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5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的物理通性:常温下,金属一般为银白色晶体(汞常温下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自然界多数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四、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1、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⑩NaAlO 2+HCl+H 2O=Al(OH)3↓+NaCl要求:1、掌握铝三角关系,能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 2、能识别和绘制铝三角相关的图象并能求解。
3、掌握相关铝及其化合物的计算。
2、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要求:1、掌握铁三角关系,能书写相关化学 方程式2、掌握相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计算。
3、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附:1、焰色反应:用于在火焰上呈现特殊颜色的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的检验。
注:观察钾焰色反应时,应透过蓝色钴玻璃,以便滤去杂质钠的黄光。
2、碳酸钠、碳酸氢钠:Na 2CO 3又叫纯碱,俗称苏打。
无水碳酸钠是白色粉末。
NaHCO 3俗称小苏打,也叫酸式碳酸钠。
它是白色粉末,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碳酸钠略小,水溶液呈微碱性,固体碳酸氢钠受热即分解。
NaHCO 3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也用于制灭火剂、焙粉或清凉饮料等方面的原料,在橡胶工业中作发泡剂。
将碳酸钠溶液或结晶碳酸钠吸收CO 2可制得碳酸氢钠。
3、氧化铝、氢氧化铝 (1)Al 2O 3俗名矾土,是一种难熔又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
它的熔点、沸点都高于2000度。
(2)氢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它既能溶于强酸生成铝盐溶液,又能溶于强碱生成偏铝酸盐溶液。
氢氧化铝可用来制备铝盐,作吸附剂等的原料。
氢氧化铝凝胶有中和胃酸和保护溃疡面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等。
10、合金:钠 钾 黄色 紫色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本章知识结构框架硅及其化合物1、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比较二氧化硅二氧化碳类别酸性氧化物_酸性氧化物晶体结构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与水反应方程式不反应CO2+H2O H2CO3与酸反应方程式SiO2 + 4HF==SiF4↑+2H2O 不反应与烧碱反应方程式SiO2+2NaOH == Na2SiO3+H2O 少:2NaOH+CO2==Na2CO3+H2O 过:NaOH+CO2==NaHCO3与CaO反应方程式SiO2+CaO 高温CaSiO3CaO+CO2==CaCO3存在状态水晶、玛瑙、石英、硅石、沙子人和动物排放2、硅以及硅的化合物的用途物质用途硅单质半导体材料、光电池(计算器、人造卫星、登月车、探测器)SiO2饰物、仪器、光导纤维、玻璃硅酸钠矿物胶、具有粘性,能做木材的防火剂。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氧)、硅、铝、铁、钙2钠的物理性质:白色金属,有金属光泽,比水密度小,熔点、沸点低,质软,是良好的导体。
易氧化,被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3钠的化学性质①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a 空气中缓慢氧化:b 在空气中加热点燃:(反应条件是加热,产生特征的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②钠与水反应:(钠与水发生剧烈反应,放出热量,小球在水面快速移动,并迅速融化,反应后容易呈碱性)4铝的化学性质:①铝在空气中表面极易生成一层稳定的氧化膜,使铝具有一定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方程式为:②铝与稀盐酸反应:③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二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铁的氧化物种类、组成、性质总结2氢氧化物3盐: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反应三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包括:2铜合金:青铜(铜、锡、铅)黄铜(锌、锡、铅、铝、铜)白铜(镍、锌、锰)3钢:碳素钢:合金钢:习题训练1下列关于钠的物理性质,正确的是()①银白色金属②质软,可以用小刀切③熔点低于100摄氏度④密度比水小⑤热和电的良导体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2焰色反应每次试验前都要用试剂洗净钵丝,这种试剂是()A碳酸钠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C硫酸溶液D盐酸溶液3下列物质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A过氧化钠B二氧化硅C五氧化二磷D氧化镁4金属钠和钠钾合金熔点()A前者大B后者大C一样大D不能确定5由钠、镁、铝、锌四种金属单质中的两种组合成合金共12g,跟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5.6L 氢气(标准状况下),那么此合金一定含有的金属是()A钠B镁C铝D锌6区别固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最好的方法是()A加热B两者与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C溶于水,比较溶解度D两者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或石灰水7在含有硝酸铜、硝酸镁和硝酸银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锌粉,最先被置换出来的是()A镁B铜C银D氢气8将一小块金属钠露在空气中最终生成的是()A白色固体碳酸氢钠B白色粉末碳酸钠C白色晶体十水碳酸钠D 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9在500毫升1mol/L的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完全反应后,除去多余铁粉,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搅拌均匀,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是()A0.5mol/L B1mol/L C0.75mol/L D不能确定10 有X种溶液,分别含有下列阳离子:铜离子、亚铁离子、镁离子、铁离子、铝离子、钠离子,只用一种试剂将他们一一鉴别()A硝酸银溶液B高锰酸钾溶液C稀氨水D氢氧化钠溶液11下例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 铁离子、铵根离子、氯离子、氢离子B亚铁离子、氢离子、碳酸根离子、氯离子C铁离子、氢氧根离子、硫酸根离子、氯离子D亚铁离子、钙离子、碳酸氢根离子、氢离子12将钠、镁、铝各0.3mol分别放入100ml 1mol/L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比A1:2:3 B6:3:2 C3:1:1 D1:1:113 甲、乙两烧杯中个盛有100ml 3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向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是()A5.4g B3.6g C2.7g D 1.8g14 欲使0.1mol/L的碳酸氢钠溶液中氢离子、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都减少,其方法是()A通入二氧化碳B加入氢氧化钠固体C通入氯化氢气体D加入饱和石灰水。