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例评析

课例评析

课例评析
课例评析

《梨子小提琴》课例评析

教材分析:

《梨子小提琴》这则童话故事篇幅相对适中,语言简洁优美,从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讲述了小松鼠做小提琴后的故事,这则童话故事优美的意境和音乐的熏陶教育幼儿与同伴之间要和睦相处。

年龄特点:

5--6岁的幼儿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逐步能够脱离实际动作,借助表象进行联想来解决问题。

活动目标:

1、感受作品中的语言美、意境美。

2、在教师的帮助下,体会故事所表达的音乐魅力。

3、乐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评析:活动目标的制定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依据《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语言的教学内容与要求,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已有经验和发展需要,体现了语言领域的特点,且难易适度。

2、有机整合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要求。

3、目标的描述具体清晰,可操作性比较强。] 重点、难点:

重点是在教师的帮助下,体会故事所表达的音乐魅力。

难点是乐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孩子们,你们吃过梨吗?是什么味道的?今天老师就请你们看一个与梨子有关的动画片。

[评析: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始段老师以问题导入:孩子们,你们吃过梨吗?是什么味道的?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经验,激发了学生想说的欲望,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上好此刻奠定了基础。]

二、初步感知故事的内容

放映《梨子提琴》的动画片,同时播放《梁祝》小提琴独奏曲。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边看动画边完整地听故事。

三、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音乐的魅力

⑴结束媒体放映后,教师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让幼儿自由讲述。

[评析:孩子们还沉浸在优美的故事中意犹未尽,教师的提问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乐意把看到的、听到的和教师同伴交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幼儿,使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体。]

⑵结合多媒体画面,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①你认为松鼠聪明吗?表现在哪里?小松鼠拉出的音乐怎么样?这么香甜的音乐会引出什么故事?这时以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幼儿讨论。

②谁听到了音乐?它们没听音乐前在干什么?后来呢?它们是怎样听音乐的?让幼儿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进行大胆的表演。

师:听到这里,你的心里有什么感觉呢?这时候又发生了什么事?

⑶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内容,鼓励幼儿讨论:

①什么东西掉下来了?第二天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森林和以前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

②你们好像看到森林里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呢?你们喜欢吗?为什么?

[评析:通过观察图片和教师的引语,孩子们看着精美的画面,听着香甜的音乐,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走进文本,和小动物们产生交流对话。孩子们在这种愉悦的氛围中,多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注意力比较的集中,他们一边听一边思考问题,并积极发言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乐意把自己的所看所想所感和老师或者小伙伴交流分享,培养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种轻松的课堂教学中,完成了目标2和目标3的任务。进一步让幼儿理解了故事内容,体会音乐所产生的魅力,发展其口语表达能力。]

四、首尾呼应,体会内涵

请幼儿再一次观看《梨子提琴》的动画片,完整地倾听故事,体会作品的内涵。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小动物变得这么友好?

[评析:在理解了故事内容后,又一次观看多《梨子提琴》的动画片,再次让幼儿感受作品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以及音乐的魅力,进行情感新体验的尝试,丰富幼儿的语言和情感,提高思维和想象力,陶冶了幼儿的情操,激发幼儿友好相处、关爱他人的愿望。首位相呼应,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同时也落实了情感目标。]

五、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师:你觉得故事里哪儿最有意思?你有更有趣的想法吗?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评析:发散性问题启发幼儿的想象力、思维力,激发幼儿热爱和平、与人分享的情感,从而进一步升华了主题。]

总评:

1、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本节课段老师紧紧围绕设定的三个目标展开教学,教学结构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张弛有度,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2、运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的恰当使用,为孩子创设了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多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感知,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各领域的内容应互相的渗透。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本节课中段老师巧妙地把社会领域和艺术领域的内容融入了教学,使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通过舒缓优美的音乐达到净化儿童心灵的效应。激发了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与同伴之间友好相处和共同分享美好事物的情感。

