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代大小核调度设置
- 格式:docx
- 大小:11.71 KB
- 文档页数:2
1
怎么设置CPU归位
CPU归位是windows的一个省电策略,即windows会关掉它自己认为当前不需要用到的CPU核心,以便达到最低功耗。默认情况下,8核心的CPU只打开了4个核心,另外4个被归位了。下面是 小编为你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何设置CPU归位
1. 点击电脑下端的任务拦,选择“启动任务管理器”。
2. 打开任务管理器后,如下图所示,我的电脑为8核处理器,但是后面4个核心都没有动静,为了进一步清晰的了解,点击下方的“资源监视器”。
3. 在资源监视器的CPU选项中可以在右侧看到CPU4-CPU7都被归位了,即没有使用。
4. 那么如何关掉“归位”,让电脑达到最佳性能呢?首先点击电脑的“开始”,在运行里输入“regedit”。
2
5. 选择“编辑”-->“查找”,或者直接按“Ctrl+F”。
6. 查找“项”:0CC5b647-c1df-4637-891a-dec35c318583。
7. 弹出如下窗口,其中的注册表项“valuemax”用来定义CPU归位,在十进制中100表示100%核心归位(即CPU核心的一半),这里把其数值改为0即可。
8. 完了后再查找一遍,确认“valuemax”已经被修改为0了。重启电脑,再来看“资源监视器”,如下图所示,CPU已经全部释放,你的电脑就可以满血地奔跑了。
CPU是什么
一、cpu是什么样的
cpu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三部分组成,从字面意思看就是运算就是起着运算的作用,控制器就是负责发出cpu每条指令所需要的信息,寄存器就是保存运算或者指令的一些临时文件,这样可以保证更高的速度。
3
二、cpu有什么样的功能
cpu有着处理指令、执行操作、控制时间、处理数据四大作用,打个比喻来说,cpu就像我们的大脑,帮我们完成各种各样的生理活动。因此如果没有cpu,那么电脑就是一堆废物,无法工作。
- 1 - 13代酷睿参数
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酷睿处理器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其中最新的13代酷睿处理器系列也开始在市场上出现,它的参数将会带给用户更加强大的性能,更加流畅的体验。
首先来关注一下13代酷睿处理器的核心参数。13代酷睿处理器搭载了四个协处理器核心,频率也可以达到最高4.5GHz,并且还拥有最高16M L2缓存,带给用户更强大的性能。
此外,13代酷睿处理器拥有更加先进的内存技术,支持最大32GB
DDR4内存,高达2666MHz,用户可以用它来做内存超频,获得更高的性能。
另外,13代酷睿处理器支持最新的PCIe 4.0接口,可以达到最高的8GT/s的数据传输率,可以满足用户对更高带宽的需求。
此外,13代酷睿处理器拥有丰富的外设支持,比如支持最新的USB标准,支持最新的HDMI 2.0规格,以及支持集成的理论网络,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的网络体验。
以上就是13代酷睿处理器的主要参数,它的出现让用户可以得到更好的性能,更高的处理能力,更低的功耗以及更优异的体验。
在现有的13代酷睿处理器上,它的优势还体现在可扩展的构架上,它支持最新的Intel Turbo Boost技术,这可以让用户有机会在高负载的情况下,再次提升CPU的性能,以满足用户对更佳性能的需求。
此外,13代酷睿处理器也支持Intel Optane技术,可以提供更 - 2 - 佳的存储性能,还可以支持内存扩展,使用更多的内存,支持更多的并发应用程序。
总之,13代酷睿处理器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强大的性能,更佳的体验,对于游戏、图形处理等等需求,13代酷睿处理器的性能也是不可多得的。如今,大量的游戏和专业级的软件都可以让13代酷睿处理器发挥他们的最大价值,满足用户的高度需求,让用户体验更佳的使用感受。
现在的PC即使是单机单CPU也会有多核多线程,如果计算时不启用并行运算,计算效率会很低,会花更长时间,而且也浪费很多硬件资源,所以目前主流的CAE软件都会支持单机并行运算或者多机并行运算。SimuFact.Forming 13.3已经发布半年多了,这个版本的细节部分有很多的更新,在并行计算领域,这个版本有比较大变化,设置更加方便了,下面做一下详细的说明。
SimuFact.Forming软件有FE和FV两种求解器,目前大部分计算都是用FE求解器,FE求解器实际就是MARC,这两种求解器都支持并行运算。
1 FE求解器的并行运算设置方法
1.1 安装并启用Intel MPI服务
打开工具→选项→全局设定界面。
选择菜单→通用→Intel MPI数据库。
点击注册MPI账户,这里输入具有管理员权限的用户名和密码(可以为域用户)。
输入完成后点Register按钮;点OK退出。 然后点击启用MIP服务!
