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双向密肋楼盖结构体系百瑞景造价对比
- 格式:ppt
- 大小:970.50 KB
- 文档页数:36
大桩网双向密肋楼盖多层通用厂房的快速施工
毛启豪;张廷荣
【期刊名称】《江苏建筑》
【年(卷),期】1992(000)001
【总页数】3页(P24-26)
【作者】毛启豪;张廷荣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756.49
【相关文献】
1.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双向密肋夹心楼盖与双向平板的对比性试验研究 [J], 彭利英;朱建华;刘哲锋
2.无粘结预应力双向密肋楼盖快速施工 [J], 于树良;吴兵
3.双向正交空心楼盖和密肋楼盖试验比较研究 [J], 苏革成
4.双向密肋楼盖体系与空心楼盖体系比较之探讨 [J], 付涛;黄颖
5.双向密肋楼盖体系与空心楼盖体系比较之探讨 [J], 付涛;黄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混凝土密肋楼盖性能分析及探讨郭靳时;田翠【摘要】通过了解大跨度建筑对楼板的要求,将普通楼板与混凝土密肋楼盖进行对比,得到后者具有刚度大,自重小、变形性能好和工程造价低的特点.混凝土密肋楼盖技术是现代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的重要技术.本文简单介绍楼盖及密肋楼盖的发展、定义和性能等,通过应用实例了解混凝土密肋楼盖的优缺点,得到其适用范围.【期刊名称】《四川建材》【年(卷),期】2016(042)004【总页数】2页(P76-77)【关键词】密肋楼盖;密肋板;楼盖体系;双向密肋楼盖【作者】郭靳时;田翠【作者单位】吉林建筑大学,吉林长春130118;吉林建筑大学,吉林长春1301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377在国家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建筑领域也日新月异。
由于人们对建筑的功能分区有不同要求,与小开间多格局相比,更倾向于大空间、大柱网、灵活隔墙的结构。
针对当前现状,混凝土密肋楼盖得到迅速发展。
楼盖体系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部位,它与普通的楼盖不同,能满足建筑对层高、空间、自重及抗震等更高要求。
在保证建筑物安全的前提下,使布置结构更合理,从而降低工程成本。
现代高层住宅和工业厂房设计需要大柱网、大开间,简单通过普通的混凝土增加板厚,板的自重加大,致使造价高和施工难。
同时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层高,也导致使用空间的有效利用率降低。
常规的梁板结构具有住宅套型固定、隔墙布置不灵活等特点,不便于日后使用功能的变动。
为满足这一需求,新型楼盖技术应运而生,如无粘结预应力无梁楼盖、现浇空心混凝土无梁楼盖、预应力空心板楼盖等。
混凝土密肋楼盖生产工艺和设备简单,吊运和安装方便,减少了施工工序和钢筋绑扎工作量、钢筋的绑扎质量容易保证,提高施工效率,外观质量好、平整清洁,改善施工环境,能显著降低工程建设成本。
2.1 混凝土楼盖发展为满足现代建筑对大开间、大柱网的需求,人们研究并提出了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及新结构。
我国对楼盖结构的研究已经获得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如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柱结构、钢筋混凝土空腹夹层板柱结构、无粘结预应力无梁楼盖体系等。
《密肋楼板与普通梁板楼盖方案的经济性比较》密肋楼板结构与普通梁板结构方案对比xx年建筑物的水平结构体系基本分为无梁楼板体系、梁-板体系、主-次梁体系和双向密肋或井字梁体系,目前工程中使用较多的是主-次梁体系,本文主要推荐介绍双向密肋体系。
双向密肋体系在7.5m~12.0m跨度范围内比较传统的主-次梁体系和井字梁体系具有更合理的传力路径和更好的整体性能,采用工业化的周转模壳,不仅可大量节省施工费用,而且楼板结构新颖美观,具有良好的空间效果。
上世纪八十年代建造的北京图书馆是国内首次采用双向密肋模壳体系的大型建筑工程,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建设部批准颁布了《塑料模壳钢筋混凝土双向密肋板通用图集》jsjt-200,xx 年对图集又作了局部修订,随着建筑工业水平的提高,双向密肋模壳体系得以蓬勃发展,部分省市也相继编制了《钢筋混凝土密肋楼板》(l07g324)标准图集。
