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童话彼得与狼赏析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5
关于彼得与狼作品鉴赏600字的文章《彼得与狼》是俄国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一部音乐童话,被誉为“音乐童话的典范”。
这部作品以独特的音乐语言和生动的故事情节,向人们展示了音乐与故事的完美结合。
《彼得与狼》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彼得与一只狼之间的斗争。
彼得是一个勇敢而机智的男孩,他住在一个小村庄里。
一天,他决定去森林里玩耍。
在森林里,他遇到了一只狼,这只狼一直在威胁着村庄里的动物们。
彼得决定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来对抗这只狡猾的狼。
整个作品以交响乐为主体,每个角色都由不同的乐器来代表。
比如,小鸟由长笛演奏,鸭子由单簧管演奏,爷爷由低音管演奏等等。
这种运用不同乐器来代表不同角色的手法使得整个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在音乐中,彼得的主题是由弦乐器演奏的,充满了活力和冒险的气息。
而狼的主题则由低音乐器演奏,给人一种威胁和恐惧的感觉。
当彼得与狼展开激烈的斗争时,音乐变得紧张而激昂,给人一种紧迫感和战斗的氛围。
除了音乐本身,普罗科菲耶夫还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音乐与故事之间的完美结合。
他巧妙地运用了对话和音乐交替进行,使得整个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在彼得遇到狼之前,他与鸟、鸭子、猫等动物进行了一系列对话,通过这些对话来展示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和性格特点。
《彼得与狼》不仅仅是一部儿童音乐作品,它也是一部寓教于乐的作品。
通过这个故事,普罗科菲耶夫想要告诉孩子们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并且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
他希望孩子们能够从中学到勇敢、聪明和团结的精神。
总的来说,《彼得与狼》是一部充满魔力和想象力的音乐童话。
它通过独特的音乐语言和生动的故事情节,向人们展示了音乐与故事之间的完美结合。
这部作品不仅仅适合儿童欣赏,也能够让成年人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感受到勇气、智慧和团结的力量。
《彼得与狼》鉴赏心得
《彼得与狼》是俄国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故事,这部经典的音乐串烧具有丰富的音色和严谨的构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以童话的形式展开,通过不同乐器的代表角色,塑造了一个有趣而又紧张的情节。
从拉小提琴的彼得,到唢呐的大爷爷,再到狼队的低音管,每个角色的乐器声音独特而生动。
通过乐器的对话和相互呼应,展现了音乐的魅力和表现力。
这部作品的另一大亮点是它丰富的音乐表现手法。
通过音乐的节奏、速度和音高的变化,描绘了彼得与狼的紧张追逐戏,给听众带来了愉悦的感受。
特别是最后彼得胜利的场景,音乐的高潮迸发出无穷的力量,令人沉浸在振奋人心的氛围中。
同时,这部作品也给人以启发。
它通过乐器的角色以及音乐的变化,给人们展示了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
彼得代表勇敢和坚毅,而狼代表着邪恶和危险。
最终,彼得以他的勇气和智慧打败了狼,展现了个体的力量和胜利。
总的来说,《彼得与狼》是一部儿童音乐故事,但它不仅适合孩子,也适合成人。
它独特的音乐表现手法、精彩的故事情节以及背后蕴含的哲理,使得它成为一部引人入胜的经典之作。
无论是聆听音乐还是品味故事,都能够在其中找到乐趣和启迪。
彼得与狼作品鉴赏600字
《彼得与狼》是一部由普罗柯菲耶夫作曲的交响童话,也是一部为儿童而创作的音乐作品。
这部作品以生动活泼的方式,通过彼得和他的小动物朋友们与狼的斗争,向孩子们传递了友情、勇气和智慧的重要价值观。
首先,从音乐角度来看,《彼得与狼》以其精湛的作曲技巧和生动的音乐形象,成功地塑造了各种角色的性格特点。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主题和演奏方式,比如彼得的旋律轻快跳跃,展现了他的勇敢和机智;狼的旋律则低沉而凶狠,暗示了它的危险和狡猾。
这些音乐主题在全曲中反复出现,加深了孩子们对角色的印象和理解。
其次,从戏剧角度来看,《彼得与狼》的故事情节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紧张刺激的戏剧性。
彼得和他的小动物朋友们与狼的斗争,既是一场生死搏斗,也是一场友情与勇气的考验。
这个故事让孩子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深入理解友情和勇气的重要性。
此外,《彼得与狼》还通过各种音乐元素和乐器演奏的组合,向孩子们展示了音乐的魅力和乐器的特点。
比如,在作品中出现的各种乐器,如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圆号等,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音色。
这些乐器的使用不仅丰富了音乐的层次和色彩,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不同乐器的美妙之处。
最后,从教育角度来看,《彼得与狼》是一部极好的儿童音乐教育作品。
