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鼻咽通气道操作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2
口咽通气道标准
口咽通气道是一种医疗设备,其标准如下:
1. 翼缘:口外端有一圈突出的外缘,可防止吞咽和插入过深。
2. 牙垫部分:牙垫部分与牙齿接触的咬合部位宽度应足够与两到三颗牙齿接触,这样牙齿咬合压力才能够均匀分配到所接触的牙齿上。
3. 咽弯曲部分:咽弯曲部分口内端的曲度适应口、舌、咽后部的解剖。
4. 长度:口咽通气管长度相当于从门齿至耳垂或下颌角的距离。
5. 宽度:口咽通气管应有足够宽度,以能接触上颌和下颌的2~3颗牙齿为
最佳。
此外,根据患者年龄、体重、解剖的变化,口咽通气道可分为各种型号。
例如,红色的口咽通气道多用于成年男性,黄色的口咽通气道适用于成年女性,其他颜色的口咽通气道可根据患者发育情况及体重、解剖变异进行合理选择。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标准可能因厂家和产品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使用中,应遵循产品说明书或医生的指导。
口咽通气道:口咽通气道通常由橡胶或塑料制成,亦可用金属或其他弹性材料制成。
口咽通气道的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翼缘、牙垫部分和咽弯曲部分。
口咽通气道的插入方法有两种:舌拉钩或压舌板法和反向插入法。
舌拉钩或压舌板法指在舌拉钩或压舌板协助下将口咽通气道插入正确的位置,是临床插入口咽通气道的最常用方法,操作要点如下:1,插入口咽通气道前进行完善的表面麻醉,以抑制咽喉反射。
2,选择合适的口咽通气道,所需的通气道的长度(在口外)大约相当于从门齿至下颌角的长度。
3,张开病人的口腔,放置舌拉钩或压舌板于舌根部,向上提起使舌离开咽后壁。
将口咽通气道放入口腔,直至其末端突出门齿1~2cm,此时口咽通气道的前端即将到达口咽部后壁。
4,双手托起下颌,使舌离开咽后壁,然后将双手的拇指放置在口咽通气道两侧的翼缘上;向下至少推送2cm,直至口咽通气道的翼缘到达唇部的上方,此时口咽通气道的咽弯曲段正好位于舌根后。
5,放松下颌骨髁部,使其退回颞颌关节。
检查口腔,以防止舌或唇夹置于牙和口咽通气道之间。
反向插入法即把口咽通气道的咽弯曲部面朝向腭部插入口腔。
当其前端接近口咽部后壁时,将其旋转180度,旋转成正位后,口咽通气道的末端距门齿大约为2cm,然后用双手托下颌,使舌离开咽后壁,并用双手的拇指向下推送口咽通气道至合适的位置。
面罩加简易呼吸器通气:面罩是一种毋需其他器械即可将通气环路中气体输送至病人肺部的一种呼吸道管理器械,通常由橡胶或塑料制成。
由主体、面部密封圈和接口组成。
使用方法如下:1,选择合适的面罩,给密封圈适当充气。
2,放置面罩,最常用的是单手法:即左手握持面罩,拇指和食指放在面罩体部即接口处的两侧,并向下用力,以使面罩贴紧面部保持密封。
其他三个手指放置在下颌骨上,中指位于颏部,环指和小指位于下颌角处。
右手挤压简易呼吸器进行辅助或控制呼吸。
双手法即用两只手握持面罩,另一人进行辅助或控制呼吸。
3,对于气道管理困难的病人,可在口腔放置口咽通气道或应用四头带。
鼻咽通气管操作流程
1.准备工作:清洁手部和操作区域,准备鼻咽通气管、药物和必要的器材。
2. 让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嘴巴微张并舌头自然伸出,以便于操作。
3. 涂上局部麻醉药,如利多卡因凝胶等,待麻醉作用发生。
4. 操作鼻咽通气管:将鼻咽通气管插入鼻孔,沿着鼻咽通道缓慢向下推进,直至管子的顶端到达喉咙。
5. 确认位置:通过听到呼吸声和观察胸部抬升来确认鼻咽通气管的位置是否正确。
6. 连接呼吸机:将鼻咽通气管与呼吸机连接,设置适当的气流和气压。
7. 完成操作:操作结束后,要及时将鼻咽通气管取出,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并做好记录和后续处理。
注意事项:
1. 操作时应注意卫生和安全,避免感染和误伤。