双向密肋体系适用于跨度和荷载较大的多层和高层建筑。
酒店、商场、仓库、地下停车场、图书馆、档案馆、展览馆、写字楼及其它大柱网的公共建筑;抗力级别为5级、6级、6b级的人防地下工程。
双向密肋体系中使用的塑料模壳特点。
塑料模壳整体性好、强度高、尺寸稳定、表面硬度高、耐磨损、易清洗,每个模壳可承受1000kg以上压力,能承受各种施工荷载。
塑料模壳耐热耐寒,抗老化,光洁度高,可反复使用30次以上。
温度适用范围大,可以在-15℃+50℃气温条件下施工。
施工工艺成熟,施工方便快捷,操作简单,脱模容易。
脱模后外形美观新颖,楼盖具有艺术欣赏价值。
可省去吊顶,后处理方便。
楼板底下的每个藻井能起到吸音作用。
双向密肋模壳体系比较普通梁板结构的优势:1、节约空间、降低层高。
采用模壳浇筑的密肋楼盖,能有效降低层高200mm~500mm。
2、节省混凝土和钢筋用量。
密肋楼盖整体性好,刚度大,抗震能力强,经济效果显著,可节约混凝土用量和钢筋用量。
3、模板工作量大幅减少。
采用密肋模壳不用铺设模板,模壳施工工艺简单,操作工人数量大幅减少,施工速度快,施工工期短。
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数量成井喷式增加,使得国内房屋建筑数量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结构形式层出不穷。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作为一种强度较高、性能优良的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楼面结构的建设中[1-3]。
然而由于其存在用钢量高、造价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导致其应用场合受到一定的限制。
因此,基于经济性优化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结构形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
目前,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的结构形式主要包括平板和密肋板两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必然存在不同的工程经济造价成本[4-6]。
即使相同的结构形式,由于结构尺寸或结构形状的差异也会导致经济成本造价也有所不同[7-10]。
目前,研究者已经开展了大量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的经济效益的分析,但是尚未进行各影响因素对工程总造价影响程度的分析。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荷载、跨度及截面尺寸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平板和密肋板工程造价的影响,以期为不同条件下楼面结构体系的方案优选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助力提高楼面结构设计方案的力学性能及经济效益。
1平板和密肋板结构体系设计1.1平板和密肋板结构体系特点平板结构体系是一种直接支承于混凝土柱且厚度相对均匀的结构体系,具有施工工艺较为简单、采光和通风条件优良的特性。
由于平板承载力受柱四周截面抗冲切作用的影响,故需在柱上加设托板及柱帽等加固构件,但预应力筋也可承受部分传递到柱上的剪力,辅助抵抗剪切作用,故特殊加固构件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11]。
双向密肋楼盖是一种双向承载的结构体系。
由于双向密肋体系的肋梁间板跨度小且双向承载,故要求板的厚度不可太厚,结合板耐火等级及抗收缩裂缝等因素的考虑,板又不能太薄,因此设计时必须综合力学特性及使用性能合理设计板的厚度。
实际工程中,肋梁的高度越高,板刚度越强,抗震效果越好[12]。
1.2平板和密肋板体系结构设计本文采用等代框架法等近似方法进行平板及密肋板结构体系的设计。
对平板结构体系而言,沿板格中线将平板结构划分为柱上板和跨中板,柱上板视为等代框架梁;对密肋板结构体系而言,将肋梁与柱合并为等代框架梁,梁高为肋梁实际高度,梁宽为所有肋梁宽度之和[13]。
密肋梁楼盖和无梁楼盖经济性对比分析摘要: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采用密肋梁楼盖和无梁楼盖两种结构体系对地下车库顶板进行设计分析。
得出两种结构体系下,各自的配筋和相关构件尺寸。
并对两种结构体系的直接成本与综合成本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密肋楼盖体系比无梁楼盖体系混凝土用与钢筋用量基本相当,在较大体量的地下车库设建设中采用无梁楼盖更具有经济优势。
