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计算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442.00 KB
- 文档页数:9
展开规范目录摘要: (3)关键词: (3)一.目的 (3)二.适用范围 (3)三.引用/参考标准或资料 (3)四. 产品展开计算方法 (4)五. 联亨展开系数表 (6)六. 焊接螺母底孔(GB13618-92) (6)七. 不同料厚的最小折边 (7)八. 孔到折边最小距离 (7)九. 工艺缺口的开法 (7)十. 展开图命名 (8)十一. 展开图的要求及包含的内容 (8)、摘要:本规范介绍了展开的方法,介绍了展开工艺中的常见质量缺陷和控制措施。
关键词:展开、展开系数、压铆、沉孔、攻牙。
一. 目的规范公司展开标准,以利于标准化管理。
二.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钣金结构件展开。
三. 引用/参考标准或资料一.联亨展开系数表二.PEM铆装件系列规格三.联亨钣金工艺手册四. 艾默生铆装件选用规范四. 产品展开计算方法1.0目的为了使展开能够做到快速、准确,制定统一的展开计算方法。
2.0适用范围科士达机箱厂钣金部3.0展开计算原理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一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的基准。
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λ表示。
4.0计算方法3.1展开的基本公式:五.联亨展开系数表六.焊接螺母底孔(GB13618-92)七. 不同料厚的最小折边八. 孔到折边最小距离当靠近折弯线的孔距小于表中所列最小距离时,折弯后会发生变形,需先开预冲孔,折弯后扩孔:九. 工艺缺口的开法当折弯存在包边时,会发生挤料现象,需在折弯包边处开工艺缺口。
所开工艺孔D=2T十. 展开图命名原则:1非标展开图:项目大编码+图号+版本.如9.02.9999-001792F里面的DMBM.8.044.2565的展开图命名为 001972F-DMBM80442562-A012标准展开图:图号+版本.十一. 展开图的要求及包含的内容《一》展开图要求:尺寸标注清楚、整齐、图面布置合理、美观.《二》展开图的内容1、展开图形必须以.dwg格式保存,展开图外形线框必须是封闭线型;2、展开图的加工图层必须全部统一在0图层中。
精心整理一.产品展开计算标准一.目的统一公司内部标准,使产品展开快速标准,使公司内部产品制作,测量标准统一.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薄板的展开计算.三.展开计算原理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理论上内外层之间有一既不受拉也不受压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为一假想层,在弯曲过程中中性层被假想为与弯曲前状态保持一致,即长度始终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A表示。
(图1)四.折弯方法的确定2.3.压死边.此种折弯也须用特殊模来完成.(如图4)4的NCV形度W1及3.Z形折弯如图9.第一道弯曲后,折第二道弯曲时,折弯线到折弯机定位挡块的距离须大于等于V形槽中心到模具外侧距离L1和板厚t之和.故H值为:H≥5t+R(R在1mm以下)五.展开计算方法1.90°折弯(一般折弯)展开的长度为:L=LL+LS-2t+系数a(根据一个弯等于两个厚度,在solidworks钣金中折弯半径R取值1.83X厚度展开图就刚好,再加上个系数a)系数a2.压死边图11如图11.压死边是两层重叠在一起的折弯形状,通常用来起加强作用,因此2.0mm以上的板很少见压死边。
