和比赛中的收获,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传切配合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际比赛中的应用能力。
3.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基本功训练,提高传球和切球的准确性。
2. 多组织实战演练,培养学生在比赛中的默契配合。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4. 适当增加体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耐力和速度。
5. 加强战术意识培养,提高学生的战术素养。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篮球传切配合的基本技巧,提高进攻效率,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为今后更高水平的篮球比赛打下坚实基础。
篮球——传切配合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传球和运球的基本技术;
2. 能够熟练地进行传切配合,并参与到比赛中。
二、教学内容:
3. 传切配合的练习。
三、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5分钟)
教师安排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如互相传球,并进行一些简单的练习,让学生身体逐渐适应运动状态。
2. 传球基本技术的讲解与练习(20分钟)
教师讲解传球的基本技术,如传球时的身体姿势、传球弧度、传球方向等。
讲解后,教师安排学生进行传球的练习,要求学生注重技术细节,逐渐熟练起来。
若有条件,教师可以在传球距离和高度上进行适当的调整。
教师讲解传切配合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如传球的方向、力量、节奏等。
讲解后,教师安排学生进行传切配合的练习,让学生有机会在比赛中进行实践。
教师可以设定不同的实践难度,如带有防守、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任务等。
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小组比赛,让学生在游戏中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游戏结束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此次活动,分享感受和体会,将学生优秀的表现进行点评和表扬。
四、教学手段:
语言讲解、实物展示、演示和分组练习等。
五、教学重点:
六、教学提示:
1. 在传切配合练习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意外伤害发生;
2. 在练习过程中,要多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加深理解,以便更好地应用到比赛中。
初中篮球传切教案1、篮球:传切配合,半场对抗教学比赛2、素质练习:俯卧撑,加速跑,单脚跳二、教学目标与任务:1、通过学习篮球传切配合,进一步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2、通过半场对抗教学比赛,提高学生技战术水平。
3、通过素质组合练习,发展学生力量、跳跃、协调性、速度等素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互爱等意志品质。
三、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5分钟)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出勤情况。
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本次课内容:篮球传切配合、半场对抗教学比赛。
4、安排见习生。
要求:集合队伍快静齐,见习生旁听,协助教师工作。
(二)、准备部分(10分钟)1、热身活动:慢跑全场,做一些关节活动,如颈部、肩部、腰部、膝关节等。
2、基本技术练习:学生分组进行传球、接球、投篮等基本技术练习。
要求:动作规范,精神饱满。
(三)、基本部分(20分钟)1、教师讲解传切配合的原理和动作要领,示范动作。
2、学生分组练习传切配合,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半场对抗教学比赛,让学生运用传切配合实战。
要求:传切配合流畅,进攻积极,防守认真。
(四)、提高部分(10分钟)1、教师针对学生在比赛中的不足,进行针对性指导。
2、学生再次进行半场对抗教学比赛,提高技战术水平。
要求:充分发挥传切配合,注意战术运用。
(五)、结束部分(5分钟)1、教师总结本次课的收获,表扬优秀学生。
2、学生进行素质练习,如俯卧撑、加速跑、单脚跳等。
3、整理场地,回收器材。
要求:精神饱满,动作规范。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发现学生在传切配合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传球手法不规范,传球力度不够准确。
2、接球手法不正确,接球稳定性差。
3、传切配合时机掌握不好,配合不流畅。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传球和接球的基本技术训练,提高学生传切配合的默契程度。
同时,通过教学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战术意识。
在素质练习方面,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安排训练强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总之,本次教学取得了预期效果,学生在传切配合和半场对抗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努力。
组织队形:饱,老求组织队形:1. 学生四排站位。
2. 听到游戏开始时,运球出发,去翻找自己的宝藏卡并完成卡上任务。
3. 小组四人全部找到后,回到原位并报告老师。
要求:注意寻宝安全,不碰撞他人。
,做好评比,颁发宝组织队形:1. 学生两人一组,一个圆圈。
2. 水手按照老师的提示及要求,去摆脱对手,对手要积极防守。
要求:1. 摆脱队员要掌握虚晃、转身等摆脱动作的技术要领。
2. 防守队员要遵守规则,运用合理的防守姿势。
,颁(十个场地同时进行)组织:学生四人一组,两人持球站位,一人在场地中间位置负责传球,另一人防守。
持球队员将球传给队友后,快速摆脱防守队员,侧身直线切入篮下,接队友反传球后投篮或上篮。
