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丝绸之路甘肃段三国古遗迹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8
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名城和古迹在古代,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连接了欧洲、亚洲和非洲,也是商贸、文化和宗教互动的重要通道。
沿途的城市和古迹见证了这段历史的辉煌,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索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名城和古迹。
1. 大秦敦煌位于今天中国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大秦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
敦煌壁画和石窟是其最为著名的遗产,壁画描绘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商旅、宗教和文化交流场景,是研究古代丝绸之路重要的艺术和历史资料。
2. 摩揭陀高昌今天的新疆吐鲁番市,摩揭陀高昌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都城。
高昌地处沙漠边缘,以其独特的城墙建筑而闻名。
城墙高约12米,完全由被烧制成砖的沙子构成,大部分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游客可以爬上城墙,俯瞰整个古城和周围的荒漠,体验沙漠背后的古代辉煌。
3. 绿洲之城喀什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交通枢纽。
这座古城保留了大量的伊斯兰文化遗产,如阿尼木塔清真寺和亚洲最大的伊斯兰圣经、喀什汗博物馆等。
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伊斯兰教信徒和文化爱好者都会前来朝圣和探访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城市。
4. 古都撒马尔罕位于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是丝绸之路上的古都,也是帮助伊斯兰教传播的重要枢纽。
撒马尔罕的建筑风格独特,有许多古老的清真寺、宫殿和学术机构。
其中最著名的是雷吉斯坦广场,这里有许多精美的蓝色瓷砖装饰建筑,被誉为“蓝色城市”。
5. 大教堂圣乔瓦尼位于意大利的威尼斯,圣乔瓦尼大教堂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教堂。
威尼斯曾是欧洲和亚洲之间的纽带,丝绸之路的贸易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繁荣。
圣乔瓦尼大教堂是威尼斯最重要的宗教建筑之一,它以其壮观的建筑和精美的艺术品而闻名,是游客们必访的地标之一。
这些城市和古迹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的辉煌和交流互动。
从中国的敦煌到意大利的威尼斯,这些地方承载着世界各地文化的交融和共享,至今仍是各国游客和学者的研究和探访之地。
随着人们对历史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名城和古迹将继续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前来探索。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十大考古发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引言部分:概述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东西方交流的著名商路,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
自古以来,许多考古发现揭示了丝绸之路上的珍贵文物和遗迹。
这些考古发现不仅展示了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融,也为我们深入了解古代交流、经济和文化变迁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
本文旨在介绍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十大考古发现。
这些考古发现横跨不同的地域和历史时期,包括马家窑文化遗址、敦煌莫高窟、大月氏古墓群等等。
通过对这些发现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多样性、交流活跃度以及其对古代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阐述。
首先,我们将介绍文章的结构和每个部分的内容安排。
