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语言赏析题
- 格式:ppt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41
现代文阅读总结——理解语句含意VS赏析句子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语文试题,对文中“重点语句”的考查为100%。
然而,有不少不少解答此类问题时写了半天,答不到点上,既浪费时间又不得分。
为此我们结合我们做过的有关试题进行一下简要辨析。
第一类:解释重要句子在文中的含意或如何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旧题回顾】1、《枪口下的人格》题目:怎样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对着这个伟大的灵魂,霍夫曼缓缓地把腰弯了下去”的含意?(2分)参考答案:⑴贝尔蒂高尚的人格震慑了霍夫曼的灵魂,使之感到羞愧和敬畏。
⑵表现了霍夫曼复姓的人性。
2、《何容何许人也》题目:“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探究文章最后一句的内涵。
(6分)参考答案:①说明朋友是何容精神和情感的寄托。
②表露出作者对何容的理解、认可之意。
③表明作者也是像何容这样的人。
④暗示了何容对时世的失望。
3、《被时间决定的讲述》题目:如何理解文中画线部分的含意?(4 分)斧头上下挥动,从高过头顶的地方,借取了这一高度上的自然能量,猛烈地越过空间。
这一动作,这一被压缩了的短暂时间,以及啪的一声闷响,劈木开裂,舜的以前或舜的以后,从未改变。
参考答案:从劈柴的细节可以看出,农村劳动简单自然、平凡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这种生活千百年来一直不变。
4、《十月,山楂红了》题目:分析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分)(1)李嫂的笑声成了山楂树特殊的养分。
(2)带着对山楂树别样的情怀,我来到山楂树的近前。
参考答案:.(1)“笑声”写出了李嫂乐观的人生态度,“养分”写出了李嫂对山楂树的精心呵护,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李嫂乐观精神的赞美。
(2分)(2)“别样的情怀”有对李嫂深情的怀念,也含有从李嫂身上受到的精神鼓舞。
作者正是带着这种特殊的情感观赏山楂,才有了下面的人生感悟。
(2分)【技巧点拨】所谓“含意”是指言语含有的“意思”,应该是指内容方面,而且一般多指言语的隐含信息,而非明示信息(字面意思)。
现代文阅读中的语言赏析题解析在现代文阅读中,常常会遇到语言赏析类题:有的是让分析某个词语运用之妙;有的是让赏析一句话,体会其表达效果。
还有的换个问法,让学生对某个句子进行圈点批注,其实还是一道赏析题。
许多学生对这类题有畏难情绪,不知从何下手。
在答题中往往泛泛而谈,笼统而答,不得要领。
其实只要找准角度,揣摩分析,此类题就会迎刃而解。
下面我从两个角度举例并分析:一、写景句子的赏析(一)课内举例:朱自清《春》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赏析:此句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花竞相绽放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春回大地的欣喜之情。
2、“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
”赏析:此句中,“偷偷地”形象地写出了春草在不经意间,悄然而出的情形。
“钻”形象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
整个句子表达了作者在早春看到一片朦胧的春意时的惊喜之情。
(二)中考举隅1:2010年浙江杭州中考语文试题《活在往事中》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字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请作简要分析。
(4分)⑴在我身后的窗外,是邻居家屋檐上厚厚的积雪,那些积雪就像卧在心头上一样,因为在阴面,这样冷的天里,节前是无望融化了。
⑵山里的雪一冬天都不会化的,人们扫出一条窄窄的小路,将手揣在棉袖里,提沓提沓地趿着鞋串门,一进门照例蹬掉鞋子上炕。
一副旧扑克牌糊了又糊,缺了,在硬纸板画着替补。
参考答案:11、⑴采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地表现出积雪、寒冷给人带来的压抑。
⑵“揣在棉袖里”形象地写出了人们因寒冷而缩手缩脚。
“提沓提沓地趿着鞋窜门”更是再现出来在冬天山里人们的百无聊赖。
中考举隅2:2010年山东烟台中考语文试题《塞外的春天》20.品味、赏析下面的句子。
(5分)(1)轻浮的柳絮,精制的扬花,滥造的榆钱,随着风,飘来飘去,自由地成堆成垛。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2)有的比肩晒太阳,有的卧着说家常,有的双双在散步,有的成对儿比犄角。
中考文学作品的考点把握及备考策略一、文学作品的考点把握——考什么?(一)近五年中考现代文阅读一题目2018年《黄河一掬》(16分)13. 文章围绕“看黄河”写景叙事。
