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的植物世界
- 格式:docx
- 大小:7.21 KB
- 文档页数:3
三年级语文《奇异的植物世界》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对植物世界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周围的植物。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教室或校园中的植物,并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向学生介绍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1.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并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词语描述植物。
教师展示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分类讨论不同种类的植物。
第二章:草本植物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草本植物的特点和生活环境。
培养学生对草本植物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草本植物的特点,如生长周期、叶子形状等。
引导学生观察草本植物,并记录下它们的特点。
2.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草本植物的图片,介绍它们的特点和生活环境。
组织学生观察校园中的草本植物,并记录下它们的特点。
第三章:木本植物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木本植物的特点和生活环境。
培养学生对木本植物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木本植物的特点,如树干、树枝的结构和生长周期。
引导学生观察木本植物,并记录下它们的特点。
3.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木本植物的图片,介绍它们的特点和生活环境。
组织学生观察校园中的木本植物,并记录下它们的特点。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词语描述木本植物。
第四章:水生植物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生植物的特点和生活环境。
培养学生对水生植物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水生植物的特点,如生长在水中的植物和漂浮在水面的植物。
引导学生观察水生植物,并记录下它们的特点。
4.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水生植物的图片,介绍它们的特点和生活环境。
组织学生观察校园中的水生植物,并记录下它们的特点。
第五章:植物的生长与繁殖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
培养学生对植物生长和繁殖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5.2 教学内容: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如种子发芽、根的生长等。
《奇异的植物世界》说课稿第一篇:《奇异的植物世界》说课稿《奇异的植物世界》说课稿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上午好。
我是()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翠鸟》),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难点、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简要阐述我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奇异的植物世界》是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3篇课文。
这是一篇参观记,写小星和同学们在向导李叔叔的带领下参观植物园的过程,从中展现了一个奇异的植物世界。
通过小星的看、听、尝、摸、问和向导李叔叔的介绍写了每种植物的特点,充分展现了各种植物的奇异之处。
课文脉络清晰,前后衔接自然,抒发了作者对奇异的植物世界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阶段目标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朗读使学生体会到植物世界的奇异,加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学习课文从几个方面把一层意思写具体的表达方法,了解“总分总”的构段方式。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作者通过感官来感知大自然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是充分体会植物世界的奇异,激发探索植物世界奥秘的兴趣。
四、说教法和学法(时间控制1分钟内)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四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情境设置法、以读代讲法、点拨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习,勤于思考。
那么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学习,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学堂。
五、说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激发情趣,导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
三年级语文《奇异的植物世界》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植物世界的兴趣。
2. 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引发对植物世界的好奇心。
展示一些奇特的植物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活动:1. 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并分享他们观察到的特点。
2. 向学生展示一些奇特的植物图片,如食人花、水滴树等,引发他们的兴趣。
3.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对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
第二章:植物的分类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类型的植物。
2. 学生能够识别常见植物的特征。
教学内容:介绍不同类型的植物,如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苔藓植物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植物的特征。
教学活动:1. 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植物,并解释它们的特点。
2. 组织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植物的样本,如树叶、花朵等。
3.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不同植物的特征和区别。
第三章: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
教学内容: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如种子发芽、茎的生长等。
介绍植物的繁殖方式,如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教学活动:1. 向学生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2. 学生观察植物样本,了解种子发芽和茎的生长过程。
