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外海沉管安装(林鸣等著)思维导图
- 格式:xmin
- 大小:4.73 KB
- 文档页数:1
“非”“仰”之辩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考版》2020年第45期模拟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三国时期文学家李康在《运命论》中说:“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意思是“德行高于众人,众人必定会对他加以诽谤”。
然而,汉代儒家学者郑玄却认为人们对“有高德者则仰慕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意为人们“看见品德高尚之人就会仰慕他,看见行为光明正大之人就会效仿他”。
某中学拟以“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正方)和“行高于人,众必仰之”(反方)为题举行一场辩论赛,请你选择其中一方的观点写一篇辩论词,以一辩的身份进行开篇陈词。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展示一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李炜韬各位评委、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正方一辩。
我方认为: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并非所有人都能抱着积极乐观的心态来看待这个世界,阳光也并不能洒满世间每一个角落。
如果人人都抱着“见贤思齐”的乐观态度,怎么还会有人与人之间的争名夺利、钩心斗角?在看到别人成绩显著、功成名就的时候,一些人除了羡慕,还会有嫉妒,更有甚者会萌生恨意。
这些人常常会怨天尤人,慨叹自己时运不济,抱怨别人凭什么比自己过得光鲜。
正是这种心理,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为了把德行高于自己的人抹黑,拉下马,不惜用贬低、非议、诬陷等卑劣手段。
这种种行为,彻底暴露了其人性中丑陋的一面。
其次,人的惰性也是导致非议“行高”之人的重要原因。
在有些人看来,“你”“行高”了,岂不就显得“我”“行低”了?要让“你”和“我”再次处于同等地位,最省时省力的办法不是“我”努力向上,而是把“你”也拖下来,而且拖得越低越好。
只有到那时,“我”才会有优越感。
正是惰性让这些人选择了用“非之”的态度对待“行高”之人。
“望人穷”“幸灾乐祸”等行为正是这种惰性心理的集中体现;“丧文化”也正是在这样的温床上潜滋暗长出来的。
并非所有人都能像孔子那样贤明,有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逊态度。
港珠澳⼤桥系列丛书沉管隧道设计施⼯⼿册沉管隧道⼯法是⽔下隧道建设的主要⼯法之⼀,其建设关键⼯序包括基础处理、管节预制、浮运、沉放对接、最终接头等。
1910年建成的穿越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Detroit)河铁路隧道是世界上第⼀条沉管隧道,采⽤钢壳式沉管隧道技术,其后在北美洲陆续建造了⼏⼗条这种结构的沉管隧道。
直⾄1942年建成的穿越荷兰⿅特丹马斯(Maas)河的公路沉管隧道,揭开了混凝⼟沉管隧道建设的序幕,也形成了沉管隧道两种主要结构型式,即钢壳式沉管和混凝⼟沉管隧道。
后来,⽇本在这两种主要结构型式的基础上进⾏融合,形成了⼀种新的管节结构,即三明治式沉管结构,并得到了⼴泛的应⽤。
沉管管节各部分名称通过百年的沉管隧道设计与施⼯技术积累,沉管技术在深⽔、复杂⽔流和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设计施⼯技术不断进步并渐趋成熟,已经能够跨越更深和更宽阔的河⼝、海峡⽔道。
其中⼏⼤标志性沉管隧道⼯程包括:⾸座混凝⼟沉管隧道⼯程马斯隧道,⼯⼚法预制的厄勒(Øresund)海峡沉管隧道,⼲坞内移动模架全断⾯⽔平浇筑节段的釜⼭—巨济沉管隧道,⽬前最深的海底沉管隧道博斯普鲁斯(Bosphorus)海峡沉管隧道,⽬前世界最长、埋深及体量最⼤的港珠澳⼤桥公路沉管隧道。
沉管隧道段标准横断⾯(以港珠澳⼤桥沉管隧道⼯程为例)港珠澳⼤桥东连⾹港,西接珠海、澳门,是集桥、岛、隧为⼀体的超⼤型跨海通道。
由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承建的岛隧⼯程是⼤桥的控制性⼯程,是⽬前世界上综合难度最⼤的沉管隧道之⼀。
《沉管隧道设计施⼯⼿册》主要由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依托港珠澳⼤桥岛隧⼯程项⽬的建设经验,并结合世界上其他沉管隧道的建设经验,在多家设计、施⼯单位及同⾏的⽀持和共同努⼒下汇编完成。
编者们收集和研究了世界典型沉管隧道相关资料,根据参与港珠澳⼤桥沉管隧道的规划、调研、选型、建设等全过程的设计施⼯经验,并对当今世界上的主要沉管隧道设计施⼯技术进⾏了系统的梳理、总结与概括,最终编写完成了本⼿册。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岛隧工程沉管隧道浮运安装施工简介(仅供应聘人参考,不作为选聘文件组成部分)中铁武汉大桥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二〇一二年十一月目录3.2.6 管节浮运、安装与最终接头施工 (3)3.2.6.1 施工总体说明 (3)3.2.6.2 管节起浮、系泊 (12)3.2.6.3 管节浮运、安装 (15)3.2.6.4 管内作业 (19)3.2.6.5 最终接头 (19)3.2.7 回填覆盖施工 (21)3.2.7.1 施工设备 (21)3.2.7.2设备施工工效 (21)3.2.7.3 设备配置 (21)3.2.7.4 施工流程 (21)3.2.7.5 岛头段回填 (21)3.2.7.6 中间段回填(E4~E30) (23)附图:隧道基础碎石垫层详图 (24)管节结构标准断面图管接接头布置图钢剪力键一般构造图管接接头防水构造图节段接头布置图节段接头防水构造图管节导向装置工艺流程图管节拉合装置工艺流程图管节就位后馆内施工工艺及施工要求3.2.6 管节浮运、安装与最终接头施工 3.2.6.1 施工总体说明(1) 总体概况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隧道总长度为5664m ,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海上沉管岛隧工程,隧址穿越伶仃西航道和规划30万吨油轮航道,最大水下深度达到46m ,隧道纵断面见图3.2.6-1。