关键词:密肋梁楼盖;无梁楼盖;经验系数法中国分类号:TU352 文献标示码:A1 引言在纯地下室屋盖设计过程中,当前阶段采用密肋梁楼盖和无梁楼盖成为一种趋势。
密肋梁楼盖平面外楼板刚度大于无梁楼盖,同时能够满足主楼相关范围梁板体系的设计要求。
但在主楼相关范围外的纯地下室区域采用密肋楼板或无梁楼盖,各自优越性如何需进行深入分析确定。
密肋楼盖是由薄板和间距较小的肋梁组成。
密肋楼盖具有以下优点:与一般的平板、无梁楼板等相比,密肋楼板的刚度大、变形小、抗震性能好;外型新颖美观,当密肋楼盖的肋距大于1.0m时,外型新颖,可满足公共建筑的美观要求,可以不吊顶,并可相应降低层高;施工简便,速度快。
密肋模壳是定型模板,配上工具式支承系统,支模很方便,工人易于掌握,可不需专门的木模技术工人。
无梁楼盖结构因不设置梁,板面负载直接由板传至柱,具有结构简单、传力路径简捷,净空利用率高,造型美观,有利于通风、便于布置管线和施工的优点。
两种楼盖体系均适用于跨度和荷载较大的、大空间的多层和高层建筑,如商业楼、办公楼、图书馆、展览馆等大中型公共建筑,也适用于多层工业厂房、仓库、车库等。
本文依据山东省某地下车库具体工程,分别采用密肋梁楼盖和无梁楼盖两种结构体系对地下车库顶板进行分析,比较其经济性。
2 计算原理2.1无梁楼盖计算原理采用经验系数法[1],此法是最方便、实用的计算方法,被广泛运用,此法需符合下列条件:(1)活荷载为均布荷载,且不大于恒载的3倍;(2)每个方向至少有三个连续跨;(3)任一区格内的长边和短边之比不大于1.5倍;(4)同一方向上的最大跨度与最小跨径之比不大于1.2。
井字梁楼盖与密肋楼盖技术经济上的比较【摘要】:楼盖是建筑结构中主要的承重构件之一,起着支承竖向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井字梁楼盖与密肋楼盖两种钢筋混凝土楼盖,并且从设计经济方面对两者作了简要的分析与比较。
【关键词】:井字梁;密肋;楼盖;技术经济中图分类号: tu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一个合理的楼盖体系是建筑总的经济指标中的重要因素。
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形式的不同,不仅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受力与变形,而且还对工程造价、施工难易、工期长短及室内建筑效果等造成影响。
一个建筑物中,楼盖约占土建总造价的20%~30%甚至更多,在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中,楼盖的自重又约占总自重的50%~60%,因此,在不同场合下,针对不同的建筑工程,如何合理经济地选择楼盖的类型,对于设计、建设以及施工单位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文章结合工程中的应用,对两种楼盖体系作了技术经济上的比较。
两种楼盖体系的设计技术井字梁楼盖的设计井字梁楼盖是肋形梁板的一种,它可以分为正交与斜交井字梁两种形式,是由双向板与交叉梁系共同组成的空间受力结构体系。
双向板是受弯构件,当其跨度增加时,相应的板的厚度也会随之加大,当双向板的跨度太大时,只利用增加板的厚度来增加板的承载能力,显然是不合理也是不经济的做法,这时,为了减轻板的自重,把板的下部受拉区域混凝土挖掉一部分,让受拉的钢筋适当的集中在几条线上,这样双向板就变为两个方向形成了井字形的区格梁,这种受力体系能满足建筑物有较大空间的使用要求,其截面高度明显低于单跨梁,受力合理,故可降低层高、节约钢材,技术经济效益比较的显著。
井字梁结构的平面布置形式有正交井字梁、斜交井字梁、三向井字梁、设内柱井字梁以及有外伸悬挑的井字梁5种,井字梁的间距一般控制在1.2到3m之间比较经济,但是不宜超过3.5m。
两个方向井字梁的间距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当不相等时,则要求两个方向的梁间距之比在1.0到2.0之间,在实际的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建筑及结构的受力情况,尽量使梁间距之比在1.0到1.5之间为宜,采用井字梁楼盖时的平面结构跨度宜在8m24m之间,两向的跨度应当相等或者比较相近,对于正交的井字梁楼盖,井字梁长向的跨度与井字梁短向的跨度比不应该大于1.5,否则应采用斜交式网格的井字梁体系,或在井字梁的长向上加设大梁而形成两个井字梁体系。