1.2 设置FE并行运算
整体模拟设置完毕后点击成形→菜单→并行,并行前打勾。
这里有两个地方需要设置:域的数量和共享内存并行。
假如分析用的工作站为双CPU、8核心、16线程(license许可最大数量16),可以做如下设置:
域数量8;共享内存并行1;CPU核心激活8;利用率:50%。
域数量2;共享内存并行4;CPU核心激活8;利用率:50%。
域数量1;共享内存并行8;CPU核心激活8;利用率:50%。
CPU核心激活=域数量*共享内存并行核数。
一般情况下,推荐域数量1,共享内存并行为CPU总核数。
域数量为FE(MARC)求解器独有的一项技术,可以将分析工件划分成几个区域进行分析,以前单CPU的年代主要用于多计算机并行分析;
共享内存并行,Intel提供的计算软件直接调用多核或者多CPU资源的一项技术; 总而言之,在license许可的数量(本地主机上可以用的核数许可限制里面的数值)域和共享内存并行的乘积小于等于本地主机的最大cpu核数;
第 1 页 共 2 页 13代 512指令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概述:Intel 13 代酷睿处理器的推出
2.512 指令:新的指令集
3.对比:与上一代产品的性能提升
4.特点:更高的性能、更低的功耗
5.总结:13 代酷睿处理器的意义和影响
正文
Intel 近日推出了第 13 代酷睿处理器,带来了一系列的新特性和性能提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全新的 512 指令集,这一指令集的加入,让 13 代酷睿处理器在性能和效率上都有了质的飞跃。
512 指令集是 13 代酷睿处理器的最大亮点之一。相比上一代的 256
指令集,512 指令集的数量翻了一倍,这意味着处理器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处理更多的任务,大大提高了处理器的效率。同时,512 指令集还加入了许多新的指令,这些指令可以更好地优化代码的执行,进一步提高处理器的性能。
与上一代产品相比,13 代酷睿处理器的性能提升显著。在一些常见的计算任务中,13 代酷睿处理器的性能比上一代提高了近 20%,而在一些复杂的计算任务中,性能提升甚至超过了 50%。同时,13 代酷睿处理器的功耗也降低了不少,这意味着用户可以在享受更高性能的同时,还不用担心功耗过高导致的散热问题。
13 代酷睿处理器的推出,标志着 Intel 在处理器技术上的又一次突破。更高的性能、更低的功耗,都让 13 代酷睿处理器成为了市场上的一款强有力的竞争产品。 第 2 页 共 2 页
操作系统在多核处理器中的优化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硬件的进步,多核处理器成为了现代计算机的主流配置。然而,要充分发挥多核处理器的潜力并提高系统性能,并不仅仅依靠硬件的升级,操作系统在多核处理器中的优化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探讨操作系统在多核处理器中的优化方法。
一、任务调度优化
在多核处理器中,任务的调度是操作系统的一个关键功能。传统单核处理器的任务调度算法不再适用于多核场景,因此需要针对多核处理器进行优化。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任务调度优化方法。
1. 对称多处理(SMP)
对称多处理是一种常见的任务调度方法,也是传统单核处理器的延续。该方法将所有处理核心视为对称的,任务可以在任何一个核心上运行,系统会动态地将任务在核心之间进行平衡,使得每个核心的负载尽可能均衡。然而,SMP方法主要使用在对称多处理器上,并未充分利用多核处理器的潜力。
2. 异步多线程(ASMP)
异步多线程是一种更高级的任务调度方法,可以更好地适应多核处理器。该方法将一个进程拆分为多个线程,并在不同的核心上运行,实现并行计算。每个线程可以独立执行,通过合理调度和资源管理来优化系统性能。 3. 任务粒度调整
任务的粒度对于多核处理器的性能至关重要。过小的任务粒度会导致频繁的上下文切换和负载不均衡,而过大的任务粒度会导致部分核心空闲。因此,操作系统需要根据任务的特点和处理器的性能调整任务的粒度,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多核处理器的并行能力。
二、内存管理优化
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而在多核处理器中,如何优化内存管理对于系统性能至关重要。
1. 缓存一致性
多核处理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共享缓存。当多个核心同时修改同一个缓存区域时,需要保证缓存的一致性,否则会导致数据错误。操作系统可以通过合理的缓存一致性协议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2. NUMA架构优化
在某些情况下,多核处理器会采用非一致性访问内存(NUMA)的架构。这种架构下,每个核心访问本地内存的速度要快于访问远程内存。因此,操作系统需要根据任务的访存特点和处理器的架构,进行合理的内存分配和调度,以减少远程内存的访问次数,提高内存访问效率。
cpu超线程使用技巧
超线程(Hyper-Threading)是一项由英特尔公司推出的技术,它能够在单个物理处理器内模拟出多个逻辑处理器,提升处理器的并行处理能力。下面介绍一些CPU超线程的使用技巧:
1. 合理利用线程数量:超线程技术能够将一个物理处理器模拟为两个逻辑处理器,使得操作系统将其视为双核处理器。但实际上,超线程技术并不是完全等同于多核技术,性能提升有限。因此,在使用超线程技术的时候,我们要合理利用线程数量,避免创建过多的线程,否则会导致线程切换过于频繁,降低整体性能。
2. 并行化任务:超线程技术能够增加处理器的并发线程数,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超线程技术将任务进行并行化。例如,在视频编码过程中,可以将不同的帧分配给不同的线程进行编码,以提高整体编码速度。
3. 任务调度优化:超线程技术使得操作系统可以同时运行多个线程,因此任务调度非常重要。合理的任务调度可以充分发挥超线程的优势,提高处理器的利用率。在选择线程调度算法时可以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和硬件环境进行优化。
4. 缓存管理:在使用超线程技术时,多个逻辑处理器共享物理处理器的缓存。因此,合理的缓存管理对提高处理器性能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减少缓存行竞争、合理预取数据等方式优化缓存。
