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的会计处理和披露
- 格式:pdf
- 大小:518.60 KB
- 文档页数:6
记账实操-企业外汇套保的会计处理在以下企业常见的外汇业务情景中,按照被套期项目的不同情况可分为两类典型案例,我们将对各个时点应如何进行处理进行详尽的分析。
(一)针对已签订未确认的外汇交易合同进行套期对于有外汇套保业务需求的企业来说,一类比较常见的情形是企业签订了一些以外币计价或者说需要使用外汇交易的合同,希望管理其带来的外汇风险敞口。
那么对于这些从刚刚签订合同就开展的套期保值业务,显然被套期项目——XX合同在套期会计准则中应分类为未确认的确定承诺,属于既可以采用公允价值套期,也可以采用现金流量套期的情况。
接下来我们对这两类方法在各个业务时点的具体处理分别进行分析。
案例业务背景:甲公司于2×22年2 月1 日与境外乙公司签订合同,约定于2×22年4月30 日以外币(简称FC)每吨140的价格购入10000吨铁矿石。
甲公司为规避购入铁矿石成本的外汇风险,于当日与某金融机构签订一项3 个月到期的外汇远期合同,约定汇率为1FC=6.35人民币元,合同金额为FC计价1400000元。
2×22 年4 月30 日,甲公司以净额方式结算该外汇远期合同,并支付了购入铁矿石的款项。
假定:(1)2×22 年3月31日,FC 对人民币1 个月远期汇率为1FC=6.45 人民币元;(2)2×22 年4月30 日,FC 对人民币即期汇率为1FC=6.50人民币元;(3)该套期符合运用套期会计的条件;(4)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和远期合同的远期要素。
根据准则规定,对确定承诺的外汇风险进行的套期,既可以划分为公允价值套期,也可以划分为现金流量套期。
以下分为两种情形进行会计处理。
情形1:甲公司将上述套期划分为公允价值套期。
(1)2×22 年2 月1 日,外汇远期合同的公允价值为0,被套期项目价值也未开始波动,不作账务处理;(2)2×22年3月31日,确认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变动,计算外汇远期合同的公允价值=(6.45-6.35)×1400000=140000(人民币元)。
新会计准则下套期保值的会计核算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的规定,企业首先要按照套期关系不同,将套期保值业务区分为公允价值套期业务、现金流量套期业务以及境外经营净投资业务,并分别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
李玲/文作为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常用手段的期货交易,可有效帮助钢铁企业借铁矿石期货来套期保值,同时发挥其价格发现功能,对抗垄断企业的提价要求。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对套期保值业务的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使套期保值业务的量化管理和信息传递更加规范。
套期保值业务之病例某钢铁公司7月1日预期在12月30日销售一批钢材,数量为1000吨,单价为4200元/吨。
为规避与该预期销售有关的现金流量变动风险,该公司于7月1日同时与某金融机构签订了一项衍生工具合同,并将其指定为对前述预期销售的套期工具。
衍生工具合同的标的资产与被套期预期销售钢材在数量、质量、价格变动和产地等方面相同,且衍生工具的结算日与预期钢材销售日均为12月30日。
此外,7月1日,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为零,商品的预期销售价格为4500元/吨。
12月30日,衍生工具的价格上涨了100元,预期销售价格下降了100元。
当日,该钢铁公司将钢材出售,并将衍生工具进行了结算。
另外,该公司采用回归分析法评价套期的有效性,最后预期该套期方案完全有效。
在不考虑衍生工具时间价值以及商品销售的各项税费的情况下,该钢铁公司的会计账务处理如下(单位:元):7月1日:借:被套期项目——××钢材4200000 贷:库存商品——××钢材4200000 12月30日:(1)借:套期工具——衍生工具合同100000 贷:套期损益100000 (2)借:应收账款——××客户44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4400000 (3)借:银行存款100000 贷:套期工具——衍生工具合同100000(4)借:主营业务成本4200000 贷:被套期项目——××钢材4200000 会计诊断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的有关规定对该钢铁公司的上述会计处理进行诊断可知,上述处理存在着如下问题:第一,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首先要按照套期关系不同,将套期保值业务区分为公允价值套期业务、现金流量套期业务以及境外经营净投资业务,并分别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
企业参与套期保值期货交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为了更好地指导企业利用套期保值期货交易规避价格风险,稳定经营利润,消除经营管理者因套期保值会计核算对经营业绩产生影响的顾虑,同时考虑到目前执行的会计准则与有关规定存在一定差异,笔者对此进行了一定梳理、归纳,希望本文能够对经营管理者进行决策有所启发,对财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有所帮助。
一、套期保值的原理套期保值,是指企业为规避商品价格风险、外汇风险、利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信用风险等,借助一项或一项以上套期保值工具(如商品期货合约),利用套期保值工具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抵销被套保项目(如材料采购、产成品或库存商品)全部或部分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的变动。
套期保值本身并不产生收益,只是通过套期保值工具将被套保项目风险进行了全部或部分抵销。
二、企业参与套期保值的目的和方式企业经营的目标和优势是追求经营利润,而不是投机收益。
为保障经营利润,企业可通过套期保值提前锁定经营利润,将未来的商品价格风险进行转移,使企业不会因为原材料成本上涨或库存商品销售价格下降对经营利润产生较大的影响。
