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四节 台湾省 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91.00 KB
- 文档页数:3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四节台湾省一、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目标:1.学习本课,使同学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2.使同学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把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育同学从地图上猎取简洁区域学问的力量;2.培育同学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力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阅读史实材料,使同学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行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同学进行爱国主义训练,培育同学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以及台湾省的地形特征。
2.学会分析台湾省的地理环境和经济进展特色3.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始终是祖国不行分割的领土。
三、教学难点分析台湾省的经济进展特色,培育同学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力量,学会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四、教学课型新授课五、课时支配 1课时六、教学方法教授法、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阅读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分钟)播放视频:《阿里山的姑娘》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吸引同学的留意力,从而在上课伊始就仅仅抓住同学的心。
通过观赏美丽的歌曲和自然风光,激发同学探究的爱好,顺势导入新课。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2分钟)1、多媒体呈现学习目标,明确本课所学内容。
2、引导同学看图观看台湾省的方位(位于祖国的东南方)3、让同学自学课本,完成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一(三)合作探究,突出重难点(24分钟)同学通过导学案合作探究沟通得出结论,然后老师出示课件点拔评价。
1.多媒体出示图片:“台湾省位置”。
同学通过读图分析,完成两个问题:一是台湾省的范围二是台湾省的位置(同学通过自主探究得出结论,老师巡回指导这里充分发挥同学的主观能动性,让同学上台来指出)2.接着引导同学争辩:台湾岛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同学通过争辩得出结论,老师做具体讲解)3.由热点地方钓鱼岛是祖国不行分割的领土,(钓鱼岛中国的!不容许任何国家有丝毫侵害!)激发同学的爱国热忱。
第四节台湾省【预习目标】1、在地图上找到台湾省的位置以及组成部分。
掌握台湾省的地形、气候特征。
2、了解台湾省的农作物、矿产及其分布。
认识台湾丰富的物产。
3.了解台湾省的城市和居民分布。
4.通过史实材料明确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预习过程】◎一水相连的美丽宝岛1、台湾省位于我国___海域,主体是岛,此外还包括列岛、、等许多岛屿及周围海域,全省陆地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
2、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它东临,北临,南临,西隔海峡与省相望。
3、台湾岛约有三分之二是(地形)。
森林面积广阔,岛上一半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
部平原土地肥沃,盛产、、茶叶和带、带水果。
此外,矿产、水产等资源丰富,是个富饶的宝岛。
4、台湾岛形似,北回归线穿过部,气候湿热。
南部山地从山麓地带到山顶,随着气温的垂直变化,可依次呈现出带、带、带和带景观,成为著名的“亚洲园”。
5、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山顶冬季白雪皑皑。
6、台湾岛海岸沙滩平缓,多海水浴场;海岸断崖峭壁,多奇石怪岩。
台湾岛山水秀美,是个美丽的宝岛。
◎富有特色的出口导向型经济1.台湾省的工业主要分布在,重要工业城市有、、。
2、台湾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形成型经济。
3、20世纪50年代,台湾主要出口;60年代以后,重点发展了工业;80年代中期以来,以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园区被称为台湾的“硅谷”。
4、近些年来,台湾与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越来越密切,经济转型取得较大进展,产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以为主体的第产业比重稳定增长。
◎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1、台湾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几百万年以前,由于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了海峡,台湾岛才与大陆分离。
台湾岛上发掘、出土的石器、黑陶、彩陶和两翼式铜镞等大量文物证明,海峡两岸在、上的联系从未间断。
台湾的文化与祖国大陆同属一脉。
2、台湾省现有人2322.5万(2011年),主要分布在。
族占全省人口的97%,他们大部分的祖籍是和,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
八年级地理下册7.4 台湾省学案(新版)商务星球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地理下册7.4 台湾省学案(新版)商务星球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地理下册7.4 台湾省学案(新版)商务星球版的全部内容。
第四节台湾省学案【学习目标】1.能够应用地图说出台湾的位置及范围,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2。