然后,我们将详细描述十大考古发现的具体内容,包括其地理位置、文化价值和考古发现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对这些考古发现进行总结,分析其对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意义,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最后,我们将以结束语作为本文的结尾,概括全文重点和意义。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唤起读者对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兴趣,加深对古代交流与文化发展的理解,同时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让我们一同踏上丝绸之路的考古之旅,探寻古代世界的文化瑰宝。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2. 正文:本部分将介绍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十大考古发现。
针对每一个考古发现,将分别介绍其发现的历史背景、具体的考古发现内容和所带来的文化遗产意义。
在介绍每项考古发现时,将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专家学者的观点,系统阐述其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价值。
为便于读者理解,每个考古发现将分别安排一个小节进行介绍。
3. 正文:此部分继续介绍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剩余考古发现。
同样,针对每个考古发现,将分别介绍其发现的历史背景、具体的考古发现内容和所带来的文化遗产意义。
为提供详实的信息,将引用相关研究成果和学术论文,以确保文中内容的可信性和权威性。
每项考古发现也将分别安排一个小节进行介绍。
甘肃省考研历史复习资料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文化遗迹梳理古代中国历史文化悠久而辉煌,留下了众多重要的文化遗迹。
作为中国历史复习的一部分,了解并梳理这些重要的文化遗迹对于甘肃省考研历史科目的准备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文化遗迹的梳理,帮助考生系统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丝绸之路的起点——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境内,是中国最重要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这些石窟壁画和彩塑,既是古代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交往的见证,也是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重要产物。
这些壁画和彩塑的题材广泛,形象生动,艺术价值极高。
考生在复习时,可以重点关注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以及对佛教文化的影响。
二、古代著名的军事要塞——嘉峪关嘉峪关位于甘肃省酒泉市境内,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之一。
作为明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嘉峪关在历史上扮演着军事要塞的角色,曾多次阻挡外敌入侵。
如今,嘉峪关已成为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着大量游客前往观光。
考生可以了解嘉峪关的历史地位、地理位置以及防御体系的特点,以便在考试中有条理地回答相关问题。
三、古代的宗教圣地——拉卜楞寺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各家戓藏族自治州境内,是西藏佛教格鲁派的重要寺庙之一。
作为藏传佛教的重要信仰中心,拉卜楞寺吸引着各地信教者和游客前来朝拜和参观。
寺内的壁画、雕塑和经典等文物,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和佛教文化的精髓。
考生可以学习拉卜楞寺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以及与藏传佛教相关的知识,为考试做好准备。
四、定西地区的文化瑰宝——中山铁观音中山铁观音位于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境内,是中国著名的茶叶品种之一。
与福建安溪的铁观音相比,定西的中山铁观音更具独特的风味和口感。
中山铁观音以其独特的茶香和滋味赢得了广大茶叶爱好者的喜爱。
考生可以了解中山铁观音的种植历史、制作工艺以及茶叶文化的相关知识,以增加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了解。