它也需要用特殊折弯模具成形,而且要分为两道以上的工序才能成形,压死边折弯的展开长度计算公式为:3.压筋1)倾斜压筋图12如图12.此压筋为一斜面,一般H值较小,其展开长的计算式为:L=A+B+C+0.2平行压筋图14K=0.4txδ/90°(t<2.5)但当t≥2.5时,应用下列公式:K=0.5txδ/90°(t≥2.5)故展开计算式为:L=L1+L2+K注:L=展开长度L1、L2=内径尺寸K=展开系数5.钝角折弯图16如图16,外尺寸b实际上等于内尺寸a加上内侧角顶点到外侧顶点的一段平行距离l。
一.产品展开计算标准一.目的统一公司部标准,使产品展开快速标准,使公司部产品制作,测量标准统一.二.适用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薄板的展开计算.三.展开计算原理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层受到压应力,理论上外层之间有一既不受拉也不受压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为一假想层,在弯曲过程中中性层被假想为与弯曲前状态保持一致,即长度始终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侧的距离用A表示。
(图1)折弯方法的确定折弯方法有单发冲床模具折弯和折弯机模具折弯两种方法.单发冲床模具折弯的方式及精度是由模具来实现的.因此只要做出合格的模具,就能够生产出合格的折弯产品.而采用折弯机折弯不仅需要选用合适的折弯模,还必须调试折弯参数.因此,如采用折弯机折弯,计算展开尺寸时就必须考虑折弯机的折弯方法.1.一次一道弯.此种折弯由普通通用折弯模来完成.包括折直角,钝角和锐角.(如图2)2. 一次折两道弯--------压锻差.此种折弯由专用特殊模来完成,但折弯难度比普通折弯大.(如图3)3. 压死边.此种折弯也须用特殊模来完成.(如图4)4.大R圆弧折弯。
些种折弯如R在一定围,可用专用R模压成形,如R值过大,则须用小R模多次压制成形。
(如图5)图5这四种折弯的展开计算是不同的。
因此在看图时,要根据零件的折弯尺寸来确定使用何种折弯方法。
一般使用的NC数控折弯设备都是日本AMADA(天田)公司所生产的。
其折弯机所配套的普通通用折弯模具V形槽宽度通常为适用该折弯模的板厚的5-6倍.如采用一次折一道弯的方法,必须考虑到折弯模的V形槽的宽度W1及V形槽一边到模具外侧的宽度L1。
如图6:折弯高度H的经验值根据产品形状有如下三种(以90度为例,钝角和锐角与直角相近相似):1.简单的90度单边折弯。
模具设计准则*********************本文件属公司机密资料,非经公司允许严禁翻印******************模具设计准则*********************本文件属公司机密资料,非经公司允许严禁翻印******************模具设计准则*********************本文件属公司机密资料,非经公司允许严禁翻印******************模具设计准则*********************本文件属公司机密资料,非经公司允许严禁翻印******************模具设计准则*********************本文件属公司机密资料,非经公司允许严禁翻印*****************模具设计准则*********************本文件属公司机密资料,非经公司允许严禁翻印*****************模具设计准则*********************本文件属公司机密资料,非经公司允许严禁翻印*****************模具设计准则*********************本文件属公司机密资料,非经公司允许严禁翻印*****************模具设计准则*********************本文件属公司机密资料,非经公司允许严禁翻印******************模具设计准则*********************本文件属公司机密资料,非经公司允许严禁翻印******************模具设计准则*********************本文件属公司机密资料,非经公司允许严禁翻印******************模具设计准则*********************本文件属公司机密资料,非经公司允许严禁翻印*****************模具设计准则*********************本文件属公司机密资料,非经公司允许严禁翻印******************模具设计准则*********************本文件属公司机密资料,非经公司允许严禁翻印******************。
