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上区解剖人体解剖
- 格式:pptx
- 大小:1.86 MB
- 文档页数:27
一、填空题:1.头皮由、和组成的联合体。
2.颈浅筋膜内包有。
3.颈部的重要肌性标志是。
4.腮腺病变或手术,常累及。
5.构成腹股沟三角的外侧界是,内侧界是,下界为。
6.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有、和。
7.胃后壁溃疡易和发生粘连。
8.胃大弯部的恶性肿瘤常侵犯。
9.腋淋巴结群按位置分为、、、和五群。
10.手掌的筋膜间隙包括和。
11.腹腔器官由腹股沟内侧窝经腹股沟三角突出于体表称为疝。
12.心包穿刺进针的部分,常选取和之间的夹角处。
13.腹壁浅筋膜的深层叫,在腹中线处附着于,向下至会阴部与筋膜相续。
14.构成股三角的上界为,外上界为,内侧界为。
15.男性乳头平面平对第肋间隙。
16.阑尾尖端的位置,以位最多见。
17.子宫位于中央,前方贴近,后方紧邻,两侧借子宫阔韧带连至盆腔侧壁。
18.临床上,将与之间的软组织称为产科会阴。
19.临床上区分内、外痔的标志是。
20.颈部筋膜间隙可分为、和。
21.腮腺管的体表投影为:至的中1∕3段。
22.临床上将至之间的三角区域称为危险三角。
23.坐骨肛门窝是位于、尾骨肌下面两侧,闭孔内肌和之间一对向上的楔形凹陷。
24.结肠下区的间隙被小肠系膜根、升结肠和降结肠分为四个间隙:即、、和。
25.股环的前界为,后界为。
二、名词解释:1.头皮:2.腱膜下间隙:3.腹股沟管:4.白线:5.腹股沟三角:6.会阴:7.股鞘:8.股三角:9.胃床:10.股管:11.颈动脉鞘:12.会阴中心腱:13.网膜孔;14.胸骨角:15.咽后间隙:三、问答题:1.为什么面部疖肿,特别是面部“危险三角”区疖肿不能挤压或挑刺?2.腱膜下间隙和骨膜下间隙内的血肿如何鉴别?3.胸膜腔积液时,常在何处进行穿刺?如何确定穿刺点?依次需经过哪些层次才能达到胸膜腔?4.颅顶外伤骨折时,为什么骨折先从内板开始,且骨折范围较外板大?5.简述气管切开的适宜位置及到达气管腔的解剖层次。
6.行阑尾炎切除手术时,依次经过哪些层次进入腹腔?7.某成年女性患者,右下腹疼痛,结合解剖知识,你应考虑哪些器官可能发生病变?8.为什么说腹股沟区是腹壁疝的好发区?9.试述股三角的境界和内容。
结直肠解剖特征一、结直肠的毗邻关系结直肠(Colon and Rectum)或称大肠(large Intestine),全长约150-200厘米,一般分为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和肛管,从回肠末端延伸至肛管。
盲肠位于回盲瓣下方,是结肠起始段,长约6厘米。
盲肠连同升结肠、结肠肝曲和部分横结肠,组成了一个外科手术解剖单位即右半结肠;部分横结肠、结肠脾曲、降结肠和部分乙状结肠组成另一个外科手术解剖单位左半结肠。
1.盲肠的毗邻关系盲肠位于右侧髂窝内,是腹膜内位器官,即盲肠是完全游离的;但有约20%的人体中整个盲肠都附着在后腹壁上。
在约60%的人体在站立位时,它位于真性骨盆中。
盲肠向上延伸为升结肠,其内侧与回肠末端和阑尾相连,回肠系膜的返折可能附着在结肠下段和盲肠,形成上回肠皱壁(窝)和下回肠皱壁(窝),如图1-1所示。
其后紧邻右侧髂外血管、右侧精索血管(或卵巢血管)和右侧输尿管。
2.结肠的毗邻关系升结肠是腹膜间位器官,前面和两侧常被腹膜覆盖,升结肠与后腹壁附着的不同程度。
其内侧为结肠系膜,约有10%的人体中的升结肠的系膜很长,可发生结肠扭转,出现急腹症。
尸体解剖时发现约30-40%的升结肠是游离的。
有时升结肠表面可有一些异常的结缔组织在腹膜下覆盖通过升结肠,称为杰克森膜。
升结肠上端紧邻右肾前面。
横结肠起自升结肠即转向机体的左侧处的结肠肝曲,位于肝右叶下,终止于急转向下的结肠脾曲处,是完全游离的,是腹膜内位器官。
前面为肝胆和胃,其后为右肾、十二指肠、肠系膜血管和胰腺。
结肠脾曲位于脾的后侧面、胰尾的上方和左肾内侧的前面,由脾结肠韧带和肾结肠韧带固定。
降结肠的前面为腹膜覆盖,为腹膜间位器官,在内侧通常无系膜,即使有系膜存在,也不够长,不会发生左半结肠扭转,在上段其后有左肾,下段后面有左侧髂外血管、左侧精索血管(或卵巢血管)和左侧输尿管等腹末后器官。
在髂嵴水平,降结肠变成乙状结肠,上端固定,下段完全游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