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非农数据统计
- 格式:doc
- 大小:288.00 KB
- 文档页数:7
2013年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第一篇:2013年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2013年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2013年是渔业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
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11号),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国务院名义发出的指导海洋渔业发展的文件。
6月,国务院召开全国现代渔业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以现代渔业建设为主题召开的全国性会议。
国务院文件的出台和会议的召开,开启了全面推进现代渔业建设的新征程。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级渔业部门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年渔业发展实现了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局面。
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和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19351.89亿元,实现增加值8984.35亿元。
其中,渔业产值10104.88亿元,实现增加值5703.63亿元;渔业工业和建筑业产值4521.05亿元,实现增加值1637.12亿元;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4725.96亿元,实现增加值1643.60亿元。
三个产业产值的比例为53:23:24,增加值的比例为64:18:18。
渔业产值中,海洋捕捞产值1855.38亿元,实现增加值1056.81亿元;海水养殖产值2604.47亿元,实现增加值1481.54亿元;淡水捕捞产值428.71亿元,实现增加值236.98亿元;淡水养殖产值4665.57亿元,实现增加值2644.42亿元;水产苗种产值550.74亿元,实现增加值283.88亿元(渔业产值、增加值以国家统计局年报数为准)。
渔业产值中(不含苗种),海水产品与淡水产品的产值比例为47:53、养殖产品与捕捞产品的产值比例为76:24;渔业增加值中(不含苗种),海水产品与淡水产品的增加值比例为47:53、养殖产品与捕捞产品的增加值比例为76:24。
渔民人均纯收入据对全国1万户渔民家庭当年收支情况抽样调查,全国渔民人均纯收入13038.77元,比上年增加1782.69元、增长15.84%。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摘要]国家统计局今日(2014年1月20日)公布,2013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完成了年初设定的7.5%的调控目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29547元和8896元,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2.6%。
2013年,面对极为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科学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国民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8%,四季度增长7.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
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
全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7%。
一、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4万吨,比上年增加1236万吨,增长2.1%。
其中,夏粮产量13189万吨,增长1.5%;早稻产量3407万吨,增长2.4%;秋粮产量43597万吨,增长2.3%。
全年棉花产量631万吨,比上年减少7.7%;油料产量3531万吨,增长2.8%;糖料产量13759万吨,增长2.0%。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373万吨,比上年增长1.8%,其中猪肉产量5493万吨,增长2.8%。
生猪存栏47411万头,比上年下降0.4%;生猪出栏71557万头,比上年增长2.5%。
全年禽蛋产量2876万吨,比上年增长0.5%;牛奶产量3531万吨,下降5.7%。
二、工业生产增势平稳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9.5%,二季度增长9.1%,三季度增长10.1%,四季度增长10.0%。
叶大干:8月美国非农预测及9月黄金白银走势分析一,周四数据分析1,美国ADP数据分析:就业数据处理公司ADP与预测公司Moody's Analytics 9月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8月ADP就业人数增加17.6万,增幅不及市场预期,前值下修为增加19.8万人。
投资者及经济学家将ADP报告视为美国非农就业数据的重要参考指标。
ADP调查报告仅涵盖私营领域的就业状况,而美国劳工部(DOL)将于周五(9月6日)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还包括政府工作人员。
鉴于ADP数据与市场预期出入不大,应当不会对周五非农就业人数相关预期产生明显影响。
2,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美国8月31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前值33.2预期33实际32.3,失业人数降低,这个对于美国在9月份是否缩减QE有一个很大的指标作用,也预示着今晚的非农失业率会维持在7.4的水平甚至更低。
美国上周失业金初请人数再度降至低位,而ISM服务业指数则尤为喜人。
而差不多同时,欧洲央行(ECB)行长德拉基(Mario Draghi)对欧元区的经济状况平价却不甚乐观,虽然,欧元经济预期确实得到了上修,但德拉基却强调,欧洲经济前景仍面临不小的风险,日后欧洲央行可能需要继续维持甚至追加宽松政策措施,而欧元的弱势也进一步助推了美元指数走强。
3,8月份非农就业数据对QE的影响:本周发布的8月份非农就业数据之所以如此受到关注,还是因为该数据是美联储于9月18-19日召开新一期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之前,即将出炉的最后重要经济数据。
鉴于在通胀率基本维持稳定的当下,实现最大化就业已是美联储当前几乎唯一的政策治理目标,因而,可想而知非农就业数据会对货币政策前景有多大影响。
即时目前有叙利亚是否开战的问题存在,但是这个基本上影响不了美国是否就9月份开始缩减QE,我们重点还是放在今晚的非农就业数据的公布上。
二,技术分析1,白银周线图白银周线图:白银自上周收长上影倒锤子阴线,本周在24.50下方运行,目前的大区间就在21.80-24.00间,技术面空头强势,个人认为即使今日非农数据不好,白银的反弹依然是有限的,关注白银上方的阻力位出现的空头信号。
2013年是“十二五”开局的第二年,面对复杂严峻多变的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主题主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三年一工程”为抓手,着力稳增长、强产业、固基础、扩城镇、惠民生、促和谐,保持和扩大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综合初步核算(下同),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2%。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5.3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54.8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1.6亿元,增长7.9%。
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1.6:66:22.4。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1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7%。
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5.74亿元,同比增长16.1%。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主要税种看,增值税3.59亿元,增长24.3%;营业税6.88亿元,增长15.7%;企业所得税3.26亿元,增长20.4%;个人所得税0.84亿元,增长27.4%。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75.95亿元,增长10.5%。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8.3亿元,增长13%;公共安全支出7.45亿元,增长19.3%;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7.3亿元,增长11.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4亿元,增长7.8%;医疗卫生支出16.3亿元,增长10.5%;住房保障支出7亿元,下降12.1%,交通运输支出5.6亿元,增长63.7%。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呈现温和上涨态势,CPI同比上涨2.3%,涨幅低于全国0.3个百分点,高于全区0.1个百分点。
八大类消费及服务价格全面上涨,其中,食品类价格涨幅居首,上涨4.2%;居住类价格次之,涨幅为2.3%;其他各类价格涨幅分别为:烟酒类1.3%;衣着类1.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1.1%;交通和通信类0.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0.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1.4%。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82万人。
2013年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河北省以全面打响“四大攻坚战”为突破口,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经济发展实现稳中向好,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一、综合初步核算,河北省生产总值实现28301.4亿元,比上年增长8.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00.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4 762.1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增加值10038.9亿元,增长8.4%。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河北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4%,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5.5%。
