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的植物世界》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6
奇异的植物世界教案(大全5篇)第一篇:奇异的植物世界教案奇异的植物世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同学们,春天来了,到处春意盎然,万物复苏,大地的绿毯被春风吹拂得清新可人,沁人心脾,多美呀!今天,老师把春天带进了我们的教室,想看吗?(出示课件1)2、欣赏了这些植物,你想说什么?3、是呀,这些植物很美。
植物世界不仅美丽,还很奇异。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5课《奇异的植物世界》(课件2),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师板书课题,生书空。
)4、让我们来齐读一遍课题吧!谁来说一说“奇异”是什么意思?5、听你们这么一说,老师感觉到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奇异的植物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是吗?但是我们的向导农艺师李叔叔告诉我只有拿到入场券才能进入植物园,想不想拿到这张入场券?二、认读词语能准确大声地读出这些词语就能拿到植物园的入场券,谁愿意读?(课件3)指名读。
哪个字最难写?“醉”放大看(放大镜),“醉”左边是“酒”(书写窗口)字去掉三点水,只剩一个空酒坛,右边一个卒字,是完毕、终了的意思,酒坛里的酒喝完了,人就醉了。
还有一个字“剥”,我们用学科工具来看看它怎么写,它读bao。
跟着读。
它还是个多音字呢,另一个音读bo,跟着读,可以组词“剥削、剥夺”开火车读,识字游戏“聚光灯”。
过渡语:恭喜同学们顺利地拿到了入场券,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植物园畅游一番吧!三、学文1、理清写作顺序请同学们打开书,自读课文,找出作者的参观路线,用----做上记号,看看作者发现了哪几种奇异的植物,一会儿我们一起来交流好吗?那开始吧!学生边读边划出表示地点变化的词语。
谁找出来了?(课件4)小结:作者走到哪就看到哪,看到哪就写到哪。
这是参观游记类文章常用的写作手法,叫移步换景。
今后在我们的写作中也可以借鉴这种写作手法。
大家看,这些植物的名字可真奇怪,他们到底有那些奇异的地方呢?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一块儿移步赏景,去感受每一种植物的奇异之处。
《奇异的植物世界》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奇异的植物世界》教学设计范文设计理念: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植物世界的奇异,再引出课题理清写作顺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填制自己喜欢的奇异植物的表格并在小组内交流,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使他们在自己的思维空间内自由的翱翔,更充实的学习课文,达到教学目标。
一、教学要求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植物世界的奇异,激发探索植物世界奥秘,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方法。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植物世界的奇异。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方法。
第一课时一、读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引导分析:从课题你能知道课文写的对象是什么吗?你能看出课文要写的重点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读中思考:课文写了哪几种植物?三、再读课文,自学生字1、画出生字,借助注音读准字音。
有有兴趣的学生可结合词语了解字义。
2、老师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3、说一说自己最感兴趣的句子。
4、质疑问难。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难,一般放在细读课文时解决。
有的问题则可立即解决。
四、作业布置1、书写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认读生字词。
2、老师强调作业中的书写错误。
3、回忆课文写了哪几种植物?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奇异的植物世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各种奇异的植物,激发观察、研究植物的兴趣,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2.能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读出句子的语气。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奇异、植物园”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词语13个。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课文按地点转换记叙的方法;体会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并能恰如其分地表达。
难点:课文的表现手法是先写“奇异”的现象,然后叙述“奇异”的原因。
从而体会到这种设立悬念的写作方法,更能烘托出植物的奇异。
小学课文《奇异的植物世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如“奇异、植物、世界”等。
(2)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一些奇异的植物特点和植物世界的奥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激发学生对植物世界的兴趣。
(2)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3)采用小组讨论、分享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精神。
(3)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增强生态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主题:本课以“奇异的植物世界”为主题,通过介绍一些奇异的植物特点和植物世界的奥秘,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2. 课文结构:课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1)引言:介绍植物世界的奇异现象。
(2)分别介绍几种奇异的植物特点。
(3)植物世界的奥秘:探讨植物世界的神奇之处。
(4)人与植物的关系:强调人与植物的相互依存。
(5)倡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珍惜大自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
(2)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一些奇异的植物特点和植物世界的奥秘。
2. 教学难点:(1)生词的理解和运用。
(2)课文细节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任务型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激发学习兴趣。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生词卡片:辅助学生学习和巩固生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植物世界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植物世界的了解和印象。
2. 课堂活动:(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词的读音和词义。
课文《奇异的植物世界》教案优秀3篇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奇异的植物世界》原文篇一小星和同学们到植物园去参观,他们请农艺师李叔叔当向导。
走进植物园,一阵风吹来,大家听到了哈哈的笑声。
这儿明明没有别的游客,哪儿来的笑声呢?大家正感到奇怪,李叔叔把他们带到一棵长满果子的树下,说:“这叫哈哈树,树上的果子被风一吹,就会发出哈哈大笑的声音。
”离开哈哈树,同学们来到花棚,看到一种很艳丽的花。
小星越看越喜欢,便伸手去摸。
谁知,他的手指刚碰到叶子,就感到一阵麻木,好像触了电似的。
“啊!”他惊叫着把手缩了回来。
“别慌,别慌!”李叔叔说,“这是一种带电的植物,不会伤害人,因为它带的电很弱。
”同学们继续向前走着,突然发现小路旁的大树上,挂着一条条像蜡烛一样的东西。
“这是什么呀?”小星问。
“这叫蜡烛树。
”李叔叔边说边摘下一根“蜡烛”,剥开皮,用火一点,真的点着了,和烛光一样明亮。
大家走到一块草地上,李叔叔随手拔了一棵草,叫小星嚼(jiáo)嚼是什么味道。
小星一嚼,顿时酒味四溢,还觉得有点儿醉(zuì)意。
李叔叔笑着说:“这叫醉草,草里含有酒精呢!”李叔叔又把大家带到一块低洼的水草地旁边,指着一种草,要大家仔细看看它有什么本领。
小星第一个发现:一个虫子刚爬到草叶上,那蚌(bàng)壳一样的草叶,就闭(bì)合起来。
等叶子再张开时,那虫子已被“吃”掉了。
李叔叔说:“这叫捕蝇(yíng)草。
”“呀,那边荷花池中怎么有笛声?”小星好奇地问。
李叔叔把大家带到荷花池边,笑着说:“这清脆柔和的笛声,是从荷花上发出来的,风吹动它的干花膜(mó),就像吹笛子一样。
人们管这荷花叫水笛荷。
”多么奇异的植物世界呀!课文《奇异的植物世界》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1、认读会认字,掌握会写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中描写同学们行走路线的语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中描写植物的奇异之处。
三年级语文《奇异的植物世界》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植物世界的兴趣。
2. 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引发对植物世界的好奇心。