它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欣赏到音乐的美丽和魅力,还可以通过故事情节和音乐元素的教育功能,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情感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总的来说,《彼得与狼》是一部集音乐、戏剧和教育于一体的优秀交响童话。
它以其生动的音乐形象、紧张刺激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教育功能,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和欢迎。
彼得与狼作品鉴赏600字
(实用版)
目录
1.彼得与狼的创作背景
2.彼得与狼的音乐特点
3.彼得与狼的故事情节
4.彼得与狼的教育意义
5.彼得与狼的艺术价值
正文
1.彼得与狼的创作背景
《彼得与狼》是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一部儿童音乐作品。
该作品创作于 1936 年,是为了教育孩子们如何识别和避免危险,同时也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学习到生活中的道理。
2.彼得与狼的音乐特点
《彼得与狼》的音乐风格独特,采用了不同的乐器来代表故事中的各个角色。
例如,弦乐代表彼得,单簧管代表狼,圆号代表爷爷,巴松管代表猎人等。
这种表现手法使得作品的音乐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
3.彼得与狼的故事情节
《彼得与狼》的故事情节简单易懂,适合儿童欣赏。
故事讲述了小男孩彼得因为不听爷爷的话,擅自外出,结果被狼抓住。
彼得机智地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逃脱了狼的魔爪,最后在猎人的帮助下,成功地击败了狼。
4.彼得与狼的教育意义
《彼得与狼》不仅仅是一部音乐作品,更是一部寓教于乐的教育片。
作品通过彼得的经历,告诉孩子们要听从长辈的话,不要擅自外出,同时,
也教育孩子们要学会保护自己,面对危险要勇敢和机智。
5.彼得与狼的艺术价值
《彼得与狼》在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其独特的音乐表现手法,使得这部作品成为了儿童音乐的经典之作。
同时,作品的教育意义和人文精神,也为其增添了深厚的艺术价值。
总的来说,《彼得与狼》是一部既有艺术价值,又具有教育意义的儿童音乐作品。
彼得与狼观后感《彼得与狼》是一部经典的音乐童话,由俄国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创作于1936年。
这部作品以乐曲和讲述者的配合形式,通过音乐表达了一个故事,向观众传递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整部作品共分为六个小节,每个小节代表着故事中的不同角色,音乐通过不同乐器的运用来描绘不同的动物形象,非常生动形象。
故事的开头,规定了不同的乐器所代表的角色,笛子演奏彼得,贝司代表大狼,红领巾代表鸭子,小鸟由长笛演奏,爷爷则由嗩吶演奏。
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音乐主题,通过音乐的运用,使得故事更加鲜活。
整个作品的节奏感非常明确,使人随着音乐的旋律一同进入故事之中。
乐曲中融入了很多传统俄罗斯民乐,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浓郁的俄罗斯风情。
音乐的旋律变化丰富,有欢快的部分也有悲伤的部分,使人情绪随之起伏。
在动物们惊慌失措时,曲调紧张激昂,而在彼得安抚大狼时则展现出温和慈祥的音乐形象。
这种音乐表达的变化,使观众更加容易理解和感受故事的情感。
《彼得与狼》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故事中的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命运。
彼得勇敢、聪明,他代表着人类智慧和决断力;大狼凶猛、可怕,象征着危险和恐惧;小鸟聪明勇敢,象征着智慧和勇气;鸭子天真善良,象征着纯真和善良。
每个角色都在故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的命运也代表着不同的寓意。
通过这些角色的表达,观众可以从中获得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和启示。
《彼得与狼》所传递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团结的力量。
在故事中,彼得通过智慧和勇气成功地捕获了大狼,并展示了个体的力量。
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动物们的帮助和支持。
当彼得紧急求助时,小鸟和鸭子都毫不犹豫地前来帮助他。
这种团结的精神不仅在故事中体现,也在乐曲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通过音乐的表达,《彼得与狼》打破了传统音乐剧的形式,将故事和音乐融为一体,使观众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故事的情感和内涵。
这种形式不仅提升了观众的参与感和沉浸感,也增强了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音乐的语言,观众可以进一步领悟故事背后的哲理和寓意,与之产生更深的共鸣和情感连接。
彼得与狼分析报告1. 简介《彼得与狼》是由俄国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管弦乐作品,是一部为儿童而作的音乐故事。
该作于1936年首次演出,迅速获得了国际的认可和喜爱。
该作不仅以其音乐魅力深受好评,更因其丰富的情感表达和寓教于乐的特点而备受赞誉。
本报告将对《彼得与狼》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音乐结构、情绪表达以及对儿童教育的意义。