优秀大班案例分析

优秀大班案例分析:我要上小学 大班下学期,孩子普遍感到自己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这种长大的感觉,引发了孩子模拟做小学生的愿望。他们背起了小书包。但是背书包已经不能满足孩子要当小学生的渴望。“姜老师,小学里有班长对吗?”“小学生一直考试吗”“姜老师,我们什么时候考试呀?”李乐还说:“我姐姐的书包里有很多书,有许多本子,还有词典呢!可是我们的书包里只有一点点。”......面对这么多问题和好奇,“我要上小学”的主题就这样产生了。观察实录:为了让孩子更能体验小学生的生活,我们参观了奉浦实验学校,孩子们发现了许多小学和幼儿园不一样的地方。毕佳豪发现了小学里分男厕所、女厕所,而且男女厕所的布局也是不一样的;郑晨宇发现小学里有课间十分钟,他们在跳绳、跳橡皮筋;刘素光说我们没有班长,小学里有班长,我们能不能也有啊;张逸帆说:“小学里有一面国旗,我们幼儿园有三面国旗”,还没等我反应过来,管思捷马上接口道:“不对,我们幼儿园也只有一面国旗,还有二面是我们幼儿园的旗子和奉浦开发区的旗子。”我听了笑着说:“对,每一个国家只有一面国旗。我们幼儿园中间的是我们的国旗,左边的是我们的园旗,右边的是奉浦开发区的区旗。” 行为分析: 1.孩子有非常强烈的做小学生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带孩子实地参观了小学,满足孩子做小学生的愿望。 2.能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同伴的讲述。如管思捷能很大但地提出张逸帆的错误之处。 3.孩子们能认识一些基本常识。如:每个国家都只有一面国旗。 教养支持: 1.子从幼儿园到入小学,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由于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目的繁重,使许多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害怕学习的现象。因此,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工作很重要。我们带孩子去参观了奉浦实验学校,让幼儿更加了解小学,在参观中,孩子们发现了幼儿园与小学的许多不一样的地方,也解决幼儿的质疑。因为在前期学习过程中,有的问题我也不是很清楚,如“绿领巾什么时候带”“红领巾什么时候带”“中饭在哪里吃?”“几点上学,几点放学”等等。孩子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他们向小学的哥哥姐姐提出各种问题,亲密的交流,而我只是一个参与者,给予幼儿一个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使幼儿体验到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美好情感。而最终让幼儿了解了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并盼望作个小学生,从思想上作好入学的准备。 2.在幼儿园也可满足幼儿做小学生的愿望。如:在区域活动中模拟小学生课堂,让孩子想小学生一样上课。每星期选个班长,满足孩子想做班长的渴望,并了解小学的班长负责什么工作。

如何进行课例分析

如何进行课例分析 课例分析即课堂教学分析,它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专业实践的一项核心活动。 一、什么是课例? “课例”就是实际的教学例子,是对教学问题和教学决定的再现和描述,即“讲述教学背后的故事”。这里之所以称“教学背后”,其实是指为何这样进行教学的研究思路,也就是说课例不仅仅是最后的课堂教学实录,还要交代之所以这样教学的理由和认识,要有研究的成分在其中。 教学课例反映的是课堂教学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过程。通常认为,教学课例是以某一节课或某些课为研究对象,展现课的教学实际场景,以便对课堂教学本身进行改进、优化和提高。教学课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教学设计”、“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其中,“教学设计”是某节课或某些课的教学设计方案(教学预期);“教学实录”是实际教学场景(教学生成);“教学反思”则描述了“教学预期”的实现程度,也就是对教学的评价。 “课例”重在解剖和反思,是一节课或是精彩片断的深挖掘。它具有典型性、研究性和启发性的特点。它在于对教者一节课教学设计的深度挖掘,有教者的思考、有教者的情感、有学生的互动、甚至有听者的反馈或争论。它给观者一种真实的“现场感”,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像电影剧本是写给自己的教学设计,最多能让同科教师模仿或是借鉴;而课例则像电影作品,是写给所有学科的教师看的一个接近真实的“过程”或“故事”。 二、课例的几种类型 对课例的划分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以下的划分是根据课例对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的作用来区分的,它们之间并没有逻辑上的严格并列关系,相互有所交叉,但主要是根据课例的侧重面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而言。

2014年柯桥区初中思维课堂”优秀课例评比结果

2014年柯桥区初中“思维课堂”优秀课例评比结果 公示 2014年柯桥区初中“思维课堂”优秀课例评比已于日前结束。现将评比结果予以公示(详见附件)。 公示期限:2014年6月25日—6月27日 联系电话:8456626984566125 若作者单位、姓名等有文字错误,请直接与相关研训员联系,电话:语文:84566107、数学:84566110、英语:84566112、科学:84566109、社会思品:84566111、音美:84566106、体育:84566100、信息技术:84566127、综合实践等:84566102 附件:2014年柯桥区初中“思维课堂”优秀课例评比结果 柯桥区教师发展中心 2014年6月25日

2014年柯桥区初中“思维课堂”优秀课例评比结果 一等奖(21篇) 学科课例题目作者学校 语文霓虹妆处堤堤艳,柳絮飞来片片红——基于课 例《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 信》对“思维课堂”的思考 丁丽娟实验中学 语文给学生一个思维栖息的巴乐园——以《狼》为 例初谈“思维课堂”的思维基点 朱鹏敏齐贤镇中学 语文创设质疑和表达情境,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我的老师》课例 苗文娟钱清镇中学 数学以“思想”为线,织“思维”之网——以《圆 的内接三角形专题复习》为例 沈志勇鲁迅外国语学校 数学方法为先思维为本——“相似三角形专题复 习之影子问题”课例与评析 陈林华湖塘中学 数学关注知识生长,培养探究能力——一堂《梯形》 的课例分析 封萍平水镇中学 英语让情境的沃土孕育思维之花王蝶飞钱清镇中英语点燃思维的火花,启程零点的奔跑董敏实验中学 英语创造性思维进课堂—新目标九年级Unit 8 Period 2 课例 宋晓锋华甫中学 科学基于实验探究的有效互动课例实践许惠平柯岩中学 科学巧用小魔术开发学生的思维屠惠芳钱清镇中学科学创设情景寓学于乐拓宽思维徐金实验中学 社会思品让思维之光在生活化课堂中闪耀傅丹丹鲁迅外国语学校社会思品拨动思维之弦奏响学习之乐胡海霞马鞍镇中 社会思品品历史之厚重,还历史以真实金永潮平水镇中 音美巧妙利用递进式示范培养学生自我认知思维— —《卡通天地》教学设计 孔晓凤鲁迅外国语学校 音美享受思维的快乐,让音乐课堂充满活力——《劳 动的歌》教学设计 王巧玲钱清镇中学

