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社会贫困的社会救助研究

城市社会贫困的社会救助研究

城市社会贫困的社会救助研究
城市社会贫困的社会救助研究

城市社会贫困的社会救助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不断加快,城市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我国城市贫困问题也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而逐渐显现出来,城市贫困的日益加剧,使越来越多得城市人口生活窘迫,他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受到严重威胁。社会救助作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起着托底的作用,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保障城市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有效途径之一。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都是社会救助的提供者,两大主体彼此各具优势,若二者能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形成城市社会救助的合力,就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救助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贫困;社会救助;非政府组织

中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失业和下岗工人大量增加,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相对落后进一步加剧了城市贫困。经过30 多年的大规模、中国政府大力度的扶贫开发,农村的贫困问题己经得到了很大缓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城市社会结构的不断改变,城市贫困人口却日益增加,尤其是城市中的下岗失业人员以及不景气企业中的困难职工开始增多,逐步代替传统的“三无人员”成为城市新贫困群体,他们的生活水平低下,扶贫措施却鲜少关照过他们,有也只局限于一小部分。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防线”,相较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其有覆盖的公众性、保障的基本性、构造的基石性三大特点。开展有效的社会救助工作,解决城市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保障

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是解决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凸显出来的社会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现状分析

(一)生理性弱势群体

生理性弱势群体主要指那些由于生理性的原因而在生活的某些方面有所依赖、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和容易被伤害的人群,如残疾人、老年人、儿童、长期病患者等等。他们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残疾人弱势群体

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做了如下界定:“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全世界有 5 亿残疾人,其中 1 亿在中国。1987 年我国第一次抽样调查表明,中国有5164 万残疾人。由于遗传、事故、疾病等难以避免的原因,我国的残疾人口每年以70-80 万的速度增长。2006 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表明,中国有8296 万残疾人,涉及 2.6 亿家庭人口,同期增长水平达到60.7%。

表1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分地区残疾人总量数据表

地区残疾人

数量(万

人)占总人口

比例(%)

地区残疾人

数量(万

人)

占总人口

比例(%)

全国8296 6.34 河南省676.3 7.2

北京市99.9 6.49 湖北省379.4 6.64

天津市57 5.47 湖南省408 6.44

河北省495.9 7.23 广东省539.9 5.86

山西省202.9 6.04 广西337.5 7.23

内蒙古152.5 6.39 海南省49.4 5.95

辽宁省224.2 5.31 重庆市169.4 6.05

吉林省190.9 7.03 四川省622.3 7.57

黑龙江省218.9 5.72 贵州省239.2 6.4

上海市94.2 5.29 云南省288.3 6.46

江苏省479.3 6.4 西藏19.4 7

浙江省311.8 6.36 陕西省249 6.69

安徽省358.6 5.85 甘肃省187.1 7.2

福建省221.1 6.25 青海省30 5.54

江西省276.1 6.39 宁夏40.8 6.83

山东省569.5 6.15 新疆106.9 5.31 由上表可见,在各省、自治区范围内,残疾人都占有相当比重。且由表中数据可知,经济越不发达的地区,残疾人数量占总人口数量反而越高。残疾人由于自身的缺陷,在就业与生活中无疑处于不利或者弱势的地位。尽管中国的残疾人生存状态在建国后有了改善,特别是最近几十年来,中国的残疾人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残疾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相对于社会

经济的发展水平而言,残疾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仍然偏低,他们在生存和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也远远比正常人更多、更严重。

2、老年人弱势群体

老年人属于社会人口中的弱势群体。由于生理的自然衰老及社会变迁过程中利益关系和分配关系的重新调整等原因,不但使老年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受到限制,而且他们的利益和需求也比较容易受到忽视。老年人口占全社会总人口的比例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成为老龄化社会的标志。我国早己跻身老龄化国家的行列,而目前老龄化趋势还在加剧。

由于老年人常常出现经济困难、患病率高、与子女分离、孤独感强等一系列问题,他们更需要保障。然而,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很完善,尚不具备向全体老年人提供完善社会保障的条件,还无力承担老年人的全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项目。

3、儿童弱势群体

由于儿童年龄小、单纯天真,辨别是非的能力差,自我保护能力弱,对世界和生活环境的认识还停留在幼稚的阶段,所以是一个易受到各种违纪、违法、犯罪行为的侵害的群体,更需要予以特别保护。

(二)城市边缘群体

城市边缘群体通常指生活在城市里但又没有被国家正式雇用的人。他们是所谓“体制外”的人,包括来自农村的民工、从外地到城里闯荡的自由职业者、城市乞丐、外来上访人员、盲流

人员和其他城市外来人口等。他们生活在自身无法融入的社会环境中,在物质、文化、宗教、情感、心理、语言等方面与主流社会存在许多方面的摩擦,不但很难受到平等的对待,而且面临各种生活困难。他们是城市里容易被忽略和被歧视的弱势群体。

90 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改变了以往主要向广东、海南等东部沿海地区流动的情况,开始多元流向,“民工潮”现象成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道独特而又富有生机的风景线。到目前为止,进城农民工的人数达到了上亿人的规模。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在城市经济、社会生活中往往扮演重要的角色。虽然他们的收入较在家乡时要高,所从事的职业也与农民有很大的差别,而且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和消费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由于制度上他们不是城市社会的一员,他们一直被作为一个游离于主流社会的特殊群体来对待。和城市居民相比,他们在物质生活条件、工作环境、社会身份、福利待遇、社会交往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均处于弱势。目前,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整继续扩大,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更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很容易受到侵害。对于这一群体的生存、就业、保障的关注,是涉及中国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事业的一个焦点。(三)失业下岗工人群体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失业下岗工人这一社会群体作为新时期改革成本的承担者的存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目前我国面临的城镇失