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1.钠与氧气反应4Na + O 22Na2O(白色固体)2Na + O 2Na2O2(淡黄色固体)2.钠与氯气反应2Na + Cl 22NaCl(产生白烟)3.钠与硫反应2Na + S Na2S4.钠与水反应2Na + 2H2O2NaOH + H2↑2Na + 2H2O2Na++2OH-+ H2↑5.钠与盐酸反应2Na + 2HCl2NaCl + H2↑2Na + 2H+2Na+ + H2↑6.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2Na+CuSO4+2H2O Cu(OH)2↓+H2↑+Na2SO4 2Na+Cu2++2H2O Cu(OH)2↓+H2↑+2Na+7.钠与氯化铁溶液的反应6Na+2FeCl3+6H2O2Fe(OH)3↓+3H2↑+6NaCl 6Na+2Fe3++6H2O2Fe(OH)3↓+3H2↑+6Na+ 8.钠与熔融的四氯化钛的反应4Na+TiCl44NaCl+Ti9.过氧化钠溶于水中2Na2O2 + 2H2O4NaOH + O2↑2Na2O2 + 2H2O4Na+ + 4OH-+O2↑10.过氧化钠与CO2的反应2Na2O2 + 2CO 22Na2CO3+ O2↑11.过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2Na2O2 + 4HCl4NaCl+2H2O+ O2↑2Na2O2 + 4H+4Na++2H2O+ O2↑12.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NaHCO3 + NaOH Na2CO3+ H2OHCO3-+ OH-CO32-+ H2O13.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NaHCO3 + HCl NaCl+ CO2↑+ H2OHCO3-+ H+ CO2↑+ H2O14.碳酸钠溶液中滴入少量稀盐酸Na2CO3 + HCl NaHCO3 + NaClCO32-+ H+ HCO3-15.盐酸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Na2CO3 +2 HCl2NaCl + CO2↑+ H2OCO32-+ 2H+ CO2↑+H2O16.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Na2CO3 + CO2 + H2O2NaHCO3CO32-+ CO2 + H2O2HCO3-17.石灰水中加入Na2CO3溶液Ca(OH)2 + Na2CO3CaCO3↓+ 2NaOHCa2++ CO32-CaCO3↓18.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碳酸氢钠溶液NaHCO3 + Ca(OH)2CaCO3↓+NaOH + H2O HCO3-+ OH-+Ca2+CaCO3↓+ H2O19.石灰水中加入过量碳酸氢钠溶液2NaHCO3 + Ca(OH)2 CaCO3↓+ Na2CO3+ 2H2O 2HCO3-+ 2OH-+ Ca2+ CaCO3↓+ CO32-+ 2H2O 20.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 CO2↑+ H2O21.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的混合Na2CO3+BaCl2BaCO3↓+2NaClBa2++ CO32-BaCO3↓工业制钠(电解熔融的氯化钠)2NaCl(熔融) 2Na+Cl2↑2、铝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22.铝与氧气的反应4Al+3O22Al2O323.铝与氯气的反应2Al+3Cl2AlCl324.铝与硫的反应2Al+3S Al2S325.铝与稀硫酸反应2Al + 3H2SO4 2Al2(SO4)3 + 3H2↑2Al + 6H+2Al 3++ 3H2↑26.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2NaAlO2 + 3H2↑2Al + 2OH-+ 2H2O 2 AlO2-+ 3H2↑27.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应Al2O3 + 6HCl2AlCl3 + 3H2OAl2O3 + 6H+2Al 3+ + 3H2O28.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2NaAlO2 + 2H2OAl2O3 + 2OH-AlO2-+ 2H2O29.氢氧化铝与稀硝酸反应Al(OH)3 + 3HNO3Al(NO3)3 + 3H2OAl(OH)3 + 3H+Al 3+ + 3H2O30.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Al(OH)3 + KOH KAlO2 + 2H2OAl(OH)3 + OH-AlO2-+ 2H2O31.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AlCl3 + 3NaOH Al(OH)3↓+ 3NaClAl 3++3OH-Al(OH)3↓32.硝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Al(NO3)3 + 4NaOH NaAlO2+ 3NaCl Al 3+ + 4OH-AlO2-+ 2H2O33.氯化铝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至过量AlCl3 + 3NaOH Al(OH)3↓+3NaClAl(OH)3 + NaOH NaAlO2 + 2H2O总反应:AlCl3 + 4NaOH NaAlO2 + 2H2O + 3NaCl 离子方程式:Al3+ + 4OH-AlO2-+ 2H2O34.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2NaAlO2 + CO2 + 3H2O2Al(OH)3↓+Na2CO32AlO2-+ CO2 + 3H2O2Al(OH)3↓+CO32-35.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气体NaAlO2 + CO2 + 2H2O Al(OH)3↓+NaHCO3AlO2-+ CO2 + 2H2O Al(OH)3↓+HCO3-36.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NaAlO2 +HCl + H2O Al(OH)3↓+ NaClAlO2-+H+ + H2O Al(OH)3↓37.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NaAlO2 + 4HCl AlCl3 + NaCl + 2H2OAlO2-+ 4H+Al 3+ + 2H2O38.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铝溶液Al2(SO4)3+6NaAlO2+12H2O8Al(OH)3↓+3Na2SO4Al 3+ + 3AlO2-+ 6H2O4Al(OH)3↓39.