2. 音乐结构《彼得与狼》通过典型的交响乐形式展现了许多不同的角色。
每个角色都由乐器组合或独奏来代表。
以下是几个主要角色及其对应的乐器:•彼得:由弦乐器组合代表,如小提琴、低音提琴等。
彼得的主题音乐欢快而活泼,表达了他勇敢、机智的个性。
•狼:由低音乐器,如低音提琴和大号来代表。
狼的音乐主题低沉、威严,展现了他的强大力量和威胁。
•鸟:由长笛演奏,鸟的音乐主题轻盈、欢快,传达了它自由自在的精神。
•猫:由单簧管演奏,猫的音乐主题灵活、警惕,表现了它狡猾和迅捷的特性。
•奶奶:由低音管演奏,奶奶的音乐主题平和、温暖,展示了她的慈祥和关怀。
该作通过巧妙地运用交响乐的形式,将不同乐器代表的角色和情节巧妙地组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而立体的音乐世界。
3. 情绪表达《彼得与狼》的音乐不仅仅是一种音乐的组合,更是对情绪的表达。
通过不同的音乐元素,作曲家成功地传达了各个角色的情感和情绪。
彼得的音乐主题充满了活力和冒险精神,反映了他对探索世界的渴望和无畏的勇气。
狼的音乐主题则散发着威严和力量,表现出他的野性和威胁。
而鸟的音乐主题则充满轻快和欢乐,展示了它的自由和愉悦。
通过音乐的变化和对比,作曲家将不同情绪呈现给听众。
从紧张刺激的序曲到悲伤感人的结尾,观众能够感受到不同情感的交织和碰撞。
4. 对儿童教育的意义《彼得与狼》作为一部针对儿童的音乐作品,不仅仅是娱乐,更是寓教于乐的具有教育意义的作品。
首先,通过不同的乐器代表不同的角色,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角色的特点和情感,并学会区分不同的音乐元素。
这对于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敏感性和审美能力非常有益。
《彼得与狼》作品简析《彼得与狼》作品简析摘要:运用音乐鉴赏的知识与技巧,通过对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创作的、带有故事朗诵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作品背景、作品中所使用的主要乐器、乐器与人物形象的关系以及故事情节、个人感受等方面的简析,表达笔者对作曲家及其伟大作品的致敬,并展现本学期“音乐鉴赏”科目的学习成果。
关键词:音乐鉴赏普罗科菲耶夫彼得与狼一、作品背景《彼得与狼》是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创作的、带有故事朗诵的交响童话。
它创作于1936年春,是普罗科菲耶夫的代表作品之一。
交响童话是一种特殊的乐曲题材,它是取材于童话故事的交响诗。
交响诗这种单乐章标题交响音乐兴起于19世纪中叶,它的体裁名称由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首创,具有叙事、描写、戏剧性及抒情性的显著特点,并表现出内容决定形式的较为自由的曲式特点。
二、作品中主要角色及音乐表现形式《彼得与狼》最突出的部分就在于,其用不同的乐器代表了不同的音乐形象,并且通过不同的乐器的音调不同的变化,来表现出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
(一)彼得小彼得是作品的主角,他的形象是用弦乐组来塑造的。
弦乐组包括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通常以重奏的形式演奏。
轻快的弦乐体现出小彼得的青春与朝气,并在后面与狼的斗智斗勇出凸显出其勇敢、活泼的品质。
(二)小鸟小鸟是小彼得的好朋友,它的形象是用弦乐、长笛重奏来塑造的。
小鸟通常给人一种无忧无虑、自由的感觉,它飞上飞下,与小彼得共同玩耍。
(三)鸭子在日常生活中,鸭子给人一种摇摇摆摆、呆呆憨憨的感觉,而在作品中,对鸭子形象的塑造与现实中鸭子给人的感觉有些出入。
作者用双簧管来塑造鸭子的形象,它蹒跚而行,但却自命不凡,并与小鸟争斗。
(四)猫慵懒、高贵?《彼得与狼》中的猫可没那么端庄。
它曲意逢迎,对老爷爷讨好,转过身又想抓小鸟来果腹。
作者用单簧管来体现它的形象。
(五)老爷爷老爷爷是小彼得的亲人,他唠叨不休,告诫小彼得不要跑得太远,就像是生活中那些和蔼的长辈,为自己的孙辈操碎了心。
欣赏彼得与狼教材分析:《彼得与狼》故事大意:一天清早,彼得来到草地上,小鸟和小鸭子互相争吵起来,猫一声不响的想把小鸟抓住,在彼得的提醒后,小鸟飞上了大树。
老爷爷出来把彼得拉回了房子。
这时,狼来了,它吞吃了小鸭子,又窥视着树上的小鸟和猫。
彼得机灵的从围墙爬上大树,在小鸟的协助下,把大灰狼的尾巴套住了,吊在大树上。
最后猎人和大家把狼送回了动物园。
这个故事告诉了孩子们,任何貌似强大的敌人都不可怕,只要团结起来,勇敢而机智地和它斗争,就一定能胜利。
音乐欣赏《彼得与狼》是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写的带有故事朗诵的交响童话。
它发挥了各种管弦乐器的特征,以自然音响的模拟和性格化音调的刻画,来描绘童话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动态。
故事生动活泼,富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1、通过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让学生分辨小提琴、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圆号、定音鼓等乐器的音色,能说出乐器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2、在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熟悉交响童话中人物的音乐主题,说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并能哼唱彼得的主题。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想象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解的能力。