人防地下室顶板楼盖经济性对比分析发布时间:2021-08-30T10:37:46.070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3月第9期作者:潘喜德黄奕康[导读] 无梁楼盖、大板楼盖、单次梁楼盖、双次梁楼盖、十字梁楼盖、井字梁楼盖、潘喜德黄奕康广东中人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广东珠海摘要:无梁楼盖、大板楼盖、单次梁楼盖、双次梁楼盖、十字梁楼盖、井字梁楼盖、密肋梁楼盖、加腋梁+大板楼盖8种常见地下室顶板楼盖形式,在人防工况和跨度相同的条件下,通过pkpm计算配筋,从而得出不同顶板楼盖的土建成本,再综合考虑结构层高对成本的影响,对比分析得出各种楼盖相对经济性。
关键词:人防工程;人防地下室;楼盖;经济性;成本;对比引言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减轻战争空袭的危害,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随着经济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人防工程建设。
人防地下室属于专项设计,我国大部分建筑院校并未开设人防工程相关课程,结构设计师日常工作接触少、可参考资料不足,对人防地下室如何开展设计一筹莫展。
本文结合人防工程设计经验,分析人防地下室(核6级常6级)顶板楼盖结构形式经济性,希望能为人防地下室结构初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人防地下室顶板楼盖经济性对比的提出随着房地产开发进入精细化时代,越来越多项目进行优化设计;随着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私家车已经非常普及,再加上城市土地越来越贵,所以一般城市楼房都要按规定配套地下车库;人防地下室作为地下室的一部分,所受的荷载更大,梁板尺寸和配筋更大,因此,人防地下室采取合适的顶板结构形式,对项目经济指标有一定的影响。
本文对人防地下室顶板8种方案:无梁楼盖、大板楼盖、单次梁楼盖、双次梁楼盖、十字梁楼盖、井字梁楼盖、密肋梁楼盖、加腋梁+大板楼盖分别进行了计算比较分析(因加腋大板楼盖构造、施工复杂,对工期影响比较大;不减小主梁截面故没有降低地下室层高,且人防工况下没有塑性算法的计算软件;按弹性板计算经济性较差,不建议采用)。
地下室顶板不同楼盖经济性对比分析发表时间:2019-05-14T10:22:22.547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第21期作者:赵荣鑫[导读] 同时考虑施工难度,使用功能,建筑视通效果等因素的影响,使各个方面都能达到比较完美的效果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摘要:为了探讨地下室顶板的最优结构方案,本文针地下室标准柱网8.1mX7.8m,在正常使用荷载及消防车荷载条件下,不同结构方案的土建成本进行经济性比选。
同时考虑施工难度,使用功能,建筑视通效果等因素的影响,使各个方面都能达到比较完美的效果关键词:顶板楼盖;经济性;无梁楼盖;1、工程设计条件材料强度:混凝土等级C30/钢筋强度HRB400;柱跨:8.1mX7.8m;柱截面:600mmX600mm;正常使用荷载:恒载22.6kN/m2(覆土1.2m)/活载4.0kN/m2;消防车荷载:广东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分项系数1.0;计算内容:混凝土量、钢筋量、模板量;抗震等级:三级,框架梁贯通面筋均为D12;顶板配筋率:均设置通常钢筋,配筋率不小于0.25%;材料单价:混凝土约700元/m3(C30)、钢筋约5200元/吨、模板约80元/m2;2、结构方案P2双向十字梁结构方案正常使用荷载作用下造价统计(单位:元/m2)4、各结构方案优缺点P1~P5梁板结构方案主要优点:结构整体刚度好,受力性能较好,适用于楼面荷载不太大的情况,砼的收缩徐变裂缝控制较好;主要缺点:施工工序较多,工期较长,层高较高,相对无梁楼盖结构方案,需增加约0.2m的层高,模板造价较大,相对无梁楼盖结构方案,需要增加模板用量约55%,约70%(双向井字梁),约30%(主梁平板结构),约40%主梁加腋板结构。
无梁楼盖结构方案主要优点:结构高度小,板底平整,有较好的建筑视通效果,适用于楼面荷载较大的情况;施工工序最少,工期最短;层高较小,相对于其他结构方案,可减小层高约0.2m,模板造价最低。
