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YZ10望春小学+吴寒冰+开心农场
- 格式:doc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5
开心农场快乐种植育人育心
吴留珍
【期刊名称】《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年(卷),期】2016(000)001
【摘要】曾几何时,网上虚拟的"开心农场"让许多人为之痴迷.如今,现实版的"开心农场"正在我们武进区礼河实验学校火热上演.
【总页数】1页(P46)
【作者】吴留珍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礼河实验学校,江苏省21314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6
【相关文献】
1.育人育心育心养德——“走进学生心灵”的学校德育特色文化实践研究 [J], 王震宇
2.育人育心,育心陶情 [J], 黄星红
3.育人育心育心养德——“走进学生心灵”的学校德育特色文化实践研究 [J], 王震宇;
4.育人育心育心养德——“走进学生心灵”的学校德育特色文化实践研究 [J], 王震宇;
5.育人育心、育心育德——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 [J], 徐晓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开心农场小学作文(合集11篇)快乐农场学校作文1今日,是阳光雨露农场启动仪式的日子,我早早起床,预备动身,可一出门下起了小雨,我想可能去不了了,到了学校以后,老师又通知可以去,我和妈妈坐上孙雪晴妈妈的车动身了。
走进阳光农场,眼前一片绿油油的,由于刚下过雨,旁边的秦岭山雾气环绕,很是壮丽。
学校杨校长还讲了话,农场的经理也讲了话,我们还知道了麦苗和韭菜的区分,还进行了剥花生和套圈竞赛,最终走进菜园,在工作人员的关心下,我们很快就学会了,先用锄头把土把开,再把小苗放进去,把土填平,一会功夫,我们就把西红柿,豆角,黄瓜,都种进地了。
快乐农场学校作文24月29日一大早,妈妈领我去快乐农场劳动。
我们是其次组,我们组有十名成员。
我把从家里带来的小铁铲和小水桶拿上,我观察别的同学也拿着铁锨和小桶。
我知道我们的豆豆园在哪里,领着小伴侣去豆豆园。
我们从小木屋里拿出农具开头劳动了。
先用铁锨和小锄头松土,再挖了许多小坑把那些妈妈领来的苗苗放进去,用土埋好。
我们种的苗苗有西红柿、辣椒和茄子。
种好后就开头浇水。
我们干得热火朝天,天气很热,大家汗流满面。
身上是汗水,脸上是微笑。
快12点的时候,最终干完活了,然后在地里合了张影,又在通道里合了张影。
我们脸上有绚烂的微笑,手上摆着各式各样的动作。
我感觉自己摆的姿态最酷了。
今日我感觉很快乐,我喜爱快乐农场,我喜爱一七班,我喜爱这个大家庭。
快乐农场学校作文3今日早上,我7:10就醒来了,由于今日要去农场干活了,我很兴奋,我们准时在校门口集合后就动身了。
大约走了1个小时,到了我们班级的农场,大家很快开头了劳动。
我们种的是西红柿、黄瓜、豆角、辣椒。
我先用铁锹把土挖开,再把大土块拍碎,再用小铁锨挖了5条沟,然后把培育好了的小苗埋到松松的土坑里,再用小桶接满水浇在小苗上。
我觉得很辛苦也很好玩,看来肯定要珍惜粮食,不能铺张哦!干完活我们去吃饭,我吃得肚子圆鼓鼓的!吃完饭我们就乘车回家了,我盼着下次再来这里。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论文-“开心农场”绿色种植活动的实践研究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利用校内实践基地,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以“开心农场”绿色种植活动为例进行实践研究。
在科学选择种植内容、合理管理种植区、主动生成种植课程、评价种植课程等四个方面入手,充分挖掘学校开展种植区背后的教育价值,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开心农场”享受真实体验,获得直接经验,让其得到更为和谐的发展,同时也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种植文化。
教育部在《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学校需要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学校不能把学生关在教室里“实践”,在文字和图片中“体验”,而是需要开发校内实践基地,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我校前两年开辟了“开心农场”校内实践基地,让每个学生在实践基地中享受到了真实体验,获得了直接经验,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让他们获得了更为和谐的发展,同时也初步形成了我校的种植文化。
但随着实践的深入,我们发现“开心农场”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首先,种植区域零乱。
虽然“开心农场”设置了大面积的种植区,但种植的区域未得到合理的规划,出现了东一块、西一片、北一垄、南一畦的零乱场面,既不美观,也出现了草中有果、花中有菜的败景。
其次,种植内容都由老师提供。
让学生参与种植活动未能和家长很好的沟通,教师们往往贪省力自己买点种子随便种种,不让学生参与种植内容的选择,不让学生参与什么季节该种什么的讨论,减少了学生自主参与与探索的机会。
