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语言学专家作品一览表
- 格式:xls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2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参考书目1 概论高明凯、石安石主编《语言学概论》,北京,中华书局,1979刘伶、黄智显、陈秀珠主编《语言学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吴为章编著《新编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较深]伍铁平主编《普通语言学概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兹维金采夫《普通语言学纲要》(1962),伍铁平、马福聚、汤庭国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 语言学理论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1916),高明凯等译,岑麒祥、叶蜚声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初读有一定难度,但需要仔细品味]赵元任《语言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Lyons,J.Linguistics,1980,载南开大学中文系《语言研究译丛》编辑部编:《语言研究译丛》第二期,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于根元主编《应用语言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宋国明《句法理论概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Radford,A.1997.Syntax:A Minimalist Introduc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徐通锵《历史语言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较深]陈原《社会语言学》,北京,学林出版社,1983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卫志强《当代跨学科的语言学》,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现在叫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了),1992语言在交际中规范施春宏中国经济出版社西方语言学流派刘润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言理解与认知崔希亮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3 语言学史岑麒祥《语言学史概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R.H.罗宾斯《简明语言学史》,许德宝、冯建明、胡明亮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4 本体研究(一般参考现代汉语课老师开的参考文献)罗常培、王均《普通语言学纲要(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朱德熙《语法答问》,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较深]5 其他岑麒祥《普通语言学人物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罗常培《语言与文化》,语文出版社,1989王希杰主编《语言学百题(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王振昆、谢文庆、刘振铎编《语言学资料选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3《现代汉语》参考文献目录l 第一章绪论胡裕树《现代汉语》(增订二版)绪论部分,上海教育出版社。
东方语言文学100本推荐书目一、语言学类1.《语言问题》赵元任著,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2.《语言与文化》罗常培著,语文出版社,1989年版3.《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著,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4.《修辞学发凡》陈望道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5.《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等著,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年版6.《马氏文通》马建忠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7.《汉语音韵》王力著,中华书局,1980年版8.《训诂简论》陆宗达著,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9.《中国语言学史》王力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10.《中国文字学》唐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11.《中国历代语言学论文选注》吴文祺、张世禄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12.《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索绪尔著,高名凯译,岑麒祥、叶蜚声校注,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13.《语言论》高名凯著,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14.《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胡明扬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15.《应用语言学》刘涌泉、乔毅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二、文艺学类1.《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陆梅林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2.《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著,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3.《邓小平论文艺》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4.《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5.《文心雕龙选译》刘勰著,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6.《诗学》亚里斯多德著,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7.《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章安祺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8.《20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蒋孔阳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9.《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10.《文学理论》(美)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11.《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美)韦斯坦因著,刘象愚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三、中国古典文学类1.《诗经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2.《楚辞选》马茂元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3.《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4.《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5.《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译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6.《乐府诗选》余冠英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7.《史记选》王伯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8.《陶渊明集》逮钦立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9.《李白诗选》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10.《杜甫诗选》萧涤非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11.《李商隐选集》周振甫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12.《唐宋八家文选》牛宝彤选,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13.《唐人小说》汪辟疆校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14.《唐诗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15.《唐宋词选》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16.《宋诗选注》钱钟书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17.《苏轼选集》王水照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18.《元人杂剧选》顾肇仓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19.《辛弃疾词选》朱德才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20.《西厢记》王实甫著,王季思校注,人民文学出版1978年版21.《三国演义》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22.《水浒传》施耐庵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23.《西游记》吴承恩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24.