运用地图和资料,初步学会分析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从而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3。
通过阅读史实资料使学生能够明确台湾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精神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
我国的台湾隔_______海峡与_________相望。
2。
台湾省主体是台湾岛,此外还包括 _______、 _______ 、赤尾岛等岛屿。
3。
_______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
4。
台湾地处低纬度,形成热带和亚热带风光,南部的山地气候呈垂直变化,形成著名的 ___ ________.5。
台湾的地形以 _______为主,约占三分之二.西部平原肥沃,盛产稻米、_______、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6.台湾省的工业主要分布在。
、、是重要的工业城市。
7。
是台湾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缩影,所生产的电子产品远销世界各地,被称为台湾省的“”。
8。
近年来,台湾与之间经济贸易联系越来越密切,经济转型取得较大发展,产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以为主体的第三产业比重稳步增长。
9。
湾省人口绝大部分分布在地带,居民以族为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是族。
第四节台湾省(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运用地图简要评价区域的地理位置,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会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举例说明区域内口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运用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认识台湾省自古以來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教学目标】1.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台湾省位置和范围。
2. 初步学会分析台湾省的地形和气候特征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记住台北、高雄、新竹等主要城市。
3. 了解台湾省的民族构成,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当堂评价【教学方法】读图思考、小组讨论【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情景导入导语:口本想侵占钓鱼岛,可是钓鱼岛自古以來就是中国的领土,它和台湾一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那钓鱼岛究竟在中国的哪个省区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学习祖国宝岛- 台湾省学生活动学生倾听教师讲述欣赏图片中国台湾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钓鱼岛是中国的,培养爱国之情。
目标教师依次出示3个学习目标导教师解读、强调关键词语学生依次朗读学习H 标,明确学习任务聆听老师解读关键词语,进一步明确学习重、难点。
自主学习一、位置和范围自学任务: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笫58页至59页图文, 自主完成下面的读图题。
1. 在上图中找到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隔屿,说说台湾省的大致范围,想想台湾省和台湾岛范围有何区别。
2. 在上图中找出太平洋、南海、台湾海峡、东海,从海上交通、海防两个方面说说台湾岛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 在上图屮找到并描画北回归线,说说台湾岛大致的纬度范围。
根据北冋归线穿过台湾岛的部位,说出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
教师找三位同学先在黑板上的空白图中填出地理事物的名称,然后指图介绍台湾省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和范围, 并适时引导学生相互补充和完善。
台湾省【学习目标】1.阅读教材图7-4-1“台湾省位置”、图7-4-2“台湾岛地形”,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自然地理环境的特色。
2.运用地图分析台湾省自然资源的分布及成因,培养从地图上获取知识的能力。
3.运用图文资料分析台湾省的经济发展特色,记住台北、高雄、新竹等主要城市。
4.了解台湾省的民族构成,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学习重难点】1.阅读教材图7-4-1“台湾省位置”、图7-4-2“台湾岛地形”,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自然地理环境的特色。
2.了解台湾省的民族构成,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一)一水相连的美丽宝岛。
(1)台湾省包括、、、等岛,面积是平方千米。
(2)台湾北临海,东临,南临,西隔与福建省相望。
(3)台湾的地形以为主,主要山脉是,西部为。
(4)台湾省以气候和气候为主。
(5)台湾风景名胜不胜枚举,有我国东部最高峰,有景色迷人的等。
(6)台湾岛、和资源丰富,被誉为。
(7)台湾盛产大米,最著名的是“蓬莱米”,所以有“”之称;盛产甘蔗,蔗糖的产量很大,并且大量出口,所以有“”之称;盛产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四季鲜果不断,所以有“”之称;森林面积广阔,岛上1/2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所以有“”之称;西海岸沙滩广布,日照充足,雨日较少,盛产海盐,所以有“”之称。
