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的护理新进展
- 格式:ppt
- 大小:731.00 KB
- 文档页数:31
临床静脉输液无针化连接管理的护理进展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中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其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输液连接管理是关键环节之一,对于无针化连接管理的应用,在减少医源性感染,提高患者安全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
本文将从无针化连接管理在临床应用的意义和方法,以及如何进行相关护理进展等方面进行介绍,希望能够对临床护理工作有所帮助。
一、无针化连接管理的意义医院环境中的各种微生物很容易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潜入人体,从而导致医源性感染,严重的会危及患者安全。
传统的输液连接方式需要使用针头和注射器,孔径小,难以彻底消毒,使患者暴露在交叉感染和疾病传播的风险中。
而采用无针头的输液连接方式,可以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也能更好的保障患者的安全。
二、无针化连接管理的方法1.采用无菌连接器实现无针化连接的首要条件是在输液管路上采用无菌连接器。
传统的输液连接方式使用针头和注射器进行连接,而无菌连接器则是采用特殊的角度和结构设计,在连接时不需要针头和注射器,从而避免了交叉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的风险。
目前市面上无菌连接器品种繁多,使用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型号和规格。
2.应用无菌盖为了防止输液连接器上外界污染物的污染,应在连接器上加装无菌盖。
无菌盖可以避免输液连接口接触外界环境形成的二次污染,提高了连接口的清洁度。
3.严格消毒在无菌连接器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消毒要求进行消毒处理。
因为无菌连接器设计采用特殊材料,消毒方式也与传统输液方式不同。
在消毒的同时,要注意无菌连接器的平稳性,避免因过度力度而造成连接漏液和接口松动等问题。
三、无针化连接管理的护理进展1.不要连接不同输液瓶或用于不同用途的输液器不同输液瓶或不同用途的输液器间存在互相传染交叉感染的风险,不同药液之间的化学反应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应在连接输液瓶或输液器前,认真核对液瓶标签或输液器标签,以确保正确连接。
2.选择适当的穿刺部位输液管理中要选择尽量少穿刺的部位,缩短尽量多的输液管到瓶筒的距离。
静脉输液护理新进展(一)美国输液护士协会〔Intravenous Nurses Society—INS〕是目前全球输液治疗护理领域的权威。
一、美国输液护士协会的发展历史1972年成立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AIVN〕,1973年更名为全国静脉输液治疗学会〔NITA〕,1980更名为静脉输液护士协会〔INS〕。
INS的成员构成:注册护士占93.5%,其他专业人员〔医师及药剂师〕占6.5%。
二、美国输液护士协会出版物1. 《静脉输液护理杂志》双月刊,是一本动态回忆性的专业杂志,该杂志集中反映在静脉治疗专业领域中临床、管理、人文学和技术发展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2. 《新闻专线》双月刊,全国发行的新闻性刊物,聚集临床、健康保险条例、药理学、教育及有成就者的最新信息。
3. 《静脉输液治疗:临床理论与实践》,美国当今标准教材,由广阔的静脉输液护理人员编写,该书被视为静脉输液护士临床操作的标准参考教材。
4. 《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经过6次修订美国输液护士协会〔Intravenous Nurses Society—INS〕是目前全球输液治疗护理领域的权威。
三、《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的作用明确输液治疗护理的责任范围;为临床老师提供测评内容〔对临床护士进行能力评估、提供绩效改良的标准、评价患者的护理效果〕;适用各种临床环境〔如医院、急救中心、社区护理中心等〕、各类患者;指导医疗机构制订和发展与输液护理有关的制度、程序的框架;指导制订专业教育计划〔实践标准对静疗护士的能力、教育要求有明确规定〕。
四、《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的内容包括:输液治疗护理专业性实践和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两部分内容。
〔一〕输液治疗护理专业性实践1. 输液治疗护理基本的价值体系护士应始终如一向每位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个体化护理,最大程度满足患者的需求。
患者的安全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在护理的实践范围开展工作〔如INS的标准规定锁骨下静脉穿刺是医疗行为,护士不能操作,否则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
