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免疫调节
- 格式:ppt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34
必修三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四节免疫调节一、人体的免疫调节(1)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前者包括人体的皮肤、黏膜等组成的第一道防线,以及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等组成的第二道防线。
由骨髓、胸腺、脾、淋巴结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产生,以及体液中的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等,共同)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它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的。
部分细胞随血液进入胸腺发育成T细胞,部分细胞在骨髓发育成B细胞。
骨髓、胸腺、脾和淋巴结等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免疫细胞,以及体液中的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等,共同组成人体的免疫系统,这是构成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基础。
(3)抗原是指能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也就是说抗原一般都是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但自身的组织和细胞有时也可称为抗原,如癌细胞等。
(4)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由浆细胞产生的,并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也分布于乳汁中。
(5)体液免疫的过程:抗原进入机体后,大多数抗原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
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
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记忆细胞保持对抗原的记忆,一段时间后,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就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浆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抗体与抗原结合,抑制细菌的繁殖或对宿主细胞的黏附;抗体与病毒结合,可以使病毒失去侵染和破坏宿主细胞的能力。
抗原抗体结合后,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被吞噬细胞消化。
(6)细胞免疫的过程:刚开始与体液免疫的开始基本相同。
不同的是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
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效应T细胞。
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酶,使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