五、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张掖七彩丹霞张掖七彩丹霞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境内,是中国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之一。
古浪境内的丝绸之路古道古浪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是一片充满着历史底蕴和文化遗产的土地。
古浪境内的丝绸之路古道,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之一,承载着千年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遗迹。
本文将围绕古浪境内的丝绸之路古道展开讲述,介绍古道的历史渊源、文化特色以及旅游价值。
一、历史渊源古浪境内的丝绸之路古道,起源于西汉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古浪县地处丝绸之路的中心部位,连接着西域和中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和贸易集散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独特的文化资源。
古道沿途蜿蜒曲折,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道路崎岖险峻,蜿蜒曲折,是古代商旅往来的重要通道。
古浪境内的丝绸之路古道,以其艰险险峻、美丽壮观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着无数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文化爱好者前来探寻。
二、文化特色1. 历史文化遗迹古浪境内的丝绸之路古道沿途遗留着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如戚城、宁县、麦积山石窟、平泉驿等。
这些遗迹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上的繁荣与兴盛,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历史变迁。
在这些遗迹中,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底蕴,感受古代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伟大壮丽。
2. 民俗风情古浪境内的丝绸之路古道沿线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
这里有着独特的风土人情、传统节庆和民间艺术,如戏曲、舞蹈、乐器、织锦等,展现了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品味。
3. 宗教文化古浪境内的丝绸之路古道沿线遗留有大量的宗教文化遗迹,如佛塔、庙宇、寺院等。
这些遗迹记录了古代丝绸之路上不同民族信仰的宗教文化,展现了各种宗教艺术的风采。
古浪县广泛的传教活动和多元的宗教信仰,使得这里的宗教文化更加多元化和丰富。
三、旅游价值古浪境内的丝绸之路古道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
古道沿线风光秀丽,自然风光优美壮观,适宜开展户外休闲活动和探险探幽之旅。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考古挖掘发现中国古代丝绸之路是一个历经漫长岁月,贯穿东西方的重要贸易通道。
自古以来,它不仅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而且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考古发现。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关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考古挖掘发现。
一、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是世界重要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这里的壁画和雕塑多与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有关。
在考古挖掘中,不仅发现了大量的佛教文物,还发现了许多来自印度、西域等地的文物。
这些文物包括佛像、经卷、砚台等,充分证明了丝绸之路的交流与融合。
二、玉门关玉门关位于今天的甘肃省敦煌市,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之一。
在考古挖掘中,人们发现了大量的瓷器、玻璃器皿以及其他珍贵文物。
这些宝贵的发现证明了古代贸易的繁荣程度,也展示了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交流与融合。
三、敦煌郑吴窑敦煌郑吴窑位于甘肃省敦煌市,是一座古代陶瓷窑址。
在考古挖掘中,发现了大量的瓷器残片以及印有外国文字的陶片。
