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学部院系设置
- 格式:docx
- 大小:13.94 KB
- 文档页数:2
浙江大学关于调整浙江大学各学部学位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浙大发研〔2009〕221号各学部、学院(系),各部门,各校区管委会,直属各单位:根据《浙江大学学位委员会组织规则(2008年10月修订)》(浙大发研〔2008〕194号)和《关于公布浙江大学学部、学科学位委员会的通知》(浙大发研〔2009〕158号)的精神,经研究决定,对浙江大学各学部学位委员会组成人员进行调整。
现将调整后的浙江大学各学部学位委员会成员名单予以公布(详见附件)。
附件:浙江大学各学部学位委员会成员名单二○○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浙江大学各学部学位委员会成员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一、社科学部(13人)主任:张小蒂副主任:贾生华委员:万斌朱新力吴次芳张小蒂张钢张剑平沈模卫周谷平陈国权贾生华顾建民梁上上黄先海秘书组:由学部教育秘书、相关学院(系)研究生科负责人组成,组长由学部教育秘书担任。
二、人文学部(13人)主任:王云路委员:马博森王云路方一新包利民吴德艺沈松勤沈弘李杰何辉斌张节末庞继贤陈红民潘一禾秘书组:由学部教育秘书、相关学院(系)研究生科负责人组成,组长由学部教育秘书担任。
三、理学部(15人)主任:杨树锋副主任:李胜宏委员:方群吕萍李胜宏何丕模沈忠悦张立新林强林贤福杨树锋罗民兴徐世浙徐端钧彭群生韩丹夫童利民秘书组:由学部教育秘书、相关学院(系)研究生科负责人组成,组长由学部教育秘书担任。
主任:董石麟委员:王竹王齐韦巍冯培恩甘德强朱位秋池涌刘国华孙志林李平何潮洪杨华勇金志江陈湘明陈丰秋陈光明陈红征姚善泾高翔翁文剑徐德鸿黄进董石麟阙端麟潘晓弘秘书组:由学部教育秘书、相关学院(系)研究生科负责人组成,组长由学部教育秘书担任。
五、信息学部(11人)主任:鲍虎军副主任:何钦铭委员:白剑宁钢民苏宏业何钦铭欧阳宏伟金仲和陈德人徐文傅新鲍虎军鲍世宁秘书组:由学部教育秘书、相关学院(系)研究生科负责人组成,组长由学部教育秘书担任。
六、农业生命环境学部(19人)主任:朱利中副主任:刘树生委员:王珂王剑平方盛国方维焕石春海朱利中刘树生吴忠标宋凤鸣汪以真应铁进杨卫军杨肖娥郑晓冬郑绍建徐向阳梁月荣喻景权鲁兴萌秘书组:由学部教育秘书、相关学院(系)研究生科负责人组成,组长由学部教育秘书担任。
浙江大学历史沿革简介及历任校长简介浙江大学简单介绍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简称:浙大,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系列的重点大学,同时也是九校联盟(C9)的成员。
是国家"111计划"和"珠峰计划"重点建设的名牌大学。
学校设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等5个校区。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388号紫金港校区;浙大路38号浙江大学玉泉校区;江干区凯旋路268号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西湖区天目山路34号浙江大学西溪校区。
浙江大学的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十二大门类。
浙江大学历史沿革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建于1897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效法西方学制最早创办的几所新式高等学校之一。
1927年改名为国立第三中山大学,1928年4月1日改名为浙江大学,1928年7月1日起,冠以"国立"二字,称国立浙江大学,下设文理、工、农三个学院。
1958年又与新建的杭州大学合并,定名杭州大学;浙江大学的农学院单独分出成立浙江农学院,1960年更名为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的医学院与浙江省立医学院合并,成立浙江医学院,1960年更名为浙江医科大学。
1995年成为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计划的重点大学之一。
1998年9月15日,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浙江大学。
一度成为中国内地学科门类最齐全的综合性大学。
浙江大学设置极其所有专业浙江大学现设机人文学部含:人文学院;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社会科学学部含:经济学院;光华法学院;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理学部;工学部含:机械工程学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能源工程学系;电气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海洋科学与工程学系;航空航天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
1952年中国高校第一次院系大调整(中国十大名校院系调整方案)1952年中国高校第一次院系大调整(中国十大名校院系调整方案)1952年,国家进行院系调整,许多综合性大学都蒙受损失,而中国也一夜之间冒出许多专科院校。
院系调整一直持续到六十年代,不过,以52年规模最大,时间最为一致,评价也比较容易统一,所以,我们尽量以52年的数据为准。
这样,交通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的情况暂时不考虑在内。
1952年的院系调整,各家都有个家的损失,各家都有各家的收益;究竟谁占了便宜?谁吃了亏?我们用事实说话。
为了还历史本源,我们且来看看各家的历史。