625m625m5664m西人工岛(West Artifical Island )东人工岛(East Artifical Island )37.95m11.5m伶仃西航道远期规划航道沉管隧道总长5664m图3.2.6-1 隧道纵断面示意图隧道由33节管节组成,其中E1、E2 、E32、E33长112.5m ,E29-1长172m ,最终接头长2m ,其余管节长度均为180m 。
隧道最终接头设置于E29和E30之间,长度为2m ,采用水下止水板方式施工。
隧道管节分段长度见表3.2.6-1。
表3.2.6-1 管节分段参数表描述E1-E2 E3-E28 E29-1最终接头 E29-2+E30 E31 E32-E33总长理论长度(m)112.5 180 172 2 5+175 180 112.5 5664(2) 浮运线路沉管管节在桂山-牛头岛管节预制场地预制和舾装完成后,通过出坞航道、榕树头航道,经临时航道或伶仃西航道进入隧道基槽,浮运线路见图3.2.6-2。
建设者的中国梦记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林鸣在浩瀚的伶仃洋,一条雄伟壮阔的“跨海长虹"正在紧张有序地付诸建设。
这就是连接香港、珠海与澳门,集桥、岛、隧为一体的超级工程—-著名的港珠澳大桥。
它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被英国《卫报》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
项目中,海上人工岛和海底沉管隧道是整个工程中实施难度最大的部分。
其中,6公里的深埋沉管是我国建设的第一条外海沉管隧道,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公路沉管隧道和世界上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是公认的“当今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
直面这个“最具挑战性工程"的,是一支中国的交通建设队伍.队伍的举旗人,是中国交建总工程师、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林鸣.前不久,林鸣带领这支建设队伍到荷兰历史最悠久的工程顾问公司进行技术经验交流,荷兰公司升起中国国旗、奏响中国国歌以示敬重与欢迎。
自1881年成立以来,到访这家公司的外国专家与客人不计其数,而林鸣却见证了这家“百年老店”第二次举办外国国旗的升旗仪式.站在国旗下,林鸣激动而感慨:“国旗升起的一刻,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的建设者而自豪,也更加深刻地明白,自己肩上有着一份举世瞩目的重任。
”共和国长子的责任完成好这份举世瞩目的重任,需要最专业、最前沿的工程知识与技艺。
当今世界只有极少数国家掌握外海沉管建设核心技术,港珠澳大桥建设前,中国在此领域的技术积累几乎是空白,即便花上天价的咨询费用,也无法买到核心技术。
工程筹备阶段,林鸣的团队掌握的全部建设经验资料只有1张三年前在网上公开发表的沉管隧道产品宣传单页.外国专家笃定地对林鸣讲:“你们自己是没有能力做这件事情的。
"没有任何先例可循,林鸣拿起这张宣传单页,带领团队开启了这项世界级顶尖难度的技术攻关,他们首先从充分的研究论证开始.林鸣说:“即使我们的起步是0,我们往前走一步就会变成1。
"天马行空的头脑风暴与脚踏实地的研究论证,汇集成一次又一次充满艰难与曲折的讨论争辩。
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一、教学理念引领我进行本课教学设计的首先是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这是历史课程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理念。
教育的目的是关注人的成长和发展,因此以立德树人理念为指导的课堂教学才能够科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增强内心对国家建设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其次,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更好落实核心素养立意为特征的高考改革,本课设计中重点运用“学为中心”“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
学生才是学习和课堂的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实现高效和有效课堂。
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属于普通高中教科书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中的一课,承接上一课古代和近代水陆交通的变迁。
本课教材内容包括三目,前两目为20世纪交通运输在陆、海、空领域的具体成就,包括世界和中国两部分,第三目为现代交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分别从经济、公共交通、生活等多角度进行分析。
本课内容便于同社会现实进行对接,总体难度不高。
三、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对高一必修教材的学习已经对现代世界及中国政治、经济及思想的发展有了初步了解,这些知识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知识背景,因此学习现代交通领域的新变化相对比较轻松。
但是学生依然存在自主学习较差,多角度思维欠缺等问题。
四、教学目标了解20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变化,注重对时空观念的理解;结合材料分析交通事业的变化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意义,培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理解科学家们为交通事业发展、国家繁荣富强所做出的努力,明确自主研发、创新思维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进而引导学生对祖国建设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落实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本课教学重点是理解20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意义,特别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交通运输发展对推动社会进步的深远意义;教学难点是理解人类为改善生活而进行的推动交通运输发展的努力,进一步理解交通运输与社会生活、科技的关系。