5. 并发编程技巧:在编写使用超线程技术的程序时,需要充分利用并发编程技巧,避免线程间的竞争和冲突。合理使用锁、条件变量和同步原语等,以确保线程安全并提高程序性能。
6. 性能测试和调优:使用超线程技术之后,需要进行性能测试和调优,以评估超线程的效果和瓶颈点。可以使用性能分析工具对程序进行剖析,找出性能瓶颈并进行优化。
总之,超线程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处理器的并行处理能力,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然而,要想充分发挥超线程技术的优势,需要在编写程序和系统优化等方面进行合理调整,以确保性能的最大化。
Latitude 3320
设置和规格
7 2022 注意、小心和警告注: “注意”表示帮助您更好地使用该产品的重要信息。小心: “小心”表示可能会损坏硬件或导致数据丢失,并告诉您如何避免此类问题。警告: “警告”表示可能会导致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甚至死亡。
© 2021-2022 Dell Inc. 或其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Dell Technologies、Dell 及其他商标是 Dell Inc. 或其子公司的商标。其他商标可能是其各自所有者的商标。章 1: 设置 Latitude 3320...................................................................................................................4
章 2: Latitude 3320的视图...............................................................................................................6
右侧.........................................................................................................................................................................................6
左侧.........................................................................................................................................................................................6
OptiPlex 5080 Tower
设置和规格指南注意、小心和警告注: “注意”表示帮助您更好地使用该产品的重要信息。小心: “小心”表示可能会损坏硬件或导致数据丢失,并告诉您如何避免此类问题。
警告: “警告”表示可能会导致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甚至死亡。
© 2020 Dell Inc. 或其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Dell、EMC 和其他商标是 Dell Inc. 或其附属机构的商标。其他商标可能是其各自所有者的商标。章 1: 设置计算机..............................................................................................................................5
章 2: 机箱概览................................................................................................................................10
前视图...................................................................................................................................................................................10
后视图....................................................................................................................................................................................11
成铭 3991
设置和规格指南
8 2021 注意、小心和警告注: “注意”表示帮助您更好地使用该产品的重要信息。小心: “小心”表示可能会损坏硬件或导致数据丢失,并告诉您如何避免此类问题。警告: “警告”表示可能会导致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甚至死亡。
© 2020-2021 Dell Inc. 或其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Dell、EMC 和其他商标均是 Dell Inc. 或其子公司的商标。其他商标可能是其各自所有者的商标。章 1: 设置计算机..............................................................................................................................5
章 2: 机箱概览.................................................................................................................................9
前视图.....................................................................................................................................................................................9