优秀设计案例分析

用地与三所的关系比较密切,又有水池可以利用,是景观价值较高的地区,可以作为别墅(尤其是高档别墅)用地;场地中部现状为大面积苗圃和竹林,在规划中要给予充分考虑。 2.总体规划的四大特色设计在线.中国 (1)中央生态景观核 将原有湖面改造并延伸,形成别墅区的中央景观核。中央景观核是一个由乔木、灌木、各种水生植物构成的湿地景观区,也是整个社区的一个生态的、可持续的自然景观核。 (2)人车完全分流的交通系统 别墅区采用环路加尽端路的系统,将别墅区的车行和人行完全分开,实现行车的快捷,又保证了行人的安全和私密。 (3)景观设计体现中国传统的人居环境 由中央景观轴衍生出指状绿地,打破了以往住宅区中大片绿地的做法,将绿地水体引入别墅区深处,使每一住户都能获得最佳景观,形成“水溪

——树林——院落——人家”的景观结构模式,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交流与共生。 (4)总体布局体现土地的开发价值 由南向北,依次是商业建筑、会所和居住建筑(别墅),南入口为主要的出入口。临街结合大门的设计做商业建筑,使其成为别墅区与外部城市主干道之间的一种界面。会所结合整个别墅区的格局布置在商业建筑和居住建筑之间,靠近主入口(南入口)。会所的建筑设计要结合所在位置的外部环境,取得较好的景观效果。 3.环境设计—自然、现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1)溪谷概念 将现状水系延伸并改造,形成一个低于场地近两米,贯穿南北,联系后院水溪的指状“溪谷”。在这个谷中,有瀑布、跌水、卵石滩、花溪、木步道、亲水平台、多功能活动广场等,是整个别墅区的连续生态的景观走廊。

①水际、林下形成一条连续的生态康体走廊。 ②保持中央绿地两侧别墅的私密性,使人流聚集在绿谷中,减少对周边住户的不良影响。 ③溪谷中大量的乔木、灌木、水生植物,形成自然的湿地景观,是多种植物、动物的栖息地。 ④每个组团的别墅如手指般伸入谷中,形成别墅前院高,后院低的空间格局,丰富建筑的空间,有效减少建筑给人的逼视,使整个建筑镶嵌于绿谷中。 (2)指状渗透的生态景观格局 沿着水溪将中央绿地南北延伸,并和组团绿地相连,在别墅区中形成有机渗透的生态格局,使每一住户最大限度的享受景观。 (3)别墅庭院设计体现“前厅后院”的思想别墅的前院地势较高,为公共区域,设计手法简洁,景观形象恒定;后院地势较低,和水系相连,为每一住户的私家空间,设计手法丰富,景观形象多变。整个景观体现中国传统建筑布局的“前厅后院”的思想。

“数据分析观念”课例分析

“数据分析观念”课例分析 ——《数据收集与整理》 一、小学阶段“统计”课程的安排 二、课标解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 “数据分析观念包括: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作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 三、内容选择 一年级学生在学习比较、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了统计的基本知识的。二年级下册的数据分析整理课程,真正的让学生走进了统计。尤其是根据统计表表进行初步判断,是学生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第一次尝试。通过参与有趣的调查活动,使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了解调查方法,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四、课例内容: 二年级下册第3页例2: 一、创设情境,引出统计 师: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我们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请想一想应该怎样选好呢? 二、师生互动,学习统计 1.教学例2。