作文主题训练--------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为国铸盾一甲子”的钱七虎,“为掩护战友身负重伤的扫雷英雄”杜富国,“为莫高窟研究保护倾尽一生的敦煌女儿”樊锦诗……他们经历告诉我们,每一位平凡的奋斗者,都是民族复兴伟大的追梦人。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联系你的学习和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郁达夫《怀鲁迅》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对英雄模范的表彰。
英雄模范们用行动再次证明,伟大出自干凡,,平凡造就伟大。
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习近平《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的讲话》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请将这三则材料联系起来,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清代诗人袁枚这两句诗中的苔花虽小如米粒,却毫不自惭形秽,而是充满自信,绽放自己的个性,它弱小而不羞愧,平凡而不自卑。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道:“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
”“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在一件件平常的事情中显示出一个不平凡、伟大的人格来。
政治热点专题复习1、材料一:11月28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三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通过审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是中国第40个入选《非遗公约》名录的遗产项目。
材料二:在业界人士看来,这一遗产项目既体现了相关社区民众通过沐浴防病、疗疾的民间经验,也是以《四部医典》为代表的传统藏医理论在当代健康实践中的继承和发展。
⑴结合材料,简要谈谈“藏医药浴法”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4分)①“藏医药浴法”是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世界文明进步做出贡献。
②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感,增强文化自信。
③有利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2、材料: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创新科技管理体制,建立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和国际科技合作机制,设立海南国际离岸创新创业示范区;历史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机遇属于勇于创新、永不自满者。
为什么习近平数次强调“科技创新”?(6分)①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动力;②科技创新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力;③ 科技创新推动社会进步;④科技创新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⑤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⑥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越来越决定着各国在全球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和尊严,科技发展水平更加深刻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
3、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求我们怎么做?( 6分)①环境保护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与使命。
“人造太阳”据央视新闻客户端11月12日报道,中科院等离子体所今天发布消息,我国大科学装置“人造太阳”日前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加热功率超过10兆瓦,等离子体储能增加到300千焦,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首次达到1亿度,获得的多项实验参数接近未来聚变堆稳态运行模式所需要的物理条件,朝着未来聚变堆实验运行迈出了关键一步,也为人类开发利用核聚变清洁能源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东方超环(EAST)是等离子体所自主设计、研制并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磁约束核聚变实验装置,是世界上第一个非圆截面全超导托卡马克,也是我国第四代核聚变实验装置,它的科学目标是让海水中大量存在的氘和氚在高温条件下,像太阳一样发生核聚变,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所以也被称为“人造太阳”。
人造太阳的研制是解决能源问题的一个巨大的转折点,我们国家大部分用化石能源供能,如果核能聚变可控的话,就会给世界的能源解决巨大问题。
可控核聚变技术一旦实现,能源将会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可控核聚变技术一旦掌握,人类将从地球文明跨越到恒星际文明,星际大航海时代将随之开启。