第三,种植区基本由老师管理。
种植区的创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大自然赋予的很多东西,同时让学生知道身边常见的植物的生活性,但老师们往往嫌学生参与种植管理常规太难管,又要准备各种管理工具太麻烦,所以教师就担当了全部的管理工作,学生只充当了旁观者的角色。
最后,种植课程得不到系统的整理。
种植区的有效开展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非常有意义的课程,但由于管理者对种植区的教育价值的偏差,不能有效地研讨、整理出优秀的主题式种植课程,而往往出现了只为种植而种植,对学生的隐形教育意义不大。
小学开心农场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小学开心农场是一个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农业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激发对自然的热爱的教育项目。
通过参与农场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种植、养殖、采摘等农业生产过程,增强他们对农业的理解和兴趣。
二、实施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农业知识,培养对农业的兴趣和热爱。
2.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4. 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三、实施内容。
1. 农场参观,组织学生到当地农场进行参观,了解不同的农作物、家禽、畜牧等养殖情况,亲身感受农业生产的全过程。
2. 农作物种植,在学校内设立种植区,让学生亲自动手种植蔬菜、水果等农作物,并负责日常的浇水、施肥、除草等工作。
3. 家禽养殖,学校内建立家禽养殖区,让学生参与鸡、鸭、鹅等家禽的饲养和管理,学习家禽的生长发育过程。
4. 采摘体验,在农作物成熟时,组织学生进行采摘体验,让他们亲自动手采摘所种植的农作物,并了解不同作物的采摘方法和时机。
5. 农产品加工,组织学生对采摘的农产品进行简单加工,如洗净、去皮、切片等,让他们了解农产品的加工过程和方法。
四、实施步骤。
1. 确定项目计划,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共同制定小学开心农场的实施计划,确定活动时间、地点、内容等。
2. 组织实施团队,确定负责实施的老师和工作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
3. 宣传和招募,向学生和家长宣传开心农场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征集家长志愿者协助实施。
4. 准备场地和设备,为开心农场活动准备好种植区、养殖区、工具设备等必要物品。
5. 实施活动,按照计划,组织学生进行农场参观、种植、养殖、采摘等活动。
6. 总结和评估,活动结束后,对项目进行总结和评估,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为下一次活动做准备。
五、实施保障。
1. 学校支持,学校领导对开心农场项目给予支持,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备。
2. 师资力量,学校老师和工作人员参与项目实施,负责指导学生和管理活动。
故事-开心农场1六七年前,我大儿子阿白正要小学升初中的那个暑假,他突然迷上了脸书上的一个游戏,叫作《开心农场》。
他弟弟那时候比他小两岁,也跟着哥哥一起玩《开心农场》。
我是我们家所谓阶级最低的,事实上我根本不碰电脑,我那个时候也还完全不会打字。
很多年前,我到大陆来,我到香港去,有些场合大家会交换名片。
大家会说,骆老师,你有没有Email?咱们交换一下。
我就说,没问题。
但问题是我不会打字,所以常常有些人写了长篇文字跟我谈文学,我的回应就是:是的,好。
所以,他们都以为我是个很冷酷的人,其实不是,我真的不会打字。
我是错过了我二十七八岁时电脑刚刚普及时第一波网络热潮。
我身边的哥们儿、创作者,他们都开始打字了,但是我错过了那个机会,所以我一直还是手写稿。
到现在我写小说还是用黑色的0.7mm的原子笔写在A4的影印纸上,对我来讲那好像才叫创作。
但现在我会打字了,不过这就要从头说起。
那个时候我两个儿子迷上了玩《开心农场》。
我太太在大学教书,他们学校大概每一两年就给老师配一台笔记本电脑。
我太太用一用,淘汰以后就给大儿子,大儿子用一用,又来了一台新的,太太的那台又淘汰给大儿子,大儿子那台就淘汰给小儿子。
再来一台,太太淘汰的给大儿子,大儿子淘汰的给小儿子,小儿子淘汰的给我。
不过基本上我不太使用电脑,那时候我白天去咖啡屋写作,晚上陪小孩玩,花了比较多时间在陪小孩。
等小孩睡了,十点之后,我还会看点书,偶尔挂挂网,可能也就是想办法看一下色情网页,没有起到什么真正的用处。
可是,我大儿子在小学升初中的那个暑假迷上了《开心农场》。
我一听就想,这什么娘炮的游戏。
因为我听说《开心农场》都要跑去别的农场偷人家的菜。
我们骆家好男儿,你祖父是怎么样的人?你太祖父是怎么样的英雄好汉?你们做这种偷鸡摸狗的事,偷人家的菜,这是什么?偷东西也要偷大一点的,偷东西你要偷火箭或者偷人家的高科技,你偷菜?我就觉得特别地丢人。
我以前在小流氓的年代,不是在个人电脑上打电动,那时候是用投币式的台机。