2. 操作前应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呼吸状况,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3. 操作时要听从患者的反应和反馈,及时调整操作方法和参数。
- 1 -。
口咽通气道操作流程口咽通气道操作流程1、安全准备:(1)调配必要药物:记录体内无毒性液体,如生理盐水、氯化钠溶液等(2)准备仪器、物品:口咽通气道操作可以用的仪器有气管导管、气管插管器、气管插管挂管、气管插管器、气管腔及气管隔离弯头插管;物品有绷带、夹钳、热垫等。
(3)备用药物:将药物按照规定的剂量准备好,以备口咽通气道出现并发症时使用。
(4)消毒:将口咽通气道操作器械及手术用品经行消毒,先将器械表面用75%乙醇擦洗,然后用2%碘酒素消毒,再用清水洗净。
2、操作准备:(1)检查患者:检查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心肺功能是否正常,气道是否存在病变,是否有胸腔积液、肺气肿等;(2)提前准备一右气管导管,一支气管插管器,一条绷带,一支气管插管挂管,一支气管腔及气管隔离弯头插管;(3)患者体位:将患者安放于右侧半仰卧位,头偏右,以保证口咽通气道操作的安全;(4)口咽通气道操作时可用一只夹钳托住领及下巴,以保证气管导管插入的位置正确;(5)口咽通气道术前可考虑应用一些失去知觉的药物,术中可用阿片类药物控制呼吸活动;(6)术中可有人做点滴避免病人产生咳嗽、抽搐反射,以保证口咽通气道操作过程的安全及有效;(7)为了防止口咽通气道操作过程中产生热量,可下肢施以热垫,防止烫伤;(8)术中若患者出现抽搐、呼吸及心跳暂时减弱,可及时纠正位置,Rebah或轻轻弹动气管导管等以保持活动正常;3、口咽通气道操作:(1)滴注失去知觉的药物;(2)取夹钳拿掉领及下巴,以便气管导管插入;(3)将气管导管插入患者口腔,夹住气管,确保其安全;(4)将气管插管器插入气管导管,把气管插管挂管接连,以便实现正常通气;(5)将气管腔及气管隔离弯头插入气管插管器,确保正常通气;(6)旋紧气管插管器,再夹住气管,以保证气管导管稳定,避免气管变形。
4、术后护理:(1)定期检查患者的生理反射情况及气道通气是否正常;(2)及时给予抗感染护理,防止口咽通气道出现感染并发症;(3)下肢施以热垫以保护患者的皮肤;(4)及时给予液体及营养物补充,以保证患者及时康复。
鼻咽通气操作流程以下是鼻咽通气操作流程的更口语化表述:准备工作洗手消毒:医护人员先把手洗干净,做好手卫生,防止细菌病毒捣乱。
穿戴装备:戴上医用口罩,有需要的话,再披上其他防护服。
拿家伙:取出鼻咽通气管(选个和患者小指差不多粗细的)、润滑剂(涂在通气管上减少摩擦的,比如石蜡油)、吸痰设备(如果有痰的话用得上)、麻醉喷雾(让鼻子不那么敏感的,非必需)等,检查它们都没问题。
核对信息:把这些家伙放到患者床边,再跟患者的信息对一对,看是不是找对人了。
跟患者聊一聊:跟患者解释一下要干啥,让他明白并配合,尤其是清醒的患者。
操作过程鼻咽通气管置入摆好姿势:让患者躺平,头稍微往后仰,好操作。
假牙先摘掉。
清清嗓子:用棉签清理口腔和喉咙的脏东西,有痰就吸掉,保证气道畅通。
看看鼻子:看看鼻腔通道,别有创伤、异物、鼻息肉、鼻中隔歪了,影响通气管放进去。
涂点润滑油:把润滑剂均匀涂在鼻咽通气管上,减少对鼻腔黏膜的刺激。
选个鼻孔:选个鼻孔(通常选比较通畅的那个),把通气管斜着对准鼻中隔,沿着鼻腔底部慢慢往后插。
轻轻推进:遇到阻力别硬来,可以试试轻轻旋转通气管或者换另一边鼻孔。
患者要是咳嗽、不舒服,先暂停,稍微往回抽一点(约1-2厘米),等他适应了再试。
找准深度:通气管尾巴到了鼻孔外面,差不多就插到位了。
固定好、检查一下:把通气管固定好,别乱动。
看看患者呼吸怎么样,气道通不通,别漏气、憋气。
可以用听诊器或看胸腹部起伏来判断。
通气过程管理持续关注:通气过程中,一直留意患者的呼吸情况,比如呼吸频率、节奏、深浅,保证有效通气。
定期吸痰:如果患者有分泌物,定期用吸痰设备清理通气管,别堵了影响通气。
观察反应:看看患者有没有不舒服,比如喉咙痉挛、想吐等,及时处理。
适时调整:根据患者病情和通气需求,适时调整通气策略,或者考虑升级到气管插管等更高级别的气道管理。
注意事项操作要温柔,别伤到鼻腔黏膜和周围的腺体。
如果患者可能有颅底骨折,更要小心操作,别让通气管从骨折部位进到脑袋里。
口鼻咽通气管操作流程
嘿,朋友们!今天咱要来好好唠唠口鼻咽通气管的操作流程!