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Cl3 + 3NH3·H2O Al(OH)3↓+ 3NH4ClAl 3+ + 3NH3·H2O Al(OH)3↓+ 3NH43+40.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NaAlO2+HCl+H2O NaCl+Al(OH)3↓Al(OH)3 + 3HCl AlCl3 + 3H2O总反应:NaAlO2+ 4HCl AlCl3 + NaCl + 2H2O离子方程式:AlO2-+ 4H+Al 3+ + 2H2O41.铝与氧化铁(镁带引发)(铝热反应)2Al + Fe 2O3 Al2O3+2 Fe明矾溶液中加氢氧化钡溶液至SO42-恰好完全沉淀KAl(SO4)2+2Ba(OH)22BaSO4↓+KAlO2+2H2OAl 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高温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Al2O3+3H2O工业制铝2Al2O3 (熔融)4Al+3O2↑3、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42.沸水中滴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制氢氧化铁胶体FeCl3 +3H2O Fe(OH)3(胶体) + 3HClFe3+ + 3H2O Fe(OH)3(胶体) + 3H+43.铁与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FeSO4 + H2↑Fe + 2H+ Fe2+ + H2↑44.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Fe + 2FeCl3 3FeCl2Fe + 2Fe3+ 3Fe2+45.铁与水蒸气的反应3Fe+4H2O(g)Fe3O4+4H246.铁与氯气的反应2Fe+3Cl22FeCl3(棕褐色烟)47.氧化亚铁与稀盐酸的反应FeO+ 2HCl FeCl2+H2OFeO+ 2H+Fe2++H2O48.铁红与稀盐酸的反应Fe2O3 + 6HCl 2FeCl3+3H2OFe2O3 + 6H+ 2Fe3++3H2O49.磁性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Fe3O4 + 8HCl 2FeCl3+FeCl2+4H2OFe3O4 + 8H+ 2Fe3++Fe2++4H2O50.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FeSO4 + 2NaOH Fe(OH)2↓+ Na2SO4Fe2+ + 2OH-Fe(OH)2↓51.硫酸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Fe2(SO4)3 + 6NaOH 2Fe(OH)3↓+ 3Na2SO4Fe3+ + 3OH-Fe(OH)3↓52.氯化铁溶液中滴入硫氰化钾溶液FeCl3 + 3KSCN Fe(SCN)3 + 3KClFe3+ + 3SCN-Fe(SCN)353.氢氧化亚铁与盐酸反应Fe(OH)2 + 2HCl FeCl2+2H2OFe(OH)2 + 2H+ Fe2++2H2O54.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OH)3 + 3HCl FeCl3+3H2OFe(OH)3 + 3H+ Fe3++3H2O55.氯化铁溶液与Cu反应2FeCl3 + Cu 2FeCl2+CuCl22Fe3+ + Cu 2Fe2++Cu2+56.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2FeCl32Fe2+ + Cl22Fe3++2Cl-57.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6FeBr2 +3Cl2 4FeBr3 +2FeCl32Fe2+ + Cl2 2Fe3++2Cl-58.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2FeBr2 + 3Cl2 2FeCl3 +2Br22Fe2+ + 4Br-+3Cl2 2Fe3++2Br2+6Cl-59.四氧化三铁与稀硝酸反应3Fe3O4 + 28HNO39Fe(NO3)3 + 14H2O + NO↑离子反应式:3Fe3O4 + 28H+ + NO3-9Fe3+ + 14H2O + NO↑60.氯化铁与碘化钾反应2FeCl3 +2KI 2FeCl2+I2+2KCl2Fe3+ + 2I-2Fe2++I261.氯化铁溶液里通入SO2气体2FeCl3 + SO2+2H2O2FeCl2+H2SO4+2HCl2Fe3+ + SO2+2H2O2Fe2++SO42-+4H+高温62.铁与硫的反应Fe+S FeS63.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64.氢氧化亚铁被空气中氧气氧化4Fe(OH)2+O2+2H2O4Fe(OH)365.氯化亚铁与过氧化氢溶液的反应2FeCl2 +H2O2+2HCl2FeCl3+2H2O2Fe2++H2O2+2H+2Fe3++2H2O66.硫酸亚铁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10FeSO4+2KMnO4+8H2SO4K2SO4+2MnSO4+5Fe2(SO4)3+8H2O5Fe2++MnO4-+8H+5Fe3++Mn2++ 4H2O 67.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Fe2O3+3H2O4、镁及其化合物68.2Mg+O22MgO69.3Mg+N2Mg3N270.2Mg+CO22MgO+C71.Mg+H2SO4MgSO4+H2↑72.Mg+H2O Mg(OH)2+H2↑73.Mg3N2+6H2O3Mg(OH)2+2NH3↑74.MgCl2(熔融) Mg+Cl2↑5、铜及其化合物75.Cu在硫蒸气中燃烧2Cu+S Cu 2S76.Cu在氯气中燃烧Cu+Cl2CuCl2 (产生棕黄色烟)77.铜在空气中生成铜绿2Cu+O2+CO2+H2O===Cu2(OH)2CO378.Cu和浓HNO3的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Cu+4H++2NO-3===Cu2++2NO2↑+2H2O 79.Cu和稀HNO3的反应3Cu+8 HNO3(稀)===3Cu(NO3)2+2NO↑+4H2O3Cu+8H++2NO-3===3Cu2++2NO↑+4H2O 80.Cu和浓H2SO4的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Cu+2H2SO4(浓)Cu2++SO2-4+SO2↑+2H2O 81.胆矾受热分解CuSO4·5H2O CuSO4+5H2O↑82.氢氧化铜受热分解Cu(OH)2CuO+H2O。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 )A .钠的熔点低B .钠的密度小C .钠的硬度小D .钠有强还原性2.观察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基本方法。
一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银白色――→①变灰暗――→②变白色――→③出现液滴――→④白色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 .②变白色是因为生成了碳酸钠C .③是碳酸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溶液D .④只发生物理变化3.焰火“脚印”“笑脸”“五环”,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反应”知识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B .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均有颜色C .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 .NaCl 与Na 2CO 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4.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 ( )A .加热时无气体放出B .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C .溶于水后滴加稀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D .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5.钡和钠相似,也能形成O 2-2的过氧化物,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氧化钡的化学式是Ba 2O 2B .1 mol 过氧化钠或过氧化钡跟足量水反应都生成0.5 mol 氧气C .过氧化钡是离子化合物D .过氧化钠和过氧化钡都是强氧化剂6.16.8 g NaHCO 3和7.8 g Na 2O 2在密闭容器中灼烧,充分反应后,将密闭容器保持温度为500℃。