后视图...................................................................................................................................................................................10
Dell OptiPlex 3070 Tower
设置和规格注意、小心和警告注: “注意”表示帮助您更好地使用该产品的重要信息。小心: “小心”表示可能会损坏硬件或导致数据丢失,并告诉您如何避免此类问题。
警告: “警告”表示可能会导致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甚至死亡。
© 2018 - 2019 Dell Inc. 或其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Dell、EMC 和其他商标均是 Dell Inc. 或其子公司的商标。其他商标可能是其各自所有者的商标。章 1: 设置您的计算机........................................................................................................................5
章 2: 机箱........................................................................................................................................7
前视图.....................................................................................................................................................................................7
塔式计算机视图....................................................................................................................................................................8
Dell G7 15 7500
设置和规格注意、小心和警告注: “注意”表示帮助您更好地使用该产品的重要信息。小心: “小心”表示可能会损坏硬件或导致数据丢失,并告诉您如何避免此类问题。
警告: “警告”表示可能会导致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甚至死亡。
© 2020 Dell Inc. 或其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Dell、EMC 和其他商标是 Dell Inc. 或其附属机构的商标。其他商标可能是其各自所有者的商标。章 1: 设置 戴尔 G7 15 7500................................................................................................................4
章 2: 戴尔 G7 15 7500的视图............................................................................................................6右.............................................................................................................................................................................................6左侧.........................................................................................................................................................................................6背面.........................................................................................................................................................................................7基座.........................................................................................................................................................................................8显示屏.....................................................................................................................................................................................9底部........................................................................................................................................................................................10
第三节 核磁共振碳谱(13C-NMR)
