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纤维的发展历史

化学纤维的发展历史

化学纤维的发展历史
化学纤维的发展历史

化学纤维的发展历史

一.世界化学纤维发展简史

自古以来,人类的生活就与纤维密切相关。5-10万年前,随着体毛的退化,人类开始用兽皮、树皮和草叶等天然衣料遮体保温。以后,人类掌握了将植物纤维进行分离精制的技术。1万年前,人类已能直接使用羊的绒毛。在中国、埃及和南非的早期文化中,都有一些关于用天然纤维纺纱织布的记载,这可以追溯至公元前3000年。例如,亚麻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在中欧使用。棉在印度的历史之久犹如欧洲使用亚麻。蚕丝公元前2640年就已在我国被发现,商朝的出土文物证明,当时高度发达的织造技术中已经使用了多种真丝。羊毛也已在新石器时代末在中亚细亚开始使用。因此可以说,现在作为天然纤维广泛使用的麻、棉、丝、毛等,在公元前就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应用。

与天然纤维悠久的历史相比,化学纤维的历史还很短。尽管Hook在1664年于“Micrographia”一书中已经就提出化学纤维的构思,但由于当时科学家无法了解纤维的基本结构,因此在开发化学纤维时显得茫然无措,这导致这一美好的设想在200多年后才成为现实。

1846年,德国人F.Sch?nbein通过用硝酸处理木纤维素制成硝酸纤维素。1855年,G.Audemars获得了世界化学纤维发展史上的第一个专利。他提出用硝酸处理桑树枝的韧皮纤维,溶解于醚和酒精混合物后通过钢喷嘴进行抽丝。1862年,法国人M.Ozanam提出了使用喷丝头纺丝的设想。1883年,英国人J.W.Swan

1

取得了用硝化纤维素的醋酸溶液纺丝、随后进行炭化生产白炽灯丝的专利。他还认为这种丝可用于纺织,而把它称为“人造丝”。同年,法国人Chardonnet 获得了用硝酸纤维素制造化学纤维的最著名的专利,并于1891年在Besancon以工业规模生产硝酯纤维(硝酸纤维素纤维),这标志着世界化学纤维的工业化开始。随后,各种形式的人造纤维素纤维(包括铜氨纤维、粘胶纤维和醋酯纤维)相继问世。而硝酯纤维由于纺织用性能不如粘胶纤维而发展缓慢。

1857年德国人Schweizer发明了制备铜氨纤维素的方法。1890年Despassie 提出了由铜氨溶液制备纤维素纤维的方法。德国在Aachen附近的Oberbruch首先用铜氨法生产纤维素纤维,并且于1899年成立了Enka公司的前身Glanzstoff公司,实现了铜氨纤维的工业化。以后Bemberg公司进一步发展了铜氨法。铜氨纤维由于要以价格较高的铜氨作溶剂,在成本上无法与比粘胶纤维竞争,因此只用作少数纺织品和人工肾。

1891年,三个英国人C.F.Cross、E.J.Bevan和C.Beadle发明了把纤维素溶解成溶液的新方法——粘胶法,并于1892年在英国和德国取得专利。德国H.V.Donnersmarck公司取得了在中欧地区使用此专利的许可,于1901年建厂,但直到1910年仍不能正常生产。英国Courtaulds公司购买了这一权利,于1904年首先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世界第一个大规模生产的化学纤维品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将结束时,人们就用切断粘胶长丝的方法生产短纤维。1921年,德国Premnitz工厂生产出了可用于纺织的粘胶短纤维。在此期间,还开发了工业用的高强力粘胶长丝。

与此同时,1869年,德国人P.Schützenberger以实验室规模研究成功使用醋

2

酸酐进行纤维素的乙酰化。1904年,Bayer染料公司根据德国人A.E.Eichengr ün的发明,申请了纺制醋酯纤维的专利,但拖延了20多年才由IG-Farbenindustrie 和Glanzstoff公司合资在1926年投产。而美国Cellanese公司在1924年首先实现了醋酯纤维的工业化。醋酯纤维在纺织领域的用途局限于里子布等,因此发展不快。但它一直在香烟过滤嘴的材料领域大献身手。

从20世纪初期起,还出现了各种再生蛋白质纤维。1904年,药剂师F.Todtenhaupt发明了从牛乳中提炼酪素蛋白质进行纺丝制备酪素蛋白质纤维的方法。但此法直到30年代才由A.Feretti在意大利Snia公司使之在生产上成熟。40年代初,英国Courtaulds公司也开发了酪素蛋白质纤维。1938年,英国ICI公司制备了花生蛋白质纤维。30-40年代,美国学者R.A.Boyer研制成功大豆蛋白质纤维。1938年,日本油脂公司也开发了大豆蛋白质纤维。1939年,美国Core Product refining公司将从玉米中提炼的蛋白质进行纺丝制得了玉米蛋白质纤维。1948年,美国Vaiginia Carolina 化学公司了开发了玉米蛋白纤维。但早期研制的再生蛋白质纤维因纤维力学性能差、技术难度大等原因,在市场上没有取得重要的地位。英国的花生蛋白质纤维早在“Atdil IC”1957年停产,美国的玉米蛋白质纤维“Vicara”和大豆蛋白质纤维“Soylon”也只进行过短期生产。其中日本东洋纺公司的酪素蛋白质纤维“Chinon”1968年成为世界化学纤维的十大发明之一。但其主成分是酪素蛋白质和丙烯腈的接枝共聚物。由于原料成本过高,而且其强力不足,耐热性能不好,至今未大量使用。

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1938年前),可以称为人造纤维的创新与起步阶段。由于如第二节所所述,人造纤维是化学纤维的一个分支,因此当然也是化学纤维的创新与起步阶段。其特点是一大批以纤维素和蛋白质为原料的人造纤维品种陆续问世,特别是粘胶纤维已经开始大规模生产,弥补了天然丝的严重不足。当然,玻璃纤维也有古老的历史,而且在20世纪30年代有了改进,在商业上变得重要起来。因此,它在第一代人造纤维中也应该有一席之地。

但化学纤维家族中的另一个分支——合成纤维,直至人造纤维工业化半个世

3

纪以后,随着人工合成高分子的大量问世和现代高分子概念的确立,才登上历史舞台。

1913年,德国人F.Klatte取得用合成原料制造聚氯乙烯纤维的第一个专利。1931年,德国IG化学公司采用F.Klatte的发明,于1934年实现了聚氯乙烯纤维的工业化,使它成为世界上最早生产的合成纤维。但由于其耐热性差等缺点,发展缓慢。

合成纤维发展史上最有名的是聚酰胺(尼龙)纤维。1928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W.H.Carothers发表了关于缩聚成链状分子和环状分子的研究。这一开拓性工作导致了合成纤维时代的真正开始。1935年春,他用己二胺和己二酸成功合成聚酰胺66,并纺成丝条。Du Pont公司于1938年建立了中间试验厂,1939年成功生产了当时称为”Nylon”的聚酰胺66纤维,并于1940年投放市场,成为世界上第一种大规模生产的纺织用合成纤维大品种。在这期间,德国IG公司的P.Schlack 成功合成了聚酰胺6,1938年用聚酰胺6首先纺制成粗单丝,1940年又纺成长丝,称之为“Perlon”。但由于战争关系,直到1950年才进行“Perlon”的大规模生产。聚酰胺纤维用途广泛,产量至今仍然在化学纤维家族中排名第二。聚酰胺纤维的问世还开了熔体纺丝技术的先河。因为以前所有的化学纤维均采用干法纺丝工艺(例如醋酯纤维)或湿法纺丝工艺(例如粘胶纤维、硝酯纤维、铜氨纤维、聚氯乙烯纤维,后者以后也采用干法纺丝)。

1930年,W.H.Carothers发明了脂肪族聚酯,但熔点过低不利于熔体纺丝。1941年,英国“Calico Printers Association”染整公司的J.R.Whinfield和J.T.Dickson研究成功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缩聚,并于1944年采用熔体纺丝试制成丝条。1947年,英国ICI采用熔体纺丝技术实现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的工业化。DuPont公司从英国买了专利,于1953年进行聚酯纤维“Dacron”的大规模生产。聚酯纤维用途广泛,产量至1972年起超过聚酰胺在化学纤维家族中排名第一。

