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种能源碳排放参考系数

各种能源碳排放参考系数

各种能源碳排放参考系数
各种能源碳排放参考系数

各种能源碳排放参考系数

中国合同能源管理网- 2012-3-19 9:22:26

能源名称平均低位

发热量

折标准煤系

单位热值

含碳量(吨

碳/TJ)

碳氧

化率

二氧化碳排放

系数

原煤

20 908

kJ/kg

3 kgce/kg 3 kg-co2/kg 焦炭

28 435

kJ/kg

4 kgce/kg 4 kg-co2/kg 原油

41 816

kJ/kg

6 kgce/kg 2 kg-co2/kg 燃料油

41 816

kJ/kg

6 kgce/kg 5 kg-co2/kg 汽油

43 070

kJ/kg

4 kgce/kg 1 kg-co2/kg 煤油

43 070

kJ/kg

4 kgce/kg 9 kg-co2/kg 柴油

42 652

kJ/kg

1 kgce/kg 9 kg-co2/kg

液化石油气50 179

kJ/kg

3 kgce/kg 3 kg-co2/kg

炼厂干气46 055

kJ/kg

4 kgce/kg 9 kg-co2/kg

油田天38 931 0 kgce/m3 2 kg-co2/m3

说明:1、低(位)发热量等于29 307千焦(kJ)的燃料,称为1千克标准煤(1 kgce)。

2、上表前两列来源于《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2589-2008)

3、上表后两列来源于《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发改办气候[2011]1041号)

4、“二氧化碳排放系数”计算方法:以“原煤”为例=20908****1000*

说明:上表来源于《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发改办气候[2011]1041号)

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论文2篇

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论文2篇 第一篇 1海南省2015—2020年能源消费需求量预测 海南省“十二五”时期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的目标,取 11.5%的年均GDP增长速度作为海南省经济增长的高速增长情景,10% 为中速增长情景,8.5%为低速增长情景。年平均人口增长速度为 1.2451%(这是海南省1993—2012年人口平均增长速度)。工业比重约 为23%是海南省“十二五”规划的增长目标,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92%。把不同情景下2015—2020年海南省国民生 产总值GDP,人口总数P,工业比重i代入协整方程,得到能源消费需 求量的预测值,见表5。 2海南省2015—2020年能源消费结构预测研究 海南省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以煤炭、石油为主要地位,煤 炭消费量的比例从2002年的28.9%上升到2012年的36.51%,天然气 消费的比例从2002年的18.2%先上升到2004年的33.92%,后下降到2012年的22.74%,总的来说,各个能源消费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天然 气和电力清洁能源消费量,与海南省是工业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相 符合。本文采用马尔科夫链预测模型预测2015—2020年海南省能源消 费结构。具体步骤为:首先确定预测的基准年;第二计算转移概率矩阵;第三利用模型预测下一个状态的能源消费结构;最后对预测结构利用有 规划约束条件调整转移概率矩阵。因为海南省“十二五”规划期间新 能源替代常规能源达到250万t,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12.5%以上,对 石油和天然气消费的比重没有明确的规划目标,所以对能源消费结构 发展规划实行必要的修正。本文假设石油的发展趋势没改变,天然气 和电力能源的增加由煤炭减少补充。经过修正后,能源消费结构的概 率转移矩阵中,变化的仅仅是煤炭→电力,煤炭→天然气的转移概率,其他的保留概率不变。以2012年作为基准年,利用Mathlab软件计算 得到约束条件下平均转移概率矩阵为。利用表1的数据和平均转移概