业问题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一般意义上的失业问题,包括因各种原因失去工作的城镇劳动力和无法获得就业机会的城镇新成长劳动力;二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企业改革过程中发生的国有企业、城市集体企业及其他公有经济部门的职工“下岗”问题。目前,中国正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新增加的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涌入社会,而需求则在下降。中国社科院2009 年《社会蓝皮书》显示中国城镇的实际失业率为9.4%,比官方一般使用的“登记失业率”数字高约一倍。其中中西部居民的就业压力又更大,失业率超过10%,其中大中城市失业率约10.1%。失业下岗职工作为社会弱势群体,面临一系列的压力,他们的生活状况是不容乐观的。总的来说,失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处于低水平、低层次状态,而这些状况又影响了他们的精神生活状况,呈现脆弱的社会心态。他们对于经济支持、就业支持和精神支持具有强烈的需求。下岗失业人员在市场人才竞争中,属于弱者,如果没有政府的帮助和特殊政策的支持,通过再就业摆脱贫困是相当困难的。

二、城市贫困人口社会救助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角色分析(一)政府在城市贫困人口社会救助中的角色

1、主导者

之所以由政府来扮演社会救助的主导者角色,一方面,是由社会救助本身的特性决定的。首先,社会救助属于公共产品,根据市场经济及的一般规律,市场供给公共产品会形成“低效率”

或“零效率”,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其次,社会救助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社会和谐稳定是国家繁荣的前提,而城市贫困人口由于基本生活需求得不到最低的保障,很容易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因此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维护社会稳定,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是政府必须履行的责任。再次,社会救助制度从本质上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国民收入再分配制度,这个再分配过程只有依靠政府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后盾,以及通过强有力的组织才能实现。另一方面,则是由政府履行社会职能的必要性决定的。我国现阶段的城市贫困问题是我国市场经济转型和社会分配不公所导致的,市场本身无法解决,需要政府的适当干预。另外,制定社会政策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正义是政府必须履行的社会职能之一,对陷入贫困的城市人口进行社会救助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2、管理者

政府在对城市贫困人口进行社会救助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除了是主导者外,它还是管理者。政府在社会救助的过程中的管理职能主要包括宏观管理职能和微观管理职能两大部分。宏观管理职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政府应制定社会救助相关的法律规范,建立并完善社会救助法律体系,使社会救助能实现制度化、规范化运行。另一方面政府还应对民间救助、互助的行为进行引导和管理。微观管理职能则指的是政府承担具体的救助义务,向贫困群体提供相关的救助措施和救助服务,对具体救助

事务进行管理。主要表现在:提供救助资金、设立社会救助设施、建立扶贫工程项目、设立救助站、建立法律援助中心等方面。

3、监督者

社会救助是政府实现转移支付的过程。我国的社会救助资金有三分之二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涉及的资金和物资金额巨大,违规操作,挤占、挪用甚至侵吞扶贫款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样,不但导致了社会救助资金的大量流失,还使政府的公信力不断降低。同时,一部分非政府组织也存在着运作不透明、违法违规的问题。类似有“中国妈妈”之称的胡曼莉利用慈善敛财,滥用社会捐款的社会新闻也层出不穷。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监督机制的缺失。因此,要想改革完善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政府还应扮演好监督者的角色,完善相应的监督机制。

(二)非政府组织在城市贫困人口社会救助中的角色

非政府组织,英文简写为NGO,发端于17 世纪,发展和成熟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与之相类似的概念还有很多,诸如:非营利组织(NPO)、志愿者组织、第三部门、慈善组织等。其原义是指由私人为实现自己的某种非营利性愿望或目标而发起的各种各样的社会机构或组织。本文的非政府组织主要指的是活跃于社会福利领域和扶贫领域,以社会救助为主要业务,协调利益群体关系和促进社会公平的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在城市贫困人口社会救助中的角色主要有以下:

1、参与者

政府对城市贫困人口进行救助固然责无旁贷,但如果仅仅依靠政府这唯一主体来提供全部社会救助,面对我国的众多人口的国情,这样肯定是不够的,也是不现实的。不仅市场会失灵,政府也同样会失灵。在政府功能与市场功能都不能及的公共产品供给领域,非政府组织却能够把市场机制和政府制度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把公平与效率原则很好地结合起来弥补政府在城市贫困人口社会救助过程中的不足。因此,非政府组织是城市贫困人口社会救助的另一重要主体,扮演着参与者的角色,起着补充替代的作用。

2、服务者

我们都知道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救助中具有其自身优势,比如草根性、灵活性、专业性、多元性等,这些优势使之在城市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中还要扮演服务者的角色。这一角色的主要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作为社会救助具体事务的执行者,执行政府的社会救助政策;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救助资金,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提供具体的社会救助服务,帮助城市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第二,非政府组织以公益慈善的名义募集捐款或通过非政府组织的运营回去收入等众多渠道的筹集社会救助资金,不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还能弥补财政不足,帮助更多的理应受到政府帮助而没有的到救济的城市贫困人口。第三,非政府组织通过提供就业培训、提供工作岗位等方

式帮助贫困者,防止已摆脱贫困的人们再一次陷入贫困。

3、监督者

相较于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具有人才、知识、经验、理性等专业性优势,同时更贴近社会基层,比政府更能了解真实的民情民意,非政府组织可以利用这些优势对政府实施的救助效果进行跟踪、分析,并发现其中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意见,帮助政府提高救助效率与效果。因此,加强非政府组织对政府进行监督显得非常必要。