请在下面方框内填写文字,概括“我”触摸河水前所见之景及触摸河水后所想之事。
(8分)14.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中一处细节描写具体分析。
(5分)15. 分析文中画线语句的语言特点。
(3分)2017年《秋夜》(17分)13.文章写“秋夜的梦”,突出了鲁迅先生哪些性格特点?(2分)14.伴随“我”的梦境,鲁迅先生那颗燃烧的心发生了哪些变化?透过这颗心,“我”感受到了(听到了、看到了)什么?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表格横线上填写文字。
(6分)15.梦境中鲁迅先生激动的带感情的一席话,表明了他对活着的人怎样的期望?(3分)16.为什么梦醒后“我”会在书上看到鲁迅先生那颗发光的燃烧的心?(2分)17.简要分析文章的构思特点,并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分)2016年《从田湖出发去找李白》(17分)13.文章记叙了少年时代的“我”一次出走经历。
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充恰当的内容,概述“我”出走的经过。
(6分)14.欣赏文中两处画线句子,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4分)15.文章多次写“我”欲站在峰顶“振臂高呼”的愿望,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16.“我”渴望和李白一样坐在山顶写一首好诗,但最终“连李白的影子都没找到”,你认为“我”的成长与李白有怎样的联系?请简要谈谈。
(4分)2015年《<汉字书法之美>自序》(17分)15.文章回忆童年汉字书法练习,主要写了哪两方面内容?“我”从中悟出了哪些道理?请分别概括。
(6分)16.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3分)17.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父亲的形象。
(4分)18.阅读文章后,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对汉字书法之美有了哪些认识?请概述。
(4分)2014年《木瓜树的选择》(17分)15.从水沟到花园,木瓜树的生存环境和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对木瓜树的态度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概括。
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三)赏析题(上)第一部分:知识讲解常见提问方式:1、请赏析XX句子的好处/妙处。
2、XX句子好在哪里?3、XX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艺术手法?有何好处?4、句中加点词XX好在哪里?解法点津:赏析题是现代文阅读常考题型之一,赏析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赏析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词性(如动词、副词等)、人物描写方法、写景角度(俯仰、远近等)、感官描写(视听嗅味触)、特殊句式(长短句)、语言特点等等。
赏析题的一般答题格式为:第一步,点明句子运用了XX特殊手法(如果赏析的是加点词,要说清楚词语的词性,并解释词义);第二步,结合前后文分析手法表现的事物/人物的XX特点;第三步,分析句子运用该手法/该词语的表达效果/表达的情感。
第二部分:精讲精练(一)姥姥的守望①记忆中的姥姥总是踮着小脚,一步一颤地在院子里、厨房里忙碌着。
抑或坐在屋后河边的柳树下乘凉,洁白的带襟褂子上搭着一块白色的毛巾,几根散落下来的银发随风飘动,安详地眺望着河那边那片绿油油的麦田。
②姥姥一生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母亲和大姨。
据说姥姥和姥爷很能吃苦,她们拼命地干货,置地买房,为的就是让自己的孩子过上好日子。
然而不幸的是姥爷早早地过世,剩下姥姥带着母亲艰难度日。
再后来,姥姥就一直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③小时候,我在农村上小学。
每天傍晚放学后还没进院就开始大喊:“姥姥!姥姥!”姥姥便从院子里或者屋里“哦”一声,我心便安静了下来。
这是没等把书包卸下,姥姥变戏法似的从枕头下,口袋里变出了一个放的已经发软的糖果递过来。
扔掉书包,含着带有姥姥体温的糖果出去找伙伴们玩,感觉世界都是美好的!④父母很忙,无暇照顾我们姊妹六个日常生活。
于是,姥姥不仅挑起所有的家务活动,还承担起照料我们姊妹六人的责任。
⑤每个冬天的夜晚,外面,呼呼刮着冷风;屋里,一盏微弱的油灯下,姥姥坐在铺垫上纺织棉线。
这成了一道温暖的回忆:姥姥陶醉似的微闭着双眼,用右手缓缓地摇动着纺线机轮子,左手攥着一团棉花,胳膊缓缓扬起,一条雪白的银丝便越拉越长,当长到姥姥胳膊不能再扬的时候,身体往前一倾,右手一转轮子,左手一低,“吱”的一下,这一条银丝便服服帖帖,均匀地缠在轴上。
