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米和400米栏练习方法和技巧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跨栏技巧要领跨栏技巧要领奥运会的赛场上,跨栏总是最惹人注目的项目之一,因为跨栏富有激情和挑战。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跨栏技巧要领,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跨栏技巧:(一)110米跨栏技术起跑至第一栏的技术:起跑后正确地跨过第一栏,是跑好全程的重要环节。
起跑器的安装方法同短跑。
起跑后的疾跑,身体前倾角度比短跑小。
起跑到第一栏一般跑8步,身高腿长,弹跳力和速度好的运动员,也有跑7步的。
少年运动员可跑9步或11步。
“跨栏步”:“跨栏步”是指腾空过栏的那一步,包括起跨、过栏两个阶段。
起跨:从起跨腿着地踏上起跨点开始至后蹬结束为止。
一般起跨点距栏架约2米至2.20米,初学者可适当缩短一点。
为了迅速、准确地踏上起跨点,起跨前一步的长度应比倒数第二步短15厘米至25厘米,形成一个快速短步,使身体重心快速前移,为起跨做好准备。
当倒数第二步摆动腿着地时,起跨腿的大腿积极前摆,并用前脚掌准确地踏着起跨点。
摆动腿的大腿积极向前上方摆动,小腿随惯性与大腿自然折迭,用以加大前摆的速度。
当身体重心移过垂直部位后,起跨腿用力蹬地,使髋、膝、踝与上体成一直线。
起跨腿与地面形成的夹角比短跑要大。
两肩正对前方,摆动腿异侧臂有力地前摆,形成一个向栏“进攻”的动作。
过栏:起跨腿蹬离地面后,身体处于腾空状态,摆动腿大腿随惯性继续高抬,膝关节放松,小腿向前伸展,脚尖勾起,然后,向下向后用力做压栏动作。
上体积极前倾,摆动腿异侧臂前伸,在摆动腿开始下压的时候,上体的前倾度最大。
同时,起跨腿屈膝外展,勾起脚尖,收紧小腿,以大腿带动小腿经体侧向前提拉。
起跨腿同侧臂向后摆动,摆幅比短跑要大。
当臀部快要移过栏架的瞬间,摆动腿积极下压用前脚掌着地,上体适当前倾,髋关节前移,使着地点尽量靠近身体重心射影点,以便转入栏间跑。
栏间跑:110米高栏的栏间距离为9.14米,用三步跑完。
第一步小,第二步大,第三步中。
跑的技术同短跑中的途中跑。
但由于栏间距离是固定的,所以栏间跑要有一定的节奏。
400米训练方法
在400米的训练中,有几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你提高速度和耐力:
1. 长跑训练:进行适度长跑可以帮助你建立基础的耐力。
每周进行两到三次的长跑,距离和速度逐渐增加,这样可以逐渐提高你的400米速度。
2. 短距离间歇训练:这种训练方法可以帮助你提高速度和加快恢复时间。
在跑道上进行一段短距离的全力冲刺,然后停下来休息片刻,重复进行多次。
这样的训练可以提高你的最大速度和耐力。
3. 爆发力训练:这些训练方法可以帮助你加快起跑速度和改善加速能力。
其中包括爆发力跳跃训练、爆发力推车训练和爆发力爬山等。
4. 强化腿部肌肉训练:进行腿部肌肉的力量训练可以提高你的爆发力和速度。
例如,深蹲、蹲跳和腿部推力训练等。
5. 技术训练:正确的姿势和技巧在400米比赛中非常重要。
花时间练习起跑姿势、弯道跑姿势和比赛中的转身技巧,可以帮助你更高效地利用能量和减少冗余动作。
6. 心理训练:400米是一项需要强大精神力量的比赛。
通过进行心理训练,例如专注力训练、想象力训练和应对压力的技巧训练,可以帮助你在比赛中保持冷静和集中注意力。
记住,在进行400米训练时,要注意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并给身体足够的休息时间来恢复。
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和充足的休息也是取得进步的关键。
关键词:女子;400米栏;节奏训练跨栏是一种在短距离内,需要跨过一定高度和数量栏架的跑步运动,除了具备较高的速度之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节奏感,以便对整个运动活动进行有效把控。
体校在跨栏运动的训练活动当中,必须要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做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性设置高水平的训练活动。
女子400米栏训练是体校的一门重要课程,有着极高的专业技术要求,不仅需要学生提高跑的速度,还必须掌握跨栏运动的技巧,凭借较强的身体素质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比赛中有更好的发挥。
当下女生在400米栏训练当中,往往存在节奏不协调等训练问题,导致训练效果不理想,也降低了学生参与训练的信心和动力。
所以体校要对女子400米栏训练的节奏训练活动进行科学设计,尤其是要注意根据当前训练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训练方案。
一、体校女子400米栏训练中的节奏问题分析女生速度与耐力相对不足,所以在女子400米栏的训练活动当中显现出体能较弱的特征,特别是在跨越障碍方面较为吃力,从而影响到整体的训练效果,也让不少学生失去了信心和持久动力,甚至是让学生出现畏惧和抵触情绪,给训练的节奏控制和稳定性保持带来不良影响。
对于女子400米栏训练来说,节奏训练居于重要地位,影响着整体的训练效果以及学生的表现。