最后容器内的物质是( )A .Na 2CO 3、Na 2O 2和O 2B .Na 2CO 3、O 2和H 2O(g)C .Na 2CO 3、CO 2、O 2和H 2O(g)D .NaHCO 3、Na 2CO 3和O 27. 200℃时,11.6 g 由CO 2和H 2O 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Na 2O 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3.6 g ,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g·mol -1)( )A .5.8B .11.6C .23.2D .46.48.下列对Na 2O 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Na 2O 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B .Na 2O 2能与水反应,所以Na 2O 2可以作气体的干燥剂C .Na 2O 2与水反应时,Na 2O 2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D .Na 2O 2与二氧化碳反应时,Na 2O 2只作氧化剂9.下列各物质的学名是:Na 2S 2O 3叫硫代硫酸钠;CaS x 叫多硫化钙;Na 2O 2叫过氧化钠;KO 2叫超氧化钾。
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简单整理1.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1).钠、铝、铁、铜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2)钠、铝、铁、铜单质的物理性质①.颜色:块状钠铝铁单质是银白色金属,纯铜是紫红色金属;粉末状的铝和铜颜色不变,粉末状的铁屑是黑色,没有粉末状的钠,钠在空气中马上氧化成白色的氧化钠,最终氧化成碳酸钠;冶金工业中铁属于黑色金属,钠、铝、铜属于有色金属。
③.熔点:钠的熔点低,钠与水反应产生的热量就可以使其熔化成小球;铝、铁、铜的熔点很高。
④.共性:不透明,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钠钾合金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铝、铁、铜可以做导线,金属的导电性:Ag>Cu>Al ;铝的延展性可以制成包装用的铝箔;铝、铁、铜可以制成各种容器等。
⑤.硬度:钠的硬度很小,可以用小刀切割;纯铝的硬度较小,铁和铜的硬度较大。
(3)钠、铝、铁、铜的重要化合物的物理性质①.氧化物的颜色:白色:Na2O 、Al2O3;黑色:FeO 、Fe3O4、CuO;淡黄色:Na2O2;红棕色:Fe2O3。
②.氧化物的溶解性:Na2O 、Na2O2溶于水生成强碱发生化学变化;Al2O3、FeO 、Fe2O3、Fe3O4、CuO不溶水。
③.氢氧化物的颜色:白色:NaOH 、Al(OH)3、Fe(OH)2;红褐色:Fe(OH)3;蓝色:Cu(OH)2。
④.氢氧化物的溶解性:溶于水的:NaOH;不溶于水的:Al(OH)3、Fe(OH)2、Fe(OH)3、Cu(OH)2;其中Fe(OH)2溶于水变色:先变成灰绿色,再变成红褐色Fe(OH)3。
(4)钠、铝、铁、铜重要化合物的物理性质的用途②.为离子共存提供判断依据:ⅰ、有颜色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黄色:Fe3+,浅绿色:Fe2+,蓝色:Cu2+;ⅱ、强碱性条件下不能共存的离子:Fe3+、Fe2+ 、Cu2+、Al3+;ⅲ、与HCO 不能大量共存(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Fe3+、Fe2+、Cu2+、Al3+。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一、钠及其化合物 1、钠(1)物理性质:质地柔软、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比水小、熔点低、导电导热性好。
(2)化学性质①与S 、Cl 2、O 2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常温:4Na+O 2==2Na 2O (白色);加热或点燃:2Na+O 2==Na 2O 2(淡黄色) ②与水反应(滴入酚酞:浮、熔、游、响、红)2Na+2H 2O==2NaOH+H 2↑——2Na+2H 2O==2Na ++2OH -+H 2↑(金属钠保存在煤油或者石蜡油中) ③与酸反应(先与酸反应)2Na+2HCl==2NaCl+H 2↑——2Na+2H +==2Na ++H 2↑ ④与盐溶液反应(先与水反应)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现象:浮、熔、游、响、蓝色(黑色)沉淀 2Na+2H 2O==2NaOH+H 2↑——2Na+2H 2O==2Na ++2OH -+H 2↑2NaOH+CuSO 4==Cu (OH )2↓+Na 2SO 4——2OH -+Cu 2+==Cu (OH )2↓ 2、钠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物和过氧化物(漂白性强氧化性) Na 2O+H 2O==2NaOH ——2Na 2O 2+2H 2O==4NaOH+O 2↑ Na 2O+CO 2==Na 2CO 3——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NaHCO 3+HCl==NaCl+H 2O+CO 2↑反 少量:+H 过量:↓反不反应二、铝及其化合物 1、铝(1)物理性质:铝为银白色轻金属,有延展性,熔点660℃。
(2)化学性质①与S 、Cl 2、O 2等非金属单质反应常温在空气中钝化,高温或在纯氧中燃烧:4Al+3O ₂==2Al ₂O ₃ 2Al+3Cl ₂==2AlCl ₃ (点燃)、2Al+3S==Al ₂S ₃ (加热) ②在沸水中反应缓慢(氧化铝保护) ③与酸反应常温在浓硫酸或浓硝酸中钝化2Al+6HCl==2AlCl ₃+3H ₂↑——2Al+6H +==2Al 3++3H ₂↑④与碱溶液反应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2Al+2OH -+2H 2O==2AlO 2-+3H 2↑ ⑤铝热反应2Al+Fe ₂O ₃=高温=Al ₂O ₃+2Fe 、8Al+3Fe ₃O4=高温=4Al ₂O ₃+9Fe 2、铝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物与酸反应:Al ₂O ₃+6HCl==2AlCl ₃+3H ₂O ——Al ₂O ₃ +6H +==2Al 3++ 3H ₂O 与碱反应:Al ₂O ₃+2NaOH==2NaAlO ₂+H ₂O ——Al ₂O ₃+2OH -==2AlO 2-+H ₂O (2)氢氧化物与酸反应:Al(OH)3+3HCl==AlCl 3+3H 2O(可用来中和胃酸)——Al(OH)3+3H +==Al 3++3H 2O 与碱反应:Al(OH)3+NaOH==NaAlO 2+2H 2O ——Al(OH)3+OH -==AlO 2-+2H 2O 热稳定性:2Al(OH)3=加热=Al 2O 3+3H 2O (3)盐AlCl 3+3NaOH==Al(OH)3↓+3NaCl ——Al 3++3OH -==Al(OH)3↓AlCl 3+3NH 3·H 2O==Al(OH)3↓+3NH 4Cl ——Al 3++3NH 3·H 2O==Al(OH)3↓+3NH 4+NaAlO 2+HCl+H 2O==Al(OH)3↓+NaCl——AlO 2-+H ++H 2O==Al(OH)3↓2NaAlO 2+CO 2+3H 2O==Na 2CO 3+2Al(OH)3↓——2AlO 2-+CO 2+3H 2O==2Al(OH)3↓+CO 32- NaAlO 2+CO 2+2H 2O==NaHCO 3+Al(OH)3↓——AlO 2-+CO 2+2H 2O==Al(OH)3↓+HCO 3-AlCl 3+3NaAlO 2+6H 2O==4Al (OH )3↓——Al 3++3AlO 2+6H 2O==4Al(OH)3↓ 三、铁及其化合物 1、铁(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良好的金属光泽、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
学习笔记与氢氧化钠现象:产生白色沉淀,快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FeCl2+2NaOH==F e(O H)2↓+2NaCl4F e(O H)2+O2+2H2O==4F e(O H)3现象:产生红褐色沉淀FeCl3+3NaOH==F e(O H)3↓+ 3NaCl与KSCN溶液无现象产生血红色Fe3++3SCN-==Fe(SCN)3氧化(还原性)主要表现:还原性,举例:2FeCl2+Cl2 ==2FeCl3表现:氧化性,举例:2FeCl3+Fe==3FeCl2相互转化FeCl2FeCl3:2FeCl2+Cl2 ==2FeCl3FeCl3 FeCl2:2FeCl3+Fe==3FeCl2名称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化学式F e(O H)2F e(O H)3颜色、状态白色固体红褐色固体水溶性难溶于水难溶于水与酸反应F e(O H)2+2HCl==FeCl2+2H2OF e(O H)2+2H+==Fe2++2H2OF e(O H)3+3HCl==FeCl3+3H2OF e(O H)3+3H+==Fe3++3H2O氢氧化亚铁露置空气中4F e(O H)2+O2+2H2O ==4F e(O H)33、铁三角二、本章典型题剖析1、滴加依次不同,试验现象不同(1)稀Na2CO3溶液与稀盐酸间的反应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起先时无气体产生,达到肯定量后才有气泡冒出,由少到多的过程中依次发生下列反应:是NaOH。
若将1克该样品放入含有HCl 3.65克的盐酸中使其完全反应后,残酸再用50克2%的NaOH溶液恰好中和反应,蒸干溶液,所得固体的质量是多少克?解:所得固体是NaCl ,是5.85克[小结]本题数据众多,反应物不纯,过程困难。
若按常规方法,一步步分析计算,不但费时还易出错,若仔细分析就会发觉,最终所得固体物质NaCl中全部的Cl全来自于HCl中的Cl1、有5.1gMg–Al合金,投入500mL 2mol/L HCl中,金属完全溶解后,又加4mol/LNaOH 溶液VmL,得最多沉淀8.6g,则V等于A. 425mLB. 560mLC. 250mLD. 500mL2、铝三角转化及铝的图像问题(1) 向Al3+的溶液中加入强碱(OH―)现象:先出现白色溶液后消逝方程式:Al3++3OH―==A l(O H)3↓A l(O H)3+OH― ==AlO2―+H2O图像:(2) 向强碱溶液中加入Al3+现象:先没有沉淀后出现并不消逝方程式:Al3++4OH―==AlO2―+2H2O3AlO2―+Al3++6H2O==4A l(O H)3↓图像:(3) 向AlO2―溶液中加入H+现象: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白色沉淀渐渐溶解。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的化学性质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自然界多数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二、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离子)反应方程式。
3④①2Na + O 2 Na 2O 2 ②2Na + 2H 2O =2Na + + 2OH -+H 2 ↑③2Na 2O 2 + 2H 2O = 4Na ++4OH -+O 2↑ ④2Na 2O 2 + 2CO 2 = 2Na 2CO 3 + O 2⑤CO 2+2OH -=CO 32-+H 2O ⑥OH -+ CO 2= HCO 3-⑦Na 2CO 3 + Ca(OH)2= CaCO 3 ↓+2NaOH ⑧HCO 3-+ OH - = H 2O + CO 32-⑧2NaHCO 3Na 2CO 3 +H 2O +CO 2 ↑ ⑨CO 32-+H 2O+ CO 2= 2HCO 3-2、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离子)反应方程式。
3△①4Al+ 3O 22Al 2O 3 ②2Al + 6H + = 2Al 3++3H 2↑③2Al + 2OH - +2H 2O = 2AlO 2- + 3H 2↑ ④Al 2O 3+6H +=2Al 3++3H 2O⑤Al 2O 3 + 2OH - = 2AlO 2- + H 2O ⑥Al(OH)3 + 3H += Al 3++ 3H 2O⑦Al(OH)3 + OH - = AlO 2- +2 H 2O ⑧2Al(OH)3Al 2O 3+3H 2O⑨Al 3+ + 3 NH 3·H 2O = Al(OH)3↓+ 3NH 4+ ⑩AlO 2-+ CO 2 + 2H 2O = Al(OH)3 ↓+ HCO 3- 3、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离子)反应方程式。
①③⑥Fe 3O 4 Fe FeCl 2 Fe(OH)3⑩①3Fe +2O 2 Fe 3O 4 ②2Fe + 3Cl 2 3FeCl 3③Fe + 2H += Fe 2++H 2↑ ④Fe 2++2OH -= Fe (OH)2↓⑤Fe(OH)2 + 2H += Fe 2++2H 2O ⑥4Fe(OH)2 + O 2 + 2H 2O = 4Fe(OH)3⑦Fe(OH)3 + 3H += Fe 3++ 3H 2O ⑧Fe 3++3OH - = Fe(OH)3↓⑨2Fe 2++ Cl 2 = 2Fe 3++ 2Cl - ⑩2Fe 3+ + Cu = 2Fe 2+ + Cu2+2Fe 3+ + Fe = 3Fe 2+4、其它相关方程 2Na + Cl 22NaCl 2Na + S = Na 2S 研磨爆炸 Cu + Cl 2CuCl 2澄清石灰水通入 少量CO 2+Ca 2++2OH -=CaCO 3↓+H 2O 继续过量CO 2 + CaCO 3+H 2O = Ca 2++2HCO 3-Mg+2H 2O(热水)=Mg(OH)2+H 2↑ 2Fe 2++ 2H ++ H 2O 2 = 2Fe3++ 2H 2OFe 2O 3 + 6H += 2Fe 3++ 3H 2O Fe 3O 4 + 8H += Fe 2++ 2Fe 3++ 4H 2O FeO + 2H += Fe 2++ H 2O 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2Na+2H 2O+Cu 2+= Cu(OH)2↓+2Na ++ H 2↑ 三、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者金属与非金属)融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钠、铝、铁、铜等与氧气、水、酸、碱、盐溶液的反应情况2、掌握钠的化学性质3、通过有关实验及科学探究活动,提高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总结表达能力。