小学开展开心农场总结8篇篇1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小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亲近自然、了解农业知识,我校决定开展开心农场活动。
通过本次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农业的乐趣,增进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二、活动准备1. 场地选择:我们选择了学校周边的一块闲置农田作为开心农场的场地。
该场地地势平坦、阳光充足,非常适合种植各种农作物。
2. 种植计划: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详细的种植计划。
计划包括种植的农作物种类、种植时间、管理方法等,确保每一块土地都能得到合理的利用。
3. 团队分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块土地的管理。
小组内成员需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土地的耕种、管理、收割等工作。
三、活动过程1. 土地耕种: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学会了如何使用农具进行土地耕种。
他们亲手翻土、施肥,为种植农作物做好了准备。
2. 种植管理:在种植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定期浇水、除草、施肥等。
他们学会了如何观察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并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3. 收获体验:当农作物成熟时,学生们亲自进行收割。
他们感受到了农业的艰辛与喜悦,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
四、活动效果1. 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在开心农场活动中,学生们需要相互协作、互相帮助才能完成任务。
这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2. 提高了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通过亲手种植和管理农作物,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农业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
他们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愿意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3. 增进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在开心农场活动中,学生们近距离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他们学会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这将对他们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五、总结与展望总的来说,我校开展的开心农场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不仅学到了农业知识,还锻炼了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学校开心农场策划书3篇篇一《学校开心农场策划书》一、活动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孩子们与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少,对农业知识的了解也越来越匮乏。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自然、了解农业,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我们计划在学校内开辟一块开心农场,让孩子们在课余时间参与到农业生产中来。
二、活动主题亲近自然,体验农耕三、活动目的1. 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快乐,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活动时间[具体时间]五、活动地点学校开心农场六、活动对象全体师生七、活动准备1. 与学校相关部门沟通,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和配合。
2. 邀请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3. 准备好活动所需的种子、农具、肥料等物资。
4. 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本组成员的活动。
八、活动内容1. 开垦土地: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农具开垦土地,为种植做好准备。