折弯展开计算标准一.产品展开计算标准一.目的统一公司内部标准,使产品展开快速标准,使公司内部产品制作,测量标准统一.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薄板的展开计算.三.展开计算原理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理论上内外层之间有一既不受拉也不受压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为一假想层,在弯曲过程中中性层被假想为与弯曲前状态保持一致,即长度始终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A表示。
(图1)折弯方法的确定折弯方法有单发冲床模具折弯和折弯机模具折弯两种方法.单发冲床模具折弯的方式及精度是由模具来实现的.因此只要做出合格的模具,就能够生产出合格的折弯产品.而采用折弯机折弯不仅需要选用合适的折弯模,还必须调试折弯参数.因此,如采用折弯机折弯,计算展开尺寸时就必须考虑折弯机的折弯方法.1.一次一道弯.此种折弯由普通通用折弯模来完成.包括折直角,钝角和锐角.(如图2)2. 一次折两道弯--------压锻差.此种折弯由专用特殊模来完成,但折弯难度比普通折弯大.(如图3)3. 压死边.此种折弯也须用特殊模来完成.(如图4)4.大R圆弧折弯。
些种折弯如R在一定范围内,可用专用R模压成形,如R值过大,则须用小R模多次压制成形。
(如图5)图5这四种折弯的展开计算是不同的。
因此在看图时,要根据零件的折弯尺寸来确定使用何种折弯方法。
一般使用的NC数控折弯设备都是日本AMADA(天田)公司所生产的。
其折弯机所配套的普通通用折弯模具V形槽宽度通常为适用该折弯模的板厚的5-6倍.如采用一次折一道弯的方法,必须考虑到折弯模的V形槽的宽度W1及V形槽一边到模具外侧的宽度L1。
如图6:折弯高度H的经验值根据产品形状有如下三种(以90度为例,钝角和锐角与直角相近相似):1.简单的90度单边折弯。
五.展开计算方法1.90°折弯(一般折弯)内径外径展开系数K值为:内径:k=0.4t (t为板厚)外径: k=1.6t (t为板厚)故展开计算式为:内径: L=I1 +I2(+I3+I4…)+K×N外径: L=I1 +I2(+I3+I4…)-K×N注意:L=展开长度I1 ,I2 ,I3 ,I4 =内外径尺寸K=展开系数0.4t或1.6tN=折弯角个数注意:如果有多次折弯,按外径方法计算时,外径值恒取材料外边尺寸,而内径值则不同,有两条内径值取为外径减t,其他的内径均应取为外径减2t. (编外语:凭经验认为,折弯系数一般是按外径算的.)附表: 一般常用板厚的90°折弯系数L1L5L2L4L3角1角2角3角4角5角6角板厚内径外径内径外径内径外径内径外径内径外径内径外径0.8t0.3 1.3 0.6 2.6 0.9 3.9 1.2 5.2 1.5 6.5 1.8 7.81.0t 0.4 1.6 0.8 3.2 1.2 4.8 1.6 6.42.0 8.0 2.4 9.6 1.2t0.5 1.9 1.03.8 1.5 5.7 2.0 7.6 2.5 9.5 3.0 11.41.5t 0.62.4 1.2 4.8 1.8 7.2 2.4 9.63.0 12 3.6 14.41.6t0.62.6 1.2 5.2 1.8 7.8 2.4 10.43.0 13 3.6 15.42.0t0.83.2 1.6 6.4 2.4 9.6 3.2 12.84.0 16 4.8 19.22.3t 0.93.7 1.8 7.4 2.7 11.1 3.6 14.8 4.5 18.55.4 22.22.5t 1.0 4.0 2.0 8.03.0 124.0 165.0 