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俭啬老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1
考前精短文言翻译训练精短精选精练拳不离手曲不离口1.鼠画逼真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
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旦而过之,轴必坠地(6),屡悬屡坠。
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
逮举轴,则踉跄逐之。
以试群猫,莫不然者。
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2.何充王含作庐江郡(1),贪浊狼籍(2)。
王敦(3)护(4)其兄,故(5)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6)称之。
”时何充为敦主簿(7),在坐正色(8)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是(9)。
”敦默然。
旁人为之反侧(10),充晏然(11),神意自若(12)。
(摘自《世说新语》)3.悦谀粤令(1)性悦谀(2),每布一政(3),群下(4交口赞誉,令乃(5)欢。
一隶(6)欲阿(7)其意,故(8)从旁与人偶语(9)曰:“凡居民上者(10),类(11)喜人谀,惟(12)阿主(13)不然,视(14)人誉篾如(15)也耳。
”其令耳之(16),亟召吏前(17),抚膺高蹈(18),加赏(19)不已,曰:“嘻,知余心者惟汝,良吏哉!”自是(20)昵之有加(21)。
(摘自《应谐录》)4.吝啬老人汉世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恶衣蔬食;侵晨而起,侵夜而息;营理产业,聚敛无厌,而不敢自用。
或人从之求丐者,不得已而入内取钱十,自堂而出,随步辄减,比至于外,才余半在,闭目以授乞者。
寻复嘱云:“我倾家瞻君,慎勿他说,复相效而来!”老人俄死,田宅没官,货财充于内帑矣。
(摘自《笑林》)5.争雁昔(1)人有睹雁翔者(2),将援(3)弓射之,曰:“获则烹(4)。
其弟争曰:“舒雁(5)烹宜(6),翔雁燔(7)宜。
”竞斗而讼(8)于社伯(9)。
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10)。
已而(11)索(12)雁,则凌(13)空远(14)矣。
(选自《应谐录》)6.齐人乞食(见课本)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1)者。
其良人(2)出,则必餍(3)酒肉而后反(4)。
其妻问所与饮食者(5),则尽富贵也。
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6)来,吾将瞷(7)良人之所之也。
俭啬老文言文翻译老人特点俭啬老文言文翻译老人特点(吝啬老人文言文启示)第五十九章【导读】五十九章讲治人事天之道即“啬”。
老子认为,只要能够做到啬,就能抓住治人事天的根本,就能长久不息。
“啬”即收敛、退藏、保持虚境,是心性上节俭,是精神上注意积蓄、养护,厚藏根基,培植力量,而不是专指爱惜财物。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治人事天(治理人事奉天),莫若啬(没有比涵养节用更重要的了)。
夫惟啬(惟有涵养节用),是谓早复(这算是提早顺从自然之道)。
早复(提早顺从自然之道),谓之重积德(可算是不断地厚积道德)。
重积德(不断厚积道德),则无不克(则无不可克);无不克(无不可克),则莫知其极(则没有人知道其能量极限);莫知其极(没有人知道其能量极限),可以有国(就可以把国家托付给他);有国之母(有了治国的雄厚基础),可以长久(就可以长久保持安定的局面)。
是谓深根固蒂(这叫做根深而蒂固),长生久视之道(是长久不息的大道)。
--免责声明--《俭啬老文言文翻译老人特点(吝啬老人文言文启示)》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俭啬老文言文翻译老人特点(吝啬老人文言文启示)》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俭啬老文言文翻译老人特点(吝啬老人文言文启示)》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俭啬老文言文翻译老人特点(吝啬老人文言文启示)》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俭啬老文言文翻译老人特点(吝啬老人文言文启示)》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俭啬老文言文翻译老人特点(吝啬老人文言文启示)》这篇文章828la243840。