2. 种植作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选择种植不同的作物,如蔬菜、花卉等。
在种植过程中,学生们将学习到种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播种、浇水、施肥等。
3. 田间管理:学生们定期对自己种植的作物进行管理,如除草、松土、病虫害防治等。
在管理过程中,学生们将学习到如何观察作物的生长情况,如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 收获果实:当作物成熟时,学生们将亲自收获自己种植的果实,体验丰收的喜悦。
在收获过程中,学生们将学习到如何正确采摘果实,如何保存果实等知识。
5. 成果展示:学生们将自己种植的作物进行展示,分享自己的种植经验和收获感受。
同时,学校将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
九、活动预算1. 种子、农具、肥料等物资费用:[X]元2. 专业农业技术人员指导费用:[X]元3. 学生奖品费用:[X]元4. 其他费用:[X]元十、活动注意事项1. 活动前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06YZ10依托“开心农场”种植平台,加强小学生责任心培养的实践研究依托“开心农场”种植平台,加强小学生责任心培养
宁波市鄞州区望春小学吴寒冰
在一次国际教育论坛上,中外教育家围绕道德教育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得到了共识:“道德教育主要要抓住四点——责任心的培养,诚信教育,同情心和爱心的教育,首当其冲的是责任心。
”
笔者作为一名专职的科学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看到学生没有及时收拾、管理好实验仪器和器材,丢失现象屡见不鲜,而实验室在使用后,关闭门窗、切断电源、水源的事似乎就是小电管员一人的工作,其他同学压根儿就事不关己,这些都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
除了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强调、与班主任共同配合教育外,本人一直在寻找一个更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责任心操练平台,让他们能更有兴趣、有能力去学习、去实施。
去年,学校在工作安排中,让本人管理学校的“开心农场”。
所谓“开心农场”,是我校在校容校貌整改过程中,在教学楼与食堂之间的空地上,开辟建立了校内种植实践基地。
在不大的校园内有这样一方乐土,实属难得。
我马上想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学生不仅能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品尝劳动的喜悦,在对农作物的培育过程中,还能培养和加强自身的责任心,是一个很好的支撑点。
一、开局:以“班级认养制”激发责任心
1.分田到班
一大块田地,不多不少分成16畦,3——6年级每班一畦,实行班级自主管理与学校统一管理相结合的方式。
2.农田文化
给田地设计班牌,构思一句响亮的口号,营造和谐、温馨的植物成长环境。
“植物给我一片绿,我给植物一份爱。
”、“同花儿一起开放,和小树一起成长。
”……这些发自学生内心的语言流淌在田地间,学生参与其中,唤起了责任意识。
图1:部分班牌设计
3.岗位分配
一个班40多个同学,只有一畦田,怎样让大家都参与呢?我设计了一个表
在这些开局工作的落实过程中,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参与性、积极性都
非常高,班集体荣誉感不断被唤醒,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责任心。
二、定局:以“班级竞赛制”训练责任心 经过前期的宣传和责任分配后,各班的“小农人”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期盼着马上就可以开始“一展身手”了。
于是,本人发挥了科学老师的特点,结合科学教材的特点选择种植项目,并且有意识的安排同一个年级段种植相同的植物,在保证农田多样性的基础上,让班级与班级之间展开竞赛,以此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责任心。
1.种植项目
根据3——6年级科学教材的安排、结合本地的气候条件,笔者联合学校的几位科学教师共同选择了以下几个种植项目:
三年级段:凤仙花、毛豆
四年级段:小油菜、西红柿
五年级段:芋艿、茄子
六年级段:土豆、玉米
图2:学生部分摄影作品
2.种植比赛
因为各班的种植项目相同,所以进行班级与班级之间种植情况比赛的可比性强。
我们规定“一周一小比、四周一大比”的方案,每周五下午进行比赛:比植株的大小、高矮,比田地干净、植物色泽等,四周后进行一次总结性评定,得出每月的年级段“种植大王”。
虽然一周一比,但孩子们心里每天都暗暗较着劲,一定要争取到“种植大王”的称号。
在每天的活动中,学生热爱劳动、主人翁意识等得到了训练,而这二者正是责任心的具体体现。
三、稳局:以“多元设置奖”理解责任心
一段时间的接触和“磨合”之后,各班逐渐步入相对稳定的时期,孩子们一有空,就去盯自己的“宝贝”,部门之间各司其职,一点也不敢马虎:养护部门轮流浇水、施肥、除草、捉虫,后面跟着观察记录部门的同学,认认真真地记录,摄影部门端着相机,唯恐错过美好瞬间,售后管理部门暂时无事可做,巴巴地望着小油菜、小玉米,念叨着早点可以收来卖给食堂呢!
