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新街口地铁及地下商业街 - 副本
- 格式:ppt
- 大小:2.64 MB
- 文档页数:19
TECHNOLOGY WIND1南京地铁FAS 系统概要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全线共有16个车站,其中11个为地下车站,5个为地面、高架车站,设15个区间。
设有小行车辆基地1处,安德门、迈皋桥地面主变电所两个,珠江路控制中心综合大楼1座。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 )作为地铁的安全保障系统,用于对地铁车站、区间隧道、车辆段、主所等与地铁运营有关建筑和设施的火灾进行可靠监视,及时报警,发出救灾指令启动消防联动设备,避免或减少火造成的人员和财物损失。
当发生火情时,安装在现场的探测设备感知到火情后,将火警信号送回位于车控室的FAS 主机,FAS 主机报火警及进行相关设备的联动。
2FAS 系统的工作原理FAS 全线系统设中央级和车站级两级管理。
控制中心为中央级,设在珠江路地铁指挥中心大楼内;车站级设在各站车控室。
中央级负责地铁全线防救灾设备的集中监控管理,火灾时负责全线的统一调度和指挥。
车站级负责管理车站及相邻区间隧道一半里程范围的防救灾工作。
中央级与车站级通过光纤网络进行通信,车站级FAS 系统通过总线或多线与现场设备连接。
3改造前的情况南京地铁一号线新街口站车站级FAS 有商业层和车站两台主机,分别位于商业层的消防值班室和车控室。
改造前,环调处无法对新街口站商业层主机的内容进行监控。
新街口站车站只能通过位于车控室的FAS 的LMS 图形显示系统查看商业层FAS 系统和气体灭火系统的信息,如果在晚上车控室LMS 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运营以来,已经多次有过这种情况发生),车控室和环调处将均无法监视到商业层FAS 和气体灭火系统的设备情况,而商业层人员设备等情况复杂,对地铁运营有安全隐患。
当车站LMS 发生故障时,根据故障的实际情况,有时候可能需要设备厂家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一些软件的安装和更新,在故障没有修复前需要派人在商业层值班对商业层FAS 设备情况进行监视。
4改造方案南京地铁一号线使用的火灾报警系统是西门子楼宇科技消防系统的CS11火灾报警系统。
白下区是南京的商务商贸中心区,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50万。
2004年全区财政总收入19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亿元。
而新街口商圈作为白下区发展成就的缩影,是南京传统商贸商务的发祥地,也是南京开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起点,见证了白下区以及南京市改革开放并迈向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进入新世纪,长江三角洲正成为集聚现代服务业,并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的经济区域。
作为长三角地带的中心城市之一,南京正以传统商务商贸中心——新街口商圈为重要战略平台,抓住机遇,做强商贸、做大流通,实现传统商圈的新跨越,促进现代服务业水平的新提升。
近年来,白下区围绕融合现代服务理念,主动对接现代商贸商务发展要求,从规划设计、资源整合、业态调整、环境建设、文明创建等方面入手,加速推进了新街口商圈的重塑和发展,传统商业中心绽放商圈新魅力。
江苏省委李源潮书记对加快这一地区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关心和支持,提出把新街口商业街区建成“华东第一商贸区、江苏城市旅游第一品牌、南京第一商务中心区、南京老城现代化改造第一示范区”的发展目标。
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也提出新街口商圈应成为南京第一形象的要求。
前不久,新街口商圈与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商业街一起,荣膺“中国十大著名商业街前三强”。
一、新街口商圈的历史沿革与现代特色新街口作为地名,最早出现在明代,至今大约经历了五百个春秋,自民国时期新街口就成为南京商业聚集地,1936年1月12日,中央商场正式开业,车水马龙,人潮如涌,繁华景象盛极一时,国人纷传“国内最大商场中央商场开业”。
由于南京是旧中国的首都,客观上拉动了新街口商业街区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南京市政府对新街口进行了整顿和改造,继承并发展了传统的经营特色,又兴建了一些大型的商业设施,形成了中央商场、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南京华联友谊商厦、金陵饭店、金鹰国际购物中心等为主体的繁华商业区。
特别是2002年南京市区划调整后,南京新街口商业街区发展得更为迅速,现代服务业、金融业、娱乐业、文化餐饮业、旅游1业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已成为南京都市圈购物观光、休闲娱乐、商务办公的首选之地,并受到全球投资经营者的高度关注。
地上地下路路通南京未来地下城全解析地铁一号线开通后,南京由南向北已形成了葡萄状的地下空间结构,随着地铁二号线的通车,该地下空间结构将成为海星状。
据介绍,未来10年内南京将有10大地下空间区,逛地下商场也将成为一种时尚。
一条跳动的地下“大动脉”,成就了新街口的“地下商城”。
5月28日,地铁二号线(包括东延线)、地铁一号线南延线又将通车,“地下通道”也将从现在的21.72公里增至近85公里,给南京地下空间的开发注入了新一轮活力,尤其迎合了新街口地下商城的新一轮扩张。
昨天,南京市规划局规划处副处长苏玲也毫不掩饰地铁的这个“功能”:地铁一号线开通后,由南向北已经形成了葡萄状的地下空间结构,随着地铁二号线的通车,该地下空间结构将成为海星状。
