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性质对成纸性能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74.00 KB
- 文档页数:7
硬纸变成软纸的原理硬纸变成软纸是由于硬纸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这个变化的原理主要涉及到硬纸的成分、纤维结构和处理方法。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解释硬纸变软的原理。
首先,硬纸的成分对于其质地和硬度具有重要作用。
一般情况下,硬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它占据纸张的绝大部分。
纤维素是一种天然聚合物,是由大量的葡萄糖分子通过β-1,4-键连接而成的复杂有机化合物。
纤维素的结构紧密且有序,因此硬纸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
然而,硬纸在遇到一些特定的条件后,纤维素的结构将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硬纸变软。
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水分。
当硬纸吸湿时,纤维素中的部分羟基(OH)会与水分分子发生氢键作用。
这些氢键的形成破坏了纤维素分子之间的键合结构,使得纤维素之间的连接变得松弛,从而导致硬纸变软。
此外,纤维结构对硬纸变软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硬纸通常由长纤维和短纤维组成。
长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使得硬纸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硬度。
短纤维则具有较高的纤维间接触点,相互间的力作用越强,纸张的硬度就越高。
所以硬纸中较长的纤维和紧密的纤维结构是硬度的保证。
然而,一些特殊的物理或化学处理方法可以改变纤维之间的结构,使得硬纸变得柔软。
例如,通过机械破碎、磨浆和高温处理等方式,可以破坏纤维的组织结构,使纤维被分散并降低纤维间的连接。
这样就会导致硬纸的纤维结构变得更加松弛和柔软。
此外,硬纸的加工过程也会对其质地和硬度产生影响。
在生产硬纸的过程中,常常会添加一些化学品,如填料、涂料和树脂等。
这些化学品能够改变纸张的表面性质和纤维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改变硬纸的硬度。
例如,填料可以填充纤维之间的间隙,增加纸张的厚度和柔软度。
涂料可以在纸张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使纸张更加光滑和柔软。
而树脂等添加剂可以填充纤维间的空隙,增加纸张的强度和柔软性。
综上所述,硬纸变成软纸的原理主要涉及到硬纸成分、纤维结构和处理方法的改变。
水分的吸收、纤维结构的松弛和柔化以及添加剂的作用等因素都可以导致硬纸变软。
纸的结构与性能详解纸是一种由纤维素纤维构成的薄片状材料,由于其具有轻便、易于加工和可再生等特点,在人类社会中被广泛应用。
纸的结构和性能对其使用的场合和用途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纸的结构和性能。
纸的结构主要由纤维、胶凝物和填料组成。
纤维是纸的主要成分,常用的纤维素纤维包括木质纤维、棉纤维和麻醉纤维等。
纤维的形状、长度和直径等参数会影响纸的结构和性能。
纤维的长度越长,纸的强度和透明度越高,但易于产生结聚现象;纤维的直径越细,纸的紧密程度越高,但易于断裂。
胶凝物是纤维之间的粘合剂,可以提高纸的强度和稳定性。
填料是增加纸的厚度和光泽度的材料,可以是无机物如粉状石灰、粉状白云石等,也可以是有机物如淀粉、天然胶等。