1894年,法国化学家C.Mouraeu首先制得聚丙烯腈。由于不能进行熔体纺丝,许多美国和德国公司于40年代开始寻找聚丙烯腈溶剂的研究。1934年,德国I.G.Farbenindustrie公司的H.Rein以季胺盐和NaSCN、ZnCl2等无机盐的浓水溶液

4

为溶剂,进行了聚丙烯腈湿法纺丝的试验。1942年,H.Rein和美国DuPont公司的R.C. Houtz各自确定了以二甲基甲酰胺作聚丙烯腈的溶剂。DuPont公司于1944年在Wagnesboro建立了一个试生产工厂,1950年选择干法纺丝路线实现了聚丙烯腈纤维“Orlon”的工业化。

聚乙烯醇在1927年在德国合成。1931年,W.O.Hermann和W.Haeheel开始聚乙烯醇的湿法纺丝试验。但由于这种纤维易溶解于水,实用价值不大。1939年,日本樱田一郎通过对聚乙烯醇纤维进行缩甲醛化和热处理等研究,制成了耐热水性能良好的纤维。该纤维于1950年由日本投入工业化生产。

德国Bayer公司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开发聚氨基甲酸酯弹性纤维。1941年起采用二异氰酸酯加聚法合成了聚氨基甲酸酯弹性体。1949年,通过反应纺丝法制备了聚氨基甲酸酯弹性纤维。1959年,美国Du Pont公司通过干法纺丝路线实现了聚氨基甲酸酯弹纤维“Lycra”的工业化。

1954年,Zieglerf采用低压聚合方法,制成了可以纺丝的高密度聚乙烯。G.Natta 改变了催化剂成分,制成了等规聚丙烯。1957年,Zieglerf-Natta催化剂广泛应用于丙烯聚合。1960年,意大利Montefibre公司实现了聚丙烯纤维的工业化。

这一期间开发的人造纤维有三醋酯纤维(1954年),开发的合成纤维还有聚乙烯、聚苯乙烯、聚偏氯乙烯、聚四氟乙烯等,但产量均不大。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主要是聚酯、聚酰胺、聚丙烯腈和聚丙烯纤维。近年来,聚氨基甲酸酯弹性纤维发展很快,2005年全球生产能力达到45.17万吨。表1归纳了主要化学纤维的发明和工业化年份。

表1主要化学纤维发展史

纤维名主成分发明年份工业化年份

硝酯纤维硝化纤维素的碱化物1855年G.Audemars (法)

纺丝,脱硝法1891年Chardonnet(法)

铜氨纤维纤维素1857年Schweizer(德)

铜氨法

1890年Despassie

由铜氨溶液制纤维1889年Vereinigte Gianzstoft A.G.(德)

5

粘胶纤维纤维素 1891年Cross,Bevan,Beadle(英)

粘胶法

1904年Courtaulds(英)

醋酯纤维二醋酸纤维素 1869年Schutzenberger(德)

三醋酸纤维素合成

1903~1905年Miles(英)

三醋酸纤维素加水分解1924年Cellanese(美)

聚酰胺66 1935年Carothers(美)

用己二胺和己二酸合成聚酰胺66并

纺成丝条1939年DuPont (美)

聚酰胺纤维

聚酰胺6 1938年P.Schlack,

纺制粗单丝1950年IG (德)

聚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酯1941年Whinfield和Dickson(英)

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缩聚

1947年

ICI(英)

1953年

DuPont (德)

聚丙烯腈纤维聚丙烯腈1942年,H.Rein(德)、Houtz(美)

溶剂二甲基甲酰胺1950年DuPont (美)

聚乙烯醇纤维聚乙烯醇缩甲醛 1931年, Hermann和Haeheel(德)

聚乙烯醇湿法纺丝试验

1939年樱田一郎(日)

缩甲醛化和热处理1950年

仓敷人造丝(日)

聚氨酯弹性纤维聚氨基甲酸酯弹性体1941年,Bayer公司(德)

合成聚氨基甲酸酯弹性体1959年DuPont (美国)

聚丙烯纤维等规聚丙烯 1954年,G.Natta(意)

合成等规聚丙烯1960年Montefibre(意)

从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可以称为合成纤维创新与起步、人造纤维快速成长的阶段。其特点是许多合成纤维品种陆续问世,特别是聚酰胺、聚酯和聚丙烯腈这三种最重要的合成纤维在50年代相继投产。同时,人造纤维(主要是粘胶纤维)由品种开发向规模化转变,产量快速飙升,至1950年产量已达161.2万吨(表2),占化学纤维总产量的94.4%。

表2 全球化学纤维产量(万吨)

年份化学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

1920 1.5 1.5 /

6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168.1

255.9

331.0

546.9

813.6

1063.8

1371.8

1551.0

1763.8

2576.7

2930.0

3790.0

161.2

229.4

260.8

345.6

343.6

320.1

324.2

301.0

273.6

298.61)

230.0

330.0

6.9

26.5

70.2

201.3

470.0

743.6

1047.6

1250.0

1490.2

2278.1

2600.0

3460.0

1)不包括lyocell 纤维

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可以称为人造纤维趋于成熟、合成纤维快速成长的阶段。人造纤维的产量虽然仍在增加(表2),但从60年代中期起增加的速率趋于平稳(平均年增长率从1950-1960年的 4.93%下降至1960-1970年2.03%)。而合成纤维由品种开发向规模化转变,产量快速飙升,由1960年的70.2万吨增加至1975年的743.6万吨(表2),占化学纤维总产量的比例由1960年的20.9%上升至1975年69.7%,并且于1968年首次超过了人造纤维。特别是聚酯纤维,发展十分迅速。这时,化学纤维工业发展到了生产高效化、自动化、大型化阶段,大型的生产厂不断投产以满足实际生活中的需要,产量突飞猛进,成为经济价值很高工业的一个代表,令人不得不惊叹其如此快速的进步。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经济发达国家的化学纤维工业进入了成熟阶段,增长速率开始放慢;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正处于成长阶段。因此从那时起至今,化学纤维的发展趋势有两个特点。一方面,化学纤维的用途不断扩大,特别是装饰和产业领域用途的比例逐渐增加。因此,世界化学纤维的总产量继续增加,但增加的速率明显放慢,平均年增长率从1960-1970年的9.41%下降至1970-1980年5.36%,人造纤维甚至一度出现了负增长。合成纤维2005年的产量也出现了负增长(比2004年降低了0.3%)。另一方面,化学纤维市场的竞争加剧。为了扩大产品的用途、增加产品的竞争力,各纤维生产厂商更加重视新产品开发,力争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化学纤维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发展重点由“量”转向“质”、

7

由常规产品转向新产品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一个特点是新产品大量涌现。既有第一代化学纤维的改性,又有新一代化学纤维的研发。如果按性能划分,从20世纪30年代至50年工业化的化学纤维大品种,可以称为第一代化学纤维或常规化学纤维。这些纤维主要用于服装领域。新一代化学纤维主要指前面述及的差别化纤维、功能纤维和高性能纤维。由于差别化纤维是从常规纤维大品种衍生出来的新产品,其中有的产品(例如有色纤维)随着产量扩大,又成为常规化学纤维。

这个阶段的另一个特点是持续时间长。其源头可以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例如,1960年的粘胶基碳纤维、仿真丝(三角异形),1962年的间位芳族聚酰胺纤维,1965年的对位芳族聚酰胺纤维,1967年的中空纤维人工肾,1970年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等。开发的高潮在80、90年代。一大批差别化纤维产品从技术转化为产品。其中光Monsanto公司就于1987年推出了250多种有色纤维。日本则于1988年推出了“新合纤”。高性能纤维的产量在增加,品种在增多。聚苯并双噁唑(PBO)纤维是其代表。远红外、抗紫外线、负离子等一批新的功能纤维相继问世。同时,被称为作为第三代化学纤维的智能纤维开始崭露头角,例如美国Gateway公司(现更名为Outlast技术公司)于1997年开始生产和销售蓄热调温纤维。

在开发化学纤维新产品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新的纺丝方法。其中主要有异形喷丝孔纺丝、复合纺丝、干湿法纺丝、冻胶纺丝、液晶纺丝、乳液纺丝、载体纺丝、相分离纺丝、离心纺丝、涡流纺丝、闪蒸纺丝、高速气流熔喷、静电纺丝以及薄膜切割和原纤化法等。