三、社会救助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协作的必要性

(一)社会救助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协作的必要性

“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形态是现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目标。然而,我国的长期以来形成的“强政府弱社会”的国情与这一目标却不甚相符,在这一国情下,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合作关系,包括二者在社会救助中的合作关系可以用尴尬一词来形容。正是由于“强政府弱社会”,使得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与政府之间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协作关系,而更像是一种行政附属关系,政府总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眼光来看待非政府组织,视其为政府的附庸。因此,如何促进我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协作,寻找一种更加合理的的方式来构建二者之间的协作关系,加强二者在社会救助中的协作,是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构建科学高效的城市社会救助民生数据系统

构建科学高效的城市社会救助民生数据系统 构建科学高效的城市社会救助民生数据系统 构建科学高效的城市社会救助民生数据系统口华伟t 梁鸿2 内容摘要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一轮城市化高潮,中国大陆各城市政府在对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方面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针对绝对贫困人口的被动救助以及对贫困人群重治理、轻预防的现象。即使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的上海也不例外。有鉴于此,大力构建一套科学高效的城市社会救助民生数据系统、并加强制度创新已是刻不容缓。关键词社会救助民生数据系统城市化作者1华伟,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上海:200062)2梁鸿,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20xx33) 城市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而及时建立一套针对弱势群体的科学高效的社会救助体系将成为这一进程的有力保障。例如,上海以户籍人口核算的人均GDP已超过10000美元,这标志着上海已经进入较发达经济体的行列。按照发达国家的发展规律,上海开始步入收入差距由扩大向缩小的转变阶段。为此,上海的劳动力市场还将发生更加重大的变化。总体上,一方面,上海是中国就业机会最丰富的地区:另一方面,相当数量的本地居民由于不能适应上海就业结构的提升、不能适应上海就业市场的全面开放,可能成为长期需要救助的群体。这就意味着包

括上海在内的全国各城市政府之前在社会经济转型过渡期所积累的、主要面向城市“下岗”群体的“反贫困”经验已经不适用于新形势下的城市反贫困。1993年,上海在中国大陆率先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到2002年,上海基本实现对绝对贫困人口的“应保尽保”。“应保尽保”的完成也意味着,从社会保障的角度看,上海已经消灭了“绝对贫困”。因此,上海下一步“反贫困”的重点应适时地转入以缩小贫富差距为政策目标,主要针对相对贫困群体的政策干预。目前,有关城市相对贫困人口的研究及政策设计都还非常薄弱。上海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最为先进的城市之一,从其就业促进、社会分配、社会保障改革的推进经验看,“关怀式”救助理念指引下的“救助、帮困”工作已经暴露出诸多的矛盾和不适性。为此,笔者认为,以上海为代表的未来城市反贫困公共政策体系至少应该谋求“三个积极转变”。一是政策体系功能从传统的“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转变:(1)目前的政策体系,贫困预防的功能还非常薄弱;(2)贫困预防的对象一定是尚未贫困、但属于贫困“易发”和“高危”人群;(3)只“治贫”、不“防贫”的政策体系是不可持续的。二是贫困干预的重点由“消极救助”向“积极救助”转变:(1)任何认为经济能力已强大到可以将贫困群体养起来的想法都是错误和危险的;(2)所谓“积极”,要贯穿于贫困预防、贫困干预、彻底脱贫等环节。三是“救助与帮困”体系渐进地完成由“关怀式”救助向“发展式”

中国当前的贫困状况分析

中国当前的贫困状况分析 1.1 贫困与中国的贫困群体 世界银行在《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给“贫困”下的定义是:“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状况,我国的贫困群体可以归纳为无法合法地获得基本生活条件并参与基本的社会活动的人的集合。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务院扶贫办对全国6万农村人口的消费支出情况进行的入户调查,确定农村贫困标准2003年为人均年收入637元,按照这一标准统计,目前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有2 900万,城市中有2 000~3 000万的贫困人员需要救助。这两部分人口属于绝对贫困人群。 这一贫困群体主要由以下两类人员组成:一是计划体制下的贫困群体。一般是城市中的三无人员, 即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人;农村中的五保户,由集体经济负担的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孤儿保教)的农村无依无靠的老、弱、孤、寡、残疾人员。二是市场体制下的新贫困群体,城市下岗、失业、半失业而造成生活困难的人员;以及在农村中因城市化,而“上班无岗、种田无地、劳保无份”,生活陷于贫困的失地农民,以及流动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部分农民工。除了这一绝对贫困人群外,我国还有近2亿的农村人口的年均收入是在850~950元之间,以及一些因灾返贫和因病返贫的人群。 1.2 中国的贫困现状 1.2.1 计划体制下的贫困问题得到了基本缓解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基本上走的是一条由农村补贴城市,农业补贴工业的发展道路,因此在计划体制下,贫困主要集中在农村,表现为“普遍性的区域贫困与极端贫困”。但是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在农村中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一些自然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迅速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在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家财力得以能够进行一系列大规模的扶贫运动,使一些贫困地区摆脱了绝对贫困的处境,取得的扶贫成就举世瞩目。2004年10月17日,“国际消除贫困日”中国宣布: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3年底的2 900万,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30.7%下降为3%左右。 1.2.2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贫困问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城市中除了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三无人员外,基本上不存在贫困群体,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许多国家给予的优惠,比如就业、上学、住房、医疗等福利待遇,通过户籍制度将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区分开来,逐渐形成以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为依托的城市经济体制。随着市场化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降,从而使职工的生活状况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目前,城市中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集体单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济体制转轨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在转轨过程中普遍表现出对市场的不适应,造成了自身的经营困难,部分企业破产、倒闭,减发、停发职工工资,造成城市“新贫困群体”的出现。 从收入分配制度上来说,由于规范和调节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法律、法规、经济杠杆、行政措施等存在许多缺陷,从而导致了部分城市居民的收入非透明化、非制度化,同时由于对高收入群体的调节不力,对低收入群体又保护不足,使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拉大,造成相对贫困现象。 2 当前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2.1 非政府组织的基本含义及基本特征 非政府组织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不以盈利为目的,且具有正式组织形式,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 由于非政府组织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因此它具有和政府与企业相区别的特性。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莱斯特?萨拉蒙教授提出了著名的五特征法,只要是符合这5个特征的社会组织都