师:请想一想用什么办法选好呢? 学生可能回答(互动点): (1)我们可以举手表决。 (2)我不同意你的方法,这样有时会伤害到他们的,我认为用投票选举最好。师:对我也觉得这种方法比较好,请同学们在纸条上写好选票,我来收。 师:同学们票是选完了,怎样才能知道结果呢? 学生可能回答:我们来统计选票数。 师:怎么统计?应注意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老师我们向选三好生那样进行唱票,有2人在黑板上记录,1人唱票,1人监督,其他同学可在纸上记录。要注意的是每个同学都要认真统计,不能出现错误,数据不准的话,还得重新唱票,那很麻烦。 师:你的办法很好。请看我这有3个同学统计的结果。(课件示出书中第3页的记录结果)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 我发现第一位同学是写“正”字纪录的,第二位同学是画“√”记录的,第三位同学是画“○”记录的,而且他们都写得很整齐。 师:请大家看一看,你认为哪种记录方法好呢?为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互动点): (1) 我喜欢画“√”记录的,这样记录快。 (2) 我喜欢画“○”记录的好数。 (3)我不同意你们的想法,我认为写“正”字记录的最好,因为一个“正”字是5笔,代表5票,5个5个地数又好数又不易错,而且占得地方少还节约纸。师:你说得很有道理。你们都同意吗?好下面大家把他们记录的数据整理好,填

高中英语课例分析报告

高中英语课例分析报告-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一、学生分析 授课对象为高二(12)班的学生。高二(12)班为理科班,男生较多,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不太感兴趣。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活动、表现欲望和合作精神在平时的教学中表现很好。根据这些特点,我采用与新课标要求相一致的新的教学方式,即活动式的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实现教学任务和目标。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为定语从句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的内容: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用法及区别。对于该内容学生半知半解,加上语法容易让人觉得枯燥,学生对此内容有排斥畏难心理。尤其是当先行词一样时,该用关系代词还是关系副词是一个难点。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弄清楚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用法; 2.重点是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质疑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校情感。 四、教学策略和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出发点,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地进行信息加工、知识意义构建、归纳能力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适时介入,引导、启发、组织、帮助、促进。随堂进行小组指导,一方面参与学生的讨论,更给学生以个别辅导,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难题。通过演示法把制作的课件、学生的作文等显示给学生看,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并从中获得启迪,从而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协作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内化而形成学习成果,并将其在全班学生中展示,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后续学习热情。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问题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并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五、教学过程 Step1 Lead-in导入

合并同类项(校长听课)

景泰四中数学导学案编制人:李沛义审核人批准人 2014.10.15 编号:7s307 合并同类项(1) 学习目标:1.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2.探索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并能运用法则熟练进行合并同类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 学习难点:合并同类项。 预习指导:1.先精读一遍教材P90,用红笔进行勾画;再针对学案二次阅读教材; 2.找出自己的疑惑和需要讨论的问题,随时记录在下面,准备课上讨论质疑。 学习环节: 一、自学导航: 1.如何计算下图长方形的面积?你有几种方法? 二、合作探究: (一)合作探究同类项 1.议一议:下列各组单项式有什么共同点?(观察、讨论、交流、总结) (1)100a和200a (2)240b和60b (3)5ab2和-13ab2 (4)-9x2y3和5x2y3 (5)4m2n和4nm2. 结论:所含字母(),相同字母的指数也()。 同类项的定义: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2.判断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并说明为什么? (1) 0.2x2y与0.2xy2;(2)4abc与4ac;(3)-5a2b与4.3a2b (4)nm与-3mn;(5)-5.6与7 小结:三相同,两无关,一注意。 (二)探究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观察、讨论、交流、总结) 1.回归引入问题,初步体会。 2.做一做:把下列各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 (1)7a-5a=______; (2)4x2+x2=____; (3)5ab2-13ab2=_____; (4) -9x2y3+5x2y3=____. 定义: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法则:同类项的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 三、学以致用: 1.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内容,使两个代数式构成同类项.

小学语文优秀课例分析课题:《梅花魂》

案例课题:《梅花魂》 一:基本理念 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申老师能以阅读为主线贯穿课堂始终,以 培养能力为核心进行语文教学。 二:教材 (一)内容:《梅花魂》是六年制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课文。 (二)教学目标:为了能让孩子理解文本、吃透文本、走出文本,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朗读、评价等方式感受梅花的形象。 2、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借物喻人,感受其作用。 (三)教学重点 品味梅花美的形象特征时,感悟信念对人生的价值。 (四)教学难点 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可以看出,目标明确,重难点醒目,能抓住教材,拓展延伸,以点带面,感悟人生。 三、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以上的教学目标,选用了以下的教法学法: 1、朗读法 通过朗读内化了课文的语言,通过朗读培养了孩子的语感,通过朗读让孩子体会到了情感,通过朗读培养了孩子审美和朗读能力。 2、自主、合作、探究法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这种学习方法,这也是创新的重要途径,在品味梅花精神美的句子时,在交流学完此文的感受时,充分运用了这种学习方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课件做得精美,尤其是听读课文部分,图文对照,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而且 更能帮助孩子理解文本,使教师的整个教学,环环相扣,天衣无缝。充分体现了农远资源 在教学中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采用谈话导入的方式自然亲切,水到渠成,让学生在交流中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二)学习课文 1、赏花 执教者先让孩子边听读课文边看课件,然后学习作者赏花的语言文字,感知梅花的美丽 形象。由直观形象到学习文字无不体现了执教者的独具匠心。 2、品花 让孩子默读课文之后,去品味描写梅花精神美的句子。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执教者采用 了小组合作的形式去品悟,读中悟、悟中读,反反复复,促使孩子挖掘出文章的中心。 3、悟花教学

