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流作用下套管错断口岩石损伤破坏半径计算
- 格式:pdf
- 大小:132.25 KB
- 文档页数:4
岩石破裂系数岩石破裂系数是衡量岩石在受到外部力量作用下发生破裂的难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地质、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岩石破裂系数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在工程中的应用,并提出提高岩石破裂系数的措施。
一、岩石破裂系数的定义和意义岩石破裂系数(Fracture toughness,简称KIC)是指岩石在拉伸状态下,单位面积上能承受的最大拉应力与拉伸应变之间的比值。
它可以反映岩石的抗破裂能力,KIC值越大,岩石越不容易破裂。
在工程实践中,通过测定岩石的破裂系数,可以评估岩石的稳定性,为工程建设提供依据。
二、岩石破裂系数的计算方法岩石破裂系数的计算公式为:KIC = σ√(πa) ,其中,σ为岩石试件所受的最大拉应力,a为拉伸断裂时的试件厚度。
根据这一公式,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岩石的破裂系数。
三、岩石破裂系数在工程中的应用1.地质勘探:通过测定岩石的破裂系数,可以了解地层稳定性,为油气井、隧道等工程的选址和设计提供依据。
2.岩土工程:在岩土工程中,根据岩石的破裂系数,可以合理选择钻孔、爆破等施工方法,降低工程风险。
3.地下工程:在地下工程中,如隧道、地铁等,通过分析岩石的破裂系数,可以预测岩爆、塌方等灾害风险,确保工程安全。
四、提高岩石破裂系数的措施1.改善岩石结构:通过地质勘探和岩矿分析,了解岩石的内部结构,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岩石的破裂系数。
2.优化施工方法:根据岩石的破裂系数,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如减小钻孔直径、控制爆破参数等,降低施工过程中的风险。
3.加强监测: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实时掌握岩石破裂状况,及时采取措施防范事故发生。
五、总结岩石破裂系数是衡量岩石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计算岩石的破裂系数,可以评估岩石的抗破裂能力,为工程实践提供依据。
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岩石的破裂系数,有助于确保工程安全。
岩石损伤理论研究进展龚囱;曲文峰;行鹏飞;赵奎【摘要】介绍了近年来岩石损伤理论若干进展,丰要内容包括:岩石损伤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其研究方法、岩石损伤的分类、损伤变量的定义与选取、岩石损伤本构模型的建立及其参数对岩石损伤行为的影响、不同荷载下岩石裂纹演化规律的研究、岩石损伤机理的探讨,以及对岩石损伤的一些认识.以上研究表明:首先,采用损伤力学对岩石损伤进行研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其次,损伤模型的建立是岩石损伤的核心内容.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岩石在不同荷载下的损伤演化规律,有助于揭示岩石损伤机理.最后提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是考虑多因素岩石耦合损伤.【期刊名称】《铜业工程》【年(卷),期】2011(000)001【总页数】5页(P7-11)【关键词】岩石;损伤;损伤变量;本构模型;进展【作者】龚囱;曲文峰;行鹏飞;赵奎【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江西,赣州,341000;新疆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新疆,鄯善,838204;新疆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新疆,鄯善,838204;江西理工大学,江西,赣州,3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313岩石强度理论发展至今,先后经历了经典强度理论、基于断裂力学的强度理论和损伤强度理论三个阶段。
对岩石强度理论的研究其目的在于了解认识岩石对外界环境的响应。
岩石损伤强度理论对包含大理损伤的非均匀体的RVE单元进行研究,其强度准则可写为D=Dc或|Y|=Yc。
采用损伤力学对岩石进行分析的目的在于:通过引入多层次的缺陷几何结构,追溯从变形、损伤直至断裂的全过程,进而采用宏-细-微观相结合的描述,确立参变量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数学模型,给出岩石强度的判定准则[1]。
由于,岩石作为一种天然的材料,其内部存在大量的裂隙与孔洞,因此,采用损伤力学来研究岩石在外界作用下性能恶化已成为一热点课题。
岩石损伤强度理论认为:当岩石处在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系统中时,岩石变形破坏的本质为不可逆能量耗散使岩石加剧损伤,从而导致岩石强度下降直至丧失。
赤峰市红山区城郊乡防洪工程5.6稳定计算5.6.1渗流及渗透稳定计算1)渗流分析的目的(1)确定堤身浸润线及下游逸出点位置,以便核算堤坡稳定。
(2)估算堤身、堤基的渗透量。
(3)求出局部渗流坡降,验算发生渗透变形的可能。
概括以上分析,对初步拟定的土堤剖面进行修改,最后确定土堤剖面及主渗,排水设备的型式及尺寸。