二、合作探究美称物产分布森林之海东方甜岛水果之乡【达标检测】1.台湾岛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相望的省级行政区是()A.粤B.桂C.闽D.浙2.我国的领土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A.东北B.东南C.西北D.南面3.下列省区,受台风影响最大的是()A.广东,台湾B.浙江,江西C.山西,辽宁D.云南,贵州4.从台湾东部海域开始,按顺时针方向,台湾岛濒临的海域是()A.南海、太平洋、东海、台湾海峡B.太平洋、东海、台湾海峡、南海C.太平洋、南海、台湾海峡、东海D.台湾海峡、南海、太平洋、东海5.台湾省的火烧寮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下列因素难以在那里形成降水的是()A.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B.来自太平洋的东北季风C.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D.经过的台风6.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A.平原分布在台湾岛的东部B.山地约占2/3C.全部位于热带D.西北山地降水丰富7.读“台湾海峡两岸地区”略图,回答有关问题。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四节《台湾省》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依据《义务训练学校地理课程标准》,就我所讲授内容要求同学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培育同学从地图上猎取简洁区域学问的力量;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初步学会分析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环境。
在信息技术飞速进展的今日,同学猎取学问的渠道是多方面的,而且今日的同学热忱、关怀国家大事,因此由于台湾可以说是我国现在的一个热点,大部分同学关于台湾都会或多或少有一些了解,例如能说出台湾的一些物产资源,知道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但是对于台湾整体环境的了解仍旧有限、不系统,特殊是台湾对于祖国的重要性生疏不够,需要老师的引导。
此外,由于同学年龄小,好动、留意力不简洁集中,同时在地理学习中普遍存在不擅长利用地图分析、解决问题的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依据同学心智技能及其形成规律,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从同学静静倾听邓丽君的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导入新课,细心设计问题链,把同学引入问题中,用问题与同学对话,层层递进,通过问题的解决激发同学爱好,挂念同学获得新知,有效培育同学读图力量。
二、教学背景分析本节教材从内容上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叙述“一水相连的秀丽宝岛”,主要介绍台湾的位置、范围、台湾的自然条件及丰富的物产,从地理学科角度说明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其次部分叙述“富有特色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主要介绍台湾经济的进展状况。
第三部分叙述“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通过阅读史实材料使同学能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始终是祖国不行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同学进行爱国主义训练。
了解一个地区首先应当明确其位置,而明确位置前必需先清楚其范围。
现在,很多同学都知道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都生疏台湾岛的外形,但简洁错误的认为台湾岛的范围就是整个台湾省的范围,因此在导入新课后,需要首先明确台湾的范围,然后再分析台湾的位置,以及尝试评价其位置的重要性。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四节台湾省【自主学习夯实基础】一、水相连的美丽宝岛:1.范围和位置。
①范围:包括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赤尾屿等许多岛屿及周围海域,全省陆地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
2.位置: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东临,北临东海,南临南海,西隔与福建省相望。
3.富饶的宝岛。
①农业:约有三分之二是,森林面积广阔;西部平原盛产、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
②其他:矿产、水产等资源丰富。
4.美丽的宝岛。
①植物:北回归线穿过,气候湿热,气候垂直变化大,成为著名“”。
②自然风光: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山水秀美。
二.富有特色的出口导向型经济:5.工业分布及主要城市:工业主要分布在,、高雄和基隆是其重要的工业城市。
6.经济特征:。
三.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7.地缘关系:台湾岛原与大陆,由于部分陆地下沉形成了才与大陆分离。
8.文化渊源:台湾省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占全省人口的97%,祖籍大部分是和广东,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
是台湾省的少数民族,也是祖国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
【课堂探究合作共赢】1.读图台湾位置和政区图,完成下列问题:省(1)在地图上找出台湾海峡、东海、南海、太平洋,说出台湾省的位置。
(2)在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说出台湾省的范围(3)从海上交通,海防两个方面说说台湾岛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4)找出北回归线,说出台湾的主要气候类型。
【教师总结】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东临太平洋,北临东海,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许多岛屿及周围海域,地理位置优越。
2.结合台湾岛地形图,总结台湾地形特点.(1)观察台湾岛东西部地形的差异,说说该岛以什么地形为主。
(2)台湾岛上的河流具有流程短、水量大、流速快的特点,且流向由中间向两侧海域分流。
从地形、气候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教师总结】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东部山地,西部平原,地势东高西低。
第四节台湾省一、学习目标1、能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台湾省农产品种类及分布。
(重点)2、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