那么要想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制定有效的训练措施,首先就需要先分析节奏训练当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方便对症下药与因材施教。
一是起跑速度过快。
起跑在整个训练的节奏控制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起跑的速度进行有效控制,更能够帮助学生在训练当中把握好节奏。
跨栏跑讲求的不单单有速度,还需要有栏间所用时间幅度的把控,且后者更加重要。
在女子400米栏当中,第一栏和起跑线的距离是45米,栏间距是35米,起跑需要在确保整体节奏的情况下快速起步,以便获得理想成绩。
想要更好地满足这样的要求,就需要防范起跑速度过快,对栏间时间差值进行有效把控。
不过由于女生身体素质相对不足,在节奏的控制方面存在较大的起伏,导致时间差值过大,前面就已经消耗了大量的体力,给后面的冲刺带来影响。
400米和400米栏练习方法和技巧速度是提升400米成绩的重要因素,对速度耐力要求很高。
速度耐力是运动员较长时间保持最快速度跑的水平。
假如只有良好的速度,而没有与之相适合的速度耐力,要想取得良好的成绩是不可能的。
400米跑是短跑中保持高速度跑距离最长的项目,所以对速度耐力的要求就更为重要。
起跑时要快,用自身90%的速度水平跑到第一个下弯道后,改用自身80%的速度水平放大步跑,注意好节奏,跑到第二个下弯道时,也就是到了还有大概120米的地方时,用自身70%的速度水平跑,放一放,调整好自己状态,准备最后100米的冲刺!记住!最后100米是400米最难跑的,大家一定要顶住!400米主要练习方法有:1、300米×6~8次,间歇6分钟;2、(300米+200米+100米)组合跑×4~5组,间歇3——4分钟,组间间歇7分钟;3、(300米快+50米慢+100米冲刺跑)×4~5组,组间间歇8分钟;4、400米检查跑×1~2次,间歇25分钟到30分钟。
跑前的准备活动1.先慢跑微出汗就能够。
2.做压腿、压腰、转体、抻肩等活动,将相关的关节、韧带、肌肉都活动开。
3.做2、3个30米的加速跑。
以上内容在比赛前20分钟做完。
以后的时间1.上跑道后做几次原地的纵跳,提升一下兴奋。
2.这段时间要注意保持体温,不要使身体凉下来另外在提几点建议:首先,比赛前《从今天到赛前三天》少吃或不吃含糖食物,到赛前三天开始多吃高糖食物,比赛当天吃饭八成饱,要好消化,比赛前30 --40分钟能够饮200ML葡萄糖水浓度40%。
另外吃三片维生素C。
不要吃巧克力。
2、认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
田径运动很容易造成肌肉、关节和韧带损伤,尤其下肢受伤的机会更多。
防止的唯一办法是赛前的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越充分越不容易受伤。
可在慢跑的基础上对肩关节、肘关节、背腰肌肉、腿膝踝关节等部位实行活动,强化肌肉韧带的力量,提升机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从而防止受伤,就可提升运动成绩。
跨栏跑技术的重难点及解决方法跨栏跑技术的重点由于跨栏跑的技术比较复杂,所以在它的技术教学中,应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起跑至第一栏.。
一、起跑过第一栏技术教学跨栏跑的主要技术是起跑至第一栏,“跨栏步”和栏间跑,起跑至第一栏的技术好坏直接影响着全程栏技术。
由于起跑到第一栏只有11米多的加速距离,速度不可能发挥至最高,需要在加速过程中跨过栏架,所以过栏有一定困难,因此要求起跑后步点准确,节奏良好,起跨点距离适宜,过栏动作准确,才能过好第一栏。
二、跨栏步教学跨栏步是跨栏跑技术中的重要部分,它分为起跨,腾空过栏,和下栏着地三个阶段。
在起跨过栏时,起跨点距栏架的距离要合适,有利于过栏及水平速度的发挥,过栏时体各部分的配合,动作的连贯为下栏着地和栏间跑创造条件,跨栏步技术需要上、下肢及躯干的配合,下栏后应形成一个良好的跑的动作,与栏间跑紧密结合。
三、栏间跑技术跨栏技术的好坏一是看跨栏步技术,二是看栏间跑技术。
从某种意义上说,栏间跑对跨栏全程速度影响更大,栏间跑得好,过程会更加顺利,跨栏技术才能最终体现出来,栏间跑需要掌握好跑的节奏和直线性,运用合理的短跑技术,较快的步频进行栏间跑,才能形成真正的“跑栏”技术。
400米栏技术的教学重点还有栏间节奏和体力分配。
跨栏跑教学的难点一、提高柔韧性跨栏跑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对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灵活性要求较高,在跨栏教学中的难点是:学生的腿及髋的柔韧性较差,学习跨栏步提拉起跨腿技术较吃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始终抓住柔韧性练习,使学生的这一素质有所提高,对学习跨栏技术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跨栏步和下栏后的身体平衡由于学生的协调性和柔韧性较差,在攻栏时的控制能力差,摆动臂和下压腿的配合时机掌握不好,使跨栏步和下栏后的身体平衡保持不变,教学中要重点解决这一问题,,过栏时上、下肢配协调,能够做到下栏后身体平衡,控制动作能力提高,跨栏步的动作教学也就比较容易了。