这些发现表明敦煌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陶瓷生产地之一,也证明了当时中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
四、龟兹古国龟兹古国位于今天的新疆吐鲁番地区,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
在考古挖掘中,发现了许多古代佛教遗址、古墓和文物。
这些遗址和文物包括佛塔、佛像、经卷、装饰器皿等。
这些发现不仅展示了当时佛教的繁荣程度,也表明了龟兹古国与丝绸之路的联系与交流。
五、敦煌藏经洞敦煌藏经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市,是世界上最大的藏经洞之一。
在考古挖掘中,发现了大量的佛教经卷和文物。
这些经卷包括印度、波斯等地的佛经,充分说明了敦煌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
此外,还发现了许多来自丝绸之路各个地方的文物和文献,这些文物包括佛像、经卷、砚台等,进一步证明了丝绸之路的贸易与文化往来。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考古挖掘发现非常丰富多样,这些发现不仅有助于了解古代贸易的繁荣程度,而且也揭示了当时中外文化的交融与影响。
这些考古挖掘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丝绸之路的认识,也为我们研究和保护丝绸之路的遗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兰州丝绸之路景点介绍一、丝绸之路历史背景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之间的重要贸易和文化交流路线。
始于公元前2世纪,横跨欧亚大陆,从长安(现在的西安)出发,经过甘肃的兰州,到达中西亚和地中海沿岸。
在这条古老的道路上,商品、文化和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交流和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丝路文化。
二、著名景点概览1.兰州黄河铁桥:作为兰州的标志性建筑,这座铁桥见证了丝绸之路的繁荣和变迁。
2.白塔山:山顶的白塔是兰州最高的地标,可以俯瞰整个城市和黄河的美景。
3.五泉山公园:这里有许多历史遗迹和美丽的自然景观,是体验丝路文化的好去处。
4.兰州博物馆:馆内藏品丰富,展示了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
三、景点文化意义通过游览这些景点,游客可以深入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商贸活动以及东西方之间的交流。
这些景点是丝路文化的重要载体,让人们能够亲身体验到那段辉煌的历史。
四、特色活动体验1.骑行游览:租一辆自行车,沿着黄河两岸骑行,欣赏沿途的风景和文化遗迹。
2.品尝丝路美食:在兰州的餐馆尝试各种丝路特色美食,如兰州拉面、羊肉泡馍等。
3.夜间游船:搭乘游船在黄河上夜游,欣赏两岸的灯火和丝路音乐。
五、交通指南1.飞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有往返全国各大城市的航班。
2.火车:兰州站和兰州西站是主要的火车站,连接全国的铁路网。
3.市内交通:兰州有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公交车、出租车和共享单车。
游览景点时,骑行或步行也是不错的选择。
六、周边美食推荐1.手抓羊肉:这是兰州的传统名菜,以其独特的烹饪方式和美味而闻名。
2.兰州牛肉面:作为兰州的特色小吃,兰州牛肉面以其醇厚的汤底和嫩滑的面条而受到游客的喜爱。
3.甜醅子:这是一种兰州特有的甜饮料,由酒醅制成,口感清爽解渴。
4.牛奶鸡蛋醪糟:这道热乎乎的甜品是兰州人的心头好,由牛奶、鸡蛋、醪糟等材料炖制而成,口感丰富。
七、住宿建议1.选择位于市中心或靠近景点的酒店,这样更方便游览。
2.如果预算允许,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丝路文化特色的主题酒店或民宿。
丝绸之路上的世界遗产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见证了许多历史事件和文明的交融。
沿途的各个国家和地区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一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本文将介绍丝绸之路上的几处世界遗产,与读者一同探索这段古老的历史之旅。
1. 敦煌莫高窟(中国)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这里保存了大量的佛教壁画、彩塑和经卷,以及其他各种艺术作品,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宝库”。
壁画内容丰富多样,描绘了佛教故事、历史事件和社会生活场景,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具有重要价值。