我国工业分行业碳排放与增加值关系研究

我国工业分行业碳排放与增加值关系研究 发表时间:2010-09-30T16:40:07.890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9月第3期供稿作者:[导读] 纵观国内外学者在碳排放研究方法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对数法和结构分解法王璇珍(山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山西太原 030006) 中图分类号:X24文献标识码:A 摘要:本文选取2004-2007年我国工业分行业的碳排放量与工业增加值,建立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食品烟草加工业及电力、煤气及水生产和供应部门是碳排放量较多的部门,而过去一直被认为碳排放大户的采掘业和化学加工业的碳排放量相比却不高。因此,加快食品业的技术进步、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转变能源消费结构是减少工业碳排放量的必要措施。关键词:碳排放增加值工业能源面板数据一、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每年因燃烧化石燃料而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碳排放问题已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焦点问题。根据IEA(2009)的统计数据,2007年中国消费化石燃料而排放的CO2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CO2排放国。据统计,中国使用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约占各种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80%。我国2006年底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已明确提出,我国要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如何优化我国工业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碳排放的减少以减缓和控制气候变化,是中国乃至世界目前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纵观国内外学者在碳排放研究方法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对数法和结构分解法。其中指数分解法包括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和拉氏指数法。迪氏指数法的宗旨是把分解出的都是时间t的连续函数,对时间进行微分,然后分解出各个因素的变化对被分解变量的影响,随着迪氏指数法的不断发展,更加完善的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LMDI)被提出,在计算中LMDI可将余项完全分解,不会出现不可解释的余项。国外方面, Ang et al [1]运用对数平均Divisia指数分解法对中国CO2排放的驱动因素进行分解,对中国工业部门消费能源而排放的CO2进行了研究。Liu et al(2007)[2]同样运用此法把对中国工业部门CO2排放的研究扩大到36个行业集中研究了中国1998-2005年期间工业部门的CO2排放。国内方面,王锋等运用对数平均Divisia指数分解法[2],把1995-2007年间中国能源消费的排放增长率分解为11种驱动因素的加权贡献,并得出结论,在1997-1999年间,中国CO2排放下降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工业部门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结构分解法(Structural Develoment Analysis,SDA)基本思想是把经济变量按照一定的经济联系和数学规则,将分解的因素再细化,进而拓宽分析的功能,使经济分析更加透彻、方便和系统。梁进灶、郑蔚等(2007)利用结合法研究技术效应、中间需求效应、最终产品结构与中国能源消费的关系[3]。刘启运、夏明等(2006)利用结合法分析了中国能耗阶段性变动的短期和长期原因[4]。本文拟用面板数据将我国工业分行业的增加值与碳排放量进行回归找出各部门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 二、模型设计及估计 1、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选取2004-2007我国工业各行业的增加值及9种能源实际消费量作为原始数据,经处理计算得到各行业的碳排放量。(本文所用数据均来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及国家统计局网站)(1)由于目前无中国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具体观测数据,本文将进行估算。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口径,将最终能源消费种类划分为9类(煤炭、汽油、柴油、天然气、煤油、燃料油、原油、电力和焦炭),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时采用9类能源消费总量乘以各自的碳排放系数然后加总即可。目前有部分文献对各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进行了研究,本文借鉴IPCC研究结果来进行估算。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原始数据中各种能源的消费均为实物统计量,测算碳排放时都折算为标准统计量。各种碳排放系数分别如表1所示:表1:各种能源的折标准煤系数和碳排放系数 (2)根据我国工业各部门的行业划分,本文按照部门性质,各部门以及相应行业将我国工业分为5个部门,25个行业。其中,采掘业部门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食品烟草部门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化学工业部门是指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医学制造业。机器设备部门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包括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生产和供应部门包括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供应部门。 2、模型设计与估计 自2004年以来,全国工业各部门进行了调整,并进行了工业普查,因此无法使用较长时期的数据建立模型,面板数据可将样本量扩大十几倍,既可以分析工业一个行业各部门碳排放之间的差异,又可以描述各行业之间碳排放的变化特征,有效解决因观察期较少造成的样本数据偏少的问题。因为要研究分行业的碳排放因素变化,因此建立变截距模型,模型形式为: gdp指各行业工业增加值,co2指碳排放量,由于各行业增加值与碳排放量的数量级差距甚远,为了消除回归值系数相差太大的影响,将数据全部取对数处理。lngdp是工业增加值对数化的表示,lnco2是碳排放量对数化后的变量名称,是常系数,是随机变量然后,将原始数据进行整理,经Eviews6.0处理可得到2004-2007年4个年份的工业各行业碳排放总量与增加值的回归结果如下:表2:碳排放总量与增加值回归报告

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及碳排放参考系数

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及碳排放参考系数单位热值含碳量(吨 碳/TJ) 2 6." 3729."5 2 0."1 2 1."1 1 8."9 1 9."5 2 0."2 1 7."2 1 8."2 1