纸的性能主要包括机械性能、光学性能和化学性能。
1.机械性能:纸的机械性能是指其在受力时的表现。
纸的强度是衡量其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主要有拉伸强度、撕裂强度、抗弯刚度等。
拉伸强度是指纸在一定宽度条件下,经受拉力时的最大承载力。
撕裂强度是指纸在撕裂方向上承受的最大力。
抗弯刚度是指纸在弯曲时所用的力和弯曲角度之间的关系。
纸的机械强度受纤维的长度、纤维之间的结合力以及纤维的排列方式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2.光学性能:纸的光学性能是指其在光线照射下的表现。
透明度是衡量纸光学性能的重要指标,表示光线穿透纸的能力。
通常,纸的透明度与纤维的排列和纤维之间的结合力有关,透明度越高,纸的质量越好。
另外,纸的光泽度和白度也是光学性能的重要指标。
3.化学性能:纸的化学性能主要包括耐水性、耐酸碱性和保鲜性等。
耐水性是指纸对水的抵抗能力,其取决于纸的纤维和胶凝物的组成。
耐酸碱性是指纸对酸和碱的抵抗能力,纸的pH值决定其耐酸碱性。
保鲜性是指纸对食品等物体的保护能力,要求纸不能释放有害物质。
纸的结构和性能直接影响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根据不同的需求,纸可以制成各种类型的纸张,如普通纸、卫生纸、包装纸、卡纸等。
不同类型的纸有不同的结构和性能要求。
纸的结构与强度关系试验研究纸是由纤维素、纸浆和其他添加剂制成的一种薄片状材料,常用于书籍、报纸、包装和卫生产品等领域。
纸的结构与强度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对于改进纸张质量、提高纸张强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纸张结构与强度的关系纸张的结构对其强度具有直接的影响。
常见的纸张结构包括纤维的分布、纤维长度、纤维的连通情况等。
1.纤维分布:纸张中纤维的分布对其强度具有显著影响。
当纤维分布均匀时,纸张的强度较高。
相反,如果纤维分布不均匀,纸张的强度则会减弱。
2.纤维长度:纤维的长度也是影响纸张强度的重要因素。
纤维长度越长,纸张的强度也会越高。
这是因为长纤维能够提供更多的纤维连接点,从而增强纸张的结构稳定性和强度。
3.纤维的连通性:纤维的连通性指的是纤维之间的连接情况。
当纤维之间有较好的连通性时,纸张的强度也会相应提高。
这是因为纤维之间的连接能够增强纸张的整体结构,并提供更好的抵抗压力和拉伸能力。
二、纸张结构与强度关系的试验研究方法为了研究纸张结构与强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采用以下试验方法:1.纤维分布试验: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图像处理技术,对纸张样本的纤维分布进行分析。
可以使用纺织纤维计数器等仪器来得到纤维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通过比较不同纤维分布的纸张样本的强度,可以初步了解纤维分布对纸张强度的影响。
2.纤维长度试验:采用纤维长度仪等设备来测量纸张样本中纤维的长度分布。
可以将纸张样本在显微镜下观察,并使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分析。
通过比较不同纤维长度的纸张样本的强度,可以得出纤维长度对纸张强度的影响。
3.纤维连通性试验:可以采用纤维强度试验仪等设备,对纸张样本进行拉伸或压缩试验,观察纸张样本的破裂情况。
通过比较不同纤维连通性的纸张样本的强度,可以初步了解纤维连通性对纸张强度的影响。
三、纸张结构与强度关系的实际应用纸张结构与强度关系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包括以下方面:1.纸张生产:通过研究纸张结构与强度之间的关系,可以优化纸张生产工艺,改进纸张品质,提高纸张的强度。