3、在音乐赏析过程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童话的欣赏兴趣,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学习信心。
教学重点:听辩各种乐器的音色,说出乐器名称以及各个乐器音色所刻画出来的人物。
教学难点:说出各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并且哼唱彼得的音乐主题。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节奏谱(彼得主题)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一天清早,彼得来到草地上,见到了他的好朋友——小鸟,他们快乐的玩耍起来,鸭子见门没关也趁机溜了出来,小鸟和小鸭子互相争吵起来,“你这是什么鸟啊?都不会飞的!你这又是什么鸭啊?都不会游泳的,哼!”猫一声不响的想把小鸟抓住,在彼得的提醒后,小鸟飞上了大树。
这时,老爷爷来了大声嚷嚷:“赶快回去!等会狼来了”就把彼得拉回了房子。
不一会儿,狼真的来了,它吞吃了小鸭子,又窥视着树上的小鸟和猫。
黑暗中童真的光辉——从彼得与狼的交响乐鉴赏谈音乐
的特性
彼得与狼(Peter and the Wolf)是一部由俄国作曲家谢尔盖·普罗科夫斯基(Sergei Prokofiev)创作的交响乐,也是世界上最熟悉的儿童交响乐之一。
这部交响乐的音乐方面以充满童趣的旋律带领听众进入一段充满冒险又惊险的童话世界。
此外,它还用清晰地音乐人物定义,将每一个角色以不同的乐器表现出来,从而让聆听者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了解故事情节。
比如,利用号角来描述狼的冷酷及其残忍,用大提琴表现出彼得的勇敢及其无畏的性格,用铜管乐器表现出鸟儿的欢乐及其自由。
除此之外,每个乐器的分解节奏也以一种很独特的方式,让听众对故事的发展和每个角色的变化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外,虽然彼得与狼的情节描写了一段黑暗的经历,但在乐曲中也贯穿着一股明媚而又温暖的光辉。
它让听众感受到一种无论处于何种复杂的偶像关系中,都可以发现或建立友谊的价值。
因此,通过这首交响乐,我们可以从音乐的特征中体验到艰难困苦之中,仍然存在着希望和光荣的一面。
彼得与狼名词解释摘要:一、彼得与狼简介二、彼得与狼的故事情节三、彼得与狼的音乐特点四、彼得与狼的教育意义五、彼得与狼的评价与影响正文:一、彼得与狼简介彼得与狼(Peter and the Wolf)是一部由苏联作曲家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米索夫斯基(Sergei Prokofiev)于1936年创作的一部交响童话作品。
这部作品以童话故事为基础,通过音乐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关于勇敢、智慧和善良的故事。
二、彼得与狼的故事情节故事发生在一个小镇上,主人公是一个名叫彼得的小男孩。
一天,彼得在森林里遇到了一只被捕猎的狼。
彼得机智地救出了狼,并和狼成为了朋友。
随后,彼得和狼一起设法揭穿了一个邪恶的罪犯,最终使得小镇恢复了安宁。
三、彼得与狼的音乐特点这部作品采用了一种新颖的表现手法,即用不同的乐器来代表故事中的不同角色。
例如,长笛代表彼得,单簧管代表爷爷,大管代表猫,小号代表警察等。
这种表现手法使得音乐具有很高的辨识度,易于听众理解和欣赏。
四、彼得与狼的教育意义彼得与狼不仅是一部充满趣味的童话故事,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作品。
故事中的彼得勇敢、聪明、善良,他敢于面对困境,勇于担当。
通过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教育孩子学会关爱他人,勇敢面对困难,以及用智慧和善良去化解矛盾。
五、彼得与狼的评价与影响自问世以来,彼得与狼受到了广泛好评,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知名度极高的交响童话作品。
许多作曲家、指挥家和演奏家都对这部作品进行了改编和演绎,使其成为了一部深受观众喜爱的经典之作。
同时,彼得与狼也对后世音乐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发了众多创作者的灵感。
彼得与狼鉴赏心得
《彼得与狼》是一部非常经典的音乐童话,我通过观看演出,收获了很多有关音乐欣赏和故事讲述的体验。
首先,这部音乐童话以音乐为主线来讲述故事,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主题,展示了音乐在表达不同情感和个性方面的力量。
通过不同的乐器演奏和旋律变化,观众可以感受到每个角色的情绪和性格特点。
这种将音乐和故事紧密结合的方式,使得音乐作为一种表达工具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示和发挥。
其次,我对于故事中每个角色的形象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彼得代表了勇敢和智慧,他勇敢地与狼斗争,展现了自己的决心和勇气。
而狼则象征着邪恶和危险,通过音乐中威风凛凛的旋律和表现方式,给观众带来了紧张和震撼。
其他角色如鸟儿、猎人等也以各自的音乐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故事中的重要性。
最后,这部音乐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因为其音乐上的精彩表演,还因为其深意。
故事之中,彼得代表了勇敢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教会了我们面对困难时要勇往直前;同时,它也给了我们关于大自然和动物保护的启示和思考,提醒我们要珍惜和保护生态环境。
总的来说,《彼得与狼》以其独特的音乐表达方式和动人的故事情节给观众带来了深刻的触动。
