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粉工艺与设备培训课程
- 格式:pptx
- 大小:873.59 KB
- 文档页数:33
粉末冶金加工设备培训课件1. 简介粉末冶金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方法,利用粉末冶金加工设备可以制造出高强度和高性能的零部件。
本课程将介绍粉末冶金加工设备的种类、工作原理以及操作方法。
2. 粉末冶金加工设备的种类2.1 粉末制备设备粉末冶金加工的第一步是粉末的制备。
常见的粉末制备设备包括:•球磨机:通过球磨机可以将金属块料或粉末进行研磨、混合,得到所需的细粉末。
•高能球磨机:通过高能球磨机可以获得更细的粉末,提高粉末的反应活性。
2.2 加工设备粉末冶金加工的第二步是使用粉末冶金加工设备对粉末进行成形和烧结。
常见的粉末冶金加工设备包括:•压制机:通过压制机可以将金属粉末紧密地压制成所需的形状,制作出原始坯体。
•烧结炉:通过烧结炉可以将压制成型的坯体进行烧结,使得金属颗粒之间发生结合,形成致密的结构。
3. 粉末冶金加工设备的工作原理3.1 球磨机的工作原理球磨机由转筒和磨体组成,磨体在转筒内随机移动,与金属粉末发生碰撞和摩擦,从而达到研磨和混合的目的。
球磨机的工作原理如下:1.将金属块料或粉末放入球磨机转筒内。
2.启动球磨机,转筒开始旋转,磨体开始运动。
3.磨体与金属粉末发生碰撞和摩擦,金属粉末逐渐研磨成细粉末。
4.完成球磨后,取出所需的粉末。
3.2 压制机的工作原理压制机通过将金属粉末置于模具中,在模具受到高压的作用下,将粉末压制成所需的形状。
压制机的工作原理如下:1.将金属粉末置于模具中。
2.启动压制机,使模具受到高压的作用。
3.金属粉末在高压作用下形成致密的坯体。
4.取出压制好的坯体,进行后续的烧结处理。
3.3 烧结炉的工作原理烧结炉通过加热和热处理,使得金属粉末颗粒之间发生结合,形成致密的结构。
烧结炉的工作原理如下:1.将压制好的金属粉末坯体放入烧结炉中。
2.启动烧结炉,加热炉膛中的坯体。
3.坯体在高温下发生表面扩散、颗粒迁移和焊合,形成致密的结构。
4.完成烧结后,取出烧结好的零部件。
4. 粉末冶金加工设备的操作方法4.1 球磨机的操作方法使用球磨机进行粉末制备的操作方法如下:1.将金属块料或粉末放入球磨机转筒内。
《粉体工程与设备》课程指南粉体工程与设备课程编码:01422010英文名称:Powder Engineering and Equipment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机械零件设计、流体力学与设备开课学期:6开课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计划学时:70学 分:4授课教师:陶珍东、姜奉华、王介强、张学旭、孙杰景、徐红燕等 课程简介:粉体的制备与处理在现代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各种新材料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高性能粉体的制备甚至成为关键环节。
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粉体工程的跨学科性及学科边缘性和综合性特点日益突出。
本课程是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科生开设的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系统介绍粉体的几何、填充、流变、力学等基本性质、破碎与粉磨、分级与分离、混合、输送与计量等粉体制备和处理中各种单元操作的基本理论以及相关机械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设备工艺选型计算方法等,并及时介绍粉体工程领域中技术和机械设备研究开发的最新理论成果及发展动态。
同时配合粉体工程综合实验,使学生了解并学会粉体工程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本课程的目的: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从粉体的基本性质出发,熟悉和掌握粉体制备和处理的基本理论、各单元操作的特点及关键,熟悉各单元操作的各种机械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及性能,能正确进行工艺设备选型,并为开发新的粉体工程设备奠定基础。
教材资料:(一)教材陶珍东,郑少华,《粉体工程与设备》,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
(二) 主要参考资料1、盖国胜等,《超细粉碎分级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
2、郑水林,《超细粉碎原理、工艺设备及应用》,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3年。
3、卢寿慈,《粉体加工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
4、李凤生等,《超细粉体加工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年。
教师简介:陶珍东,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粉体科学与工程、材料加工工程。
姜奉华,男,博士,副教授;研究领域:姜奉华,男,工学博士,济南大学副教授;研究领域:主要从事硅酸盐材料、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纳米材料等。
