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控记录表
- 格式:xls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措施(全文)文档一:正文:一:项目介绍该文档旨在详细介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温控措施。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对于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措施以及施工后的养护情况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1. 环境温度监测: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施工场地的环境温度进行监测,并记录下环境温度的变化情况。
这将有助于后续的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2. 混凝土材料处理: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处理,以控制混凝土的初始温度。
可以采取降温措施,如在水泥中添加冷却剂等。
三: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措施1. 浇筑方式的选择: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以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进行。
即将混凝土分为若干层进行浇筑,并在每层浇筑结束后进行养护,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上升。
2. 水泥浆温度控制:如果环境温度较高,可以适当降低水泥浆的温度,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上升速度。
可以通过控制水泥与水的比例、水温等方式实现。
3. 外部温度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遮阳措施,降低环境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
可以利用遮阳网、喷水等方式进行控制,并且可以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进行调整。
四:施工后的养护情况1. 养护时间: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以控制温度的变化。
养护时间一般为28天,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 养护方式:养护方式可以采用喷水、覆盖养护剂等方式进行。
养护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养护湿度,并避免混凝土表面过早干燥。
可以根据养护情况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
附件:1. 环境温度监测记录表2. 混凝土浇筑前处理记录3. 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记录4. 养护情况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 温度控制: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性能。
2. 养护:混凝土施工完成后的一种保护性措施,目的是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以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温度记录仪温度比对报告
1、器材准备
(1)、本次使用经过第三方校准验证的温度记录仪计作为参照,温度计证书编号:,校准证书见附件1。
(2)、本次实验借用,固定资产编号为:
(3)参与温度比对的温度记录仪个数为个,编号从至。
2、实验过程
把个温度记录仪与校准温度计同时放置到,外置探头固定在一起(避免位置不同对温度的影响),释冷60分钟,在温控平台中查询温度记录,温度记录在《温度记录仪温度比对记录表》。
注:如冷藏库中无网络,则需手工登记温度。
3、实验结论
与校准温度相差在±1℃以内(包含1℃)判定为合格,超出为不合格。
通过实验得出,个温度记录仪中有个为合格,个为不合格;合格温度记录仪用于日常标本运输温度实时跟踪,不合格温记录仪返回厂家维修。
实验人:日期:
第1页共1页。
日期:1234567891011121
加热电笔有无接地、短路2
加热电笔保护器有无短路3
温控器显示温度与实际温度是否一致(误差值±2℃)4
循环水泵运转有无异常5
液位浮球开关有无损坏、失控6
管道有无脱落、渗水7
每月清洗水箱一次8
每月检测加热电笔保护器有无短路9
每月检修温度传感线有无短路、断路10
每月校正温度控制器(误差值±2℃)11
每月检修感应开关有无失控12
点检者13
点检日期14确认者15故障处理
注:点检正常时打“√”异常时打“×”并立即处理热水炉月点检记录表
部 门:
表单编号:FM/PD-081-V0月 份点检项
目
保养项目备注。
夏季混凝土施工温控措施一、基本措施实践证明,只要措施得当,按标准控温是可能的。
行之有效的主要降温措施如下:1.粗骨料降温粗骨料降温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骨料降温2℃,出机温度约下降0.5~1℃。
搭棚遮阳、提前淋水散热效果较好。
但使用中要严格控制含水量。
2.细骨料降温不宜淋水,注意运用层间的温度差。
要严格控制,检测含水量,保证检测样品与使用材料的一致性。
3.拌合用水降温这是最重要的降温手段。
水的温度每下降4℃,出机温度约下降0.8~1℃。
冷却水可使用制冰机或制冷机完成,后者较经济。
4.水泥降温水泥降温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出机温度,水泥降温8℃,混凝土的出机温度约下降1℃左右。
当前由于水泥厂料源紧张,供不应求,生产后无停留降温的时间,一般储存罐温度高达60~80℃。
施工单位应主动与厂方联系,并采用调整增加中间罐仓的方法降温。