《今古奇观》抱瓮老人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25.《牡丹亭》汤显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26.《聊斋志异选》张友鹤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27.《儒林外史》吴敬梓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28.《红楼梦》曹雪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29.《长生殿》洪昇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30.《桃花扇》孔尚任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31.《老残游记》刘鹗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四、中国现当代文学类1.《鲁迅小说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2.《野草》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3.《女神》郭沫若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重印版4.《郁达夫小说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5.《新月诗选》陈梦家编,上海书店复印1985年6.《子夜》茅盾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7.《家》巴金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8.《沈从文小说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9.《骆驼祥子》老舍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10.《曹禺选集》曹禺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11.《艾青诗选》艾青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12.《围城》钱钟书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13.《赵树理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14.《现代派诗选》蓝棣之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15.《创业史》(第一部)柳青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60年版16.《茶馆》老舍著,收《<茶馆><龙须沟>》,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17.《王蒙代表作》张学正编,黄河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18.《白鹿原》陈忠实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19.《余光中精品文集》,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20.《台湾小说选》,《台湾小说选》编辑委员会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2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王庆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五、外国文学类1.《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德)斯威布著,楚图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2.《俄狄浦斯王》(《索福克勒斯悲剧二种》)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3.《神曲》(意)但丁著,王维克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4.《哈姆莱特》(《莎士比亚悲剧四》)卞之琳译,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5.《伪君子》(法)莫里哀著,李健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6.《浮士德》(德)歌德著,董问樵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7.《悲惨世界》(法)雨果著,李丹、方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1983年版8.《红与黑》(法)司汤达著,郝运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9.《高老头》(法)巴尔扎克著,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10.《双城记》(英)狄更斯著,石永礼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11.《德伯家的苔丝》(英)哈代著,张谷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12.《卡拉马佐夫兄弟》(俄)陀思妥耶夫斯基著,耿济之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13.《安娜·卡列尼娜》(俄)托尔斯泰著,周扬、谢索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14.《母亲》(俄)高尔基著,瞿秋白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15.《百年孤独》(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著,黄锦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16.《喧哗与骚动》(美)福克纳著,李文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17.《等待戈多》(法)萨缪埃尔·贝克特著,收《荒诞派戏剧选》外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18.《沙恭达罗》(印)迦梨陀娑著,季羡林六、汉语音韵学类1.唐作藩,《音韵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耿振声《音韵通讲》,河北教育出版社3.唐作藩,《汉语音韵学常识》,上海教育出版社4.王力,《汉语音韵》,中华书局5.余迺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上海辞书出版社6.周祖谟,《广韵校本》,中华书局7.丁声树、李荣,《古今字音对照手册》8.李新魁,《韵镜校正》,中华书局9.杨军,《韵镜校笺》,浙江大学出版社。
书单语言学好书50种集结世界语言学家著作涵盖七大板块:理论与方法、语音与音系、词法与句法、语义与语用、教育与学习、认知与大脑、话语与社会陆续出版中1.《句法结构》(第2版)〔美〕诺姆·乔姆斯基著陈满华译冯志伟审校本书基于数学和逻辑的研究方法,力图构建具有普遍适应性的形式语法理论。
主张语法具有自主性,判断句子是否合语法应基于形式而非意义;在有限状态模型、短语结构模型和转换模型这三种语法描写手段中,转换模型最充分、有效;语法是一个三分体系,两头分别是短语结构规则序列和语素音位规则序列,中间由转换规则序列连接;语法理论的目标是为不同的备用语法提供评估程序;通过不同的表征层面可以解释不规则现象及歧义现象等。
已有三十余条形式化规则初步应用于英语的句子生成和分析。
本书的语法普遍性等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认知科学。
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2.《语素导论》〔美〕戴维·恩比克著程工杨彤译本书在分布式形态学理论框架下探讨了语素的性质和特征,以及语素的语音、语义和其结构的相互作用,语素变体、合形等相关问题。
作者认为,语素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即词根与功能语素,是句法推导的起始项。
此外,本书还探讨了分布式形态学框架下的一些核心问题,以及形态与音系、句法、语义等不同语法模块的接口问题,如线性化、词项插入、迟后填音等。
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3.《认知语言学》〔美〕威廉·克罗夫特、〔英〕D. 艾伦·克鲁斯著邵军航译《认知语言学》是长销多年的语言学经典著作,详细阐述了语言与大脑认知加工之间的关系。
作者首先解释了概念结构和语言表征的认知过程,进而探讨了词汇语义的认知路向及句法表征,并强调认知语法和构式语法之间的密切关系。
本书结构清晰、观点独到、论述新颖、易读性强,既可用作认知语言学教材,也可为语言学研究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4.《语调音系学》(第2版)〔英〕D. 罗伯特·拉德著马秋武王平译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语调语法的性质和本质,并在自主音段-节律音系理论框架下,介绍和阐释了生成音系学中的语调音系学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即语调在AM理论和T oBI语调标注系统。
中国语言学家及其代表作岑麒祥主要研究方向为普通语言学和语言学史,《语言学史概要》是其最重要、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第一部语言学史著作。
陈望道中国著名教育家、修辞学家、语言学家,中国现代修辞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修辞学发凡》,第一部有系统的兼顾古话文今话文的修辞学著作。
丁声树中国杰出的语言学家,词典编纂专家,编写《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符淮青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词汇学、语义学、词典学研究,有《现代汉语词汇学》。
高名凯著名语言学家,与石安石主编的《语言学概论》观点平妥,简明通俗,至今仍被许多高等学院用为教材。
桂诗春著名语言学家和外语教育家,主要研究方向:心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言测试、统计语言学等。
著有《心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
郭锡良主要著作有:《古代汉语》(三种)、《汉字古音手册》、《汉字知识》等著作10种。
音韵方面也第一次提出了殷商音系的设想,为汉语语音史填补了一项空白。
何九盈中国古汉语、汉语音韵学专家,有《中国现代语言学史》。
胡明扬胡明扬的学术活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现代汉语语法、汉语方言并结合汉语实际对语言理论的研究;一是向国内介绍国外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
