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的比较
- 格式:doc
- 大小:3.90 KB
- 文档页数:2
腔镜辅助与传统手术在甲状腺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中的效果比较龚茂松;丛伟;郝战宇;孙景福;李波;亓玉忠;刘佳宁【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6(056)013【总页数】2页(P107-108)【作者】龚茂松;丛伟;郝战宇;孙景福;李波;亓玉忠;刘佳宁【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济南250033;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济南250033;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济南250033;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济南250033;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济南250033;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济南250033;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济南250033【正文语种】中文分化型甲状腺癌伴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患者,根据2012年《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推荐,需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可减少术后复发,甲状腺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分化型甲状腺癌。
传统开放性手术作为甲状腺疾病外科治疗的金标准[1],在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时需在颈部取一长12~15 cm的“L”型切口,术后颈侧区麻木、疼痛等不适较明显,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生理及心理创伤。
近年来甲状腺微创手术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2] ,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是将腔镜技术用于甲状腺手术中以减小颈部疤痕[3]。
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们比较了腔镜辅助下甲状腺乳头状癌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与传统手术的效果,探讨腔镜辅助技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中的价值。
临床资料: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42例,男10例、女32例,年龄23~62(45.68±9.70)岁。
术前经细针穿刺均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且B超检查怀疑伴有颈侧区淋巴结转移。
根据患者意愿将42例患者非随机分为两组,传统开放组22例,男5例、女17例,年龄23~61(44.00±11.78)岁。
腔镜辅助组20例,男5例、女15例,年龄30~62(47.88±10.71)岁。
两组性别、年龄具有可比性。
手术方法:两组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行甲状腺(近)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病例均先取颈前长约6 cm的弧形切口,待完成甲状腺(近)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腔镜辅助组自颈前切口内置入腔镜器械(5 mm的30°奥林巴斯腔镜),向侧方游离皮瓣,保留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副神经,采用腔镜辅助微创手术方式,改良清扫颈侧区淋巴结;而开放组则将切口向颈侧区延长至12~15 cm,按照传统方式行颈侧区淋巴结改良清扫术。
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与传统手术效果比较王少山【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生》【年(卷),期】2014(52)21【摘要】目的探讨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在良性甲状腺结节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6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行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总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美容效果.结果无论单侧还是双侧手术,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引流总量、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不超过4 cm的良性甲状腺结节.【总页数】3页(P134-136)【作者】王少山【作者单位】山东省安丘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山东安丘26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3【相关文献】1.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与传统手术的比较 [J], 袁松林2.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J], 梅勇3.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与直视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比较 [J], 单远洲;李创;李小刚;姚凯;高钢龙;张学利4.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与传统手术的比较 [J], 朱旬;邢春根;金涛;陈强;蒋国勤;曹华5.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与直视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比较 [J], 单远洲;李创;李小刚;姚凯;高钢龙;张学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对比分析刘大文【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possibility and safety of endoscopic-assisted mini-incision thyroidectomy.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indications and families advices,47 cases admitted to the First Hospital of Huangshi of Hubei Province from January 2010 to June 2011 were divided into treating group and control group.30 cases of treating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endoscopic-assisted mini-incision thyroidectomy,17 cases of control group with traditional thyroidectomy.