2)渗流分析计算的原则(1)土堤渗流分析计算断面应具有代表性。
(2)土堤渗流计算应严格按照《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1)第8.1.2条及本规范附录E的有关规定执行。
3)渗流分析计算的内容(1)核算在设计洪水持续时间内浸润线的位置,当在背水侧堤坡逸出时,应计算出逸点位置,逸出段与背水侧堤基表面的出逸比降。
(2)当堤身、堤基土渗透系数K≥10-3cm/s时,应计算渗流量。
(3)设计洪水位降落时临水侧堤身内自由水位。
4)堤防渗流分析计算的水位组合(1)临水侧为设计洪水位,背水侧为相应水位。
(2)临水侧为设计洪水位,背水侧无水。
(3)洪水降落时对临水侧堤坡稳定最不利情况。
5)渗透计算方法堤防渗流分析计算方法按照《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附录E3的透水堤基均质土堤渗流计算即——渗流问题的水力学解法。
6)土堤渗流分析计算计算锡泊河左岸(0-468)横断面,堤高 5.05米(P=2%),半支箭左岸(0+302.25)横断面,堤高6.46米(P=2%),该两段堤防均属于 2级堤防,堤防渗流计算断面采用1个断面计算即可。
采用《堤防工程设计规范》中透水堤基均质土堤下游坡无排水设备或有贴坡式排水稳定渗流计算公式:TH L TH H D 88.0m k q q 11210++-+=)( (E.3.1)H m m b 121+-+=)(H H L (E2.1-3) 11112m m H L +=∆ (E2.1-4) 当K ≤k 0时h 0=a+H 2=q÷⎭⎬⎫⎩⎨⎧+++⎥⎦⎤⎢⎣⎡++++∙T H a m T K H a m H m m K 44.0)(5.0)5.0()5.0(122022222+H 2 ……………(E.3.2-2) 对于各种情况下坝体浸润线均可按下式确定X=k·T '0q h y -+k '222q h y - ……………(E.3.2-6)式中:q'= )(0211120211m 2m 2k h m H L h H -++-+0211010m k h m H L h H T -+-(E.3.2-7)k ——堤身渗透系数; k 0——堤基渗透系数; H 1——水位到坝脚的距离(m ); H 2——下游水位(m ); H ——堤防高度(m );q ——单位宽度渗流量(m 3/s·m); m 1——上游坡坡率,m 1=3.0;m2——下游坡坡率,m2=3.0;b——坝体顶部宽度6.0m;h0——下游出逸点高度(m);锡伯河采用数据列表如下:正常工况锡伯河渗流计算结果表部分为相对不透水层,基础和堤身渗透系数相差100倍以上,下游无水,经计算堤身和堤脚无无出逸点,渗流稳定。
第27卷第6期 岩 土 力 学 V ol.27 No.6 2006年6月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Jun. 2006收稿日期:2004-09-27作者简介:马建军,男,1957年生,工学博士,教授,工程力学系副主任,从事采矿、岩土工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E-mail: mjj1958 @ 文章编号:1000-7598-(2006) 06―0961―04岩石爆破的相对损伤与损伤累积计算马建军(武汉科技大学 理学院,武汉 430081)摘 要:为了便于工程应用,利用损伤变量定义,确定既真实反映力学作用过程,又易于获取和进行客观度量损伤变量的一种方法。
通过提出的相对损伤概念,用相对损伤变量表示含损伤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损伤扩展程度和不同部位的相对损伤程度,使衡量受力作用程度的损伤变量确定更易实现。
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裂纹扩展的损伤累积计算方法,并用实例计算说明了其合理可行。
关 键 词:爆破作用;损伤变量;相对损伤;损伤累积计算 中图分类号:O 382+. 2 文献标识码:ARelative damage and computation of damage cumulation for blasting in rockMA Jian-jun(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81, China)Abstract: Using definition of damage variable, a method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is put forward; and it not only reflects real mechanical course, but also obtains and measures its value readily and objectively. The definition of relative damage is brought out. The degree of damage expansion and relative damage of different parts when the damage material under blasting action could be expressed with it,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damage variable which measures the degree of loading is easier.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crack expansion, a computation method of damage cumulation is suggested.Key words: blasting action; damage variable; relative damage; computation of damage cumulation1 引 言岩石成岩过程复杂,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初始损伤[1]。