合并同类项案例分析

“合并同类项”案例分析 尽管新一轮课改已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展开,但是这样的课程改革目前并无成功先例可依,大家都在摸索。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学生单纯地模仿与记忆,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已成为现代中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让学生有效地“动”起来,学生会感到自己有自主权,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同时感到学习真快乐,这样他们就能更主动得去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4.4合并同类项 课型:新授课 课时:1教时 学习目标:1.让学生能在现实情景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发展符号感。 2.理解同类项的含义,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能力。 3.让学生能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并能正确地合并同类项,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索能力。 重点:同类项的定义以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难点:合并同类项时,容易弄错字母的指数。 学习过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某校的总体规划图(单位:米),由学生思考怎样计算这个学校的占地面积。(准备一张真实的效果平面图) 学生讨论所得答案情况: A.学校占地面积为:100a+200a+240b+60b B.学校占地面积为:(100+200)a+(240+60)b C.学校占地面积为:300a+300b …… 议一议:同一个规划图,我们所得结论的形式却不一样,问题出在哪儿?(稍停)想一想:(1)100a与200a ,240b与60b 中,有什么共同点? 下列各式中具有上式特点吗? (1)5ab2和-13ab2 ;(2)-9x2y3和 5x2y3;(3)4m2n和4nm2. 得出同类项的概念: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议一议:下列各组式中哪些是同类项?并说明理由: (1)2xy与-2xy (2) abc与ab (3) 4ab与0.25ab2 (4) a3与b3 (5) -2m2n与 nm2 (6) a3与a2(7) 0.001与10000 (8) 43与34. 小结:1.同类项中两个相同:(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 2.同类项中两个无关:(1)与字母的顺序无关;(2)与系数无关 3.特例:所有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想一想:下列各式计算分别等于多少?请说明理由: (1 ) 7a-3a = (2 ) 4x2+2x2 =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要求

基本信息 课题新人教版《数学》第二章第二节合并同类项 作者及工作单位罗学勇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节,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探索、研究的一个课题。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广。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很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天真活泼、对新生事物很感兴趣、求知欲望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象直观思维已比较成熟,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于是我根据学生和中小学教材衔接的特点设计了这节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同类项的概念,能识别同类项 2)会合并同类项,知道合并同类项所依据的运算律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积极营造亲切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协助,严谨求实、合作交流、勇于创新的精神。 2)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建立 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教学难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 行为 设计意图

优秀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语文《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 【主题背景】: 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本课堂,是高效课堂的标志之一,我在执教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牢牢抓住“美丽”这个题眼,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去繁就简,通读析读、研读、品读,引导学生理解居里夫人美丽的内涵。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预习准备的成果,组织大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来认识一位美丽的伟大的女性朋友。请看她是谁?——-玛丽居里,对她你有那些了解? 生1:法国物理学家,原籍波兰。发现两种新的化学元素钋和镭。 生2:提出“放射性”这个词。镭放射出来的射线可以杀死癌细胞。 生3: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捐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 生4: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生5:她是自学上的大学。 师:看来大家都做了充分的预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家梁衡为纪念玛丽居里写的一篇散文《跨越百年的美丽》。板书:跨越百年的美丽 二、质释课题浓缩全文 师:是什么样的“美丽”能够经久不衰,跨越百年呢?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带有“美丽”字眼的语句。 生1: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登上过法国科学院的讲台。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

体育课例分析

让学生自主学习——体育课案例分析 龙井市老头沟中学杨延生 一、案例背景: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单调、枯燥的学习氛围,而是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充分展示、体现自我。体育教学改革的主流是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在学习方法的引导上,由教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转变到“引导学生探索学习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案例,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学练、尝试,畅所欲言,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真正做到“善导”,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个性,学有创造。下面我上的一节《快速跑》体育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与大家共同探讨,希望它能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推广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案例描述: 教学内容是《快速跑》。 (一)课的开始部分。 1、课堂教学常规。 2、身心准备,通过绕圈慢跑和游戏“找朋友”来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课的基本部分。

1、教师讲解、示范,挂图展示。分组讨论,友伴组合,积极参与,共同创造。 2、跑的专门性练习。教师利用跑的专门性练习循循善诱,体会动作,使学生较快掌握动作技能。 3、“追球跑”游戏巩固技能,拓展延伸。 (三)整理放松,恢复身心。 1、用音乐放松练习。 同学们身心愉悦,模仿动作,完全放松。 2、课的小结。 本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同学们完成技术怎么样?创新游戏你参与的怎样?今后练习快速跑应该注意什么? 3、布置下课内容,安排器材回收。 三、案例分析: 1、我这堂《快速跑》体育教学课。从上课的效果和教案编写特点明显,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其特点有三: (1)本次课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创设情景,运用“找朋友”、“追球跑”游戏来贯穿全课,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创,充分感受自主与合作的乐趣。 (2)本课所设立的教学步骤,思路清晰,引导学生“练一练,创一创,评一评,乐一乐”。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亲自体验各种活动的感受。