三、“跨栏步”和栏间跑的衔接这一项技术比较难掌握,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差,正确的跨栏技术做不出来,跨栏步和栏间跑的衔接不连贯,常有动作停顿的现象,这样,栏间跑的技术会受到影响。
普通高中400米栏高水平运动员赛前训练[摘要]跨栏赛前训练合理安排负荷,安排训练内容,制定合理的赛前计划,是取得好成绩的必要前提。
[关键词]400栏赛前训练合理安排计划400米栏是技术和耐力的有机结合,搞好400米栏赛前训练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特别注重技术训练和训练计划的制定。
赛前训练阶段是决定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因素,是继续提高运动员机能能力和训练水平,把已经具备的运动技能,通过赛前强化训练表现出来,形成最佳竞技状态,完善比赛能力。
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符合个人特点和比赛特点的训练计划,才能保证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与发展。
一、根据比赛特点,合理安排负荷400m跨栏跑是一项高能磷酸元和肌糖元无氧酵解供能为主的速度项目,它既强调速度又强调速度耐力,对跨栏技术和节奏要求有较高的水平,对运动员速度、力量、灵敏、耐力等素质要求较高。
而在普通高中由于训练时间短、场地器材、学习任务重、学生基础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400m栏的训练成绩难以保证。
因此,在赛前短期训练中,面对客观困难和因素,如何使普通高中400m栏学生运动员的尽快提高。
本校2名400m栏学生运动员参加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赛前短期训练进行总结和研究,以探讨400m栏赛前短期训练合理安排训练内容,科学制定训练方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400m栏运动员地竞技水平。
根据比赛特点,正确合理安排训练负荷,对运动员发挥技术水平,取得好成绩。
不宜采用大负荷量,但在训练负荷的结构上一定要贴近比赛日程,模拟比赛要求,在训练次数、负荷量、强度等主要环节上逐步调整,防止大幅度下降训练要求,避免过大变更训练计划以致训练水平下降。
二、赛前训练安排内容、方法400m栏运动员的专项成绩与400m的成绩呈高度正相关,这说明400m栏运动员要想提高专项成绩,就必须努力提高其平跑速度水平。
400m栏平跑速度的训练方法与400m基本相同,根据跨栏跑的技术特点,在平跑练习时应强调高重心,有弹性,节奏好,动作放松、省力,在保证步长的前提下加快频率。
跳障碍栏的方法有哪些跳障碍栏是一项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在许多体育比赛和训练中都广泛应用。
常见的跳障碍栏项目包括男子110米栏、女子100米栏以及400米栏等。
跳障碍栏不仅可以考验运动员的速度和力量,还需要具备优秀的细致动作控制、灵活性和协调能力。
跳障碍栏的方法有很多,下面将介绍其中一些常用的技巧和要点。
前期准备在开始跳障碍栏之前,需要进行一定的前期准备。
包括热身运动、拉伸肌肉、激活身体各个关节和肌肉群等。
这些准备工作可以预先增加身体的柔软性和灵活性,使身体处于最佳状态。
起跑和起步起跑是跑步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跳障碍栏来说尤为重要。
合理的起跑姿势是成功跳过障碍物的基础。
起跑时,可以采用低头、手握交叉等方式以增加起跑力量。
重要的是确保身体保持平衡、稳定。
加速和节奏在跳障碍栏的过程中,加速度和节奏感都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加速可以减少能量损失,使跑动更加顺畅。
同时,灵活地调整节奏可以控制跳障碍栏的节奏,以便更好地协调动作和提高跳跃高度。
加速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身体的前倾、步频和步幅的协调。
跳跃动作跳跃是跳障碍栏的关键环节,正确的跳跃动作可以使跳过障碍物变得更加容易。
跳障碍栏动作分为单脚起跳和倒刺起跳两种。
单脚起跳是指在前足着地后即刻进行起跳,主要应用于高栏项目中。
而倒刺起跳是指在前足自然着地后再致力起跳,主要应用于低栏项目中。
不论哪种起跳方式,都需要注意起跳时膝关节的抬起、跳跃时双手摆动、身体前倾等动作要点。
障碍物的处理在跳障碍栏比赛中,障碍物的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处理障碍物时需要有清晰的目标,提前计划好碰撞障碍物和通过障碍物的位置。
跳过障碍物时,要尽量保持身体稳定和平衡,避免与障碍物发生碰撞造成意外。
节奏的控制和跑道的利用在跳障碍栏比赛中,节奏的控制和跑道的利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合理的节奏控制可以使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最佳状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
