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计量模型新角度——基于模糊线性规划的琼斯模型
- 格式:pdf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2
盈余管理论文计量模型论文计量方法论文: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及计量模型述评摘要:盈余管理是实证会计研究的重要领域,现有的盈余管理计量方法主要包括总体应计利润法、特定应计项目法、分布检测法三种。
文章结合国内外有关理论和实证研究,对盈余管理计量方法和模型进行了介绍和述评,希望能够为中国资本市场盈余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盈余管理计量方法计量模型述评盈余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实证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学术界对其概念的定义存在诸多不同意见,但从scott和schipper的权威定义中可以看出盈余管理的基本内涵。
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
schipper 认为“企业管理当局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而非仅仅为了中立地处理经营活动)的‘披露管理’”。
虽然盈余管理得研究方法较多,但总的来说主要包括总体应计利润法、特定应计项目法、分布检测法,相关模型也大体围绕这三种研究方法展开。
1、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及模型概述1.1总体应计利润法1.1.1healy模型healy(1985)作为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的开拓者,首先构建了计量不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模型,healy认为不可操控性应计利润与总应计利润和总资产有关,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样本的平均应计利润总额来检验盈余管理,并假设在任意会计期间都会发生系统性的盈余管理行为且不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等于估计期总应计部分(tat)和滞后总资产(at-1)比值的平均值。
因此,年份t的不可操控性应计部分(ndat)应该为:其中,ndat表示在时间t经过总资产调整的不可操控性应计利润,n表示估计年份的个数,表示估计年份。
1.1.2随机游走模型deangelo(1986)提出随机游走模型,该模型假设当期不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只与前一期不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相关,且把上一年的实际利润作为本年度的不可操控性应计利润。
盈余管理估计模型综述内容提要:盈余管理是一个与投资者保护和会计准则制定紧密相关的重要问题,它已 经成为会计乃至金融、经济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盈余管理可以分为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
实证研究中必须解决如何识别和衡量盈余管理的问题。
本文对应计盈余管理估计模型、真实盈余管理手段及实证模型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盈余管理实证模型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应计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 实证模型一、概述盈余管理是经营者运用会计方法或者安排真实交易来改变财务报告以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业绩的理解或者影响以报告盈余为基础的合约(Healy and Wahlen ,1999)。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除了操控非正常应计项目,管理层还可以操控经营、筹资和(或)融资等实际交易活动来进行盈余管理。
学界把这种通过操控真实的交易活动,以误导利益相关者并使其相信企业是通过正常的经营活动达到盈余目标的盈余操控行为称为真实盈余管理。
比较而言,应计盈余管理受企业会计弹性和外部监管的约束较大,其对企业未来业绩的影响主要是应计项目的反转以及盈余在不同期间的平滑,而真实盈余管理则会对企业现金流以及企业的未来经营业绩和企业价值产生影响。
本文对近年来盈余管理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估计模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以此为基础分析这些模型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以后盈余管理实证模型的研究提供一定启示。
二、应计盈余管理估计模型实证研究中首先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识别和衡量盈余管理(包括应计盈余管理和真是盈余管理)。
而应计盈余管理的估计模型主要有:随机游走模型、Jones 模型以及修正的Jones 模型。
(一)应计利润随机游走模型和考虑成长因素的应计利润预期模型1.应计利润随机游走模型这一模型假设公司上年度的应计利润总额为未经管理的应计利润额,本年度应计利润总额与上年度的差额部分,为被管理的操控性应计利润部分。
换句话说,该模型假设公司历年的非操控性应计利润遵循随机游走,其表达式为: t t t TA TA ξ+=-1或t t t t TA TA TA DA ∆=-=-1其中,t TA =第t 年的应计利润总额;t DA =第t 年的操控性应计利润;t TA ∆=第t 年的应计利润变动额。