活动一:探究金属具有共同的化学性质1.画出Na Mg 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其结构特点,判断它们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做氧化剂还是还原剂?为什么?2.课本P46图3-2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一些实验:分别写出四幅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指出①、②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将③、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改成离子方程式。
①铝丝与硫酸铜反应形成铜树、②镁条燃烧、③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形成银树、④镁条与盐酸反应。
归纳: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有金属共同的化学性质是:通常能与等发生反应。
活动二、实验探究金属钠、铝与氧气的反应1.探究钠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实验3—1】切开金属钠前先观察钠的表面,以便与切后进行比较。
切割金属钠在玻璃片上进行。
记录观察的现象:该反应化学方程式:【实验3—2】把一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放在坩埚里,加热。
记录观察的现象:该反应化学方程式:2.探究铝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与氧气的反应①将未打磨和已经打磨的铝箔分别在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思考: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日常使用的铝制餐具为何经久耐用?活动三、实验探究金属钠、铁与水的反应1.探究钠与水的反应【实验3—3】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块绿豆大的钠放到水中记录观察的现象:该反应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离子方程式:2.探究高温下铁与水的反应实验装置见课本P50图3-8,实验装置包括几部分。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活动四、实验探究金属铝与氢氧化钠反应【实验3—3】在2支小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盐酸和5mL氢氧化钠溶液,再分别加入一小段铝片。
一段时间后,将点燃的木条分别放在两支小试管口。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一、本章内容概述金属知识是无机化学中很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
其中铁是应用最广、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铝是仅次于铁,目前已广泛应用的另一种金属材料,钠是典型的活泼金属,铜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之一,钛是稀有金属的典型代表。
它们在工业生产、科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用途,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安排在第三章学习,既体现了密切联系实际的思想,又可巩固、复习前述章节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物质的量等内容。
钠、铝、铁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也是高考的热点之一。
二、学习方法指导1.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初步认识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重要意义。
3.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实验,提高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培养实验意识、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
4.以金属知识的学习为线索,通过阅读、查阅资料、讨论和概括等,培养获取知识及信息加工的能力。
通过比较、归纳等,逐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5.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等的学习,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6.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积极提出问题,培养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等。
三、高考命题趋势1、各种代表金属的性质和反应现象2、综合运用一些重要化合物的性质进行解题3、铝、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和Fe、Fe2+、Fe3+的相互转变的氧化还原反应。
4、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金属回收的重要意义。
1.《考试大纲》中对金属元素及化合物这块内容可分成二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是钠、镁等典型的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第二部分是其他金属(如铁和铝)元素的化合物。
每年的化学高考试题中往往都要考查到典型金属。
其中,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镁、铝及其化合物的内容在逐渐增加,如它们在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物质的鉴别与推断等题型中都大量出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篇一:【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三、金属化合物的性质: 1、氧化物2、氢氧化物3、盐四、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1、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2、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3、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附:1、焰色反应:用于在火焰上呈现特殊颜色的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的检验。
注:观察钾焰色反应时,应透过蓝色钴玻璃,以便滤去杂质钠的黄光。
2、碳酸钠、碳酸氢钠:Na2CO3又叫纯碱,俗称苏打。
无水碳酸钠是白色粉末。
NaHCO3俗称小苏打,也叫酸式碳酸钠。
它是白色粉末,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碳酸钠略小,水溶液呈微碱性,固体碳酸氢钠受热即分解。
NaHCO3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也用于制灭火剂、焙粉或清凉饮料等方面的原料,在橡胶工业中作发泡剂。