5."3 能源名称 原煤 焦炭 原油 燃料油 汽油 煤油 柴油 液化石油气 炼厂干气 油田天然气平均低位发热量20 908 kJ/kg 28 435 kJ/kg 41 816 kJ/kg 41 816 kJ/kg 43 070 kJ/kg 43 070 kJ/kg 42 652 kJ/kg 50 179 kJ/kg 46 055 kJ/kg

38 931 kJ/m3折标准煤系数0.714 3 kgce/kg 0.971 4 kgce/kg 1.428 6 kgce/kg 1.428 6 kgce/kg 1.471 4 kgce/kg 1.471 4 kgce/kg 1.457 1 kgce/kg 1.714 3 kgce/kg 1.571 4 kgce/kg 1.330 0 kgce/m3碳氧化率0.94 0.93 0.98 0.98 0.98 0.98 0.98 0.98 0.98 0.99二氧化碳排放系数

1.900 3 kg-co2/kg 2.860 4 kg-co2/kg 3.020 2 kg-co2/kg 3.170 5 kg-co2/kg 2.925 1 kg-co2/kg 3.017 9 kg-co2/kg 3.095 9 kg-co2/kg 3.101 3 kg-co2/kg 3.011 9 kg-co2/kg 2.162 2 kg-co2/m3说明: 1、"低(位)发热量等于29 307千焦(kJ)的燃料,称为1千克标准煤(1 kgce)。 2、上表前两列来源于《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2589-2008) 3、上表后两列来源于《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发改办气候[2011]1041号) 4、"“二氧化碳排放系数”计算方法: 以“原煤”为例 1.9003=20908* 0."00001* 26."37* 0."94*1000* 3."667

搭建碳排放智能平台服务低碳经济发展

搭建碳排放智能平台 服务低碳经济发展 ■文 / 吴孟辉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深入推进福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进一步发挥计量在服务节能减排工作中的作用,福建省计量院积极探索能耗及碳排放公共平台的深化应用,努力实现碳排放信息的双向管理、实时精准监测、碳数据深度挖掘、减碳分析方案提供、碳核算结果智能分析,为政府的碳排放监管与机制政策制定提供支撑平台,为企业落实减碳主体责任提供服务平台,确保碳排放管理的精准、规范、全面、智能、高效。 有序推进福建省碳排放在线监测与应用平台建设日前,由福建省计量院承担的“数字福建”项目“福建省碳排放在线监测与应用公共平台”(以下简称“碳排放公共平台”)顺利通过实施方案评审。 该项目主要依托福建省政务外网网络,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4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将福建省电力、水泥、陶瓷等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列入监测范围,与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能源消耗、物料消耗、三废排放和产品产量等数据实时采集到监测平台,不仅为福建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行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而且为实现福建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碳强度下降目标、分解落实各设区市考核指标提供更为科学的数据支撑。 推动建设具有福建特色的碳交易市场。2016年9月,福建省政府发布《福建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省人民政府碳排放权交易主管部门应当利用 在线监测平台开展相关工作”。碳排放公共平台的推广 应用能够提供精准的数据基础,确保碳交易市场的有效 运行,有利于建设具有福建特色的碳市场,实现与国家 碳交易市场的有效对接。 强化福建省碳排放权交易基础支撑能力。目前,福 建省已建立碳交易信息管理与在线报送平台。碳排放公 共平台的建设不仅将为企业报送的碳排放数据进行有效 对比验证,提高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也 为碳排放权交易数据研究分析、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 等碳市场建设相关工作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 实时数据在线监测,实现精细化管理。企业在开展 碳排放数据管理中存在数据主要靠人工盘点或估算得到, 数据缺乏实时性,上报数据可能存在失真的情况,不能 够真实反映碳排放量,无法满足“可测量、可报告、可 核查”的要求。碳排放公共平台通过实时数据精准监测, 提高碳排放数据质量,也为企业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将企业层面的管理逐步渗透到设备/设施层面的管理, 为实现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撑,节能减排更加有的放矢, 真正实践“三去一降一补”,实现生态文明的高质量发展。 通过碳排放公共平台将探索出一套集政府企业双向 管理、全面数据采集、实时精准监测、碳排放数据深度 挖掘、节能减排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省级碳排放智能管 理系统,用科学的碳排放计量,细化碳核算工作。 11 FJQTS/质量强省

