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学94学年度上学期 高三历史科期末考试题卷
- 格式:doc
- 大小:124.00 KB
- 文档页数:7
國立台東高中九十九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原藝三歷史科試卷畫卡姓名_______________ 座號_______單選題(共100分,1-20,每題 1 分;21-60,每題2 分)1、信仰普遍流行於中國江蘇、浙江、福建等地,以及臺灣,極富民間色彩,此宗教活動稱為何?(A)三太子(B)王爺(C)媽祖(D)觀世音菩薩2、瘟神之中比較著名的是「五瘟使者」,其信仰最早見於那一位皇帝為其立廟以供奉之?(A)秦始皇(B)漢武帝(C)隋文帝(D)唐太宗3、西元十世紀後唐閔帝曾經封城隍為(A)佑聖王(B)順義保寧王(C)忠義神武靈佑關聖大帝(D)恩主公4、媽祖信仰最早可能出現於中國那一朝代?(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5、一位明末清初來華的傳教士,有平民醫師之稱,曾在澳門行醫,並進行病理解剖,是第一位在華進行解剖的西醫。
譯有泰西人身說概一書,是當時最具代表性的西方醫學著作。
他是誰?(A)利瑪竇(B)鄧玉函(C)加內羅(D)合信氏6、關羽成為道教真神,主要原因是他被敕封為何?(A)崇寧真君(B)太上老君(C)義勇武安王(D)文殊菩薩7、道教興盛於中國史上的何朝代?(A)周朝(B)秦朝(C)西漢(D)東漢8、城、隍之名初見於那一部經典之中?(A)大學(B)中庸(C)周易(D)詩經9、五斗米道是中國道教早期的團體,為東漢末年民間反叛的一股力量,請問下列相關敘述何者錯誤?(A)為張陵於蜀地創立(B)其名稱源自於信眾必須進奉五斗米才能習道(C)除傳教外,也替病患祈禱治病,並設有「義舍」(D)標榜誠信,以莊子清靜無為的哲學思想吸引教徒10、道教成立之後,為了吸引人民的注意與信仰,尊奉何人為教主?(A)太上老君(B)玄天上帝(C)關羽(D)觀世音11、中國自某個時期開始,人們認為人體的脈和山川的脈類似,不僅人氣和天地之氣相通,也與四季、晝夜的韻律相應,更會受到陰陽、風雨、晦明等天候的影響。
一旦體內的氣過多,人就會致病。
2024年人民版历史高三上学期期末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商朝后期,商王武丁妻妇好墓中出土了大量来自新疆等地的玉器。
据此可以推知,当时A. 官营手工业十分发达B. 丝绸之路已经开辟C. 各地经济联系较密切D. 政治制度为分封制2、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报考、分科考试的科举制。
科举制更有利于A.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 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 排除世家大族特权D. 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其中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是:A. 实行郡县制B. 建立皇帝制度C. 统一货币与度量衡D. 焚书坑儒4、下列哪一项不是宋朝时期的社会经济特征?A. 商业活动繁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B. 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开始广泛使用铁农具C. 手工业分工细化,出现专门的手工业作坊D. 对外贸易发达,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5、题干: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以下关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实现了国家独立B. 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 保持了原有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D. 人民群众当家作主6、题干: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 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C. 加速了农村工业的发展D. 导致了农村贫富差距的扩大7、《秦律》中明确规定了官吏的任免权属于皇帝,并且对官员的行为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这本质上反映了()。
A、分封制下诸侯对官员的控制B、郡县制下地方对官员的管理C、中央集权制度下皇帝对官员的掌控D、宗法制下家族对官员的制约8、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导致了儒家学说在官场和学校中的独大。