这一阶段已持续到21世纪,有机-无机杂化纤维、纳米纤维等的研究正方兴未艾,而且还将延续下去。特别是智能纤维,它在21世纪将充分显示其作为第三代化学纤维的魅力。

最后,还应该提到另外一类重要的纤维——生态纤维。它与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化学纤维不同,与其他纤维的区分不是其性能,而是其与环境的关系。由于化学纤维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三废",特别是粘胶纤维的生产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而且现有的合成纤维以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为基础,其大部分废弃物不

8

可降解,因此研究开发资源可再生、生产过程清洁、废弃物可降解的纤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成为国际研究开发的热点。

生态纤维的研发可以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例如,1962年美国Cyanamid 公司用聚乳酸制成了性能优异的可吸收缝合线。1969年美国Eastmann Kodak取得了纤维素新溶剂甲基吗啉氧化物(NMMO) 的专利。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有一批生态纤维实现了工业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莱赛尔(Lyocell)纤维和聚乳酸纤维。此外甲壳素和壳聚糖纤维、胶原纤维、海藻酸纤维等虽然在服装领域的用量不大,但在医疗领域已经取得重要地位。而曾经在30、40年代昙花一现的大豆蛋白质纤维等再生蛋白质纤维,也因为具有生态纤维的特征而重新受到重视。

二.中国化学纤维发展简史

我国的化学纤维工业是新兴的工业。1949年以前,我国的化纤工业几乎是空白(只有上海和丹东有两家不生产的粘胶纤维厂)。解放后,中国大陸首先用自己的技术重点发展粘胶纤维。1958年,开始发展合成纤维,创建了上海合成纤维实验工厂,着手研究锦纶、腈纶、涤纶和维纶等品种。1962年,建立了全国第一家采用国产化设备生产锦纶长丝和短纤维的工厂——上海化纤九厂。1963年,北京引进日本可东丽公司维纶生产技术,建立了1万t/y生产线。1965年,兰州化纤厂从英国Courtaulds公司引进NaSCN一步法腈纶成套技术开始工业化生产腈纶。70年代随着石油化工的兴起,通过引进技术建设了一些石油化工和合成纤维基地。我国的化纤工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其发展速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表3 )。

表3 世界一些国家的化纤生产发展速度比较

国家中国日本西德

时期 1970年10万t/y

1980年 100万t/y 1950年10万t/y

1967年100万t/y

1950年 10万t/y

1973年 96万t/y

化纤产量

增加十倍所花时间 16年 17年 23年表4和表5为中国大陆各类化学纤维在上世纪的产量和年平均增长率。

9

表4 中国大陆化学纤维产量(万吨)

年份化学纤维合成纤维人造纤维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1.07

5.01

10.09

15.48

45.03

94.78

164.80

288.53

694.16

1645.20

0.03

0.52

3.62

6.57

31.41

77.06

143.18

244.99

629.52

1527.10

1.04

4.49

6.47

8.91

13.62

17.73

21.63

43.54

66.64

188.50表5 中国大陆化学纤维产量的增长趋势(%)

年份年平均增长率(%) 1970~1980年 2.96

1981~198516.0

1986~199011.7

1991~199514.2

1996~200016.7

2001~200514.75

从表4和表5可知,中国大陆的化纤工业发展迅速,20世纪60年代产量增加十倍,70年代翻两番。在1981~200年的二十年间,产量大约以15%的年平均增长率增加。1985年的生产量约为945万吨,而2000年则增长为694万吨,生产量扩大到7倍以上。

中国大陆的化纤工业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起步阶段:解放初至1965年。以粘胶纤维为起点,中间生产了点锦纶,后期引进维纶和腈纶为发展合成纤维做准备,其中北京维尼纶厂1万t/y的维纶为代表性工程

(2)奠基阶段:1966~1980年。方针与起步阶段不同,注重原料与路线配套,重点转移到合成纤维。在金山建立了上海石化总厂(涤纶 2.2万t/y,腈纶4.7万t/y,维纶3.3万t/y);四川利用天然气新设了维纶设备;辽阳成立辽阳石油化纤公司(锦纶66、涤纶和丙纶以及 PE),天津引进日挥、东洋纺等设备,成立

10

11

天津石油化工公司(涤纶)。以上几个大公司1980年的合成纤维生产能力达到31万t/y 。

(3)高速发展阶段:1981~1992年,以合成纤维为主,注意多品种的发展。在这期间,中国大陆最大的化纤联合企业——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建成投产,并建设二期;上海石化总厂二期、大庆、齐鲁、燕山等石油联合企业纷纷上马,化纤产量迅速增加,从1980年的45万t 增加到1992年达211.4万t ,年平均增长率达14%,已发展成为具有涤纶、锦纶、腈纶、维纶、丙纶、氨纶和粘胶纤维等品种较齐全的产业。中国大大陆化纤工业的发展跃上了一个台阶,产量已居世界第三位。

(4)稳固发展时期:1993~至今。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中国大陆化纤产量仍有较大增长,但工业效益明显下降,这预示着化纤工业依靠高投入,高价格政策维持高额利润的高速发展时期已经结束,并进入凭借技术、品种、质量、成本、销售等优势进行激烈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稳固发展时期,因此纺织总会对“八五”计划进行了调整,提出“八五”后三年及90年代中国大陆化纤工业发展必须实现三个过渡,即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外延向内涵发展、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向效益要发展速度的路子,增强自我竞争和应变能力。

进入新世纪以后,世界化学纤维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度波动较大,2004年最高,达到7.7%;而2005年增长率为零(表6)。但中国大陆的化学纤维工业继续快速发展,化学纤维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仍然高达二位数(表6),2005年化学纤维的产量接近1700万吨,占世界化纤维产量的42.7%,而且产量连续8年占世界第一位。特别是中国大陆的聚酯纤维产业,覆盖了世界聚酯纤维和纱线总贸易的50%以上。2005年,在工业长丝、短纤维、纺织长丝这三种聚酯纤维产品的产量上都处于增长状态的国家和地区,只有中国大陆。相反,韩国、中国台湾省在该产业的总产量却降低了65万吨。西欧、美国和日本聚酯纤维的总产量也分别下降了4.7%到6.7%。

表6 世界和中国大陆化学纤维产量的增长趋势

份掖 国陆耖愚

12 产吨蔗(夭) 长掖 谐耱徙(%) 产吨蔗(夭)长掖 谐耱徙(%)

2001 3190 0.6 828.23 18.42

2002 3370 6.0 991.20 20.11

2003 3519 4.9 1161.31 17.55

2004 3770 7.7 1424.54 20.29

2005 3770

0.0 1645.20 14.75

中国大陆化学纤维生产量虽然发展较快,但至2010年,人均纤维消费量将从200年的13kg 增加到18kg ,而且中国大陆每年新增加人口约为一千多万人,因此人均纤维消费量要达到预定目标仍是比较艰巨的。另外,目前中国大陆占了全球纺织品贸易总量的1/4,未来国际上很少有国家能够代替这一格局。根据中国大陆人多耕地少的具体情况,今后纺织纤维的增长主要靠化学纤维的发展。因此,中国大陆的化学纤维工业还将继续发展。但另一方面,在加入WTO 之后,质量的提升將比产量的增加更为重要。因此,中国大陆化纤工业在十一五计划期间将不再追求过去的高增长率,而将化学纤维产量的年增长率设定在5.3~7.6%之间,以重点改善化学纤维的质量。

我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阶段,重要事件及其特点 新闻传播学院 播音与主持艺术 刘星酉 2008106135