在跳障碍栏比赛中,选择合适的跑道可以缩短距离、减少转弯和疲劳程度。
400米跑的训练方法1.基础耐力训练:400米跑对于耐力的要求较高,因此需要进行基础耐力的训练。
可以通过进行长跑来提高有氧能力,比如每周进行2到3次的中长距离慢跑,跑步时间逐渐增加,一开始可以从30分钟开始,逐渐增加到1小时以上。
2.爆发力训练:400米跑需要快速的爆发力,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力量训练。
其中包括腿部力量的训练,如蛙跳、深蹲、腿举等;上半身力量的训练,如俯卧撑、引体向上等。
此外,可以进行爆发力训练,比如跳跃训练、多段跳等,提高推进力和爆发力。
3.间歇训练:400米跑是一项高强度的赛事,需要有良好的恢复能力。
通过进行间歇训练,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恢复能力。
可以进行100米、200米、300米的间歇式训练,比如3组3次,每次间隔2分钟。
逐渐增加组数和次数,以提高耐力和速度。
4.速度训练:400米跑是一项以速度为主要指标的赛事,因此需要进行速度训练。
可以进行一些短跑训练,如80米冲刺训练、8组10次,每次冲刺之间休息约30秒。
此外,可以进行爆发加速训练,在200米距离上加速冲刺,提高速度和爆发力。
5.技术训练:400米跑不仅需要速度和耐力,还需要良好的技术。
可以进行一些技巧训练,比如学习正确的起跑姿势、腿部摆动、手臂摆动等。
可以请教教练或者观看一些专业选手的比赛视频,学习他们的技术动作。
6.心理训练:400米跑是一项需要极高的心理素质的赛事,需要有良好的自信心、毅力和抗压能力。
可以学习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以帮助自己保持冷静和放松。
此外,可以进行一些心理训练,如设定目标和挑战自己的极限,以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总之,400米跑的训练方法需要综合考虑耐力、力量、速度、技术和心理等方面的训练。
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可以提高400米跑的成绩。
浅析400米跨栏跑技术训练的重点摘要:400米跨栏跑是一项技术要求非常高的短距离极强度运动,根据大量的研究表明,影响400m跨栏跑成绩的主要因素是平跑速度、过栏技术、栏间节奏。
在平跑速度一定的情况下,过栏技术、栏间节奏这两项跨栏跑的技术,对于成绩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400米跨栏;技术;节奏;训练400米跨栏跑的技术训练重点主要包括过栏技术和栏间跑节奏两个方面,这是决定400米跨栏跑成绩的关键环节,也是运动训练与运动科研的主要内容。
一、过栏技术400米跨栏跑的栏架比较低(男子91.4CM,女子76.2CM),运动员跨越这样的障碍可谓轻而易举,但是如果忽视了对跨栏技术动作的掌握,仍会造成栏上腾空时间长,进而导致下栏停顿或身体失去平衡等现象。
过栏技术训练的重点主要包括起跨和摆动两方面。
1.起跨。
起跨的动作质量决定过栏速度动作效果和下栏后的跨跑结合。
起跨最后一步主要用前脚掌支撑,起跨腿脚掌落地快,并快速转为后蹬,整个支撑时期身体重心处在距地面较高部位。
适宜的后蹬角度,可获得较大的向前水平分力,缩短过栏时间。
如果起跨点距栏过近则会使起跨蹬地角加大,身体腾起过高,妨碍摆腿动作,起跨点距栏过远会造成过栏困难,甚至摆动腿碰栏。
2.摆动。
当起跨腿脚掌着地时,摆动腿由后向前上方摆动直到膝关节超过栏板高度,小腿迅速前摆,摆腿速度越快,动量越大,越有利于加大起跨蹬地力量,越有利于完成摆动腿过栏的鞭打动作。
当脚掌接近栏板时,摆动腿近似伸直,脚尖微微上翘,并开始做下压摆动腿,在身体处于栏板上方时摆动腿膝关节稍有弯曲,此后伸直下放,加大它和躯干的夹角,加速腰部前移。
伸直下压的摆动腿在接近地面时,前脚掌做积极扒地动作,脚前掌在身体重心投影点前10~20厘米处着地,着地点距栏约为1.30~1.50米。
脚落地后踝关节稍有缓冲,但脚跟不触地面,膝、踝关节保持伸直,使身体重心保持较高的部位,下栏后的支撑时间越短,越有利于保持水平速度,尽快地转入栏间跑。
400米比赛技巧400米比赛作为短跑项目中的一种,是一项需要协调性、爆发力和耐力的竞技。
在这个比赛中,选手需要全力冲刺400米的距离,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体能和技术水平。
下面将介绍一些在400米比赛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起跑阶段在400米比赛中,起跑阶段非常关键。
选手应采取俯身姿势,双手放在起跑线上,脚尖放在起跑线后方,保持身体的平衡。
当发令枪响起时,选手要迅速起跑,同时利用双臂的力量推动身体向前。
起跑后,要尽量保持稳定的姿势和节奏,避免出现摇摆或过早站起的情况。
二、转弯技巧在400米比赛中,选手需要在第一百米后开始转弯。
转弯是比赛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因为选手在转弯时会受到离心力的影响,需要保持平衡和速度。
为了更好地转弯,选手应尽量靠内侧跑道,减小转弯半径,同时保持身体的稳定和节奏。
在转弯过程中,选手要注意膝盖的抬起和落地动作,以保持良好的步频和步幅。
三、加速冲刺在转弯后的直道上,选手需要逐渐加速并保持冲刺的速度。
这个阶段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和节奏,尽量避免过早疲劳。