2024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表为商周时期的赐贝情况。
商周赐贝仪式的变化表明()主持者场合对象商王祭祖、宴飨等多为陪同王臣,未见外服诸侯周天子政治性大祭祀、大射礼四方诸侯、宗室贵族、内服王官A.王权逐渐实现高度集中B.贝的货币实用功能增强C.商朝时礼乐制度已形成D.等级统属关系强化扩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
根据材料表格信息商周时期的赐贝情况可知,从商到周,赐贝仪式由“祭祖、宴飨等”到更具政治性的场合;以及对象从“多为陪同王臣,未见外服诸侯”到“四方诸侯、宗室贵族、内服王官”可见在周代的分封与宗法制度下,等级更加严格,周天子的权威有所加强,等级统属关系强化扩大,D 项正确;先秦时期并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信息并非强调贝的货币实用功能增强,而是赐贝的流程和仪式的变化,排除B项;周朝礼乐制度才形成,排除C项。
故选D项。
2.下图是嘉峪关魏晋墓中6号墓壁画《犁地》,画面中农夫一手攥着缰绳紧握犁把,一手举鞭,耕牛前曲后躬,力度感强烈,生活气息浓厚。
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A.反映了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B.再现了西域民众安定的生活风貌C.得益于南北方民族交融的推动D.反映了精耕细作的田庄经济盛行【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中国)。
根据材料“嘉峪关”、“画面中农夫一手攥着缰绳紧握犁把,一手举鞭,耕牛前曲后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嘉峪关,人们在用牛耕地,反映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已经传播到嘉峪关所处的河西地区,A项正确;嘉峪关不属于西域,且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排除B项;牛耕技术源于北方,嘉峪关也在北方地区,这与北方民族间交融有关,而不是南北方民族交融,排除C项;材料信息可反映出魏晋时期该地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但无法得出田庄经济盛行的结论,排除D项。
臺北市立松山高級中學九十六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高一國文科試題班級:_____ 座號:____ 姓名:________一、單選題(每題2分、答錯不倒扣)( ) 1.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
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杜牧金谷園)此詩與哪位以奢亡身的歷史人物相關?(A)季文子(B)張文節(C)石崇(D)御孫。
( ) 2. 甲、吶喊乙、金瓶梅丙、色戒丁、靖節先生集戊、槐園夢憶。
以上作品,依其寫作的時間先後排列,何者正確?(A)丁乙甲丙戊(B)丁乙戊甲丙 (C) 戊丙甲乙丁(D)戊丁乙甲丙。
( ) 3.清代龔自珍曾說:「__酷似臥龍豪,萬古潯陽松菊高,莫信詩人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騷。
」請問__中所指的詩人應為?(A)王維(B)陶潛(C)李白(D)屈原。
( ) 4. 下列有關「年齡」使用詞語,可互相替換的是?(A)襁褓/垂髫 (B)花信/黃髮(C)志學/束髮 (D)摽梅/耄齡。
( ) 5. 歸去來辭全篇所表達的內心情感,最貼近何者?(A)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B)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遊(C)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韓才(D)汎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
( ) 6. 桃花源記中,何句點出了最終理想世界的幻滅?(A)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B)不足為外人道也(C)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D)後遂無問津者。
( ) 7. 孔乙己中,魯迅是透過什麼人的眼光來敘述故事情節?(A)孔乙己(B)掌櫃(C)小伙計(D)顧客( ) 8. 談友誼一文詞語解釋,下列何者為非?(A) 阿睹物:錢的代稱(B)投桃報李:相互贈答,禮尚往來(C)五倫:君臣、父子、夫婦、朋友、師生(D)叔季之世:末世。
( ) 9. 方仲永從神童淪落為常人的關鍵在於?(A)小學大遺(B)大智若愚(C)曖曖內含光(D)不使學。
