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格式:pdf
- 大小:360.33 KB
- 文档页数:5
・348・临床内科杂£2019年5月第36卷第5期J Clin Inlem Med,Ma、2019,\()1.36,No.5•论著摘要•缺氧诱导因子-la、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阳性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性吕禧丽张芳张晓枫张秀芹蔡礼鸣[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la;基质金属蛋门酶-2;皋质金属蛋白酶-9;卜小细胞肺癌肺癌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之-,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在世界范伺内均居于首位,而fl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其发病率有升高趋势■'.有研究预估2025年我国肺癌每年死亡人数将超过100万臼。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肺癌中占80%,患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诊断明确时往往处于中晚期,失去最佳治疗时机,且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和转移能力较强,预后较差,,近年来的研究认为NSCLC的发住发展与多种癌基因、抑癌基因、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等密切相关⑷”缺氧诱导因子(HIF)-1与基质金属蛋门酶(MMP)是近年來研究的热点,其中HlF-la、MMP-2、MMP-9等W.型被认为与NSCL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我们通过观察NSCI.C癌组织中HlF-la、MMP-2、MMP-9的表达水平,旨在探讨其阳性表达与NSCLC的相关性。
对象与方法1.对象:纳人2016年6月~2018年6月于我科就诊的NSCLC患者50例,所有患者在行肺癌根治术前均未进行化疗,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
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35-79岁,平均年龄(5&44±5.86)岁。
组织分型:鳞癌37例,腺癌13例,分化程度:高分化12例,中分化13例,低分化25例;22例有淋巴结转移,28例未发生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I期11例,II期15例,DI期24例"本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2.方法(1)标本处理:每例患者术中均取肺癌组织及癌旁3cm以上的肺组织标本进行研究,将肺癌组织作为观察组,癌旁组织作为对照组,所有标本均经苏木索-伊红(HE)染色确定观察组标本可见癌细胞,而对照组标本无癌细胞存在.取选中标本的连续组织切片4张行免疫组化染色"(2)免疫组化染色:主要试剂包括HIF-la鼠抗人单克隆抗体、MMP-2鼠抗人单克隆抗体、MMP-9鼠抗人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SP试剂盒,上述试剂均由北京中杉金桥牛:物技术有限公川提供。
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其诱导因子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摘要]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MPs)是一大类锌依赖性内肽酶总称,能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参与胚胎发育、白细胞移行、创伤修复、肿瘤发生和发展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
该类酶与肿瘤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间相互作用,促进瘤细胞移行和血管生成等关键环节。
其中MMP-2是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的重要成员,它与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EMMPRIN)一道,在肿瘤侵袭转移和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主要综述近年MMP-2及其EMMPRIN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2;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血管生成; 肿瘤; 综述MMPs是一组锌离子依赖的内肽酶,最早由Gross等[1]于1962年从蝌蚪尾巴中分离得到,因它可以水解Ⅰ、Ⅱ、Ⅲ型胶原蛋白而被命名为间质胶原酶。
近年发现,MMPs除了水解细胞外基质还参与生长因子释放、细胞表面分子修饰等众多生理病理活动。
MMPs家族至少含有28个成员,这些成员之间在基本结构上具有30%~50%的同源性。
根据催化底物的不同将MMPs分为5类:(1) 胶原酶,亦称间质胶原酶,包括MMP-1、MMP-3、MMP-8等;(2) 明胶酶,包括MMP-2和MMP-9;(3) 间质溶解素,催化底物广泛还能激活其他MMPs;(4) 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MT-MMPs),在激活MMP-2中起重要的作用;(5) 其他MMPs。
除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外,MMPs皆以无活性的前体形式被合成,并以可溶性形式分泌,需要水解成为活性形式。
MMPs活性受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s)所抑制。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胶质瘤是一种常见且高度恶性的原发性脑肿瘤,其病理类型包括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等。
治疗胶质瘤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但是其预后仍然不容乐观。
因此,寻找可以用于指导胶质瘤诊断和治疗的分子标志物是很有必要的。
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其在低氧环境中被激活,可调节一系列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细胞的生存、增殖和分化等生物学功能。
HIF-1α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在多种肿瘤中被证实具有表达和功能异常,包括胶质瘤。
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HIF-1α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在临床中的意义,旨在为胶质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分析胶质瘤患者组织中 HIF-1α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探讨 HIF-1α在胶质瘤中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3)评估 HIF-1α在胶质瘤中的临床意义,包括其作为潜在的预后指标的价值和作为新的治疗靶点的潜力。
2. 研究方法(1)实验材料:胶质瘤组织标本、病理报告、患者记录等。
(2)实验方法: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ting、实时荧光定量 PCR(qPCR)等。
三、研究进展和展望HIF-1α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经被广泛研究。
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恶性肿瘤还是良性肿瘤,HIF-1α表达均已被证实与肿瘤的进展、预后和治疗反应密切相关。
在胶质瘤中,HIF-1α也被证实有着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但其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探索。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HIF-1α在胶质瘤的临床管理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肝癌细胞侵袭及转移中的作用研
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肝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侵袭和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类调控细胞外基质降解的酶,其功能与肿瘤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MPs在肝癌细胞侵袭及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清楚。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MMPs在肝癌细胞侵袭及转移中的作用机制。
三、研究内容
1.收集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样本,通过实验室技术检测MMPs的表达情况。
2.构建肝癌细胞株,推断MMPs是否对其侵袭和转移产生影响。
3.使用基因编辑技术,利用CRISPR/Cas9系统对MMPs进行基因敲除,分析其对肝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影响。
4.利用实验室技术检测MMPs对肿瘤微环境中间质细胞的影响。
5.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研究MMPs与其靶点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机制。
四、研究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MMPs在肝癌细胞侵袭及转移中的作用机制,为肝癌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同时,研究结果还可为其他肿瘤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