经营管理论文:基于修正Jones盈余管理模型的财务危机预警研究摘要: 文章主要考察修正Jones模型是否能引入财务危机预警领域及盈余管理程度对财务危机预警模型预测效果的影响。
文章首先将盈余管理理论引入财务危机预警领域,通过单变量分析,初步证实修正Jones模型用于预警的可行性后,再根据四个来自Jones模型的盈余管理因素驱动变量所构成的指标体系分别运用多元判别和逻辑回归分析法基于2006年至2008年中国A股市场新增*ST公司样本及配对样本的前三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正常公司和危机公司的操纵性应计利润具有显著差异,可以通过引入修正Jones模型来考察企业财务危机的可能性。
关键词: 财务危机;盈余管理;修正Jones模型;预警一、引言自Beaver[1]和Altman[2]开展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实证研究以来,中外学者不断地改进和发展了各种预警模型。
但他们研究的基本思路都是通过对反映公司信息的各种比率的考察,选择适当的比率运用各种方法建立模型来判断公司是否会陷入危机,其关键点在于各种预警指标的选择和建模方法的选用。
其中对于预警指标的选择,学者们都是运用经验和参考前人的研究来确定预警指标体系,缺乏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支持。
因此,各个模型选用的预警指标不尽相同,没有统一标准。
总的来说,现有财务预警模型对预测指标的选用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类:常规财务指标、调整后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详见表1所示。
大部分模型采用了常规财务指标作为预测变量[1-5],这可能导致下列问题: (1)忽略大量的表外信息。
(2)经过审计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公布常常会延迟到年中,故以财务变量所建立的危机预警模型容易失去时效性。
(3)财务报表相关指标可能包括管理层操纵的结果,这些结果可能掩盖企业实际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为了解决财务指标的第一、二类缺陷,学者们在预测模型中引入了各种非财务指标如公司治理指标等结合常规的财务指标,作为预测变量建立模型[6-9]。
盈余管理研究述评【摘要】盈余管理问题是会计关注的话题,也是实证研究的热点。
本文从盈余管理含义、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等角度对国内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与述评,并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盈余管理;计量模型一、盈余管理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运用会计处理方法、政策选择、财务重述、真实活动交易操控等手段来实现特定的报告目标(healy&wahlen,1999)。
schipper(1989)对盈余管理定义如下:盈余管理是企业的管理当局为了获得私人利益而对外部的财务报告过程进行了有目的地干涉和控制,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盈余管理是信息披露管理。
williamr.scott(2000)认为,盈余管理首先可以被看成是管理者为了在薪酬契约、债务契约和政治成本中达到自身效用最大化而采取的一种机会主义行为;其次从有效契约观的角度看,盈余管理为管理者提供了一定空间,可以使其有效地保护自身和公司利益,维护契约各方利益;此外盈余管理还可以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的工具,管理者可以将其拥有的内部信息传递给投资者。
可以看出,学术界对盈余管理的定义着眼点和侧重点各有不同,盈余管理既可能是机会主义行为也可能是满足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有效契约的结果。
其中机会主义中schipper侧重披露管理,而healy和wahlen把交易规划也纳入了盈余管理的范畴。
尽管学者对盈余管理研究的视角各异,但依然可以看出以下一些共性特征:第一,盈余管理的实施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或管理当局的控制人)。
第二,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即会计收益)。
当然在schipper(1989)的定义中,盈余管理不仅仅指对会计收益的调整和控制,而且包括对其他会计信息的披露的管理。
第三,盈余管理的方法主要是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综合运用会计和非会计手段来实现对会计收益的控制和调整,它包括会计政策选择、应计项目管理、改变交易时间、交易创造等。
第四,盈余管理的目的是盈余管理主体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包括管理人员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董事会所代表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琼斯模型盈余管理是会计研究中的一个经典问题。
关于盈余管理研究,从实证研究角度来讲,一个关键问题便是如何计量盈余管理程度。
国外有关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的侧重点集中于管理者当局更倾向于运用的可操纵性应计项目。
所谓应计利润是指那些不直接形成当期现金流人或流出,但按照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应计入当期损益的那些收入或费用(或净资产的增加或减少部分),比如折旧费用、摊销费用、应收账款增加额等等。
研究者发现应计项目可以分为两部分:可操纵性应计项目和不可操纵性应计项目,盈余管理通过对前者的操纵进行,而后者在宏观经济环境和公司信用政策无重大变化时,在消除了公司增长的影响的前提条件下,应保持稳定。