中国与公共关系的最初的接触 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时期,现代公共关系便已经传入台湾和香港并得到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在香港地区,一些跨国公司在其分公司内部设立公共关系机构,聘用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从事公共关系工作,他们开展的公共关系活动一般具有比较高的水平。此后,企业、酒店和宾馆纷纷设立了自己的公共关系部门,社会上涌现出一批公共关系专业公司,公共关系从业人员迅速增加,公共关系以其独特的社会作用在香港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公共关系在港台地区的健康发展,为其传入中国大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公共关系这种新兴的职业开始被中国的企业所接受。 公共关系在中国大陆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 (1)1981-1991:萌芽和普及阶段 国门的打开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使得现代公共关系这一新生事物得到迅速传播。在此期间,出现了第一个企业公关部、第一家专业公关公司、第一个地方公关组织以及第一份公关刊物。 (2) 1991-2001:专业和职业发展阶段 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体制的逐步完善,促使公共关系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1991年4月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CIPRA)成立以后,遵循"指导、协调、服务、监督"的八字方针,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积极推进中国公关业的职业化、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设立了两年一届的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举办两年一次的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进行年度行业调查和行业工作研讨会,在全国范围开展公关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认证工作。这些工作极大地推动了本地公关公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加入我们这一行业。随着社会公众对公共关系认知的提高,中国公关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公共关系在中国大陆的发展以一些重大的公关事件的发生为里程碑: 1984年4月28日,北京长城饭店在其美籍公关部经理的策划下,把美国总统访华的答谢宴从人民大会堂的宴会厅搬到了刚刚开业的北京长城饭店。来自全世界各地的500余名记者把里根连同长城饭店一起推销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1984年,广州的白云山制药厂率先挂出了国内第一块国有企业公共关系部的招牌。白云制药厂的声明也随着其赞助的足球赛事和收购的歌舞团的南征北战而威名四播。 1984年,全球最早成立(1927年)的世界第二大公关公司伟达公关(Hill & Knowlton) 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该公司亚洲地区经理认为在中国首都没有公共关系机构是不可想象的。 1985年1月,深圳总工会举办了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家公关培训班。公关的左右开始为企业所重视,成为了企业战略的组成部分。 1985年8月,世界上最大的公关公司博雅合资新华社下属的中国新闻发展公司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公关公司-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 1985年9月,深圳大学首先设立了公共关系专业,开设公关的必修和选修课程。从此公关进入高等学府的讲堂。到1987年,国家教委正式把公共关系列入行政管理、工业经济、新闻学等专业的必修课。

新时期当代文学史对《林海雪原》的评价

新时期当代文学史对《林海雪原》的评价 摘要:文学史是文学经典化的历史,是权力话语的体现,具有权威性、规范性。作为八大红色经典之一的《林海雪原》,在当代文学史中经历了被抬高、受轻视到逐渐受到客观对待的变化,每一次变化都是对主流文学规范、权威话语的呼应。当代文学史对《林海雪原》的评价,不仅反映出小说自身的意义和价值,而且在深层次上显示出文学史从单声部叙述走向多声部、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当代文学史《林海雪原》评价变迁 新历史主义认为历史是史学家的经验,是史学家制造出来的。同样,文学史也是一部由文学家史学家不断书写的文本化历史,“凸显或压抑的对象,又同当代意识形态彼此呼应、相互纠缠”[1]。因此,文学史的格局不是一成不变的,经典的重新选择与阐释都是与特定的话语规范密切相关。文学史的每一次重大改写,都反映了权力话语力量的改变。而新时期当代文学史对小说《林海雪原》的评价正体现出不同时期当代文学史观的转换,因此,重现《林海雪原》这一段曲折的文学史旅途,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进入新时期,文学史家的任务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确立新中国形象转向完成“拨乱反正”与建立当代文学学科化。“重写文学史”更是对文学史思想观念一次大的冲击,

推动文学史由政治话语向知识话语、个人话语转变,政治标准不再是唯一的评价尺度,审美、文化等一系列新的角度进入文学史视野。《林海雪原》在新时期文学史上的变化正体现着新的书写标准的逐渐确立。 一、新时期当代文学史对小说传奇性、现代性、通俗性几方面新的看法 1.传奇性 新时期之前的文学史已经提到了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借鉴以及传奇性,而这一时期,文学史家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入地分析小说的传奇性,并提出了新的看法。 陈思和《当代文学史教程》对《林海雪原》内在民间叙事结构进行分析认为:《林海雪原》是“一部利用传统的民间文化因素来表现战争的成功之作”。在人物性格配置上“受到民间传统小说的‘五虎将’模式这一隐形结构的支配” [2];在结构布局上“带有比较明显的‘两军对阵’的思维模式,而且在传奇的意义上更加夸张了所谓‘好人特别好,坏人特别坏’的模式”[3]。 孟繁华等人《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第二版),从文学想象角度出发,认为《林海雪原》等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是“传奇行驶中的民族性的建构”,注重挖掘《林海雪原》中的民族风格,“一个想象的民族共同体,在阅读感知中建立起来,这就是‘形式的意识形态’,人民在原有的形式框架

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把握国内外公共关系的现状,剖析公共关系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认识公共关系的社会历史必然性,更好瞻望公共关系的未来发展。 学习方法:以识记为主,领会公共关系作为一门职业和学科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发展的历史轨迹,把握公共关系发生与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尤其需要通过阅读,了解公共关系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以及公共关系在中国的未来走势。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起源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学科,最早产生于美国。但公共关系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作为人类一种朴素的思想意识观念,作为人类一种不自觉的社会活动却早已问世

了。 一、古代时期-----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 1.考古学家发现,远在公元前1800年伊拉克原一种农业公告,很有点像现代社会某些农业组织公共关系部的宣传资料。 2.在古希腊,社会对于沟通技术非常重视.有些深谙沟通学问的第一流演说家常常被推为首领。 古罗马独裁者儒略·凯撒的纪实著作(高卢战记)被公共关系同业工会主席李利·比诺称为“第一流的公共关系著作”。 希腊人认为,较强的修辞能力是参与政治过程的基本条件之一,因为政治家与公众之间的桥梁是靠修辞来架筑的。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经典著作《修辞学》被西方公共关系学界认为是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书籍。 3.在我国古代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和军事活动中,亦有许多类似于公共关系活动的成功范例。

1)古代的游说活动 2)古代帝王对民意的重视 3)古代商业经济领域的诚信原则“和” 4)古代军事领域“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这仅仅是“类似”而已,公共关系其源头并不在古代,而在近代的美国。美国19世纪中叶风行的报刊宣传活动,可以说是公共关系的发端时期,其代表人物是巴纳姆(Phines T.Barnum)。 二、巴纳姆时期------现代公共关系的发端19世纪中叶在美风行的报刊宣传活动,被认为是现代公共关系业的“前身”。 “报刊宣传活动”,是指一个组织为了自身的目的和利益,雇佣报刊宣传员在报刊上进行宣传活动,以制造舆论,扩大影响。 当时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巴纳姆。巴纳姆的信条是“凡宣传皆好事”。 当时,这种把新闻媒介视为异己,或利用

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

从1978年至今,中国的经济改革已在各种阵痛中行进了整整20年,目前正经历着“边际效益递减”的痛苦历程。而推根溯源,改革“边际效益递减”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所有发生在经济领域的问题,其根源却深植于非经济领域,根本不是单纯的经济改革所能奏效。这一切意味着继续改革需要解决几个认识上的问题﹕第一,为什幺需要对改革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和检验而这种检验与审视为什幺又必须超越意识形态的限制﹖第二,一个国家的改革单纯局限于经济领域是否明智﹖第三,改革中的公正问题居于何种地位,是否需要对改革作出价值判断﹖ 对改革必须进行批判性审视 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场改革,都是对旧秩序的一种颠倒和社会利益的重新配置,势必要遭到各种各样的反对。为什幺我国在80年代会出现那种以意识形态标准来划分改革与反改革阵营的情况﹖原因在于人们刚 从“文革”的阴影中走出来,非常担心左的回潮,担心走回头路,所以才会出现这种局面﹕谁对改革持有批评意见,谁就会被看作是反改革派。这种划分过于简单,改革中出现问题,应该允许有识之士通过各种渠道尤其是公开的传媒指出来,采取“驼鸟政策”回避问题无且于问题的解决。 笔者认为,对改革的批判应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改革目标的批判,二是对改革过程的批判,三是对改革方略的批判,四是对改革手段的批判。考察发展中国家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矛盾﹕所有的不发达国家在政策上都赞成更大的平等,它们在计划工作中通常突出地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当作一个实际的目标。事实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府会宣布政府的目标是通过让极少数的特权阶层更富有来创造更大的不平等,它们都自称坚持平等理想并正在制度层面上落实这一理想。但实际情况却表明﹕赞成更大平等的郑重宣言与明显的更大不平等的趋势之间存在着自相矛盾的问题。对于这个矛盾的解释必须与不发达国家的权力分配联系起来,比如当代中国正是在改革过程中,严重变形的权力之手介入国家资源分配,才导致在短短十多年内,迅速走完从平均主义到贫富差距过大这一段漫长的路。这一点说明,我们必须要对前20年的改革手段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和检验,否则就无法解决层层累积的社会问题。 要言之,对改革过程偏差的批判的着力点应该回到改革过程发生的原点来。这个原点就是﹕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权力大规模地介入国家资源配置。这里仅举两例﹕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我国有两项计划经济体制的遗产不可不处理,一是国家资源的管理配置,二是庞大的国有资产。我国现在的“仿真市场经济体制”与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有一个最主要的差别,那就是资源配置不是由市场这

