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西气东输工程
- 格式:ppt
- 大小:251.00 KB
- 文档页数:13
汝阳二高 高二地理2013年12月03日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48分)Ⅰ、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________。
①东部地区:生产量________消费量。
②西部地区:生产量________消费量。
2、油气资源开发战略重点在________。
①分布特征:________、________,陆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分布在新疆、________、川渝和陕甘宁的________四大气区。
②国家战略: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并实施了“____ ___ ____ ___”的油气发展战略。
Ⅱ、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1)发达国家或地区: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可使________________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而顺利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加快本国或地区的________调整,缩短________的时间,从而加快________的进程。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1)发展中国家:主要发展处于________或________的产业。
(2)发达国家:主要发展处于________和________的产业。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表现:改变了区域的 ,伴随着 的转移和扩散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1)转移国: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会减少国内的________,引起________的增加。
(2)转移对象国: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________。
学校: 汝阳二高 班级: 姓名: 考号:………..……装…订…线..……..………汝阳二高交流群 95202386…………………装…订…线………………………二、选择题。
(每题3分,共30分)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9个省区,供应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沿线各省区的工业和居民用气。
据此回答1~3题。
1.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线走向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农业发达程度B.河流分布C.环境状况D.城市分布2.西气东输工程所输送的天然气与煤相比,其优越性体现在( ) A.开发难度小B.减轻大气污染C.输送、储存方便D.燃烧效率低3.关于西气东输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能积极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B.加速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缓解能源紧张状况C.可有效改善东部城市的大气污染状况,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D.该管线东西跨距大,不会对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读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4~6题。
习题精选——《实现双赢的能源战略——西气东输工程》背景材料:2002年7月4日,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项目——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开工。
经国务院批准,西气东输工程开工典礼今天在北京隆重举行。
西气东输是一项举世瞩目的宏大工程,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
这项工程的建设,对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提高新疆及沿线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推进沿线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大的意义。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有关知识完成1~6题。
1.“西气东输”主干道经过10个省市区,下列省市区中属于主干道经过的西部省区的是()A.新疆内蒙古陕西河南B.新疆甘肃宁夏陕西C.内蒙古青海山西河南D.新疆青海宁夏山西2.图中A处的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_,“西气东输”、古“丝绸之路”及第二亚欧大陆桥均从此处经过,其自然地理原因是_______。
A.河套平原路程最短B.宁夏平原气候适宜C.河西走廊地形平坦D.柴达木盆地物产丰富3.西气东输的“西气”主要来源于新疆,该地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原因是()A.该地区有大面积的沉积岩分布,地质史上有机质丰富B.该地区有大面积的石灰岩分布C.该地区有良好的储气构造D.地壳运动激烈,形成丰富的天然气资源4.西气东输的中段发生了弯曲,比沿图中的虚线走了很多弯路其主要目的是()A.缓解陕、晋两省的能源短缺B.加快陕、晋两省的能源外运C.为保证供气的可靠性,途经陕甘宁气区D.拉动陕甘宁地区的经济发展5.西气东输工程经过的地区()A.水资源都丰富B.光照资源都丰富C.热量资源都丰富D.常规能源都丰富6.“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A.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B.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D.木材短缺的问题7.第二亚欧大陆桥,东起我国的连云港,在我国境内穿过了“西气东输”工程沿线的六个省区,向西直抵荷兰的鹿特丹,途经的国家自西向东依次是()A.德国、波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B.德国、捷克、波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C.德国、波兰、乌克兰、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D.德国、捷克、乌克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8.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道走向”示意图,回答:(1)“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轮南油气田,它位于图中A所表示的_______自治区,东到B表示的_______,C处的_______、D处的_______、E处的_______与陕甘宁等地的天然气田,为“西气东输”提供了丰富的气源。
高二地理西气东输知识点一. 西气东输的概念和背景西气东输,指的是中国西部的天然气资源通过管道输送到中国东部地区的一项重大能源工程。
该工程主要目的是满足中国东部地区日益增长的天然气需求,实现区域间的能源平衡。