13C核与1H核一样也是磁性核,具有磁共振现象,遵循相同的核磁共振基本原理。通过磁共振技术测得的有机化合物13C核共振信号谱图称为碳谱。碳谱与氢谱一样是有机化合物结构解析的重要手段,但碳谱更具优越性。有机化合物的不同环境碳信号谱宽为220ppm左右,比氢谱约大20倍。这意味着碳谱比氢谱更能表现出分子结构的微小差异。例如胆固醇,通过氢谱除了能确定结构中有四个角甲基和连氧碳上的H-3质子以及双键上的H-6质子外,其余多个质子环境比较近似,化学位移十分相近,相互重叠在0.5~1.5ppm之间,形成复杂的叠加信号,难以解析。而在全氢去偶碳谱中,则给出与结构中碳原子逐一对应的27个碳信号,从而提供了结构的重要骨架信息。由于环状和链状化合物的骨架结构是有机化学研究的核心,因此碳骨架信息对有机化合物结构解析至关重要。
3.1化学位移标量和范围
和氢谱一样,碳谱的化学位移为频率轴换成的无单位标量,以δ(ppm)为单位。13C核化学位移的测量也同1H核一样要采用标准化合物,通常是四甲基硅烷。
3.1.1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13C核化学位移与其在分子中的化学环境有关,影响的大小用屏蔽系数σi表示,它包括数种因素的加和:
σi= σd+ σp+σa+σm
σd是13C核外围的电子在外磁场感应下产生电流,形成一个方向与外磁场对抗的局部磁场,从而产生屏蔽。核外电荷密度越大,该抗磁项的贡献越大,即13C 核的共振峰移向高场。σp为各向异性即非球形的局部电子流产生的去屏蔽,与电子云密度、激发能量和键级等有关。σa是邻近基团对13C 核产生的各向异性的屏蔽或去屏蔽效应。σm是介质的屏蔽效应。总之,除测试溶剂外,13C核化学位移主要与核外电子云密度有关。
具体来说,有机化合物中各类13C核的化学位移主要受下列因素影响:
(1)杂化方式:sp3杂化的13C核信号出现在较高场,δC在0~100之间,sp2杂化13C核信号出现在较低场,δC在100~200之间,sp杂化13C核信号的化学位移介于sp2和sp杂化13C信号之间,在δC70~130之间。
虚拟机资源限制与调度的最佳实践
虚拟化技术的发展为云计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它可以将物理服务器划分为多个虚拟机,每个虚拟机可以独立运行不同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然而,虚拟机资源限制与调度成为了管理员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虚拟机资源限制是指为了保证不同虚拟机之间的性能和稳定性,对虚拟机分配的资源进行限制。在虚拟化环境中,常见的资源包括CPU、内存、硬盘和网络带宽等。合理地设置这些资源限制,可以提高虚拟机集群的整体性能。
CPU资源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在多个虚拟机共享物理处理器的情况下,如果其中一个虚拟机消耗大量的CPU资源,将会导致其他虚拟机的性能下降。因此,根据虚拟机的使用情况,合理地设置CPU资源限制非常重要。一种常见的做法是使用CPU配额,它可以限制虚拟机可使用的CPU时间片数量。管理员可以根据虚拟机的优先级和需求情况,设置不同的CPU配额。
内存资源也是一个关键考虑因素。在虚拟化环境中,为了满足不同虚拟机对内存的需求,管理员需要设置每个虚拟机的内存限制。过大的内存限制可能导致物理服务器内存不足,而过小的限制则会导致虚拟机性能下降。因此,管理员需要根据虚拟机的内存使用情况和需求进行合理的分配。此外,还可以使用内存优先级来确保关键虚拟机的内存需求得到满足。 硬盘资源是指为虚拟机分配的存储空间。合理配置虚拟机的硬盘资源能够提高虚拟机的存储性能和数据安全性。管理员可以根据虚拟机的使用情况和需求,为每个虚拟机分配适当的硬盘空间。此外,还可以使用磁盘限制来限制虚拟机的磁盘使用量,以避免过度占用物理服务器的存储资源。
虚拟机的网络带宽也需要合理调度和限制。网络带宽是虚拟机之间进行通信的重要资源。在多个虚拟机共享同一个网络接口的情况下,如果某个虚拟机占用过多的带宽,会导致其他虚拟机的网络性能下降。因此,管理员需要对虚拟机的网络带宽进行合理的限制和调度。可以使用带宽限制和优先级来控制虚拟机的网络性能,确保关键任务的网络需求得到满足。
河南电网省调调度操作标准流程
河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二〇〇五年十月
批准:
审核:
编写:
前 言
随着电网规模的快速发展,肩负着指挥河南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调度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电网的安全稳定问题也愈加突出。在近年来的工作中,也发现一些调度单位对省调规程的理解有偏差,对省调的各项指令执行上不规范、甚至存在严重的误解,给日常调度工作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也严重危胁着河南电网的安全运行。
为了保证电网调度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明确省调各项工作的标准流程,清晰各级调度之间的界面和内容,加强各级调度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从而共同确保河南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河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组织了有关技术人员编写了《调度日常操作标准流程》。本规范从日常生产实际出发,对调度工作中的很多概念、工作程序、调度命令进行了翔实地解释和阐述,也是对河南电网调度规程的释义,对各级调度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目 录
第一部分:电网频率调整…………………………………………………………………
第二部分:电网电压调整…………………………………………………………………
第三部分:实时调度系统的运行…………………………………………………………
第四部分:厂站操作………………………………………………………………………
第五部分:省调标准的许可操作任务及规范……………………………………………
第六部分:检修票办理规范………………………………………………………………
第七部分:异常及事故处理………………………………………………………………
第八部分:继电保护调度规范……………………………………………………………
第一部分:电网频率调整
1. 河南省网发供电平衡如何实现?