如果有不确切的地方,还请各位朋友指正。
一、浙江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前,浙江大学拥有七个学院(文、理、工、农、法、医、师范)。
浙江大学院系调整状况如下:1)、理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并入复旦大学;药学系并入上海第一医学院;地理系分别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和南京大学。
2)、文学院人类学系并入复旦大学。
文学院、师范学院部分并入华东师范大学,部分与之江大学组建浙江师范学院,其余部分调入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等。
3)、法学院停办。
4)、医学院并入浙江医学院。
5)、农学院独立为浙江农学院;畜牧兽医学系并入南京农学院;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为东北林学院。
农学院农化系并入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
6)、工学院航空系与中央大学、交通大学的航空系合并组建为华东航空学院。
工学院土木系水利组并入华东水利学院。
工学院电机系电信组并入南京工学院。
调整后的浙江大学只保留工学院电机、化工、土木、机械四系,并入的只是之江大学相关工科及厦门大学电机系。
评价:七大学院只保留工学院,并入的之江大学工科一般,并入院系较少。
二、南京大学(1949年,中央大学更名南京大学。
)1952年院系调整前,南京大学拥有七个学院(文、理、工、农、法、医、师范)。
1)、工学院独立为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工学院水利系和兄弟院校组建华东水利学院;工学院的航空工程系与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的航空系合并组建为华东航空学院。
在反思与觉醒中寻求高等学校组织结构的理想模式作者:王肖,李群来源:《成功·教育》2013年第03期【摘要】本论文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及其形式,接下来以我国的浙江大学为例,分析并讨论了浙江大学在三个历史分期内的组织结构形式,最后又结合浙江大学组织结构的改革实践,对我国高等教育学校组织结构的理想模式进行了讨论与思考。
【关键词】组织结构;矩形;学部制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应采用不同的高等学校组织结构形式,对于一些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究竟有没有一种高效、理想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可以更好的促进学术自由和教授治学,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及高等学校组织结构的形式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是指高等学校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及其配合方式,或者说是高校组织结构的构成、排列与组合状态。
它通常是由两个方面的多种层次的部门相互交叉而构成:纵向上是学校——学院——学系(所、室、中心)等行政性部门,横向上是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医学院、教育学院、管理学院等学术性部门,这些纵向的层次和横向的部类在整体上相互交织构成矩阵网络体系。
就我国高等学校来说,组织结构一般有以下五种形式:直线制组织结构、职能制组织结构、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学院制组织结构和“矩阵组织”结构。
二、浙江大学组织结构调整的历史沿革1.建国初期的院系调整。
建国初期浙江大学院系调整前采用“校——院——系、所”模式,调整及学习苏联经验后采用“校一系一专业、教研组”模式。
这一组织结构的改变,在当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才需求量不大的情形下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
但到后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逐步加快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这种组织结构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就显现出涵盖面少等问题,大学的结构及教育内容显得过于单一。
特别是,这一时期的模仿苏联的组织结构改革,导致了包括浙江大学在内的我国各高校的行政化现象非常严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阻碍了研究创新的进行。
2.八十年代末期的综合改革。
大学学部制改革四问林祥柽;李旭炎;范丽娟【摘要】目前,大学学部制改革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有一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在改革的必要性、学部职能的定位等关键问题上还存在诸多争议。
基于此,文章试图就大学学部制改革探讨四个问题,即“改革是否必要?”、“学部职能如何定位?”、“改革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以及“改革需要克服哪些障碍?”。
