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大学语文PPT
- 格式:ppt
- 大小:141.00 KB
- 文档页数:39
自考“大学语文(专)”课程完整讲义1第一部分4学分大学语文考试题型、考试内容我们先看全国大学语文4学分的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标题问题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认为:与“艰苦奋斗”一起表现创业者精神风貌的是()A.励精图治B.知难而进C.一心一德D.自强不息2.郭沫若参加发起组织的文学团休是()A.左联B.太阳社C.文学研究会D.创造社3.《句斟字嚼》中所举与陈词滥调不同,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是()A.写拜别:“柳岸灞桥”B.写才子:“立地书橱,学富五车”C.写风景:“春花秋月”D.写烹茶:“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4.下列语句中,说明散文创作要重视表示手段的是()A.一个作品,几十万字也好,几百字也好,也总有它的“核”B.有了线,有了珍珠,还必需有一双巧手把它们穿起来C.笋尖比笋身好吃,菜心比菜梗好吃D.一座大山上有一小堆的乱石,并无损于大山的壮不雅5.孔子对道德修养提出了很高要求的语句是()A.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6.《答司马谏议书》驳倒对方采用的是()A.驳论据B.驳论证C.既驳论证,又驳论点D.驳论点7.下列文句中,用了下定义方法的是()A.化学是研究分子变化的B.所谓不动,是指大动而言,至于小动、微动,它却是和万物一般,是继续不竭,分秒不断的C.所谓客星,实际上就是星的爆发D.统筹方法,是一种为生产建设办事的数学方法8.《桥的运动》一文指出:桥产生蠕动的原因是()A.冷暖不均,温度有升降B.暴风暴雨的侵袭C.水流的压迫和风浪的打击D.遇到地震9.《苏州园林》一文所采用的结构方式是()A.“总——分——总”式B.“总——分”式C.”分——总”式D.并列式10.《菊花》一文提到的故事《黄英》的作者是()A.王安石B.范成大C.蒲松龄D.苏东坡11.胡适《悲悼志摩》对志摩这位单纯抱负主义者的态度是()A.恭敬与同情B.不睬解但同情C.理解但反对D.不睬解不反对12.《秋夜》是一篇()A.说理色彩较浓的写人散文B.抒情色彩较浓的写人散文C.说理色彩较浓的叙事散文D.抒情色彩较浓的叙事散文13.《箱子岩》中说“想起他就是一个可以溃烂这乡村居民灵魂的人物,不由人不寄托一种幻想”,这“幻想”指的是()A.由“他”来改变村民的生活B.由“他”来改造村民的灵魂C.现状是有可能改变的D.病痛是可以消除的14.《拣麦穗》中,“我”的性格特征是()A.顺其自然B.少年事重C.纯真痴情D.感情专一15.下列文句中,属于侧面描写的是()A.尽力而不能寻常B.不应,摇其首C.吾腰千线,重,是以后D.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16.方苞写《狱中杂记》旨在()A.为本身申辩B.求朝廷宽恕C.表达内心痛苦D.揭露监狱黑幕17.紧接“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两句之后的诗句是()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B.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C.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18.下列诗句中含有对比意义的是()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B.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C.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9.下列诗篇中,与杜甫《蜀相》体裁相同的是()A.张继《枫桥夜泊》B.王维《送元二使安西》C.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D.陆游《书愤》20.下列诗词语句中,表述深切思念亲人的是()A.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B.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C.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D.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标题问题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自考《大学语文》讲义——先妣事略一、作家作品归有光明代优秀散文家。
他反对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追章琢句,模拟剽窃的文风,主张继承唐宋散文的优良传统。
他的散文长于记叙抒情,以简洁的语言写人叙事,寄托自己的感情。
代表作《震川先生集》。
先妣,是指去世的母亲。
二、中心思想追忆亡母的短暂而艰辛的一生,歌颂了母亲朴实而崇高的品德。