八万九千字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笔记[1]

绪论 本书所论及的现代西方哲学泛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西方各国产生和流传的非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西方哲学从近代到现代的转折 西方哲学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发生过三次重大的转折:从古希腊哲学转向中世纪哲学;从中世纪转向近代西方哲学;从近代西方哲学转向现代西方哲学。从“文艺复兴”到黑格尔这一近代欧洲哲学的人文精神突出地表现为理想主义精神,上帝的万能被代之以理性的万能。哲学家们大都自觉地把作为认识主体的人与作为其对象的(客体)的世界区分开来,即把心灵和肉体、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区分开来,并由此来探讨主体如何认识和作用于客体、客体如何作用和呈现于主体。哲学基本问题非常明确地表现为主客、灵肉、心物、思有关系问题。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途径是理性反思,因此,这个由认识论转向所开辟的哲学的新时代被称为理性(或反思)的时代。 但由于对理性的不正确理解、以及主客分离的理论前提,近代西方哲学却又走向了独断论、思辨的形而上学和二元论。人的理性成了与人的活生生的现实存在相分离的思辨理性(表现在唯理论和思辨哲学家那里)或工具理性(表现在经验论者和实验自然科学家那里)。人和世界都被狭隘化了。人的存在被抽象化为理性的化身,世界成了由人的理性所构成的世界。主客、心物、灵肉的分裂使人要么沦落为一架没有血肉、更没有灵魂的机器,要么成为形而上学体系中的一个环节,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的自由、尊严和全面发展消失不见了,近代西方哲学转到了它过去所反对的东西方面。 近代西方哲学之走向终结既是一种根本性的变更,又是一种自然的发展。从笛卡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前到文艺复兴)到黑格尔的近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其基本特点是从主客、心物、思有等二元分立出发运用理性来构建形而上学的体系――已完成了它的发展历程,在某些方面成了哲学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现在需要从整体上对它重新加以反思甚至扬弃了。但这种变更是一种自然的发展,因为它既合乎哲学和思想文化本身发展的逻辑,又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换言之,这种变更既有思想和文化(包括自然科学)发展的根源(认识根源),又有社会历史根源。 19世纪中期(可往前推到19世纪30年代黑格尔逝世或更早一些)前后的一段时期是现代西方哲学开始形成的时期。一些哲学家,其中最突出的是叔本华和克尔凯郭尔,向传统的理性主义公开提出挑战。他们认为以往哲学从主客、思有、灵肉等二元分立出发所进行的研究只能及于现象界,而不能达到人和世界的本真存在。因此,必须超出二元分立的界限,转向对人及事物本身的研究,转向非理性的直觉,转向强调个人的独特个性、生命、本能,恢复和维护人的本真存在,发现和发挥人的内在的生命力和创造性。他们的观点发展成为现代西方哲学中一种重要的思潮,即“人本主义”或“非理性主义”思潮。另有一些哲学家(特别是英法实证主义者)则着重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思辨性,强调哲学应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应成为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和认识论。他们否定哲学对事物本质和客观规律的探求,否定哲学作为世界观的意义,认为哲学应以描述经验事实为范围、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他们要求建立一种排除思辨形而上学、追求实证(经验)知识的可靠性和确切性的哲学。他们由此开创了现代西方哲学中的“科学主义”思潮。除了上述两大思潮之外,还有一种较多地保留着传统形而上学、甚至思辨唯心主义特征的第三种思潮,即形而上学和宗教哲学思潮。 如果将整个西方现代哲学的理论走向与近代哲学作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现代西方哲学至少于以下四个方面在不同程度上超越了后者,即对作为体系哲学的思辨形而上

公共关系发展历程

公共关系的定义 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P.R.,简称“公关”)是由英文“Public Relations”翻译而来的,中文可译为“公共关系”或“公众关系”,不论是其字面意思还是其实际意思基本上都是一致的,都是指组织机构与公众环境之间的沟通与传播关系。关于公共关系的各种定义有很多,一般指一个社会组织用传播手段使自己与相关公众之间形成双向交流,使双方达到相互了解和相互适应的管理活动。这个定义反映了公共关系是一种传播活动,也是一种管理职能。 现代公共关系发展的过程(世界) (一)单向吹嘘式的公共关系(巴纳姆时期) 单向吹嘘式的公共关系是“职业公共关系的前奏”,以“报刊宣传活动”为代表。 19世纪上半叶的美国,随着政治民主化的推进、公众地位的提高,大众传播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报刊宣传活动”就是在这时开始风行起来的。它是指一些公司或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雇佣专人在报刊上进行宣传的活动。在19世纪30年代,美国《纽约时报》率先发起了一个“便士报运动”,即以一便士就可以买到一份报纸。该报以其低廉的价格和关切大众的内容获得全社会的认可和接受,并使政府部门及各类巨头们竞相争取,成了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社会舆论工具。报纸便宜、内容好,发行量自然大增,许多公司和组织便看重了这一媒体;然而发行量大、成本高,广告费也猛涨,一些大公司和巨头们为了节省这笔昂贵的广告费,便纷纷花钱雇一些记者或宣传员来编造关于自身与组织的新闻甚至“神话”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达到宣传本组织形象的目的,于是便兴起一场声势浩大的“报刊宣传活动”。 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报刊宣传员是费尼斯·泰勒·巴纳姆(PhineasTaylorBarnum)。巴纳姆是一家马戏团的老板,以制造和杜撰“神话”而闻名于世。他所处的时代是公共关系的重要演变时期,其影响至今依然存在。 巴纳姆最典型的宣传是制造了这样一个神话:马戏团有一名叫海斯的黑人女奴,在100年前曾经抚养过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这一消息发表后引起了轰动。巴纳姆乘机以各种笔名向报社寄去表明不同看法的“读者来信”,引起一场争论。于是很多人抱着好奇心纷纷到马戏团要看个究竟,使马戏团票房收入猛增。海斯死后,尸体解剖表明,她才活了80多岁,根本不像巴纳姆宣传的那样活了160多岁,也根本不可能抚养过华盛顿总统。可巴纳姆却宣称,他本人也是受骗者。实际上巴纳姆早已从这场他策划的争论中得到了好处。 巴纳姆恪守的信条是“公众要被愚弄”,“凡是宣传皆是好事”。他这种不择手段地为自己或自己代表的组织进行吹嘘、欺骗、制造“神话”,全然不顾公众利益、不顾职业道德的行为,是完全违背现代公共关系宗旨的,是公共关系史上不光彩的一页,这一时期被称为“公众被愚弄的时期”和“公共关系的黑暗时期”。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 名词解释: 1、伤痕小说:产生于70 年代末至80 年代初 . 开山之作为刘心武的《班主任》, 因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得名 , 主题主要于展示“文革”给人民大众带来的精神与肉体创伤的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王亚 平《神圣的使命》、丛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宗璞《我是谁》. 张贤亮《邢老汉与狗的故事》;长篇小说:莫应丰的《将军吟》、古华的《芙蓉镇》、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2、反思小说:主要指1979 至 80 年代初出现的对解放后几十年曲折历史和人的现实处境等进行反思的小 说. 发轫之作: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 , 其他代表性作品有中短篇小说:《李顺大造屋》、《绿化树》等;长篇小说:《古船》等 . 与伤痕小说内容上有交叉 , 是伤痕小说的深化 . 但存在偏重于政治反思 , 文化反思不够等缺陷 . 3、先锋小说:中国文坛80 年代中后期出现的 , 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 学气息的小说创作流派. 又叫后新潮小说、“拟现代派”. 主要代表作家有马原、残雪、苏童、格非、余华、叶兆言、孙甘露、洪峰、北村等人. 三大特点:( 1)话语的叛逆性,即对权威叙事话语的颠覆与反抗. ( 2)形式的前卫性, 即大胆尝试最新的文体试验. ( 3)形态的多样性, 即现代派小说(余华、残雪)、后现代主义小说(马原)、解构主义小说(王朔)、新历史主义小说(苏童)等. 4 、女性主义小说:指80 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我国女性作家描写女性独特的社会、情感经历、带有鲜明 女性性别特征的小说. 对女性的自我认同与男权话语的抗拒是其中心价值取向. 代表作家有林白、陈染等. 5、朦胧诗:崛起于70 年代末期、 80 年代初期 , 是新时期初期出现的现代诗潮, 其名来源于一篇诗评《令人 气闷的“朦胧”》, 诗歌既有主题或内容上哲理的思考, 又有写法上现代诗艺如象征手法的运用. 代表诗人有: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等人. 7、寻根小说:对民族文化或传统文化与地方文化进行反思、审视与批判的小说, 其目的主要在于发掘民族 文化传统的活用资源, 重铸民魂或民族精神, 同时在全球化语境下参预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对话. 所谓寻根 , 就是寻求民族文化之根. 代表作家有贾平凹、韩少功、阿城等. 其特点是:一超越政治视角, 走向文化视角 . 二是追寻民族文化之根, 参预与世界文学的对话. 8、新写实小说:指(1)80 年代后期开始出现、( 2)书写普通人的生存状态或生存本相、(3)在价值取向、叙事风格与审美趣味方面有别于传统现实主义特别是“革命”现实主义小说的写实主义小说. 代表作家有池莉、方方、刘恒、刘震云等. 二、知识点: 反思小说:高晓声的反思小说, 从农民个体命运中反思历史的曲折. 如其作品《李顺大造屋》. 农民李顺大一生造屋的曲折经历. 1 )第一次:大跃进将造屋材料全部充公.2 )第二次:造屋之钱被文革被造反派头 头骗走或抢走.3 )第三次:文革中买造屋材料处处碰壁.4 )第四次:改革即将来临的1977 年 , 终圆造屋梦 .