3.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植物的繁殖方式,并解释其原理。
第四章:植物的适应和保护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的适应机制。
2. 学生能够了解植物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介绍植物的适应机制,如沙漠植物的节水能力、北极植物的抗寒能力等。
强调植物保护的重要性,介绍保护植物的措施。
教学活动:1. 向学生讲解植物的适应机制,并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2. 学生讨论植物适应能力的意义和应用。
3.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保护植物的措施。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总结本章所学的内容。
2. 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并探索植物世界的更多知识。
15、奇异的植物世界教案《15、奇异的植物世界教案》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15、奇异的植物世界教学要求: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各种奇异的植物,激发观察、研究植物的兴趣,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2.能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读出句子的语气。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奇异、植物园”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词语13个。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课文按地点转换记叙的方法体会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并能恰如其分地表达。
难点:课文的表现手法是先写“奇异”的现象,然后叙述“奇异”的原因。
从而体会到这种设立悬念的写作方法,更能烘托出植物的奇异。
课前预习:自学生字,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教学过程:一、引题释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奇异的植物世界》。
(板书:奇异的植物世界。
)l.指导读课题(引导学生采取不同的读法,在读的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读出不同的感受。
)2.谁能把这个课题解释一下:“奇异”,奇怪、特别。
是说奇怪特别的植物世界。
3.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小星和同学们到植物园去,看到了哪些奇异的植物?默读回答,并出示表格:植物名参观顺序所见所闻的现象原因哈哈树电花蜡烛树醉草捕蝇草水笛荷二、自由朗读课文,指名分节朗读,检查读通情况三、理清文章结构文章哪几节是写参观植物园的经过?(2-7节)师引读:第一节交代了参观的地点——植物园,参观者——小星和同学们,向导——农艺师李叔叔。
师:第8节以感叹句“多么奇异的植物世界啊!”点明课题,总结全文。
四、以表格为切入口,理解课文内容1.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默读第二段,划出表示地点变化的词语。
出示:走进植物园→花棚那儿→小路旁→草地上→水草地→荷花池旁。
2.默读课文,分小组用三种符号分别划出表中答案。
3.集体交流:植物名参观顺序所见所闻的现象原因哈哈树走进植物园听到“哈哈”大笑声风吹电花来到花棚那儿碰到叶,就像触电带电蜡烛树走到小路旁看到蜡烛似的东西点火就像蜡烛一样亮醉草走到草地上嚼小草,就像喝了酒草叶里含酒精捕蝇草来到水草地爬到草叶上,叶子闭合起来,小虫被吃捕蝇草水笛荷来到荷花池边听到笛声风吹干花膜,就发笛声说说小星和同学们参观植物园的顺序及各处所见的现象和原因。
三年级下册《奇异的植物世界》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认识多种多样的植物。
2.培养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自然的好奇心。
3.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多种植物,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基本条件。
三、教学准备1.教具:植物图片、实物植物、多媒体设备。
2.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奇异的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植物的了解。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知道的奇异植物。
(二)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奇异的植物世界》。
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不认识的植物名称记录下来。
(三)课堂讲解1.教师根据学生的记录,讲解不认识的植物。
2.教师详细讲解各种植物的特征和生长环境。
(四)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植物进行观察。
2.学生利用观察记录表,记录植物的特征、生长环境等信息。
第二课时(一)课堂回顾1.学生分享上一节课观察到的植物特征。
(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基本条件。
2.学生通过实物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三)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植物进行种植。
2.学生在种植过程中,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1.学生分享种植过程中的感受和发现。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植物,让它们更好地生长?第三课时(一)课堂回顾1.学生分享上一节课种植过程中的发现。
(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植物的繁殖方式。
2.学生通过实物植物,了解植物的繁殖过程。
(三)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植物进行繁殖。
2.学生在繁殖过程中,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1.学生分享繁殖过程中的感受和发现。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植物更好地适应环境?第四课时(一)课堂回顾1.学生分享上一节课繁殖过程中的发现。
(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植物的生态作用。
2.学生通过实物植物,了解植物的生态作用。
《奇异的植物世界》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奇异的植物,拓宽他们的视野。
2. 培养学生对植物世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奇异植物的种类和特点。
2. 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存策略。
3. 人类与植物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1. 认识和了解奇异植物的种类和特点。
2. 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存策略。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奇异植物的命名和特点。
2. 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存策略的分析。
五、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展示奇异植物的形态和生长环境。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奇异植物的认识和看法。