化学纤维在纸张印刷等行业的应用1. 前言化学纤维,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材料,其在纸张印刷等行业的应用日益凸显。
本文将详细探讨化学纤维在纸张印刷等行业的具体应用,以及其带来的优势和影响。
2. 化学纤维在造纸行业的应用造纸行业是化学纤维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
化学纤维,如粘胶纤维、聚酯纤维等,被广泛应用于造纸行业中,特别是在生产高质量纸张和纸板的产品中。
这些化学纤维能够提高纸张的强度、耐用性和表面质量,从而满足各种应用需求。
3. 化学纤维在印刷行业的应用在印刷行业中,化学纤维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化学纤维纸张由于其高质量的表面和均匀的质地,成为印刷高品质图形和文字的理想选择。
此外,某些化学纤维具有良好的油墨吸附性,能够提高印刷效果和持久性。
4. 化学纤维在包装行业的应用包装行业对材料的要求苛刻,需要具备保护商品、便于运输等功能。
化学纤维纸张因其强度高、耐用性强等特点,在包装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特别是对于需要防水、防潮、抗冲击的产品,化学纤维纸张包装能够提供更好的保护效果。
5. 化学纤维在印刷油墨和涂料中的应用除了纸张本身,化学纤维还应用于印刷油墨和涂料的制造中。
某些化学纤维可以作为油墨和涂料的成分,提高其附着力、耐候性和耐化学性,从而提升印刷效果和产品质量。
6. 结论化学纤维在纸张印刷等行业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提高纸张的强度、耐用性和表面质量,化学纤维满足了各种应用需求。
同时,在印刷油墨和涂料的制造中,化学纤维也发挥了提升产品质量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化学纤维在纸张印刷等行业的应用将继续发展和创新。
7. 化学纤维在纸张印刷中的环保考虑在纸张印刷行业中,化学纤维的应用也伴随着环保的挑战。
传统的化学纤维生产过程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化学纤维的生产和应用逐渐受到重视。
生物基化学纤维是一种新兴的环保材料,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如玉米淀粉、竹浆等。
这些生物基化学纤维可降解和回收,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纸属于什么材料
纸是一种由纤维素纤维制成的材料,主要用来制作书籍、报纸、信件、包装材料等。
纸的制作过程中涉及到纤维的处理、制浆、造纸和加工等多个环节。
纸的主要原料是木材,包括杨树、柳树、松树等,也可以使用草木纤维、竹子、棉花等植物纤维作为原料。
在制浆过程中,首先需要将木材经过剥皮去皮,然后进行砍碎成小块,接着经过蒸煮和漂白等工序,将木材中的树脂、杂质和水分去除,得到纯净的纤维。
纸的制浆过程包括机械制浆和化学制浆两种方法。
机械制浆是通过机械力将木材破碎成纤维,其优点是生产效率高、成本较低,但纤维长度较短,结构较松散;化学制浆则是使用化学药剂对木材进行分解,得到较长的纤维,纸张质量较好,但成本相对较高。
在造纸的过程中,需要将制浆好的纤维悬浮在水中,加入填料、分散剂和胶凝剂等辅助物质,形成纤维悬浮液,并且通过过滤、压榨和干燥等工序,将纤维固化成纸张。
纸张的性质受到纤维来源、纤维长度、纤维形状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纤维长度越长,纤维间的互相作用力越强,纸张的强度和质量也相对较好。
同时,纤维形状的不同也会导致纸张的性质差异,如纤维的扁平度和曲直度等。
总结起来,纸是一种由纤维素纤维制成的材料,主要原料来源