三、课文翻译原文: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
年十六来归。
逾年生女淑静。
淑静者,大姊也。
期而生有光。
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
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
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
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
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
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
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译:先母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
十六岁嫁到我家。
第二年,生下女儿淑静。
淑静,就是我的大姊。
过一年,生下我,又一年生下一男一女,一个生下就死了,另一个也只活了一年。
又过了一年,生下有尚,怀孕十二个月。
第二年生淑顺,过一年生有功。
有功生下以后,先母哺养他比前几个儿女更费力。
于是她常常皱着眉头对几个女佣说:孩子这样多,我真苦死了。
有一个老婆子用一杯水盛着两个田螺送上来,说:把这杯水喝了,以后就不会常怀孕了。
先母举起杯,把水一气喝完,从此失声变哑,不能说话。
原文: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
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
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
以二子肖母也。
译: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病故。
儿女都还小,看见家里大人哭,也跟着哭,但是还以为娘是睡着了。
真是伤心啊!接着,家里请来画工为先母画遗像,把两个孩子带到画工眼前,对他说:遗像鼻子以上照有光画,鼻子以下照淑静画。
因为这两个孩子面容像母亲。
原文:孺子讳桂。
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母何氏。
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
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
2024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位诗人被称为“诗仙”?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答案:C2. 《离骚》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屈原B. 宋玉C. 贾谊D. 韩愈答案:A3. 以下哪篇作品是唐代散文家柳宗元的代表作?A. 《醉翁亭记》B. 《岳阳楼记》C. 《小石潭记》D. 《醉渔亭记》答案:C4. 以下哪位诗人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A. 王之涣B. 王维C. 李白D. 杜甫答案:A5. 以下哪篇作品是明代文学家唐顺之的代表作?A. 《桃花扇》B. 《玉簪记》C. 《牡丹亭》D. 《警世通言》答案:B(以下略去若干选择题,以保持篇幅)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6.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约______首诗歌。
答案:3057. 《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曹雪芹8.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早发白帝城》。
答案:李白9. 《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是指刘备三次拜访______的故事。
答案:诸葛亮10. 《水浒传》中的“智取生辰纲”的主要人物是______。
答案:吴用(以下略去若干填空题,以保持篇幅)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贾宝玉是《红楼梦》的主人公,他性格多情、善良、叛逆。
他对待家人和朋友真诚热情,但同时也表现出对封建礼教的反感和批判。
他追求自由、平等,对封建社会的虚伪和腐朽深恶痛绝。
12. 请简要分析《离骚》中屈原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答案:在《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的遭遇折射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他痛感楚国的衰败和民众的疾苦,对当权者的昏庸和腐败深感愤慨。
他通过自己的抒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族前途的担忧。