3.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生存策略及其对人类的启示。
4. 课堂小测,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章节一:奇异植物的种类和特点【教学导入】教师展示一些奇异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些植物的奇特之处。
【新课内容】1. 教师介绍各种奇异植物的名称、形态和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奇异植物的了解和看法。
【课堂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所学内容,总结奇异植物的特点。
章节二: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存策略【教学导入】教师展示一些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存策略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
【新课内容】1. 教师介绍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存策略。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植物生长环境和生存策略的认识。
【课堂练习】学生分析案例,思考植物的生存策略及其对人类的启示。
六、人类与植物的关系【教学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人类与植物相互依存的情景,如农作物、药材、园林景观等,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与植物的关系。
【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人类如何利用植物,以及植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人类与植物关系的看法。
【课堂练习】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人类与植物的关系。
七、植物的生长周期【教学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如种子发芽、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等,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周期。
《奇异的植物世界》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植物世界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1.2 教学内容:介绍植物的基本特征,如细胞结构、光合作用等。
介绍植物的分类,如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等。
1.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实物或多媒体展示植物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植物的认识和观察。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兴趣表现。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了解他们的认识水平。
第二章:奇异的植物生存技能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存技能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
2.2 教学内容:介绍植物的生存技能,如伪装、共生、适应极端环境等。
展示不同植物适应不同环境的例子,如水生植物、沙漠植物等。
2.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实物或多媒体展示不同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植物生存技能的理解和观察。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对植物生存技能的理解。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了解他们的认识水平。
第三章:植物的繁殖方式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特点。
培养学生对植物繁殖策略的认识。
3.2 教学内容:介绍植物的繁殖方式,如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解释不同繁殖方式的特点和适用情况。
3.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实物或多媒体展示不同植物的繁殖方式。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植物繁殖方式的理解和观察。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对植物繁殖方式的理解。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了解他们的认识水平。
第四章:植物与人类的关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培养学生对保护植物的意识。
4.2 教学内容:介绍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如食物、药物、材料等。
讨论保护植物的重要性,提出保护植物的措施。
4.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实物或多媒体展示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植物与人类关系的理解和观察。
《奇异的植物世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奇异植物的特点和生长环境;(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植物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和调查等方法,培养学生对植物的探究能力;(2)学会用文字、图片、图表等多种方式表达植物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植物的情感;(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探究成果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常见奇异植物的特点和生长环境;(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植物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奇异植物的生长环境和适应策略;(2)如何培养学生对植物的探究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各种奇异植物的图片、资料;(2)准备实验材料和仪器;(3)设计好教学活动和探究任务。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2)准备好笔记本和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奇异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奇异植物的了解。
2. 教学新课:(1)介绍常见奇异植物的特点和生长环境;(2)讲解奇异植物的生长方式和适应策略;(3)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身边的植物。
3. 课堂探究:(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各自的观察和分析;(2)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3)引导学生总结奇异植物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4.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2)强调学生对大自然和植物的保护意识。