%At present,university faculty reform is still at the exploratory stage, where there are still some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ssues to be studied in depth , and extensive dispute over some key issues still exist, such as the need for reform and the positioning of the faculty functions. It is for this reason tha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swer four questions on university faculty reform: is the reform necessary? how the faculty functions should be characterized? what is the key to make the reform successful? and what are the barriers that need to be overcome?【期刊名称】《中国轻工教育》【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4页(P47-50)【关键词】大学;学部制改革;现代大学制度【作者】林祥柽;李旭炎;范丽娟【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天津300222;天津科技大学,天津300222;天津科技大学,天津3002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7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大连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至少20余所大学实施了学部制改革。
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中的浙江大学王红岩【摘要】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的高等院校经历了称为"院系调整"的重大改革,工科院校改革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浙江大学,经过院系调整,浙江大学由一所综合大学变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科大学.全文系统论述了这场改革中浙江大学的调整计划、实施过程以及调整的影响.【期刊名称】《丽水学院学报》【年(卷),期】2007(029)003【总页数】4页(P73-75,85)【关键词】高等教育;院系调整;浙江大学【作者】王红岩【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25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8.1一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院系调整是新中国建立之初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对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浙江大学在这次改革中由一所综合大学调整为一所多科性的工科大学,直到近50年后的1998年,浙江大学合并了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组建成为一所新的综合大学。
本文就院系调整中浙江大学的情况以及调整的影响作一简要论述。
浙江大学创建于1897年,其前身是求是书院,是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浙江大学共有7个学院,30个系,10个研究所,1个研究室,2个专修科。
即:文学院,设中国语文、外国语文、史地、哲学、人类学5个系;理学院,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药学5个系;工学院,设机械、电机、化学、土木、航空工程5个系;农学院,设农艺、园艺、农业化学、植物病虫害、桑蚕、森林、农业经济、畜牧兽医8个系;师范学院,设教育、国文、史地、英语、数学、理化6个系及国文、数学两个专修科,法学院设法律系,医学院不分系。
另设有中国文学、人类学、史地、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工程、农业经济、教育10个研究所和史地教育研究室,以及规模较大的附属实习工厂、农场、林场、医院和中学。
*季啸风主编:《中国高等学校变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59~560页。
浙江大学工学类培养方案工学类培养方案包括大类培养特色、大类培养面向等内容,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主要安排通识课程和大类必修课程模块的推荐学习计划。
大类选修课程模块和专业课程的推荐学习计划详见各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培养方案还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特色课程、计划学制、最低毕业学分、学科专业类别、授予学位类别、辅修及双专业/双学位课程修读要求、专业必修课程修读关系说明等内容。
各专业还可按需要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设定本专业主修专业确认的前置课程3至5门。
工学类借鉴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工程教育高级班"多年的工程教育培养经验,向全体工学类学生推荐选修“4+1@3工程教育平台”课程。
“4+1@3工程教育平台”课程设置见本方案个性课程部分。