( )10. 孔子評述弟子的行止個性,下列何者為非?(A)衣敝醞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子路(B)用之則行,舍之則藏—顏淵(C)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宰予(D)割雞焉用牛刀—子游。
國立台灣師大附中九十四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期中考詴高一歷史詴題範圍:第10,11,12,15-1,15-2章(一)單一選擇題:(50%,每題2分)1清初滿人以少數民族身分入關統治漢人,除了以高壓政策使漢人順服,却時以懷抱政策來籠絡漢人,以下哪一項是清初所實行的懷柔政策?(A) 薙髮是女真人的習俗,漢人則行束髮,為了尊重漢人舊有的文化,允其束髮而冠。
(B) 延攬士人,編纂巨籍,有籠絡學者、消耗士人精力的用意,對保存中國文化有偉大的貢獻,還藉機銷毀禁書。
(C) 康雍乾遇有災荒,必減輕賦稅,為減輕賦稅,以乾隆50年的丁額為準,永不加賦,因此呈現盛世景象。
(D) 清初滿人入主中原,與其他朝代異民族統治不却處,就在於鼓勵士人上書直言國家弊病,因此清初政治清明。
2. 「大將西征尚未還, 湖湘子弟滿天山, 新栽楊柳三千里, 贏得春風度玉關」是對清代一位名將收復失地的稱許, 請問這位名將是誰?(A) 李鴻章(B)左宗棠(C)崇厚(D)曾國藩3. 北京為清代的政治中心,造成北京紫禁城第一次被攻陷,淪落到外國人手中的事件為何?(A)鴉片戰爭(B)英法聯軍第一次北上(C)英法聯軍第二次北上(D)八國聯軍之役。
4. 『凡人學問, 有解得一半者, 有解得十九或十一者, 獨幾何之學, 通即全通, 蔽即全蔽, 更無高下分數可論。
…此書有四不必:...似至繁實至簡, 故能以其簡, 簡他物之至繁; 似至難實至易, 故能以其易, 易他物之至難。
…』請問以上是出自哪一位傳教士所翻譯的作品?(A)艾儒略(B)利瑪竇(C)南懷仁(D)鄧玉函【題組】(5~9)1840年的中英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西方列強第一次以武力與中國交涉,請問:5.西元1840年, 中國與西方發生了因禁鴉片而衝突的戰爭, 中國稱之為鴉片戰爭。
但在英國歷史上,此戰爭並不稱為鴉片戰爭, 那麼觀察南京條約內容,中國所謂的鴉片戰爭在英國歷史上被稱為是一場什麼樣的戰爭?(A)外交戰爭(B)商務戰爭(C)禮儀戰爭(D)遠東戰爭6.中國鴉片進口量在道光十五年到十八年(西元1835~1838年)暴增的最主要原因, 是因為當時何種情況的改變?(A)清廷已對鴉片弛禁(B)在英國力爭下鴉片已經合法上稅(C)英國取消東印度公司的壟斷權,英商更加積極對華貿易(D)工業革命後英國中產階級取得對華貿易的主導權。
國立宜蘭高商九十四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期中考歷史科綜高三年級※請仔細劃卡,如造成讀卡機無法判讀,扣10分。
一、單選題(每題2分,35題,共70分)1、「刀過處頭落,一腔熱血休落在地下,都飛在白練上者,若委實冤枉,如今是三伏天道,下尺瑞雪,遮了竇娥屍首,著這楚州亢旱三年。
」這種文學的表達形式,在何時最盛行?(A)魏晉(B)唐(C)宋(D)元。
2、學者對古代某思想家有如下的敘述:「他想把濂溪、康節、橫渠、二程種種意見都包容和會,再上通諸孔孟先秦儒,兼及釋、道,而且組織一大系統……思想上還是沿襲二程,尤其沿襲伊川的最多。
」請問:這位思想家是何人?(A)陸九淵(B)朱熹(C)顧炎武(D)王守仁。
3、民初新文化運動期間,攻擊儒家文化,引進西方文化之聲響徹雲霄,但是卻因為哪一事件的發生,使得有些學者也開始回過頭來整理國故而不再一味的否定傳統文化?(A)第一世界大戰的發生(B)一次大戰後西方的蕭條(C)中國國民黨的改組(D)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4、《左傳》有一段記載:「襄公25年,太史書:『崔杼弒其君』。
崔子殺之,其弟嗣書,而死者二人;其弟又書,乃舍之。
南史氏聞太史盡死,執簡以往,聞既書矣,乃還。
」這段記載即文天祥〈正氣歌〉文中的:「在齊太史簡。
」這顯示中國傳統史學的哪一個特色?(A)重視人物(B)秉筆直書的史法(C)重是非褒貶(D)濃厚的政治性。
5、「秉持公心,指摘時弊,機鋒所向,尤在士林,其文感而能諧,婉而多諷,於是說史,乃有足稱諷刺之最。
」以上這段敘述,講的是明清時代哪一部古典名著小說?(A)《儒林外史》(B)《七俠五義》(C)《海公案》(D)《老殘遊記》。
6、歷史老師在上課時介紹一本書,說:「讀這本書,不但可以知道當時生產的狀況,工業的程度;如耕作、灌溉、蠶桑、紡織、製鹽、造舟的方法,……這本書,可以說是300多年前的工業史。
」請問,這本書依時間推斷,應是哪一個時代的哪一本書?(A)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B)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C)清初方以智的《物理小識》(D)清初艾儒略的《職方外記》。