二. 西气东输的重要性和意义1. 能源多元化: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将中国的能源供应渠道从传统的海上进口扩展到通过管道输送天然气,增强了能源的多元化供应。
2. 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中国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对天然气的需求迅速增长,而西部地区却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通过西气东输,可以有效地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供需矛盾。
3. 促进区域协同发展: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促进了中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协同发展。
西部地区通过出售天然气资源获得经济收益,东部地区则得以获得稳定的能源供应,实现了区域间的互利共赢。
三. 西气东输的建设和运营1. 建设规模:西气东输工程自2004年建设以来,已经分为多期建设。
到目前为止,已经建成了多条天然气输气管道,总长度超过万公里。
2. 主要线路:西气东输工程主要线路包括:西气东输一线、西气东输二线、西气东输三线等。
这些管道分别从中国西部的主要天然气产地,如新疆、西藏等地,将天然气送往沿海城市,如上海、广州等地。
3. 运营管理:西气东输工程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能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
这些公司负责天然气的生产、输送、储存和销售等工作,确保天然气的安全稳定供应。
四. 西气东输对中国能源安全的意义1. 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减少了中国对进口天然气的依赖程度,提高了中国的能源安全。
2. 保障国家经济发展:由于天然气是清洁能源的一种,通过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天然气能够替代传统的煤炭和石油等高污染能源,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3. 加强国家能源调控能力: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提高了中国政府对能源的调控能力。
政府可以通过调整天然气的供应量和价格等手段,实现能源市场的稳定和平衡发展。
高二地理常见案例分析总结资源的跨区域调配1、背景:天然气的利用:优点:①干净、清洁、使用方便;②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地位:我国将天然气开发和利用作为21世纪初能源结构优化和石油工业产业升级的重点天然气的分布(陆上):特点:西多东少,北多南少;分布地区:四川、陕甘宁、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大气区:____、青海、川渝、鄂尔多斯开发利用格局:①东部油气田(东北、华北)产量递减;②西部地区是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③西部地区油气开发的限制条件(a勘探开发资金短缺日益严重b 西部地区对天然气的市场需求量有限c现有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外运需要);④东部地区对天然气需求市场巨大(a人口稠密、经济增长快,但能源短缺现状长期未改变;b以煤炭为主要能源,使得大气环境恶化、酸雨大面积发生;c煤炭发电和运输占用大量土地、港口和水资源)-我国天然气产品的最大短缺地区2、西气东输:能源输送大动脉资源保证:塔里木气区、鄂尔多斯气区技术保证:石油化工基地、现代工业体系市场前景广阔:长江三角洲深远影响: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改善经济格局(轻重工业的调整)西部地区: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推动综合利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带1、背景:⑴位置和范围: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以北。
行政区划跨新、宁、甘、内蒙古及吉、辽、冀、陕等省区的一小部分。
⑵地形地貌:以高原、盆地为主,洞中部为辽阔坦荡、波状起伏的内蒙古高原;西部是(____境内)三山夹两盆。
⑶自然特征:①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原因:自然-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地形-高原面积广大、高山环绕盆地、青藏高原隆起)②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以贺兰山为界2、分布: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周围:土地荒漠化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半干旱的草原牧区:过度放牧造成斑点状的土地荒漠化圈干旱的绿洲边缘,过度樵采,造成沙丘活化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当和樵柴破坏固定沙丘导致荒漠化发生和发展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不重视环保,荒漠化呈点、线状,面积小而分散,但危害大3、西北荒漠化的原因:⑴自然原因:①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来源少,气候异常干旱②地表松散物质(物质基础)③大风吹杨⑵人为原因:①过渡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渡农垦④水资源利用不合理4、治理:⑴干旱农牧过渡区和旱农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采取防风沙措施相结合;扩大林草比重,集约经营水土条件好的丘间低地;营造防护林;解决能源问题:如省柴灶、沼气池⑵干旱地带沙漠边缘的绿洲: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发展节水农业;建草方格沙障和障内固沙植物相结合;解决能源问题:如省柴灶、沼气池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恢复自然植被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方案1、地理背景:⑴特征:①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②千沟万壑,支流破碎⑵脆弱的生态系统:①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a.高二地理常见案例分析总结(二)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现象及其发生变化的科学。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了解天然其资源的特点,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和利用开发现状,理解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学会分析跨区域资源调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我国天然气资源利用开发现状的分析,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学生阅读分析图表文字信息,提高学生归纳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
3、通过活动设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天然气跨区与调配工程和西电东送工程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油气资源分布和开发现状。