加速时要利用手臂的摆动和腿部的蹬地力量,同时保持呼吸顺畅。
在冲刺过程中,选手要保持专注和坚持,尽量发挥自己的潜力,争取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超越对手。
四、心理素质400米比赛作为一项高强度的运动项目,对选手的心理素质要求较高。
选手需要在比赛中保持冷静和自信,避免因紧张而影响比赛发挥。
在比赛前,可以通过正确认识自己,制定合理的目标,并进行充分的准备来增强信心。
在比赛中,选手要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时要保持冷静并寻找解决办法。
五、训练方法要想在400米比赛中取得好成绩,选手需要进行系统的训练。
训练中应注重提高耐力、爆发力和协调性。
可以通过进行长跑、间歇训练、力量训练和技术训练等方式来提高整体素质。
此外,选手还需要注意合理的休息和饮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400米比赛作为一项高强度的短跑项目,需要选手具备良好的体能和技术水平。
通过合理的起跑、转弯和冲刺技巧,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训练方法,选手可以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浅谈男女400米栏的技术训练关键词跨栏跑步数节奏技术训练特点跨栏跑是在规定的栏高、栏间距离的限制下,主要靠完善技术,加快节奏来提高跑速的运动项目,跨栏跑的技术特点是有节奏的快跑与合理的跨栏技术相结合,400米栏的运动成绩决定于400米的平跑能力、栏间跑的节奏和跨栏技术,男女400米栏的栏架较低(男子栏高91cm,女子栏高72cm),过栏动作要比110米栏和100米栏的动作幅度要小、平稳,但栏间距离长达35米,所以栏间跑的步长、步数和节奏显得更重要。
具有良好的速度和速度耐力,掌握合理的节奏。
正确分配全程跑的体力是400米栏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400米栏技术分为①起跑技术;②过栏技术;③栏间跑技术;④全程跑及速度分配。
一、起跑技术:起跑到第一栏的加速跑,要考虑到第一栏前所跑的步数,如果上笫一栏跑偶数,则把起跨腿放在前面,是奇数,则把摆动腿放在前面起跑到第一栏的步数,要随运动员的身材高度和训练水平而定,并要与栏问跑的步数相适应,男子一般跑20~23步,女子跑23~25步,第一栏的起跨距离,男子一般在2.1~2.5米左右,女子在1.9~2.00米左右。
因为起跑到第一栏前受距离和步数的限制,运动员在弯道上准备过栏要保持步幅,双臂要有节奏的摆动.并要在.步数固定的基础上保持步长和栏间节奏的准确性,起跑后加速跑的速度要和全程跑的速度相适应。
为了节省体力,要尽量做到平稳加速,并保持适宜的步长和良好的节奏。
二、过栏技术:男、女400米栏的栏架高度分别为91.4厘米和76.2厘米,整个过栏动作包括起跨蹬地、上体前倾、两臂的摆动以及起跨腿的提拉幅度等都比较自然,由于全程距离长,所以过栏时要着重强调省力、省时,跨栏步的大小及栏间跑的步数要因人而异。
400米栏有5个栏架设置在弯遒上,而弯遒过栏的技术特点是克服人体运动的惯性,过栏时就要考虑借助适当改变动作所产生的向心力迅速过栏,如果右脚起跨,就用右脚前脚掌内侧蹬地,左腿攻栏时膝与脚稍偏左.,并稍外展。
400米栏健将标准400米栏是田径比赛中的一项项目,要求选手在规定的路线上以最快速度跨越10个跨栏,并完成整个比赛。
作为一项综合能力较高的项目,400米栏既需要选手的速度、力量、技巧,又考验他们的耐力和意志力。
以下将从训练、技巧和比赛战术等方面介绍400米栏健将的标准。
一、训练:1.速度训练:400米栏选手需要具备较快的速度储备,因此,训练中应注重短跑训练,如100米、200米跑等,以提高选手的爆发力和加速度。
2.力量训练:400米栏的跨栏动作需要较大的力量支撑,所以,选手要进行针对腿部和核心肌群的力量训练,增强跨栏动作的稳定性和爆发力。
3.技术训练:400米栏跑需要选手灵活准确地跨过栏杆,因此,技术训练至关重要。
包括跨栏的步法、姿势、弹起和着地等,选手需要不断磨练技巧,提高跨栏效率。
二、技巧:1.节奏掌握:400米栏选手需要在跑动中掌握正确的节奏感,保持稳定且前后衔接紧密的步伐。
合理分配体力,避免提前耗尽力量。
2.跨栏动作:跨栏时,选手要保持身体平衡,腿部灵活,提前观察跨栏的高度和位置,做好准备。
同时,跨栏动作要力求简单、高效,避免浪费体力和时间。
3.弯道技巧:400米栏的跑道通常有弯道,选手需要学会合理利用弯道,掌握正确的弯道跑位,以减少跑道长度并提高效率。
三、比赛战术:1.起跑掌握:起跑决定了选手的前期加速度,对于400米栏来说尤为重要。
选手要在起跑时迅速发力,争取抢占优势位置,并且尽快进入正常节奏。
2.过栏策略:对于每个栏杆,选手要掌握好过栏的时间和力量控制,既要快速跨过栏杆,又要保持稳定。
可以通过提高跨栏频率和弹跳力来提高过栏的效率。
3.收发挥平衡:400米栏是一项长跑项目,选手需要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合理分配体力,把握好最后的冲刺时机。
尽量保持冲刺的动力和速度,争取在最后一百米发挥出巅峰状态。
以上是400米栏健将的一些标准和要点。