天津市蓟州区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以历史事件为素材的诗歌、散文特别是历史剧在16世纪的英国深受欢迎,如托马斯·马洛里的《亚瑟王之死》、莎士比亚的历史剧,这些作品中关于不列颠的神话起源被不断提及,这有助于A.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B.文学艺术的大众化C.摆脱罗马天主教的控制D.代议制政治的发展2.据《上海电信史》记载:“1879年9月,大北公司向……申请德律风(电话)专营权,条件是向租界提供一整套电话通讯网。
”文中省略的是A.英国政府B.总理衙门C.上海知县D.工部局3.战国后期的《魏户律》禁止无子嗣之家收养其他家的孩子,禁止无力娶妻者入赘女家。
这一规定的目的是A.维护宗法制度B.促进小农经济发展 C.加强中央集权D.树立法家思想权威4.影响如表中1927年至1928年、1949年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比例变化的共同因素是A.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转移B.工农联盟的发展壮大C.中国民主革命任务的变化D.革命统一战线的巩固5.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里装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的爆炸。
”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一种惊人的技艺”。
汤因比所评价的是A.美国联邦共和国的确立B.法国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C.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D.近代德国宪法和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6.“陈腐世界代表的是道义原则,最现代的社会却是为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的确是一种悲剧,甚至诗人的幻想也永远不敢创造这种离奇的悲剧题材”。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台北市立新兴国民中学94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科考试卷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台北市立新興國民中學94年度第一學期九年級歷史科考試卷(每題2分,共100分)1. ()下列哪一個民族不被列為西亞古文明的一部分?ˉ(A)位於小亞細亞的西臺人ˉ(B)居於兩河流域的蘇美人ˉ(C)在地中海?br>部活動的希伯來人ˉ(D)位於義大利半島的拉丁人。
2. ( C )在希臘文中,西亞的某個地區稱為「美索不達米亞」,意思是「兩河之間的土地」;所謂的「兩河」應該是指下列何者?(A)黃河、長江(B)白尼羅河、藍尼羅河(C)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D)印度河、恆河。
3. ( A )下列何者至今仍是科學知識的基礎,是世界上使用最久的教科書?ˉ(A)《幾何原理》ˉ(B)《舊約全書》ˉ(C)《聖經》ˉ(D)荷馬史詩。
4. ()下列何者是羅馬拉丁語文創作的黃金時代?ˉ(A)王政時期ˉ(B)凱撒獨裁時期ˉ(C)共和時期ˉ(D)奧古斯都時代。
5. ( B )俗語說:「條條大路通羅馬」。
如果羅馬帝國的商人果真能來到中國,那麼他將目睹中國史上哪一個帝國的盛況?ˉ(A)秦朝ˉ(B)漢朝ˉ(C)唐朝ˉ(D)周朝。
6. ()將羅馬政治發展階段依時間順序排列,下列何者正確?ˉ(A)共和→王政→帝國ˉ(B)王政→帝國→共和ˉ(C)共和→帝國→王政ˉ(D)王政→共和→帝國。
7. ( C )中國大陸爭取到西元2008年奧運主辦權。
請問:開幕時的聖火,照例應從哪一個地方開始傳送?ˉ(A)羅馬ˉ(B)斯巴達ˉ(C)雅典ˉ(D)開羅。
8. ( A )下列哪一希臘城邦以實行民主政治聞名,在其黃金時代堪稱是全希臘的學校?ˉ(A)雅典ˉ(B)邁錫尼ˉ(C)克里特ˉ(D)斯巴達。
台北市立松山高中94學年度 第二學期 期末考 高二理組 數學科題目卷一、填充題:(答案若非整數則一律以最簡分數作答)1. 261(2)x x-展開式中的常數項為 A 2. 化簡 277777121333C C C -+-⋅⋅⋅⋅-= B3. 相同尺寸相同式樣的黑皮鞋一雙,紅皮鞋三雙,自其中任取四隻恰能配成二雙的之機率為 C4. 松高盃籃球賽,共有8隊參賽,先抽籤均分成4組進行單淘汰預賽,各組的勝隊才能進入四強循環決賽爭奪冠軍;則其中太陽隊、黑馬隊、熱火隊在預賽均不同組之機率為 D5. 小廖、阿志二人下棋,已知二人棋力相當,且比賽均不得有和局,約定先勝三場者可獲得獎金800元,今比賽了一場,小廖得勝但卻因故停止比賽,並決定不再比賽,則獎金依獲勝機率分配,阿志應得 E 元。
6. 一袋中藏有3紅球8綠球。
今自袋中每次取出一球,取後不放回,直到所有的球全部取出為止。
則(1) 綠球先取完之機率為 F 。
(2) 綠球取完次數期望值為______G____次 .7. 袋中有大小相同的1到3號球各一個,一次由袋中取二球,其球號乘積的期望值為 H 。
班級姓名座號8.根據統計資料得知,一個60歲的人,在一年內存活的機率為98.7%。