混凝土MIC模块化集成建筑的造价差异分析目录1.内容概览................................................2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2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3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32.混凝土MIC模块化集成建筑概述.............................4 2.1 MIC模块化建筑的定义与发展历程..........................5 2.2 混凝土MIC模块化建筑的特点与优势........................62.3 混凝土MIC模块化建筑的市场应用现状......................83.建筑造价基础理论........................................9 3.1 建筑造价的构成要素....................................10 3.2 建筑造价的计价依据与方法..............................113.3 建筑造价的控制与管理..................................124.混凝土MIC模块化集成建筑造价影响因素分析................13 4.1 材料成本差异..........................................15 4.2 施工工艺差异..........................................16 4.3 设计方案差异..........................................174.4 规模与复杂程度差异....................................185.混凝土MIC模块化集成建筑造价差异案例分析................195.1 案例一................................................215.2 案例二................................................225.3 案例三................................................236.混凝土MIC模块化集成建筑造价差异原因探讨................256.1 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266.2 技术进步与创新的作用..................................276.3 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的约束..............................286.4 建筑行业竞争态势的分析................................307.混凝土MIC模块化集成建筑造价的优化策略..................317.1 提高材料利用率与降低材料成本..........................337.2 优化施工工艺与提高施工效率............................347.3 完善设计方案与降低工程复杂程度........................367.4 加强市场研究与预测....................................378.结论与展望.............................................388.1 研究结论总结..........................................398.2 研究不足与局限分析....................................408.3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411. 内容概览本报告旨在深入剖析混凝土MIC模块化集成建筑与传统建筑方式在造价方面的差异,通过详细的数据对比、成本构成分析和案例研究,为建筑行业提供全面的造价评估参考。
现浇空心楼盖(空腹小密肋楼盖)综合经济优势简介
一、建筑使用空间的变化带来的经济优势
1.降低层高。
通常条件下,采用现浇有梁楼盖,次梁多、主梁大,占有有效空间。
建筑重量也大;而采用现浇空心的楼盖,无次梁,周边梁扁平,建筑重量减轻,与现浇有梁楼盖比较,则降低层高在35O∏1∏1左右。
按框架结构土建造价850-950元∕∏f计算,降低框架梁高度以及空间层高,可节省土建综合造价28-40元/行左右。
由此可见,采用现浇空心楼盖能有效降低层高,具有一定的综合经济优势。
2.节材。
一般在开间的柱网中采用现浇空心楼盖无次梁,框架梁扁平,节约装饰材料8元∕∏f,在有自动喷淋的系统中,节约水及水器材、节电设备费及管材约15元∕nf0
3.节能。
使用现浇空心楼盖,建筑体积的变化,装修简单,对于电照、冷热空调通道等长久能耗具有一定的经济节约价值。
二、建筑结构的新科技带来经济价值
1.在地下建筑中使用现浇空心楼盖,建筑自重轻,层高降低,±方开掘量小,支护费用少,柱网面开间大,地下停车较多,其经济效益可观。
2.建筑结构的变化。
功能改善明显,可自由间隔,灵活装饰,隔音吸收率明显改善,具有一定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