河南全社会用电负荷=地方电厂负荷+省调电厂负荷+省际联络线负荷。省际联络线负荷=鄂豫联络线+豫冀联络线+灵宝直流+丹江并河南机组+丹江直供负荷。省网用电负荷=省调机组出力+省际联络线负荷。省调负责河南省网发供电平衡,根据水火电的发电能力进行供电能力分析,合理进行水火电调度,满足省网用电需求。省调供电能力不足时,应通知地方电厂多发电,然后向外部购电,否则需要拉限负荷。河南电网供电能力不足时,拉闸限电原则?
时间片轮转调度例题
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是一种进程调度算法,它根据进程到达时间的先后排序,给每个进程分配一个时间片,然后在时间片内让进程运行,直到时间片用完为止。时间片的大小通常是固定的,并且是进程运行时间的一半。
下面是一个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的例题:
假设有五个进程 P1、P2、P3、P4、P5,它们的到达时间分别为:
- P1:2023 年 2 月 18 日 10:00:00
- P2:2023 年 2 月 18 日 10:30:00
- P3:2023 年 2 月 18 日 11:00:00
- P4:2023 年 2 月 18 日 11:30:00
- P5:2023 年 2 月 18 日 12:00:00
假设每个进程都需要相同的时间才能完成任务,即每个进程的运行时间都是 3 小时。现在需要对这些进程进行调度,并安排它们的执行顺序。
为了进行时间片轮转调度,需要将每个进程的到达时间转换为当前时间,然后按照到达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序。例如,P1 的到达时间是 2023 年 2 月 18 日 10:00:00,将其转换为当前时间为 2023 年
2 月 18 日 10:00:00。
排序后,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安排进程的执行顺序:
1. 将 P1 排在第一位,因为它的到达时间最早。
2. 将 P2 排在 P1 的后面,因为它的到达时间比 P1 晚 30 分钟。
3. 将 P3 排在 P2 的后面,因为它的到达时间比 P2 晚 30 分钟。
4. 将 P4 排在 P3 的后面,因为它的到达时间比 P3 晚 30 分钟。
5. 将 P5 排在 P4 的后面,因为它的到达时间比 P4 晚 30 分钟。
根据上述排序,可以得到以下执行顺序:
- P1:2023 年 2 月 18 日 10:00:00
QoS队列调度算法
队列指的是在缓存中对报⽂进⾏排序的逻辑。当流量的速率超过接⼝带宽或超过为该流量设置的带宽时,报⽂就以队列的形式暂存在缓存
中。报⽂离开队列的时间、顺序,以及各个队列之间报⽂离开的相互关系由队列调度算法决定。
华为交换机设备的每个端⼝上都有 8 个下⾏队列,称为CQ(Class Queue)队列,也叫 端⼝队列(Port-queue),在交换机内部与前⽂提
到的 8 个PHB⼀⼀对应,分别为BE、 AF1、AF2、AF3、AF4、EF、CS6 和CS7。单个队列的报⽂采⽤ FIFO(First In First Out)原则⼊队和出队。
PQ(Priority Queuing)调度
PQ(Priority Queuing)调度,就是严格按照队列优先级的⾼低顺序进⾏调度。只有 ⾼优先级队列中的报⽂全部调度完毕后,低优先级队列
才有调度机会。 采⽤PQ 调度⽅式,将延迟敏感的关键业务放⼊⾼优先级队列,将⾮关键业务放⼊ 低优先级队列,从⽽确保关键业务被优先