五、课后作业1. 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和环境特点;2. 收集更多关于奇异植物的资料,下节课分享;3. 写一篇关于奇异植物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奇异植物的图片和视频,营造一个充满惊奇和好奇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学习: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主动探究植物的生长环境和适应策略。
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是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奇异的植物世界》。
本文通过介绍一些奇异的植物,引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一些奇异的植物,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并谈论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然后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猜一猜这些植物的名称,并简单介绍它们的特点。
2.讲解(10分钟)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即一些奇异的植物。
包括肉食植物、食虫植物和寄生植物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了解这些植物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3.实践(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记录。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植物进行观察,记录植物的外观特点、生长环境和繁殖方式等。
然后由小组代表向全班进行汇报。
4.展示(5分钟)每个小组展示自己观察记录的结果,并归纳出这些植物的共同特点和区别。
教师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5.讨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这些植物能够生存下来?它们与其他植物相比有什么特点?这些植物对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6.拓展(10分钟)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一些其他的奇异植物,如飘浮植物、夜来香花等。
让学生对这些植物进行观察和思考,并记录下自己的发现和疑惑。
7.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回顾和讨论相关的知识点。
强调植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五、板书设计奇异的植物世界-肉食植物:捕捉昆虫,摄取营养。
-食虫植物:通过捕食昆虫获得养分。
-寄生植物:依附在其他植物上生活。
-其他奇异植物:飘浮植物、夜来香花等。
《奇异的植物世界》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重要性和多样性激发学生对植物世界的兴趣1.2 教学内容介绍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展示不同类型的植物,如树木、花草、草本植物等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类型的植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特点1.4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植物的认识和观察结果第二章:植物的生长与繁殖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培养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2.2 教学内容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如种子发芽、茎的生长等介绍植物的繁殖方式,如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2.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生长变化2.4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让学生通过实验或观察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第三章:植物的适应与多样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培养学生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3.2 教学内容介绍植物如何适应各种环境,如沙漠、水域等展示不同类型的植物,强调植物的多样性3.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植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特点和适应策略3.4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环境中的植物,了解它们的适应特点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和观察结果第四章:植物的利用与保护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利用价值培养学生对植物保护的意识介绍植物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医药、食品等强调保护植物的重要性,了解植物保护的措施4.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植物的利用价值和保护措施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植物保护的意义4.4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利用价值,分享他们对植物应用的例子让学生提出保护植物的建议和方法5.1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植物世界的进一步探索5.2 教学内容回顾本章学习的植物的生长、适应、利用和保护等内容提出进一步探索植物世界的方法和途径5.3 教学方法提供拓展阅读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5.4 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和实践,进一步了解植物世界的奇妙第六章: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特点和分类培养学生对这两种植物的认识和兴趣介绍苔藓植物的特点,如无根、无输导组织等介绍蕨类植物的特点,如具有根、茎、叶的分化等6.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图像和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两种植物的主要特征6.4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分类让学生通过实验或观察了解这两种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第七章:种子植物的分类与特点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种子植物的分类和特点培养学生对种子植物的认识和兴趣7.2 教学内容介绍种子植物的分类,如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介绍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特点,如种子结构、繁殖方式等7.