今有一個60歲的人參加一年期額度為五十萬元的人壽保險,其必須繳保費I 元,則保險公司獲利的期望值為1500元。
9.快樂盃數學競試共有25題單一選擇題﹐每題都有五個選項﹐每答對一題可得4分﹐答錯倒扣1分﹒大雄確定其中15題可答對﹔有8題他確定五個選項中有一個選項不正確﹐因此這8題他就從剩下的選項中分別猜選一個﹔另外2題只好亂猜﹐則他這次測驗得分之期望值為J 分﹒10.松山高中625位理組學生期末考數學成績的平均分數是67 分, 標準差7 分,且成績呈常態分配,則不及格(60分以下)約有K 人。
11.有兩群資料{}i X、{}i Y,設i Y=ai X+b,i=1、2、3、...、10,a>0若{}i X的算術平均數及樣本標準差分別為6,1;{}Y的算術平均數及樣本標準差分別為8,2。
2024年统编版历史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关于中国古代的农业发展,以下哪项表述是不正确的?A、铁犁牛耕的推广提高了农业生产力B、精耕细作技术的出现促进了粮食产量增加C、土地兼并现象导致了农业生产的停滞D、农业税收制度的改革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错误的是:A、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B、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D、使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提升,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困境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书五经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和《老子》。
B、五经指的是《诗》、《书》、《礼》、《乐》、《春秋》。
C、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广泛用于科举考试。
D、五经中《乐》的部分在汉代后失传。
4、下列关于宋朝时期“市舶司”的描述,错误的是()。
A、市舶司是宋朝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
B、市舶司的设立有助于宋朝海外贸易的发展。
C、市舶司主要职责包括征收关税、检查海船和管理货物交易。
D、市舶司的职责全部设置在东南沿海的港口。
5、下列关于鸦片战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1840年,英国因贸易差额问题发动了鸦片战争。
B、鸦片战争导致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1842年,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被迫开放五个通商口岸。
D、《南京条约》规定中国赔偿英国2100万元。
6、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的民族工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C、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中国从此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D、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制度得到了广泛推广。
7、下列哪一项不是宋代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A. 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B. 商业贸易的繁荣C. 纸币的广泛使用D. 海外殖民地的建立8、明清时期,中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下列哪项不属于这一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A. 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播基督教B. 中国瓷器和丝绸远销欧洲C. 明朝派遣郑和下西洋D.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9、以下关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战略大转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 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战略大转移,发生在1935年B. 