EMS能源管理系统

EMS能源管理系统 EMS能源管理系统源于国际先进技术的能源管理系统和理念,通过积累不同行业应用经验和对国内行业用户的个性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结合国际先进同行的成功经验与中国客户的本地化需求,开发出的更加符合中国国情,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能源管理系统----EMS能源管理系统,提供从软硬件平台到系统集成的成熟能源管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在近几年的应用中,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和管理模式,已形成不同版本。 节能增效理念:应用“主动的节能策略,实现持续的节能增效” ·能源测量:使用能源测量和电能质量测量仪表来确定目前能耗出处及数量,制定能耗基准线,作为能源审计依据。 ·解决基本问题:安装使用高效能设备来保证能源供给的可靠性,利用电能质量设备来提高电能的使用效率。对能耗进行分类统计·能源优化使用:利用不同的自动化系统实现对用能设备的控制,优化能源的使用。

·持续改进:通过能源管理软件,远程监测系统对提供技术措施的改造建议,能源管理制定进行改善,促使能源管理更加精细化。EMS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各类能源数据的分散采集、集中管理和数据统计与分析,帮助用户全面掌握电、水、热力、原料供给等能源动力系统的能源消耗状况,计算和分析各种设备能耗情况,监控各个运营环节的能耗异常,评估各项节能设备和措施的相关影响,并通过WEB把各种能耗报表、数据曲线、分析结果等发布给相关管理和运营人员,分享能源信息化带来的成果,结合节能措施建立更有依据、更有效果的节能体系。 EMS符合现代企业能源管理模型 操作级能源管理实现能源介质系统的实时监控和基本统计分析功能。 管理级能源管理实现能源数据分析和高级能源监管功能。 决策级能源管理实现高级能源监管功能和决策支持功能。 能源消耗分析与管理 ·能源管理首页 ·能源数据实时计量 ·能源消耗统计分析 ·能源计划与考核 ·成本分摊及能耗对标 ·用能趋势预测 ·节能效果分析

能源管理系统培训

建筑能源管理系统介绍
Schneider Electric
1

>建立能源管理系统的重要性
能源管理系统介绍 案例分享
Schneider Electric
2

节能增效已经上升成国家头等大事! 节能增效已经上升成国家头等大事!
? 当前,国家领导人十分关注节能,其中特别指出住宅和公共建筑的节能,把建筑节能提到战略高度。 ? 通过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工作,要求到2010年全国新建建筑全部严格执行节能50%的设计标准。 ? 在此基础上到2020年实现大部分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新建建筑东部地区要实现节能75%,中部和西部也 要争取实现节能65%。 ? 为此,要从法规、标准、体制、政策、技术、管理、宣传等多方面采取综合配套措施。
温家宝总理要求领导小 组严格执行《节能减排 《 综合性工作方案》。 综合性工作方案》
温家宝总理8月1日签署 国务院令,公布《民用 民用 建筑节能条例》 建筑节能条例》,自10 月1日起施行。
2008/08/01
《2009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 2009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 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 2009年要继续把节能减排作为 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的重要抓手,全面落实各项节 能减排政策措施。
2009/07/19
2007/07/09
2008/04/01
2009/03/05
温家宝总理强调: 温家宝总理强调:突出抓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 建筑领域节能工作; 约能源法》 约能源法》开始实施。 建筑领域节能工作;大力发 展循环经济和清洁能源。 展循环经济和清洁能源。
2010年 2010年4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 发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关于加 《 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 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 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即国办发[2010]25号文件
3
2010/04/0 2
Schneider Electric