《面粉加工设备操作与维护》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粮油加工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承担粮油饲料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具有遵纪守法,敬业爱厂;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安全文明生产;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有创新精神;谦虚谨慎,团结协作;遵守操作规程,爱护仪器设备”的粮油饲料加工岗位职业素养目标;“掌握粮油饲料工业原料、产品及相应质量标准的相关知识,并能正确识别原料和产品的种类;掌握粮油饲料加工生产工艺及设备的基本原理;能正确地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能进行粮油饲料加工生产线的操作。
”等与面粉生产对应的5项专业知识与技能目标。
本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原料清理的方法和步骤、面粉加工生产运行要求和程序;掌握各工序的工作内容和要求,能按操作规程要求进行面粉加工生产线各设备启动、投料后调整作业,使生产线正常运行;会分析和处理常见的工艺和设备故障。
本课程基本学时数为180学时。
在第三学期开始开设,其前导课程主要有机械基础、电工基础,后续环节是顶岗实习。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为制粉工职业技能鉴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以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需求一致为原则,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点,选取小麦品质分析、小麦清理设备操作与调控、研磨筛理清粉设备操作与调控、面粉后处理4个学习模块(情境),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综合为一体,形成学习情境下任务驱动式的理实一体的课程内容体系。
二、课程目标学习完本课程后,学生应当能够完成面粉生产各工序的设备操作和工艺操作,能进行工序的调整和设定各设备的状态参数、能分析处理工艺和设备故障,使生产线处于完好的工作状态。
(一)知识目标1. 能正确描述原料的工艺性质;2. 能叙述小麦清理、面粉生产各过程的工作内容及要求,知识点掌握达到95%;3. 能对照设备表述主要制粉工艺设备的结构、工作过程及主要部件作用与特点,正确率达到80%;4. 能叙述主要工艺设备操作规程及生产运行管理的调整及日常保养方法,知识点掌握达到100%;5. 能叙述生产巡查的内容、要求及方法;能说明常见故障的现象及排除方法,知识点掌握达到95%。
目录一、前言 (3)二、小麦清理工艺流程说明 (4)设计原则及思路 (4)初定工艺流程 (7)设计计算及设备选用 (7)麦间设备清单 (13)三、小麦搭配 (10)四、制粉工艺说明 (15)五、小麦后处理 (25)六、结束语 (26)七、参考文献 (27)第一章前言1.1课程设计目的:通过课程设计的训练,使学生巩固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运算、绘图和使用技术资料等的技能;培养粮食加工的基本工程素质。
1.2课程设计要求:通过课程设计,加强学生对于本课程的巩固和学习。
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粮食加工厂工艺流程设计的方法、设备选择的原则、设备的计算、工艺流程图的绘制、设计说明书的正确书写。
1.3.课程设计要求:设计思想与方法正确;态度端正科学;能正确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能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专业基本工程素质;具备正确获取信息和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文字和语言表达正确、流畅;刻苦钻研、不断创新;按时按量独立完成;图文工整、规范,设计计算准确合理。
整体设计方案要重点突出其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1.3课程设计依据:(1)设计任务书中给定的数据及要求生产规模:日处理小麦200吨;原料主要特性:[产地]山东;[品种]硬麦;[水分]:12%;[含杂总量]:1.5%(其中:沙石含量0.03%,异种粮粒含量3.5%);[小麦容重]790克/升。
成品种类与规格:[产品类别]专用粉;[加工精度]以国标面包面粉为主,[出粉率]74%(专用面粉70%,次粉4%)。
物料垂直提升方式:麦间升运,粉间风运。
第二章小麦清理工艺流程说明1. 设计原则及思路由于送往面粉厂的小麦由于选种、收割、脱粒、堆晒、干燥、运输和储藏等原因,难免会混入各种各样的杂质、石头、土块、麻绳、异种粮粒、砖等。
小麦磨粉前的准备工作——清理杂质、水分调节和搭配混合是在清理车间进行的。
所谓清理流程就是小麦进机到入磨以前,按净粮的要求进行连续处理的生产工艺流程,也称“麦路”在粉厂实际生产中,不可能利用一种设备将小麦中的全部杂质清除,而是利用各种设备合理的组合在一起清理,并使完整的小麦损失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