于木材等植物纤维。
纸的制作过程包括纤维处理、制浆、造纸和加工等多个环节。
纸张的性质与纤维的来源、长度和形状相关,不同的纤维和制作工艺会影响纸张的质量和用途。
纸作为一种常见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对社会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造纸工艺对纸张强度的影响原纸的物理性能,即纸张强度,直接影响到纸品的强度和对内装货物的保护性能。
不同生产工艺的原纸,其物理强度差别非常之大。
通常原纸的物理强度由以下几点因素决定:一、原纸纤维1.针叶木纤维所生产的原纸的物理性能指标如耐破值高,环压强度,挺度,抗戳穿力都比阔叶木纤维高。
2.而阔叶木纤维的一些印刷性能,如平滑度、松厚度、不透明度等,却往往优于针叶木纤维。
3.草纤维生产的原纸无论是耐破值,环压强度,抗冲击力,还是抗戳穿力等均较低,但其粘合强度优于木浆纤维。
4.木浆纤维中,慢生林的纤维由于生长时间长,其纤维的紧密度较好,韧性也较高,所生产的原纸的强度也较高;而速生林的纤维由于生长时间短,其纤维较膨松,韧性也较差一些,所生产的原纸强度也就相应低一些。
二、原纸的抄纸工艺原纸的抄纸方法,主要有长网式生产和圆网式生产两种工艺。
圆网式生产中,又有喷浆式生产和浸浆式生产。
一般来讲,长网式生产的原纸纤维呈交叉网状分布,具有不规则性。
而圆网式生产的纤维呈顺向分布,在圆网生产中,喷浆式生产,部分接近于交叉网状分布,而浸浆式生产的纤维基本呈顺向分布,具有规则性。
纤维分布不同也是影响原纸强度的一大因素。
交叉网状分布的原纸其耐破值,环压值、耐折性,包括瓦楞原纸的裂断长指标均较高,而顺向分布的原纸,其相应的指标会偏低,故此所生产的瓦楞纸板的强度也相应会受到影响。
三、原纸生产的制浆工艺原纸生产的的制浆工艺分为化学制浆,机械磨浆和化学机械制浆等三类。
a)化学制浆的方法一般采用的是硫酸盐法,将原料加入NaOH,硫酸盐等化学辅料,在高温高压下蒸煮而成,其纤维较细短且软,主要用于白板纸等文化生活用纸或纸箱用纸的面浆。
b)化学机械制浆是先将纤维原料用化学药品进行处理,然后再用机械的方法磨解成浆。
c)机械磨浆属于物理制浆法,保持了纤维的硬度,主要用于牛皮箱纸板等高级包装用纸的生产。
通常机械磨浆纤维的强度大于机械化学浆纤维,而机械制化学浆纤维的强度又大于全化学浆纤维。
纤维性质对成纸性能的影响
有关纤维性质和产品性能之问的关系已有不少研究,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对浆进行分级或以不同的本材制浆,以获得具有不同特性的纤维,并通过打浆改变纤维和纸页的性能,研究纸性对纤维性质的依赖关系,但由于各种纤维性质之间的相互关联以及打浆导致纤维性质的改变,很难确定单个因素的影响;第二种方法是用不同尺寸的人造纤维抄片,研究纤维性质对成纸性能的影响,虽然能获得纤维与纸页性能之间实验关系,但对真实的纸浆是否适用尚存疑虑。
近年来Seth采用新的方法,研究了纤维性质对工艺过程和产品性能的影响,为了确定每种纤维性质的独立影响,实验时每次只改变一种纤维性质,尽可能保持其它纤维性质不变,同时,为避兔打浆引起纤维性质的改变,纤维之间的结合程度主要通过湿压来控制。
本文主要根据Seth,Page和Claxk等人的研究结果,就纤维的三个基本性质对纸性的影响进行阐述。
1纤维长度的影响
纤维长度对各种强度性质都有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如下列公式(适用于一般写字纸或印刷纸)所示:
式中:z----零距抗张强度读S---粘合强度
L----------重均纤维长度G----纤维诅度
V——标准比容
括号中的指数为估算值,有待于进一步实验证实。
系数K和各项指数随浆料、纸种不同而变化。
此外,纤维长度对纸页成形也有影响,分别讨论如下:
1对抗张强度的影响
抗张强度随纤维长度的增加而提高,由于长纤维能提供更多的结合点,同时长纤维本身具有较高的强度,有利于应力均匀分布。