公共关系发展的历史

一、阐述公共关系发展的历史。(论述、1页) 公共关系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是有着悠久历史的。 古代西方的类公关。外国古代利用各种艺术形式、宣传工具、演讲和人际交往等手段去影响公众的观点和行为,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初期。古代埃及、巴比伦、波斯、古希腊、古罗马,统治者就一方面利用武力、一方面用舆论手段来控制社会,处理与民众的关系。这可以算是早期公共关系的萌芽。 主要代表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注重具体方法技术研究,如演讲,修辞,逻辑,旨在说服他人。亚里斯多德的修辞学强调怎样用语音来影响听众的艺术。 中国是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蕴藏着深刻而丰富的公共关系思想与活动,可追溯到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孔子、孟子、老子、鬼谷子、韩非子、董仲舒王安石等安邦治国方案及政治活动中体现了古代公共关系思想。如老子提倡“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思想;墨子主张“兼爱”、“非攻”的与人为善的交往原则;兵家认为“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原则;法家以“性恶论”应用法、术、权、势来管制民众;纵横家则提倡“远近交攻,纵横捭阖”的思想;儒家孔子提出“仁政”忠恕之道、信义为重,孟子提出“君轻民重”、君王应体恤民情。古代公共关系重视民心所向,调节施政措施;守信用,重信誉;重视人际关系,强调人和的重要作用。 纵观中西方古代的公共关系,都带有浓厚的功利性;盲目的,被动的进行原始状态的公共关系,本能的自发行为,没有明确的公共关系意识;与其他活动交织在一起没有分化出来;主要发生在政治领域,不涉及经济。 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诸多不同,但在社会的长期不断发展中,都为现代的公共关系积淀了一定的经验。19世纪中期,公共关系开始由原始向现代、由朦胧向清晰、由零星向系统、由感性向理性的历史性转变。到了20世纪,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开始在美国出现。 现代公共关系的发展大体经历了菲尼斯·巴纳姆时期、艾维·李时期、爱德华·博内斯时期以及斯科特·卡特李普和弗兰克·杰弗金斯时期,基本走向成熟。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向全世界延伸,公共关系发展职业化、行业化,理论规范化、国际化,主体多元化,全方位发展。1955年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在英国伦敦成立,总部在日内瓦。80年代进入中国大陆,这些年全国逐渐开始公关教育,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公关人才。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日益密切,国家对公共关系变得更加重视。尤其是社会与信息高速发展,国家更需要掌握公关主动权。

中国的历史发展(全)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始于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前,是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的时间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的时间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清朝后期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和清朝的灭亡

中华民国初期北洋军阀的统治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 建国后的头三年,肃清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建立了各地各级的人民政府,没收了官僚资本企业并把

儒学发展的新阶段

儒学发展的新阶段——理学 (理学 理学有两种意思,可以指古代的理学,也可以指现代自然科学的理学,古代的理学是指宋朝以后的新儒学,又称道学。嘉祐治平年间(1056年—1067年),理学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了王安石(荆公)新学、司马光(温公)朔学、苏轼的蜀学、二程(程颢、程颐)兄弟的洛学(含张载的关学)为代表的理学四大派;现代科学上所说的理学通常是指研究自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科学,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天文、地质、地 理等等。) 理学 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理学起源 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潮。又称道学。它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时代,清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但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各种不同学派;狭义的理学,专指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即程朱理学。理学是北宋以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理论表现,是中国古代哲学长期发展的结果,特别是批判佛、道哲学的直接产物。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持续时间很长,社会影响很大,讨论的问题也十分广泛。 理学对儒学的发展体现在?

理学对儒学的发展体现在吸收佛、道思想,完成对宇宙、自然的思考,弥补了孔孟儒学的不足和缺陷,简言之,理学使儒学成为可解释万事万物的哲学,只是这种解释与儒家伦理直接联系,使理学继续为封建统治所用,在元朝时成为官方哲学 理学研究内容 概括说来,理学讨论的问题主要有:①本体论问题,即世界的本原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理学家虽然有不同的回答,但都否认人格神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张载提出气本论哲学,认为太虚之气是万物的本原。二程建立“天即理”的理本论哲学,认为观念性的理是世界的本原。朱熹提出理为“本”,气为“具”的学说。②心性论问题,即人性的来源和心、性、情的关系问题。张载提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和心统性情的学说,认为天地之性来源于太虚之气。程颢提出了心即天以及性无内外的命题,把心、性、天统一起来。程颐则提出性即理的命题,把性说成形而上之理。朱熹认为心之本体即是性,是未发之中;心之作用便是情,是已发之和;性和情是体用关系,而心是“主宰”。③认识论问题,即认识的来源和认识方法问题。张载首先提出“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两种知识,并提倡穷理尽性之学,成为理学家共同讨论的问题。二程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学说;朱熹提出“即物穷理”的系统方法;陆九渊强调“反观”;王守仁则提出“致良知”说,认为格物致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从而完成由内向外的认识路线。 理学流派 理学流派纷纭复杂,北宋中期有周敦颐的濂学、邵雍的象数学、张载的关学、二程的洛学、司马光的朔学,南宋时有朱熹的闽学、陆九渊兄弟的江西之学,明中期则有王守仁的阳明学等等。尽管这些学派具有不同的理论体系和特点,但按其基本观点和影响来分,主要有两大派别,二程、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 说明 宋明时期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包括以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前者认为‘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后者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主观意识是派生世界万物的本原。也叫道学或宋学。 理学代表人物