发送。 PQ调度的缺点是:拥塞发⽣时,如果较⾼优先级队列中长时间有分组存在,那么 低优先级队列中的报⽂就会由于得不到服务⽽“饿
死”。
假设端⼝有 3 个采⽤PQ调度的队列,分别为⾼优先(High)队列、中优先(Medium) 队列、和低优先(Low)队列,它们的优先级依次
降低。如图,其中报⽂编号表⽰报⽂到达顺序。
图1 PQ调度
RR(Round Robin)调度
RR调度采⽤轮询的⽅式,对多个队列进⾏调度。RR以环形的⽅式轮询多个队列。 如果轮询的队列不为空,则从该队列取⾛⼀个报⽂;如果
该队列为空,则直接跳过该队列,调度器不等待。
图2 RR调度
RR调度各个队列之间没有优先级之分,都能够有相等的概率得到调度。RR调度的缺点是:所有队列⽆法体现优先级,对于延迟敏感的关键业务和⾮关键业务⽆法得到区别对待,使得关键业务⽆法及时得到处理
WRR(Weighted Round Robin)调度
13代大小核调度设置
摘要:
1.13 代大小核调度设置概述
2.13 代大小核调度设置的具体方法
3.13 代大小核调度设置的优点与不足
4.13 代大小核调度设置的实际应用案例
5.总结
正文:
一、13 代大小核调度设置概述
13 代大小核调度设置,是指针对 CPU 核心数量进行调整的一种系统优化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通过调整 CPU 核心数量的大小,以达到提高系统性能、降低功耗的目的。在当前多核处理器已成为主流的背景下,13 代大小核调度设置对于优化系统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13 代大小核调度设置的具体方法
1.通过 BIOS 设置调整核心数量
在计算机启动时,进入 BIOS 设置界面,找到“CPU Configuration”或类似选项,然后选择“Core Numbers”或“Thread Numbers”进行调整。通过增加或减少核心数量,以达到优化系统性能的目的。
2.通过软件工具调整核心数量
一些第三方软件工具,如 CPU-Z、AIDA64 等,也可以实现对 13 代大小核调度设置的调整。在软件界面中,可以直观地查看到当前 CPU 的核心数量,通过调整软件中的设置,即可实现对核心数量的优化。
三、13 代大小核调度设置的优点与不足
1.优点
(1)提高系统性能:通过调整核心数量,可以使系统在运行多线程任务时,充分发挥多核处理器的性能优势,提高整体运行速度。
(2)降低功耗:在低负载情况下,可以通过减少核心数量,降低功耗,实现节能目的。
2.不足
(1)操作较为复杂: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调整核心数量需要进入 BIOS
设置或使用第三方软件,操作过程相对较为复杂。
(2)兼容性问题:部分软件和游戏可能对多核处理器支持不足,导致在调整核心数量后,出现软件运行异常或游戏性能下降的情况。
四、13 代大小核调度设置的实际应用案例
以某品牌 13 代酷睿 i7 处理器为例,该处理器具有 4 个物理核心和 8
个线程。在运行一些多线程任务,如视频渲染、数据处理等时,可以通过调整核心数量,提高系统性能。而在进行一些对多核处理器支持不足的软件或游戏时,可以通过降低核心数量,避免出现兼容性问题。
五、总结
13 代大小核调度设置作为一种优化系统性能的方法,在多核处理器时代具有重要意义。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实际应用场景,合理调整核心数量,以达到提高系统性能、降低功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