展示一些奇特的植物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活动:1. 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并分享他们观察到的特点。
2. 向学生展示一些奇特的植物图片,如食人花、水滴树等,引发他们的兴趣。
3.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对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
第二章:植物的分类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类型的植物。
2. 学生能够识别常见植物的特征。
教学内容:介绍不同类型的植物,如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苔藓植物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植物的特征。
教学活动:1. 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植物,并解释它们的特点。
2. 组织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植物的样本,如树叶、花朵等。
3.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不同植物的特征和区别。
第三章: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
教学内容: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如种子发芽、茎的生长等。
介绍植物的繁殖方式,如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教学活动:1. 向学生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2. 学生观察植物样本,了解种子发芽和茎的生长过程。
3.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植物的繁殖方式,并解释其原理。
第四章:植物的适应和保护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的适应机制。
2. 学生能够了解植物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介绍植物的适应机制,如沙漠植物的节水能力、北极植物的抗寒能力等。
强调植物保护的重要性,介绍保护植物的措施。
教学活动:1. 向学生讲解植物的适应机制,并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2. 学生讨论植物适应能力的意义和应用。
3.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保护植物的措施。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总结本章所学的内容。
2. 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并探索植物世界的更多知识。
四年级下册奇异的植物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几种奇异植物的特点和生存环境;(2)学会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3)培养学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了解奇异植物;(2)学会用文字、图片、图表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3)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研究植物的生存环境。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认识奇异植物1. 了解几种奇异植物的特点和生存环境;2. 学会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3. 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2课时:探索植物的生长过程1. 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2. 学会用文字、图片、图表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3. 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第3课时:植物的生长环境1. 了解不同植物的生存环境;2. 学会比较、分析、归纳植物的生存环境;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
第4课时:关爱植物,保护生态环境1. 学习植物保护的重要性;2. 培养保护植物、关爱环境的意识;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好习惯。
第5课时:植物的生长与人类生活1. 了解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2. 学会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3. 培养学生对植物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资源1. 图片:各种奇异植物的图片;2. 视频:植物的生长过程视频;3. 图书:关于植物生长的图书;4. 网络资源:植物生长的相关网站和资料。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奇异植物的了解程度;2. 学生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过程的能力;3. 学生保护植物、关爱环境的意识;4. 学生在合作、交流、分享中的表现。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发现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分享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4. 结合学校、家庭、社区等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023年《奇异的植物世界》教案(篇)《奇异的植物世界》教案1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写小星和同学们到植物园参观,农艺师李叔叔向同学们介绍了几种奇异的植物的事。
通过本课的学习,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1、相识“嚼、醉、蚌”等生字,会写“园、导”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明白不同的植物奇异的地方各在哪里。
1、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这几种植物奇异的地方是什么。
课件、生字卡片。
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引出新课师: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同学们知道的奇异的东西有哪些呢?(学生自由说说)。
今日,我们请农艺师李叔叔当向导,去植物园参观一下,看看那里有什么好玩的、奇异的东西。
二、提出学习要求1、自由组合学习小组。
2、初步相识本课生字。
3、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留意读准音,读通顺。
2、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从文中画出“会认字”和“会写字”。
3、同桌互读课文,结合课文插图,想想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种植物。
4、小组合作,自主识字。
5、老师检查生字词学习状况(卡片认读)。
6、指导写好生字。
(1)视察田字格上的范字,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写?难在什么地方?怎样才能写好?(2)学生写字练习,老师巡察指导。
(3)小组沟通,相互评价。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全文,找出你最喜爱的段落,多读几遍。
2、参观完植物园后,能不能说说你的感想?3、你最感爱好的是什么?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的?小组合作解疑。
五、课后沟通,拓展延长课后搜集有关奇异的植物的图片、资料。
其次课时一、小组合作,沟通评价把你搜集到的奇异的植物的图片、资料在小组内展示,相互沟通,选出的向全班展示。
二、自主学习,读中感悟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奇异的植物。
2、从文中找出这几种植物,理解“奇异”的意思。
三年级下册《奇异的植物世界》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认识多种多样的植物。
2.培养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自然的好奇心。
3.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多种植物,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基本条件。
三、教学准备1.教具:植物图片、实物植物、多媒体设备。
2.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奇异的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植物的了解。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知道的奇异植物。
(二)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奇异的植物世界》。
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不认识的植物名称记录下来。
(三)课堂讲解1.教师根据学生的记录,讲解不认识的植物。
2.教师详细讲解各种植物的特征和生长环境。
(四)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植物进行观察。
2.学生利用观察记录表,记录植物的特征、生长环境等信息。