智能电网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

智能电网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 江苏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袁燕 智能电网是当前国际国内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热点。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建设全国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其基本特征是电力系统的运营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和市场化,真正实现电能的高效利用。 根据智能电网研究框架体系,智能电网建设主要抓住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六个环节。“配用电”环节即为电网的用户端,按用户属性来分主要有三类:建筑楼宇,如宾馆、商场、体育馆、学校、写字楼、政府机关等;工矿企业,如冶金、造纸、轻纺、机械、电子、煤矿等;基础设施,如机场、港口、铁路、公路、水利等。用户端消耗着整个电网80%的电能,抓电网用户端智能化建设,对用户可靠、安全、节约用电有十分重要意义。用户端环节建设内容主要为:构建智能用电服务体系;全面推广应用智能电表、智能用电管理终端等智能设备;实现电网与用户的双向互动,提升用户服务质量;建设智能用电小区和电动汽车充电站。用户端急需解决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先进的表计,智能楼宇、智能电器、增值服务、客户用电系统、需求侧管理等课题。 能源管理系统构架及目标 智能电网用户端从用户侧一端来讨论配电和用电系统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其范围指电力公司计费电表出口以下,从电力变压器到用电设备之间,对电能进行传输、分配、控制、保护和能源管理的所有设备及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电设备如电梯、水泵、照明、空调系统、家用电器等越来越多,用电负荷快速增长,设备的能效提高以及不同设备之间的匹配需要科学的管理,用户端的能源管理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般的智能电网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计算机管理系统、通信网络、传感(计量)元件。传感(计量)元件采集各种电量数据并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到计算机管理系统,管理系统将分布采集的数据汇总、分析、报表等,出现故障状况时根据预先设定的条件进行预警、报警甚至自动完成某些操作功能。高级的管理系统还包含智能控制设备,能自动检测电网及用电设备的各种情况并据此对有关负荷进行自动控制,包括对储能设备、可再生能源设备的控制。 建设智能电网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有三个目标: 1)电能监测与节能优化:对用电系统各个环节特别是重点耗能设备用电情况进行实时检测计量、数据采集、汇总分析、纵横比较等,发现电能使用不合理之处,通过人工干预或自动控制的方法进行改进,优化用能设备,提高电能的使用效率。 2)用户端与电网公司管理系统的互动:在智能电网中,电网公司为提高电力设施的负荷率要求用户端某些设备能够需求响应,其使用能够尽量避开用电高峰而在用电低谷时使用,帮助电网削峰填谷。 3)管理分布式能源设备的接入:用户端储能设备、电动汽车以及可再生能源设备接入电网可能对电网产生重大冲击,这些设备也可能将电能输送的电网,所以需要一个很好的能源管理系统进行管理。 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功能 1.主控制系统功能 主控制系统作为专家决策系统,是一个SCADA软件,将各个子系统的数据接入,并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决定各个子系统的控制。 2.配电监控子系统功能 它由多种独立的功能模块组成,包括保护设备定值在线管理、事件报警管理、录波数据管理等。

碳排放信息管理系统

碳排放信息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图如下所示: 系统总体结构与功能模块: 说明如下:

1、数据采集模块 采用设备自动采集、人工输入等多种方式采集碳排放数据,导入数据,对系统进行初始化。 2、碳排放数据查询统计分析分析碳排放数据查询:能源消耗数据汇总及报表生成(13张报表);生成行业、地区或总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各企业能耗分类情况列表。 碳排放数据统计:根据单位碳排放数据库,对每阶段的碳排放情况进行分析,将碳排放单位每阶段(按日或月)的煤耗、电耗、油耗、气耗、水耗作成曲线图,分析走势,归纳总结。 数据查询统计分析主要项目:企业能耗总体情况、企业能源消耗单项指标、企业单位产品能耗情况、企业产值能耗情况、企业水资源消耗情况、企业废弃物排放情况、企业节能状况、能源消费品种构成、能源消费行业构成、能源消费分品种行业构成、产业能源消费结构。 3、单位碳排放水平识别评价此模块根据企业上报的数据,对比国家及省、市的用能定额、限额量化指标,以及能耗标准等,利用计算机先进的智能技术进行能耗的水平识别。 4、碳排放趋势预测与预警 企业碳源指标:根据碳源数据统计对企业碳源消耗的各项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 碳排放趋势预测:根据各时期碳排放规律和对近期碳排放状况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分析重点行业、企业的碳排放趋势。 企业碳排放超标预警:根据分配的碳排放数据和规定的城市指标,对于单位碳排放情况进行综合的评判和分析,分级设定限值,对超标情况,通过“自动对表”方式,予以分级预警提示,并记录、报告预警。 5、专家咨询与决策支持 通过企业自身的各个上报周期的数据纵向比较,给出企业本次周期的碳排放的使用评价;通过横向对比给出企业碳源中可以改进的指标,可以给出合理化的节能减排措施的建议等。

低碳工业园区能源管理平台_图文(精)