它不仅是一部娱乐性的音乐童话,更是一部富有教育意义的作品,使我们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也受益于其中传递的价值观和思考。
彼得与狼作品鉴赏600字彼得与狼是由俄国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一部音乐童话,被誉为史上最伟大的音乐童话之一。
这部作品不仅在音乐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它独特的结构以及深层意义的寓言性质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彼得与狼》通过乐器的代表人物形象来表达动物突出的特点,并通过音乐表现出它们的行为和性格。
每个乐器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角色,比如彼得用小提琴来表现、大提琴代表了狼、长笛则代表了鸟儿等等,这样的安排使得音乐更加生动形象,让小朋友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和人物。
这部作品包含了一系列的乐章,每个乐章都展示了不同的场景和角色。
其中,《主题乐章》以欢快的旋律和鲜明的乐器效果,展现了彼得的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狼的乐章则更加黑暗、令人紧张,让人们感受到了那种可怕的气氛。
另外,每个乐章之间的转折和变化,使得整个作品更加丰富有趣,也增加了听众的期待和紧张感。
除了音乐上的表现,这部作品还通过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给我们带来一些深层次的思考和寓意。
作品中的狼可以代表那些恶意侵略、危害他人的势力,而彼得则象征着无畏和勇气,他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机智成功地击败了狼。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勇气并运用智慧,就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达到自己的目标。
此外,彼得与狼也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去认识不同乐器和音乐的独特魅力。
通过不同乐器的组合和演奏,孩子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到每个乐器的音色和特点,从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
这对于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观的形成将是非常有帮助的。
综上所述,《彼得与狼》是一部寓言性质的音乐童话,不仅在音乐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使得作品更加深刻有意义。
它不仅能够带给孩子们美妙的听觉享受,也能够启发他们对勇气、智慧和音乐的热爱。
这部作品与其他经典的音乐童话一样,在世界范围内都拥有广泛的影响力,是一部值得珍藏和欣赏的音乐杰作。
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这首交响童话诗,是20世纪上半叶世界最杰出的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专为儿童而创作的乐曲。
虽然他平素总是态度严肃,但却非常喜爱孩子,经常与孩子们一起玩。
因此,在这首交响童话里,普罗科菲耶夫能够用孩子们喜爱的浅显易见的音乐语言,平易近人地塑造了多个异常生动的音乐形象,表达了小朋友彼得与他的好朋友小鸟,机智勇敢地跟可恶的大灰狼作斗争,终于把大灰狼逮住了,体现了善良定能战胜邪恶的信念。
为了使音乐更易于领会,富于独创性的普罗科菲耶夫别开生面地采用了交响童话的新体裁,即一边用管弦乐队演奏表达不同的音乐形象,一边用富于表情的朗诵词,来解说音乐内容的情节。
这部交响童话中有很多角色,如彼得、小鸟、鸭子、猫、大灰狼、老爷爷及猎人等。
一开始,乐队把每一个角色分别以七种不同乐器,奏出七个具有特征的短小旋律主题:1、表示小鸟的主题音乐长笛以高音区的明亮的音色,吹出快速、频繁、旋转般的旋律。
使妈咪和宝宝犹如看见小鸟在天空中愉快地飞翔,叽叽喳喳地唱着歌。
2、表示鸭子的主题音乐与唢呐相似双簧管的音色,和鸭子的叫声很像。
因此,在中音区吹出的带变化音的徐缓主题旋律,具有悲歌性,表达鸭子后来被大灰狼吞掉的悲惨命运。
由于鸭子是善良可爱的,所以吹奏出的鸭子主题音乐也是优美动听的。
3、表示猫的主题音乐猫在这部交响童话里是个调皮捣蛋的角色,因此,表达它的音乐,是用单簧管吹出的轻快活泼的跳跃性音调,显示出小猫的诙谐和活泼的性格。
4、表示老爷爷的主题音乐由于老爷爷讲话的声音低,并且说起话和走起路来慢吞吞的,又爱唠唠叨叨地没完没了,所以就用音色浑厚的木管,徐缓地吹奏出较长的叙事音调。
使妈咪和宝宝仿佛看到老爷爷唠叨样子。
5、表示大灰狼的主题音乐大灰狼是凶残可恶的,表达它的音乐是用三只圆号吹奏出来的,从音色、音量和音调上,都有一种阴暗的感觉。
妈咪和宝宝会感觉到这是反面形象的音乐。
6、表示猎人开枪的主题音乐定音鼓急速密集的滚奏,表达猎人从树林一边走出,一边开枪。
《彼得与狼》鉴赏心得《彼得与狼》是俄国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一部音乐故事,被公认为是儿童音乐的杰作。
整部乐曲通过精彩的音乐和富有戏剧性的故事情节,向孩子们传递了勇敢、聪明和团结的重要价值观。
我非常喜欢《彼得与狼》,在观看演出后,我对这部音乐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欣赏。
我很喜欢乐曲中的主题音乐。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主题,这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