社会救助工作知识问答

社会救助基本知识 1、什么是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答: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贫困人群实施生活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即子女读书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援助、法律援助等方面社会救助的一种新型社会救助模式,是对贫困人群的一种综合性社会托底救助保障制度。 2、什么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答:是政府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乡贫困人口进行救助的一种新型社会救济制度。 3、申请低保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其户籍所在县(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村)民,除有特别规定外,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是低保对象的法定权利。 4、哪些情况下,户口不在当地的困难群众也可在当地申请低保救助?答: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户籍不在当地,也可在当地申请低保:⑴结婚后,在配偶所在居(村)委居住一年以上,户口尚未迁入的;⑵在外读书、户口已迁出的子女;⑶未报户口的子女。 5、哪些特殊情况,不予低保救助? 答:具有以下情况之一的,不予列入低保:⑴家庭有劳动能力的成员,无正当理由拒绝劳动部门及镇(乡)、街道、居委会提供的就业机会,不自食其力的;⑵家庭拥有现金、有价证券、银行存款,或拥有闲置的生产性设施及其他非基本生活必需的设施、物品(按变现后计算),人

均值超过当地低保标准六倍的;⑶法定赡(扶、抚)养人未按规定履行义务的;⑷家庭实际生活水平明显高于当地低保标准的;⑸城镇居民住房超过当地上年度人均住房面积一倍以上的家庭(单身家庭以2人计算),一般不予低保。 6、低保家庭收入如何核算? 答:低保家庭收入是指家庭成员各类收入的总和。包括:⑴工资、劳务报酬(包括各种奖金),各类补贴、津贴,离(退)休费,遗属补助、精减下放职工补助,失业救济金、村养老金等工资福利性收入;⑵种植、养殖、农副业加工、买卖等生产经营性收入;⑶稿酬及版权、专利权转让等知识产权收入;⑷利息、股息、红利收入,财产租赁、转让收入等财产性收入;⑸继承、赠与,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等转移性收入; ⑹应计入的其他家庭收入;⑺家庭成员向非共同生活的亲属依法支出的赡(扶、抚)养费,支出部分在计算其家庭收入时相应减去。 申请低保救助的居(村)民,居民按其提出申请当月前6个月内家庭收入总和计算家庭收入;村民按其申请前12个月内家庭收入总和计算家庭收入。 7、哪些收入不计入低保家庭收入? 答:下列收入不计入家庭收入:⑴优抚对象及政府给予特殊照顾的其他人员所享受的待遇;⑵政府及其部门和有关单位颁发的非报酬性奖励; ⑶因劳动合同终止(包括解除),职工依照规定所获得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或一次性安置费中用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部分;⑷独生子女费、丧葬费、抚恤金;⑸人身伤害赔偿中生活费以外的部分;⑹上级

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调研报告标准范本

报告编号:LX-FS-A18503 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调研报告标准范 本 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调研报告标准范 本 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根据xx县民政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总体方案的要求,XX年4月13至17日,我带领局生救办、低保办、优安股、福利股等股室负责人到华阳、板桥头、上庄、金沙、伏岭等乡镇就我县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调研。调研采用召开座谈会,与乡镇主要负责人、村委会(社区居委会)干部、部分村(居)民代表和救助对象进行座谈,并深入社区、村组各别走访,全面调研我县社会救助工作中的情况,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途径。调研活动得到乡镇、村干部群众的配合,

调研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收获。 一、我县社会救助工作的基本概况 我县共辖11个乡镇、81个村(社区),总人口18万,其中农业人口14.6万,占总人口的81%。由于我县是皖东南山区小县,受区域和交通等条件制约,经济发展滞后,贫困面大,致贫因素多样,加之自然灾害频发,社会救助任务重、困难多。目前,我县社会救助工作涵盖了自然灾害救助、城乡低保、优抚救助、五保供养、医疗救助、慈善救助和社会救济以及教育、科技、司法、住房、再就业救助等。就民政部门而言,XX年重点落实了以下工作:一是灾害救助做到透明化。推行个人申请,村(社区居)委会审核,乡(镇)审核,村(社区)张榜公布,民政审批,财政“涉农资金一卡式”发放到户,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二是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逐步提

我国社会救助问题研究

DUFE 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研究 学号: 专业: 姓名: 教师评阅意见: 论文成绩□95 □90 □85 □80 □75 □70 □65 □60 □60以下

摘要 社会救助是最古老的社会保障形式,也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因各种原因导致低于法定最低收入标准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援助,以维持其基本生存需要,维护其基本生存权利的社会保障形式。在现代社会,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一起构成社会保障的完整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最低生活保障的作用,构成了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安全网”。社会救助作为一种制度产生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社会救助从不成熟、不完善发展到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本文从社会救助基本涵义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历程,最后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救助工作方面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提出下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国社会救助工作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社会救助社会救助制度

ABSTRACT Social assistance is the oldest form of social security, also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It through legislation by the state and the society, caused by various reasons at less than the statutory minimum wage standard members of society to give material assistance,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ir basic survival needs, maintain the basic form of social security of the right to life.In the modern society, social assistance and social insurance, social welfare, entitled groups together constitute a complete system of social security, and in the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lowest life to ensure, constitutes the social security at the end of a "safety net".Then the spontaneous behavior evolved into a certain mandatory, organized philanthropy.Social assistance, as a kind of system,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has experienced a complex development process.Never mature social relief to the legalization, institutionalization, standardization, imperfect development has experienced a long process.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assistance basic meaning,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China's social assistance system, final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ocial relief work in our country there are some common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our country social relief work next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Social assistance Social assistance system reform