广东省江门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附加题专项练习新人教版班级学号姓名一、《俭啬老》汉时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
恶衣蔬食,侵晨而起,侵夜而息。
管理产业,聚敛无餍,而不敢自用。
或人从之求丐,不得已而入内取十钱,自堂而出,随步辄①减,比②至于外,才余半在,闭目以授乞者。
寻③复嘱云:“我倾家赡君,慎勿他说④,复相效而来!”老人俄死,货财没官。
〔注:①辄zhé,就。
②比:等到。
③寻:接着。
④他说:外传。
〕1.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侵晨..而起;侵:渐近。
侵晨,天刚要亮。
B.聚敛无餍.餍:(yàn)满足。
C.闭目以.授乞者;以:把,其后省略了“之”,代钱。
D.我倾家赡.君;赡:shàn,赡养。
2.判断语句翻译的正误。
(2分)A.“恶衣蔬食”——穿破旧的衣服,以草菜为食物。
B.“或人从之求丐”——有个人跟着他,向他乞讨。
C.“自堂而出,随步辄减”——从堂屋走出,随着脚步减少(准备送给乞者的钱)D.“货财没官”——财产没有交给官家。
3.老人给了乞者多少钱?()(2分)4.“闭目以授乞者”中“闭目”的细节与“我倾家赡君”这样的人物语言,表现了“老人”的什么特点?(3分)答:二、螳螂捕蛇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
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树树枝崩折。
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
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
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剌刀攫其者,攧不可去。
久之,蛇竟死。
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
注释:1觇(chān):探看。
2围:此处指蛇的身围。
3殊:极、很,完全。
4攧(diān):跌。
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义(2分)。
(1)以尾击树以.:(2)久之,蛇竟死竟.:2.给文中划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3分)。
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树树枝崩折。
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分)。
译:4. 读完故事,你认为螳螂最后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你得到了什么人生启示?(3分)答:三、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俭啬老人
原文
汉世有人,年老无子。
家富,性俭啬,恶衣蔬食①。
侵晨而起②,侵夜而息,营理产业,聚敛无厌,而不敢自用。
或人从之求丐者③,不得已而入内取钱十④,自堂而出,随步辄减⑤。
比至于外,才馀半在,闭目以授乞者。
寻复嘱云:“我倾家赡君⑥,慎勿他说,复相效而来。
”老人俄死,田宅没官⑦,货财充于内帑矣⑧。
注释】①恶衣蔬食:衣食粗劣。
②侵晨:天快亮时。
侵:接近。
③或人:有人。
④钱十:十枚铜钱。
⑤随步辄减:边走边往下扣减。
⑥赡:资助。
⑦没官:被官府没收。
⑧内帑(tǎng躺):旧时指国库。
帑:国库所藏金帛。
【译文】
汉朝时有一位老人,没有后代,家富但节俭吝啬,粗衣淡饭,早起晚息忙于产业,赚钱没有厌倦的时候,而自己却不舍得用。
或有人向他乞讨,不得己进房间取十钱,从房间出来,边走边减少施钱,等到了屋外,只剩下一半了,于是闭着眼睛忍下心来给那个乞丐,并不断叮嘱说,我把我的家产都给了你,不要向他人说我有钱,别人会向我乞讨的。
不久老人死了,房屋土地被官府没收,钱财货物都充了公。
第 1 页共 1 页。
俭啬老原文及翻译
【原文】
汉世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恶衣蔬食①.侵晨而起②,侵夜而息,营理产业,聚敛无厌,而不敢自用.或人从之求丐者③,不得已而入内取钱十④,自堂而出,随步辄减⑤.比至于外,才馀半在,闭目以授乞者.寻复嘱云:“我倾家赡君⑥,慎勿他说,复相效而来.”老人俄死,田宅没官⑦,货财充于内帑矣⑧.――据鲁迅辑《古小说钩沉》本《笑林》。
【翻译】
汉朝时有一位老人,没有后代,家富但节俭吝啬,粗衣淡饭,早起晚息忙于产业,赚钱没有厌倦的时候,而自己却不舍得用.或有人向他乞讨,不得己进房间取十钱,从房间出来,边走边减少施钱,等到了屋外,只剩下一半了,于是闭着眼睛忍下心来给那个乞丐,并不断叮嘱说,我把我的家产都给了你,不要向他人说我有钱,别人会向我乞讨的.不久老人死了,房屋土地被官府没收,钱财货物都充了公。