公式(1)表明,裂断长与重均纤维长度的0.5次方成正比;通过对不同长度的未干燥过的针叶木未漂即浆构成纸页的抗张性能的研究,也得出如下关系式:
公式表明,在一定的纸页紧度时,抗张强度随纤维长度的增加而提高,但当长度达到某个值(2.95mm)时,继续增加纤维长度并不能导致抗张强度的进一步提高。
这是因为当纤维达到一定长度,有相当多的结合点时,拨出纤维比拉断纤维困难,此时抗张强度主要受纤维强度控制,不再随纤维长度的增加而变化。
1.2对撕裂度的影响
纤维长度对撕裂度的影响很大,从公式(3)可看出,撕裂度与重均纤维长度的1.5次方成正比。
后来的研究进一步表明,撕裂度对纤维长度的依赖程度随纤维结合情况而变化,结合程度较低时,依赖性较大;结合程度较高时,依赖性减少,如图1所示。
因为结合差的纸页撕裂时,较多的纤维被拉出来,而不是被拉断,撕裂度受破裂的结合点数量的控制,这与纤维长度密切相关丽对结合好的纸页,撕裂时更多的纤维被拉断,而不是被拉出来,因而撕裂度主要受纤维断裂的控制,纤维长度的影响较小。
1.3对耐破度和耐折度的影响
纤维长度对耐破度和耐折度都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耐折度对纤维长度有极高的依赖性(公式)。
从图2、3可看出,耐破度和耐折度随着纤维长度和纸页紧度的增加而提高,而且纤维愈长,结合愈好,增
加愈多。
1.4对纸页结构的影响
纤维长度影响纸页的成形,纸页的成形指数FI定义为局部定量的变化系数,即
FI二。
(W)/W(6)
式中:W——平均定量/(W)——定量的标准伯差
显然,成形指数愈低,纸页愈均匀。
通过切断纤维研究纤维长度对成形指数的影响,发现较长的纤维构成的纸页成形指数较高,表明长纤维纸页成形差,主要是由于在抄片过程中长纤维的絮聚程度较大,而短纤维易流动,滤水好,形成的纸页较均匀。
由于切断纤维并不会改变纸页网络结构中纤维相交的总数和孔隙的平均尺寸,因此,当粗度、定量和紧度不变对,减少纤维长度不会导致诸如透气度、光滑度或光散射系数等结构性质的改变。
2纤维强度的影响
纤维强度即单根纤维的内在强度,通常以试样的零距裂断长表示。
单根纤维强度与细胞壁的厚度以及细胞壁中微细纤维的角度密切相关,尤其是微细纤维的角度影响很大,纤维强度随微细纤维角度的增大而下降。
由纤维素构成的微细纤维是纤维承受负荷的基体,因而纤维素的含量及其结晶度的大小对纤维强度有直接的影响。
在制浆过程中遭受的工艺损伤也会影响纤维强度。
纤维强度是影响纸页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理论上是给定的纸浆可能获得的最高强度,但实际不可能达到,因为纸的强度不仅取决于原始纤维的强度,还取决于纤维之间的结合程度。
究竟哪一方面更为重耍,要看具体情况下哪一个固素在起主导作用。
2.1对抗张强度的影响
纸页的抗张强度与纤维强度和结合强度的关系,通常以下式表示:
l/T= l/F+l/B (7)
式中T一一抗张强度F一一纤维的强度指数
B一一纤维之间的结合指救
公式表明,抗张强度主要受纤维强度和纤维结合两方面的影响,当纤维结合较弱时1/B为主要决定因素,而抗张强度主要受纤维结合的控制;如果纤维结合程度大,l/B占比例小,l/T取决于1/F,此时,纤维强度的影响显得更为重要。
为了确定纤维强度对纸页抗张性能的影响,采用浓盐酸蒸汽处理纸页的方法,使纤
维强度下降,但不影响其它纤维性质。
由于结合指数B取决于纤维形态、纤维间的剪切强度和纤维的相对结合面积,而酸处理方法不会改变这些因责,因而结合指数不变,只是改变了纤维的强度指数入试验结果表明,l/T与1/F成直线关系(图4),与公式(7)相符。
该公式已获普遍的认可,很多研究以此为基础。
2.2对撕裂度和耐折度的影响
纤维强度对撕裂度的影响程度与纤维之间的结合程度有关。
有研究表明,当纤维较长,有足够的结合时,撕裂度与纤维强度的平方成正比,如果纤维较短,结合较差,撕裂度对纤维强度的依赖性减弱,因为此时在撕裂部位,纤维通常是被拨出,而不是拉断。
纤维强度对耐折度有极大的影响,有研究结果显示,耐折度与纤维强度的6~8次方成
正比。
3纤维粗度的影响