学生可以全部或部分选修“4+1@3工程教育平台”课程,修读学分可以与个性课程和通识课程中沟通与领导类、经济与社会类、科学与研究类和技术与设计类课程的学分互通.大类培养特色工学类构建通识、大类、专业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体现基础知识宽、专、交和专业知识精、深、通的特点.通过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学习,强化工学人才培养的通识性和社会性;通过构建大类必修课程平台和大类选修课程平台,打好扎实的工程理论基础并有效衔接专业教育;通过专业教育体系的严格训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数理基础、富有创新精神、专业知识扎实并具备实践能力,在各工程专业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本科人才。
大类培养面向学生在入学一年后、两年内确认主修专业,进入专业培养阶段,归属专业所在学院或学系管理。
工学类共有[?]个专业教育培养通道,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在不同工程专业领域的成才发展需求.工学类培养主要面向的专业是:(略)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⒈通识课程 47。
5+5学分⑴思政类11。
5+2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学分建议修读年级、学期021E00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 一秋冬Thought the Marals Accomplishment and Law Foundation021E00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
九个学部设置
九个学部设置通常指的是在大学或学院中设立的九个学术部门或学系。
这些学部通常涵盖了不同的学科领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术选择和研究方向。
具体的九个学部设置可能因学校而异,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学部设置示例:
人文学部:涵盖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领域。
社会科学部: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
自然科学部: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学科。
工程与技术学部:涵盖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土木工程等工程技术学科。
医学与健康学部:包括医学、护理学、公共卫生等健康科学领域。
商学与管理学部:包括商业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金融学等商学和管理学科。
环境与地球科学部:涉及环境科学、地球科学、地质学等学科。
农业与生命科学部:涵盖农业科学、生物科学、食品科学等生命科学领域。
跨学科研究学部:通常涵盖多个学科领域,致力于跨学科的研究和创新。
请注意,具体的学部设置可能因学校而异,上述示例仅供参考。
每个学校根据自己的学术重点和资源情况,可能会有不同的学部设置和命名方式。
浙江大学本科教学大类课程层次关系一览表 - 20110907
说明:
1.粗线边框内的课程为一个基本单元。
2.符号“≥”为单向关系,表示修读高层次课程后可免修低层次课程。
例如:“011A0011,宏观经济学(甲),
3.0”≥“011A0012,宏观经济学(乙),2.0”表明修读“宏观经济学(甲)”后可以免修“宏观经济学(乙)”,反之不可。
3.符号“≈”为相似关系。
例如:“111Z0040,射频微波通信电路,
4.0”≈“‘11120050,高频电子线路,3.5’+‘11120741,射频与微波电路及其设计,2.0’”表明“射频微波通信电路”和“‘高频电子线路’+‘射频与微波电路及其设计’”中任学一组课程后可免修另一组课程。
4.对于上表中未列出的相近课程,学生申请免修需填写《浙江大学本科课程免修申请表》,经开课院(系)同意后方可免修,申请表可到现代教务管理系统网页下载。
5.其他学院学生及2011年7月前修读电路分析原理或电路分析原理实验的电气学院学生,原则同意进行“电路分析原理”与“电路原理(甲)Ⅰ、Ⅱ”课程的替换;“电路分析原理实验”与“电路原理实验(甲)Ⅰ、Ⅱ”课程的替换。
本科生院教务处
二○一一年九月。
浙江大学学部院系设置
全校共有7个学部,下设20个学院,16个院级系,一个教学科研部。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中国语言文学系
历史学系
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系
亚欧语言文学系
英语语言文学系
新闻与传播学系
国际文化学系影视艺术与新媒体学系(筹)
经济学系
国际经济系
金融学系
财政学系
法律系
体育学系
教育学系
公共体育部
农业经济与管理系
旅游管理系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系会计与财务管理系
企业管理系
政府管理系
社会保障与风险管理系土地管理系
政治学系
信息资源管理系
公共政策与公共经济系社会学系
应用电子学系
系统科学与工程学系电机工程学系
建筑学系
区域与城市规划系
土木工程学系
水利与海洋工程学系
航空航天系
工程力学系
数字媒体与网络技术系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
工业设计系
生物医学工程学系
仪器科学与工程学系
生物技术系
生物科学系
生物系统工程系
食品科学与营养系
环境工程系 资源科学系
环境科学系
应用生物科学系 园艺系 农学系 茶学系
植物保护系
动物科技系 特种经济动物科学系
动物医学系
基础医学系
临床医学一系
临床医学二系
临床医学三系(含护理系)
口腔医学系
公共卫生系
中药科学与工程学系
药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