【注释】①恶衣蔬食:衣食粗劣.②侵晨:天快亮时.侵:接近.③或人:有人.④钱十:十枚铜钱.⑤随步辄减:边走边往下扣减.⑥赡:资助.⑦没官:被官府没收.⑧内帑(tǎng躺):旧时指国库.帑:国库所藏金帛。
俭啬老文言文
夫俭者,节也;啬者,小气也。
从宜人之道,俭而不啬为上。
昔有一老人,家贫而节俭,食不过三味。
一日有人前来,老人待客,拿出一只瓶子,内装酒,共饮一杯,余下倒回瓶中,客人谢别离去。
次日,又有人前来,老人待客,依旧拿出瓶中倒了酒,两人共饮一杯,余下倒回瓶中,客人谢别离去。
第三日,有人来访,老人仍然拿出瓶中的酒待客。
但当客人品尝时,却发现瓶中酒已经变味。
客人怪异地问道:“前两次的
酒味道还好,今天为何会变质呢?”老人脸上露出了悲哀之色,泪水滑落,哽咽着说道:“我家贫苦,只有这一瓶酒。
前两次
见到的都是好友,尽管我们分赃来喝,也不过几滴几滴,还能留下一丝香味。
可如今来的是你,我不舍得,便把我与你喝的部分倒回瓶中,哪知道瓶中酒变了味道。
”
从老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节俭的优点,同时也提醒我们不要过分的小气,一切要量力而行。
俭和啬,只有在情况适当的前提下方为可取。
小学六年级小升初语文暑期精品阅读集训文言文阅读1.文言文阅读《俭啬老》汉时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
恶衣蔬食,侵晨而起,侵夜而息。
管理产业,聚敛无餍,而不敢自用。
或人从之求丐,不得已而入内取十钱,自堂而出,随步辄①减,比②至于外,才余半在,闭目以授乞者。
寻③复嘱云:“我倾家赡君,慎勿他说④,复相效而来!”老人俄死,货财没官。
〔注:①辄zhé,就。
②比:等到。
③寻:接着。
④他说:外传。
〕(1)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侵晨而起侵:渐近。
侵晨,天刚要亮。
B.聚敛无餍餍:(yàn)满足。
C.闭目以授乞者;以:把,其后省略了“之”,代钱。
D.我倾家赡君;赡:shàn,赡养。
(2)判断语句翻译的正误。
①“恶衣蔬食”——穿破旧的衣服,以蔬菜为食物。
②“货财没官”——财产没有交给官家。
③“自堂而出,随步辄减”——从堂屋走出,随着脚步减少(准备送给乞者的钱)④“或人从之求丐”——有个人跟着他,向他乞讨。
(3)老人给了乞者多少钱?(4)“闭目以授乞者”中“闭目”的细节与“我倾家赡君”这样的人物语言,表现了“老人”的什么特点?2.阅读《南辕北辙》,完成习题。
南辕北辙有人于太行之北面而持其驾①,告臣曰:“我欲之②楚。
”臣曰:“君之楚,奚为北面?”曰:“吾马良。
”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③多。
”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御者④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
(选自《战国策》)导读:成语“南辕北辙”可谓人人皆知,如果行动和目的相反的话,所得结果也只能是背道而驰。
注释:①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
②之:动词,往,到。
③用:资用,即路费。
④御者:驾车的仆夫。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实词。
②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________)②吾用.多。
(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①君之楚,奚为北面?②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俭啬老译文
在汉朝的时候,有个人叫“俭啬老”。
这老头可有意思啦!他特别特别抠门儿。
有一回,他快到了有钱亲
戚的家门口,那脚就跟钉住了似的,死活不肯进去。
有人就问他为啥呀?他哼哼唧唧地说:“那亲戚家可不得了,我进去了,他们一招呼我,就得留我吃饭。
这一吃饭,那不得花他们的钱嘛!我可不忍心让他们
破费。
”
还有一次啊,这老头大白天的在家里点着灯。
有人就奇怪了,说:“大白天的,您这是干啥呀?”您猜他咋说?他眨巴眨巴眼睛,一脸认
真地讲:“我这是怕黑天的时候没灯点,所以趁着现在有亮光,先点着,省得黑天的时候着急。
”
再有啊,这老头有个儿子,有一天大宝贝儿子脑袋上长了个疮。
他
寻思着给儿子治病,可又舍不得花钱买药。
琢磨来琢磨去,最后居然
从自己的发髻里弄出点油垢来,抹在儿子的疮上。
您说说,这叫啥事
儿呀!
这老头啊,就是死抠死抠的。
有一天,他去参加别人的葬礼。
一路
上是紧赶慢赶,就为了能在人家葬礼上多喝点免费的酒,多吃点免费
的饭。
等到了地方,那眼睛就跟狼似的,盯着桌上的饭菜。
别人都觉
得他这模样太丢人,可他才不在乎呢,一心就想着多吃多占。
他家里有一匹病马,别人劝他把马卖了换点钱。
他摇摇头,说:“这马啊,我还留着有用呢。
”人家就问:“这病马能干啥呀?”他得意地说:“这马要是死了,那能卖不少马皮呢!”