有《北京话初探》、《北京话的语气助词和叹词》。
胡裕树汉语语法理论、现代汉语教学、语言文字辞书编纂,有《现代汉语》《今日汉语》《汉语语法研究》。
胡壮麟国外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语用学、语篇分析、英语教学法、符号学、认知与隐喻。
有《语言学教程》。
黄伯荣现代汉语和汉语方言的研究,现代汉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及汉语方言等方面。
《汉语方言语法类编》。
蒋礼鸿著名语言学家、敦煌学家、辞书学家,有《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义府续貂》。
金兆梓著名语言学家、文史学家,有《国文法之研究》。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第一次科学地、系統地揭示了我国白话文内在的语言规律,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具有自己独特体系的、将传统语法体系应用于现代汉语的专门著作。
《应用语言学》: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入门书籍作者:吴亮亮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20年第09期内容摘要:应用语言学是一门运用语言学的理论知识以解决语言相关问题的独立学科,其作用是在抽象的语言学理论及现实生活中的语言具体问题之间不断进行调和。
《应用语言学》一书通过向读者介绍应用语言学相关的六个主要领域,层层剖析,以论证这一核心观点。
该书虽薄,却承载了丰富的信息量,内容浅显易懂,书内各章节相互呼应,环环相扣,逻辑清晰,能为初学者进一步学习语言学专著奠定基础,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专业入门书籍。
关键词:应用语言学语言教学二语习得书评《应用语言学》由盖伊·库克所著,是“牛津语言学入门丛书”中的其中一本。
与其他语言学专著不同,该书语言浅显易懂,循序渐进,内容横跨应用语言学涉及的关键领域,不仅适合语言学专业的研究生作为导入性阅读,为初学者深入掌握复杂学术概念奠定基础;对于对应用语言学领域感兴趣的人员也大有裨益,有助于他们进一步感受语言的魅力。
总而言之,该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应用语言学入门书籍,广大读者可反复咀嚼,定有收获。
本文将从该书的核心观点、结构模式以及各章节内容进行评述,以期为读者提供参考。
一.核心观点对于应用语言学的内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解读和区分,但在作者库克看来,应用语言学,就是对抽象的语言学理论进行解释和运用。
“It must refer to the findings and theories of linguistics, choosing among the different schools and approaches, and making these theories relevant to the problem in hand. At the same time, it must investigate and take into account the experience and needs of the people involved in the problem itself.(Guy Cook,2012:10)”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关系就在于,应用语言学扮演一个中介的角色,在语言学理论和人类现实世界中语言所相关的实际问题之间不断进行调和,使得语言学理论适用于某个具体语言问题。
2023年应用语言学专业考研书目应用语言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涵盖了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
考研应用语言学专业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以下是一些参考书目,供考生参考。
一、语言学基础1. 《现代汉语语法教程》(第三版),杨力、戚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
2. 《外语教学与应用语言学概论》(第三版),李若曦、李育霞、朱绍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年。
3. 《语言学引论》(第二版),崔之奇,商务印书馆,2016年。
4. 《语言学概论》(第六版),陈宗仁、韩家宝、张晔,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二、心理学及教育学基础1. 《教育心理学》,王铮,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
2. 《教育评价与测量》(第二版),陈昌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3. 《认知心理学》(第九版),罗杰·艾特金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4. 《教育科学概论》(第四版),刘睿、王东慧,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三、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1. 《语言学研究法》(第三版),曹志耘,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年。
2. 《应用言语研究方法》(第二版),林群玲、陈鸿香,台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3. 《翻译研究方法》(第二版),钟萍、沈文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年。
4. 《大语料库应用与语言研究实践》(第二版),罗格斯,商务印书馆,2014年。
四、计算机语言学1. 《计算语言学导论》(第二版),Jacques E.2018。
2. 《计算语言学入门》(第二版),费立涛、朱怀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
3. 《自然语言处理——基础理论与应用》(第二版),赵文博,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
以上书目涵盖了应用语言学专业考研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研究方法,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
同时,也建议考生多参加相关的学术交流和实践活动,扩展自己的视野,提高专业能力。
语言学必读书目PDF版 ( 2006-3-10 21:10 )很多同学对于语言学的图书有两大苦恼:一,书太贵;二,有的书不好找。
本人在语言学专业奋战两年有余,积累了大量语言学的图书,大部分已经转制成PDF文档,计有450~~~500本左右,并且刻成DVD光盘,总量有4.5G,家境不宽裕的语言学同仁可以免除巨额书费之苦了。
书目下面,都刻在一张DVD光盘里,有意索要光盘者请给我发邮件:kaisse@搜索短信回复引用goldwool新手入门发帖 4积分 4IP源221.234.*NO.3363 RE:语言学必读书目PDF版 ( 2006-3-10 21:11 )(英)The Categories(范畴):亚里士多德(英)THE DEVIL’S DICTIONARY(魔鬼词典)-- AMBROSE BIERCE(阿姆布诺斯·比尔斯)(英)The Foolish Dictionary(愚蠢的词典)-- Gideon Wurdz(吉顿·伍兹)(英)表述和意义:言语行为研究 [美]塞尔[Searle,J.R.](英)词汇、语义学和语言教育 [英]哈切(Hatch,E(英)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语言习得(英)当代句法理论通览(英)当代语义理论指南 --[美]拉宾(Lappin,S.)著(英)德里达--诺利斯(英)汉语方言的连续变化变调模式--陈渊泉(英)话语分析入门:理论与方法 [美]吉(Gee,J.P.)著(英)会说话的哺乳动物:心理语言学入门(英)剑桥语言百科词典(英)交际语言教学论(英)句法:结构、意义与功能(英)跨文化交际:语篇分析法 [美]斯科隆(Scbllon,R.)等著(英)历史语言学(英)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英)乔姆司基的普通语言学教程(英)人类语言学入门(英)认知语言学入门(英)社会语言学教程(英)言语的萌发:语言的起源和进化(英)言语行为:语言哲学论 [美]塞尔(Searle,J.R.)著(英)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英)英诗学习指南:语言学的分析方法 [英]利奇(Leech,G.N.)著(英)语法化学说(英)语料库语言学(英)语料库语言学入门 [新]肯尼迪(Kennedy,G.)著(英)语言和人(英)语言类型学与普通语法特征--Croft(英)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Sapir(英)语言迁移:语言学习的语际影响 [美]奥德林(Odlin,T.)著(英)语言心理学 [美]卡罗尔(Carroll,D.W.)著(英)语言学和第二语言习得(英)语言学教程--Radford(英)语言学课题:语言研究实用指南(英)语言学理论:对基要原著的语篇研究(英)语言学入门 [英]普尔(Poole,S.C.)著(英)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中的错误:错误分析探讨(英)语言学综览(英)语言研究(英)语言研究中的统计学 [英]安东尼(Anthony,W.S.)等著(英)语言与心智研究新视野 [美]乔姆斯基(Chamsky,N.)著(英)语言与语言学词典(英)语言中的范畴化:语言学理论中的类典型(英)语义学 [英]萨伊德[Saeed,J.I]著(英)语义学引论 [英]莱昂斯(Lyons,J.)著(英)语音学与音系学入门 [英]克拉克(Clark,J.) [英]亚洛坡(Yallop,C.)著(英)语用学 [英]佩斯著(英)语用学引论 [英]梅[Mey,J]著(英)转换生成语法导论:从原则参数到最简方案(英)转换生成语法教程--Cook(英)转换生成语法教程--Radford(英)作为社会符号的语言:从社会角度诠释语言与意义--Hilliday [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98现代汉语语法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陆俭明《格式塔心理学原理》《论语言的起源》〔德〕赫尔德著《马氏文通》与汉语语法学--候精一《米拉日巴传》的语法特征及比较周炜《说文解字》讲稿《说文解字》新订《文化和价值》--维特根斯坦著报刊用词不当100例 --安汝磐赵玉玲北京话儿化词典 --贾采珠宾语和补语波波是个形容词--路人甲不对称和标记论-沈家煊差异与融合——海峡两岸语言应用对比 --刁晏斌长句分析(修订版)常见病句辨析--张盛如骆小所常用成语误用辨析骆小所张盛如主编传播语言学 --齐沪扬词汇-- 裘正铨词汇语义和计算语言学-林杏光词类辨难-邢福义词类问题考察-胡明扬词学概说-吴丈蜀词义的分析和描写-符淮青辞海从语义信息到类型比较史有为主编大陆及港澳台常用词对比词典-- 魏励盛玉麒当代汉语词语的共时状况及其嬗变:90年代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汉语词语现状研究--汤志祥当代社会语言学-徐大明陶红印当代西方语法理论-余如珍当代中国语法学-申小龙德里达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德里达声音与现象德里达-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德里达-中国讲演录东亚华人语言研究--李如龙动词研究-胡裕树范晓动物的语言斯蒂芬·哈特对比语言学概论-许余龙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刘坚方言与中国文化-游汝杰符号学原理-罗兰.