13. 简述《水浒传》中武松的形象特点。
答案:武松是《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他勇猛、正直、忠诚。
自考《大学语文》讲义——吃饭一、作家作品钱钟书中国著名的学者,小说家。
代表作:长篇小说《围城》、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
《吃饭》选自《写在人生边上》。
故事:以前外国人喝咖啡都要现磨咖啡豆,后用一个小灯翥咖啡,很费时间。
外国的家庭主妇或女孩子不工作她可以有心思煮咖啡,男主人接待客人。
现在有很多女孩子因为学历的关系生活圈中也有很多的朋友,在这种情况下,雀桥咖啡厂生产了一种速溶咖啡,一冲就成了一杯咖啡。
但是它的销售很不好,雀桥咖啡厂通过调查,主妇们回答:速溶咖啡不好喝,没有磨的好喝!咖啡厂就马上把速溶咖啡和磨的咖啡进行核对,并没发现任何的不同。
于是咖啡厂又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发现其真正的原因是妇人们怕别人说自己懒惰。
二、中心思想本文借吃饭为名,借题发挥,通过类比联想和巧妙比喻等手法,发表了作者对于人生、社会诸种现象和问题的看法。
三、课文串讲本文共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12自然段。
从吃饭的实质是吃菜这一情况出发,探讨了生活中一系列名和实相离,名和实不符的现象以及相互掩饰的人情世态,得出了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都是附属品的富于哲理性的结论。
课文: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
吃讲究的饭事实上只是吃菜,正如讨阔佬的小姐,宗旨倒并不在女人。
这种主权旁移,包含着一个转了弯的、不甚素朴的人生观。
辨味而不是充饥,变成了我们吃饭的目的。
舌头代替了肠胃,作为最后或最高的裁判。
不过,我们仍然把享受掩饰为需要,不说吃菜,只说吃饭,好比我们研究哲学或艺术,总说为了真和美可以利用一样。
有用的东西只能给人利用,所以存在:偏是无用的东西会利用人,替它遮盖和辩护,也能免于抛弃。
最巧妙的政治家知道怎样来敷衍民众,把自己的野心装点成民众的意志和福利;请客上馆子去吃菜,还顶着吃饭的名义,这正是舌头对肚子的借口,仿佛说:你别抱怨,这有你的份!你享着名,我替你出力去干,还亏了你什么?其实呢,天知道更有饿瘪的肚子知道若专为充肠填腹起见,树皮草根跟鸡鸭鱼肉差不了多少!真想不到,在区区消化排泄的生理过程里还需要那么多的政治作用。
自考《大学语文》讲义——《哦,香雪》一、作家作品作者铁凝,1957年生,河北赵县人,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发表中短篇小说60余篇,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小说集》。
这篇小说是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的小说。
二、中心思想这篇小说写的是一群以香雪为代表的山村少女对开进深山的火车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以此折射出受现代文明冲击的农村蹒跚前进的身影。
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
三、课文串讲(一)小说主要写了四个情节:1.由小说开始到教材252页正数第二行和它相比,闹点小别扭还算回事吗?。
描写火车开进台儿沟,乡村里的姑娘们第一次见到火车的情景以及对北京话的议论。
2.小说252页正数第三行到教材253页正数第一行自己的行为是多么可笑。
描写姑娘们与旅客做生意。
3.小说253页正数第二行到教材256页正数第一行更不了解山里的女孩子在大山和黑夜面前到底有多大本事。
描写香雪渴望有一个铅笔盒,并且与火车上的女学生换到一个铅笔盒。
4.小说256页正数第二行到最后。
香雪得到心爱的铅笔盒夜走三十里路。
(二)课文思考1.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是个什么样子?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了大山无声的命令。
台儿沟那一小片石头房子也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得那样深沉、真切,好像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
这里的人们质朴纯洁,一天只吃两顿饭,生活贫穷落后,被大山挡着,封闭保守,就像世外桃源一样,与世隔绝,不知道外边的世界是个什么样?2.火车开进深山以后,台儿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台儿沟以往的宁静被搅乱了。
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按照自己的心思,刻意斟酌了服饰和容貌后,就朝村口火车经过的地方跑,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凤娇是第二。
自考“大学语文(专)”课程完整讲义第六部分4学分大学语文作文部分的复习与准备在大学语文自学考试中,作文要占40分,即百分之四十的比例,作文实际情况的好坏,对考试的成绩影响极大。
这里,着重谈一谈作文考试,这是课文中没有明确提出的问题。