影响企业经营利润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原材料采购成本上涨、库存商品销售价格下降一般是影响企业经营利润的主要因素。
为规避原材料成本上涨产生的风险,可以进行买入套期保值期货交易;为规避库存商品价格下跌产生的风险,可以进行卖出套期保值期货交易。
三、套期保值会计适用的前提条件第一,在套期保值开始时,企业对套期保值关系(即套期保值工具和被套保项目之间的关系)有正式指定,并制定了关于套期保值关系、风险管理目标和套期保值策略的相关制度。
该制度至少载明了套期保值工具、被套保项目、被套保风险的性质以及套期保值有效性评价方法等内容。
套期保值必须与具体可辨认并被指定的风险有关,且最终影响企业的损益。
第二,该套期保值预期高度有效,且符合企业最初为该套期保值关系所确定的风险管理策略。
第三,套期保值有效性可以进行可靠计量。
、用外汇远期合约进行套期保值的两种会计处理方式举例(2)美国出口商于20X0年12月1日向英国进口商销售一批商品,货款按英镑结算计£(G BP)10000,偿付期为60天,当日即期汇率为US$I1.630/£1.美国出口商为了规避汇率变动风险,于同日与外汇经纪银行签订的一项按60天期远期汇率US$1.638/£1把£10000兑换为US$16380的外汇远期合约。
20X0年12月31日的即期汇率为US$1640/£1,20X 1年1月30日(结算日)的即期汇率为US$1645/£1,20X0年12月31日的30天期远期汇率为US$1.643/£1.下面分别在混合计量模式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把该项业务按实务中较为公认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混合计量模式│├────────┼─────────────────┤│20x0年12月1日│借:应收英镑账款US$l6300│││贷:出口销售US$163000│││借:应收美元期汇合约款US$16380│││贷:应付英镑期汇合约款US$16300│││递延升水损益US$80│├────────┼─────────────────┤│20x0年12月31日│借:应收英镑账款US$100│││[(1.640-1630)]×10000]│││贷:汇兑损益US$100│││借:汇兑损益US$l00│││贷:应付英镑期汇合约款US$100│││借:递延升水损益US$(80×50%)│││贷:升水损益US$40│├────────┼─────────────────┤│20x1年1月30日│借:银行英镑存款US$16450│││贷:应收英镑账款US$16400│││汇兑损益US$50│││[(1.645-1640)]×10000]│││借:应付英镑期汇合约款US$16400│││汇兑损益US$50│││贷:银行英镑存款US$16450│││借:银行美元存款US$16380│││贷:应收美元期汇合约款US$16380│││借:递延升水损益US$40│││贷:升水损益US$40┌────────┬─────────────────┐││公允价值计量模式│├────────┼─────────────────┤│20x0年12月1日│借:应收英镑账款US$16300│││贷:出口销售US$163000│││借:应收美元期汇合约款US$16380│││贷:应付英镑期汇合约款US$16380││││├────────┼─────────────────┤│20x0年12月31日│借:应收英镑账款US$100│││[(1.640-1630)]×10000│││贷:汇兑损益US$100│││借:外汇远期合约损益US$50│││[(1.643-1638)]×10000]│││贷:应付英镑期汇合约款US$50││││├────────┼─────────────────┤│20x1年1月30日│借:银行英镑存款US$16450│││贷:应收英镑账款16400│││汇兑损益US$50│││[(1.645-1640]×10000]│││借:应付英镑期汇合约款US$16430│││外汇远期合约损益US$20│││贷:银行英镑存款US$16450│││借:银行美元存款US$16380│││贷:应收美元期汇合约款US$16380│││││││└────────┴─────────────────┘二、两种计量模式下会计处理的比较分析从上述两种计量模式的会计处理方式中可以看出:1、在混合计量模式下,于交易日确认出口销售的同时,对外汇远期合约进行初始确认,并将按远期汇率折算的应收账款金额与按即期汇率折算的应收账款的金额之间的差额计入“递延升(贴)水损益”科目,可以直接反映出该项套期保值交易的利得或损失。
远期外汇合约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远期外汇合约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将套期保值分为3种: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
公允价值套期,是指对已确认资产或负债、尚未确认的确定承诺,或该资产或负债、尚未确认的确定承诺中可辨认部分的公允价值变动风险进行的套期。
现金流量套期,是指对现金流量变动风险进行的套期,该类现金流量变动源于与已确认资产或负债、很可能发生的预期交易有关的某类特定风险,且将影响企业的损益。
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是指对境外经营净投资外汇风险进行的套期,其中境外经营净投资是指企业在境外经营净资产中的权益份额。
对这3种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是不一样的。
公允价值套期中的套期工具,其公允价值变动的损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被套期项目因被套期风险形成的利得或损失也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被套期项目的账面价值。
现金流量套期工具中的有效套期部分,应当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并单列项目反映;无效套期的部分,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被套期项目若为预期交易,则原来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被套期预期交易影响企业损益的相同期间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应当按照类似于现金流量套期来进行会计处理。
(一)外币应收、应付事项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假设公司以本国货币记录各种外币事项,若对赊销、赊购的应收、应付项目进行套期保值,就可以抵消汇率变动的风险。