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战略大转移的一部分,发生在1940年C. 淞沪会战是中国军队战略大转移,发生在1937年D.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是中国军队战略大转移,发生在1942年 10、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改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B. 工商业改造采取了公私合营的方式C. 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了农业集体化D. 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11、根据古籍记载,以下关于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 中央集权制度B. 郡县制C. 统一度量衡D. 推行儒家思想12、在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中,核心是:A. 联俄B. 联共C. 扶助农工D. 改革政治制度13、在明朝中后期,哪一项政策反映了当时政府对海外贸易的态度转变?A. 海禁政策B. 开放海禁C. 朝贡贸易D. 闭关锁国14、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哪些重要社会变革?(请选择最符合的一项)A. 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B. 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C. 戊戌变法与五四运动D. 长征与抗日战争15、下列关于唐朝政治制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B. 唐朝推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更加公平C. 唐朝设立了监察机构,加强了官员的监督D. 唐朝实行府兵制,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16、以下关于宋代经济的描述,错误的是:A. 宋代手工业发展迅速,尤其是纺织业B. 宋代商业繁荣,出现了许多商业城市C. 宋代实行了“重农抑商”政策,限制商业发展D. 宋代海外贸易活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材料题:(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学9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历史科期末考试题卷(范围:B1~B4. 中国文化史8~9章高三教师联合命题)【注意事项】计算机代号:09 计算机卡片应注明组别、班级、座号、姓名,否则一律扣5分一、单选题80﹪(答错不倒扣)1.(甲)大坌坑文化(乙)半坡村文化(丙)良渚文化(丁)河姆渡文化,请问上述各文化遗址的共同点是什么?(A)居住在木造的干栏式建筑(B)以稻米为主食(C)发现大量的随葬玉器(D)新石器时代的遗址2.周朝在中国历史上享国八百多年,后来有些朝代认为系行封建制度所致,所以在建国后尝试实施封建,而裂土分封的对象,有同姓宗室与异姓功臣。
请问下列那一个朝代在开国时,曾经分封同姓宗室与异姓功臣?(A)西汉初年(B)西晋初年(C)宋朝初年(D)明朝初年※3~6题为题组某同学欲将一些中外历史资料,依朝代或重要外国事件作归档整理,下列【资料甲~丁】请你阅读完后,协助这位同学将它放在适当的档案夹内。
【资料甲】:「农夫把水稻换成白银,以缴纳田赋;绸缎商人向妇女收购绸绢;男丁们检修圩田里的堤岸,以防范雨季来临。
」【资料乙】:「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资料丙】:「过去北方人习惯吃面食,南方人则偏好米食,但近几年来,江浙地区的城市街坊上出现不少贩卖面食的店家,农民也普遍将小麦作为主要作物,与水稻连作,以牟取利润。
」【资料丁】:「有两个人来到城东曲江游乐区,看到游客大都衣着鲜丽,神情愉悦,还有身着窄袖紧腰服装的妇女,也骑着骏马,结队而来。
二人走累了,走进一家饮食店,喝葡萄酒、吃胡麻饼。
看到一位凹眼高鼻的外族女子在招呼客人,觉得十分有趣。
」3.请先将上述数据先依照朝代顺序排列:(A)乙→甲→丙→丁(B)乙→丁→丙→甲(C)丁→乙→甲→丙(D)丁→丙→乙→甲4.从【数据甲】中得知,该资料也与某外国历史事件的发展有关。