低碳工业园区能源管理平台 低碳工业园区的建设与推广是我国推进工业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低碳工业园区能源与碳排放管控平台是低碳工业园区建设的关键环节。如何对园区内企业的能源量进行采集、计量、碳排放核算,如何对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和评价等问题,涉及多个技术领域,专业性强。其数据不仅要求准确,更要求真实可靠(即可核查、可溯源。这是低碳工业园区“管控平台”建设的核心任务,也是当前我国工业园区建设中需要迫切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需求分析 (1设备种类、通讯链路、通讯协议繁多 低碳工业园区能源与碳排放管理过程涉及到大量计量设备、数据采集设备接入,能耗计量设备与各类传感器对外接口协议,通讯链路复杂,如何将园区内各企业的能源及碳排放数据进行汇总并集中管理是低碳园区能源与碳排放管理平台建设的重点之一。 (2海量数据采集,基础数据长期归档 低碳园区节能减排数据服务器需处理园区各单位海量能耗数据,为各单位、同行业企业能耗同比环比分析提供基础数据。这需要保证管理平台历史归档服务器具有高效的存储压缩性能,以达到海量存储数据高分辨率、高精度存储并节省磁盘空间,保证数据库服务的长期稳定运行。 (3能耗及碳排放基础数据统计计算能力 能耗分析过程涉及园区不同单位、不同能源介质。例如水、电、气表一次设备只提供实时能耗数据,涉及到按年、月、日分析能耗情况,需要能源管理平台来将实时数据信息统计计算值存储到能源数据服务器中。碳计量、标准煤折算值等相关数据计算方式、可能统计方式、能源介质情况变化、园区企业变更等进行不断修正。这些特点就要求能耗及碳排放管理平台具备强大的统计计算功能。

(4高性能的数据检索响应速度 园区能耗及碳排放管理平台涉及的用户群非常大,在做综合分析时涉及数据量时间跨度可能是一个月、一年甚至几年,要求系统具有高性能的数据检索响应速度,为园区综合数据分析提供基础。 通过园区能源与碳排放管控平台将能耗与碳排放计量体系应用于整个园区,完成园区内主要工业企业能耗和用电品质参数、指 标的在线监测,完善园区能耗管理基础数据体系,在完成园区企业能耗数据进行采集、上报、汇总、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节能法规及节能监测标准与办法,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能源利用监督评价,利用专家管理系统进行工业企业能耗数据分析、诊断;帮助企业科学地利用能源,从而促进整个园区能耗监测和能效管理水平的提高, 助力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园区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系统架构设计 工业园区能源及碳排放管理平台系统架构设计,如图 1所示。 系统功能 (1数据采集 在能源系统监控中心部署实时数据库,与园区各企业能源及碳排放管理系统进行远程通讯,实现远程数据采集、设备运行监控、对工艺生产区进行监测报警,加强对园区各企业能源及碳排放情况的自动监控和管理,保障系统的安全和经济运行。 主要的监测范围,包括园区建筑能耗、生产能耗、工业碳排放量、多联供系统能源转化情况。 监测能源品种的范围,包括原煤、一般烟煤、煤制品、焦炭、成品油、汽油、煤油、柴油、电力等品种。

浅谈区域能耗在线监测与能源管理平台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110059695.html, 浅谈区域能耗在线监测与能源管理平台建设作者:郭菊花 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8年第14期 摘要能源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人类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煤炭的消费占70%左右,并且其消费量及所占比例还会有所增加[1]。化石燃料的使用是CO2等温室气体增加的主要来源,而气候变化的诱因是碳排放,因此气候变化的实质问题也是能源问题。 关键词能耗;能源管理平台建设 引言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能源消耗强度较高,消费规模不断扩大,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能源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开发与节能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随着各地区节能压力和难度的逐渐增大,节能降耗的任务十分艰巨。区域能源信息平台的建设,提高了整个区域节能降耗工作的效率和成效,为加强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十二五”节能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 1 国内外区域能源管理平台建设现状 1.1 国内外区域能源管理现状 长期以来能源短缺一直是困扰各国的主要问题。节能可以缓解能源瓶颈制约,促进经济发展,是当前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关于节能降耗与信息化的联系,国内很多学者都进行过探讨和研究。同时国外在楼宇自控方面技术相对成熟,建立了相对成熟的建筑节能评估方法和标准,另外在政策上鼓励开设能源服务公司,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化程度比较高,政府也组织一些城市大型公建能耗监测系统。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1.2 我国能源政策 我国已将节能减排作为一项长期国策摆在突出重要的地位。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以及一系列行政和经济手段。针对能源监测平台的建设,国家各部委及部分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推动监测平台建设。 2011年5月,国家工信部发布《关于建立工业节能减排信息监测系统的通知》(工信部 节[2011]237号)提及,“部决定组织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业节能减排信息监测系统”,“建设面向各地区、相关重点监测样本企业的工业节能减排监测信息系统,应用信息网络技术汇总监测相关数据,服务于国家及各省市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领域政策拟订、规划编制、标准制定、行业研究、形势分析等相关工作。”江苏省苏州市各级主管部门近期也提出了利用信息化