图12009-2013年生产总值及增速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4%;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5.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1%。
图2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同比涨跌幅度表1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单位:%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8%,比上年回落0.01个百分点。
全部财政收入3641.5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93.5亿元,增长10.0%。
税收收入1722.3亿元,增长10.4%。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353.8亿元,增长6.7%。
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18680.2亿元,比上年增长9.5%;占河北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6.0%,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
实缴税金2554.6亿元,增长9.1%,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0.2%,提高2.9个百分点;完成出口257.7亿美元,占河北省出口总值的83.2%;就业人员2135.4万人,增长3.8%。
二、农业粮食播种面积631.6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4万公顷,增长0.2%;总产量3365.0万吨,增长3.6%。
其中,夏粮产量1402.4万吨,增长3.6%;秋粮产量1962.6万吨,增长3.6%。
2013年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数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1月20日公布,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同比增长7.7%,完成了年初设定的7.5%的目标。
按年平均汇率(1美元=6.1932人民币元)测算,2013年,中国名义GDP(国内生产总值)折合91849.86亿美元。
这比上年净增9558.21亿美元,同比增长11.6%。
分季度看,一季度18912.55亿美元,二季度20797.92亿美元,三季度22529.93亿美元,四季度29702.83亿美元。
按照年平均人口计算,2013年中国大陆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为41908元,约合6767美元。
(2013年年末人口为13.6072亿,年中人口约为13.5738亿)据统计局网站消息,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2013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2013年GDP增速为7.7%,超过7.5%的预期目标。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GDP平减指数同比变化1.68%。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8%,四季度增长7.7%。
从环比看,一季度环比增长1.5%,二季度增长1.8%,三季度增长2.2%,四季度增长1.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
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1.8%。
全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7%。
分需求看,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50%,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是54.4%,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是-4.4%。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公布日期】2014.02.24•【文号】•【施行日期】2014.02.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国家统计局2014年2月24日)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探索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现了良好开局。
一、综合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0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311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3.73%,比上年末提高1.16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1640万人,出生率为12.08‰;死亡人口972万人,死亡率为7.16‰;自然增长率为4.92‰。
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2]为2.89亿人,其中流动人口[3]为2.45亿人。
表1 2013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568845亿元,比上年增长7.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就业持续增加。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977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8240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略低于上年末的4.09%。
全国农民工[6]总量为26894万人,比上年增长2.4%。
其中,外出农民工16610万人,增长1.7%;本地农民工10284万人,增长3.6%。
合肥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合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合肥调查队 2014年3月24日"中国·合肥"门户网站 2014年03月24日信息来源:合肥日报【字号:大中小】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着力稳增长、提效益、调结构、惠民生,经济社会保持了稳定健康较快发展的态势,为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2]4672.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7.21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2583.75亿元,增长12.9%;第三产业增加值1841.95亿元,增长10.6%。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5:55.3:39.2调整为5.3:55.3:39.4,其中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上年的43.6%提高到43.9%。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61555元(折合9939美元),比上年增加6373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8%。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2%。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4.2%。
年末从业人员504.4万人,比上年增加19.5万人。
其中,第一产业102.4万人,减少4.1万人;第二产业175.3万人,增加10.8万人;第三产业226.7万人,增加12.8万人。
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128万人,增加25万人。
全年城镇实名制新增就业18.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8.8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
二、农业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74.33万公顷,比上年下降0.9%。
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4-05-12 10:00一、农民工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894万人,比上年增加633万人,增长2.4%。
其中,外出农民工16610万人,增加274万人,增长1.7%;本地农民工10284万人,增加359万人,增长3.6%。
在外出农民工中,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3085万人,增加124万人,增长1.0%,举家外出农民二、农民工培训与就业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32.7%,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各年龄段56.8%的农民工从事第二产业,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42.6%的农民工从事第三产业,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外出农民工61.8%在第二产业就业,本地农民工48.6%在第三产业就业。
农民工在东部地区就业以从事制造业为主,在中部地区就业从事建筑业与83.5%的农民工为受雇就业,16.5%的农民工为自营就业。
受雇就业农民工三、外出农民工流向分布在外出农民工中,7739万人跨省流动,8871万人省内流动,分别占外出农民工的46.6%和53.4%。
东部地区外出农民工以省内流动为主,中西部地区外出农民工以跨省流动为主。
东部地区跨省流出农民工882万人,72.6%仍在东部地区省际间流动;中部地区跨省流出农民工4017万人,89.9%流向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跨省流出农民工2840万人,82.7%流向东部地区。
在跨省流动农民工中,流向东部地区6602万人,占85.3%;流向中西部地区1068万人,占13.8%。
跨省流动农民工主要流入大中城市。
省内流动农民工主要流入小城镇。
四、外出农民工收入、消费、居住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不包括包吃包住)2609元,比上年增加319元,增长13.9%。
分行业看,制造业人均月收入2537元,建筑业2965元,批发和零售业2432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133元,住宿和餐饮业2366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29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