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s The operating time of operation in the treating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The volume of hemorrhage during operation was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The length of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were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0.05).The recurrent rate during the one year follow-up of the two groups had no difference(P > 0.05).All patients of the treating group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cosmetic results,but 7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complained of unsatisfactory cosmetic (P < 0.05) ;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incidenc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10.0% vs 35.29%,P < 0.05).Conclusion Endoscopic-assisted mini-incision thyroidectomy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with fine cosmetic result,and it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clinical.%目的探讨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可能性与安全性.方法将湖北省黄石第一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47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根据治疗适应证和家属意见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患者行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对照组(17例)患者行传统开放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年,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均对切口瘢痕满意,对照组有7例患者对切口瘢痕不满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0% vs 35.29%) (P <0.05).结论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效果肯定,在美容效果上有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3(019)012【总页数】2页(P2304-2305)【关键词】甲状腺良性肿瘤;甲状腺切除术;手术治疗;疗效评估【作者】刘大文【作者单位】湖北省黄石第一医院肿瘤外科,湖北黄石43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6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较为常见。
腔镜甲状腺手术入路的方法作者:侯娜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版》 2018年第3期【摘要】20 余年前内镜技术就已经应用于临床,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外科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1]。
腔镜甲状腺手术入路可分为胸骨切迹上入路、腋窝入路、前胸壁入路及胸乳人路[2-3],今笔者就来总结下各入路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腔镜甲状腺;手术方法1996 年Gagner 行世界上首例腔镜甲状旁腺大部切除术[4],1997 年意大利普外科医生Huscher 等[5] 报导了首例腔镜甲状腺腺叶切除术,2002 年我国完成首例颈部无疤痕内镜甲状腺切除术[6]。
其手术的切口取自身体非暴露部位,实现了不依赖传统手术入路进行甲状腺手术操作且达到了治疗疾病及美容的双重目的,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开展,使外科医师的腔镜甲状腺手术技术也得到迅速提高。
1 手术方法1.1 胸骨切迹上入路1997 年Miccoli 开展首例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MIVAT。
MIVAT 手术切口位于胸骨切迹上1cm ~ 2cm 或颈前下方皮肤自然皱折处,无需充气,电刀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至颈前肌群表面,切开颈白线,分离颈前肌群。
用悬吊装置或者直接用拉钩建立手术空间,从小切口置入5mm 腔镜和手术器械,分离显露甲状腺腺体及结节进行甲状腺手术。
经胸骨切迹上入路是甲状腺微创手术的初步探索,此法手术视野差,术后颈部有瘢痕,美容效果差,已很少使用。
1.2 腋窝入路Ikeda 等[7] 首次报告了腋窝入路方式,术后颈部无瘢痕,腋窝的瘢痕可被自然下垂的上臂覆盖,美容效果佳。
方法: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取仰卧位,垫高肩背部,颈部稍后仰,患侧上臂屈135°、外展45°、肘关节屈曲90°,完全暴露患侧腋窝,前臂悬吊固定在头架上。
常规消毒,用1:200 000 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稀释液注射于剥离区域皮下。
距患侧腋窝顶4cm 腋前线位置作一15mm 切口,以分离棒经皮下向患侧甲状腺潜行游离,形成皮下隧道。
腔镜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摘要】目的:比较腔镜技术与传统开放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80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腔镜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各4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2组手术过程均顺利;与传统手术组比较,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术后疼痛评分低,住院时间短,切口满意率高(P<O.05);2组术后颈部感觉异常、吞咽不适、呛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
经计算,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为6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则达到了8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系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结论:腔镜技术用于甲状腺切除术具有癖痕小、恢复快、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等优点,安全、有效。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切除术;腔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8-074-02 甲状腺疾病为临床常见病,多需手术治疗。
常规开放手术后患者颈部可遗留明显瘫痕,而腔镜辅助下甲状腺切除术具有恢复快、切口隐蔽,'痕小等优点。
本研究比较应用腔镜技术和传统术式行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一2012年12月本院诊治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80例,其中单侧甲状腺手术58例,双侧22例;术前超声检查示甲状腺肿瘤最大径镇4 cm。
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各40例。
月空镜手术组男13例,女27例;年龄29 -51(38. 5士6. 5)岁。
传统手术组男15例,女25例;年龄26 ^45(40. 5士5. 5)岁。
2组年龄、性别比例、肿块直径、肿瘤部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
1.2 方法1.2.1 腹腔镜手术方法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平卧位头部后仰。
于乳头连线正中作切口达皮下深筋膜,使用剥离器作皮下隧道置入30。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护理要点及心得分析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手术方式,相比传统手术方式,它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减少术后并发症等优点。
在术后的护理过程中,患者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术后的康复。
本文将从护理要点和心得分析两个方面来进行讨论。
一、护理要点1. 术后伤口的护理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伤口较小,但术后还是需要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情况,避免感染。