在这样的业务中,套期保值时的各交易环节,形成的损益,就成了企业进行外汇远期合约交易时必须处理的会计事项。
例1:X公司于20×8年12月1日购入境外Y公司价值6000元外币(FC)的存货,约定90天以后支付款项,交易日外币对人民币的即期汇率为1:1.2。
为了避免汇率变动的风险,X公司与经营外汇银行签订了将于次年3月1日按l:1.205的汇率购买6 000元外币的外汇远期合约,并在20×9年3月1日以净额方式结算该远期外汇合约。
新准则下的套期保值会计处理作者:郭怡彤来源:《财会学习》 2017年第21期摘要:财政部2017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准则拓宽了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范围,取消套期有效性评估的量化指标和回顾性评价评价要求,引入再平衡机制,对期权时间价值的会计处理进行相关规定。
文章就新准则中相关规定的修改部分与2006年《套期保值准则》进行对比,旨在对套期保值的实务操作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套期保值;会计核算处理;远期外汇合约一、新旧准则的比较(一)套期工具与被套期项目新准则中规定套期工具是指企业为进行套期而指定的、其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预期可抵消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的金融工具。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非衍生性金融资产或非衍生性金融负债可以被指定为套期工具,确定套期关系时将金融工具的排除外汇基差后的金融工具或其一定比例指定为套期工具。
旧准则中套期工具的范围仅局限为远期外汇合约、期权、期货、互换等衍生工具,非衍生金融资产或非衍生金融负债作为套期工具仅对外汇风险进行套期。
新准则取消了仅对同一利率风险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组合的一部分指定为被套期项目的限制。
己确认资产或负债、尚未确认的确定承诺、极可能发生的预期交易及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单个项目、项目组合或其组成部分均可指定为被套期项目。
被套期项目可由一组被套期项目与套期工具形成的套期关系组合构成,即采用层级化结构针对同一特定风险进行套期活动(现金流量套期中仅可以将外汇风险净敞口指定为被套期项目)。
旧准则中根据不同的特定风险对被套期项目进行了规定。
对于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特定风险,可以就该风险将套期有效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指定为被套期项目。
非金融资产或非金融负债应该就其相关的全部风险或外汇风险将非金融资产或非金融负债指定为被套期项目。
(二)套期有效性评估指定套期关系时,新准则较旧准则增加了企业应当在正式书面文件中载明套期有效性评估的内容(套期无效的原因及套期比率确定方等),不再对套期有效性评估的量化标准进行规定更加强调判断套期关系的预期性。
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一、引言套期保值(Hedge)是企业为了减少来自金融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而采取的金融工具和交易策略。
借助外汇、利率和商品期货等金融市场工具,企业可以有效地管理其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市场风险。
套期保值作为企业创造利润的一种方式,越来越得到企业的重视。
但是在实践中,企业需要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制定科学合理的套期保值策略,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才能实现预期效果,防范风险。
本文旨在就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进行探讨,以帮助企业制定实用可行的制度,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二、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的必要性随着市场的日益复杂,企业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也越来越高。
如何应对来自金融市场的风险和挑战,保护企业绩效和利润,成为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套期保值作为防范市场风险的方法之一,显得越来越重要。
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的制定,可以明确企业套期保值的目的、范围、策略、授权和执行等方面的问题。
提高了套期保值业务的透明度,保障了套期保值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同时,制度实施中的监管和管理措施,有助于会计、税务等部门合规、合法地处理企业的套期保值业务。
制度的完善和及时修改,也可以帮助企业针对金融市场和自身变化,做出更合理和高效的风险管理决策。
三、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1、套期保值的定义和目的规定企业套期保值业务的定义、范围和目的,明确套期保值是企业防范市场风险的手段之一,是为了协调企业内外部经营效果、实现组织战略目标而采取的金融管理手段。
套期保值的标准是根据营业收入、成本和贸易结构的变化,完善套期保值策略,降低市场波动对现金流和资产的风险。
2、套期保值管理的授权和责任明确套期保值业务管理的决策层和责任层次,规定套期保值业务的授权和条件,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保障套期保值业务的合规。
3、套期保值策略的制定和执行建立套期保值策略制定机制,实施严格的风险控制和监督,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
确保套期保值策略的执行,实现企业预期的目标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