请问【数据甲】也可以放在外国那一个时期的档案以便综合研究?(A)罗马帝国时期(B)查理曼帝国时期(C)十字军东征时期(D)地理大发现时期5.【数据乙】所显示的可判断出当时盛行那一家学说?(A)道家(B)儒家(C)佛教(D)理学家6.自【资料丙】中所述可知,这是在发生那一事件之后的历史演变?(A)永嘉之乱后(B)安史之乱后(C)靖康之难后(D)靖难之役后7.在中国历史上,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户口制度的规范,下列是三个时期的规定【甲时期】:规定祖父母、父母若在时,子孙不得析户分产别籍异财,但也不许亲等疏远者冒为同户【乙时期】:因人民「故意析产分家」而一再强调:祖父母、父母若在,子孙不得分户析财【丙时期】:处罚同一户籍内有两名以上成年男丁而不分户者请问依照甲、乙、丙顺序的排列其朝代,下列何者正确?(A)唐→宋→秦(B)宋→唐→秦(C)秦→唐→宋(D)宋→秦→唐8.从明末清初到清朝末年,中国人口增加近两倍,请问最主要的原因何在?(A)西方传教引进科学知识(B)中国内乱减少民生乐利(C)美洲作物大量输入中国使农业产量增加(D)清朝的闭关自守国内安定所致9.唐代承袭北魏、隋的制度,赋税上实行租庸调法,军事上实行府兵制,政府必须严格掌握户籍数据,才能有效控制税收及军力来源,因此规定地方政府必须向中央申报所辖区域户口的数据。
但某事件以后,人民受到战乱影响流离失所,地方政府因而无法掌握户籍资料。
请问是发生什么事件?(A)玄武门之变后(B)灭东突厥后(C)安史之乱后(D)黄巢之乱后10.学生作了一段重点资料:「司马睿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北方大族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司马睿对王导始终十分尊敬,称王导为「仲父」。
历元、明、成三朝,王导的地位一直十分崇高。
王导每次上朝,晋元帝都要起立相迎。
成帝给王导的手诏总是用「惶恐言」、「顿首言」、「敬白」之类的语言,他还亲自驾临王导的府邸,礼敬王导的妻子。
」由这段资料可说明下列那一现象?(A)中央与地方猜忌现象(B)宗室夹辅王室现象(C)朝廷与世族苟安现象(D)门阀政治的特殊景象11.有位学者为防制外国侵略,积极提倡社会改革,并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总结战争失败的教训,提出「以我之长,削敌之短,致敌于死命」的思想,进一步发挥其师友「恃民心,用民力」的主张,还明确表达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认为对外国侵略一定要抵抗,而对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并不应盲目排斥,首先就是要了解西方世界。
请问此人是下列何者?(A)林则徐(B)魏源(C)冯桂芬(D)张之洞12.清朝某位大臣采用「中学」与「西学」、「旧学」与「新学」观念,指出中国的「四书、五经、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洋的「政治、技艺、历史」为新学。
务使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皆不使偏废。
请问此人是下列何者?(A)林则徐(B)魏源(C)冯桂芬(D)张之洞13.某处开埠之后,英国、法国、美国人纷纷划定租界区,并取得租界区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很快就使此处呈现出与中国城市相当不同的风貌,例如新式洋房、整齐宽敞马路、饭店和银行等,并有着现代化城市的设施,例如煤气、电话局、电灯、自来水,这些设施大体与世界先进城市同步。
至于商业繁荣程度可从开设六十、七十家银行可证明,另外,舞厅、咖啡馆、酒吧及百货公司的消费情形兴盛,也都展现其繁华程度。
请问此处是指下列哪一个城市?(A)上海(B)香港(C)广州(D)南京14.在1917年前,某位学者曾提倡以小说开民智。
他说:「日本之变法,赖俚歌与小说之力,盖以悦童子,以导愚氓,未有善于是者也。
」他眼中的小说,功能在「教愚民、开民智」,小说既是文学体裁,也是政治改革工具。
他把小说誉为「国民之魂」。
请问此位学者是谁?(A)胡适(B)陈独秀(C)康有为(D)梁启超15.《新青年》月刊于1915年9月创刊,由陈独秀、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沈尹默轮流主编。
早期他们宣扬三种思潮,请选出不正确者?(A)个人自由与民主政治,提倡个人解放,同时宣扬欧美民主立宪政治和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念(B)科学的思想,否定宗教和迷信,反儒家思想(C)发表介绍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工人状况的文章,并渗入马列色彩,逐步成为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的刊物(D)现实主义及功利主义,反对不符合社会大众需求的文言文和现实脱节的文学16.何时之后的思想气氛变成如下叙述:「许多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国家失去了信任,因此批判西方的理念和思想成为当时的风气,其中最吸引知识分子的是圣西门的乌托邦社会主义、克鲁泡特金和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及马克思的革命哲学。
」?(A)凡尔赛会议上,外国宣布对山东问题的处置后(B)八国联军之后,列强在中国京畿驻兵(C)瓜分风潮之后,列强将中国视为次殖民地(D)雅尔塔会议之后,英美苏三国出卖中国利益17.何人是中国第一位倡导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旗帜者。