(难点)二、自主学习1.海陆位置:台湾省位于祖国______海域,它东临______洋,北临______海,南临____海,西隔台湾海峡与_ __省相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纬度位置:在图中找到北回归线,从五带划分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台湾岛大部分位于______ 带,少部分位于______带。
6.台湾省的工业主要分布在____ __平原,______、______和______是其重要的工业城市。
7.20世纪50年代,台湾主要出口_______,60年代以后,形成_______型经济。
8.号称“台湾硅谷”的是________。
9.近些年来,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经济贸易联系越来越密切,以________为主体的第三产业比重稳定增长。
2005年,________占GDP比重达73.6%。
10.台湾省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
他们的祖籍大部分是__ ___和___ __,________、________和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
________族是世代居住在台湾的少数民族,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
三、合作探究下面是沿北回归线附近的“台湾岛的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海峡 B______山 C_______洋 D_______省(2)从地质成因来看,台湾岛属于 ( )A.火山岛B.大陆岛C.珊瑚岛D.冲积岛(3)A海峡南接___ __海,北连_ __海。
(4)台湾的地势特征________,最高的山脉为_________,这样的地形特点下河流特征为 ____ _____ __。
三、当堂检测1.我国的领土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A.东北B.西北C.东南D.南面2.我国第一大岛是()A.海南岛B.台湾岛C.崇明岛D.香港岛3.穿过台湾岛的重要纬线是()A.赤道B.30°N纬线C.北回归线D.北极圈4.台湾是我国重要的林区,也是亚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园,最为著名的树种是( )A.红松B.杨树C.樟树D.漆树5.台湾享有热带、亚热带"水果之乡"的美名,四季鲜果不断,驰名中外的有( )A.香蕉、菠萝B.桃、杏C.荔枝、桂圆D.椰子、葡萄6.台湾居世界首位的物产是( )A.水稻B.黄金C.蔗糖D.樟脑7.下列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水力、生物等资源严重不足B.多地震、每年6-10月常受台风侵袭C.人口最多的民族是高山族D.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8.关于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海岛多港口 B.吸收国外资本C.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D.大量廉价的劳动力9.台湾省的经济类型是()A.“进口—加工—出口”B.“出口—进口—加工”C.“加工—出口”D.“进口—加工”10.“台湾硅谷”位于()A.桃源B.新竹C.彰化D.台中11.台湾最大的工业区是()A. 基隆临海工业区B.高雄临海工业区C.台东临海工业区D.台南临海工业区12.台湾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A.东部B.中部C.西部D.北部13.下列美称不属于台湾的是( )A.“水果之乡”B.“东方甜岛”C.“东方明珠”D.“东南盐仓”。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4《台湾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4》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帮助学生了解台湾省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台湾省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章节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其他省份的基本情况,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台湾省作为一个特殊的地区,学生对其了解可能较为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深入了解台湾省的地理特点和经济发展情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文字等资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台湾省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特点。
2.难点: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情况的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台湾省的地理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台湾省经济特点的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台湾省的经济发展。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台湾省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文字资料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讨论问题和案例分析题目。
3.准备好PPT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台湾省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台湾省的地理位置。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台湾省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特点等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台湾省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台湾省的地理特点和经济发展情况。
4.巩固(5分钟)通过PPT或黑板,总结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特点等方面的内容,加深学生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