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种子植物的图像和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两种植物的主要特征7.4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种子植物,了解它们的分类和特点让学生通过实验或观察了解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活习性第八章:植物的生态系统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植物生态系统的认识和兴趣8.2 教学内容介绍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生产者、食物链等介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湿地等8.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植物生态系统的图像和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8.4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了解植物在其中的作用和重要性让学生通过实验或观察了解植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保护措施第九章:植物与人类的关系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植物保护的意识9.2 教学内容介绍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如食物、药物、材料等强调保护植物的重要性,了解植物保护的措施9.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植物与人类关系的图像和实例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植物保护的意义9.4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分享他们对植物应用的例子让学生提出保护植物的建议和方法10.1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植物世界的进一步探索10.2 教学内容回顾本章学习的植物的分类、生态系统、与人类关系等内容提出进一步探索植物世界的方法和途径10.3 教学方法提供拓展阅读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10.4 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和实践,进一步了解植物世界的奇妙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课程导入中,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并分享他们对植物的认识和观察结果的环节是重点。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奇异的植物世界》原文、教案、教学反思优秀5篇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奇异的植物世界》原文篇一小星和同学们到植物园去参观,他们请农艺师李叔叔当向导。
走进植物园,一阵风吹来,大家听到了哈哈的笑声。
这儿明明没有别的游客,哪儿来的笑声呢?大家正感到奇怪,李叔叔把他们带到一棵长满果子的树下,说:“这叫哈哈树,树上的果子被风一吹,就会发出哈哈大笑的声音。
”离开哈哈树,同学们来到花棚,看到一种很艳丽的花。
小星越看越喜欢,便伸手去摸。
谁知,他的手指刚碰到叶子,就感到一阵麻木,好像触了电似的。
“啊!”他惊叫着把手缩了回来。
“别慌,别慌!”李叔叔说,“这是一种带电的植物,不会伤害人,因为它带的电很弱。
”同学们继续向前走着,突然发现小路旁的大树上,挂着一条条像蜡烛一样的东西。
“这是什么呀?”小星问。
“这叫蜡烛树。
”李叔叔边说边摘下一根“蜡烛”,剥开皮,用火一点,真的点着了,和烛光一样明亮。
大家走到一块草地上,李叔叔随手拔了一棵草,叫小星嚼(jiáo)嚼是什么味道。
小星一嚼,顿时酒味四溢,还觉得有点儿醉(zuì)意。
李叔叔笑着说:“这叫醉草,草里含有酒精呢!”李叔叔又把大家带到一块低洼的水草地旁边,指着一种草,要大家仔细看看它有什么本领。
小星第一个发现:一个虫子刚爬到草叶上,那蚌(bàng)壳一样的草叶,就闭(bì)合起来。
等叶子再张开时,那虫子已被“吃”掉了。
李叔叔说:“这叫捕蝇(yíng)草。
”“呀,那边荷花池中怎么有笛声?”小星好奇地问。
李叔叔把大家带到荷花池边,笑着说:“这清脆柔和的笛声,是从荷花上发出来的,风吹动它的干花膜(mó),就像吹笛子一样。
人们管这荷花叫水笛荷。
”多么奇异的植物世界呀!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奇异的植物世界》教学反思篇二《奇异的植物世界》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课文写了小星和同学们在参观植物园中看到的六种奇异植物,展现了一个奇异美妙的植物世界。
三年级语文下册生字表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15课奇异的植物世界生字]《奇异的植物世界》是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15课,课文主要介绍了哈哈树、带电花、蜡烛树、醉草、捕蝇草、水笛荷,这六种奇异的植物。
本文库在此整理了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15课《奇异的植物世界》生字,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15课《奇异的植物世界》生字1【园】读音:yuán巧记:两个儿子(元)家中(囗)坐。
字义:①种植蔬菜花果等的地方②供人游玩或娱乐的地方组词:①花园菜园②公园游乐园造字:形声法造句:我们的学校是一座美丽的花园。
笔顺:"元"上横短,下横长,撇和竖弯钩不出头。
字歌:圆月像银盘那边有公园园里静悄悄圆月挂树梢2【棚】读音:péng巧记:"月""月"相依,守在树(木)边。
字义:①把席、布等搭架支张起来遮蔽风雨或日光的东西②简易的或临时性的建筑物组词:①凉棚天棚②工棚牲口棚造字:形声法造句:爸爸在院子里搭了一个凉棚。
笔顺:"木"捺画变点;"朋"上齐,横画均匀。
字歌:有鸟名鹏山裂称崩绷带缠绕搭木成棚3【碰】读音:pèng巧记:亚军头上两只角( 並)撞在"石"上容易破。
字义:①相遇②没有把握地试探③撞击组词:①碰见②碰运气③碰杯碰壁碰钉子造字:形声法造句:我在图书室碰见了小红。
笔顺:右上点低撇稍高,右下点、撇隔竖呼应。
字歌:普通一炉火牛奶出锅碰倒油瓶子食谱被污浊4【缩】读音:suō巧记:"宿"在丝(纟)边眠。
字义:①由大变小,由长变短,由多变少②向后退组词:①缩短缩减②退缩畏缩不前造字:形声法造句:经过删改,这篇文章缩短了三分之一。
笔顺:"纟"第一个撇折较长;"宿"宜写得窄些。
5【摘】读音:zhāi巧记:手(扌)上滴水不沾()。
字义:①采下,拿下②选取组词:①摘瓜摘梨摘苹果摘帽子摘眼镜②摘要摘记造字:形声法造句:叔叔正在果园里摘苹果。
笔顺:左窄右宽。
""里的"古"与最上面的点对正。
奇妙的植物世界短文阅读答案最新颖妙的植物世界短文阅读答案做阅读时可以联系生活。
即从文本中跳出来,把思维的范围再扩大,想想与此有联系的东西:如学过的课文、学问的积累、生活阅历是否可帮忙自己解题。
下面是我整理的奇异的植物世界短文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期望能够帮忙到大家。
▼▼名目▼▼奇异的植物世界短文阅读答案阅读理解分析语言特色题型答题方法语文阅读题的方法和技巧阅读理解的八大技巧和方法介绍阅读理解正确阅读的方法阅读理解的留意事项奇异的植物世界短文阅读答案世界上有许很多多奇异的植物。
植物能吃虫。
夏天,在沼泽地带经常可以看到一种淡红色的小草,这就是会捕获飞虫的毛毡苔。
毛毡苔的叶子上有200多根小绒毛,这些小绒毛能分泌出一种黏性很强的液体。
这种黏液还含有一种很甜的味道和香气,小虫子一闻到这种气味,就会急赶忙忙地飞来,一旦落到它的叶子上,就会被牢牢地粘住。
经过1——2小时,小虫就被叶子消化汲取掉了。
植物还会听音乐呢。
一位印度的科学家常喜爱在花园里拉拉小提琴,放放交响乐。
日子久了,竟发觉他那园中的花木长得非常旺盛。
于是,他开头正式对水稻进行试验。
他每天在一块稻田里播放25分钟交响乐。
一个月后,他发觉这块田里的水稻比同样一块没听过音乐的水稻要长得更加茂密些,平均每株高度超过30厘米。
此外,还有可以预报地震的山芋藤,能净化水的葫芦,会“咬人”的漆树……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弱( )结束( )2.依据短文内容填空。
(1)毛毡苔能分泌出很甜很香的液体,________小虫,然后________它们。
(2)听音乐的花木、水稻比没有听音乐的同样的花木、水稻长得________。