贫困人口社会救助政策要点

贫困人口社会救助政策要点 一、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一)保障范围和对象。凡属我县户籍的农村居民,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我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均给予最低生活保障。 (二)保障类别。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及困难程度,最低生活保障划分为A、B、C类三个类别。A类对象主要是指因主要劳动力亡故、重度残疾、常年患病等原因造成基本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B类对象主要是指家庭成员因病、因残、因学等造成劳动力缺乏或家庭支出负担过重,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C类对象主要是指家庭成员灵活就业,收入低或不稳定造成人均收入低于保障标准,生活比较困难的家庭。 (三)家庭成员的认定。申请对象家庭人口,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及公安部门制发的《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核定,指具有法定赡养、抚(扶)养关系,户口在一起并共同生活的成员。家庭成员中有在大中专院校学习,户口虽已迁出,但也可纳入家庭人口计算;具有赡养义务的家庭成员,其户口虽已独立,但应纳入赡养人家庭人口计算。 (四)家庭收入核对。家庭收入核对的内容和范围包括核对对象拥有的全部可支配收入和家庭财产。 (五)低保审核审批程序。1、申请。由低保申请人携带申请书、身份证、户口本以及相关困难证明等材料原件到户口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申请低保。2、受理。乡镇人民政府将申请人身份证、户口本和相关困难证明材料扫描上传至低保系统;申请人在低保信息系统打印出的《核对授权书》、《低保申请表》上签字按手印确认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3、乡镇初审。第一步,乡镇入户调查;第二步,民主评议;第三步,乡镇公示;第四步,乡镇人民政府提出审核意见并完善

社会救助政策法规

社会救助政策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老年、疾病或者丧失劳动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获得救助是宪法赋予的公民权利。社会工作是科学的助人活动,是实现这种公民权利的制度化途径。按照救助类型,社会救助政策法规可以划分为:一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政策法规;二是专项救助政策法规;三是临时救助政策法规。(一)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法规。主要依据1999年颁布实施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1、低保对象。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的城市居民。低保标准、家庭平均收入、非农业户口;四类人员。2、城市低保金的申请、审批与发放程序。来源:考试资料网(1)申请:由户主向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填写《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审批表》。(2)审批:所在地基层政府初审后上报县级政府民政部门审批。自申请人提出申请30日内办结审批手续。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3)发放:每月及时足额发放,货币为主,尽量通过金融系统社会化发放,必要时候也可以实物发放。(二)城乡医疗救助政策法规。属于专项救助政策。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2003年提出《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和2005年《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工作的意见》。1、城乡医疗救助对象。(1)城市医疗救助对象:一是城市低保对象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二是已经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个人医疗负担仍然较重的人员和其他困难群众。(2)农村医疗救助对象:一是农村五保户、贫困户家庭成员;二是地方政府规定的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农民。2、城乡医疗救助的形式。(1)城市医疗救助的形式:对救助对象在扣除各项医疗保险可支付部分、单位应报销部分以及社会互助帮困之后,个人负担超过一定金额的医疗费用或特殊病种医疗费用给予一定比例或一定数量的补助。按照多方筹资、多种方式、量力而行的原则。有社会力量资助、城市医疗救助基金补助和医疗机构减免有关费用三种形式。(2)农村医疗救助的形式:PPkao 考试网资助参加合作医疗,合作医疗给个人负担过高者再给予适当的医疗救助;在尚未开展合作医疗的地区,对大病困难户给予适当医疗救助。国家规定的特种传染病救治费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补助。(三)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法规2003年6月《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同年7月《实施细则》。1、政策救助对象:生活无着、不得已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2、救助的形式和内容救助的形式:以救助站救助为主要形式;也是一种临时性救助。救助的内容:食物,住处,急症救治,联系亲属或所在单位,解决交通。男女分居,女性专管女性救助者;维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我国社会救助政策法规考试试题

我国社会救助政策法规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41小题.每题1.0分,共41.0分。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自然灾害救助属于我国社会救助政策法规类别中的( )。 A 专项救助 B 特殊救助 C 临时救助 D 暂时救助 E 基本生活救助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城市医疗救助的申请是由申请人向户籍所在地的( )提出书面申请。 A 街道办事处 B 社区居委会 C 镇人民政府 D 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 E 区(县)民政局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第3题 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的保障方式有租赁住房补贴、实物配租和租金核减三种方式,其中的租金核减是指( )。 A 市县人民政府向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提供住房并降低租金 B 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现已承租的住房降低租金

C 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现已承租的住房免收租金 D 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现已承租的公有住房给予租金减免 E 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现已承租的住房给予租金减免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4题 我国城市低保实行的是各级( )负责制。 A 民政部门 B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 C 人民政府 D 财政部门 E 工会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5题 农村医疗救助的申请是由申请人向( )提出书面申请。 A 村民委员会 B 乡镇人民政府 C 乡镇民政部门 D 县级人民政府 E 县级民政部门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6题 城市医疗救助的审批机构是( )。 A 街道办事处