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不断磨练技巧,灵活运用战术,才能成为这一项目的优秀选手,并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400米栏训练中的节奏训练摘要:400米栏是短距离,但是难度非常大的一项运动项目。
基于相关的大量研究表明,在400米栏训练当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节奏训练。
为此,在400米栏训练中,要能够有意识的落实节奏训练。
本文重点阐述400米栏训练中节奏训练的相关措施,从而有效的提升训练的最终成绩。
关键词:400米栏;节奏;训练;措施400米栏对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本身也是一个难度非常大的运动项目,其中的技术核心主要是在全程都要能够保持稳定的速度,并且要与跨栏相结合,在上下栏时不要减速,要保持好节奏,这样才能够顺利的完成400米栏。
为此。
在400米栏训练中,要能够意识到节奏训练所具有的重要性,节奏感对于400米栏的训练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是影响其成绩的关键因素。
节奏感主要是取决于运动员自身对力量的掌握,以及是否有较强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在训练中,要能够针对性的把握这些因素,以此更好的提升节奏训练的效果。
一、400米跨栏节奏训练概述(一)栏间跑节奏在400米跨栏节奏训练当中,栏间跑节奏训练是其重要的训练内容。
在前期的节奏训练当中,从通过采用标示法的方式方法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训练成果。
在训练当中,可以基于运动员自身的情况,在跑道上设置具体的标识,并跟随教练的指令,不断的加大在运动方面的幅度,并注重和跨栏相互结合。
在训练的过程当中,要更多的重视在节奏的训练以及培养当中。
栏间跑的训练也要注重让运动员能够掌控好跑速,跨栏的周期往往包括跨栏步以及栏间跑相互组成。
由于跨栏运动自身的需要,也就导致于短跑会形成不同的节奏。
在栏间跑训练当中,要想建立正确的节奏,要有一定的阶段性,并要注重循序渐进,同时也要考虑到运动员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尤其是身体方面的成长发展,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落实节奏训练。
(二)跨栏跑节奏栏间跑节奏属于技术训练当中的重要基础,在整个的跨栏跑当中,全程节奏属于其完整的技术,全程节奏也是运动员在进行跨栏训练的过程当中,不仅要有一定的速度,而且还要结合跨栏,并具备连续跨栏的能力,这也对运动员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跨栏跑的的素质训练方法跨栏跑的的素质训练方法跨栏,是田径运动。
标准冲刺跨栏赛跑是110米,女子组是100米,标准长跨栏赛跑是400米,冲刺跨栏赛跑通常是60米。
在国际比赛上,较知名的选手有中国选手刘翔、古巴的戴龙·罗伯斯以及美国的阿兰·约翰逊等。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跨栏跑的的素质训练方法,欢迎阅读。
一、速度训练的内容与方法1、发展平跑速度的主要手段(1)原地加速跑,加速到适当距离(或保持一段速度)后减速。
(2)从走开始做行进间加速跑,加速到适当距离后逐渐减速,或者保持一段距离后再逐渐减速。
上述手段不仅有助于速度的提高,而且还有利于改进技术和节奏。
另外,计时跑、短距离冲刺跑、重复跑、变速跑、标志跑、让距跑等,也是发展平跑速度的有效手段。
所有这些练习都要求跑时提高身体重心,富有弹性,节奏好,在保证足够步长的前提下加快步频。
提高跨栏跑跑速及过栏速度的主要手段(1)缩短栏间距离,控制步长。
这个练习有助于提高过栏速度,克服靠冲力过栏。
美国优秀跨栏运动员内赫米亚经常练习栏间距为8.5 yd(7.769m)的高频率跑过栏民主德国运动员蒙克尔特练习5步栏,栏间距为10.8 m。
(2)先加大跨栏难度,随后减轻难度。
如先逆风跨栏,接着改为顺风跨栏(风速不大)先加大栏闻距离,然后缩短栏间距离练习跨栏。
(3)进行加长起跑距离的跨栏跑练习,110m栏起跑19~20m跑10步。
(4)最高速度跨栏跑行进同计时,计取下第三栏到下第四栏之间的时间。
世界优秀运动员一个跨栏周期最短为ls或稍多些。
这一指标表示运动员跨栏的绝对速度。
这个练习要在运动员身体情况、技术情况最好时进行。
(5)下坡跑转为平跑后过栏。
从5。
以下的斜坡跑道下端,向坡上跑12~16 m(8~10步),然后在平道上依惯性跑两步过栏,栏间距离可适当缩短些。
这个练习有助于打破已有动作定型,同时提高速度并建立新的节奏。
(6)采用缩短栏间距、降低栏架高度的方法以提高栏闻跑的.速度。
跨栏运动员专项身体训练的方法与手段跨栏跑是田径运动中技术较强的项目之一。
对运动员的身体条件、身体素质有较高要求。
有些身体素质对跨栏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起决定性的作用,如速度、速度耐力力量、柔韧性和协调性等。
在训练中要特别注意这些素质的提高。
一、速度训练速度在跨栏跑训练中占有重要地位。
从某种意义上讲,跨栏运动员就是与障碍打交道的短跑者。
速度是跨栏跑的重要基础,平跑速度和在跑进中完成过栏动作的速度是决定全程跑速度的基本因素。