例如,狼的音乐以低沉、威严的管弦乐声表现,给人一种强大与恐怖的感觉;而彼得的音乐则以明快、欢乐的小提琴演奏,表达出他的聪明和勇敢。
每个主题音乐都与角色的性格和情感相匹配,使得故事更加丰富多样。
演奏者和指挥家的表演也非常精彩。
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掌握使得乐曲更加生动。
特别是当乐队演奏狼的音乐时,他们利用不同的乐器来营造恐怖和紧张感,让人印象深刻。
指挥家的领导能力也在演出中得到了展现,他能够迅速地调整乐队的演奏速度和音量,使得整个演出更加和谐。
乐曲中融入了音乐故事的元素,使得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感受故事情节。
在演出中,有一位讲述者为观众讲述整个故事,同时配合着乐队的演奏,将音乐与故事情节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给观众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感,使得他们更容易被故事所吸引。
这部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启发。
通过彼得与狼的故事,我认识到勇敢和智慧的重要性。
彼得是一个聪明而勇敢的男孩,他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可怕的狼,并解救了动物们。
这告诉了我,不管面对多大的困难,只要我们保持勇敢和聪明,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胜利。
总之,我非常欣赏《彼得与狼》这部音乐作品。
它不仅是一部儿童音乐,也是一部展示勇敢和智慧的故事。
通过音乐和故事的结合,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情节,并从中获得启发。
我相信,《彼得与狼》会继续以其深情、生动和富有教育意义的特点,深受孩子们和成人们的喜爱。
彼得与狼赏析
《彼得与狼》是由俄罗斯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创作的音乐
童话剧。
该作品以交响乐为基础,通过音乐和讲述,讲述
了一个男孩彼得和各种动物角色的故事。
整个作品由乐队演奏,每个动物角色都由特定的乐器代表。
彼得由弦乐器代表,狼由低音管代表,鸭子由长笛代表,
猫由次中音小提琴代表,鸟由长笛代表等等。
每个角色的
音乐都有独特的旋律和表现力,通过音乐帮助听众感受到
不同动物的特点和个性。
在故事中,彼得是一个勇敢的男孩,他与其他动物一起生
活在森林中。
一天,他决定去捕捉狼,引出了一系列有趣
的冒险。
整个音乐作品通过精确细腻的音乐描绘了彼得与
狼的对决,以及其他角色的互动和情感表达。
《彼得与狼》的赏析在于音乐与故事的有机结合。
它不仅
是一部娱乐性的音乐剧,也是一部教育性的作品。
通过音
乐的形式,它向听众介绍了各种乐器和音乐语言,激发了
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
同时,它也通过故事的场景和人物
塑造,传递了一些简单而深刻的人生哲理,如勇气、友谊和团结等。
《彼得与狼》可以说是一部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作品。
对于孩子们来说,它是一次音乐探索和故事体验;对于成年人来说,它是一次对音乐和人性的思考。
无论如何,它都是一部充满魅力和意义的音乐作品。
交响曲彼得和狼的赏析《交响曲彼得和狼》是俄罗斯作曲家谢尔盖·普罗柯菲耶夫创作的一部儿童音乐故事,于1936年首次亮相。
这部作品以交响乐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关于彼得和他与动物们的冒险故事。
这部作品不仅在音乐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成为了儿童音乐教育的经典之作。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部作品的故事情节。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彼得的男孩,他生活在俄罗斯的乡村。
一天,彼得出门玩耍,遇到了一只狼。
在与狼的搏斗中,彼得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最终战胜了狼。
整个故事充满了冒险和惊险的情节,而普罗柯菲耶夫的音乐则为故事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在交响乐曲中,每个角色都用不同的乐器来代表。
比如,彼得用弦乐器来表现,狼用低音管来表现,鸭子用长笛来表现。
这样的处理使得每个角色都有了独特的音乐形象,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
而且,普罗柯菲耶夫还在交响乐曲中加入了一些音效,比如模仿鸟叫声的长笛声,模仿狼的嚎叫声的低音管声等等。
这些音效的加入使得整个交响乐曲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
除了音乐本身,交响乐曲还有一个朗诵部分。
在演出时,通常会有一个讲述者来为观众讲述故事情节,使得观众更容易理解整个故事。
这样的设计使得交响乐曲更加适合儿童欣赏,也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
在故事的结尾,彼得最终战胜了狼,取得了胜利。
整个交响乐曲也以欢快的音乐结束,给人以胜利的喜悦之感。
这样的结尾不仅让人感到满足,也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这也是普罗柯菲耶夫想要传达给儿童的一种正能量,即勇敢、智慧和团结的力量是可以战胜一切困难的。
《交响曲彼得和狼》不仅在音乐界获得了成功,也成为了儿童音乐教育的经典之作。
这部作品不仅能够让孩子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故事的魅力,也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而且,这部作品也成为了许多音乐教育课程的教材,被广泛应用于儿童音乐教育中。
