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免疫调节
- 格式:ppt
- 大小:3.26 MB
- 文档页数:74
第二章第四节免疫调节一、免疫的概念: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保护性功能,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态。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三、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主要)、监控和清除监控和清除: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损伤)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
防卫:防止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或抵御病原体的攻击)(一)免疫细胞的种类和功能注:○唾液、胃液中均有杀菌物质,但与外界环境相通,属于第一道防线。
○2多数情况下,抗原物质被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阻隔于人体之外。
(三)抗原和抗体(1)抗原①概念:抗原是指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病原体、花粉、癌细胞等。
②特点a.具有异物性:一般是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包括细菌、病毒、花粉等。
但自身的一些细胞也可以成为抗原(如癌细胞,损伤、衰老的细胞等)。
b.具有大分子性:通常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万,如蛋白质。
c.具有特异性:抗原物质表面具有某些特定的化学基团,即抗原决定簇,决定了抗原的特异性,使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2)抗体①概念:是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的刺激下,由B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如抗毒素、凝集素等。
②化学本质:只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参与合成与分泌的细胞结构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线粒体等。
③分布: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
○4种类:抗毒素、凝集素、免疫球蛋白○5与抗体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结构细胞核、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四)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图解(1)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吞噬细胞也能识别抗原,但无特异性;抗体虽能识别抗原,但不属于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同一生物体内各种免疫细胞的功能不同,但是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因为它们都来源于同一受精卵的分裂、分化。
第 4节免疫调节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1)吞噬细胞等(2)淋巴细胞: T 细胞 ( 迁移到胸腺中发育成熟 ) 、 B 细胞 ( 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 。
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1.防卫功能( 1)免疫种类: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等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2)特异性免疫 ( 第三道防线 )①体液免疫过程:抗原吞噬细胞T 细胞淋巴因子 B 细胞浆细胞抗体记忆 B细胞②细胞免疫的过程: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效应 T细胞效应 T细胞作用:记忆 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破裂(使抗原失去寄生的场所)三、免疫系统疾病:1.免疫过强(1)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反击而引起的,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
(2)过敏反应①概念: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②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2.防卫过弱(1)艾滋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AIDS) 。
遗传物质是 RNA;(2)病因: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引起, HIV 主要攻击人体的 T 细胞,它可使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
( 3)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母婴三种途径,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性滥交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径。
四、免疫学的应用:1.预防接种:接种疫苗,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主要是得到记忆细胞);2.疾病的检测:利用抗原、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用相应的抗体检验是否有抗原;3.器官移植:外源器官相当于抗原、自身 T细胞会对其进行攻击,移植时要用免疫抑制药物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第四章第4节免疫调节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通过探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度析文字和图片等多媒体资料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水平及交流合作的水平。
(2)培养学生用生物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持续攀登的勇气。
(2)通过学习使学生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关爱他人、注重社会重要问题的习惯,更加珍爱生命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免疫系统的组成。
(2)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方法及教具(1)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有利于创设一种有趣、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知识微观、抽象,涉及的概念名词较多。
这就给学生的记忆理解造成困难。
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先带着问题观察特异性免疫过程的动画演示,使学生对免疫过程有直观动态的理解。
再讨论明确参加免疫过程的细胞和物质的作用。
然后画图解表达免疫过程。
由动到静、由直观到抽象、由浅入深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讨论、订正能较好的把握知识。
本节课免疫系统的组成比较简单可采用师生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讨论,归纳,调动其积极性。
鼓励学生合作学习,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2)教具:黑板、多媒体课件,图片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视频:《爱在阳光下》、《爱的计划》艾滋病,可怕,癌症也很可怕。
在当前它们几乎是不治之症。
但有些人明明得了癌症,过了一段时间却自己好了。
你知道其中的奥妙吗?你知道最好的“抗癌药”是什么吗?买的猪肉放在家里不久就会腐烂,而我们天天在家里活动为什么没“坏”。
这是为什么?人被HIV感染后,也并不立即得病,一般有几年时间的潜伏期,这是什么原因?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资料分析一】:有一种说法:人要是爱干净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反而比别人更容易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