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贫困的类型
• 根据贫困的成因,可以分为 – 普遍性贫困是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低下而形 成的贫困。 – 制度性贫困是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制度所决 定的生活资源在不同社区、区域、社会群体和个人 之间的不平等分配,所造成的某些社区、区域、社 会群体、个人处于贫困状态。 – 区域性贫困是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社会发展水平 低下所出现的一种贫困现象。 – 阶层性贫困是指某些个人、家庭或社会群体由于身 体素质比较差、文化程度比较低、家庭劳动力少、 缺乏生产资料和社会关-系- 等原因而导致的贫困。
5.3.1 我国扶贫解困的历史进程
• 建国初期( 1949—1953年) –主要对战争遗留下来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社会救济 –救济方针是“在自力更生的原则下,动员与组织 人民实行劳动互助,实行自救、自助、助人” –救灾方针是“生产自救,节约度荒,群众互助, 以工代赈,并辅之以必要的救济”
•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1954—1965年) –主要解决新出现的贫困者的生活困难问题 –农村“五保”供应制度是我国社会救助的一大特 色 –三年困难时期,城乡急需社会救助的对象大量增
社 助会
救
社会救助概述 中国的社会救助制度 社会救助的基本内容
5.1 社会救助概述
• 社会救助(Social Assistance)的涵义 • 社会救助的历史演进和国际经验
--
5.1.1 社会救助的涵义
• 社会救助的概念 现代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定程序和标准,
向因各种原因而陷入生存危机的生活成员提供最低生 活保障,并帮助他们缓解克服贫困,以维持社会秩序 的稳定。 • 主要内容 –社会救助是现代国家和社会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职
• 社会救助的意义 – 社会救助是稳定社会的重要手段 – 社会救助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 – 社会救助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