2. 萨马尔罕历史城区(乌兹别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萨马尔罕历史城区位于丝绸之路的中段,是一个充满古代魅力的城市。
这里保留了许多建筑物和文化遗产,如瓦兹尔德文化遗址、乌古斯-卡拉汗姆遗址等。
古城区内有许多著名景点,如乌鲁格贝清真寺、沙希-祖马辽陵墓等,体现了伊斯兰和波斯文化的独特魅力。
3. 大马士革(叙利亚)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叙利亚的大马士革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这座城市拥有众多的古建筑、城堡和清真寺,包括奥雅尔德清真寺、乌玛侯赛因清真寺等。
同时,大马士革还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三大宗教的重要圣地,各种宗教建筑和文化活动在这里交汇融合,为游客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宗教文化体验。
4. 科尼耶岳洛兰寺(印度)位于印度喜马拉雅山脉的科尼耶岳洛兰寺是佛教重要的宗教中心之一,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站点。
这座寺庙由9座独立的寺庙组成,包括大佛殿、九百阿罗汉殿等。
寺庙内部装饰华丽,雕刻精美,被誉为“佛教艺术的杰作”。
科尼耶岳洛兰寺是佛教信仰者朝圣的重要地点,也吸引着众多的文化爱好者。
总结:世界遗产保护着丝绸之路上的历史和文化,让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东西方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敦煌莫高窟、萨马尔罕历史城区、大马士革和科尼耶岳洛兰寺等世界遗产,都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壮丽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学者。
雍凉大地,河西走廊——甘肃省博物馆馆藏40件珍宝(上)甘肃地形呈狭长状,地貌复杂多样,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先秦时期,中国分为九州,甘肃省境大部属雍、凉二州。
汉、唐以来,甘肃就成了中西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通道。
汉朝张赛出使西域,唐朝僧人玄奘西去印度取经,都取道甘肃,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甘肃省博物馆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西路3号,馆藏珍贵历史文物、自然标本8万余件(组),其中一级文物686件(组)(含国宝16件),汇集了甘肃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大量文化珍宝,尤以新石器时代之冠的甘肃彩陶、汉代简牍文书、汉唐丝绸之路珍品、佛教艺术萃宝、古生物化石等珍贵文物独具特色。
以下就对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的40件珍宝(上)进行盘点。
1. 新石器时代人头形器口彩陶瓶此瓶高31.8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6.8厘米,为细泥红陶质地,圆鼓腹,平底。
腹部以上施以淡淡的陶衣,器口为圆雕头像,短发齐额,五官端正,挺鼻小嘴,面庞秀丽。
鼻子、眼睛、嘴皆为镂空,双耳各有小穿孔,可以垂饰物。
五官镂空造成的深色阴影,成为头像富有表现力的因素。
瓶体的彩绘纹饰从上到下分三层大体相同的黑彩图案,主题花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两个弧边三角纹对接组成圆圈,内填充垂弧纹和弧纹;另一部分以斜直线、侧弧及凹边三角纹组成。
1973年出土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大地湾遗址,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此瓶塑造了一位端庄、典雅、古朴、大方的美女形象,体现远古先民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艺术表现手法,把人头与葫芦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有趣生动,是大地湾仰韶彩陶的代表作品,也是我国史前时期集彩陶、雕塑、造型于一身的杰出艺术品,国宝级文物。
2. 新石器时代彩陶鲵鱼纹瓶此瓶高38厘米,口径6.8厘米,瓶用细花红陶制成,小口翻唇细长颈折肩深腹平底,腹部两侧有耳。
在瓶肩部以上至近底处用黑彩绘一条鲵鱼,生动可爱。
瓶体上的图案准确地表现了鲵鱼的特点,反映了远古人类对生活观察的细致和艺术再现水平的高超。
丝绸之路上的十处遗址作者:安利来源:《百科知识》2014年第16期丝绸之路是指汉代张骞通西域开辟的到唐代达到顶峰的商贸大通道,它连接了多种文明,对于贸易交换、宗教信仰与科技知识的传播以及文化艺术的繁荣起到了深远的推动作用。