巴尔特福柯论:超越结构主义与解释学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功能语言学在中国的进展-胡壮麟方琰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文集古汉语词汇纲要古汉语大词典古汉语字典--王力古文字通典广东地区社会语言文字应用问题调查研究詹伯慧主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生导师文集(四)语用学探索 --何自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生导师文集(一)应用语言学研究 --桂诗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生导师文集(一)应用语言学研究 --桂诗春国第三次情报检索语言发展方向研讨会论文集面向21世纪的情报语言学 --戴维民赵建华汪东波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八五”规划重点项目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韩国语外来语词典史峰主编汉语比较变换语法-李临定汉语比喻研究史--冯广艺汉语变调构词研究--孙玉文汉语词汇的统计与分析汉语词汇语法史论文集--蒋绍愚汉语词义学-苏新春汉语词族续考--张希峰汉语的句子类型-范晓汉语的语义结构和补语形式-缪锦安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冯胜利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袁毓林汉语法特点面面观-文集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李如龙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袁家骅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詹伯惠汉语方言学--李如龙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王福堂汉语复句研究--邢福义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张伯江方梅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陆俭明沈阳汉语节律学--吴洁敏汉语句群--吴为章汉语历时共时语法论集--李英哲汉语历史音韵学--潘悟云汉语歧义消解过程的研究--周治金汉语浅谈-王力汉语如是观-史有为汉语戏谑语词典陈建文王聚元主编汉语相似造词语义类释-王艾录汉语新词新义词典汉语信息处理研究-张普汉语音韵学常识-唐作藩汉语音韵学基础-陈复华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郭锦桴著汉语语法变换研究:理论、原则、方法--方经民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邵敬敏汉语语法的意合网络--鲁川汉语语法基础--吕冀平汉语语法理论研究-杨成凯汉语语法散论-朱英贵汉语语法学-邢福义汉语语法学-张斌汉语语句韵律的语法功能--叶军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马庆株汉语语音史-黄典诚汉语语用学--左思民汉语韵律句法学--冯胜利汉语知识汉语知识讲话处所、时间和方位汉语知识讲话非主谓句汉语知识讲话复指和插说汉语知识讲话副词介词连词汉语知识讲话句群汉语知识讲话主语和谓语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认知理论研究--徐子亮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梁东汉汉字文化趣释--吴东平汉字形义分析字典汉字学汉字演变五百例汉字与文化-贺友龄汉字知识漢語的韻律。
西方著名语言学家成果与名著归纳西方语言学家为语言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对于语言的理论贡献,以及对于名著的分析和归纳,为我们深入了解语言的本质和文学作品的内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本文将概括西方著名语言学家的主要成果,并归纳一些经典名著的主题与价值。
一、西方著名语言学家成果简述1. 贝克特(Samuel Beckett)贝克特是20世纪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深沉的悲剧和独特的语言风格著称。
他的成就体现在他对于言语的压缩和非传统叙事方式的探索。
贝克特的作品《等待戈多》以及《喜剧与悲剧》等,通过精炼而极简的语言,引发读者对于生命和存在的思考。
2. 乔伊斯(James Joyce)乔伊斯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尤利西斯》被誉为现代主义的代表作。
乔伊斯以他创新的流水线叙事技巧和对于语言多样性的探索,使得他的小说充满了复杂的象征意义和隐喻。
3. 奥威尔(George Orwell)奥威尔是20世纪最著名的政治作家之一,他的作品《1984》被视为反乌托邦文学的代表之一。
奥威尔通过对于言语操控和政府控制的描绘,预测了一个极权主义社会的可能性。
他的作品强调了个人思想自由的重要性,并警示了权力滥用的危险性。
4. 萨泽(Ferdinand de Saussure)萨泽被誉为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理论对于后来的语言学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著作《一般语言学教程》提出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强调了语言符号的双重性和语言系统的内部规则。
他的成果开启了语言学的新纪元。
二、经典名著的主题与价值归纳1. 《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作者简·奥斯汀(Jane Austen)通过描绘女性角色的独立思想和追求自由婚姻的意愿,讽刺了旧有社会规范对于个人幸福的限制。
该作品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社会阶层固化问题的嘲讽,探索了爱情、婚姻和社会地位等主题。
北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参考书目针对北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的参考书目,以下是一些建议的书籍,供考生参考:一、《语言学纲要》《语言学纲要》是王德春先生的著作,是语言学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
该书系统介绍了语言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主要分支,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友好。
通过阅读此书,考生可以建立起对语言学的整体认识,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二、《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黄伯荣、廖序东先生的著作,是现代汉语领域的权威教材。
该书详细讲解了现代汉语的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知识,对于考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阅读此书,考生可以深入了解现代汉语的特点和规律,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三、《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是王力先生的著作,是古代汉语领域的经典教材。
该书系统介绍了古代汉语的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知识,对于考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学习价值。
通过阅读此书,考生可以了解古代汉语的特点和规律,提高阅读古代文献的能力。
四、《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是刘润清、文旭先生的著作,是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领域的重要教材。
该书介绍了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关系、应用领域以及研究方法等,对于考生来说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阅读此书,考生可以了解语言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除了以上几本主要的参考书目外,考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一些其他相关的书籍进行辅助学习。
例如,可以阅读一些语言学领域的期刊论文、专著等,以深入了解语言学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
总之,针对北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的参考书目,考生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进行学习。
同时,还需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1.《普通语言学教程》(LinguistiqueGénérale)索绪尔[瑞士](FerdinandDeSaussure)著作,高名凯翻译,岑麒祥、叶蜚声校对注释。
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80年第1版。
原始版本是用法语表达,1916年在法国巴黎出版,1922年和1949年出版第2和第3版本。
本汉语翻译版本是根据原始版本的第3版本翻译的。
这是开创现代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流派的著作,是世界上语言学成为成熟科学的标志,是语言学理论的经典著作。
主要观点是:语言是符号的系统,语言有抽象系统和具体现象,共时和历时状态,组合和聚合关系的区别,还有地理差异。
绪论阐述语言学历时,语言学的内容、对象和角度等,文字在语言中的地位,音位学和文字的关系。
附录音位学原理。
后面分5个部份:(1)一般原则,(2)共时语言学,(3)历时语言学,(4)地理语言学,(5)回顾语言学的问题和结论。
2.《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作。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980第1版,1986年第2版,1997年第3版。
2003年印刷到第25次。
这是20世纪后期以来很流行的语言学概论教材。
它根据索绪尔的结构主义理论体系阐述语言最基本的理论知识。
简明通俗,适合入门,但是吸收新理论不够。