新历史主义发展历程

新历史主义发展历程 背景略述: 新历史主义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斯蒂芬*格林布拉特首次提出。在80年代达到了发展高峰并成为英美文学与文化批评领域内颇有影响的跨学科,多方向的重要理论流派和批评思潮。90年代以后,逐渐呈现出衰弱的趋势。 产生的背景:20世纪西方文论,总体呈现出不断创新但又昙花一现的主旋律。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符号学和解构主义等流派,都告别了“历史”而进入“形式”,历史意义让位于语言的解析。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再一次将历史这个主题置于文论史格局,并经多位学者的重新思考探讨判断与立意,使“历史”这个主题得到了不同于以往形式主义,不同于“旧历史主义”的新的发展。新历史主义产生于这样的后现代主义大氛围中,它对后现代主义既有继承也有反叛,甚至有学者认为:新历史主义是解构思想见地在新领域的延伸。美国的新历史主义的批评家们以“学古通今,集古之精华,变通于当今”的精神,将历史批评置于后现代文化的氛围中,并对它进行了全新的阐释。新历史主义者们多为历史学家,文学史家,文艺复兴和莎士比亚研究专家,他们的历史评述和写作使新历史主义批评具有凝重的历史感和鲜明的实践性。 历史主义:(在解释新历史主义之前,不得不提历史主义,以便辨析出新在何处)18世纪末开始主要在德国发展的一种思潮在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以后与浪漫主义的兴起相伴相生,后来历史主义逐渐影

响到欧美国家。较早提出历史主义思想和理论的是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于1797年的一些笔记。这种思潮在历史、哲学、文学领域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历史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维柯,法国的卢梭,德国的黑格尔,现代的克罗齐和狄尔泰等也属于历史主义之列。虽然他们对历史主义的研究都各有侧重,但对历史主义的共识是:都强调历史的总体性发展,认为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应建立在对人类历史的思索上,认为社会发展规律支配着历史的进程,并允许对社会的进程加以预见。在对文学研究的应用中,历史主义把文学当作一面“镜子”,认为文学是某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和文化的摹本,因而它也是人们了解和接触这一历史时期的工具。 新历史主义提出前吸收的思想:尼采的历史健忘论和超人重构历史学说,福柯的不连续史观中关于历史的癫狂,懒散,欲望,压抑等写作方面的思想,尤其是他关于让历史学家处理历史中的断裂,动荡,缺陷,瓦解并重构历史文本的意见,给新历史主义相当刺激,“新历史派以此为纲,辅以差异与断裂法则,展开对传统史学整体模式的冲击”。德里达的哲学及历史思想也给新历史主义者直接影响,德里达作为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精神之父,仍然是新历史主义的思想先导。新历史主义 新历史主义是在对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批评方法,而且这种阐释文学文本历史内涵的独特方法日益得到西方文论界的认可,在日益受到批评界关注的众多新历史主义批评家中,格林布拉特,海登怀特,多利莫尔,蒙托斯,维勒

我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公共关系历史、现状、未来 我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历程 针对公共关系于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内地至今的发展状况,有人用这样的一首诗来形容它:“一团茅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争似满炉煨骨垛,慢腾腾地暖烘烘”。这首诗前两句写茅草燃烧时的火焰非常大,但一下子就熄灭了。后两句写树根燃烧时虽然不旺盛却耐久。该诗的意思是说,在公共关系在刚传入我国大陆时,确实出现了一哄而上,比较乱而又比较短暂的发展现象,后来公共关系研究者和实践者经过逐步调整使公共关系逐渐走向了一条比较平稳扎实的发展道路。具体来讲,从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来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20世纪80年代初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初创阶段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新的经营管理方法和技术传入中国,公共关系在中国的传播趋势是:从地理位置上看是自南向北,自东向西扩展的;从地形来看是从沿海、平原向高原,山区扩展的;从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是从

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扩展的;从行业部门来看是从服务业、企业向政府、文教、军队扩展的。 20世纪80年代中期形成了第一股公关热,其特点是:一见钟情,一帆风顺、一夜成名。人们对它一见钟情,在沿海特区、酒店等服务性行业一帆风顺地发展起来,继广州中国大酒店,白天鹅宾馆,北京长城饭店率先开展公共关系活动之后,1984年在国营企业中出现了第一个设立公共关系部的厂家——广州白云山制药厂,1984年月12月26日,《经济日报》报道和介绍了广州白云山制药厂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成功经验,并发表社论呼吁社会各方面重视和研究社会主义的公共关系,这为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广泛传播,以及公共关系被人们正确地认识、理解和接受,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经由新闻界、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广泛传播,尤其是电视剧《公关小姐》的播出,几乎使公关一夜成名。 (2)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普及阶段 可概括为内冷外热、内忧外患、内通外联。内冷外热是指新闻界、学术界的热炒使公关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和趋之若鹜的职业,而此时的公关业内部处在

文论发展历史

西方文论发展史的线索和脉络 西方文艺理论史,就是西方文艺现象和规律认识的发展史。所谓西方文论,指的是流传于以欧洲为主兼及北美的西方世界的文学理论,它是对文学创作和欣赏实践的总结,也是对文学本身及其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思考的结晶。古希腊以来出现的文艺理论家,如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郎吉努斯,近代的布瓦洛、狄德罗、莱辛、丹纳、别林斯基等,以及大批作家和诗人对文学现象的认识和论述即文论著作,构成了西方文艺理论史研究的对象。 文艺理论来源于文艺实践,同时又受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西方文艺理论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也是按照“他律”和“自律”所形成的“合力”来运行的。作为西方文艺理论很难面面俱到把它的发展轨迹清晰地呈现出来,只能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将其发展线索和脉络大致梳理一下。纵观西方文论发展的历史过程,其线索和脉络可以大致分成为“四大时期”、“四大本质论”、“五大本体论”和“两大序列贯穿”: 一、“四大时期”: 1)古典文论时期:古希腊、罗马、中世纪(前8世纪——15世纪) 2)近代文论时期:文艺复兴、法国新古典主义、启蒙主义(德国古典美学)、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马列文论(16世纪——19世纪末) 3)现代文论时期:以叔本华、尼采非理性哲学为理论基础,包括叔本华、尼采的直觉主义文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文论、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文论、唯美主义、象征主义、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叙事学和存在主义文论等等。(20世纪60年代以前) 4)当代文论时期:以胡塞尔、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存在主义为哲学基础,包括后结构主义(以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为核心)、新历史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文论等等,主要是瓦解现代主义形式中心主义。(20世纪60年代至今) 二、四大本质论。任何理论的构建都有其逻辑线索或中心支柱。对于文艺理论来说,文学的本质问题,即文学是什么,是每个文论家在探索和研究文学特征及其规律时必须首先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对这一根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就产生了文论史上连绵不断的理论纷争,也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尽管西方文论史上对于文学

现代文学史整理

现代文学史整理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1.伤痕文学: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通过对文革生活以及文革后人们 精神创伤的真实描写,大胆揭露、愤怒鞭挞,展现人们肉体和精神“伤痕” 的作品。代表作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 2.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出现的文学现象,指七八十年代之交开始 出现的对建国三十多年来的历次政治运动和社会曲折发展过程及其对人的命运的影响进行了冷静的反思,重新审视的小说创作潮流。这一时期的反思文学作品几乎全部都是悲剧性的。作家们在悲剧中倾诉了人民的苦难,贯注着对民族坎坷历程的思考。代表作家作品有: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的《布礼》、《蝴蝶》,方之的《内奸》等。 3.寻根文学:于1985年勃然兴起,是对自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之美学质地的一 次整体性超越,是一次质的飞跃。作家们把思想解剖的笔锋伸入到民族历史的传统文化质地中去,力图开掘本民族的民族文化审美优势,在历史的长河延伸透视本民族的生存状态,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艺术反思。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贾平凹的《浮躁》等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 4.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创作特点是:特 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新写实小说对含有强烈政治权力色彩的创作原则给予拒绝和背弃,努力还原生活本相,表现生活的纯态事实。力求复原出一个未经权力观念解释、加工、处理过的生活的本来面貌。代表作家有刘震云的《单位》、池莉的《烦恼人生》等 5.先锋小说:是指在中国文坛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 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创作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的创作中,也被称为新潮流小说或实验小说。先锋文学无论在题材范围、思想主题。形式技巧和创作理念上都借鉴和模仿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出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的特征。代表作家和作品有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残雪的《山上的小屋》格非的《迷舟》。 6.朦胧诗:“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 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它具有着注重个人情感及内心冲突的抒写,更多地带着诗人主体的感觉、印象,呈现出内向的特点。它并不偏重对客体的描摹,具有20世纪艺术倾向的美学特征。在内容上,朦胧诗人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主张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人性的改善和人的自由发展。在艺术品格上,他们注重借鉴西方现代文艺,注重汲取我国古代诗歌美学中的营养,彩多种现代主义文学惯用的表现。舒婷、顾城等是朦胧诗创作的主要人物 7.女性主义小说:指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我国女性作家描写女性独特的社 会、情感经历、带有鲜明女性性别特征的小说。对女性的自我认同与男权话语的抗拒是其中心价值取向。代表作家有林白、陈染等。 8.新历史小说:1987年前后,对"历史题材"的关注成为文坛的一个新的热 点。这些作品以对传统历史的重新述说和新鲜的叙述视角与手法而区别于" 传统的现实主义历史小说"。小说的作者以转型后的先锋派作家和致力于拓