静脉治疗的规范与护理-609-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609-静脉治疗的规范与护理答案详见:医搜题(一)静脉输液治疗新进展1、深静脉导管可留置的时间为()A、72-96小时B、3-7天C、1-2周D、2-4周[正确答案]E、1-2个月2、安全性最佳的中心静脉导管的尖端留置位置是在()A、上腔静脉心房入口上5cmB、右侧第2肋骨上缘C、第3胸椎到第5胸椎之间D、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上壁交界连接点[正确答案]E、第2-3前肋间水平3、选择静脉治疗工具时对患者的评估不包括()A、治疗方案B。
年龄[正确答案]C、治疗药物预期工夫D、皮肤穿刺部位血管特性E、静脉输液治疗成本4、属于中心静脉治疗优点的是()A、穿刺简朴轻易B、经济实用C、并发症少E、临床使用较多5、汗青上首例打针行为产生在()A、1628年B、1645年C、1656年[正确答案]D、1690年E、1832年(二)静脉治疗风险办理1、输液设备管理的措施不包括()A、专人负责B、定位放置C、定量使用[正确答案]D、按期保护E、校对准确2、根据静脉炎量表,4级静脉炎的临床标准不包括()A、条状物构成B、肿部位痛苦悲伤C、脓肿部位有红斑或水肿[正确答案]D、脓性渗出物E、可触及静脉条索长度大于1英寸3、下列情况宜使用外周静脉导管的是()A、化疗药物B、急性循环衰竭C、肠外营养D、凝血功用障碍[正确答案]E、继续输注发疱剂4、选择中心血管通路进行静脉治疗时,药物的渗透压至少为()A、300mOsm/LB、500mOsm/LC、600mOsm/LD、900mOsm/L[正确答案]E、1000mOsm/L5、输液部位出现疼痛、红斑、肿胀时,根据静脉炎量表可评多少分()A、1分B、2分[正确答案]C、3分D、4分E、5分6、机械性静脉炎持续多长时间后需拔除导管()A、4-6小时B、12小时C、12-24小时D、24-48小时[正确答案]E、48-72小时7、以下不属于风险最高的静脉穿刺部位的是()A、桡侧腕枢纽头静脉的浅表桡神经B、尺神经的近端觉得支[正确答案]C、腕关节掌侧的正中神经D、肘窝和骨间前神经E、锁骨下静脉和颈静脉置入部位的臂神经丛8、外周静脉导管选择标准不正确的是()A、普通情形下使用20-24G,大于20G的导管更简单招致静脉炎B、儿、儿童、老年人招考虑22-24G导管,削减穿刺伤害C、需要快速输液时如创伤,招考虑20-24G导管[正确答案]D、一次性输液钢针只用于单剂量给药,不成在血管内留置(三)静脉导管感染预防新举措A、外周静脉置管为0.5B、带袖套的隧道式CVC为1.2[正确答案]C、无袖套的不含药的隧道式CVC导管为1.7D、无袖套的不含药的非地道式CVC导管为2.7E、经四周静脉进入中心静脉导管的CR-BSI产生率为1.12、穿刺部位在腹股沟时,消毒皮肤的正确办法是()A、连续30秒反复擦洗消毒B、连续1分钟反复消毒C、连续2分钟反复消毒[正确答案]D、继续3分钟重复消毒E、反复消毒两遍3、下列不属于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征象的是()A、寒战B、体温在37℃以上[正确答案]C、置入点四周有恶臭的脓液D、置入点周围发红或肿胀E、置入点周围皮肤的皮温升高4、关于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的考前须知,以下不正确的是()A、连续输液下每96小时更换一次导管B、继续输液下每24小时更换一次C、每12小时更换TPN管道[正确答案]D、血造就的采样不应常规从中心静脉导管抽取E、及时更换被污染的管道5、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安全检查单的内容不包括()A、术前刷手B、核对病人[正确答案]C、酒精/氯已定消毒穿刺部位D、选择最佳穿刺部位E、戴帽子,口罩,穿无菌衣,无菌手套,无菌朮巾6、以下静脉中属于中心静脉导管最佳穿刺部位是()A、颈内静脉B、颈外静脉C、锁骨下静脉[正确答案]D、股静脉E、贵要静脉7、在医疗急症时置管时,应尽快更换导管且不超过插入后多久()A、8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48小时[正确答案]E、72小时8、一般情况下中心静脉导管穿刺部位的敷料应该更换多久一次()A、3天B、5天C、6天D、7天[正确答案]E、8天(四)静脉用化疗药外渗的预防与处理1、以下化疗药物外渗后不能冷敷的是()A、柔红霉素B、表阿霉素C、奥沙利铂[正确答案]D、多西他赛E、多西紫杉醇2、影响化疗药外渗的操纵身分不包括()A、针尖位置B、反复穿刺C、用力推注D、拔针太快[正确答案]E、按压时间短3、置管位置选择的要点不包括()A、摆布瓜代B、端、后远端[正确答案]C、避开放疗区域D、避免在淋巴水肿的部位穿刺E、关节、神经、韧带处的血管4、化疗药物外渗毁伤性溃疡最简单产生在以下哪个化疗工夫段内()A、12~24小时B、1~2天C、2~3天D、3~7天[正确答案]E、10~15天5、下列部位渗出风险最低的是()A、手臂B、前臂[正确答案]C、肘部D、脚踝E、足部6、有关化疗药外渗的处理,以下不正确的是()A、保留针头,回抽残留药物B、遵医嘱,局部封闭C、局部封闭范围应超出渗液的范围D、放低患肢,外部应用喜辽妥或透明贴外敷[正确答案]E、按照化疗药性子采取冷敷或热敷7、以下不属于化疗药物外渗的表现的是()A、刺感、灼烧感样痛苦悲伤B、回抽液体无回血/有回血都可存在C、同种药物外渗后的局部同时反应[正确答案]D、穿刺部位四周组织肿胀,发红/发白。
静脉输液治疗护理新进展研究【摘要】输液治疗护理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护理手段之一。
为了确保输液治疗护理的质量,提高输液治疗的安全性,我们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培训输液治疗护士的专业理论、专业技术、沟通、科研、咨询、临床管理、质量控制和预算等能力,规范实践标准,加强职业防护,提高输液治疗护理的安全性,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输液治疗。
