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升国旗
- 格式:pdf
- 大小:181.86 KB
- 文档页数:12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升国旗(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和学习国旗升旗仪式的基本内容和步骤;2.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国家意识,激发学生爱国热情;3.培养学生遵守纪律、自觉参与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国旗升旗的基本内容和步骤;2.学生参与升旗仪式的良好表现。
【教学难点】1.适当引导学生理解升旗仪式的内涵;2.帮助学生掌握升旗仪式的基本步骤,与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相符。
【教学准备】1.小组活动所需道具:画纸、颜料、笔、白板、草稿纸等;2.升旗仪式所需物品:国旗、升旗台、国歌等。
【教学过程】1.教师概述首先,教师要向学生讲解升国旗的意义,宣传爱国主义,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告诉学生国旗是国家象征,象征祖国富强、人民幸福,升旗仪式是我们表达对祖国、对人民的爱的方式之一。
然后,向学生介绍升旗仪式的基本内容和步骤,帮助学生了解国旗升旗的含义、标准动作及注意事项。
2.跟读“升国旗仪式”在了解了升旗仪式的基本内容和步骤后,让学生跟读升旗仪式,加深对升旗仪式的理解。
升国旗仪式升国旗仪式是具有庄严仪式感的国家仪式,它的基本仪式分为早上升旗和晚上降旗两个时段。
升旗时,升旗手在队列前奏响国歌时,向旗帜敬礼,同时升旗。
降旗时,升旗手向旗帜敬礼,将国旗放入旗物车后降旗。
每日升旗和每周一、三、五的升旗仪式,都最为隆重庄严。
3.阅读和理解教师让学生阅读《国旗升旗仪式》的说明,然后提问:•升旗手在什么时候向旗帜敬礼?•升旗手在队列前为什么要奏响国歌?•升旗物应该存放在哪里?•怎样才能使升旗仪式更为庄严含蓄?•学生与升旗仪式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并通过讨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升旗仪式的内涵。
4.制作小组海报将班级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设计制作一幅与升旗仪式有关的海报,可以用画纸、颜料、笔等道具,海报要求体现出升旗仪式的关键步骤和重要意义,海报形象生动,富有创意。
5.学生互相分享小组活动结束后,鼓励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海报,让学生了解不同小组的设计想法,激发学生思考、创造和交流的能力。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升国旗教案课程背景在学校教育领域,升旗仪式是学校重要的传统文化活动之一,体现了国家权威和团结传统。
在中国,每天都会在学校进行升旗仪式,特别是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如国庆节等,更加显得重要。
本课程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中的一节,将介绍如何正确参与升旗仪式,如何尊重和爱国。
教学目的•了解升旗仪式的内涵和仪式程序•培养尊重国旗和饮食文化的意识•掌握有关草书的基础知识教学内容升旗仪式过程升旗仪式是学校的一个重要仪式,有统一的程序和流程。
这个仪式的过程如下:1.师生集合:在升旗仪式前,全体师生要按照指定位置集结,对整齐有序的集中方式需要进行诠释。
2.升国旗:在操场正中央张起一根象征国家主权和原则的青天白日标志,并播放国歌。
3.回到班级:升旗仪式完成后,师生团队回到班级。
餐桌礼仪国家标志代表着众人的情感。
从小开始,我们就要尊重国家标志,不唾弃、不践踏和不污损。
让我们正确认识到餐桌文化的重要性,尊重餐具和食物、避免浪费,珍惜食品和环境。
草书初步知识草书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种写法,简洁、流畅、结构简明、意义深远,是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
本课程将介绍草书的基本知识,以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
•升旗仪式的仪式过程•草书的基础知识教学难点•草书的表达能力和艺术性教学策略•讲解与问答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互动式的哇口哇式语言课堂教学教学设计学前准备•老师把餐桌文化、草书书法、与升旗仪式相关的知识、资料带到班里。
•老师准备在班里贴上升旗礼仪举行流程图,并展开导览。
课堂活动1.介绍升旗仪式的知识及仪式过程。
2.老师播放升旗仪式视频,给学生留下仪式流程的印象。
3.讲解食品文化和草书书法基础知识,并带领学生进行练习。
4.结合金杯情境再次体验及指导草书训练。
5.集体完成升旗仪式。
教学方法•讲解与问答结合•视频教学•练习训练•用心沟通•在实际学习中的主动参与情况•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运用情况•对升旗仪式的理解情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升国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理解词语的意思,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2.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旗,知道国旗是国家尊严的象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课文《升国旗》。
2.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3. 了解我国的国旗,知道国旗是国家尊严的象征。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理解词语的意思,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时间- 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周一都会举行升旗仪式,谁能来说一说你在升旗仪式上的感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升旗仪式让我们感到庄严、自豪,因为升旗仪式代表着我们国家的尊严。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升国旗的课文。
(板书课题)二、学习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
2. 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并相机指导。
3.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4. 教师讲解词语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 学生再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三、学习生字、生词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并组词。
2. 教师讲解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3. 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生词。
2. 学生齐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
二、深入理解课文1.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3. 学生再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4.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情感。
2. 学生表演课本剧,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升国旗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国旗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如“国旗”、“升国旗”等。