这俭啬老的故事啊,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他的种种行为,把抠门儿发挥到了极致,简直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笑料。
出处:《笑林》。
俭啬老人,名不详,世居我国某地。
其生性恬淡,不慕名利,安贫乐道。
虽家境贫寒,然老人心胸宽广,乐善好施,深得邻里赞誉。
一日,邻家失火,房屋烧毁,家人无家可归。
俭啬老人闻讯,毫不犹豫地拿出家中仅有的几件衣物,资助邻居度过难关。
邻里感其恩德,纷纷前来道谢。
老人却淡然一笑,曰:“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吾等皆应相互扶持,共度时艰。
”又有一次,俭啬老人路过一家药铺,见一贫病交加的女子卧于街头,痛苦不堪。
老人心生怜悯,遂以家中积蓄,为女子购买药物,并亲自照料她的起居。
女子康复后,感激涕零,欲以银两相赠。
俭啬老人婉拒道:“老朽生平,从不求人,今助尔等,亦非图报,但愿尔等日后能互相帮助,共度难关。
”俭啬老人晚年,家道中落,生活愈发艰辛。
然老人并未因此而颓废,反而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宁生活。
一日,家中粮尽,老人饿得头昏眼花。
邻居见状,主动送来一袋米。
老人感激不已,便将家中仅剩的一只鸡宰杀,用以款待邻居。
邻居感叹道:“老先生,您如此节俭,竟连一只鸡都舍不得吃,真乃世间少有。
”俭啬老人闻言,微笑道:“人生在世,当知足常乐。
吾等虽贫,然内心充实,何愁无米下锅?”岁月如梭,俭啬老人终于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在他离世之际,邻里纷纷前来祭奠。
一位邻居感慨地说:“老先生一生节俭,却乐善好施,真是世间少有的贤者。
我们应向老先生学习,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关爱他人,共度难关。
”俭啬老人的事迹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他的品行,如同冬日暖阳,照亮了人们的心灵。
在我国古代,俭啬老人被誉为“世间奇人”,其事迹被载入史册,流传千古。
综上所述,俭啬老人乃我国古代一位具有高尚品行的老者。
他的一生,犹如一部节俭的教科书,教导后人如何珍惜生活,关爱他人。
他的事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俭啬老文言文翻译:
汉朝时期,有一位没有后代的老人,他的家里很有钱,但是呢,这位老人生活作风很是节俭吝啬,衣服穿得破破烂烂的,吃得东西也不是大鱼大肉,而是一些简单的蔬菜。
他做事很刻苦认真,每天早晨很早就起床管理产业,到了很晚才休息,仿佛他赚钱的时候不知道辛苦一样,但是自己却不舍得花费一分钱。
当有人向他乞讨的时候,他只有在迫不得已地去房间里取十个铜板,从房间出来的过程中,还要从十个铜板里取出一半的钱数出来,因为心疼钱,他闭着眼睛把钱给乞讨者,同时嘴里还念叨着:“我的钱已经全部给你了,你不要告诉别人你从我这里要到钱了,免得其他人效仿你来跟我讨钱”。
不久后,老人去世了。
管家没收了他的田地房屋,他存下的钱也被管家收入国库。
11、俭啬老
汉时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
恶衣蔬食。
侵晨而起,侵夜而息。
管理产业,聚敛无餍,而不敢自用。
或人从之求丐,不得已而入内取十钱,自堂而出,随步辄减,比至于外,才余半在,闭目以授乞者。
寻复嘱云:“我倾家赡君,慎勿他说,复相效而来!”老人俄死,田宅没官。
阅读训练:
一、解释划线的字词
1、恶衣蔬食()
2、侵晨而起()
3、聚敛无餍()
4、比至于外()
5、复相效而来()
6、老人俄死()
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管理产业,聚敛无餍,而不敢自用。
2、我倾家赡君,慎勿他说。
三、请找出两句文章中表现主人公俭啬的典型句子。
四、由文中的悭吝人形象我们能够联想到文化长廊中的吝啬鬼形象,请举出两个典型例子并说明出自哪部作品。
1、出自《》
2、出自《》
参考答案:
一、破旧;迫近,邻近;满足;等到;效仿;不久
二、1、细心经营自己的产业,赚钱从不满足,自己也舍不得花费。
2、我用全部家产救济你,千万不要向他人说(我有钱)。
三、聚敛无餍,而不敢自用;
自堂而出,随步辄减,比至于外,才余半在,闭目以授乞者;
我倾家赡君,慎勿他说,复相效而来!
四、1、严监生《儒林外史》;
2、老葛朗台《欧也妮·葛朗台》
3、阿巴贡《悭吝人》
译文
汉朝时有一位老人,没有后代,家富但节俭吝啬,粗衣淡饭。
早起晚息,细心经营自己的产业,赚钱从不满足,自己也舍不得花费。
有人向他乞讨,不得已进房间取十钱,从房间出来,边走边减少施钱,等到了屋外,只剩下一半了,于是闭着眼睛忍下心来给那个乞丐,并不断叮嘱说,我用全部家产救济你,千万不要向他人说我有钱,别人会向我乞讨的。
不久老人死了,房屋土地被官府没收,钱财货物都充了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