【关键词】静脉输液;治疗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0-0508-02随着医学分科的不断细化,护理也在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在护理众多的实践领域中,静脉输液治疗护理是应用最多的一项实践活动。
据统计,90%~95%的住院病人需要静脉输液治疗,为了提高静脉输液治疗护理质量,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技术,实施成功的静脉穿刺,减轻病人痛苦,减少静脉输液并发症,静脉输液治疗护理正在走向专业化,并逐渐地发展成为一门专业的科学[1]。
1静脉输液治疗护理的定义在体液与电解质、药理学、感染控制、儿科、血液制品输注治疗、胃肠外营养、抗肿瘤治疗及质量管理方面从事静脉输液的技术与临床实践[2]。
2从事静脉输液治疗护理的专业护士(专业静疗护士)2.1专业静疗护士标准应符合以下要求:(1)注册护士:通过正规统一考试,获得注册护士上岗证;(2)护理学学士学位:护理本科毕业并且获得护理学士学位证书;(3)1年静脉输液治疗经验(过去连续的2年中实施静脉输液治疗和护理1600h);(4)必须具备国家级认证的静脉输液注册护士证书。
2.2专业静疗护士资格认证专业资格认证是一个自愿的过程,它对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实践能力以及职业承诺水平的要求远远高于职业注册的基本要求。
在美国是由静脉输液护士考试学会(nita)组织考试,资格在全国认可。
2.2.1基本条件为:(1)具有注册护士执照;(2)通过定义中提到的9个科目选择题形式的笔试;(3)考前2年内有≥1600h静脉输液护理注册护士经验。
静脉输液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静脉输液已经成为了医院治疗和护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静脉输液是通过将药物或营养液等液体通过静脉注入到病人的体内,以帮助病人恢复健康。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突破,静脉输液也在不断发展与改进。
本文将探讨静脉输液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相应的变革和创新。
一、智能化设备的应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设备逐渐渗透到医疗领域。
在静脉输液方面,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势必将带来一系列的变革。
例如,智能输液泵的出现,不仅能够更加准确地控制输液的流量和速度,还能通过传感器及时检测输液情况,提醒医护人员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二、微创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静脉输液需要穿刺病人的血管,这不仅对病人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创伤,还存在感染的风险。
因此,微创技术的发展将成为静脉输液的未来趋势之一。
微创技术通过利用微小的切口或穿刺方法,进入血管进行输液,减少了对病人身体的损伤。
同时,微创技术的应用也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三、新型输液药物的研发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新型输液药物的研发将成为静脉输液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例如,纳米技术的应用,可以使药物粒子更加细小,增加药物的渗透性和效果。
此外,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公司正在研发新型的基因治疗药物,这些药物可以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对疾病进行治疗,为许多无法根治的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
四、个性化治疗的兴起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个性化医疗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一大趋势。
在静脉输液方面,个性化治疗也将逐渐兴起。
通过对病人的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制定治疗方案,并选择合适的输液药物。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疗效,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和副作用。
五、远程医疗的推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远程医疗已经成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静脉输液也不例外。
通过远程监测和控制系统,医护人员可以实时监测病人的输液情况,并通过互联网与病人进行沟通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