《合并同类项》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 石阡县汤山中学:杨昌军

教与学过程设计 §3.4.2 合并同类项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做同类项? 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等的项叫做同类项。 注意:①两个相同: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等; ②两个无关:与系数无关,与字母顺序无关; ③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mx x 33与是同类项。 ( ) (2)、ab ab 52-与是同类项。 ( ) (3)、2 2 3 13yx y x - 与是同类项。 ( ) (4)、c ab ab 2 225-与是同类项。 ( ) (5)、2 3 32与是同类项。 ( ) (这是判断题能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3、填空: (1) 如果2 3k x y x y -与是同类项,那么k = . (2) 如果3423x y a b a b -与是同类项,那么x = . y = . (3) 如果12 3237x y a b a b +-与是同类项,那么x = . y = . (4) 如果2326 34k x y x y -与是同类项,那么k = . 二、新课 引入:为了搞好班会活动,班长和生活委员去购买一些水笔和软抄本作为奖品,他们首先购买了15本软抄本和20支水笔,经过预算,发现这么多奖品不够用,然后他们又去购买了6本软抄本和5支水笔。问: 1、他们两次共买了多少本软抄本和多少支水笔?21本,25支。 2、如果软抄本的单价为每本x 元,水笔的单价为每支y 元,则这次活动他们支出的总金额是

多少元? (知识的呈现过程尽量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从而能提高学生从事探索活动的投入程度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可根据购买的时间次序列出代数式,(也可以根据购买物品的种类列出代数式,)再运用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将同类项结合在一起,将它们合并起来,化简整个多项式,所得的结果为: 152065(2125)x y x y x y +++=+元或者元)2521(520615y x y y x x +=+++ 合并同类项的定义: 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如果一个多项式中含有同类项,那么常常要把同类项合并起来,使结果得以简化。那么,怎样才能把同类项合并起来呢?请同学们思考并解决以下问题: 例1、找出多项式2222343525x y xy x y xy --+++中的同类项,并合并同类项。 分析:首先找出同类项,用不同的标志把它们标出来:2222 343525x y xy x y xy --+++ 问题1、35-=+ . 2235x y x y =+ = ,其理由是 . 2 2 42xy xy -=+ = ,其理由是 . 问题2、不在一起的同类项能否将同类项结合在一起?为什么? (可以结合在一起,理由是运用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将同类项结合在一起,原多项式不变)。 问题3、试合并多项式2222 343525x y xy x y xy --+++. 解:2222 343525x y xy x y xy --+++ 222222222 2 22354235 (35)(42)(35)(35)(42)(35)82 2. x y x y xy xy x y x y xy xy x y xy x y xy =+-+-+=++-++-+=++-++-+=-+ 问题4、根据上面合并同类项的实例,你能归纳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吗? 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保持不变。 说明:(1) 合并的前提是同类项。 (2) 合并指的是系数相加,“相加”指的是代数和。 (3) 合并同类项的根据是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分配律。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公开课教案_1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第1课时合并同类项 一、新课导入 1.课题导入: (1)提问:同学们还记得什么是同类项?如何合并同类项吗?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些简单的方程,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利用合并同类项和等式的性质解一些形式较复杂的方程(板书课题). 2.学习目标: (1)会利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体会等式变形中的化归思想. (2)能够从实际问题中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思想的作用及应用价值. 3.学习重、难点: 重点:确定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并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确定相等关系并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二、分层学习 第一层次学习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教材第86页的内容. (2)自学时间:8分钟. (3)自学要求:认真阅读“问题1”的问题分析和解题过程,

认识总量与分量之间的关系,思考在解方程过程中“合并同类项”起了什么作用? (4)自学参考提纲: ①“问题1”是根据怎样的等量关系来列方程的? 今年购买的台数+去年购买的台数+前年购买的台数=140台. ②课本上是怎样解方程x+2x+4x=140的?有哪几个步骤? 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有两个步骤. ③在解方程过程中,合并同类项起了什么作用? 使方程变得更简单. ④仿照问题1中解方程的过程,解下列方程: 2x-5 x=6-8 7x-2.5x+3x-1.5x=-15×4-6×3 2 解:x=4 解:x=-13 2.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学习.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②差异指导:对个别学习中遇到障碍的学生进行点拨和指导,对普遍性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 (2)生助生:小组同学间相互交流、互助解疑难. 4.强化: (1)“合并同类项”在解方程中的作用:使方程变得简单,更接近x=a的形式. (2)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3)解方程过程中体现了“化归”的数学思想. (4)练习:解下列方程:

优秀案例分析

优秀案例分析 上控制好距离,让幼儿一味地反复练习,造成活动枯燥乏味,影响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我把呼啦圈放在晨间活动中,幼儿很感兴趣,想出了多种玩法,如在腰间晃呼啦圈,立定跳过平放呼啦圈,滚着呼啦圈向前走等等。为此,在练习50cm跨跳的体育活动中我用呼啦圈将幼儿难以掌握、枯燥单一的跨跳练习动作变为具体直观、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 活动实况 一、探索呼啦圈的不同玩法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和呼啦圈来做游戏,快拿起呼啦圈我们一起来热热身吧! 2、幼儿拿呼啦圈听音乐随教师做各种准备动作。 (评:在准备活动中的各种动作,是平时幼儿自由玩时均出现过,教师把幼儿零散的经验加以集中,以此来作为活动的开始,大大激发了幼儿的活动积极性。) 二、幼儿自由玩呼啦圈,探索多种玩法。 1、师:请你自己找一个空地方,玩一玩,看谁玩的方法又多又好,还能注意安全! 幼儿A:拿起呼啦圈滚着玩;; 幼儿B:平放在地上跳; 幼儿C:立在地上钻 。。。。。。 2、教师巡视观察,引导幼儿相互说说我的玩法。 (评:活动时教师注意观察幼儿不同玩法,并鼓励幼儿讲给同伴听,更好地促进了同伴间互相学习能力的发展。) 3、幼儿自由站成对面的两排,请有创新玩法的幼儿在两队之间介绍并演示玩法,同时让其他幼儿学一学。 (评: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为幼儿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幼儿演示的动作来自于幼儿自由探索的结果,因此,幼儿在展示的同时也体验了成功感。) 4、用师生互动的形式推出助跑跨跳的动作。 1)请个别幼儿示范助跑跨跳的动作,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动作要领。 师:你们是怎么样过“呼啦圈”的? 幼儿A:要先跑再跳; 幼儿B:跳的时候两只脚要分开; 幼儿C:还要用力跳; 。。。。。。

地理课例分析报告

有效提问——一堂初中地理课堂的观察报告 唐庄初中曹新峰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课堂提问随意、低效的现象,以观察一堂初中地理课为例,深入 实践发现具体课堂提问存在的弊端,并从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反思这三个方面提出了 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关键词:有效提问;地理课堂 一、观察缘由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对课堂提问亦提出了要求。强调要给学生留下问题,倡导以“问 题为中心”的课堂提问新模式。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和思考,让学生以解 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知识。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问通常以教师为主导并进行严格 有序地控制。即教师备课时先把问题设计好,然后在课堂上一一提出,学生回答后用统一的标准答案来评价。这种提问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如何提问,提什么问”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课堂观察与传统意义上的听课不同,听课时缺少主题、针对性不强,课堂观察是带着 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如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从 课堂上收集资料,依据一手资料来做相应的研究。笔者选择课堂观察这样一种形式,以期在实践中能够发现课堂提问的弊端,试图找到有效提问的一些策略。 二、观察设计 本次观察对象为X学校初一年级的一位地理老师A,执教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 七章第二节“东南亚(十字路口的位臵、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一同参与观察的人员有 教科室、地理教研组和教务处。 本次观察的过程一共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制定观察方案阶段,即明确观察主题、观察 内容、观察工具、观察方法、以及观察成员分工。二是现场阶段,主要是观察与记录,包括 教师提问的数量、具体内容、学生的应答方式、教师的理答情况,以便课后进行资料的整理 与分析。三是反思阶段,即对一手资料进行相应的整理,将所有的问题进行分类处理,例如问题可分为有效的、低效的和无效的,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讨论。 三、观察结果分析 经过分析,得出以下结果:首先,从量上来看,教师提问的数量总共有23个。其次,从质上来看,其中有效问题8个、低效问题10个、无效问题5个。经过课后交流,发现A 老师存在几点疑惑:大部分问题并没有在教案上明确标出,只是上课随机抽问,提问不过是将整个课堂串连起来的润滑剂,并不知道问题还要事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就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评价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却不清楚课堂提问还要考虑到问题的有 效性,提问只是为了避免“满堂灌”;到底什么样的问题才算是有效提问,没有一个明确的 概念,更不要说课堂上的具体操作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目前课堂提问主要存在以下一些主要问题: (一)提问采取随机的形式,信手拈来,没有事先精心设计 A老师教案上有记录的问题一共有6个:分别为询问去东南亚的心情(教师讲解采取 导游的形式)、狮城指哪个国家、如果去的话应该带些什么东西、带这些东西的原因、东南 亚的气候类型是什么、东南亚有哪些农作物。而其余的问题则是课堂上随机抽问的,即讲到该处,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口发问。取决于教师的思路和语言习惯,并没有做到课前对问题进行精心设计。 (二)对问题的难易程度把握不准 A老师的提问中有难度、整体性的问题少,容易的、无意义的、细小零碎的问题多, 其中容易和无意义的问题占绝大多数,甚至反复出现一些类似的问题或是口头禅;二选一的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5)