一般多停留一天,可降温1~1.5℃左右,并加强对水泥温度及安定性的检测。
5.时段降温在常规降温不能达标时,应改在夜间施工,下表为某拌合站分时段的测温记录,可见骨料温差可达8~10℃,水的温差可达4℃左右(详见下表)。
拌合站测温记录三、基本要求1.坚持控制入模温度。
对大体积混凝土如制梁、墩台,入模温度应小于30℃。
对地下灌注桩混凝土入模温度按规范要求宜小于30℃,但不得超过32℃。
2.坚持控制芯部温度小于65℃,坚持制梁、墩台各界面温差小于15℃。
特别要控制钢筋、模板与混凝土界面的温差,必要时要搭棚、淋水降温。
大体积混凝土也可采用内部降温。
3.坚持测温记录的真实性。
除按附表记录外,要加强对预埋传感器、红外线测温计、插入式测温计、水银棒式测温计及出料、入模测温仪表的核准。
4.坚持强化监理的旁证监控作用。
监理一要独立测温;二要见证测温的真实性;三要检查监督温控措施的实施;四要坚持标准,履行监理职责,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附件:温控记录表混凝土温度及工作性能指标测试记录统计表单位:填表人:复核人:监理:填表说明:1、根据检测频次确定测试盘,首盘必测。
机器型号:
机台编号:年一点检频率(周/次)一一一95
媒体部分检查水位是否足够4
温控部分检查温控器是否正常;温度与实际是否一致一3
压缩机部分检查运转是否正常保养人签名
每周/每月点检保养记录表(模温机)
序
号
重点提示月份月月月月项目月周第 周月月月月月月第 周第 周第 周第 周第 周第 周第 周第 周第 周第 周1
外观部分检查干净整齐2
水泵部分检查开关是否良好;马达声音是否正常实际实际实际实际实际6
水阀部分检查是否漏水,开关是否损坏一实际
8
7
故障描述及反应计划
注:点检后,用“√”表示进行了点检,“○”表示休息或放假, “×”表示有异常情况,“△”表示设备停用状态,应在“故障描述及反应计划”栏予以记录。
1.如何减少食品危害将从制备、烹调、供应、售卖等方面加以控制。
答:1.正确的保存温度。
2.良好的卫生习惯3.避免包装材料的污染。
4.避免用手直接接触食品。
5.客人开启的食品请勿再次食用。
2. 清洁与消毒的区别。
答:清洁:清洁就是用水、清洁剂、清洗肉眼可见的灰尘和污渍。
消毒:消毒就是以高温处理方式或消毒清洁用品杀死肉眼看不到的有害菌群。
3.避免交叉污染的方法。
答:1.员工应注意个人卫生,进入食品操作区应按照规定洗手方式彻底清洁手部。
2.接触生食材后,操作熟食前应彻底清洁手部。
3.上厕所、擤鼻涕、处理垃圾、使用清洁剂后应彻底清洁手部。
4.生产区储存生熟食材的容器应分开使用,严禁混用。
储存生食材的容器经过彻底清洗、消毒后方可转为储存熟食材料。
5.各区清洁用抹布应按颜色区分使用,严禁混用。
4. 生菜球的使用流程。
答:1.预处理2.浸泡消毒3.浸泡清洗4.切割5.沥水6.分装与保存5. 收银六部曲答:1.微笑欢迎顾客2.记录点膳3.建议销售4.唱收唱付5.汇集呈递打包产品6.感谢顾客并真诚的邀请他们再次光临。
6. 柜台十不准。
答:1.不准空开收音机2.不准给亲朋好友多配餐3.不准在柜台吃东西4.不准互相吵闹和大声喧哗5.不准无故开机点钱6.不准与顾客争吵7.不准乱报产品价格8.不准对顾客品头论足9.不准故意不找顾客零钱10.不准变相收取小费7. 冷藏原料储存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1.温度设定(1-5摄氏度)2.时常检查温度3.分开生食与即食食品4.保持空气流通(勿满载)5.取货时,勿敞开门8. 接货时的注意事项。
答:1.货品不能直接放在地面上,避免原料收到污染。
2.小心搬动货品,小心轻放,避免人员受伤与货物受损。
3.收货后应在30分钟内将需要冷冻、冷藏的货品整理放入餐厅的仓库中保存,避免货品解冻、受污染。
4.货品收拾完成后,整理收拾环境卫生。
9. 炸锅油量的标准是怎样的,为什么。
答:炸炉油量高度不得低于或高于炸炉标准线。
温控表的工作原理温控仪是调控一体化智能温度控制仪表,它采用了全数字化集成设计,具有温度曲线可编程或定点恒温控制、多重PID 调节、输出功率限幅曲线编程、手动/自动切换、软启动、报警开关量输出、实时数据查询、与计算机通讯等功能,将数显温度仪表和ZK 晶闸管电压调整器合二为一,集温度测量、调节、驱动于一体,仪表直接输出晶闸管触发信号,可驱动各类晶闸管负载。
数字显示表概论:随着数字技术和微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显表、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新型显示与记录仪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工业自动化和工控领域中。
数显表与指针表一样,与各种传感器、变送器相配,对电量、压力、物位、液位、流量、温度等进行测量,并直接以数字形式显示被测结果。
分类:按信号形式分:电流表、电压表、频率表……按被测量的数目:单点表、多点表按功能分:单纯显示、显示报警表、显示变送表、显示通讯表、显示记录表、多功能表等,例如江苏金仪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就有全系列的数显表,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要求。
原理:数显表首先要把连续变化的模拟量转换成断续变化的数字量(A/D 转换),再上计数器(如果输入信号是数字量,则直接上计数器)、寄存器、译码器,最后在LED 数码管上显示出来。
其实,数显表大多是以电压表为主体的,大量的物理量经传感变送后转换成相对应的电信号,仪表的输入部分将这些电信号处理成常规的电压信号,所以大多数数显表的主体只是个电压表,不同点在于输入转化部分。
组成:一只数显表应具备A/D 转换、非线性补偿及标度变换三部分。
A/D 转换: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有专门的单芯片。
非线性补偿:大多数被测参数与显示值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为了消除非线性误差,必须在仪表中加入非线性补偿电路。
常用的方法有:模拟式非线性补偿法、非线性数模转换补偿法、数字式非线性补偿法等。
标度变换:测量值与工程值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数显表显示的不应该是输入值,而是实际的工程值,所以要进行标度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