“推力矢量技术”取得重大突破11月6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开幕。
由我国自主研制的歼-10B推力矢量验证机在珠海上空成功进行了过失速机动飞行表演。
展示的“榔头”机动,“大迎角360度滚转”“落叶飘”“眼镜蛇”“赫伯斯特”等典型过失速机动飞行动作,充分体现了歼-10B推力矢量验证机优异的飞行性能。
据歼-10B推力矢量技术验证项目现场总指挥、航空工业副总经理杨伟介绍,实现过失速机动飞行,不仅要拥有带推力矢量技术的发动机,同时,飞机必须具有优良的大迎角气动性能、良好的进发匹配特性、以及独特的飞行控制技术。
近几年,在军委装备发展部、空军、科工局等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我国推力矢量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此项关键技术的国家之一。
“歼-10B推力矢量技术验证项目,成功实现了推力矢量这一航空关键领域的创新突破,这是飞发一体综合设计与应用的典型范例,也是航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又一次成功实践,为后续的技术创新和型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3-2024学年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期末试卷单选题(12分)以下哪个选项是毛泽东创作《七律二首·送瘟神》的缘起?()A.国共第一次合作B.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C.秋收起义取得胜利D.新中国的建立《宁夏闽宁镇:昔日干沙滩,今日金沙滩》一文中“干沙滩”有多种含义。
以下哪一个不属于?()A.干旱多沙B.条件艰苦C.尚未开发的D.日渐富庶3.哪一个领域不是“探界者”钟杨所研究的领域?()。
A、植物学领域B、科普领域C、教育领域D、医疗领域4.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砖井工人为建设祖国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身上具备众多优良品质,不包括以下哪一项?()不畏艰险 B、铁骨铮铮 C、大无畏精神 D、舍大家顾小家5.简单相信,傻傻坚守。
樊锦诗在坚守什么?()A、敦煌莫高窟B、龙门石窟C、云冈石窟D、麦积山石窟6.通讯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报道形式。
其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真实性B、客观性C、形象性D、虚构性7.以下哪一首诗不是王安石的作品?()《泊船瓜洲》 B、《元日》 C、《桂枝香·金陵怀古》 D、《望庐山瀑布》8.怀古诗的结构特点不包含以下哪一个?()A、思古人B、临古地C、抒己志D、形式自由9.“唐宋八大家”不包括以下那个人?()A.苏轼B.王安石C.欧阳修D.柳永10.中国古代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纪传体史书?()A.《史记》B.《国语》C.《论语》D.《左传》11.《闪亮的坐标——铁人王进喜》的文章体裁是什么?()A.诗歌B.散文C.通讯D.解说词12.北宋词人柳永的创作风格属于哪一派别?()A.豪放派B.婉约派C.荷花淀派D.山药蛋派古诗词默写(8分)1.千村薜荔人遗失,()。
2.(),华佗无奈小虫何。
3.(),六亿神州尽舜尧。
4.《雨霖铃》中“(),(),()”写两情依依,难舍难分,客船却不断催促。
5.《雨霖铃》中描写离别时难舍难分的句子是:(),()。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工程1 工程意义港珠澳大桥东连香港,西接珠海、澳门,一桥连三地,有助于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
沉管隧道是港珠澳大桥的控制性工程,是中国第一条外海沉管隧道,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是世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
2 工程概况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西接珠海、澳门,全长约55km,其中海中主体工程长29.6km,按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采用桥岛隧结合方案,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最具挑战性的集桥、岛、隧为一体的交通集群工程。
港珠澳大桥平面布置见图1。
图1 港珠澳大桥总平面图沉管隧道是大桥的控制性工程,设计方案见图2和图3。
隧道全长6704m,是世界最长的公路沉管工程;沉管段长5664m,共33节,标准管节尺寸为180m(长)×37.95m(宽)×11.4m(高),每节近8万t的质量成为世界之最;为满足通航要求,沉管管顶埋于海床面以下23m的长度达3km,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工程;沿线基底软土厚度为0~30m,地处珠江口外开敞海域,水文气象环境复杂,航线繁忙,通行船舶日均4000艘,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综合建设难度最大的沉管隧道之一。
图2 沉管隧道纵断面图 图3 沉管隧道横断面图3 工程难点及解决方案1)为“一国两制”条件下大型跨界工程,需同时满足三地要求。
通过专项研究,并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制定本项目专用技术标准。
2)世界上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标准高,规模大,为全桥控制性工程。
设计及施工秉承“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理念,确保了工程质量及工期。
3)沿线基底软土厚度0~30m,纵向管底地质复杂且不均匀;埋深大,管顶回淤荷载大。
采用“复合地基+组合基床沉管”基础方案,管节沉降控制水平世界领先。
4)沉管管顶埋于海床面以下23m的长度达3km,是目前世界唯一深埋沉管,节段接头受力及防水风险高。
通过自主研发半刚性纵向结构体系,有效提高了结构及防水安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