跨栏运动员速度训练的基本内容是加强相应肌肉群力量,改善这些骨肉群柔韧性和弹性,熟练动作技能,提高神经过程灵敏性,缩短起跑反应时,加快动作频率等。
1、平跑速度的发展跨栏运动员平跑速度的训练方法与短跑基本相同。
根据跨栏跑的技术特点,在练习平跑时要强调运动员高重心、跑得有弹性、节奏好、动作放松、省力,在保证适宜步长的前提下加快频率。
提高最大速度跑能力的练习如下:⑴ 行进间30〜60米,3〜4次X 2〜3组。
(2)短距离接力跑2人X 50米或4人X 50米,3〜4次X 2〜3次。
(3)带栏(1〜3栏)或不带栏的下坡跑(斜角不超过5 ),30〜60米X3〜5次X 2〜3组。
(4)短距离变速跑10(〜150米(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次X 2〜3组(5)短距离组合跑(20米+40米+60米+80 米+100米)X 2〜3组,或(30米+60米+100米+60米+30 米)X 2〜3组。
一次训练课的短跑量依训练阶级和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而定,一般跑量在200〜250米到50CH 700米幅度。
间隔时间应使运动员的工作能力完全恢复、兴奋性没有明显下降为原则,适宜的时间为3〜4分钟。
2、过栏动作速率的发展(1)原地或短程助跑快速多级跳。
如跨步跳、后蹬跑、高抬腿跳、一步一跳、单腿跳、半蹲蛙跳等。
(2)跑的练习:高频率的原地或行进间高抬腿跑、小步跑、车轮跑等。
(3)连续快速做摆动腿和起跨腿的模仿练习。
400米和400米栏练习方法和技巧
速度是提高400米成绩的重要因素,对速度耐力要求很高。
速度耐力是运动员较长时间保持最快速度跑的能力。
如果只有良好的速度,而没有与之相适应的速度耐力,要想取得良好的成绩是不可能的。
400米跑是短跑中保持高速度跑距离最长的项目,因此对速度耐力的要求就更为重要。
起跑时要快,用自身90%的速度能力跑到第一个下弯道后,改用自身80%的速度能力放大步跑,注意好节奏,跑到第二个下弯道时,也就是到了还有大概120米的地方时,用自身70%的速度能力跑,放一放,调整好自己状态,准备最后100米的冲刺!记住!最后100米是400米最难跑的,大家一定要顶住!
400米主要练习方法有:
1、300米×6~8次,间歇6分钟;
2、(300米+200米+100米)组合跑×4~5组,间歇3——4分钟,组间间歇7分钟;
3、(300米快+50米慢+100米冲刺跑)×4~5组,组间间歇8分钟;
4、400米检查跑×1~2次,间歇25分钟到30分钟。
跑前的准备活动
1.先慢跑微出汗就可以。
2.做压腿、压腰、转体、抻肩等活动,将相关的关节、韧带、肌肉都活动开。
3.做2、3个30米的加速跑。
以上内容在比赛前20分钟做完。
以后的时间
1.上跑道后做几次原地的纵跳,提高一下兴奋。
2.这段时间要注意保持体温,不要使身体凉下来
另外在提几点建议:
首先,比赛前《从今天到赛前三天》少吃或不吃含糖食物,到赛前三天开始多吃高糖食物,比赛当天吃饭八成饱,要好消化,比赛前30 --40分钟可以饮200ML葡萄糖水浓度40%。
另外吃三片维生素C。
不要吃巧克力。
2、认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
田径运动很容易造成肌肉、关节和韧带损伤,尤其下肢受伤的机会更多。
防止的唯一办法是赛前的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越充分越不容易受伤。
可在慢跑的基础上对肩关节、肘关节、背腰肌肉、腿膝踝关节等部位进行活动,强化肌肉韧带的力量,提高机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从而防止受伤,就可提高运动成绩。
4、运动或比赛前,学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和体力的积蓄,赛前应控制过多的饮食和饮水,更不得饮酒。
5、运动或比赛后,应做好放松活动,以尽快恢复体力和肌肉的力量。
其方法是对身体各部分进行放松性的抖动、拍打,双人合作互相按摩等。
6。
等全身发热时才脱外衣,跑结束后应立即披上外衣,以防伤风感冒。
跑时所穿的鞋袜应柔软和脚,最好穿短跑用的钉鞋. 400米栏是田径径赛中技术性较强的一个项目,它对运动员的身体条件、身体素质要求较高。
运动员要想在这个项目上取得优异成绩,不仅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良好的意志品质,还应具备卓越的速度、速度耐力,以及出色的栏间节奏与合理的体力分配。
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提高400米栏成绩的途径,希望能对广大教练员有所帮助
一、成功的选材是
不断提高成绩的关键
众所周知,选材是成功的关键。
当年刘翔之所以能从跳高改练跨栏,就是因为孙海平指导从跨栏项目的角度,发现了刘翔身上所具备的特质。
作为一名400米栏教练员,要想培养
出高水平的运动员,就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把好选材关:
(一)身体形态
400米栏从起跑至第一个栏的距离是45米,从最后一个栏至终点是40米,栏间距为35米。
实践证明,身材高大的运动员过栏时不需做“折刀式”的倾体动作,过栏轻松省力,同时身高的优势还表现在栏间跑步数的减少,这些都有助于运动员保持跑速,提高成绩。
以199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栏决赛的8名运动员为例,他们的平均身高为1.81米,体重72公斤。