术后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好伤口换药及伤口消毒工作。
定期检查伤口愈合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 营养与饮食术后患者需要通过合理的饮食来帮助伤口愈合及身体康复。
避免过于刺激性食物,补充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保证营养的摄入。
患者还需要多饮水,促进体内废物的排出,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3. 术后的活动术后患者需要适当的休息和活动。
在术后的早期,需要适当的床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伤口裂开。
也需要适当的进行一些轻度的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恢复。
4. 心理护理在术后,患者往往会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需要家人的鼓励和支持。
医护人员也要及时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树立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
5. 定期复查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以确保身体康复的情况及早发现并处理出现的问。
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情况,可以增加术后治愈率。
二、心得分析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对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护理要点的重要性。
术后伤口的护理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定期观察术后患者的伤口,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合理的饮食和营养也对术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的饮食,以保证其身体健康的恢复。
术后的心理护理也非常重要。
很多患者在手术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需要我们用心去倾听患者的心声,并给予适当的安慰和支持。
只有全方位地去关心患者,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度过术后的恢复期。
在护理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随时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并及时向医生报告患者的状况。
【摘要】目的:探讨腔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手术和传统开放性甲状腺手术应用在甲状腺疾病中的效果及价值。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外科手术130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性手术切除,观察组采用腔镜辅助甲状腺切除,记录两组手术效果。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17.37±18.97)min,术中出血量(21.33±9.79)ml,切口长度(1.54±0.32)cm,术后患者恢复进食时间(14.58±3.75)h,住院时间(4.56±1.04)d;对照组手术时间(104.32±11.09)min,术中出血量(48.68±18.67)ml,切口长度(6.32±1.04)cm,术后患者恢复进食时间(24.63±6.13)h,住院时间(7.96±2.33)d,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881、10.4597、35.4168、11.2754、10.7431,p 【关键词】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开放性
中图分类号 r5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0-0040-02
doi:10.14033/ki.cfmr.2016.20.020
甲状腺良性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的疾病,一般好发于女性患者,表现为颈部前方有类似于核桃状的局限性肿块,质地相对较硬,伴随吞咽上下移动,一般临床需要采取手术切除治疗[1]。
传统的临床治疗方法是采用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手术,但是对患者的创伤相对较大,术后恢复慢,同时在患者颈部遗留有5~7 cm的瘢痕,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美观,给广大患者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因此在临床上如何将手术切口美容化一直是外科医师和患者关注的核心问题,目前腔镜在外科中使用越来越频繁,其在甲状腺外科手术中越来越广泛[2]。
笔者所在医院对比了腔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手术和传统的开放性手术的临床疗效,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130例入院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患者均为女性,肿块直径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切除手术,患者在行气管插管麻醉满意并取仰卧位,在胸骨切迹向上2.0 cm行5~8 cm切口,将皮肤、颈阔肌、白线和颈前肌依次切开,沿着甲状腺被膜切开后显露甲状腺,对超声定位的结节进行甲状腺部分或者全部切除,术后留置引流管进行平压引流,使用可吸收线进行缝合,术后常规采取抗感染治疗。
观察组:采用腔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气管插管麻醉满意后取平卧位,颈部垫高,在两乳头中间行1.2 cm切口,在两侧乳晕行1.2 cm和0.6 cm切口,采用气腹针从乳晕和乳沟切口部位朝向颈部游离,向预操作空间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盐水,使用穿刺棒朝向颈部移动,分离结缔组织,创造置镜与操作的空间。
在乳沟切口部位置入腹腔镜,从两侧切口放入分离钳和超声刀,注入二氧化碳气体保证压力在6~8 mm hg,超声刀分离结缔组织依次将颈白线、病灶侧舌骨下肌群以及被膜分离出甲状腺,根据超声定位切口对病变部位切除,超声刀隔断甲状腺周围主要血管,标本放置于标本袋,经左侧切口移除,对舌骨下肌群缝合,留置具有侧孔硅胶引流管,排出二氧化碳气体,逐步缝合皮肤切口固定引流管,术后常规行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研究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长短,手术术中出血量大小,手术切口长短,手术后患者恢复进食时间,研究对象住院时间长短。
记录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在喉上、喉返神经损伤、皮下积液、皮下气肿、颈胸部感觉异常等并发症。
1.4 统计学处理
将所有资料录进excel 2003,采用spss 13.3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笔者所在医院在临床开展了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该术式具有以下优势:(1)甲状腺手术在腔镜下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
只需要在颈前胸骨切迹上行1~2 cm小切口,因此愈合后瘢痕很小,不容易被发觉,非常符合女性患者对于审美的要求;(2)腔镜具备了将图像放大的效果,可以让甲状腺手术在腔镜辅助下将人体组织结构显示清晰,具备了良好的组织分辨能力,能够防止损伤神经、血管以及周围组织,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3)手术过程中应用超声刀可以减少手术中出血,同时术后患者疼痛相对轻微,术后颈部恢复活动的时间很短,同时颈部的皮肤神经创伤很轻微,患者感觉不适极少发生,对于颈部皮瓣的游离很小,因此出现吞咽不适的程度很轻。
但是腔镜手术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一方面由于使用了高科技器材,对于外科医师的手术要求很高,需要传统切开的丰富手术经验,同时要熟练掌握腔镜操作技术;另一方面切口相对单一,建立的手术空间有限,同时腺体的体积和病变组织大小也会给手术带来难度,对于腺体大小估计不足容易造成中转手术。
在对患者手术过程中发现颈部神经的损伤属于术后常见并发症,主要是由于超声刀使用时热传导造成组织损伤,因此医生在使用超声刀是要把握好距离,使用时刀头不宜进入太深,通过机体自我代偿功能和组织自身修复多数患者可以自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