总的来说,交响曲《彼得和狼》是一部充满魅力的儿童音乐故事。
它不仅音乐精彩,故事情节也生动有趣。
浅析《彼得与狼》的画面语言摘要:普罗科菲耶夫的《彼得与狼》是一部没有对白的交响乐木偶童话短剧。
故事发生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主人公彼得是个热爱动物渴望自由的小男孩,却因为山上有狼被爷爷用高高的栅栏无情地围在狭小的院子里。
院子里只有一只鸭子是他的玩伴,所以对于栅栏外的世界他是多么的向往!一只受伤的乌鸦到来,激发了他们到栅栏外自由玩耍的欲望!可不幸的是,狼真的来了,这时并展现出了彼得与狼斗智斗勇的精彩画面……同时,彼得又是个孤僻的孩子。
在城里,他没法融入其他孩子的群体,还被卫兵恶意的欺负,但后来征服狼来到城市的举动却又令所有人都震撼!关键词:光效与色彩对比、镜头运用、角色状态描写、场景造型正文:1、在本片中对于光效、色彩的处理利用了很强烈的对比手法。
与交响乐节奏、曲目的变化一道,共同营造了一种令观众真实可感的视听氛围。
从该片大的色调上来分析,在开始一段彼得被高高的栅栏锁在狭小的小院子里,破烂不堪的房屋,东倒西歪的杂物等,画面基本上都是运用的昏暗偏冷的蓝灰色调子,整体来营造一种很沉闷的气氛来讲述当时主人公彼得所处在的被无情关闭,生活在孤独阴影下的环境。
当然,这一小段在情节上是起着发展推动的作用,但当我们仔细去揣摩整个片子的色彩、光效变化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一段的色彩、光效处理是为了与后面彼得和动物伙伴到栅栏外自由快乐玩耍画面色调形成强烈对比。
后面彼得和动物伙伴到栅栏外自由快乐玩耍画面色彩、光效都是采用的偏暖的橙黄色色调,给人一种梦幻、挣脱后完全放松的气氛。
虽说他们是在冰冻的湖面上玩耍,观众却完全可以忽略当时的客观寒冷环境,影片能营造出这样的氛围显然是不容易的。
这样明显强烈的色彩对比,用来说明彼得在被爷爷关在狭小的院子里与逃出去到他向往的自由空间里随意玩耍的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导演用这样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了小孩子们真正的内心世界,是那样的单纯、自由简单却美好的状态!2、本片镜头运用也非常到位,主要体现在镜头运动、镜头景别构图、对角色的状态描写。
音乐童话《彼得与狼》赏析《彼得与狼》是来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所创作的的一部儿童交响童话,这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之所以如此有成就要归功于他的在国外十多年的经历和天赋。
在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第三时期追随国际音乐新潮流,倾向于新古典主义,不同于以往俄罗斯民族的风格。
1936年,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应莫斯科中央儿童剧院之邀创作一部新的儿童交响乐作品,希望能在走进课堂的第一刻开始孕育儿童们的音乐品味。
仅四天的时间,普罗科菲耶夫创作出了交响曲《彼得和狼》。
1936年5月2日的首演并不走运,用作曲家自己的话讲:“没有能吸引住听众的注意力。
”普罗科菲耶夫恐怕很难预见到《彼得和狼》如今成为儿童音乐的经典之一,带给不同年龄的儿童和成人欢乐和启示。
200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彼得与狼》就是来源于此,英国的动画人把这个经典故事搬到了现代,并赋予了其全新的结尾。
前苏联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是一位著名作曲家,他曾被授予“斯大林奖”,死后被追授“列宁奖”。
普罗科菲耶夫自称其作品是四条基准线合作的结果。
古典线一方面来自于他对历史元素如古舞蹈的怀缅,另一方面则是他对传统的继承。
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并未中断,但还是可以从中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俄国阶段,这期的作品是他出走之前写下的。
这时期的作品,以普氏特有的旋律,尖锐地不协调音,挖苦式的幽默和强大的生命力为标志。
虽然此时的他已和欧浪漫主义泾渭分明,但是其风格仍未和传统完全脱节,遵守调性创作。
这些作品中还引起过丑闻。
经过短暂的休整,他的音乐语言进入第二阶段外国阶段(从1918年起),这时他的音乐更为现代,第二主线分明。
这时的普罗科菲耶夫开始不理会调性。
聚集的音响,旋律的突然爆发是这时期作品的特色。
虽然如此,他的前卫相比起一些同僚程度还是不一样的。
1930年代起其风格开始转变。
搬回苏联之后,他的新风格开始露头,故该时期被称为苏联阶段。
普罗科菲耶夫一直相信,作曲是行使一种社会职能。
欧洲音乐课程论文
用音乐写故事——交响乐童话《彼得与狼》赏析
摘要
倾听了多遍交响乐童话《彼得与狼》,我现在想介绍一下这首很著名的故事音乐,以及创作这首音乐的作曲家,还有我听完这首音乐的一点想法,以及从这即将结束的选修课《欧洲音乐鉴赏》中所获得的收获。
关键词彼得与狼;鉴赏;欧洲音乐;交响乐;介绍
引文
交响乐童话《彼得与狼》,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过这首乐曲,因为这是一首很著名的儿童音乐,很多年轻妈妈也把它作为一首胎教音乐。
它以明快生动的旋律吸引了众多小朋友的兴趣。
说实话,在没上欧洲音乐鉴赏课之前,我是没听过这首音乐的,后来在课堂上听到了这首乐曲,一下子就被它轻松欢快的旋律给吸引了。
课后就不停的寻找有关它的资料,还有一遍又一遍地听这首曲子。
《彼得与狼》及其作曲家的介绍
《彼得与狼》的作者普罗科菲耶夫是前苏联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他对儿童有着特殊的感情。