因此我们在选材时,应挑选身材相对较高(尤其是下肢较长)、体重较轻、髋部较窄、体型匀称的运动员。
(二)身体素质
400米栏是一项集速度、速度耐力和跨栏技巧为一体的田径项目,根据400米栏的供能特点和技术特点,我们在选材时除了考察运动员的速度、速度耐力、柔韧性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外,还应重点观察运动员是否具有先天的专项意识(专项敏感性)。
实践证明,先天专项意识较好的运动员往往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
(三)意志品质
400米栏是跨栏跑中距离最长,最难跑的一个项目,极具艰苦性和挑战性。
运动员要想提高成绩,就必须进行大负荷的艰苦训练,而良好的意志品质恰恰是完成训练任务的保证。
我们在以往的选材中往往只重视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因素,而忽视了这一点,结果是许多条件较好的运动员由于意志品质薄弱,不能承受大训练负荷,造成运动成绩停滞不前,最终半途而废。
因此,在选材时,教练员应把意志品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察。
二、发展平跑速度是提高成绩的基础
科学研究已经证明,400米栏运动员的专项成绩与400米的成绩呈高度正相关,这说明400米栏运动员要想提高专项成绩,就必须努力提高其平跑速度水平。
400米栏平跑速度的训练方法与400米基本相同,根据跨栏跑的技术特点,在平跑练习时应强调高重心,有弹性,节奏好,动作放松、省力,在保证步长的前提下加快频率。
下面介绍一些具体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仅供参考。
(一)速度训练
1、30~60米×3~4次×2~3组。
2、行进间80~100米×5~6次。
3、30米+40米+50米+60米+70米+80米+90米+100米+120米。
一次训练课的训练量依训练阶段和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而定,一般跑量在500~700米,间隔时间应使运动员的工作能力完全恢复,兴奋性没有明显下降为原则,通常以3~4分钟适宜。
(二)速度耐力训练
1、100~150米×10~15次,强度接近运动员本人的最快速度,间歇1分10秒~1分30秒。
2、200米×6~8次,强度为90%~95%,间歇2分30秒。
3、(300米+200米+100米)组合跑×4~5组,间歇3~4分,组间间歇7分。
4、(300米快+50米慢+100米冲束0)×4~5组,组间间歇8分。
5、500米×5~6次(80%~90%强度),间歇8分。
6、(100米快+100米慢)变速跑×10~15次,或(100米快+50米慢+150米快+100米慢)×5~
10次。
(三)有氧耐力训练
1、越野跑:用最大强度的60%~75%慢跑1小时。
2、定速定时跑:用4~5分钟/公里的速度跑30~40分钟(脉搏达到150~160次/分钟)。
除了上述的训练方法、手段外,我们还可以把平跑与跨栏跑结合起来进行练习,如100米平跑+200米跨栏跑(过5个栏)、200米平跑+200米跨栏跑(过5个栏)、200米平跑+300米跨栏跑(过8个栏)。
这样既发展了运动员的平跑速度,又可以改进专项技术。
三、合理的全程节奏是提高成绩的核心
改进和完善运动员的全程节奏对提高专项运动成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绝大多数400米栏运动员在全程跑中都会变换节奏,他们前半程或前8栏用一种步数节奏跑,后半程或后2栏用另一种步数节奏跑,一般是后半程的步数比前半程多1~2步。
如世界优秀男子400米栏运动员哈伊索梅里,2~9栏用13步,第10栏用14步;戈尔班,2~8栏采用13步,9~10栏用14步。
运动员所选择的栏间步数,取决于他们的身体形态(如身高、腿长等)和身体素质水平。
由此可见,全程栏问跑节奏的稳定性是400米栏的技术关键。
从400米栏技术的发展来看,运动员必须熟练地掌握左、右腿跨栏技术,这样就不会因体力、风力等因素而影响栏间节奏,有利于发挥栏间跑的速度,也会使跨栏步与栏间跑结合得更紧密。
在保持合理的栏间节奏和顺利过栏的前提下,全程采用“匀速跑”对提高成绩最为有利,后半程慢于前半程不应超过2~3秒。
如果前半程速度过快而造成后半程减速过多,或前半程太慢而不能充分发挥应有跑速,都会影响全程跑成绩。
近几年,虽然我国在400米栏项目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女子运动员黄潇潇在200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上以54秒57的成绩夺得第五名,但是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我们必须深入研究400米栏项目的特点和训练规律,重视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努力提高运动员的平跑速度,改进和完善全程节奏。
只有这样,我国400米栏运动员才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步入世界先进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