你想想啊,要是有人呼吸困难,情况紧急得很,这时候口鼻咽通气管可就派上大用场啦!先来说准备工作,就像战士上战场前要准备好武器一样,咱得把通气管准备好呀,这可不能马虎!比如说,先检查一下通气管有没有破损啥的(哎呀,要是破了可不行啊,那不就白搭啦)。
然后呢,就该开始操作啦!让病人平躺好,这就像给房子打地基一样重要(病人不躺好,咋操作呀)。
接着,你得轻柔地把病人的头偏向一侧,轻轻抬起下颌(嘿,可别太用力,伤着人家可不好喽)。
这时候拿着通气管的手就上场啦,慢慢地把通气管插入病人口中或者鼻中(就像给花浇水一样,得小心翼翼的)。
插入的过程中得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呀,要是人家不舒服,咱可得赶紧调整呢(这可不是能随便乱来的事儿呀)!
插好之后呢,固定好通气管也很重要哦,别让它跑啦,就像要把宝贝牢牢抓住一样(要是松了,那不就前功尽弃啦)!
在操作过程中大家一定要互相配合好呀!“嘿,你帮我看着点病
人!”“好嘞,放心吧!”(这就叫团队合作嘛)。
总之啊,口鼻咽通气管的操作流程可不能马虎,这关乎着病人的生命健康呢(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呀)!每一步都要认真、仔细,就像对待最珍贵的宝贝一样。
大家记住了吗?一定要记住哦!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大作用呀!。
技术七十口咽通气道(管)放置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意识及合作程度。
2.评估患者的口腔、咽部及气道分泌物情况,有无活动的义齿。
(二)操作要点
1.选择合适的体位。
2.吸净口腔及咽部分泌物。
3.选择恰当的放置方法
⑴顺插法:在舌拉钩或压舌板的协助下,将口咽通气道放入口腔。
⑵反转法:口咽通气道的咽弯曲部朝上cha入口腔,当其前端接近口咽部后壁时,将其
旋转180°成正位,并用双手拇指向下推送至合适的位置。
4.测试人工气道是否通畅,防止舌或唇夹置于牙和口咽通气道之间。
(三)指导要点
告知患者及家属放置口咽通气道的目的、方法,以取得配合。
(四)注意事项
1.根据患者门齿到耳垂或下颌角的距离选择适宜的口咽通气道型号。
2.禁用于意识清楚、有牙齿折断或脱落危险和浅麻醉患者(短时间应用的除外)。
3.牙齿松动者,cha入及更换口咽通气道前后应观察有无牙齿脱落。
4.口腔内及上下颌骨创伤、咽部气道占位性病变、咽部异物梗阻患者禁忌使用口咽通气道。
5.定时检查口咽通气道是否保持通畅。
(70)口咽通气道(管)放置考核评分标准(100分)。
口咽通气道操作流程
口咽通气道操作流程
一.简介
口咽通气道是一种操作技术,它可以用来帮助患者为自己获得必要的气体,以形成正常的通气和呼吸。
口咽通气道的操作非常简单,但是要做到安全和有效,必须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
二、操作过程
1.准备好必要的设备,包括具有相应能力的气管导管或插管,橡胶管,气管插管镜(消毒洗净),吸痰器,毛细管,活动灌肠器,等。
2.请患者坐或躺下,使口咽通气道的操作更为方便。
3.夹住患者的下颌,使其头向后仰,鼻腔对空气流通。
4.仔细检查口腔和鼻腔,以排除咽瓣收缩,鼻窦炎,颅脑骨折等。
5.将植入设备插入口咽,并将其固定在口咽内,确保固定不发生滑动。
6.经过检查确认景深正确无误,再用吸痰器,毛细管等将分泌物抽出。
7.用活动灌肠器、分离液等清洁口腔。
8.将气管导管或插管插入咽腔。
9.将口腔内的手术器械拔出咽喉,拆卸其他设备,并将患者转移至保护区开展恢复护理。
10.术后定期检查口腔,及时消毒咽腔,以防止感染。
三、注意事项
1.操作期间应尽量抑制口腔内的反射反应。
2.操作期间应缓慢、稳当,不要猛力拔出器械,以防止造成损伤。
3.操作期间请注意口腔内的安全,以免把器械弄进呼吸系统内。
4.应随时调整气流,使呼吸平稳、顺畅,以便传达充足的气体至受试者口腔。
5.注意检查口咽内的气体密封情况,保证气体不漏出口腔外。
6.操作期间,应注意预防过度支气管抽搐,从而引发支气管收缩。
7.术中要保持良好的操作术中的配合,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