纤维粗度定义为单位长度纤维的质量,对一根横截面积为A的纤维,其粗度C与A的关系用下式表示:
由于粗度与纤维的横截面积成正比,对于一定宽度的纤维,粗度大的必然细胞壁厚,团而纤维柔韧性差,不易压溃,纤维相互之间接触较少。
粗度还关系到单位质量纤维的根数Ng:
当纤维长度一定时,Ng与纤维粗度成反比,即粗度大的纤维,每克浆中纤维数较少,对于一定定量的纸页,单位面积上的纤维数目较少,因而纤维与纤维之间的接触也少。
粗度与纤维的比表面积(SSA)也有关系,如果忽略纤维两端的面积,则
公式表明,对于一定的纤维周长,粗度较大的纤维,比表面积较小,也不利于纤维之间的结合。
由此可见,纤维粗度的影响,实质上可归结为纤维结合的影响,从而导致纸页所有性能的变化。
分别讨论如下:
3.1对纸页强度性质的影响
纤维粗度对各种强度性质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对那些与纤维结合密切相关的强度性质影响更大。
根据Page提出的表达抗张强度的公式:
重新整理后为:
由式(13)可看出,抗张强度正比于结合程度,而结合程度又与纸页的紧度成正比;在一定的纸页紧度,抗张强度正比于P/C,即纤维的比表面积。
Seth的实验结果与公式一致,随着纤维粗度的增加,比表面积减少,抗张强度下降。
纤维粗度对撕裂度的影响同样是基于纤维结合的变化。
但撕裂度对纤维结合的依赖关系较为复杂,开始,随着结合程度的增加,愈来愈大的力消耗在拨出纤维,因而撕裂度增加;当达到一最大值后,随着结合程度的进一步增加,愈来愈多的纤维断裂,由于裂断纤维所需的力小于出纤维所需的力,所以撕裂度反
而下降b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粗度较大的纤维,赋予纸页较高撕裂度,但随着纤维之间结合程度的增加,撕裂度对纤维粗度的依赖性减小。
32对纸页结构及其相关性质的影响
根据Corte和Dodson的研究,在一个随机纸页中,点与点之间的定量变化可通过下式求得:
由公式可见,在乎均定量、纤维长度、宽度不变时,纸页的成形指数(。
栅卿)与纤维粗度的平方根成正比。
Seth采用长度、宽度类似,而粗度不同的纤维抄片,研究粗度对成形指数的变化,得到的结果与上述理论推导相符成形指数随纤维粗度的变化接近于平方根的关系,当粗度加倍时,成形指数增加约40%。
由于粗度较大的纤维细胞壁较厚,单位质量浆中纤维数日少,因而造出的纸松厚、多孔和粗糙。
同时由于其比表面积较小,可供光射散的面积较少,因而构成的纸页不透照度较低。
四结论
纤维长度、强度和粗度是造纸纤维的三个基本性质。
纤维长度和强度的变化主要影响纸页的强度,而纤维粗度的影响几乎遍及所有纸页的性质。
降低纤维长度,除改善成形以外,对纸页的结构性质没有多少直接影响,但导致机械强度下降,尤其是对耐折度和撕裂度的影响更大,相对而言,对主要受纤维结合控制的抗张度的影响较小。
一般说来,较长的纤维赋予纸页较高的强度,尤其是对结合较差的纸页。
当纸页结合良好时,纤维长度的影响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纤维强度对纸页强度的影响也与纤维结合程度有关。
对结合较差的纸页,其影响程度很小,因为纸页断裂主要发生在结合部位,并不是纤维断裂;而对结合良好的纸页,纤维强度大大地影响受纤维裂断控制的那些强度性质,纤维强度的降低会导致抗张强度、耐破度、耐折度和撕裂度的明显下降,尤其是耐折度下降更多。
由于绝大多数纸页都是结合很好的,纤维强度直桂影响副纸的强度。
因此在工艺过程中,应将纤维强度的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
纤维粗度的影响,归根到底是由于纤维结合的影响。
租度较大的纤维纫胞壁较厚,单位质量中纤维数少,比表面积较小,因而构成的纸页松厚、多孔、粗糙,不透明度较小,纸页的抗张强度较差,但撕裂强度较大,因而遁合生产要求松厚度和孔隙度大的纸种;而粗度较小的纤维宜于生产强度、挺度、平滑度以及不透明度高的纸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