当我们在日常办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编辑和制作的资料。这些资料因为用的比较少,所以在全网范围内,都不易被找到。您看到的资料,制作于2021年,是根据最新版课本编辑而成。我们集合了衡中、洋思、毛毯厂等知名学校的多位名师,进行集体创作,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珍贵资料,融合以后进行再制作,形成了本套作品。 本套作品是集合了多位教学大咖的创作经验,经过创作、审核、优化、发布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本作品。本作品为珍贵资源,如果您现在不用,请您收藏一下吧。因为下次再搜索到我的机会不多哦!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本课教学反思 英语教案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写作是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运用形式, 它与其它技能在语言学习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 写作教案具有重要地位。然而, 当前的写作教案存在“ 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 教师和学生都把写作的重点放在习作的评价和语法错误的订正上,忽视了语言的输入。这个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比较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将本单元情感目标融入其中,即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要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教授语法时,应注重通过例句的讲解让语法概念深入人心,因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概念相当于一个简单的定语从句,一个清晰的脉络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此教案设计为一个课时,主要将安妮的处境以及她的精神做一个简要概括,下一个课时则对语法知识进行讲解。 在此教案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再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案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 在教案中任然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说”英语这个环节还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开口朗读课文,所以复述课文便尚有难度,对于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有待研究。

合并同类项课堂实录

《合并同类项》课堂实录 张家产中学 王振宇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同类项的定义。 2、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及运用分配律,了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3.经历观察、类比、思考、探索、交流和反思等数学活动,培养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同类项的含义。(2)同类项的合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讲桌上乱七八糟地放着几本书,几个本子,几支笔。) 师:谁能帮助老师把讲桌整理一下? 生1:(把所有的书本摞放在一起,放在桌子上任一位置,笔放在一起。) 生2:(把书籍按书名分类堆放,把本子单独放在一起,笔放在一起。) 师:哪种方法比较科学,为什么? 生:第二种方法更好,因为把它们分成几类,便于管理使用。 师:在生活中经常把各种事物进行分类,而在数学领域,我们也要学会分类。 点评:让学生给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体进行分类,使他们懂得相同用途的物品可以分为一类,初步感知“同类”的概念,体现了新教材中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思想,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游戏导入 师:(把八张卡片分给8名学生。并在大屏幕上投影出8张卡片的内容:-5n 、6xy 、8n 、 -7a 2b 、- 2 1xy 、2a 2b 、0.2x 2y 3、-3y 3x 2)请拿到卡片的同学根据卡片上的内容找“朋友”,并和找到的“朋友”一起站到讲台前面 。 生:(8生活动,其他学生观察。) 生:(观察的学生提出意见)手拿6xy 、0.2x 2y 3两张卡片的同学站在一起是不正确的; 手拿-21xy 、-3y 3x 2两张卡片的同学站在一起也是错误的。6xy 的“朋友”是-2 1xy ; 0.2x 2y 3和-3y 3x 2是一对“朋友”。 师:(把大屏幕上的卡片,按上面的分组把“朋友”拖到一行。)为什么要这样分呢? 生:因为6xy 、-2 1xy 所含的字母相同。 师:6xy 和0.2x 2y 3所含的字母也相同,它们俩是不是“朋友”呢?为什么? 生:不是,因为字母的指数不相同。 师: x 3y 2与0.2x 2y 3是不是“朋友”呢?

优秀教学案例分析报告

【主题背景】: 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本课堂,是高效课堂的标志之一,我在执教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牢牢抓住“美丽”这个题眼,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去繁就简,通读析读、研读、品读,引导学生理解居里夫人美丽的内涵。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预习准备的成果,组织大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来认识一位美丽的伟大的女性朋友。请看她是谁?——-玛丽居里,对她你有那些了解? 生1:法国物理学家,原籍波兰。发现两种新的化学元素钋和镭。 生2:提出“放射性”这个词。镭放射出来的射线可以杀死癌细胞。 生3: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捐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 生4: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生5:她是自学上的大学。 师:看来大家都做了充分的预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家梁衡为纪念玛丽居里写的一篇散文《跨越百年的美丽》。板书:跨越百年的美丽

二、质释课题浓缩全文 师:是什么样的“美丽”能够经久不衰,跨越百年呢?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带有“美丽”字眼的语句。 生1: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登上过法国科学院的讲台。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因为她在这里宣布了一项惊人的发现:天然放射性元素镭。 生2:镭有极美丽的颜色,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在对镭的研究中,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生3: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 师:文中的美丽可以说无处不在,让我们将这点点美丽串联起来,请听朗读。 …… 师:听了朗读,我们初步感知了居里夫人的“美丽”承载了太多的内容,让我们洞察美丽的内涵,感悟美丽的实质。首先让我们看看报告会上居里夫人的形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