由于丝路路网规模太过庞大,故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以“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为名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这一长达5000千米的路段截取的是从汉唐古都长安/洛阳,向西延伸至中亚七河地区,遗产点包括了各个朝代和可汗王朝时期的古都、宫殿群、贸易居住点、佛教洞窟与寺庙、驿站、关口、烽火台、长城、古墓以及宗教建筑等。
其中,中国境内涉及22处遗产点,哈萨克斯坦有8处,吉尔吉斯斯坦有3处。
1.汉魏洛阳城遗址该遗址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东约15千米,这里是当时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
它代表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大融合所产生的独特城市文化,见证了佛教在中原地区的传播和本土化过程。
2008年,考古人员在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发现了大量人和动物的足迹及车辙痕迹,尤其是骆驼蹄印的发现,为洛阳是丝绸之路起点之一提供了佐证。
2.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崤函古道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是遗产点中唯一一条古道遗迹,主要包括石灰岩质古道路面、路旁蓄水设施。
崤函古道是汉唐时期沟通长安、洛阳两大都城交通要道的组成部分,是丝绸之路长期、长距离交通保障系统的珍贵物证。
3.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未央宫遗址位于今陕西西安市,处于汉长安城遗址的西南隅,又称西宫。
未央宫总体布局呈长方形,四周筑有围墙,面积4.8平方千米,包括未央宫等40余座建筑。
未央宫作为西汉都城最重要的宫殿,起到汉通西域的决策和指挥中心的作用,见证了汉长安城在丝绸之路发展历程中兼具时间及空间上的双重起点价值。
4.张骞墓作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的墓葬也入选了丝绸之路的遗产点。
张骞墓位于陕西汉中城固县,该墓自汉以来,历代文献均有著录,沿革明确。
其具有汉代特征的封土墓葬形制以及“博望造铭”封泥、汉五铢钱、石首等文物的发掘出土,无不与张骞这一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特征相印证,从考古学上证明了该墓的真实性。
丝绸之路的历史遗迹丝绸之路是世界著名的古代贸易路线,将东方与西方连接起来。
它不仅仅是一条贸易路线,更是文化、宗教和科技交流的桥梁。
这条古老的交通线路上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见证了当时的繁荣和交流。
本文将介绍一些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历史遗迹。
1. 大漠古城——敦煌敦煌位于甘肃省西北部的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
这座城市因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
莫高窟是敦煌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是一系列精美的石窟艺术的集合。
这些石窟中壁画和雕塑展示了古代佛教艺术的精髓,其中最著名的是《千佛洞》。
此外,敦煌还保留着古代城墙和众多的古代寺庙,如嘉峪关、玉门关等。
2. 城市绿洲——喀什位于中国西部的新疆地区,喀什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
这里保留着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迹。
喀什的大蓝寺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寺庙,拥有精美的壁画和雕塑。
喀什的古老老城区也值得一游,其独特的风貌和建筑风格是丝绸之路文化的缩影。
此外,喀什的红山是一处重要的考古遗址,发现了许多古代文物,如石窟壁画和石碑。
3. 古都名城——撒马尔罕撒马尔罕位于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是丝绸之路上的古都名城。
这座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悠久的文化传统。
撒马尔罕被誉为“中亚的罗马”,其重要历史遗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雷吉斯坦广场和乌卢格别克清真寺。
广场上有许多精美的建筑,如宫殿、喷泉和纪念碑,展示了撒马尔罕的辉煌历史。
4. 文化交汇地——巴米扬位于阿富汗的巴米扬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这里曾经是佛教繁荣的中心,拥有许多著名的佛教遗迹。
巴米扬的两座巨型石佛塔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佛教艺术的杰作。