20.6.0 24 2.6t 1.0 4.2 2.0 8.4 3.0 12.6 4.0 16.8 5.0 21 6.0 25.22.9t 1.2 4.6 2.4 9.23.6 13.84.8 18.4 6.0 23 7.2 27.63.0t 1.24.8 2.4 9.6 3.6 14.4 4.8 19.2 6.0 24 7.2 28.83.2t 1.3 5.1 2.6 10.2 3.9 15.3 5.2 20.4 6.5 25.5 7.8 30.64.0t 1.6 6.4 3.2 12.8 4.8 19.2 6.4 25.6 8.0 32 9.6 38.45.0t 2.0 8.0 4.0 166.0 24 8.0 32 10 40 12 482.钝角折弯(90°~179°)钝角折弯尺寸也有内外径之分,外径的计算如图,外径B实际上等于内径A加上内側角顶点到外側顶点的一段平行距离∮.A根据三角函数,故其外径为: b=a+∮展开系数K的计算式为: 内径: K= Ø/90°×0.4t(t<2.5 )外径: K=§/ 90°×0.4t(t<2.5)但是当t≧2.5,应用下列公式:内径: K= Ø/90°×0.5t(t≧2.5)外径: K=§/ 90°×0.5t(t≧2.5)外径锐角形状的内径为边的一端到折弯角外R弧的切线的距离.外径则为边的一端到两折弯边的虚交点的距离.内外径的使用因尺寸的标注方法而不同.因此可根据零件的尺寸标注方式而决定采取内径或外径算法.经验公式:如图,经验公式是一种内径算法,但此处的内径是折弯边内側两面的虚交点到另一端的距离.展开系数计算公式如下:K=§/ 90°×0.4t(t<2.5)但是当t≧2.5,应用下列公式:K=§/ 90°×0.5t(t≧2.5)故展开计算式为:L=I1+I2(+I3+I4+…)+K×N注: L=展开长度I1 ,I2 ,I3 ,I4.=内径尺寸K=展开系数N=折弯角的个数4. 段差折弯(H<5T+R)前文所述,当折弯高度H<5T+R时, 必须采用特殊专用模具使其成型,产品的段差有以下三种形状,下面分别介绍其展开算法.(-)如图,此段差为一倾斜面,一般H值较小,其展开长的计算式为: L=A+B+C+0.2注: A.B.C=内径0.2=补偿值T 如图,段差边为直立边,一般其次H值较大,其展开长的计算式为:L=A+B+H注:A,B=内径H=包括一层板厚的高度.如图,段差最大值仅为H=2T,其展开长度的计算式为本:L=A+B+H+0.2注意力:A ,B =内径H=段差高度0.2=补偿值******由于段差高度主要靠增减段差模具的调整片来保证,并且操作员各自的经验不尽相同,因此有时会出现折弯后虽然高度民主达到了要求,但是整体展开尺寸过大或过小的情况,这时候要根据实际的偏差来调整.******5.如图, 压死边是两层重叠在一起的折弯形状,通常用来起加强作用,因此2.0mm以上的板材很少见压死边的,它也需要用特殊折弯模具成形, 而且要分为两道以上的工序才能成形,压死边折弯的展开长度计算式为: L=L1+L2-KK值的经验值如下表,6,圆弧R折弯如图所示, R折弯的三种形状, 其展开系数K的计算式如下:K= ( 2R×tan Ø/2 )-〔兀ר×﹙2R—T〕/360°〕注意: R=折弯外径(外径半径)Ø =外侧角(180°-折弯角度)兀=圆周率(取3.14)T=板厚当Ø =90°时,tanØ/2 =1 ,因此上述公式可以简化如下 : K =2R -兀( 2R—T )/4求得展开系数K 后,圆弧折弯的展开长度L计算公式为 : L=L1+L2+(L3+L4+…)—K注意: L1, L2 , L3 ,L4=外径(到外側虚交点的距离,切点到虚交点的距离可以通过三角定律算出)7. R折弯中有一种U形折弯,如下图,其形状我们可以将其看成两个90°R折弯的组合.因此,U形折弯的展开长度L的计算式为:L=L1+L2+(L3+L4+…)—2K******说明,R折弯的计算公式只适用于铁板.****** 另附基本函数公式值记忆表30°45°90°sin Ø1/2 √2/2 √3/2cos Ø√3/2 √2/2 1/2tan(tg) Ø√3/3 1 √3ctn(ctg) Ø√3 1 √3/3。
1.目的:钣金展开尺寸计算规范生效日期:2014-01-06 修订日期:规范本公司钣金加工时展开尺寸的计算方法;以利于钣金工工艺的制作及标准化。