除了导言,分成9个部份:(1)语言的社会功能,(2)语言是符号系统,(3)语音,(4)语法,(5)词义,(6)文字和书面语,(7)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8)语言的接触,(9)语言系统的发展。
3.《普通语言学概要》伍铁平主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3年第1版。
汉语语言学和外语语言学领域学者合作的教材。
它吸收了新的理论成果,特别是语言机制和语言的使用很新颖。
分成9个部份:(1)语言与语言学,(2)语言的构造与机制,(3)语音,(4)语法,(5)语义,(6)语言的变异,(7)语言的使用,(8)语言的演变,(9)文字。
4.《语言学简明教程》胡壮麟、李战子主编。
一部系统的应用语言学专著——评夏中华的《应用语言学—
—范畴与现况》
林喦
【期刊名称】《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00)003
【摘要】夏中华的《应用语言学一一范畴与现况》(学林出版社2012年3月版。
以下简称《范畴与现况》)以资料搜集和介绍为主干,以总论和分支综述为学术核心,是一部类工具书性质的专著。
【总页数】1页(P封2)
【作者】林喦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一部实用性强的语言学专著--浅评《英汉比较语义学》
2.英语语言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评《英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3.一部全面系统研究英语语言学的新作——评《现代英语语言学的多维视角研究》
4.应用语言学与外国语言学言语能力多样化研究——评《应用语言学研究中的混合方法》
5.一部值得一读的语言学专著——评伍铁平著《语言与思维关系新探》(增订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方著名语言学家成果与名著归纳从1907年起,他曾三次讲授普通语言学,但没有写成讲义,1913年他因病去世后,他的学生巴利和薛施蔼根据同学们的笔记整理成《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
这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提出了全新的语言理论、原则和概念,为语言的研究和语言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1916年在日内瓦出第一版,后来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对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人们称之为\现代语言学之父\。
索绪尔语言理论以语言和言语的区分为基础,认为语言学只能\就语言而研究语言\,排除任何非语言因素(如社会的、物理的、言语的??)的干扰;而就语言来说,必须区分共时和历时,语言学只研究共时的语言系统,排除任何历时因素的干扰;而就共时的语言系统的研究来说,只研究形式,不研究实质,\语言是形式,不是实质\的论断就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
什么是语言形式?概言之,就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所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索绪尔语言理论的核心,后来有广泛影响的结构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等学派的理论和方法都是以索绪尔的这种语言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今天被称作\索绪尔语言学\,也表示\索绪尔主义\。
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影响不只局限于语言学,现代人类学、精神分析学、文学、哲学、戏剧等多个领域都受它的深刻影响,并使用《普通语言学教程》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这些学科所研究的对象的结构。
本书著者是现代语言学奠基人、本世纪最著名、影响最深远的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desaussure)。
索绪尔1906-1907、1908-1909、1910-1911年在日内瓦大学连续三次讲授普通语言学课程,但并没有写成书籍或讲义,到1913年去世后才由他的学生巴利和薛施蔼根据同学们的课堂笔记和索绪尔的一些手稿及其他材料编辑整理而成《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
该书1916年在日内瓦出来第一版、1922年在巴黎出来第二版,其后还已连续出来了第三版和第四版,1949年出来第五版,各国语言学家先后把它翻译成德、西、俄、英、日等国文字,并使它的影响遍布全世界。
语言学类经典著作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它研究语言的结构、功能和演变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语言学著作,它们对于语言学的发展和理论构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语言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本书由历史语言学家Mario Pei撰写,是一本广泛引入语言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导论性教材。
2. 《语言学原理》(Linguistic Princples)由语言学家Noam Chomsky撰写,介绍了生成语法理论和语言普遍性的基本原理。
3. 《语言学方法论》(Language and Linguistic Methodology)本书由语言学家Edward Sapir撰写,探讨了语言学的方法论和研究方法。
4. 《语言学理论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 Theory)由语言学家Martin Atkinson撰写,介绍了主要的语言学理论,包括音系学、形态学、句法学和语义学等。
5. 《语言学与心理学》(Language and Psychology)本书由语言学家George Miller和心理学家Noam Chomsky合著,探讨了语言和心理学之间的关系。
6. 《语言学与社会学》(Language and Society)由语言学家William Labov撰写,研究了语言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方言、语言变体和语言规范等问题。
7. 《语言学与认知科学》(Language and Cognitive Science)本书由语言学家Steven Pinker撰写,讨论了语言和认知科学之间的关系,包括语言习得、语言加工和语言理解等问题。
8. 《语言学与文化研究》(Language and Culture)由语言学家Edward Hall撰写,研究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包括语言和文化的共同特征和差异等。
9. 《语音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Phonetics)本书由语音学家Peter Ladefoged撰写,介绍了语音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音位、音素和音系等。
应用语言学国内丛书出版详细书目主要包括:1.剑桥英语教师丛书(33): 2000 (20) + 2011 (13)2.汤姆森英语教师丛书2004 (19)3.牛津应用语言学丛书(39):2000(29)+2013(10)4.应用语言学实践系列,外研社2005 (10)5.外语教学法丛书,上外 2002(20)6.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第1-2批,200?(41)第3批2008(44)7.西方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视野系列丛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a)第一系列:第二语言习得前沿书系(19): (15)+(4)b)第二系列:应用语言学专题(6): (5)+(1)c)第三系列:西方语言学系列(33) : (15)+(18)8.外国语言学名著译丛(7):2008(2)+(5)9.语言学专著(5):(3)+(2)------------------------------------------------------------------------1.《剑桥英语教师丛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2000具体包括:1.Wallace,J,M. 语言教师的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 for Language Teacher2.Brooks, A and Grundy,P. 英语写作教学Beginning to Write3.Nunan, D. 交际课堂的任务设计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Classroom4.Grellet, F. 英语阅读教学Developing Reading Skills5.Rivers, W, M. 交互性语言教学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6.Marsland, B.无辅助教学Lessons from Nothing7.Richards, J, C. and Lockhart, C. 第二语言课堂的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8.Ur, P. 英语听力教学Teaching Listening Skill9.Brown, G.. 英语口语教学Teaching the Spoken Language10.Johnson, K. E. 第二语言课堂的交际浅说Understanding Communication in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11.Arnold, J. 情感与语言学习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12.Richards, J. C. 超越专业技术训练Beyond Training13.Gemesee. F and Upshur, J. A. 第二语言课堂评估Classroom-based Evaluationin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14.Littlewood, W. 交际语言教学论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15.Littlewood, W. 外语与第二语言学习Foreig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16.Williams, M. and Burdern, R. L. 语言教师心理学初探Psychology forLanguage Teachers17.Richards, J. C and Nunan, D.第二语言教师教育Second Language TeacherEducation18.Hughes, A.外语教师测试手册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19.Richards, J.C.