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垫起脚尖想站得更高一些,反而站不稳; 迈着大步想走得更快一些,反而走不远; 经常自我表现反而名声大不起来,经常自我夸耀反而没有功劳, 自以为自高自大反而不能被认可并获得尊重。 用“道”去衡量这些行为, 可以说都是多余无用的,大家都讨厌这些行为, 所以懂得规律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知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是一般之智 自知者”,知人更知己,了解内心,是心灵之明 反省自身,把握自己,体察生命本质。内外皆明 的自知者,比知人者境界更高。
胜人者凭借外在力量战胜别人, 自胜者是有力量自胜者凭借内在意志战胜自我, 克制欲望,摒除杂念。能把控自己的人,才能达 到无所不容、物我两忘的境界,才称得上强者
各 (5)舆,车厢,通常为长方形,人所立之处。“舆”的左右两边立的栏杆和木板,叫輢。
部
(6)軎(wèi),车轴两头的圆形金属套。车轴的两端露出毂外,末端套有青铜或铁制的轴 头,防止轮子在转动时飞出。
分 (7)辖,车轴两头垂直穿入軎的金属条,防止軎脱落。辖一般用青铜或铁制成,呈扁平长
名 称
方形,长约三四寸,俗称销子。 (8)轸,舆的底座和架子,由四根方木组成,有点类似现在的床架。古人会用类。不但舒适,还能缓震,减轻车载
6.1《老子》四章
素养目标
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和
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
识,学习以喻说理的论 语言
证方法。
建构与
运用
理解“有”和“无”、“知 人”和“自知”、“胜人”
思维 和“自胜”等的关系, 发展与 理解老子的辩证哲学。
提升
品味老子凝练精妙、 如歌如诗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