按照《考试大纲》的规定,作文考核的重点是议论、说明和记叙的能力。
这里我们侧重于议论文和记叙文的写作,加以切实有效的指导。
第一部分:议论文写作议论文是一种议论说理的文章,它是以抽象的思维形式,通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来论证和阐明客不雅事物的道理。
它要从大量的具体材料中引出遍及的结论,使人领悟、懂得某个道理。
下面,我有针对性地给考生谈几个问题。
一、明确要求,审好题第一类是命题作文。
首先要分析标题问题的语言结构、文字含义,明确议论的重点或范围。
一般说来,议论文标题问题有两种语言结构:一种是用一个判断句为题,如《勿以善小而不为》;别的,是中心论点以联合词组为题,这就要求搞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地位,如《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第二种,对那些蕴含比方意义或象征意义的标题问题,则要透过试题字面的表层含义去理解它的比方意义或象征意义,如《议“根深才能叶茂”》是一个含有比方意义的标题问题,如果只就事论事地议论根深和叶茂的关系,不揭示标题问题的比方意义,显然背离了题意,只有对“根深才能叶茂”这个比方,进行深入的理解,从而揭示它的比方意义,指出做好任何事情都要打好基础,不能急于求成,这样才真正符合标题问题的要求。
第二类是材料作文。
这类试题是看一段或数段材料,要求按照提供的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有的要求考生自拟标题问题,有的在试题上已拟好标题问题。
这类试题在历届自学考试中用得比力多。
对看材料作文的试题,必然要认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的内容。
如1993年上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卷的作文题:东汉时有一少年陈著,独居一室,其庭院龌龊不堪。
他父亲的伴侣薛勤见状批评说:“孺子曰:何不洒扫以待室!”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居?”薛勤当即针锋相对地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请以《扫天下与扫一居》为题,写一篇600—1000字的议论文。
2024年10月大学语文自考真题课程代码:047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作比喻的是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B.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C.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2.《过秦论》的中心论点体现的思想是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3.《容忍与自由》所举例证中,认为“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是A.胡适B.布尔C.高尔文D.陈独秀4.《秦晋殽之战》中,预示秦军骄兵必败的情节是A.弦高犒师B.王孙满观师C.杞子密报D.皇武子辞客5.《垓下之围》中,表现项羽视死如归的细节描写是A.“虞兮虞兮”的悲歌B.瞋目而叱,吓退杨喜C.“天之亡我”的慨叹D.对吕马童说“吾为若德”6.《种树郭囊驼传》中,与治国要让老百姓休养生息构成类比关系的语句是A.其莳也若子B.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C.其置也若弃D.爱之太殷,忧之太勤7.《先妣事略》中,写母亲“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所要表现的是A.多子女的烦扰B.母亲的勤劳C.对子女的溺爱D.家务的劳累8.《马伶传》中,马伶首败于李伶后,赴相府为仆,“察其举止,聆其语言”。
三年后,再扮严嵩,大获成功,终败李伶。
作者暗示的是A.想要有所成就必须吃苦耐劳B.文艺创作必须到生活中学习C.顾秉谦与严嵩同为一丘之貉D.兴化部不换演员是明智之举9.《香市》中,写重兴香市农民几乎不再参与的原因是A.农村凋敝,无力参与B.农活繁忙,无暇参与C.打压迷信,不敢参与D.兴趣改变,不愿参与10.《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认为造成姐姐早逝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是A.婆家的冷落以及丈夫的Nue待B.性格软弱,过于善良C.封建家庭和封建礼教的摧残D.生活失意,吸食Ya片11.《纪念傅雷》中,作者认为傅雷的性格最突出的是A.刚直率真B.迂腐固执C.狂妄易怒D.热情执着12.《牡丹的拒绝》写牡丹敢于说“不”所赞美的是A.牡丹的雍容华贵B.牡丹的不畏严寒C.牡丹的高贵个性D.牡丹的珍惜生命13.《蒹葭》中,点明隔河企望怀想意中人主题的诗句是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C.溯洄从之,道阻且长D.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14.