论语言教学环境The Context of Language Teaching20.Brown, J. D. 外语教学研究方法——教育统计学导读Understanding Research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Updated:《剑桥英语教师丛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2010-2011具体包括(10):21.Read, J. 词汇评价Assessing V ocabulary22.Buck, G. 听力评价Assessing Listening23.Luoma, S. 口语评价Assessing Speaking24.Alderson, J. C.阅读评价Assessing Reading25.Weigle, S. C. 写作评价Assessing Writing26.Purpura, J.E. 语法评价Assessing Grammar27.Chapelle, C. A.计算机技术条件下的语言评价Assessing Language throughComputer Technology28.White, C. 远程语言教学Language Learning in Distance Education29.Nunan, D. 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30.Wajinryb, R. 课堂观察任务:语言教师与培训者资源手册ClassroomObservation Tasks: A resource book for language teachers and trainers31.Mckay, P. 儿童语言学习评价Assessing Young Language Learners32.Ur, P. 讨论的作用:任务型口语流畅性练习Discussions That Work:Task-Centered Fluency Practice33.Morgan, J. 如何在语言课堂上运用故事教学Once Upon a Time: Using Stories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2.《汤姆森英语教师丛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具体包括:1.Anderson,N. J. 第二语言阅读探索:问题与策略Exploring Second LanguageReading : Issue and Strategies2.Scovel T. 学习新语言:第二语言习得论Learning New Language: A Guide to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3.Bailey, K. M. Curtis, A. and Nunan, D. 追求专业化发展:以自己为资源Purs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 The Self as Source4.Nation, I.S.P.英语词汇教与学Teaching and Learning V ocabulary5.Bailey, K. M.语言评价研究:困境、抉择与方向Learning About LanguageAssessment : Dilemamas, Decisions and Directions6.Campbell, C. 讲授第二语言写作:与文本互动Teaching Second LanguageWriting: Interacting with Text7.Moran, Patrick R. 文化教学:实践的观念Teaching Culture: Perspective inPractice8.Becker ,H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课堂教学:从幼儿园到高三Teaching ESLK-12 : Views from the Classroom9.Hadley, A,O. 在语境中教语言Teaching Language in Context10.Shrum, J. L教师手册:外语教学语境化Teacher’s Handbook: ContextualizedLanguage Instruction11. Thompson, I.怎样成为更加成功的语言学习者How to Be a More SuccessfulLanguage Learner12.Graves, K. 语言课程设计:教师指南Designing language courses:A guide forteachers13.Freeman, D. 教师研究:从探寻到理解Doing Teaching Research: FromInquiry to Understanding14.Murcia, M.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教学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orForeign Language15.Johnson, K. E.理性语言教学行为浅说Understanding Language Teaching:Reasoning in Action16.Stevick, E.W.语言教学方法论:问题出在哪儿Working with TeachingMethods: What’s at Stake17.Freeman, D.语言教学:从语法到语法化Teaching Languages: From Grammar toGrammaring18.Cohen, A.D. 课堂语言能力评价:Assessing Language Ability in the Classroom19.Long, M.H. and Richards, J. C. 非本族语英语教学方法论:阅读手册Methodology in TESOL: a Book of Readings3.《牛津应用语言学丛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具体包括:1.Bachman, Lyle F., et al, 语言测试实践. 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2.Bachman, Lyle F. 语言测试要略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 in LanguageTesting3.Brazil,David, 口语语法A Grammar of Speech4.Brown, Gillian, et al., 语言与理解Language and Understanding5.Cook,Guy. 话语与文学Discourse and Literature6.Cook guy, et al.(eds.) 应用语言学的原理与实践Principles & Practice inApplied Linguistics7.Ellis,Rod第二语言习得研究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8.Ellis,Rod第二语言习得概论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9.Howatt. A.P.R.英语教学史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10.Kramsch. Claire语言教学的环境与文化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Teaching11.Selige. H.W., et al.第二语言研究方法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Methods12.Sinclair, John. 语料库、检索与搭配Corpus , Concordance, Collocation13.Skehan, Peter语言学习认知法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14.Spolsky, Bernard客观语言测试Measured Words15.Stern. H. H.语言教学的基本概念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Teaching16.Stern. H. H.语言教学的问题与可选策略(Allen,P,et al.eds)Issues and Optionsin Language Teaching17.Widdowson. H. G.实用文体学Practical Stylistics18.Widdowson. H. G.语言教学面面观Aspects of Language Teaching19.Widdowson. H. G.语言教学交际法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20.Brumfit,C,J ,& R.. A. Carter文学与语言教学Literature and LanguageTeaching21.Brumfit,C,J ,& K. Johnson 交际法语言教学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to Language Teaching22.Channell, Joanna模糊语言Vague Language23.Fernando, Chitra习语与习语特征Idioms and Idiomaticity24.Hoey, Michael语篇中的词汇模式Patterns of Lexis in Text25.Nattinger, J,P& J,S, DeCamco词汇短语与语言教学Lexical Phrases andLanguage Teaching26.Phillipson, R.语言领域的帝国主义Linguistic Imperialism27.Spolsky, Bernard第二语言学习的条件Conditions for Second LanguageLearning28.Tarone, E. & G. Yule论以语言学习者为中心Focus on the Language Learner29.Tzui, Amy B. M. 英语会话English ConversationUpdated:《牛津应用语言学丛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3具体包括(10):30.Ellis, Rod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第二版)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Acquisition (Second Edition)rsen-Freeman, Diane & Lynne Cameron 复合系统与应用语言学ComplesSystem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ntolf, James P. & Steven L. Thorne 社会文化理论与二语发展的起源33.Ellis, Rod & Gary Barkhuizen 分析学习者语言Analysing Learner Language34.Wray, Alison 公式化语言:探索研究Formulaic Language: Pushing theBoundaries35.Jenkins, Jennifer 英语作为通用语言:态度与身份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Attitude and Identity36.Widdowson, H. G. 英语教学中的问题Defining Issues in English LanguageTeaching37.Ellis, Rod 任务型语言教与学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38.Seidlhofer, Barbara 应用语言学中的争议Controversies in Applied Linguistics39.Brumfit, Christopher 语言教学中的个体自由Individual Freedom in LanguageTeaching4. 