河南省郸城县农村贫困问题研究

河南省郸城县农村贫困问题研究 王芳敏经济学院2009级农村区域发展专业 引言 目前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但属于生存型、数量型消费低水平小康,还未进入到发展型、质量型消费的阶段;地区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处于贫困状态。中国1339724852人口中农村人口为67415万人,占50.32%。(国际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因此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显的尤为重要,而深入了解农村贫困的现状及原因是对症下药、帮助提高农村扶贫效果的重要前提。 一、郸城县发展现状 (一)郸城县背景简介 郸城县位于河南省东部,茨河上游,北依鹿邑县,西连淮阳县,南接沈丘县,东南和东部与安徽省界首市、太和县,亳州市为邻。县境总面积1471平方公里,辖8镇11乡3个办事处和1个工业区,共518个行政村,总人口131万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耕地面积1637235亩。 县境属黄淮平原,地处黄河冲积扇南缘,属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地势平坦,土质粘重,降水丰富,适宜多种农作物及林木生长。 郸城县既非名胜古迹、又非伟人故乡,经济发展仅靠田地耕种、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人均GDP在同级县中排名较为落后。近年来,郸城县为发展经济,大力开发以亚洲最大的金丹乳酸厂为代表的经济效益较为明显的企业,导致郸城县生态环境恶化,居民的幸福指数大幅下降。郸城县外来开发商较多,但大都为房地产开发商,他们在政府的庇护下由租用到强制购买农民土地,得到利润后又

大都撤资,是名副其实的“羊毛出在羊身上”,并未为郸城县的经济发展做出多少真正的贡献。 (二)郸城县农村贫困状况及特征总结 郸城县各乡镇贫富程度各异,村庄中的富裕人和贫困人并存。富裕农民已经进入了良性循环,越来越富裕,而贫困人口则进入了恶性循环,越来越贫困。从中国宏观形势来看,1987年中国农村改革初期,农村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是0.22,2002年已经是0.37,在25年的经济转轨和发展过程中,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扩大了2/3以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2005)郸城县的农村贫困也呈现出这样的变化趋势: 1.收入水平低、入不敷出、难以维持日常基本生活需要 郸城县农村居民人均耕地水平较少,加之近年来郸城县房地产业高速发展、对耕地保护不当,农民尤其是城市边缘地带农民可耕种土地大量减少。造成农民失去了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生活得不到保障。受传统思想影响,每户居民家中大都有2~4个孩子,甚至更多!即使外出务工也很难维持家用,长期以来持续存在的收支倒挂导致贫困居民的生活处境越来越困难,恩尔格系数大,食物消费量少质差、营养供给不足,消费结构明显不合理。 2.人口增长过快,教育、卫生等基本社会服务水平低,生活质量不高 与经济水平落后成为对比的是,贫困地区往往又是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贫穷落后的地区人们想通过多生育子女作为生产活动及养老的保障,陷入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境地。当前中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现象严重,城镇占有教育资源多,农村占有资源少,资源分配不公平影响教育不平等,从而导致收入的不平等。村镇教育设施落后、办学条件差、适龄儿童失学和辍学率较高,且农民的素质、劳动技能低下导致难以获得有较高收入的工作机会。农村卫生资源薄弱,新农村合作医疗费用报销困难,医生职业道德素质下降,巨额医疗费用使很多家庭陷入贫困,目前疾病已经成为郸城县农村贫困产生的第二位重要原因。 3.贫困家庭应付意外(如疾病、经济冲击、自然灾害、伤害)的能力低,因而更容易反复陷入贫困,不能自拔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2005年4月3日称:2003年脱贫人口有1460万,返贫

我国社会救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9月/27日/第003版 社会 我国社会救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莫纪宏 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依照政策和法律的规定,向那些因各种(自然的、社会的、个人的)原因导致基本物质生活陷入困境、自己无力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人,提供各种形式援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一种。目前在我国存在的社会救助的项目主要包括4个方面:救灾、救济、五保和扶贫。 一、我国社会救助的发展及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救助农村和城镇贫困人口的生活成为人民政府的重要任务。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在广大农村地区实行了合作化,农民的生、老、病、死都依靠集体经济组织来给予保障。其中包括“五保户”制度。城市居民基本上被安排在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就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居民的生活虽然有比较好的保障,但是总体生活水平并不高。 改革开放以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贫困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社会各界讨论得比较多的是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中国社会救济制度改革的重点也主要放在农村。这些改革努力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其中大多数政策措施目前还在实行。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村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贫困人口有2.5亿人。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后,通过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富民政策”,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急剧减少。1985年,为了实施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活动,确定了以人均年收入200元为贫困线。当时,在贫困线以下的贫困人口仍有1.25亿人。经过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到20世纪80年代末上述贫困人口已经减少到3000万人。1991年,考虑到物价指数和生活费用指数的变化,为了更实事求是地研究和解决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将贫困线提高到300元,按这样的口径统计,当时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为6000万人。到1993年制定“八七”扶贫攻关计划时,又再次将贫困线提高到400元。按照这个标准,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为8065万人。在整个计划实施期间,扶贫攻关成效卓著,1996年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已经减少到6000万人,到1998年又减少到5000万人,到1999年底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减少到3000多万人。对此,国际社会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之为“伟大的脱贫运动”。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救济工作在各级民政部门的统一组织和管理下,对社会救济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包括4个方面:救灾、救济、五保和扶贫。救灾是为帮助灾民脱离灾难险情,减轻灾害损失,克服灾后生活和生产困难而提供的社会援助。五保是指由农村社区(集体)负责保证无法定扶养人、无劳动能力、无可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和孤儿基本生活需求的社会援助,即对他们“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保教)”,简称“五保”。 社会救济是中央和地方政府通过财政拨款,依法对特定的社会救助对象按规定向他们提供的社会援助。中国的社会救济分为定期定量救济和临时救济两种。享受定期定量救济的对象主要有三种人:城镇中无法定扶养人、无劳动能力、无可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严重残疾人和未成年的孤儿和部分农村五保对象;符合救济条件的精简退职老职工;符合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的需要特别给予救济的人员。扶贫是指对农村中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从政策、思想、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扶持,旨在使其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摆脱贫困的社会援助。 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镇中的贫困人口,特别是城镇中的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活救助问题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方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城镇中的失业和下岗人