最新中国现代文学史整理

1.伤痕文学: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通过对文革生活以及文革后人们精神创伤的 真实描写,大胆揭露、愤怒鞭挞,展现人们肉体和精神“伤痕”的作品。代表作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 2.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出现的文学现象,指七八十年代之交开始出现的对建 国三十多年来的历次政治运动和社会曲折发展过程及其对人的命运的影响进行了冷静的反思,重新审视的小说创作潮流。这一时期的反思文学作品几乎全部都是悲剧性的。 作家们在悲剧中倾诉了人民的苦难,贯注着对民族坎坷历程的思考。代表作家作品有: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的《布礼》、《蝴蝶》,方之的《内奸》等。 3.寻根文学:于1985年勃然兴起,是对自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之美学质地的一次整体性超 越,是一次质的飞跃。作家们把思想解剖的笔锋伸入到民族历史的传统文化质地中去,力图开掘本民族的民族文化审美优势,在历史的长河延伸透视本民族的生存状态,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艺术反思。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贾平凹的《浮躁》等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 4.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创作特点是:特别注重现实 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新写实小说对含有强烈政治权力色彩的创作原则给予拒绝和背弃,努力还原生活本相,表现生活的纯态事实。力求复原出一个未经权力观念解释、加工、处理过的生活的本来面貌。代表作家有刘震云的《单位》、池莉的《烦恼人生》等 5.先锋小说:是指在中国文坛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 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创作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的创作中,也被称为新潮流小说或实验小说。先锋文学无论在题材范围、思想主题。形式技巧和创作理念上都借鉴和模仿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出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的特征。代表作家和作品有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残雪的《山上的小屋》格非的《迷舟》。 6.朦胧诗:“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 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它具有着注重个人情感及内心冲突的抒写,更多地带着诗人主体的感觉、印象,呈现出内向的特点。它并不偏重对客体的描摹,具有20世纪艺术倾向的美学特征。在内容上,朦胧诗人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主张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人性的改善和人的自由发展。在艺术品格上,他们注重借鉴西方现代文艺,注重汲取我国古代诗歌美学中的营养,彩多种现代主义文学惯用的表现。舒婷、顾城等是朦胧诗创作的主要人物 7.女性主义小说:指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我国女性作家描写女性独特的社会、情感经 历、带有鲜明女性性别特征的小说。对女性的自我认同与男权话语的抗拒是其中心价值取向。代表作家有林白、陈染等。 8.新历史小说:1987年前后,对"历史题材"的关注成为文坛的一个新的热点。这些作品以 对传统历史的重新述说和新鲜的叙述视角与手法而区别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历史小说"。 小说的作者以转型后的先锋派作家和致力于拓展题材的新写实小说家们为主,其创作的最大特征是不再把自己的小说作为演绎"官方历史"的工具,而是从各个角度对史有实录或乏人问津的往事做出种种设想,表现出解构历史的强烈愿望及以现代哲学思想认识历史的新观念。这种重新审视历史的思想方法,被称为是"新历史主义",体现这种思想的作品被称为"新历史小说" 9.改革文学:兴起于1981年前后,这类作品从各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社会改革的热 潮,形象地刻画了各条战线改革者的精神风貌和鲜明个性。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是改革文学的发韧之作,柯云路的《三千万》、张洁的《沉重的翅膀》等都是改革文学的重要作品。

新历史主义研究述评

大禹精神在促进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 新历史主义研究述评 辛 刚 国 新历史主义滥觞于20世纪80年代欧美文学评论家对文艺复兴的兴趣,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斯蒂芬?格林布莱特、海登?怀特、英国的路易斯?蒙特鲁斯等。1982年格林布莱特为《文类》杂志“文艺复兴研究专号”撰写“导言”时,他就论文中出现的某些共同的东西称之为“新历史主义”。 新历史主义是对20世纪欧美实证性研究以及文本中心论的反拨,是一种不同于旧历史主义和形式主义批评的“新”的文学批评方法。新历史主义理论具有以下特征:1.“跨学科研究”性,即跨越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的学科界限,使其具有了多维视野的研究。2.“文化的政治学”属性,使文学和文学史研究成为论证意识形态、社会心理、权力斗争、民族传统、文化差异的标本。新历史主义带有明显的政治化批评的特征,它在文化思想领域对社会制度所依存的政治思想原则加以质疑,揭示复杂社会状况中文化产品的社会品质和政治意向的曲折表达方式。3.“历史意识形态性”,即认为人的文学在文化中具有抗争性作用,而文化变革就是一种文化通过策略向主导意识挑战,进而去“重写文化史”。 新历史主义关注的问题,同样也是中国学者潜心思考的问题,因而新历史主义在欧美崛起不久,很快引起了中国学者的注意。迄今为止,国内学者发表的新历史主义论文、专著共有60余篇(部)。这些研究大体分为翻译介绍、全面评价、影响应用等三个方面,现分述如下。 (一)翻译与介绍 率先向国内学界介绍新历史主义的,是王逢振。他在1988年所著《今日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专章介绍了新历史主义。次年,韩加明的《新历史主义批评的兴起》和杨正润《文学研究的重新历史化———从新历史主义看当代西方文艺学的重大变革》开始勾画了新历史主义发展轮廓,特别是后者,开拓性地介绍 了新历史主义的批评实践,并准确概括了它的特色、贡献及弊病。1991年,留学哈佛的赵一凡在《读书》杂志上又发表了《什么是新历史主义》,全面详细地介绍了新历史主义的来龙去脉。 以上诸文对新历史主义的介绍,很快引起了国内更多学者的关注,新历史主义的译介渐成气候。199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张京媛主编的译文集《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该书以维萨主编的《新历史主义》论文集为基础,同时兼收其他几篇权威的新历史主义文论,成为后来研究新历史主义的主要蓝本。同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世界文论》杂志社编辑了《文艺学和新历史主义》,精选了有代表性的五篇代表作加以翻译。另外,程锡麟、韩加明还翻译了海登?怀特以及蒙特鲁斯的一些重要论文,这些译作为国内学人了解新历史主义提供了宝贵资料。 在翻译、介绍过程中,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第一,原文翻译太少,特别是作为新历史主义代表作的研究文艺复兴的系列论著,如格林布莱特的S hakas2 pearn Negotiation,可能由于涉及的西方文化面特别宽泛,没有译介过来。因为新历史主义首先是一种实践,一种方法,而非一种理论,所以忽视这种具体批评实践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完整理解新历史主义要义的。其次,作为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是基本概念和术语的确定,但从对新历史主义翻译来看,在对一些关键术语的理解上,仍有较大分歧。如“negotia2 tion”一词有人译为“谈判”或“洽谈”,也有人译为“协合”等等。 (二)全面评价 在翻译、介绍新历史主义的同时,我国学者非常注意探讨这一学派学术思想的得失,注意把握其精神实质,从而作出了恰如其分的评价。 1994年,杨正润继1989年那篇具有开拓意义的评价文章后,继续留意新历史主义研究。他发现,新历史主义批评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文学同物质实践的关系,这一问题包含两个层面:文学的发生和文学的功能。他的两篇论文《主体的定位与协合功能———评新历史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文学的“颠覆”和“抑制”———新历史主义的文学功能论和意识形态论述评》,分别从这两个层面对新历史主义进行剖析,使两者形成对照,将新历史主义理论中的矛盾暴露无遗,角度新颖,见解独到。同一年度,韩加明的《新历史主义批评的发展及启示》不仅回顾了新历史主 111 《学术月刊》2002年第8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