他是新文化运动的著名左翼人士。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他经过深入的观察和缜密的思考,指出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社会的革命而并着世界革命之彩色者」。
他并且预言,十月革命所掀动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鼓励中国人民应当走十月革命的道路,并实际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还参加了国共合作的谈判事宜,但由于推动反对国民党右派的斗争太过激烈,1927年遭奉系军阀张作霖逮捕,判绞刑而死,1983年中共在北京香山为其建烈士陵园,纪念他对宣扬社会主义理念于中国的贡献?(A)陈独秀 (B)李大钊 (C)张国焘 (D)鲁迅18. 一部小说中有以下一段情节:「太明开始对教育有了怀疑了。
最少是对教育方法有所怀疑。
想起来有很多不能了解的。
比如小学校不用体罚,也能提高教育的效果;为什么公学校不能那样?小学校按照学则办理,为什么公学校把重点放在农业教育?」请问:这部小说所说的是什么时代、什么地方的事? (A)满清时代,福建 (B)日治时代,台湾 (C)1945年以后,台湾 (D)二十世纪初,香港19. 承上题,在小学校与公学校接受教育的各是谁? (A)小学校是日本人;公学校是台湾人 (B)小学校是外省人;公学校是本省人 (C)小学校是英国人;公学校是香港人(D)小学校是满人;公学校是汉人20. 根据下方统计表,台湾农业人口比率陆续降低,其原因为何? (A)进行工业化 (B)日本政府忽视农业发展 (C)地力枯竭,不利农业发展 (D)农民反抗运动频仍,不利农业发展,致使农业人口比率降低21. 沈括《梦溪笔谈》说:「北宋中朝,政府收入是汉时的十倍,唐时的五倍。
」他又说:「唐代盐专卖收入最多时只有六百万缗,宋代往往达到二千万缗;茶的专卖收入,唐代最多八十万缗,宋代则超过二百万缗。
」这些数据提供怎样的历史认识? (A)这些资料有力的反驳了「汉唐是富裕的盛世,宋代出现停滞」的说法 (B)汉唐是盛世,宋贫弱不振,资料中这些话是宋人的自我吹嘘,不可信 (C)这些数据可以视为是财富集中于朝廷,社会残破、民生困苦的说明 (D)这些数据可以印证宋代人口激增,农业工业生产增加的说法22. 「一部人类史就是『天国』与『世俗之国』之间奋战的历史。
『天国』或多或少存于教会中,而『世俗之国』则存在于各个国家。
而 所说的『上帝之城』遂成为教会的同义字。
」请问上文中的 填何人较为适当? (A)柏拉图 (B)但丁 (C)圣奥古斯丁 (D)霍布斯23. 佛罗伦萨的没落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A)麦第奇家族统治时经常性的政争,削弱内力 (B)马基维利的新思维影响投资意愿,经济衰退 (C)城市之间征伐斗争不断,加上外患威胁 (D)麦第奇家族统治垄断金融,不利资本流通24. 十九世纪末,由萧伯纳及卫布(Sidney Webb,1859-1947)夫妇等人倡组的费边社,反映当代因应工业化社会发展的何种诉求? (A)主张阶级斗争、暴力革命以缩短贫富差距 (B)工业资本主义由盛转衰,鼓吹渐进式土地改革 (C)直接汲取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理论,对企业汰弱扶强 (D)同意马克斯剩余价值论,主张英国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25. 二十世纪社会主义这股红(洪)潮几乎席卷全世界,遂有英国工党、中共、德共的兴起,三者相较下其雷同的经验是什么? (A)响应列宁共产国际而组党 (B)因工业化贫富差距拉大,促成无产阶级组党 (C)在二十世纪中叶均完成政府的社会主义体制臺灣農戶人口改造(D)标榜劳工权益,促其政府立法保障26.经济大恐慌使自由主义经济学说面临空前的挑战、质疑,谁能解决这世界经济难题,谁就能把世界踩在脚下。
而这个经济难题的影响,有下列哪一件事?(A)美国孤立主义再兴(B)美国股市的全民运动,股价飙涨(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D)墨索里尼借机实行独裁政治27.国际情势环环相扣,往往牵一发动全身。
由此观察中共「抗美援朝」,可以从以下何种角度来理解?(A)越战再起,欲陷美国两面作战(B)美国与台湾签订中美共同防御条约,中共援助北韩与之对抗(C)中共与苏俄争夺全世界共产党的领导权,中共援朝与俄别苗头(D)响应共产国际,中共助韩共南向发展28.所谓的「维也纳体制」代表保守主义势力所建立的国际体制,以下哪一事实可以反映此体制的特色?(A)解放拿破仑统治区域,交给英、俄、普、奥四国托管(B)亚、非弱国纷纷走向自治或独立(C)以补偿原则处理拿破仑独霸时列强的损失(D)日耳曼、意大利等地进行民族独立与民主改革运动29.「在俱乐部里放声高唱的世界,已被收音机的歌舞音乐和电视里的游乐节目及商业电台里五花八门的节目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