然而,由于塔利班的破坏,这些雕像已经严重受损,但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5. 海上丝绸之路——琉球除了陆上的丝绸之路,还有一条以海洋为纽带的丝绸之路。
琉球群岛是这条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位于中国福建与日本冲绳之间。
琉球保留了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如首里城和琉球王府。
简论丝绸之路甘肃段三国古遗迹[摘要]甘肃地处丝绸之路的黄金通道,在这条丝路通道上,散落着无数三国古遗迹。
行走在丝绸之路甘肃段,还可领略到当年魏蜀争雄的气息。
[关键词]丝绸之路;三国文化;历史遗迹[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2-0029-02一、丝绸之路概况“丝绸之路”的概念由19世纪70年代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首先提出,后经学者们使用完善,把从张骞凿空起直至元明时期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以及地中海沿岸各国之间以丝路贸易为媒介的交通统称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这一概念遂成为1000多年来中西交往的代名词。
一般认为,丝绸之路大致可分为草原丝绸之路、绿洲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通常所言的丝绸之路,多指陆上丝绸之路。
概括地讲,就是从长安出发,经陇西高原、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进而连接欧亚的一条陆上交通要道。
我国学者在表述这条交通要道的时候,又将其划分为东段、中段和西段三个部分。
东段是指从长安出发,经陇西高原、河西走廊至玉门关。
根据丝绸之路的实际状况,又把东段划分为陇右段和河西走廊段两部分。
我们采用惯常说法,将长安看作丝绸之路东段起点,而陇右段是从长安到甘肃中部地区黄河一带的线路,从长安出发西行,因为需翻越六盘山、渡过黄河,这就给了丝绸之路陇右段路线选择的多样性。
一般而言,主要路线有四条:第一条线路称作北线,古代叫回中道。
由长安出发,经咸阳、宝鸡、陇县,从靖远地区渡黄河,西进抵达武威,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经此道出巡。
第二条线路统称中线,又称陇关道。
由长安出发,经陇县、略阳(今秦安陇城)、平襄(通渭西)到达兰州地区,从兰州地区渡河,过乌鞘岭进入河西走廊。
这条道路在古代不仅是商旅之路,也是重要的运兵之道。
第三条线路统称南线,由长安出发,沿渭河西行,经天水、临洮、临夏,然后或北上至兰州渡河,或西行越黄河至西宁,经扁都口进入河西地区。
第四条线路是明清时代才兴旺起来的线路,它从长安出发,经陕西境内咸阳、礼泉、永寿长武进入甘肃,在甘肃境内,经泾川、平凉,过隆德、静宁、会宁、定西、榆中到达兰州,渡河后西行进入河西走廊。
天水是丝绸之路陇右段南线重要的节点城市之一,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与关中地区有了直接交往,因其地处关陇咽喉,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战略要冲。
天水一带拥有丰富的三国历史文化资源,天水以西的临洮,天水以南的陇南一带,均留存有丰富的三国古遗迹。
二、丝绸之路甘肃段三国古遗迹(一)祁山堡祁山堡系诸葛亮伐魏屯兵之处,因与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有关而名扬四海。
在所有关于三国的故事中,最让人充满遐想而又让人扼腕叹息的当属诸葛亮“六出祁山”。
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地方即在祁山堡。
闻名天下的祁山堡,位于礼县祁山乡,奇拔险峻,四面如削,峰顶较为平坦,三面临崖,西面有门可进入城堡,城堡内有一弯曲小径可直达峰顶。
《水经注》载:“祁山在蟠冢山之西七十许里,山上有城,极为严固,昔诸葛亮攻祁山,即斯城也。
”据《三国志》之《诸葛亮传》、《张邰传》记载,建兴六年(228),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伐魏,街亭一战,孔明挥泪斩马谡,遂退兵汉中;建兴九年(231),诸葛亮第二次出祁山,“以木牛流马运,与魏将张邰战,射杀邰”。
得胜后退守祁山堡。
祁山堡有九个土丘,据传为诸葛亮驻兵之九寨。
依历史记载来看,诸葛亮一生有五次伐魏的壮举,其中仅有两次出祁山。
如此说,六出祁山仅是小说家的虚构。
关于祁山堡,近些年也是争论不断,一些地方史志工作者认为,祁山是位于礼县东的山脉,横亘于西汉水北侧,全长约25公里,祁山堡刚好处于祁山中部。
(二)街亭街亭旧址位于今张家川县东恭门乡城子村。
这里地处陇山西侧交通咽喉要道,南面靠马谡当年所守之南山,山间古道尚存,古道附近还残存烽火台。
街亭古城址依山而建。
街亭西汉时称街泉县,《后汉书・郡国志》载:“略阳县有街泉亭,即故县。
”《太平寰宇记》载:“街泉亭,俗名汉街城,即马谡败绩处,街泉废城在陇城东北六十里。