要求:1.传球要有提前量,侧身接球手去挡,接球之后跨步上。
2. 接球队员迅速摆脱防守后,用手挡住球的飞行路线。
3. 切入过程中大声喊要球。
赛好组织队形:(十个场地同时进行)束组织队形:(五个场地同时进行)1.球员:比赛双方各出三人,开始比赛。
2. 裁判:比赛双方各出一人执裁。
要求:1.积极参与比赛,并遵守规则,服从裁判的管理,大胆使用传切配合技术。
2. 比赛结束后,快速结清宝藏卡。
3. 第一轮比赛结束后,快速交换场地。
组织队形:学生快速到位准备比赛。
要求:遵守规则,必须按照要求进球才算得分。
组织队形:并提出问题,、。
《篮球进攻战术:传切配合突分配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战术意识。
3. 提高学生篮球进攻战术运用能力和比赛中的应变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传切配合:传切配合的概念、传切配合的种类、传切配合的运用方法和技巧。
2. 突分配合:突分配合的概念、突分配合的种类、突分配合的运用方法和技巧。
3. 团队战术意识:如何培养团队战术意识、团队战术意识在比赛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的概念和作用。
2. 基本技巧训练:分别进行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的技巧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
3. 团队战术训练:组织团队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比赛中运用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
4. 比赛实践:组织比赛,让学生在实际比赛中运用所学的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提高应变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的概念、种类和运用方法。
2. 示范法:示范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的技巧,让学生直观学习。
3. 练习法:组织学生进行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的技巧训练,提高学生的熟练度。
4. 比赛法: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提高学生在实际比赛中的应变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的技巧。
2. 学生在实际比赛中能灵活运用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的基本技巧。
2. 团队战术意识在进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的时机和节奏把握。
2. 在比赛中灵活运用团队战术意识。
七、教学资源1. 篮球场地一幅2. 篮球若干个3. 标志物若干个4. 教学视频或图片八、教学步骤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的基本技巧。
2.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3. 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的技巧。
4. 组织团队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战术意识。
《篮球——传切配合》游戏教学设计水平水平四人数课型新授(第一次课)
教学内容1.传接球练习
2.传切配合练习
重点:传切配合的跑动
难点:传球队员与切入队员配合默契,动作节奏一致。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基本了解并感受传切配合跑动的基本技术;
2.技能目标:80%以上学生能基本了解并掌握传切配合的基本形式,能做出较为连贯的传切配合动作;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探讨的合作意识和善于思考、不怕困难的优良品质。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学习与指导时间强度
开始部分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
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节课的内容、
目标;
4.检查服装;树立安全
意识;
5.安排见习生。
组织:四列横队集合
♂♂♂♂♂♂♂♂♂♂
♂♂♂♂♂♂♂♂♂♂♂-男生
♀♀♀♀♀♀♀♀♀♀♀-女生
♀♀♀♀♀♀♀♀♀♀★-教师
★
要求:1.集合快静齐,精神饱满;
2.认真听讲,明确目标。
2′
小
热身准备1.沿篮球场端线、边线
及弧线做向前跑、交叉
步跑、并步跑、侧滑步
等练习;
2.行进间徒手操:扩胸
运动—振臂运动—体转
运动—提膝运动—腹背
组织图示:
8′中
运动等。
1.四列横队变一路纵队先由老师或体育委
员带领沿、篮球场各种线慢跑开始练习。
要求:精神饱满,挺胸抬头,间隔距离适中。
2.由教师示范、讲解简单要领,学生模拟跟随练习。
要求:听口令统一练习,动作协调。
技能学练1.换位接力跑游戏(图
一):
男女生各分两组,每组
10-12人,站成内外两个
同心圆(队员左右间隔
3-4米),游戏开始,按
图示方向依次(一圈一
位)向前击掌后换位,
直至换回原位,同性别
同圈(内、外)可比接
力速度(引入“切入”概
念)。
2.“N”型传接球接力(图
二):
如图示内外圈队员折返
传接球接力,同性别两
组织图示:
(图一)跑动方向25′
中
组可比接力速度(复习、熟悉传接球技术,为“传切配合技术打好基础”)。
3.持球传切配合(图三):
①在换位接力的基础上,向前一位“切入”后接球,并将球传或投向前一位内侧队员(体会“切入”的目的)。
②尝试“传切配合”技术,(要求内侧助传队员将球回传给将要练习队员,将要练习队员在原位拿到球后再进行完整动作尝试)。
(图四)
4. 教学展示.
鼓励学生大胆展示学习成果。
(图二)传球方向
(图三)跑动方向传球方向
(图四)
注:每项练习一遍后,内外同学交换位置再练习学习与指导:
1.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从分解到完整,逐步尝试、探究学习;
2.教师示范,讲解;
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观察同伴动作,相互讨论,互相指导;
4.教师巡回指导并及时纠错;
5.学生自我展示(鼓励学生踊跃展示学习成果)、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