在他的作品中,有不少是为儿童们写的,如童话歌剧《对三个橙子的爱情》、舞剧音乐《灰姑娘》、独唱歌曲《丑小鸭》以及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彼得与狼》是普罗科菲耶夫于1936年春天完成的作品,它是根据俄罗斯同名童话写成的一部带有故事朗诵的交响童话(同时也是前苏联音乐的典范作品)。
这部作品内容生动有趣,为了让儿童们理解它,作曲家还专门为乐曲写了通俗的解说词。
整首乐曲就是用音乐讲述了一个故事——
少先队员彼得与他的小朋友鸟儿一起玩耍,家中的小鸭在池塘嬉游,与小鸟争吵。
小猫趁机要捕捉小鸟,被彼得阻拦。
爷爷后来吓唬他们说狼要来了,把彼得带回家。
不久,狼真来了,吃掉了小鸭,还躲在树后要捉小鸟和
小猫。
彼得不顾个人安危,在小鸟的帮助下捉住狼尾巴,将它拴在树上,爷
爷和猎人赶来把狼抓进了动物园。
故事寓意深刻,表现了儿童彼得以勇敢和
机智战胜了凶恶的狼。
很浅显易懂但又很有教育意义的一个故事,表达了只要团结起来,勇敢而机智地进行斗争,任何貌似强大的敌人都是可以战胜的思想内容。
很适合儿童的启蒙。
既能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又起到教育的作用,从它创作以来一直都很受欢迎。
这首交响乐除了内容上很有特点,在演奏的乐器运用上也很有特色。
作曲家运用乐器来刻划人物和动物的性格、动作和神情,音乐技巧成熟,形式新颖活泼,旋律通俗易懂。
全曲既有贯穿的情节,而又不是干涩地平铺直叙;每一个角色、每一个段落不但形象鲜明,而且还含有表达尽致的艺术魅力。
音乐中用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弦乐四重奏、定音鼓和大鼓所奏出的具有特性的短小旋律和音响,分别代表小鸟、鸭子、猫、爷爷、少先队员彼得和猎人的射击声等。
曲中表示小鸟的主题音乐采用长笛高音区明亮的音色,吹出快速、频繁、旋转般的旋律。
使妈咪和宝宝犹如看见小鸟在天空中愉快地飞翔,叽叽喳喳地唱着歌。
(片段1);表示彼得的主题音乐用弦乐奏出明快、进行性地音乐,生动地表达了活泼、勇敢的的小朋友彼得的机智形象。
(片段2);表示鸭子的主题音乐由与鸭子叫声相像的双簧管模拟。
因此,在中音区吹出的带变化音的徐缓主题旋律,具有悲歌性,表达鸭子后来被大灰狼吞掉的悲惨命运。
由于鸭子是善良可爱的,所以吹奏出的鸭子主题音乐也是优美动听的。
(片段3);表示猫的主题音乐用单簧管吹出的轻快活泼的跳跃性音调,显示出小猫的诙谐和活泼的性格及塑造了小猫调皮捣蛋的形象。
而低音区的跳音演奏则描绘了小猫捕捉猎物时的机警神情(片段4);表示爷爷的主题音乐用浑厚、粗犷的大管徐缓地吹奏出较长的叙事音调,模拟了老人的唠叨,使妈咪和宝宝仿佛看到老爷爷唠叨样子。
(片段5);表示狼的主题音乐用三只圆号来体现,从音色、音量和音调上,都有一种阴暗的感觉。
妈咪和宝宝会感觉到这是反面形象的音乐。
(片段6)。
为了使音乐更易于领会,富于独创性的普罗科菲耶夫别开生面地采用了交响
童话的新体裁,即一边用管弦乐队演奏表达不同的音乐形象,一边用富于表情的朗诵词,来解说音乐内容的情节。
这部交响童话中有很多角色,如彼得、小鸟、鸭子、猫、大灰狼、老爷爷及猎人等。
精神的享受—我的收获
说实话,当我第一次在课堂上听到这首音乐的时候,我就很喜欢它。
在此之前,我很少有有听类似的音乐,大多数时候听的都是流行曲。
这首音乐带给我不同于现代流行曲的精神上的享受,它让我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从来没有一首让我如此放松,忘却了所有的烦恼,纯粹以欣赏的心情来倾听完整首乐曲。
这样故事情节性的交响乐让我觉得很新奇,听惯了各种腻味的现代流行曲,它的简单明快的旋律很珍贵。
刚开始听,各种乐器模仿出来的动物声音就把我带入了一个单纯美丽的世界,有花,有草,有鸟叫声.......一切显得那么生气勃勃。
我一遍又一遍的听,仿佛进入到了彼得的童话世界,那一刻,心是那么平静,那么轻松,那么愉悦,凡尘中的一切污浊都被洗涤干净了。
难怪它能成为很受欢迎的胎教音乐,我想每一个妈妈听到这样的旋律都能得到放松吧,而每个小孩听到这样乐曲都会快乐。
这再一次体现了音乐是共通的,无论你来自那一个国度,无论你说的是哪一种语言,甚至无论听不听懂语言,无论你是大人还是小孩,音乐都能带给人享受。
欧洲音乐鉴赏课的感受
《彼得与狼》只是这门课程的一次交响乐欣赏,除了这首童话交响乐外,我们也欣赏了其它很优秀的作品,如《贝多芬第五交响曲赏析——命运的叩门声》、《历史史诗纪实——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祖国讴歌——斯美塔那交响诗“伏尔塔瓦河”》、《伤感的旋律——舒伯特“未完成交响曲”》、《芭蕾艺术的巅峰——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剧“天鹅湖”》、《勃兰登堡协奏曲》........说实话,我不是一个很懂音乐的人,乐感也不强。
当初选这门课程,也是基于想培养这一方面的素养。
有人说,喜欢音乐,研究音乐的人都是高雅的,也可以说,音乐让人变的高雅起来。
我本身是一个俗人,所以嘛,也来高雅一番了。
淡出就是抱着这
样一种有些玩笑的心情学习这门课程。
但后来不自觉变得认真起来,并深陷其中。
音乐让我狂躁的心获得了暂时的宁静。
在现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已经很少有机会能够静下心来以纯粹欣赏的心情来倾听一首乐曲了。
我所说的乐曲并不是现代流行乐,而是经过历史沉淀下来,永恒不衰的瑰宝那才是值得去倾听的。
所以,每一次课程对于我来说都是一次享受,一次心灵的洗涤。
我觉老师说的一句话很正确,这或许是我们唯一一次机会倾听这些名曲了,以后我们回忆往事时,还能想起曾经我们齐聚在一起倾听贝多芬、巴赫、莫扎特......这都是多么美好的记忆呀。
所以真的很感谢老师的教导。
不过,有一点,我觉得我们课堂上听得还是比较少的,老师利用比较大的一部分时间来讲一些理论的知识,像一次看芭蕾舞剧时,我就觉得还没有看过瘾,后来课余时间也一直没时间看完。
而且,我觉得课堂上老师讲的比较多,而我们交流的很少,记忆中好像没有交流的时候。
如果能让我们在听完一首乐曲时相互交流下自己的想法,我想会更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