《应用语言学实践系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1.Rost, Michael.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listening. 20052. Hyland, Ken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writing,,20053. Hartmann, R. R. K.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lexicography,20054. Hughes, Rebecca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speaking,,20065. Grabe, William, and Stoller, Fredricka L.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reading,,20056. Hall, Joan Kelly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language and culture,,20057. Basil Hatim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translation,,20058. Dornyei ,Zoltan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motivation,,20059. Benson,P.,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200510.Beatty, Ken.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2005 5. 《外语教学法丛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具体包括:1.George,Yule. Explaining English Grammar2. Dubin, Fraida and Elite, Olshtain. Course Design3. Davies, Paul and Eric Pearse. Success in English Teaching4. Gardner David, Miller Lindsay. Establishing Self-Acces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5. Freeman, Donald and Jack C. Richar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6. Ellis, Mark and Christine Johnson. 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7. Nunan, David. Research methods in language learning8. Nuttall, Christine. Teaching Reading Skills in a Foreign Language9. Schmitt, Norbert and Michael, McCarthy. V ocabulary: Description, Acquisition and Pedagogy10. Silberstein, Sandra. Techniques and Resources in Teaching Reading11. Scrivener, Jim. Learning Teaching: A Guidebook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12. Willis, Jane and Dave, Willis. Challenge and Change in Language Teaching13. Breen, M. P. and Littlejohn, A. Classroom decision-marking14. Hutchinson, Tom and Alan, Water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15. Lightbown, P. M. How Languages are Learned16. Richards, J.C. The Language Teaching Matrix17. McCarthy, Michael. Discourse analysis for language teachers18. Virginia French Allen Techniques in teaching vocabulary19. Hedg, Tricia .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20. Cunningsworth, Alan. Choosing Your Course book6. 《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中涉及二语习得与应用语言学部分书目(第一批和第二批)Sociolinguistics 社会语言学方面1. Coulmas,F. The Handbook of Sociolinguistics2. Crystal, D. 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3. Fasold, R.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Language (苏大外院教材)4. Hudon, R. A. Sociolinguistics (Second edition)5. Wardhaughty, R.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Third edition) Psycholinguistics 心理语言学方面6. Aitchinson, J. The Articulate Mammal: An Introduction to Psycholinguistics Fourth edition7. Carroll, D. W. Psychology of Language (Third edition)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跨文化交际方面8. Samovar,L.A.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Second edition) (苏大外院教材)9. Scollon,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Discourse Approach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第二语言习得方面:10. Cohen, A.D.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学习和运用第二语言的策略11. Cook, V.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语言学和第二语言习得12. Cook, V.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Second edition,第二语言学习与教学13. James, C. Error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Use: Exploring Error Analysis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中的错误: 错误分析探讨14. Larsen-Freeman, D. 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况15. Nunan, D.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第二语言教与学16. Reid, J.M. 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ESL/EFL英语课堂上的学习风格17. Richards, J. C. 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第二语言课堂教学反思Language Education 语言教育方面:18. Brown,H.D.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Third edition语言学习与语言教学的原则19. Brown, H.D.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Pedagogy根据原理教学:交互式语言教学20. Brown, J.D. The Elements of Language Curriculum: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Program Development语言教学大纲要素:课程设计系统法21. Harmer, J. How to Teach English怎样教英语22. Hatch, E. V ocabulary,Semantics and Language Education,词汇,语义学和语言教育23. Johnson, K. A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外语学习与教学导论24. Richards, J.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语言教学的流派25. Trudgill, P. 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英语:国际通用语A Course in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ory语言教学教程:实践与理论28. Ur, P. 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ory. 语言教学教程:实践与理论Research Method 研究方法29. McDonough, J. Research Methods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英语教学科研方法30. Slade, C, Form and Style: Research Papers,Reports and Theses( Tenth edition )如何写研究论文与学术报告31. Thomas, J. Using Corpora for Language Research用语料库研究语言32. Wray, A. Projects in Linguistics: A Practical Guide to Researching Language,语言学课题: 语言研究实用指南Testing 测试学方面:33. Alderson, J.C. Language Test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语言测试的设计与评估34. Bachman, L. F. Interfaces betwee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LanguageTesting Research,第二语言习得与语言测试研究的接口35. Davis, A.