教学准备: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国旗图片、多媒体设备。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国旗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国旗的名称。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国旗的了解和认识。
3. 教师简要介绍国旗的来历和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学习课文1. 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跟读,注意语气、节奏。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书写。
4.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小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难点。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组词。
2. 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问答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二、深入学习课文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如升国旗的动作、表情等。
2.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3.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如“国旗”、“升国旗”等,帮助学生理解。
4. 学生讨论如何向他人介绍升国旗的场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实践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升国旗的情景模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关于升国旗的主题活动,如手抄报、演讲等。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学习。
四、总结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国旗的重要性和升国旗的礼仪。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二《升国旗》(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国旗的含义和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
2.学生能够模仿升国旗的动作,掌握升国旗的程序和国歌的歌词。
3.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4.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荣誉感、遵纪守法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了解国旗的含义和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
2.掌握升国旗的程序和国歌的歌词。
三、教学难点1.升国旗的程序和标准动作。
2.国歌的词曲演唱。
四、教学准备1.音响设备和音乐光盘。
2.放大国旗图案。
3.摄像机或相机。
4.准备小旗子和彩旗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约5分钟)1.老师放映图片或视频播放国歌,让学生感受国歌的庄严肃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老师提问:“大家知道什么是国旗吗?它代表了什么意义?”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
2. 正文(约30分钟)1.准备升国旗的工作和布置班级。
2.由第一个学生把国旗送到升旗台前,其他学生排队已经做好准备。
3.韵律队表演升国旗的程序和动作,让学生借鉴和模仿。
4.通过实践操作,引导学生掌握升国旗的程序和标准动作。
5.学生跟随音乐唱国歌,并学习国歌的词曲。
6.教师引导学生分队练习,互相配合,以便在活动中更好地协调、合作。
7.学生轮流接旗,两人同时接过旗杆,交换位置后将国旗送立起来。
3. 拓展(约10分钟)1.老师举起五星红旗,让学生观看,并发表情感体验和自己的爱国宣言。
2.安排学生合作者创造歌曲或将国旗的色彩与自然界色彩结合起来的“作品”。
3.学生拿着小旗子,绕场游行,展示升旗仪式所取得的成果。
4.反思(约5分钟)1.回顾升旗仪式的过程和结果,并总结学习到的经验和知识。
2.评价每个学生表现的升旗意识和协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理解国旗的象征意义,并掌握升旗程序和国歌的词曲。
2.学生表现出集体荣誉感、遵纪守法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3.教师通过观察和反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教学扩展1.配合校庆、节日等重大活动,组织学生升旗仪式,加强学生的国民教育。
新人教版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升国旗》优质教案教材分析:《升国旗》是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2部分的第5篇课文,这首小诗一句一行,共有五行,总共41个字,简洁形象地交代了国旗的有关知识。
短短几句形象地表达了爱国的情感。
教学时要透过字里行间展开分析,帮助学生在体会文字的基础上得到感情升华。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
在课堂上往往会坐不住出现心不在焉的情形,为了能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所以我会要求学生在课前和爸爸妈妈去了解国旗的相关知识,之后利用多媒体讲解提高他们的求知欲。
教学目标:1.会认“升”“旗”等个生字,会写“中”“立”等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让学生感受到升国旗是一种庄严的仪式,激发学生尊敬国旗、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指导书写生字“中、立”。
2、让学生感受到升国旗是一种庄严的仪式,激发学生尊敬国旗、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法,朗读法。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师:一二三,(坐端正)。
小耳朵,(听声音),上课,(起立)。
立正(一二)。
今天呀,杨老师想让同学们听一听一首歌曲,仔细用耳朵听,用心感受。
(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师:听完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呢?就让我们走进这篇课文《升国旗》来领略吧!(设计意图: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到环境的氛围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根据这点,利用《义勇军进行曲》的播放,让学生提前感受升国旗时的氛围,这样形成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为接下来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请跟着杨老师来齐读课题《升国旗》。
生:升国旗师:谁来读一读课题?(升国旗)师:读的不错哟,谁再来读一读师:恩,你来读一读师:你读的可真棒(声音真响亮)师:现在有哪位小朋友来读读课题的第一个字并组一个词呢,如果读对了其他小朋友就表扬一下他,拍手说棒棒棒,你真棒好不好。
谁来试一试?师:好你来读读看生:sheng升,师:在组一个词语生:(升旗,上升,升起)师:非常棒,能组这么多词语,接下来老师要考一考你们的识字能力了,先跟着老师来读一读生字(出示生字带读)师:现在老师要擦掉生字宝宝的帽子了,看看小朋友们还记不记得它(点名)预设有没有读出的,”没关系,谁来帮帮她”(你真棒,把它们给全部认出来了,大家给他鼓掌)师:生字大家都会认了,现在老师要开火车啦,看看大家能不能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