“依托轨道交通和地下街,串联单体建筑地下空间,最终将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网络状地下空间结构。
”据介绍,未来10年内南京将有10大地下空间区,“逛地下商场也将成为一种时尚。
”新街口二号线开通,地下商城“增肥”一倍目前,新街口地铁站的地下空间主要在中山路十字路口以下,主通道从新街口广场北侧一直延伸到中山南路淮海路口,全长361.8米。
地铁站共分三层空间,光是纯为商业用途的负一层,面积就有8000多平方米;而出入口共有16个,与周围各大商场相连。
而相通的商场则都设有地下营业层衔接,像新百、中央、商茂、莱迪都分别拥有1700平方米、1800平方米、8000平方米、5300平方米不等的地下商场,用于经营食品、百货、日用品、服装等各种商品。
这些商场地下层在新街口的地下像触角一样分布,四通八达。
不过,随着地铁二号线的开通,这个地下商城还要“增肥”一倍。
昨天,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何世茂形象地告诉记者,10年内,等周边像丰富路、糖坊桥等全部“掏空”后,这个地下城面积将达到100万平方米,估计有20个中央商场那么大。
26个出入口,新百一家就连了5个与南北向的一号线站台戛然止于新街口大圆盘、不再向北延伸不同,二号线新街口站台则是以大圆盘为中心,分别向东西方向各自延长了200多米,从而与一号线形成了巨大的T形结构。
新街口车站1车站概况新街口站的总建筑面积为35 579.73平方米。
车站长362.703m,宽24.2m(局部宽3655m),总高17.24m(局部19.03m);设置2‰坡,南高北低。
南京新街口地铁车站为三层岛式车站,地下一层为商业层,二层为站厅层,三层为站台层。
新街口地铁换乘车站设计经多方案比较, 选择了T 型换乘的3层方案。
该站的布置主要为商业、公交以及地铁换乘客流服务。
车站地下1层形成地下步个出入口把车站周边地下商业建筑连接起来, 成为该地区地下商业网的联络枢纽南北向1号线新街口站位于新街口圆形广场以南, 淮海路以北的中山南路之下。
车站长311. 872m、宽24. 2m, 总建筑面积35 365m2, 是1号线一期工程最大的一个车站。
为地下3层岛式站台车站, 其中地下1 层为附建式商业层, 地下2层为站厅层, 地下3层为站台层, 站台南端设有单渡线。
车站共设16个出入口和3组风亭, 其中9个出入口、个风亭与周围建筑结合建设, 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
总工期852 d, 车站总造价17 682. 5万元。
东西向2号线新街口站位于汉中路和中山东路之下, 为地下2层岛式站台车站, 其中地下1层为站厅层, 地下2层为站台层, 西端设单渡线。
车站共设8个出入口和3处空调通风机房(风亭) , 车站净宽21. 6m,总长约440. 3m, 总建筑面积23 308. 27m2, 其中商业面积5 409. 8m2。
采用明挖法施工, 为2层钢筋混凝土箱型框架结构。
主体结构总工期480 d, 车站造价约17 481. 20万元。
地铁1、2号线新街口换乘站建成后,西从汉中路管家桥地下过街道向东至破布营步行商业街, 北从新街口圆形广场南到淮海路、石鼓路路口, 1、2号线在新街口站地下1层全部是贯通的, 通过地铁12号和13号出入口之间的地下通道与正洪街人防地下商业街互通, 这样就将新街口地区最繁华的商业景点全部连接起来。
城市综合体地下空间的设计与优化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衣食住行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带动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发展,相应地城市综合体地下空间设计就会有更高的要求。
商业综合体地下空间设计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满足综合一体化,在保障美观的前提下也要保持建筑功能的完善。
因为与一般城市地下空间建筑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所以就不能设计成传统的居民住宅小区,应该依据自身特点来打造建筑风格。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地下空间;应用设计;优化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可利用土地面积逐渐缩小,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越来越重要。
由于地下空间具有封闭、昏暗、空气流通性较差等问题,如何将绿化、阳光、空气引入地下,实现地下空间资源高效利用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
建设城市综合体,综合利用地下空间并进行设计优化,能够有效节约土地资源,缓解城市土地压力,在改善城市居住环境的同时,丰富人们的生活,从而推动城市建设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1城市综合体的特征1)复合功能空间:城市综合体一般位于城市中心或副中心,人流、车流集聚,购物、娱乐、停车等需求多样,因此,地下空间呈现多元复合特征,同时与地上功能相协调,成为区域发展焦点。
2)立体交通体系:通过地下步行空间、地面慢行系统、空中连廊,实现地上地下交通有机衔接,同时,与地铁、停车库、公交场站等设施串联,形成立体化多维度交通体系。
3)现代景观设计:景观与环境设计是建设城市综合体的重要内容。
运用消减、韵律、对比等现代主义设计手法打破传统建筑立面形象,通过空间标识、景观小品、城市家具、下沉广场与中庭、铺装、照明等手段丰富空间意象,打造宜人环境。
使建筑群体成为践行城市绿色、健康、低碳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成为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重要路径。
4)智能化设施:智能化设施能够保障城市综合体高效率运转,实现商家经营与客户需求智慧化、精细化管控。
通过植入购物中心客流统计系统、POS机系统、商业智能系统等能帮助商家更精准更智慧的了解商场人流量和商铺经营状况,全智能化的提供商场经营解决方案,更智慧化的进行商业管理。