2.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折弯产品的加工。
3.职责:钣金展开尺寸计算按本规范操作。
4.具体规定:4.1.展开尺寸计算方法分类:4.1.1. 当r〈0.5t时,采用快速计算方法(展开系数经验法,):见表一(表一)序号弯体性质弯体形状计算公式L=a+b+z1 90°弯曲Z:展开系数经验值(见附表二)L=a+b+z*v/902 非90°弯曲Z:展开系数经验值(见附表二)3 压死边L=a+b-0.6tL=a+b+c+0.6t4 二次弯曲注:模具一次弯2个弯形用钣金展开尺寸计算规范生效日期:2014-01-06 修订日期:L=a+b+c+d+0.75t 5 三次弯曲注:模具一次弯3个弯形用L=a+2b+2c+t6 四次弯曲注:模具一次弯4个弯形用7 压段差L=a+b+c+0.8~1.0t材料厚度0.5 0.8 1.0 1.2 1.5 2 2.5 3材料名称铝合金板0.5t铜板0.5t冷板0.2 0.3 0.4 0.4 0.5 0.4t热镀锌板0.2 0.3 0.4 0.4 0.4 0.4t电解板不锈钢板0.2 0.2 0.3 0.4 0.4 0.4t钣金展开尺寸计算规范生效日期:2014-01-06 修订日期:4.1.2. 当r>0.5t时,采用中性层展开系数计算方法:L=a+b+2π(r +k t)*α/360°K:中心层系数(选用查表三)(表三)4.1.3. 卷圆件展开系数计算方法:L=a+ 2π(r +k t)*α/360°K:中心层系数(选用查表四)(表四)注:展开系数随折弯刀具圆角和槽宽、零件折弯高度和孔到折弯边距离及折弯道数、零件表面要求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
故,展开系数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时期(刀具等),不同的零件(尺寸、复杂程度等),展开系数会发生细微的变化。
产品展开计算标准一.目的统一公司部标准,使产品展开快速标准,使公司部产品制作,测量标准统一.二.适用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薄板的展开计算.三.展开计算原理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层受到压应力,理论上外层之间有一既不受拉也不受压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为一假想层,在弯曲过程中中性层被假想为与弯曲前状态保持一致,即长度始终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侧的距离用A表示。
(图1)四.折弯方法的确定折弯方法有单发冲床模具折弯和折弯机模具折弯两种方法.单发冲床模具折弯的方式及精度是由模具来实现的.因此只要做出合格的模具,就能够生产出合格的折弯产品.而采用折弯机折弯不仅需要选用合适的折弯模,还必须调试折弯参数.因此,如采用折弯机折弯,计算展开尺寸时就必须考虑折弯机的折弯方法.1.一次一道弯.此种折弯由普通通用折弯模来完成.包括折直角,钝角和锐角.(如图2)2. 一次折两道弯--------压锻差.此种折弯由专用特殊模来完成,但折弯难度比普通折弯大.(如图3)3. 压死边.此种折弯也须用特殊模来完成.(如图4)4.大R圆弧折弯。
些种折弯如R在一定围,可用专用R模压成形,如R值过大,则须用小R模多次压制成形。
(如图5)图5这四种折弯的展开计算是不同的。
因此在看图时,要根据零件的折弯尺寸来确定使用何种折弯方法。
一般使用的NC数控折弯设备都是日本AMADA(天田)公司所生产的。
其折弯机所配套的普通通用折弯模具V形槽宽度通常为适用该折弯模的板厚的5-6倍.如采用一次折一道弯的方法,必须考虑到折弯模的V形槽的宽度W1及V形槽一边到模具外侧的宽度L1。
如图6:折弯高度H的经验值根据产品形状有如下三种(以90度为例,钝角和锐角与直角相近相似):1.简单的90度单边折弯。
钣金展开计算公式大全
1. 矩形零件的展开计算公式:
长方形展开长度 = 原料长度 + 2 弯曲圆弧压缩量。
长方形展开宽度 = 原料宽度 + 弯曲线圆弧长度 + 弯曲线直线长度。
2. 圆柱形零件的展开计算公式:
圆周展开长度 = 弧长公式,L = π D(D为圆柱直径)。
圆周展开宽度 = 圆周展开长度 / 2。
3. 圆锥形零件的展开计算公式:
圆锥展开长度= π D tan(α)(D为圆锥底部直径,α为锥角)。
圆锥展开宽度 = 圆锥母线长度。
4. 不规则形状零件的展开计算公式:
可使用数学软件进行建模计算,或者通过测量得到各部分的尺寸,然后进行展开计算。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钣金展开计算公式,钣金加工中展开计算需要根据具体的零件形状和加工要求来确定使用哪种公式进行计算。
同时,还需要考虑材料的弹性变形、加工工艺等因素,以确保展开后的尺寸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冲压件展开计算方法冲压件是常件的金属件,在冲压前,要对冲压件下料,这时,往往要对冲压件展开计算:1 90˚无内R轧形展开K值取值标准:a. t≦0.8mm,K=0.45b. 0.8mmc. 1.2mmd. t>3.0mm材料展开长度不易准确计算,应先试轧,得出展开系数后再调整展开尺寸.e. 软料t≦1.6mm,K=0.5(主要有铝料,铜料).注意:无内R是指客户对内R无要求,或要求不高时,为便于材料的折弯成形,我们的下模做成尖角的形式.有时客户的部品图中有内R,一般客户没有特别指出的条件下我们均以尖角起模.2 非90˚无内R轧形展开L=A+B+Kt(C˚/90˚)K值取值标准:a. t≦0.8mm,K=0.45b. 0.8mmc. 1.2mmd. t>3.0mm材料展开长度不易准确计算,应先试轧,得出展开系数后再调整展开尺寸.e.软料t≦1.6mm,K=0.5(主要有铝料,铜料).注意:无内R是指客户对内R无要求,或要求不高时,为便于材料的折弯成形,我们的下模做成尖角的形式.有时客户的部品图中有内R,一般客户没有特别指出的条件下我们均以尖角起模.3 有内R轧形展开备注:当客户部品图中没有特别要求做轧形内R时,我们尽量按尖角设计.有要求时按以上方式进行展开.中性层系数确定:弯曲处的中性层是假设的一个层面.首先将材料延厚度方向划分出无穷多个厚度趋于0的层面,那么在材料弯曲的过程中长度方向尺寸不变的层面即为材料弯曲处的中性层.由上述可知中性层的尺寸等于部品的展开尺寸.1)铝料/ Al料中性层系数2) SPCC,SECC,SUS301,SUS304,SUS430,SPTE,SK5,SK7,铜料中性层系数3) 中性层经验值根据我们的实际设计经验,当产品的材料厚度t≦0.3时,产品弯曲处中性层系数K为0.5;当产品的材料厚度t>0.3时,产品弯曲处中性层系数为1/3.此时只需从弯曲的内侧向材料方向偏移kt即为弯曲处的中性层.4 Z轧展开4.1两次Z轧成形图中t为材料厚度,H为Z轧折弯高度,在设计时材料厚度≦1.2mm,2.0mm≦轧形高度H≦3.5mm的时,我们通常采用两次Z轧的方式完成材料的Z轧成形.这时轧形展开公式为:备注:采用此类Z轧成形法,要求轧形高度为2mm以上3.5mm以下,材料厚度在1.2mm以下.4.2 一次成形"Z"轧1) 轧形高度在一倍料厚之内时,一般采用一次成形.轧形展开尺寸为:2) 轧形高度在1倍料厚以上2mm以下时,采用一次成形,展开尺寸为:5 压平展开L=A+B+@=A''+B''+@''@=1.33t@''=0.42tC=0.7t(有压线)C=0.9t(无压线)t=材料厚度在模具设计时推平展开按以下公式进行L=A+B+1.33t (t为材料厚度)6 CNC轧形展开展开公式:L=A+B+@CNC轧形弯曲补偿值@上表补偿值适用于折弯内R为0(包括图纸没有要求一般都当0做)的情况,如果客户图纸有内R要求,则展开方法另计.当材料规格不在此表时可以用@=0.35t(t为材料的厚度)做补偿进行初步展开,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7 U形弯曲的展开L=A+B+(R+0.43t) t:为材料厚度8 弯曲拉伸复合结构展开展开原则:先将直边部分按弯曲展开,圆角部分按拉伸展开,然后用三点切圆(PA-PC-PB)的方式作一段与两直边和直径为D圆心与圆角圆心重合的圆(圆形拉伸的展开形状)相切的圆弧.