第二课时(一)课堂回顾1.学生分享上一节课观察到的植物特征。
(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基本条件。
2.学生通过实物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三)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植物进行种植。
2.学生在种植过程中,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1.学生分享种植过程中的感受和发现。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植物,让它们更好地生长?第三课时(一)课堂回顾1.学生分享上一节课种植过程中的发现。
(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植物的繁殖方式。
2.学生通过实物植物,了解植物的繁殖过程。
(三)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植物进行繁殖。
2.学生在繁殖过程中,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1.学生分享繁殖过程中的感受和发现。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植物更好地适应环境?第四课时(一)课堂回顾1.学生分享上一节课繁殖过程中的发现。
(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植物的生态作用。
2.学生通过实物植物,了解植物的生态作用。
《奇异的植物世界》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对植物世界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植物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植物的特点和作用。
1.4 教学步骤:1.4.1 展示不同种类的植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1.4.2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对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
1.4.3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植物的了解和经验。
第二章:植物的生长与繁殖2.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
2.2 教学内容:介绍植物的生长周期、营养吸收、繁殖方式等。
2.3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植物样本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
2.4 教学步骤:2.4.1 展示植物样本,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结构和生长情况。
2.4.2 讲解植物的生长周期和营养吸收过程。
2.4.3 引导学生进行植物种植实验,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2.4.4 讨论植物的繁殖方式,如种子、孢子等。
第三章:植物的适应与多样性3.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植物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并认识到植物的多样性。
3.2 教学内容:介绍植物的适应性特征和植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3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植物样本和视频,让学生了解植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3.4 教学步骤:3.4.1 展示不同环境下生长的植物样本,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适应性特征。
3.4.2 播放植物多样性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植物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
3.4.3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3.4.4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植物适应性和多样性的认识。
第四章:植物的生态系统作用4.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介绍植物在食物链、氧气产生、土壤保持等方面的作用。
4.3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植物样本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的生态系统作用。
4.4 教学步骤:4.4.1 展示植物样本,引导学生了解植物在食物链中的位置。
三年级语文《奇异的植物世界》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对植物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中的植物。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
2. 引入本课的主题:“奇异的植物世界”。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植物,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环境。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植物特点和感受。
3.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察结果,引出本课的主题。
第二章:植物的生长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学生掌握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教学内容:1. 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
2. 讲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如水分、阳光、土壤等。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学生观察并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
3. 教师讲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学生进行笔记。
第三章:植物的分类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不同种类的植物。
2. 学生了解植物的分类方法。
教学内容:1. 介绍不同种类的植物,如草本植物、木本植物、水生植物等。
2. 讲解植物的分类方法,如按照形态、生长环境等进行分类。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植物图片或实物,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
2. 教师讲解植物的分类方法,学生进行笔记。
3. 学生分组进行植物分类实践活动,教师进行指导。
第四章:植物的生态作用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植物的生态作用。
2. 学生认识到植物对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讲解植物的生态作用,如吸尘、降温、净化空气等。
2. 引导学生关注植物对环境的重要性,如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等。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植物的生态作用。
2. 学生观察并描述植物的生态作用。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对环境的重要性,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
第五章:植物的保护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植物保护的意义。
2. 学生学会保护植物的方法。
《奇异的植物世界》教学设计
老边区育才小学王桂媛
一、教学前测:
1、对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
2、了解学生对植物的认识和喜爱程度。
3、调查学生是否会收集资料。
二、前测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自主阅读的能力,对各种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收集资料能力,能利用网络、报刊等资料寻找到丰富的知识,开拓视野。
在知识上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较好,能够准确的书写理解字词,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学生自学合作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条理,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并会运用这种方法写作。
在能力上学生具备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读书汇报自主理解课文内容。
在小组合作当中,发挥优生的作用,促进潜能生的发展,关注差异。
在课堂上,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朗读要求,优生达到读音正确并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潜能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朗读的过程中我准备发挥优生的长处,做示范来带动潜能生,通过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