南京新街口地下综合体步行通道空间环境研究谢屾【摘要】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data collec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walking passage environment of Xin Jiekou underground urban complex in Nanjing. This is don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9 factors at 3 levels. This paper also intends to outline and classify the problems, and suggest some hinds to improve the design and planning of underground urban complex.%本文分三个层面确定了九个相关步行环境评价因素,通过调研及收集相关资料来评价和分析南京新街口地下综合体步行系统空间环境,旨在将步行系统空间环境的基本情况从现象的、感性的认识提高到理论的高度,以获得全面、深刻的结论,对未来的地下空间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
【期刊名称】《南方建筑》【年(卷),期】2011(000)005【总页数】4页(P56-59)【关键词】地下城市综合体;步行通道空间环境;新街口【作者】谢屾【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三院,20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023;TU-024地下空间利用是解决大城市中心空间拥挤、交通恶化、土地资源短缺等城市问题的重要方式。
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初期就开始利用开发地下空间,并于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进入大规模开发高潮时期。
这些国家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一般以轨道交通车站建设为动机和契机,围绕车站周边拓展空间。
特别是多条轨道交通线交汇所形成的大型综合枢纽地区,往往是同时建有大片的地下商业街区,成为城市空间的一个重要节点。
南京新街口:商业繁华与悠久历史的见证南京新街口是中国南京市一处具有浓厚历史底蕴和商业繁华的地方。
位于南京市中心的新街口历史文化区,是南京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之一,也是南京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旅游景点之一。
南京新街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公元三国时期东吴孙权曾在此设立庐江太守府。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街口逐渐发展成为南京最具商业氛围和特色的地区之一。
在南京新街口,可以欣赏到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迹。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夫子庙和秦淮河。
夫子庙始建于明代,是中国最大的孔庙之一,也是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夫子庙内建筑风格独特,其主要建筑有瞻园、乐安堂、吹台、熙春台等。
夫子庙还有许多古老的文化街区,如秦淮河街和中华路等,这些街区保留了传统的建筑风格和传统商业文化,是游客们感受古老南京的最佳之处。
南京新街口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也是现代商业和购物的热点。
这里有许多大型商业中心、百货公司、娱乐场所和餐饮店。
经过多年的发展,新街口已经成为南京市重要的购物和商业中心之一。
购物中心里汇聚了世界一流的品牌,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除了购物,新街口还有许多娱乐场所,如电影院、KTV、游乐场等,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娱乐选择。
另外,南京新街口还是南京城市交通的重要枢纽。
这里有地铁站、公交车站和出租车站点。
乘坐地铁可以方便快捷地到达南京的各个景点和重要地区。
公交车也是南京市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新街口作为南京的交通枢纽,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
尽管南京新街口商业繁华,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其中之一是城市规划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之间的平衡。
随着商业的发展,保护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变得更加重要。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新街口的规划和管理,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让新街口成为一个更加宜居和宜游的地方。
此外,商业竞争也是一个挑战。
随着越来越多的商业中心和购物中心的出现,南京新街口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游客。
这需要在品牌建设、服务质量和创新方面下功夫,打造独特的商业氛围和消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