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sting,语言测试词典36. Heening, G. A Guide to Language Testing: Development,Evaluation and Research语言测试指南:发展,评估与研究37. Wood, R. Assessment and Testing: A Survey of Research评估与测试:研究综述Academic Writing 学术写作方面38. Bussmann, H. Routledge. 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语言与语言学辞典39. Crystal, D. 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Second edition剑桥语言百科全书40. Johnson, K. Encyclopedic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 A Handbook forLanguage Teaching 应用语言学百科词典: 语言教学手册41. Richards, J. C. 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 Applied Linguistics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英英·英汉双解)《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第三批(2008, 部分已出版图书,苏大图书馆藏):1. Richards, J. C and Rodgers, T.C. 语言教学的流派(第二版)2.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 语言教学中的课程设计3. Levelt, W. J. M. Speaking: from intention to articulation 说话的认知心理过程4. Saville-Troik, Muriel. 二语习得引论5. D. W. Carroll. Psychology of Language语言心理学(第五版)6. P. Ladefoged. A Course in Phonetics 语音学教程(第五版)7. A. Akmajian, R. A. Demers, A. K. Farmer&R. M. Harnish. Linguistics: AnIntroduction of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语言学:语言与交际导论(第五版)8. N.Chomsky. The Minimalist Program 乔姆斯基的最简方案9. A.P Cowie. A History 英语学习词典史10. R. Jackendoff.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Brain, Meaning, Grammar, Evaluation语言的基础:大脑、意义、语法和演变11. J. Thomas. Meaning in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 言语互动中的意义:语用学引论12. Jan Svartvik, Geoffrey Leech. English : One Tongue, Many V oices 英语的变迁:一种语言,多种声音13. Randal Holme.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 认知语言学和语言教学14. Vivian Cook.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第二语言学习与教学15. Michael H. Long. Second Language Needs Analysis 第二语言需求分析16. Lynda Mugglestone. The Oxford History of English 牛津英语语言史17. Cyril J. Weir. Language Testing and Validation : An Evidence-based Approach语言测试与效度验证: 基于证据的研究方法18. Carole Slade, Robert Perrin. Handbook for Writing Research Papers, Reports, andTheses 如何写研究论文与学术报告19. Judith N. Martin, Thomas K. Nakayama.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Contexts社会、历史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20. Anna Wierzbicka. English : Meaning and Culture 英语: 意义和文化21. Virginia Samuda and Martin Bygate. Task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任务22. Michael Tomasello. Constructing A Language : A Usage-based Theory oflanguage acquisition 如何建构语言: 基于使用的语言习得理论23. Robert A. Dooley, Stephen H. Levinsohn. Analyzing Discourse : A Manual ofBasic Concepts话语分析中的基本概念24. L. F. Bachman. Statistical Analysis for Language Assessment 语言测试中的统计分析25. Carlos Gussenhoven, Haike Jacobs. Understanding Phonology 音系学通解26. William Downes. Language and Society 语言与社会27. Judith F. Kroll, Annette M.B. De Groot. Handbook of Bilingualism:Psycholinguistic Approaches 双语认知的心理语言学研究28. Ruslan Mitkov.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牛津计算语言学手册29. Andrew Radford. Minimalist Syntax : Exploring The Structure of English 最简句法入门: 探究英语的结构30. David Odden. Introducing Phonology 音系学导论31. Peter Roach. English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A Practical Course 英语语音学与音系学实用教程32. Willam Croft. Typology and Universals语言类型学与普遍语法特征33. M. A. K. Halliday.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功能语法导论34. Ken Hyland. Metadiscourse元话语35. F.Ungerer, H.J. 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认知语言学入门36. Rodney Huddleston, Geoffrey K. Pullum. A Student's Introduction to EnglishGrammar 剑桥学生英语语法37. Michael Toolan. Language in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To Stylistics文学中的语言:文体学导论38. ZhaoHong Han. Fossilization in Adult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成人二语习得中的僵化现象39. Geoff Thompson.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 功能语法入门40. J. R. Martin, P. R. R. White. 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 Appraisal in English 评估语言:英语评价系统41. Yan Huang. Pragmatics 语用学42. F. Coulmas. Sociolinguistics: The Study of Speakers’ Choices 社会语言学:说话者如何作出选择43. G. Wells. Dialogic Inquiry: Toward a Sociocultural Practice and Theory ofEducation 在对话中学习:社会文化理论下的课堂实践44. H. Spencer-Oatey&P. Franklin. Intercultural Interaction: A Multidisciplinary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跨文化互动:跨文化交际的多学科研究7. 《西方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视野系列》丛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近年出版的语言学作品
近年来出版的语言学作品包括但不限于:
《赵元任学术思想评传》(1999):这本书对赵元任先生的学术思想进行
了系统的研究和阐述。
《王力先生年谱》(1994):这是对王力先生生平的详细记录,包括他的
学术成就和影响。
《吕叔湘著作年表》(1993)、《吕叔湘先生年表》(1995)、《朱德熙先生著述目录》(1993):这些作品是对吕叔湘和朱德熙两位语言学家的
生平、学术成果的梳理。
《语文现代化的先驱卢戆章》(2000)、《李方桂先生口述史》(2003)、《张斌语法思想研究》(2013)等:这些是对一些语言学家的传记或研究。
《高名凯先生纪念文集》(1992)、《朱德熙先生纪念文集》(1993)、《吕叔湘先生九十华诞纪念文集》(1995)等:这些是对一些语言学家纪
念文集的梳理。
《面向21世纪语言问题再认识———庆祝张斌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暨八十华诞》(2001)、《语苑集锦———许威汉先生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2001)、《方光焘与中国语言学———方光焘先生纪念文集》(2003)等:这些是对一些语言学家教育生涯的回顾。
《构式语法视角下的英汉浮现词缀研究》(邵斌,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09):本书从构式语法的视角,对英汉浮现词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系统功能语言学十讲》(黄国文陈瑜敏,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21/10):这本书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对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这些书籍和论文展示了近年来语言学研究的成果和进展,对深入理解语言学理论和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需更多书籍推荐,可以登录豆瓣、小红书等软件查看语言学相关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