”这一带的人基本都知道此地曾是三国古战场,说及1700年前的街亭之战,《张邰传》云:“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邰绝其汲道,击,大破之。
”一些地方史志工作者认为,马谡兵败的主要原因是曹兵势大,蜀兵弱小,虽说诸葛亮带10万大军北上伐魏,但被分散在武都、祁山、天水等地,就连诸葛亮都被魏军牵制而无法分兵救援马谡。
据相关专家的研究,诸葛亮先后十余次出兵陇右,最终收获实际并不大,究其原因是诸葛亮中了曹魏空城防御策略。
因为曹魏只留空城给蜀兵,这样即使诸葛亮能够占有它,也得不到兵源、粮食等补给。
大量的军需物资,不得不从蜀中运送。
如此说,罗贯中的生花妙笔,只不过是移花接木而已。
(三)姜维墩姜维墩位于临洮城外的东山山顶上,因为三国名将姜维在此点将而扬名。
三国众多名将中,姜维无疑是一位极具悲剧性的人物。
姜维在无奈之中被诸葛亮收于帐下,姜维接诸葛亮衣钵后,奉行的仍然是诸葛亮以攻代守的策略,多次出兵伐魏,期间,五攻狄道(今临洮)。
临洮地方文史从业人员有一个共识,姜维伐魏的主战场就在陇右,基本围着洮河流域展开,仅有一次出秦岭攻关中。
其时,蜀魏对峙已有数十年,魏强蜀弱,蜀国实力不济,秦岭和祁山防线早已固若金汤。
回想当年,诸葛亮北伐时,也仅有两次出祁山,对姜维而言,走祁山已成奢望。
无奈之下,姜维选择攻取临洮,他想利用自己熟悉羌人的优势条件,先控制住羌人,然后再向东攻击曹魏,这似乎已经预示姜维的悲情结局。
随着蜀后主投降,姜维在诈降后继续做着复兴蜀汉的美梦,最终失败被杀。
(四)阴平古道阴平古道起于阴平郡,即今甘肃陇南文县老城所在地,经唐家河、阴平山、马转关、靖军山,到达平武县的江油关(今南坝乡),阴平道系峡谷上所筑栈道。
当年,邓艾父子先后于段谷(今天水西南)、候和(今临潭县西南)等地多次打败蜀将姜维,彻底打乱了蜀军的防御战略,邓艾随后又以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战术,偷渡阴平。
阴平道以奇险著称,在万丈悬崖之腰凿孔插石条,在石条上铺成1米宽的路面。
现存江岸崖壁上有多处石孔,最壮观的是在武都城东约20公里处的观风崖栈道孔遗迹。
《三国志》记载:“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
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先登至江油,蜀守将马邈降。
”阴平道全长265公里。
与《三国志》所记的700里阴平道完全一致,因当时是以360步为一里。
现在阴平古道沿途依然还有许多邓艾留下的遗迹,如邓艾磨刀的磨刀石,盖印的印合山,邓艾士兵歇息时抖鞋土的鞋土山,邓艾丢失衣服的落衣沟,邓艾练兵的射箭坪,每处可探寻的遗迹,背后都存有许多传奇故事。
(五)邓邓桥从礼县出发,沿阴平古道进入宕昌境内。
宕昌有一座古城遗址,坐落在今宕昌县城西侧岷江畔的一个土台上。
在这座古城遗址对面岷江南岸的羊马城山巅,可以清楚地看到前后相连的三个古城堡,这里曾是古宕昌国的都城。
宕昌国是古代宕昌地区的羌人政权。
当年邓艾挥军南下走的就是这条路。
至今,在宕昌县花石峡口的岷江上,还保存着邓艾父子修筑的邓邓桥遗迹。
花石峡古时候置有花石关,多置重兵防守,这里是阴平古道的咽喉。
公元263年,魏将邓艾父子率部从临洮南下踏上阴平道入蜀,在花石峡被岷江所阻。
邓艾于是命令兵士在险峻的悬崖上修筑栈道,并以西岸花石峡口岩石为桥墩,修造桥梁,邓艾率军渡过岷江,出花石峡,过武都,偷渡阴平,翻越摩天岭,沿阴平道直取成都。
因为这座桥是邓艾父子主持建造,后人便称其为邓邓桥。
在邓邓桥附近的悬崖绝壁上,现在依然可看到当年邓艾父子指挥修建古栈道的石孔及木桩遗迹。
《三国志・蜀志・邓艾传》载:“景元四年(263)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
”邓邓桥北峡口外不到1公里的山谷里,有一个村庄叫邓邓桥村,据说那原是邓艾留下的守桥士兵所居住的地方。
邓艾遭诬陷被害后,手下士卒为避免牵累,大多在这一带隐居。
现在的邓邓桥村,就是这些守桥的士兵在此地定居而形成的村落。
(六)木门道木门道位于天水市秦州区西南40公里牡丹乡木门村附近。
古道东侧为王家梁山和张家坪,西侧为旋帽梁。
峡谷窄处仅有一小道可通。
中间有一条宽约50米长的峡谷,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概。
东汉时期,这里盛产木材。
空谷之中,稠泥河自峡谷南下泻人西汉水。
岸边一条曲折小道自北向南而下,地形险要,形成天然门道。
古时),人们从山林中所伐木材,都由这条小道运出,故称木门古道。
木门道周边怪石嶙峋,地势险要,古战场的气势至今犹可感受。
木门道自古是街亭入祁山的重要通道。
公元231年,诸葛亮在此运筹帷幄、指挥蜀军作战,他在马谡痛失街亭之后,设计于撤退途中从容而激越地大败魏兵,魏将张邰于木门道被射杀。
在木门村边,远远可看见武侯祠若隐若现。
从山下拾级而上,仰头便是半拱红门,左右两侧是砖雕长联。
进得青砖仿古山门,武侯祠看上去庄严肃穆,周围山体绿树成荫,庭院显得幽雅而静谧。
新落成不久的武侯祠一院三进,第一进为照壁过厅;第二进为武侯祠;第三进为先主殿,塑刘备像。
先主殿楹联日:“破黄巾,救青州,丹心力扶汉鼎;逆乌浪,伐碧眼,白帝空余蜀魂。
”楹联对刘备一生作了极其形象概括。
三、结语在甘肃省境内的丝路古道上,还有很多三国古遗迹尚待进一步考证,如天水关、铁笼山等。
已经得到证明的众多三国历史文化遗迹,构成一幅幅丰富多彩的旅游怀古图,使得人们行走在丝绸之路古道上,还可领略到当年魏蜀争雄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