能源、碳排放体系基础知识试题

能源、碳排放体系基础知识试题 姓名:部门:工段:得分:时间:年月日 一、单项选择(15题,每题4分,共6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以下简称《节约能源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通过,自D起施行。 A、1998年1月1日 B、2007年10月28日 C、2008年1月1日 D、2008年4月1日 2、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 D的能源发展战略。 A、开发为主,合理利用 B、利用为主,加强开发 C、开发与节约并举,把开发放在首位 D、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 3、用能单位应当建立 B ,对节能工作取得成绩的集体、个人给予奖励。 A、目标考核制 B、节能目标责任制 C、节能领导小组 D、节能办公室 4、重点用能单位应当每年向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送上年度的 A ,其主要内容包括能源消费情况、能源利用效率、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效益分析、节能措施等。 A、能源利用状况报告 B、节能监督状况报告 C、能源消费状况报告 D、节能效益分析报告 5、瞒报、伪造、篡改能源统计资料或者编造虚假能源统计数据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D》的规定处罚。 A、标准化法 B、节约能源法 C、质量法 D、统计法 6、《节约能源法》所称能源,是指 A 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A、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 B、太阳能、风能 C、煤炭、水电、核能 D、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7、国务院D主管全国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并接受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的指导。 A、国家能源局 B、国家环境保护部 C、工业信息化部 D、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 8、国家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C制度,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依法负责项目审批或者核准的机关不得批准或者核准建设。 A、用能审查 B、用能核准 C、节能评估和审查 D、单位产品耗能限额标准 9、重点用能单位应当设立D,在具有节能专业知识、实际经验以及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中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并报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A、能源审计岗位 B、合同能源管理岗位 C、能源核算岗位 D、能源管理岗位 10、用能单位应当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按照规定配备和使用 D 的能源计量器具。 A、合格 B、检定合格 C、经检定合格 D、经依法检定合格

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

《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发布 编者按 前一阶段,国家发改委能源所课题组完成并出版的《中国2050年低碳发展之路:能源需求暨碳排放情景分析》研究报告一经发布,就受到各方关注,其中有些结论被境外机构引用时,或断章取义,或出于其它目的,加以渲染,给我国的外交谈判工作造成一些不利影响。针对上述情况,本版特编发课题组撰写的《2050年低碳能源发展道路》的研究成果概述,对该报告情景分析的主要假设和结论做更明确的表述。着重说明本研究的背景、意义、情景设定的主要考虑、基本结论等,以期让读者对中国的低碳能源发展趋势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是避免西方媒体的误读。 1 以气候变暖为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受到各方关注,2009年12月上旬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暨《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CMP5)(即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更是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但经过13天的艰难谈判,特别是会议后两天场面一度失控,就连最终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Copenhagen Accord)》也受到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质疑,这种状况充分说明了气候变化问题的复杂性,也表明气候变化问题正从环境问题演变成一个涉及全球环境、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国际贸易问题的复杂议题,关系到各国的未来发展道路选择,关乎各国发展权和发展空间的博弈。 在此次气候变化大会上,对于COP15和CMP5所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强调“共同”,但发展中国家强调“区别”,表现在具体的主张和立场上,发达国家偏重现实与后果,强调目前的、未来的和国家总体的排放量;发展中国家偏重道义与公平,强调历史的、人均的排放量。在资金和技术转让问题上,发达国家片面强调市场的作用,推卸政府责任。显然,就“责任”而言,发达国家目前的奢侈型排放、因工业化和城市化而占据了绝大部分排放空间,理应为减排全球温室气体做出主要贡献。但由于气候变化问题背后的实质是各国“发展权”和“发展空间”之争,100多个国家要在短期内就全球减排行动达成实质性进展的过程无疑会非常艰难。 另一方面,由于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全球性挑战和问题,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命运,任何国家都不敢忽视,也不愿意成为阻扰应对全球变暖行动的罪魁祸首,这是各国外交谈判的底线。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而言,即便其人均排放水平比起发达国家的奢侈排放还非常低,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仍将持续增长,由此必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和挑战。事实上,在此次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之前,中国政府就提出“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减排目标,在哥本哈根的首脑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声明:“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温总理还表示,无论此次会议达成什么成果,中国都将坚定不移地为实现、甚至超过这个目标而努力。上述举动表明了中国积极为全球气候变化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决心,也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肯定。 尽管如此,仍然有一些发达国家认为,中国还应当承诺更多,并且引用了国内研究机构的预测结果,认为2020年中国的单位GDP碳强度可下降到60%左右。应该说,中国政府提出的减排目标不同于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下的做出的减排承诺,完全是中国国内的自愿行动,是中国向全世界发出推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声音和信号。作为向国际

