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之语言赏析
- 格式:ppt
- 大小:814.00 KB
- 文档页数:26
初中现代文阅读语言赏析的方法总结一、从用词的角度赏析作品中优美、精彩、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可以从词语的角度来分析,一般可从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成语等入手。
(动词能准确地抓住事物的动态;形容词能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所要描写对象的状态;副词则强调了所要描写事物的特点;叠词则增添语言的音韵美。
特别要注意词语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词语。
)例: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的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赏析:本句用“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等动词,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出雪地捕鸟的全过程,也写出了儿童捕鸟时兴奋、惊喜之情,乐在其中。
从沉思中猛醒的我只得随车而去,然而心却是留在胡杨林中,迟迟难归。
(《生死胡杨》)赏析:“只得”一词准确地表达了“我”不得不走却又依依不舍的心情答题格式:。
词表现了(揭示了、突出了) ……准确或生动或形象或富有情趣…二、从修辞角度赏析例:朱自清《春》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花色鲜艳美丽的特点。
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可以从修辞方法的角度来分析,一般找出文章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设问句等,体味其作用。
答题时一般要紧紧扣住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但答题时还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写。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2排比:语言有气势(加强语气)3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4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5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7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鲜明而强烈的印象例 1、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烁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赏析:本段文字运用了“……一样,是……”的排比句式,表达了安塞腰鼓的奔放、热烈,读来气势昂扬,增强了表达效果。
【技巧指导】语言赏析题是现代文阅读的主要题型之一,近几年大量出现在各级各类语文考试中。
同学们面对这类题的时候,大多感到一片茫然,不知从何下手。
其实,这种题是有规律可循的。
下面就从解题的方向和内容、答题的步骤、答题必备的知识三个方面作一指导,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解题的方向和内容所谓“语言赏析”,就是让你从语言的形式、内容、作用三方面进行分析。
形式包括词语的特色、句子的修辞、语言运用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等几个方面;内容就是指句子本身的意思和它隐藏的含义;作用是指这个句子(这段话)对文章的中心、文章的结构、作者的写作意图等方面的作用。
因此,在做语言赏析题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这段话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它的内容(意思含义)是什么?这段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三个问题考虑清楚了,答起题来就会有的放失。
例如,赏析下面的语句。
(为便于同学们理解,我只举教材中的例子)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朱自清《春》)分析:①句子中“偷偷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嫩嫩的,绿绿的”,放在后面是为了强调小草嫩绿的特点;②句子的意思是说“春草破土而出”;③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春草在不经意之间悄然而出的惊喜的感觉。
答案:句中“偷偷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表现出春草在不经意之间已经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嫩嫩的,绿绿的” 突出了小草嫩绿的特点;这样写,使整个句子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2.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老舍《济南的冬天》)分析:①“睡着”“唤醒”是拟人修辞,将“老城”人格化;②句子的意思是:“老城在阳光下暖和安适地睡着”③表现了冬天的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答案:句中“睡着”“唤醒”运用拟人修辞,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和意味,表现出冬天的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上面两个例子都是从形式、内容、作用三方面进行分析、回答的。
现代文阅读赏析语言特点【考查重点】1.语言风格2.句式特典3.语言特色【命题趋势】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我们可以发现,记叙文阅读的命题有三个重要走向:一是从选文范围看,阅读材料由课内继续向课外延伸拓展,大多出自文摘类杂志(如《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特别关注》《微型小说选刊》)等精美时文,作者一般集中于当代热点作家(如张丽钧、张抗抗、毕淑敏、刘亮程、周国平、李丹崖、周海亮、马德、丁立梅等)。
二是从选文内容看,更加贴近《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目标要求,更加注重对文化内涵、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挖掘,十分重视选文所蕴含的教育意义,与学生的内心世界贴近,写青少年成长历程的文章占较大比例。
三是从命题方向看,分值比重仍会不断加大,主观试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综合性、探究性的试题越来越受重视,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有所体现。
试题重点考査考生的知识与能力,关注考生对阅读材料的体验和感悟能力,体现阅读个性。
对文章整体感知、理解、领悟以及考查学习方法、表述阅读心得的创新型试题将增多,且更具开放性。
应注意的是,对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把握将会呈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开放性;对文章写作特色的考查将会更灵活;对学生语言的表述、思维的创新等方面的要求将会更高。
考向1:语言风格1.常见题型说说本文的语言风格是什么?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2.语言风格分类语言风格是在语言交际的主客观因素的制导下由运用语言表达手段的诸多特点综合表现出来的气氛和格调。
语言风格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出不同的类别,如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个人风格、语体风格、表现风格,等等。
这里着重讲表现风格。
语言的表现风格是从不同侧面对综合运用语言表达手段所形成的气氛和格调作出的抽象概括。
这样抽象概括出的表现风格往往相反相成、相辅相成。
常见的表现风格有豪放与柔婉,繁丰与简洁,明快与含蓄,绚丽与平实等等。
(一)豪放与柔婉豪放,又叫刚健、雄健,其特点是气势雄浑,境界开阔,色彩鲜明,格调高昂,感情激荡,大气磅礴,具有阳刚之美。
现代文阅读之语言赏析小测(满分:100分)一、常识填空:(29分)1、修辞手法有:等。
(8分)2、人物描写方法有:等。
(5分)3、表现手法有:等。
(16分)二、句子赏析: (71分)1、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安塞腰鼓》)赏析:运用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加强了,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安塞腰鼓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安塞腰鼓的之情。
2、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社戏》)赏析: 等几个动词将少年们开船的及合作划船的表述得颇为详细,显示了他们熟练的技巧和的品格,也折射出他们去看戏时的心情。
3、“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蹋坏了不少。
”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社戏》)赏析:通过描写,地写出了六一公公证实双喜他们是否偷了豆,指责他们踏坏了庄稼的,体现了他,的品质。
4、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壶口瀑布》赏析:运用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壶口瀑布的气势,表达了作者对壶口瀑布的之情。
5、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漕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
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
《壶口瀑布》赏析:运用手法,将比作“”“”,生动形象地体现了河水的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壶口瀑布的之情。
6、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
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壶口瀑布》赏析:运用修辞,句式工整,加强了,突出了河水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壶口瀑布的之情。
7、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