将碳酸钠溶液或结晶碳酸钠吸收CO2可制得碳酸氢钠。
3、氧化铝、氢氧化铝(1)Al2O3俗名矾土,是一种难熔又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
它的熔点、沸点都高于2000度。
(2)氢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它既能溶于强酸生成铝盐溶液,又能溶于强碱生成偏铝酸盐溶液。
氢氧化铝可用来制备铝盐,作吸附剂等的原料。
氢氧化铝凝胶有中和胃酸和保护溃疡面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等。
10、合金: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课标要求1.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2.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要点精讲一、本章知识结构框架二、本章知识结构梳理(一)硅及其化合物 1、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比较篇二:化学必修1第三章知识点总结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及方程式1.金属钠(1)是一种的固体.它的,钠很,,(2)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2.钠放置在空气中先,再变是因为氧化3反应,过氧化 4盖风化是化学变化区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可用1. 与CaCl2反应有无沉淀2.与酸反应剧烈程度3碱性强弱4稳定性2. 碳酸钠与盐酸互滴时中刚开始无现象,后有气泡3除杂: Na2CO3固体(NaHCO3)加热; Na2CO3溶液(NaHCO3)适量NaOHNaHCO3溶液(Na2CO3)足量CO21.Al和OH互滴现象不同:OH滴到Al中先沉淀后澄清;Al3+到OH-中先澄清后沉淀---Al3++3 OH=Al(OH)3 ↓Al(OH)3 + OH = AlO2 +2 H2O3+--3+Al3++4OH-= AlO2-+2 H2O2. NaAlO2 和盐酸-互滴现象不同:盐酸滴到NaAlO2中先沉淀后澄清; NaAlO2 滴到盐酸中先澄清后沉淀AlO2-+H++H2O=Al(OH)3 ↓Al(OH)3 + 3H+= Al3++3H2O.AlO2-+4H+ = Al3++ 2H2O 2.实验室制取Al(OH)3碱须用氨水3.铝,氧化铝,氢氧化铝与碱反应,碱必须是强碱4.明矾的化学式KAl(SO4)2·12 H2O,可做净水剂原因是Al3++ 3 H2O = Al(OH)3(胶体)+ 3H+ 5.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是物理变化;钠的焰色是黄色,钾的焰色是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实验中用盐酸洗铂丝;实验步骤:烧,蘸,烧,洗1制备Fe(OH)2注意:亚铁盐溶液必须新制,保证无氧氛围2铁盐可做净水剂原因是Fe3与水反应形成Fe(OH)胶体:Fe3++ 3 H2O = Fe(OH)3(胶体)+ 3H+ 3.合金的硬度一般高于各成分金属,熔点一般低于各成分金属;铁合金可分为生铁和钢第三章化学反应归纳 1、钠在空气中燃烧 2Na + O2Na2O2 钠块在空气中变暗 4Na+O2=2Na2O2、2Na + 2H2O = 2 NaOH +H2 ↑2Na + 2H2O = 2Na++ 2OH-+H2 ↑3、2Na2O2 + 2H2O = 4NaOH +O2 ↑ 2Na2O2 + 2H2O = 4Na++4OH -+O2↑Na2O+H2O=2NaOH4、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5、苏打(纯碱)与盐酸反应①盐酸中滴加纯碱溶液 Na2CO3+2HCl = 2NaCl +H2O+CO2↑CO32-+2H+= H2O+CO2↑②纯碱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Na2CO3 + HCl =NaHCO3 + NaClCO32-+ H+= HCO3-NaHCO3+HCl=NaCl+H2O+CO2↑ HCO3-+H+= H2O +CO2↑ 6、2NaHCO3△Na2CO3 + H2O +CO2 ↑7、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HCO3-+ OH -=H2O + CO32- 8.Na2CO3+H2O+CO2 = 2NaHCO39.2NaHCO3+Ca(OH)23 + 2H2O+Na2CO3NaHCO3+Ca(OH)23+H2O+NaOH10.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 1、铝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4Al + 3O2点燃2Al2O32. 2Al + 6HCl = 2AlCl3 +3H2↑ 2Al +6H+=2Al3++3H2↑3. 2Al+2NaOH +2H2O = 2NaAlO2 +3H2↑2Al + 2OH -+2H2O = 2AlO2-+3H2↑4. Al2O3 + 2NaOH2NaAlO2 +H2OAl2O3 + 2OH -= 2AlO2-+ H2O5.Al2(SO4)3 +6NH3·H2O=2Al(OH)3↓+(NH4)2SO4 Al3++ 3 NH3·H2O =Al(OH)3↓+ 3NH4+6.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Al(OH)3 + 3H+= Al3++ 3H2O 7.Al(OH)3 + NaOHNaAlO2 +2 H2O Al(OH)3 + OH-= AlO2-+2 H2O8 2Al(OH)32O3+3H2O++9.Al3 + 3 H2O = Al(OH)3(胶体)+ 3H11.Al3++3 OH-=Al(OH)3 ↓ Al(OH)3 + OH-= AlO2-+2 H2OAl3++4OH-= AlO2-+2 H2O12.AlO2-+H++H2O=Al(OH)3 ↓Al(OH)3 + 3H+= Al3++3H2O.AlO2-+4H+ = Al3++ 2H2O 13.2AlO2-+CO2+3H2O=2 Al(OH)3+ CO32-1. 高温下铁与水反应3Fe + 4H2O(g)高温Fe3O4 + 4H22. 铁与盐酸反应 Fe + 2HCl = FeCl2 +H2↑ Fe + 2H+= Fe2++H2↑3. 氧化铁溶于盐酸中Fe2O3 + 6HCl =2FeCl3 + 3H2OFe2O3 + 6H+= 2Fe3++ 3H2O 4.Fe3O4+8H+=Fe2++2Fe3++4H2O5.Fe2O3+3CO=2Fe+3CO26.FeCl3 + 3NaOH =Fe(OH)3 ↓+3NaClFe3++ 3OH -= Fe(OH)3 ↓ 7.FeCl2 + 2NaOH =Fe(OH)2 ↓+2NaClFe2++ 2OH -=Fe(OH)2 ↓ 8. 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化4Fe (OH)2 + O2 + 2H2O = 4Fe (OH)39.Fe(OH)2+2HCl=FeCl2+2H2O 10.Fe(OH)3+3HCl=FeCl3+3H2O11. 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 2FeCl2 + Cl2 = 2FeCl3 12. 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 2FeCl3 + Fe = 3FeCl213.2Fe3++ Cu= 2Fe2++ Cu2+14.3SCN- + Fe3+=Fe(SCN)32 Fe2++ Cl2 = 2 Fe3++ 2Cl- 2Fe3++ Fe =3Fe2+篇三:【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课标要求1. 了解钠、铝、铁、铜与氧气、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情况,了解金属共性,掌握个性。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3)