一、应计利润分离法国外最常用的盈余管理计量方法应计利润分离法,即用回归模型将利润分离为非操纵应计利润和操纵性应计利润,并用操纵应计利润来衡量盈余管理的大小和程度。
此类研究通常包括两个期间:估计期间和研究期间。
研究的中心是根据估计期间(假定不存在盈余管理)利用数学模型来预测不可操纵性应计项目,从而计算出可操纵性应计项目的值,通过统计分析,作为判断盈余管理是否存在的依据。
二、琼斯模型——结合案例分析分离应计利润的计量模型非常多,琼斯模型是通过回归方法将应计利润分离为非操纵性应计利润和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复杂模型。
琼斯(Jones,1991)对处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产业损害调查中的公司调低报告净收益的行为进行了研究。
针对ITC提出的进口救济调查中,被调查行业公司负向盈余管理的动机,他提出假设如下:相较于非调查年份,美国有可能获取进口救济的公司在进口救济调查的过程中,会通过调低盈余水平的盈余管理来增加获取进口救济的可能性或数量。
琼斯从1980年到1985年ITC的6次进口救济调查中的5种行业里,选出23家公司做为样本。
他的研究设计一共分四个层次:1、用DeAngelo模型检验非正常应计利润的平均值在事件期间是否显著为负这是一个将总应计利润作为非操纵性应计利润估计值的简单模型,主要验证所选样本的大体变化趋势与假设是否相符。
使用琼斯模型计量IPO盈余管理行为的实证研究摘要:本文提出了在ipo背景下评估应计利润分离模型揭示盈余管理行为能力的方法,并使用此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比了横截面琼斯模型的三种变体。
研究结果表明,琼斯模型的这些变体中,大部分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揭示盈余管理行为。
而以修正琼斯模型计算nda最能揭示盈余管理水平。
关键词:ipo;盈余管理;琼斯模型;应计利润分离模型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2—0112—02一、引言自2009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ipo步伐迅速加快,管理层也将a 股市场的扩容作为战略发展方向。
但是在a股扩容的大背景下,频频发生的ipo前的业绩包装、粉饰报表,ipo后的新股破发、业绩变脸,却使得新上市公司的质量令人担忧。
为了保障投资者的权益,维护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必须保证ipo公司的盈余质量,而对ipo 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历史上研究者提出了众多的应计利润分离模型,这些模型在国内外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而其中以琼斯模型应用最为广泛。
琼斯模型又可分为时间序列模型和横截面模型,由于我国的独特情况,在我国的实证研究中大多使用横截面的琼斯模型。
根据对总应计利润ta和正常性应计利润nda的不同计量方法,横截面的琼斯模型又有多种形式,我们可以称之为琼斯模型的变体。
由于琼斯模型诸多变体的存在,就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即如何评估和对比这些琼斯模型的变体。
如果将视野扩展到琼斯模型之外的其他应计利润分离模型,则此问题可推广为,如何评估和对比众多的应计利润分离模型。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即为在ipo盈余管理的背景下,探讨这一问题。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为研究琼斯模型在揭示ipo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时的作用,通过提出一种新的应计利润分离模型评估方法,评估了几种不同形式的琼斯模型既是盈余管理行为的能力。
在正常性应计利润nda的计量上,可分为基本琼斯模型、修正琼斯模型、带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扩展的基本琼斯模型、带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扩展的修正琼斯模型,等等。
基于修正琼斯模型的盈余管理实证检验李淑锦;卢瑞琼【摘要】盈余管理是企业财务会计政策选择之一,盈余管理行为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因此盈余管理是近年来国内外会计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而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计量盈余管理程度,修正的琼斯模型是目前盈余管理研究文献中使用次数最多的一种盈余管理计量方法,但仍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完善模型,首先对目前已经存在的国内外的计量模型进行回顾,然后在修正的琼斯模型和国内有关学者研究拓展的修正琼斯模型的基础上,在新模型中加入了线下项目中的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这两个因素。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这两个因素与盈余管理程度相关性显著,从而达到了完善模型的目的。
【期刊名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00)001【总页数】5页(P11-15)【关键词】盈余管理;计量模型;修正的琼斯模型【作者】李淑锦;卢瑞琼【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520世纪 80年代西方会计学术界开始致力于盈余管理研究,而我国从 80年代末才开始,并且 80年代末至 90年代,我国盈余管理的研究绝大多数进行规范理论分析,围绕盈余管理的动机、影响因素以及防范盈余管理行为的对策等,如魏明海[1]、陈建歧[2]等从不同角度界定了盈余管理的内涵。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数据收集方便性的增强,从 90年代末开始,盈余管理实证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其中包括对盈余管理程度计量的实证研究,如陆建桥[3]对修正的琼斯模型进行了扩展,得出了拓展的修正琼斯模型;蔡吉甫[4]将盈余管理与公司某些方面内容相结合进行实证研究,研究了独立董事、管理层持股和大股东治理与公司盈余管理相关关系。