3.短文重点介绍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奇异之处;简略地介绍了奇异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短文介绍了植物的奇异之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三年级语文《奇异的植物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了解植物世界的奇异现象,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会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2.课文的朗读与背诵。
三、教学难点1.植物奇异现象的理解。
2.课文结构的分析。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课文朗读录音。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朵奇异的花,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索奇异的植物世界。
(2)板书课题:奇异的植物世界。
2.课文朗读(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奇异的植物?(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分组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3.词语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齐读并理解词语意思。
(2)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教师点评并指导。
4.课文解析(1)教师提问:课文介绍了哪些奇异的植物?它们有什么特点?(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了解课文介绍了植物的奇异现象。
5.课堂练习(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教师批改并指导。
(2)学生互相交流答案,分享学习心得。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奇异植物,教师点评并拓展相关知识点。
7.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课文。
(2)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特点,下周分享观察心得。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朗读、解析、练习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了植物世界的奇异现象,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2.在词语学习中,注重了学生的实际运用,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但部分学生对于生字词的掌握还需加强。
4.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
七、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学生课堂参与度及表达能力。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并描述植物的奇异现象。
《奇异的植物世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学会观察和描述不同种类的植物。
(3)培养学生对植物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了解身边的植物。
(2)学会用比较、分类等方法对植物进行观察和研究。
(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植物的分类和特征1. 植物的分类: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等。
2. 植物的特征:植物的结构、生长方式、繁殖方式等。
第二课时:观察身边的植物1. 观察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 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土壤、水分、光照等。
第三课时:植物的适应与进化1. 植物的适应性:了解植物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
2. 植物的进化:了解植物的进化历程和各类植物的特点。
第四课时:植物与人类的关系1. 植物对人类的生活影响:食物、药物、材料等。
2. 植物与人类的文化关系:诗歌、绘画、传说等。
第五课时:保护植物,关爱生态环境1. 了解植物面临的威胁:栖息地破坏、气候变化等。
2. 学习保护植物的方法:植树造林、减少污染等。
三、教学资源:1. 图片:各类植物的图片。
2. 视频: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适应环境的实例等。
3. 实物:植物的标本、果实等。
4. 教学工具:白板、投影仪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识别各类植物,并了解其特征。
2. 学生能观察和描述身边的植物,了解其生长环境。
3. 学生能理解植物的适应与进化,认识到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4. 学生能提出保护植物的方法,具备关爱生态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奇异的植物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2. 教学内容:讲解植物的分类和特征,引导学生学习各类植物的特点。
15奇异的植物世界
唐婉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训练读出疑问的语气以及情感的变化。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六种植物的奇异之处。
初步接触“移步换景”
的写作手法。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六种植物的奇异之处。
教学难点:学习“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学习卡片、课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课件出示“口”字,让学生根据描述猜测三位老师所教学科。
二、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1.课件出示生字部件,将它们组合成三个生字:导、异、醉。
2.这三个生字分别出现在课文中哪些词语里?向导、奇异、醉草
3.你能用上这三个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三、精读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这段文字中那句话写出了哈哈树的奇异之处?能不能用简短
的语言概括?
3.了解哈哈树的奇异之处,作者用了什么样的观察方式?
4.如果你在现场,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大笑声,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带
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这句话。
5.小结这一段的学习方法:读、找、说、读。
(二)自学三至七自然段。
1.学生自学3—7段,完成学习卡片。
2.交流汇报。
(1)带电植物
A奇异之处:带弱电观察方式:摸
B小星刚看到带电植物时和触摸到带电植物后,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用你的朗读表现出他从高兴到惊讶的情绪吧。
(2)蜡烛树
奇异之处:能点燃观察方式:看
(3)醉草
A奇异之处:含酒精观察方式:尝
B “酒味四溢”是什么意思?还可以是“一一味四溢”?
(4)捕蝇草
A奇异之处:吃虫子观察方式:看
B用语文的眼光找一找,这段话里有趣的标点或是句子。
(5)水笛荷
A奇异之处:发出笛声观察方式:听
(三)找出表示行走线路的句子,学习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四)齐读课文第八自然段。
四、课后作业:
上网或查阅书籍,了解一些奇异的植物,并和同学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