当r≦1.5t时,求D值计算公式如下:当r>1.5t时,求D值计算公式如下:备注:拉伸处应按等体积法进行计算.9 展开尺寸调整9.1 标注公差不对称尺寸调整标注公差不对称尺寸展开时取尺寸公差的中间值.见下例:9.2 孔位加工尺寸的调整为防止因冲头的磨损而造成孔尺寸因小而超差.我们在设计一般将孔尺寸(所有类型的孔)做到上公差的60%~80%.例:图纸标注Φ5±0.1,起模时将此孔做到Φ5.06; 图纸标注Φ5±0.2,起模时将此孔做到Φ5.15.但对装钉底孔为保证装配质量,设计时只做大0.06mm(与装钉类型,材料厚度无关,但对需要进行特质特性要求的产品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装钉前需进行表面阳极氧化处处理的装钉底孔可以再做大0.02~0.03mm,但一般也为不表面处理进行再做大处理).9.3 有特质特性要求产品展开尺寸调整1)需要进行电镀类产品:原料为单光料(光泊)的产品一般需要电镀处理在设计时应根据客户对镀层厚度的要求适当的做小外形尺寸,做大孔尺寸(此时应根据公差的大小与镀层的厚度对尺寸进行相应调整,且仅进行一次调整),使产品电镀之后,能满足图纸的公差要求.关于需电镀产品镀前尺寸处理(对客户来图公差处理):图纸圆孔(及方孔)Φ±0.1的,做大0.06mm;图纸圆孔(及方孔)Φ±0.05的,做大0.04mm;图纸圆孔(及方孔)Φ±0.1以上的,做大0.1mm;特别是脚仔,图纸标注公差为±0.1的,做小0.06mm,角仔公差±0.1以上的,做小0.1mm.2)需要进行表面阳极氧化类产品,将产品上的孔做大0.02mm(在孔一般放大之后再做大),其余尺寸(如外形尺寸)不需要进行特别的调整.3)需要进行喷油喷粉的产品,在对产品展开图不进行一般调整,只需将孔做大2倍的最大喷层厚度,将其它有影响的外形尺寸用2倍的最大喷层厚度进行调整(喷后尺寸变大的做小,喷后尺寸变小的做大.。
一.目的统一展开计算方法,做到展开的快速准确。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于冲模部设计组三.展开计算的原理中性层在材料受力变形过程中即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它在材料变形前后的长度保持不变。
所以在计算展开时,常用中性层长度来作为材料的展开长度。
中性层到材料内侧面的距离用λ表示.四.展开计算的方法展开计算的基本公式:展开长度=材料内侧长度+材料内侧长度+补偿值4.1.当折弯内角为R=0,折弯角度θ=90°时(T<1.2)L=(A-T)+(B-T)+K其中:K=1/4*2*π*λ∵λ=T/4∴K=T/4*π/2=0.4T∴L=A+B-2T+0.4T(展开时除了使用尺寸计算方法求补偿值外,也可在确定中性层位置后,通过偏移外R圆弧再实际测量中性层R圆弧长度的方法求得,下同)4.2.当折弯内角为R=0,折弯角度θ=90°时(T≧1.2)L=(A-T)+(B-T)+K其中:K=1/4*2*π*λ∵λ=T/3∴K=T/3*π/2=0.5T∴L=A+B-2T+0.5T4.3.当折弯内角R﹟0,折弯角度θ=90°时L=(A-T-R)+(B-T-R)+K其中:K=1/4*2*π*λ∵K=(R+λ)*π/2∴L=(A-T-R)+(B-T-R)+(R+λ)*π/2当R≧5T时λ=T/21T≦R<5Tλ=T/30<R<Tλ=T/44.4当折弯内角R≠0,折弯角θ≠90°时L=﹛A-(T+R)*tan(a/2)﹜+﹛B-(T+R)*tan(a/2)}+(R+λ)*aR≧5Tλ=T/2T≦R<5Tλ=T/30<R<Tλ=T/44.5.Z折展开计算方法之2此种Z折高度C一般不大于3倍料厚即:C≦3T用一次成型,加1个90°折弯补偿值。
错误!链接无效。
即:L=A-T+B+C+K4.6.抽芽抽芽孔展开尺寸的计算原理为体积不变原理,即抽孔前后材料的体积不会改变;ABCD四边形面积等于AGFE所围成的面积。
钣金件展开图展料标准
一、直边折弯后计算展开料标准,如图一所示:
1.当料厚δ≤1.0mm板料,展开长度为各边长减掉料厚δ后的尺寸之和,即总
长L=(A-δ)+(B-2δ)+(C-δ);
2.当料厚δ=1.2mm板料,展开长度按各边长减掉料厚为1.0mm后的尺寸之和,
即总长L=(A-1.0)+(B-2×1.0)+(C-1.0);
3.当料厚δ=1.5mm~3mm板料,展开长度按各边长减掉料厚δ后的尺寸相加,
并加上每道折弯系数X,即总长L=(A-δ)+(B-2δ)+(C-δ)+2X;
(注:当δ=1.5mm~2mm时X=0.5mm;当δ=3.0mm时X=1.0mm。
)
4.当料厚δ>3mm板料,展开长度按中径计算;
图一
二、圆弧边折弯后计算展开料标准,如图二所示:
1. 当料厚δ≤1.0mm板料,展开长度为各边长减掉外圆弧半径R后的尺寸之和,并加上内弧弧长,即总长L=(A-R)+(B-R)+π(R-δ)/2;
2. 当料厚δ>1.0mm板料,展开长度为各边长减掉外圆弧半径R后的尺寸之和,并加上中弧弧长,即总长L=(A-R)+(B-R)+π(R-0.5δ)/2;
图二
三、尺寸标注及下料说明
1.需要注意尺寸所标注的公差,如当A标注为,则按55来计算;
2.当按以上方法计算尺寸后,可取近似尺寸作为实际尺寸,如总长计算值为
56.4mm,实际下料时可为56.5mm;又如总长计算值为56.9mm,实际下料时可为
57.0mm,以方便实际下料为原则。
编制:审核:批准:
日期:日期:日期:。
第一部分:展开计算标准(抽引拉伸)概论篇
一,目的
推行作业标准化,降低设计错误率,实现模具设计快速作业。
二:适用范围
工程中心模具部。
三:内容
(B)材料夹持力将使冲头与材料与母模间产生磨擦力,当此力过大将限制材料之流动而引伸件产生破裂,然而该为亦不能减少,否则会发生皱褶现象
磨擦阻力=材料夹持力*磨擦系数
影响磨擦系数之因数有(1)使用的润滑剂之类别
(2)母模元件之表面粗糙度
(3)冲头元件之表面粗糙度
(4)金属板料之表面光制程度
(四)板厚之变化
由于金属材料在引伸加工中各部份承受不同之应力,在最大拉伸应力处,材料厚度因伸展而变为最薄,在最大压缩处,材料厚度因压缩而变为最厚,在零应力处,材料厚度维持原尺寸无变化二,引伸加工制程分类(不含特殊引伸成形)
适用范围:Peridot电脑机箱之模具设计
(1)圆角引伸加工
(2)方筒引伸加工
(3)再引伸加工(正向)
(4)反向再引伸加工
(5)异形引伸加工。
球冠封头展开外径计算1, 球冠封头展开计算公式: D=)4(22h d +2δ式中:D-展开直径;d-球冠直径;h-球冠高;δ-加工余量;球冠封头就是一个球缺 公称直径就是弦长,可以算出对应的弧长,弧长就是展开直径。
其实很简单。
例如:1980sina30是球冠封头的展开半径, 1980sina30是弦长的一半30度角对应的弧长,才是展开半径。
图中是30度,实际情况可能不是30度,假设是A 度,球形曲面的半径是R ,那弧长就是2πR*A/360。
这就是展开直径,除以2,就是半径。
2.球形封头下料尺寸:D=Dix3.14156/2+2hi3.标准椭圆封头下料尺寸:D=1.2Di+2hi+(0-50)。
(注:括号内尺寸由封头厂提供)4.蝶形封头:由于蝶形封头变化较多,暂时还没有见到计算公式,可以测量其弧长+2hi 确定。
式中:D----下料尺寸mm 。
Di----封头内直径mm 。
hi-----直边高度mm 。
封头中:球形、椭圆形、碟形、球冠形、锥壳和平盖等几种封头形式怎么分GB/T25198-20110球冠的面积计算公式:S = 2πRH推导过程如下:假定球冠最大开口部分圆的半径为 r ,对应球半径 R 有关系:r = Rcosθ,则有球冠积分表达: 球冠面积微分元 dS = 2πr*Rdθ = 2πR^2*cosθ dθ积分下限为θ,上限π/2所以:S = 2πR*R (1 - sinθ)其中:R(1 - sinθ)即为球冠的自身高度H所以:S = 2πRH我要求球冠表面积,已知道r,高度H,且知道球冠计算公式是S = 2πRH 这个R该如何求得.R²=r²+(R-h)²= r²+R²+h²-2Rh整理得R =(r²+h²)/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