现代文阅读赏析语言特点【考查重点】1.语言风格2.句式特典3.语言特色【命题趋势】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我们可以发现,记叙文阅读的命题有三个重要走向:一是从选文范围看,阅读材料由课内继续向课外延伸拓展,大多出自文摘类杂志(如《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特别关注》《微型小说选刊》)等精美时文,作者一般集中于当代热点作家(如张丽钧、张抗抗、毕淑敏、刘亮程、周国平、李丹崖、周海亮、马德、丁立梅等)。
二是从选文内容看,更加贴近《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目标要求,更加注重对文化内涵、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挖掘,十分重视选文所蕴含的教育意义,与学生的内心世界贴近,写青少年成长历程的文章占较大比例。
三是从命题方向看,分值比重仍会不断加大,主观试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综合性、探究性的试题越来越受重视,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有所体现。
试题重点考査考生的知识与能力,关注考生对阅读材料的体验和感悟能力,体现阅读个性。
对文章整体感知、理解、领悟以及考查学习方法、表述阅读心得的创新型试题将增多,且更具开放性。
应注意的是,对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把握将会呈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开放性;对文章写作特色的考查将会更灵活;对学生语言的表述、思维的创新等方面的要求将会更高。
考向1:语言风格1.常见题型说说本文的语言风格是什么?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2.语言风格分类语言风格是在语言交际的主客观因素的制导下由运用语言表达手段的诸多特点综合表现出来的气氛和格调。
语言风格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出不同的类别,如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个人风格、语体风格、表现风格,等等。
这里着重讲表现风格。
语言的表现风格是从不同侧面对综合运用语言表达手段所形成的气氛和格调作出的抽象概括。
这样抽象概括出的表现风格往往相反相成、相辅相成。
常见的表现风格有豪放与柔婉,繁丰与简洁,明快与含蓄,绚丽与平实等等。
(一)豪放与柔婉豪放,又叫刚健、雄健,其特点是气势雄浑,境界开阔,色彩鲜明,格调高昂,感情激荡,大气磅礴,具有阳刚之美。
现代文阅读之语言赏析小测(满分:100分)一、常识填空:(29分)1、修辞手法有:等。
(8分)2、人物描写方法有:等。
(5分)3、表现手法有:等。
(16分)二、句子赏析: (71分)1、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安塞腰鼓》)赏析:运用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加强了,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安塞腰鼓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安塞腰鼓的之情。
2、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社戏》)赏析: 等几个动词将少年们开船的及合作划船的表述得颇为详细,显示了他们熟练的技巧和的品格,也折射出他们去看戏时的心情。
3、“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蹋坏了不少。
”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社戏》)赏析:通过描写,地写出了六一公公证实双喜他们是否偷了豆,指责他们踏坏了庄稼的,体现了他,的品质。
4、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壶口瀑布》赏析:运用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壶口瀑布的气势,表达了作者对壶口瀑布的之情。
5、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漕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
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
《壶口瀑布》赏析:运用手法,将比作“”“”,生动形象地体现了河水的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壶口瀑布的之情。
6、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
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壶口瀑布》赏析:运用修辞,句式工整,加强了,突出了河水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壶口瀑布的之情。
7、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