每月的“种植大王”评比后,笔者发现一个现象:那些没有得到奖项的班级很失落,虽然他们付出的努力并不少,但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比如水浇多了、比如被风刮倒了,而全盘皆输,这对他们的打击很大。
于是,我们及时调整评比标准,从多元化角度设置奖项。
除了原来“一周一小比,四周一大比”的每月“种植大王”评比外,还设置了“最佳养护班”、“最完善记录奖”、“最具创意镜头”等,还有摄影作品、观察日记的评比等等。
当然,各部门之间分工不分家,共同管理着班级的责任田。
去年国庆长假,天气非常好,一连几天都是大晴天。
401班的王果同学跟着爸爸妈妈在外面旅游,可是他非常牵挂开心农场里的青菜:同学们都放假了,没有浇水,也没有雨水,小青菜们会不会干枯?这可是同学们开学不久后种下的,每天看着他们一点点长大,上周评比中,我们班可是最大的!现在眼看就快收割了,难道要功亏一篑?想到这儿,他再坐不住了,在征求爸爸妈妈同意后,提早结束旅程,回来赶到学校给青菜们浇水,顺便也给其他几个班级也浇了。
了解到情况后,学校给王果同学颁发了本月的“特别贡献奖”,不仅起到了鼓励作用,也给其他同学树立了身边的榜样,孩子们在“开心农场”的管理中进一步理解了责任和担当。
还有位学生在周记中这样写到:由于我们班的日常养护部门没有掌握好土豆的浇水规律,使我们班的土豆收成明显减少,没有获得“种植大王”的奖项。
一开始,我们班好多同学都在怪日常养护部门,他们自己也很难受,但吴老师告诉我们,因为我们班日常管理非常积极,获得了“最佳养护班”,而且我的一篇观察日记“为什么土豆收成为减少”也获得了学校评比一等奖。
捧到这类奖状,我
们感到无比的快乐。
图3:学生颁奖现场
像这样多元奖的设置,从不同方面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肯定,使学生理解了付出才有回报,努力就有希望,也更深刻地感受和理解了责任心的内涵。
四、结局:以“完美收成时”深化责任心
作为一个“小农夫”,最最期待的当然是收获劳动成果的那一刻了。
长长的茄子穿上了紫衣裳,原本绿绿的西红柿终于红了脸蛋,轻轻地摘下来数一数:一个,两个,三个……竟然有不少,班级里大家挨个儿端详一周,就去销售了。
虽然这是售后部门的工作,但很多同学都跟在屁股后面,食堂的伯伯们郑重地拿出秤来称,按市场价成交、付钱。
孩子们做成了一笔生意,捧着几十元钱大呼小叫,一个个乐开了怀。
最开心的要数602班的同学们了,在他们的精心呵护下,收获了三十多斤土豆,他们兴高采烈地拉到食堂过秤。
食堂师傅主动提出留一些给同学们烤一烤,大家分着吃。
这个提议太吸引人了,利用一节科学课的时候,大家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果实,那滋味溢满了整个校园。
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也让大家更有感触。
学校德育处趁热打铁,召开主题班会《让责任心流淌田间》。
班会课上,没有老师的点拨,没有冗长的说教,大屏幕播放着同学们精心养护农田时的照片、果实成熟时的样子,同学们展示着观察日记,发表着自己对“责任”两个字的理解,将实践体验和责任教育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
而且收获的成果,让班级增添了几册图书、购买了一些劳动工具、每个人获得了一个小奖品等等,这个结局无疑是完美的。
大家又投入到下一轮的农田管理中去了。
其实还有更完美的:五年级某班在“开心农场”中,共计收获了一百多元,正当大家议论纷纷,如何使用这一百多元“巨款”的时候,却传来一个消息:语文戴老师生病住院了!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该班的同学不约而同想到一起去了:用这些钱给老师买点水果,去看望她……其中的过程自然不必要再赘述,但在这件事件中反应出来的信息却让我们作为教育者倍感欣慰。
谁能不说,这些孩子们把这笔金钱的利用值最大化了?这是一种责任心的升华,这更是一次道德情感的真实体现。
图4:学生收获劳动成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责任心是一种习惯性行为,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素质,是做一个优秀的人所必需的。
笔者依托学校开辟的“开心农场”种植平台,将植物的种植和管理工作交给3——6年级的学生,学生们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承担了各项责任,能力得到锻炼,真正落实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人人负责任”的现象,加强了学生的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