社会救助知识题目

2014年社会救助知识题目 一、必答题 1、根据《合肥市社会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算办法(试行)》(合民〔2014〕12号)文件要求,申请救助家庭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应根据申请对象申请之前()个月的家庭(不含低保)经济状况确定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2个月 答案:D 2、根据《包河区2014年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实施方案》(包民〔2014〕54号)文件要求,孤儿基本生活费,由区民政部门每月()日之前向区财政部门提出支付申请。 A、10日 B、15日 C、20日 D、25日 答案:D 3、根据《包河区2014年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实施方案》(包民〔2014〕54号)文件要求,孤儿因年龄原因被取消基本生活费的,民政部门须提前()个月告之孤儿或其监护人。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答案:C 4、下列不属于孤儿保障范围的是() A、失去父母、查找不到生父母且未被依法收养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B、父母一方患精神性疾病、正在服刑、被强制戒毒、二级以上重残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另一方失踪、弃养或患精神

性疾病、正在服刑、被强制戒毒、二级以上重残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家庭中,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C、父母失踪或者弃养一年以上,查找联系不到父母信息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D、未满18周岁的感染艾滋病病毒未成年人。 答案:C 5、2014年包河区社会散居孤儿每人每月基本生活费保准不低于() A、460元 B、510元 C、600元 D、660元 答案:C 6、孤儿父母死亡证明由公安机关、医疗机构或居村委会出具,若由居村委会出具孤儿父母死亡证明的,须同时提供()名邻里知情人的证明材料。 A、1-2人 B、2-3人 C、3-4人 D、4-5人 答案:B 7、申请孤儿基本生活保障,下列哪项不符合程序() A、申请 B、审核 C、公示 D、审批 答案:C 8、街镇在收到孤儿申报材料后,应在()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情况进行核实。 A、5日 B、10日 C、15日 D、20日 答案:C 9、根据《合肥市社会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算办法(试

社会救助工作职责

一、按照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编制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工作计划并组织落实; 二、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标准,并负责标准的调整和上报备案工作; 三、编制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的资金需求计划,负责资金的发放和监管; 四、负责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对象待遇的审核、审批工作,核发保障金及有关证件; 五、指导、督促、检查各镇、园区、居委会的相关工作; 六、开展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和向上级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七、受理公众有关事项的咨询与投诉,查处举报、投诉事项,负责行政复议工作; 八、负责有关数据的统计汇总和档案管理工作; 九、负责全县各镇、园区、村(居)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办事流程 城乡医疗救助办理流程 一、申请:个人申请或村(居)民组提出书面申请 二、初审:村(居)代表会议对申请人提出救助进行评议、公示后填写《城乡医疗救助申请审批表》 三、审核:镇政府对村(居)委会上报的《城乡医疗救助申请审批表》及相关材料进行审核,重点调查申请人的医疗支出和家庭经济状况,然后在镇政务公开栏公示无异议后签署意见,并加盖印章填写《城乡医疗救助申请备案表》报民政局。 四、建档:经镇政府核实后救助户应提供:1、五保户、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证明,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2、住院病历、正式发票(医保或农合证明)原件、复印件。村(居)委会将有关材料按照一户一档整理报送镇政府。 五、审批、发放:民政局对镇上报有关材料进行复核,对符合享受救助条件的及时审批,并将救助花名册转县财政局打卡发放。 城乡低保办理流程 一、申报受理 农村家庭成员年人均收入低于1320元(城镇月人均收入低于290元),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申请低保救助: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依无靠的孤老残幼者(已享受五保供养和孤儿救助的不纳入此保障范围);家庭主要劳动力因残、因病、因灾丧失劳动能力者;因意外事故或遇重大自然灾害造成家庭生活严重困难,且生活标准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由户主向村(居)委会提出申请加入最低生活保障的书面申请。 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在低保救助范围之内: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无正当理由拒不参加劳动游手好闲的;有赌博、吸毒、嫖娼行为造成家庭生活困难且尚未改正的;依法具有赡(扶、抚)养关系、且法定赡(扶、抚)养人有赡(扶、抚)养能力,但未履行赡(扶、抚)养义务的;家庭实际生活水平明显高于农村低保标准的;违犯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造成生活困难的。