【课标解读】1.掌握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性质
2. 掌握Fe3+、Fe2+的主要性质及相互转化
2.掌握Fe3+、Fe2+的检验方法
【旧知回顾】铁与稀盐酸反应:
铁在氧气中燃烧:
铁与水蒸气反应:
【新知探索】
三铁的重要化合物
1 铁的氧化物
预习教科书P59,填写下表
2 铁的氢氧化物
预习教科书P60,填写下表
3 铁盐和亚铁盐
(1)Fe3+的检验:所用试剂为
现象为
(2)Fe3+和Fe2+的转化
通过预习各举一个反应实例
Fe3+→Fe2+
Fe3+→Fe2+
【基础自测】
1. 上海世博园地区的一座大型钢铁厂搬迁后,附近居民将不再受到该厂产生的棕红色烟雾的烟,你估计这一空气污染物可能含有
A.FeO粉尘 B.Fe2O3C.Fe 粉尘 D.碳粉
2.下列关于Fe3+和Fe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Fe2+的水溶液为浅黄色
B.Fe3+的水溶液为浅绿色
C.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Fe3+溶液加入含SCN-的溶液,立即出现红色沉淀
3.下列物质的颜色叙述正确的是
A.Fe2O3——黑色B.MgO ——白色
C.FeCl3溶液——红褐色D.Fe(OH)2——灰绿色
【预习疑问】
【知识构建】:
【重难点突破】:
三铁的重要化合物
1 铁的氧化物
写出FeO、Fe2O3、Fe3O4分别与HCl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铁的氢氧化物
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
方法一: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与用不含O2的蒸溜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
(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4溶液时还需加入________。
(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
(3)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
这样操作的理由是_______。
方法二:在如图3-2装置中,用NaOH溶液、铁屑、稀NaSO4等试剂
制备。
(1)在试管I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
(2)在试管Ⅱ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
(3)为了制得白色Fe(OH)2沉淀,在试管I和Ⅱ中加入试剂,打
开止水夹,塞紧塞子后的实验步骤是___
(4)这样生成的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铁盐和亚铁盐
把氯化亚铁溶液中的Fe2+氧化为Fe3+,而不引进金属离子或其它原溶液中不含有的阴离子。
写出你能想到的方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随堂反馈】
1.证明溶液中是否有Fe2+,其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①加少许酸化的KMnO4溶液②加少许氯水③滴加少许KSCN溶液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③②
2.能使铁溶解,但不能生成沉淀的溶液是()
A.稀H2SO4B.FeCl3溶液C.CuSO4溶液D.FeSO4溶液
3.证明某溶液只含有Fe2+而不含有Fe3+的实验方法是()
A .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 溶液后显红色
B .先滴加KSCN 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
C .滴加NaOH 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变灰绿,最后呈红褐色
D .只需滴加KSCN 溶液
4.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 3+Cu =2FeCl 2+CuCl 2。
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A. 烧杯中有铜无铁 B. 烧杯中有铁无铜
C. 烧杯中铁、铜都有
D. 烧杯中铁、铜都无
5. 将Na 2O 2投入FeCl 2溶液中,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 .生成白色沉淀、有气泡产生
B .生成红褐色沉淀、有气泡产生
C .生成浅绿色沉淀、有气泡产生
D .生成黑色沉淀,有气泡产生
【过关训练】
1.硫酸亚铁溶液含有杂质硫酸铜和硫酸铁,为除去杂质,提纯硫酸亚铁,应该加入下列哪
种物质
A .锌粉
B .镁粉
C .铁粉
D . 铝粉
2.将Fe 、Cu 、FeCl 2、FeCl 3、CuCl 2盛于同一容器中充分反应,如Fe 有剩余,则容器中只
能有的金属或金属离子是 A .Cu 、Fe 3
+
B .Fe 2+、Fe 3+
C .Cu 、Cu 2+、Fe
D .Cu 、Fe 2+
、Fe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FeCl 2溶液中通入Cl 2:Fe 2++Cl 2→Fe 3++2Cl
-
B .Ba(OH) 2溶液与盐酸的反应 OH -
+H + = H 2O C .Al(OH) 3沉淀中滴加盐酸 Al(OH) 3+3H + = Al 3++3H 2O D . AlCl 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 3++4OH -
→-2AlO +2H 2O
4.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Fe NH SCN Cl 34++
--、、、
B .Na H NO SO 34
2++--
、、、 C .Fe 2+ H + Na + NO 3-
D .Fe NH Cl OH 24++
--、、、
5.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 2+离子,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
Fe2+离子转变成Fe3+,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结合的能力.服用维生素C 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酸性
B. 碱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
7.在三氯化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完全反应后,剩余的固体的质量与所加铁粉的质量相等。
混合溶液中三氯化铁与氯化铜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3
B.2:7
C.2:3
D.2:1
8.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A.Mg2+、Al3+、Fe2+ Array B.H+、Mg2+、Al3+
C.H+、Ba2+、Al3+
D.只有Mg2+、Al3+
9..除杂质,写出所加试剂及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FeCl2 (FeCl3)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FeCl3 (FeCl2)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收获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