套损类型根据以往修井施工积累的资料,结合套损原因,可将套管的损坏分成以下六种类型。
1径向凹陷变形由于套管本身局部位置质量差,强度不够,固井质量差及在长期注采压差作用下,套管局部产生缩径,使套管在横截面上呈内凹椭圆形,如图1所示。
A-A截面上已不再是基本圆型,长轴D大于短轴d,据资料统计,一般长短轴差在14mm以上,当此值大于20mm 以上时,套管可能发生破裂,这种径向凹陷型套管变形是套损井中基本变形形式。
图1径向凹陷变形示意图2套管腐蚀孔洞、破裂由于地表浅层水的电化学反应长期作用在套管某一局部位置,或者由于螺纹不密封等长期影响,套管某一局部位置将会因腐蚀而穿孔,或因注采压差及作业施工压力过高而破裂。
如图2所示。
腐蚀孔洞、破裂等情况多发生在油层顶部以上,特别是无水泥环固结的井段,往往造成井筒周围地面冒油、漏气,严重的还会造成地面塌陷。
图2腐蚀孔洞、破裂示意图1—孔洞;2—裂缝;3—不密封接箍螺纹;4—油层3多点变形由于套管受水平地应力作用,在长期注采不平衡的条件下,地层滑移迫使套管受多向水平力剪切,致使套管径向内凹形成多点变形,如图3所示。
据统计多点变形井约占全部变形井的15%左右,而多点变形是一种复杂的套损类型。
图3多点变形示意图4弯曲变形在长期水浸作用下,泥、页岩岩体发生膨胀,产生巨大的地应力变化,使岩层相对滑移,剪切套管。
套管沿地应力方向弯曲,在轴向上出现变形,如图4所示。
弯曲变形的套管内径已不规则,多呈椭圆形,长短轴差距不大,但相邻两变形点之间距离较大,一般在3m以上。
若相邻两变形点间的距离小于3m,则通井规无法通过,这种情况属于严重弯曲变形,是目前较难修复的套损类型之一。
图4弯曲变形示意图5非坪塌型套管错断泥、页岩长期水浸膨胀将会发生岩体滑移。
当滑移速度超过30mm/年时,套管将被剪断,剪断后的上下两部分发生横向相对位移。
并且由于固井时套管所受的拉伸载荷及钢材自身收缩力的作用,套管横向错断后,上下两部分便沿各自的轴线收缩,又在断点附近产生纵向上的相对位移。
岩石裂隙渗流公式
岩石裂隙渗流的公式通常是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理论,考虑裂隙的存在和流体的渗流特性。
其中最常用的公式是Gauss-Ostrogradsky公式,也称为Gauss-Stokes公式。
Gauss-Ostrogradsky公式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Q = - μ * (∇u + u∇u) · n
其中,Q表示渗流量,μ是岩石的弹性模量,u是位移场,n是单位法向量,∇表示梯度运算符。
这个公式考虑了岩石裂隙的存在,裂隙对渗流的影响可以通过裂隙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等参数来描述。
此外,公式还考虑了流体的黏性阻力,即流体内部摩擦力对渗流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公式只是一个简化模型,实际的岩石裂隙渗流过程可能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岩石的物理性质、裂隙的连通性、渗流的速度等等。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你知道水闸设计的渗流计算方法吗渗流是指水在岩土空隙之间的运动,在水利工程、石油化工、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水闸设计与工作中加入渗流理论,主要还是为计算水闸中水流动向、水的渗透过程以及渗透引起的水闸结构变化。
对水闸渗流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合理的评价水坝安全指标,提升水闸稳定性,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1.渗流对水闸的影响水闸对于调节水坝水流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渗流又对水闸工作有重要的影响。
许多水闸由于设备不完善,技术不完备,渗流问题十分突出,需要人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1.1影响水闸挡水和泄洪渗流是河流、湖泊、水井集水廊道、水库、水坝等水体周围常见的现象,尤其是水闸周围,由于长时间处于工作或建设阶段,大部分会使水体周边土质松软,水体发生渗流现象的可能性更大。
有时水闸处于关闭状态进行挡水,但由于周边土地经常被水体浸泡,再加上水闸建设和日常工作活动,造成附近土质松软,加剧了水的渗透,影响挡水效果。
泄洪时也是一样,由于水在岩土缝隙之间的大量运动,容易使周边土壤储存大量水分,影响开闸泄洪的放水效果。
1.2渗流在闸基不均匀沉降中的作用实际上,我国大部分大坝都有不同程度的渗水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受水的渗流作用影响。
水的渗流现象会使大量水分渗入大坝内部,造成大坝身体的湿陷,而每当雨季来临,上游来水猛增,泄洪量骤然增大,水位提升,渗流会加剧对大坝的不利影响。
同时,渗流所产生的扬压力会冲击水闸工作质量,极有可能会造成水闸抗滑稳定性下降。
而且渗流带来的影响不止在抗滑稳定性方面,对主体大坝的应力分布也有重要影响。
1.3对抗滑稳定性的影响抗滑稳定性是衡量一个大坝安全与否的重要指标,这一指标的提升也就意味着水闸结构的稳定性的提升。
闸基滑动需要以连续的软弱面作为支撑,下游有足够的临空面供其衔接,很多时候由于水分渗流现象严重,岩土含水量提升,土质变松软,并且会造成岩土之间空隙增大,摩擦力减小,产生大面积的临空面,加剧闸基的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