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之间协调发展。
3、理解西电动送工程的原因及意义。
教学难点1、与煤炭资源相比较,天然气、水能资源具有的特点、分布和开发现状。
2、西启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改善能源生产和利用结构所产生的影响。
教具、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新课导入新课讲授千年神往,百代梦想,一朝辉煌。
看边陲大漠,塔架耸立;神舟昂首,英姿飒爽!雷霆过处,浩浩太空,迎我中华好儿郎!盼凯旋,数亿同胞,荡气回肠。
国运盛国威壮,喜神州处处沐朝阳,看西气东输,巨龙蜿蜒;高峡平湖,碧波荡漾;千秋伟业,南水北调,燕赵牧马饮长江!待来日,送神舟登月,嫦娥探乡。
教师引入:上首词中描述了我国哪些重大事件?哪些属于资源调配?(学生回答)教师提问:我国资源为什么要实施如此大规模的调配工程?(学生思考回答)(板书)一、中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1.原因:(1)资源的分布不均且不具有流动性(2)区域需求资源量与赋存量不一致老师提问:你知道我国都有哪些跨区域调配工程吗?(学生回答)(过渡)本课我们就以西气东输工程为例为大家介绍我的资源跨区域调配情况。
高二地理会考总结知识点分享在高二的时候,会面临一个会考,那么对于地理的复习,你需要掌握了哪些重要知识了呢?高二地理会考知识点11、我国主要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1)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且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2)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
3、西气东输工程:(1)基础:新疆天然气资源;(2)目标市场:长江三角洲;(3)主干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到达上海。
管道工程采取干支结合、配套建设进行。
4、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①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②西部能源丰富,但因经济水平的限制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2)我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需要:①煤炭一直是我国能源消费中的主导能源,带来众多的环境问题,还因为北煤南运对我国的交通运输造成了巨大的压力;②天然气具有清洁以及燃烧效率高等突出优势。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我国天然气分布总体特征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陆地天然气(四大气区)主要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鄂尔多斯地区。
我国东北、华北等地区的油气田开采已到了中后期,西北则成为战略接替区,因此我国采取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油气发展战略。
5、西气东输的影响:(1)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推动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推动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刺激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2)对东部地区的影响: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刺激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改善大气环境,缓解交通压力。
高中地理人教版 必修3 第5章第1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学案【课标细化】1.了解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2.以西气东输工程为例,理解西气东输工程对区域地理环境影响。
3.熟练掌握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提升结合案例分析资源调配原因的能力。
【课前练习】一、资源的跨区域调配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2.我国大型资源调配工程有: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大型工程。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西气东输的一线工程线路:由新疆 盆地 气田,经 、 、 、 、 、 、 、到达 。
2.西气东输三大原因:①西气东输原因之一:我国能源资源 和 地区差异大,是平衡东、西部能源生产与消费的需要。
②西气东输原因之二:是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以 为主要能源,并带来一系列 问题和运输压力。
因此,需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 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
③西气东输原因之三:是我国油气发展战略的需要。
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重点在 :我国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是 , ,陆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分布在 、 、 、自然因素 ①自然资源区域分布是 的,存在着明显的区和 区。
②自然资源依附于而存在,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 性。
经济因素 → 区域间经济发展 ,各区域对 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 不匹配。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四大气区。
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并实施“、”的油气发展战略。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1)将西部地区的________优势转变成_______优势。
(2)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_______,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1)缓解_______的状况,优化能源的消费结构。
(2)发挥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优势,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以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3.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西气东输将西部地区的________优势与东部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优势合理配置,对于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起着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