事实上盈余管理实证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盈余管理的计量,在权责发生制下,企业的净利润(N I),包括经营现金流量 (CFO)和应计利润 (TA)两部分,又将应计利润进一步分为可操纵性应计利润(DA)和不可操纵性应计利润 (NDA),盈余管理程度就是用可操纵性应计利润来表示,公式为:由以上式子可以看出,盈余管理的重点就在于确定不可操纵性应计利润 (NDA)的大小。
新扩展Jones模型的应用及评价摘 要:目前关于盈余管理的计量模型很多,主要包括有Healy模型、DeAngelo模型、Jones模型、修正Jones模型、截面Jones 模型、业绩控制模型等。
本文将选取创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同时扩展修正J o n e s模型,进一步考察该模型在创业板市场的适用性。
关键词:企业成长性;盈余管理;新扩展Jones模型词组在汉语中常常没有任何意义。
但纯音译法却保留了原文商标的音韵美和呼唤功能。
如“B e n z”奔驰(汽车)、“S h a r p”夏普(电器)。
谐音译法也称谐音双关法,即在翻译时选择能够激起消费者美好联想的谐音词汇或词组。
如“K i s s M e”奇士美(润唇膏)。
“K i s s”的发音和汉语中“其实”的发音近似,译者在“其实”的基础上改为“奇士”,而“M e”同样根据谐音译为“美”。
“奇士美”读起来既能朗朗上口,又突出了该产品的属性和功能,给消费者以美的享受,还能让人联想到在用过该产品后“其实很美”的效果。
真是发音响亮,意境优美。
(二)意译法意译法(f r e e t r a n s l a t i o n):是指把按照原语商标中的实际意思翻译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目的语的翻译法。
如“S p r i t e”雪碧(饮料)。
首次打入香港市场时被译为“事必利”。
表示一切顺利。
但销售业绩不佳。
在引入大陆市场后被译为雪碧。
译入语“雪碧”二字与该产品的功能相联系,让人听到后倍感清凉,有种望梅止渴的感觉。
同时也激起了消费者对该饮料的渴望,故而销售业绩良好。
然而我们这里所说的意译还要有别于“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
直译是指传达原文语义的翻译方法。
但由于中西文化还是有许多相似之处,故此法在商标翻译中也经常用到。
如:“C r o w n”皇冠(汽车)、“C a m e l”骆驼(香烟)、“P l a y b o y”花花公子(服装)。
(三)音意结合法音意结合法:它是指译者在对商标进行翻译时,把商标的发音和寓意相结合起来进行传达产品信息的一种方法。
Stata计算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基于琼斯模型说明数据、变量名称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具体名称可见国泰安数据库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本代码仅供参考。
代码实现基本Jones模型Jones (1991) 提出了经典的Jones模型,从营业收⼊变动和固定资产⽔平衡量企业应计利润的变动。
clonevar A= a001000000 // 总资产clonevar EBXI= b001300000 // 营业利润clonevar cfo = c001000000 // 经营活动现⾦流净额gen acc =(EBXI- cfo)/L.A// 总应计项⽬,ygen invA =1/L.A// 滞后⼀期的总资产的倒数, x1gen Dsale =D.b001101000/L.A// 营业收⼊的增量, x2gen PPE= a001212000/L.A// 固定资产净额/总资产, x3sort stkcd yearsum A EBXI cfo acc invA Dsale PPE*⽣成⾏业+年份变量,⽅便回归egen sic_year =group(ind year), label lname(ind_year)// sic 为⾏业分类,year为年度时间标识sum sic_year*利⽤循环求残差,残差即为应计盈余管理DACCsum acc invA Dsale PPEgen DACC1=.//N为sic_year的编码最⼤值forvalues i =1/N{//有时由于某⾏业内企业较少,不能进⾏单个回归,需要⽤cap即capture捕捉错误,跳过错误。
capture qui reg acc invA Dsale PPE if(sic_year==`i'), noconsif(_rc==0){predict e if e(sample), resreplace DACC1= e if e(sample)drop e}}修正Jones模型Dechow等 (1995) 提出的修正Jones模型在Jones模型的基础上加⼊了应收账款的变动//接上⾯代码,共⽤部分变量xtset stkcd year* 根据国泰安数据库计算需要的指标gen DAR = D.a001111000/L.A // 应收账款的增量gen DS_DAR= Dsale - DAR // 营业收⼊的增量-应收账款的增量, x2* ⽣成⾏业+年份变量,⽅便回归//egen sic_year = group(sic year), label lname(sic_year) // sic 为⾏业分类,year为年度时间标识* 利⽤循环求残差,残差即为应计盈余管理DACCgen DACC2 = .//drop e//N为sic_year的编码最⼤值forvalues i = 1/N{//有时由于某⾏业内企业较少,不能进⾏单个回归,需要⽤cap即capture捕捉错误,跳过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