燃煤电厂碳排放实时监控及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燃煤电厂碳排放实时监控及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发表时间:2019-09-10T11:31:16.750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2卷12期作者:王继凯[导读] 为了有效监控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提出了一种燃煤电厂排放实时监控及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方案,其对节能发电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新疆中泰化学阜康能源有限公司,新疆阜康831500 摘要:煤炭发电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发电形式,但是电力生产的过程中也增加了煤炭的排放量,对生态环境构成了较大的影响。为了有效监控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提出了一种燃煤电厂排放实时监控及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方案,其对节能发电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关键词:燃煤电厂;碳排放;实时监控;节能发电引言 燃煤电厂是我国最大的碳排放源之一,为了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对燃煤电厂碳排放的实时监测及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燃煤电厂碳排放监测及管理面临的问题,研究碳排放量测量计算方法,并建立燃煤电厂碳排放实时监控系统及管理系统。 1系统设计 1.1系统简介 按照发电厂的实际碳排放总量、维护检修计划以及每月需要生产的电量,来对碳排放计划进行合理的安排,然后再做出相应的减排措施,实现燃煤电厂碳排放量的减少。碳排放实时监测系统以及管理系统在实际运行的时候,会收集燃煤发电厂的碳排放信息,一旦碳排放量超出计划标准,系统会及时做出预警。 1.2碳排放计量 现如今,我国在进行碳排放量计算的时候,通常都会采用理论核算方法。不过,当前国内很多发电厂在发电的时候,仍然采用着传统的配煤掺烧方法,这就大大增加了碳排放量的计量难度,同时,由于不同阶段煤炭的燃烧情况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采用这一计量方法更是无法保证碳排放计量的准确性。本文采用了直接测量法来对碳排放量进行计算。该方法的主要原理就是采用专业测量系统不间断的对二氧化碳的气体质量以及排放速度进行监测,利用上面两项参数获得瞬时排放参数。排放总量的计算需要涉及到烟气处理、信号采集以及CO2的测量。采用该方法来对碳排放量进行测量,有助于相关监管部门的监察,可以实现碳排放限额的有效实施,对于降低燃煤电厂碳排放量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该方法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目前,直接测量法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中都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我国的应用也必然会越来越普遍。 1.3数据预处理 净烟气的主要成分就是水蒸气,同时,其内部还有一些SO2以及NOx等具有腐蚀性特点的气体,在对净烟气进行监测的时候,会给监测设备造成非常严重的破坏。数据在测量、上传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拉直线、超限以及突变等问题,严重影响数据处理效果。为了保证数据预处理效果,应采用粗范围检验、标准差检验等检验方法,来对数据进行筛选,从而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1.4碳排放指标计算及预警 1.41碳排放指标计算 (1)碳排放浓度 一般来说,采用二氧化碳分析设备所分析出的气体浓度都是体积浓度(ppm),而在对碳排放量进行计算的时候,为了保证计算准确性,将其换算成碳排放浓度计算公式为: (2)碳排放量碳排放量计算公式为: (3)单位电量碳排放强度从专业化角度来讲,碳排放强度可以表示国民生产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量,也可以说是单位生产运营中所排放出的CO2。其计算式为: 1.42机组碳排放预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