19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19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罗遐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贫困问题一直没有脱离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等学科的视域,而且不同学科有其独特的视角和贡献。概括来看,经济学多是从资源配置、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发展等方面来研究;人类学多从民族、生态环境等方面来研究;管理学则倾向于政策取向,研究反贫困的实践问题,主要有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医疗救助政策等,这类文献占现有研究成果的绝大多数;社会学多从理论层面研究该问题。本文以社会学为主要视角,结合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对80年代中期以来的我国贫困问题的研究文献作一梳理和评述。 一、关于基本概念的研究 (一)贫困的概念 贫困是一个带有社会性、历史性和地域性内涵的概念,中外学者一直力图给贫困下一个与其时代的社会经济背景相适应的定义,至今没有一个得到普遍接受的界定,但不容置疑的是贫困概念的界定是一个逐渐由狭义的经济视角转变为广义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元视角的过程。正如康晓光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贫困的内涵和界定的标准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贫困的内涵和标准也反映特定民族对于社会福利的基本人权的规范性认识。 国外贫困概念是经由布思、朗特里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到20世纪50年代由蒂特马斯(R.M.T itmuss)、斯密斯(A.Sm ith),汤森(P.T ownsend)等学者对贫困的理解进行了扩展,贫困不再是基于最低的生理需求,而是基于社会的比较,即相对贫困。世界银行在1981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当某些人、某些家庭或者某些群体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取他们那个社会公认的,一般都能享受到的饮食、生活条件、舒适和参加某些活动的机会,就处于贫困状态。在1990年又加入了能力因素,缺乏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例如健康、教育和营养等。1991年又增加了风险、面临风险时的脆弱性以及不能表达自身需求和影响力。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人文贫困的概念。 我国学者在贫困概念的研究方面也体现了与国际贫困研究学者观念的趋同性,现举以下几例: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定义的贫困是:个人或者家庭依靠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求。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的总称,是由低收入造成的基本物质、基本服务相对缺乏或绝对缺乏以及缺少发展机会和手段的一种状况。贫困是因种种发展障碍和制约因素造成的生存危机和生活困境;一定层面的贫困是一种社会状态,这种状态不被改善将是恶性循环的。贫困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部分社会成员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源而在一定程度上被剥夺了正常获得生活资料和参与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权利,并使他们的生活持续低于社会常规生活水准。由以上几个概念我们不难看出,我们在学术上基本与国际的多元贫困观相同,既包括经济上的,也包括社会的、文化的、政治意义上的意含,但是在实践领域加入了中国的现实基础,主要使用的是绝对的、核心的、客观的贫困概念。 (二)新贫困的概念 西方学者把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经济增长减缓和失业率增加的原因导致的贫困叫新贫困。而我国学者近几年也倾向于把因城市化、社会经济的变迁而导致的贫困称为新贫困。尹志刚认为源于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公有制企事业单位改革,而同时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相对滞后等因素诱发了新贫困人口的出现。刘家强等在此基础上将新贫困人口定义为在市场经济中由于所处社会地位和获取社会资源较差,因而缺少竞争能力和就业机会,需要借助外在力量的支持摆脱困境的群体。显而易见,我国新贫困概念的提出是在城市化、工业化以及现代化的背景下,它虽然没有包括传统的贫困,但是它并不排斥传统贫困的存在。 从国内学者对于贫困概念的界定,可以看出既受西方的影响,同时又具有与我国社会经济

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救助中的问题研究

摘要 社会救助是立足于社会公平基础之上的,以保障国民生活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宗旨的制度安排,是一种最基础的、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救助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非政府组织凭借其技术和制度的创新优势、贴近基层的优势、灵活优势和效率优势,在社会救助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社会救助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必须重视非政府组织作为政府的补充乃至部分替代的主体作用,通过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以推进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关键字:非政府组织,社会救助 ,问题,发展对策

一、导言 (一)研究背景 社会救助是立足于社会公平基础之上的,以保障国民生活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宗旨的制度安排,是一种最基础的、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救助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正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能够缓解贫困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是现代社会制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开放使大部分人富裕起来的同时也使贫困人口大量增加,贫困人口救助问题日渐受到关注,社会救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对公平的排斥,减轻低收入和无收入的社会成员的生活困难。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重视和解决贫困救助。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社会救助是一种政府或社会的行为,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是社会救助的提供主体,作为政府行为,政府是社会救助的首要主体,政府不仅对社会救助的实施负有直接的财政责任而且有直接管理与实施的责任。作为社会行为,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主要以自发性的募捐和其他慈善性活动的形式进行自发性救助,在当前自然灾害频发的条件下,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救助领域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强。非政府组织凭借其技术和制度的创新优势、贴近基层的优势、灵活优势和效率优势,在社会救助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政府在社会救助中存在“大包大揽”的倾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救助作用的发挥;所以,为了社会救助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必须重视非政府组织作为政府的补充乃至部分替代的主体作用,通过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以推进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 二、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理论分析 (一)非政府组织的界定及分类 1.非政府组织的概念界定 政府组织指那些在地方、国家或国际级别上建立起来的、以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多用于第三世界国家。是一个不属于政府、不由国家建立的组织,通常独立于政府,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领域具有替代和弥补作用。非政府组织也被称作“中介组织”、“第三部门”、“非营利组织”等。 2.非政府组织的分类 (1)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民间组织” 所谓的“民间组织”就是在民政部注册登记的组织,包括以下四种形式:①社会团体②事业单位③民办非企业单位④社区管理型组织。 (2)未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草根民间组织

城市社会贫困的社会救助研究

城市社会贫困的社会救助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不断加快,城市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我国城市贫困问题也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而逐渐显现出来,城市贫困的日益加剧,使越来越多得城市人口生活窘迫,他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受到严重威胁。社会救助作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起着托底的作用,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保障城市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有效途径之一。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都是社会救助的提供者,两大主体彼此各具优势,若二者能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形成城市社会救助的合力,就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救助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贫困;社会救助;非政府组织 中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失业和下岗工人大量增加,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相对落后进一步加剧了城市贫困。经过30 多年的大规模、中国政府大力度的扶贫开发,农村的贫困问题己经得到了很大缓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城市社会结构的不断改变,城市贫困人口却日益增加,尤其是城市中的下岗失业人员以及不景气企业中的困难职工开始增多,逐步代替传统的“三无人员”成为城市新贫困群体,他们的生活水平低下,扶贫措施却鲜少关照过他们,有也只局限于一小部分。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防线”,相较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其有覆盖的公众性、保障的基本性、构造的基石性三大特点。开展有效的社会救助工作,解决城市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保障

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是解决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凸显出来的社会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现状分析 (一)生理性弱势群体 生理性弱势群体主要指那些由于生理性的原因而在生活的某些方面有所依赖、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和容易被伤害的人群,如残疾人、老年人、儿童、长期病患者等等。他们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残疾人弱势群体 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做了如下界定:“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全世界有 5 亿残疾人,其中 1 亿在中国。1987 年我国第一次抽样调查表明,中国有5164 万残疾人。由于遗传、事故、疾病等难以避免的原因,我国的残疾人口每年以70-80 万的速度增长。2006 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表明,中国有8296 万残疾人,涉及 2.6 亿家庭人口,同期增长水平达到60.7%。 表1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分地区残疾人总量数据表 地区残疾人 数量(万 人)占总人口 比例(%) 地区残疾人 数量(万 人) 占总人口 比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