《陌上桑》中,“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表现罗敷的性格特征是A.端庄大方B.机智聪明C.坚贞无畏D.诙谐幽默15.《长恨歌》中,描写唐玄宗避难蜀地时思念杨贵妃的诗句是A.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B.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C.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D.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16.《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抒写的情感是A.忧国忧民之情B.寄情山水之乐C.建功立业之志D.羁旅行役之苦17.辛弃疾最主要的词风是A.豪放悲壮B.清丽明快C.缠绵妩媚D.恬淡柔和18.《再别康桥》中,“西天的云彩”象征的是A.深厚友情B.炽热爱情C.西方文明D.美好理想19.《枕中记》构思奇妙,所运用的结构方式的特点是A.藏头露尾,云掩神龙B.明暗相生,双线并列C.中心画面,鲜明突出D.虚实结合,两相比照20.《断魂枪》中,王三胜的形象特征是A.头脑清醒,眼光深远B.武艺高强,孤傲内向C.嗜艺如命,豪爽固执D.争强好胜,庸俗自私二、多项选择题:本大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024年4月大学语文自考真题课程代码:047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谏逐客书》中,作者在谏阻秦王逐客的论述中罗列秦王喜爱他国的珍宝、美色、音乐,其目的是A.迎合秦王的独特爱好B.批评秦王的奢靡享乐C.试图以珍宝、美色、音乐来打动秦王D.说明“重物轻人”不符合统一的方针2.《论毅力》中,作者自己提出的用于类比的论据是A.操舟B.为山C.平地D.掘井3.《咬文嚼字》中,作者引用韩愈“惟陈言之务去”的名言,使用的论证方法是A.归纳论证B.对比论证C.演绎论证D.类比论证4.《张中丞传后叙》中,许远的性格特点是A.视死如归B.足智多谋C.宽厚谦让D.嫉恶如仇5.《种树郭橐驼传》的写作目的是A.对为guan者提供鉴戒B.歌颂百姓智慧C.批判官吏压po百姓D.记录奇闻轶事6.《先妣事略》中,作者写母亲督促自己熟读的经典是A.《论语》B.《孟子》C.《大学》D.《孝经》7.《西湖七月半》中,作者最欣赏的一类人是A.匿影树下,逃嚣里湖者B.不舟不车,不衫不帻者C.楼船箫鼓,峨冠盛筵者D.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者8.《秋夜》一文的语言风格特点是A.机趣幽默B.冷隽峭拔C.简净质朴D.空灵蕴藉9.《香市》中,鲜明地反衬出重兴香市的冷落的是A.社庙的左屋被借去做了衙门B.乌龙潭后的那座戏台坍塌了C.武术班技巧高明,票价低,但看的人很少D.庙前广场的一角筑了篱笆,据说将建公园10.《爱尔克的灯光》中,暴露了封建家庭、礼教窒息青春和生命的罪恶的是A.被巍峨门墙代替的太平缸和石狮子B.故居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C.故居大门内亮起的昏暗灯光D.对姐姐悲剧的回忆11.《哭小弟》中,作者写小弟在冬天不怕生冻疮,敢用冷水洗脸,使用的描写方法是A.环境描写B.肖像描写C.细节描写D.心理描写12.下列作品中,以象征手法表现反权势、反媚俗的文人价值观和理想人格的是A.《纪念傅雷》B.《牡丹的拒绝》C.《我与地坛》D.《蚂蚁大战》13.《湘夫人》中,“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所使用的抒情方法是A.直抒胸臆B.借举止抒情C.融情入景D.借比喻抒情14.《归园田居》(其一)的语言风格特色是A.回环往复,一唱三叹B.铺陈夸饰,幽默诙谐C.简净质朴,平淡自然D.严整工切,精练新警15.《登高》中运用“句中自对”对仗形式的一联是A.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迴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C.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D.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6.《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使用的抒情方法为A.借事抒情B.借景抒情C.借典故抒情D.借比喻抒情17.《雨巷》一诗的意象中,象征人生漫漫长路、狭窄天地的是A.丁香B.雨巷C.雨的哀曲D.颓圮的篱墙18.《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的作者是A.徐志摩B.舒婷C.闻一多D.裴多菲19.《枕中记》中,卢生经历黄粱一梦后,放弃追求功名利禄的根本原因是A.对荣华富贵的厌倦B.对将来灾祸的恐惧C.对人生不定的无奈D.洞见了人生“真谛”20.《哦,香雪》一文描写香雪暗夜独行时的心理状态是A.既冲动,又胆怯B.既兴奋,又恐惧C.既痛苦,又坚定D.既专注,又不安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自考大学语文各课重点讲义自考“大语文”各语重点语语学语语文;10篇,,1、《寡人之于也》孟语国——1、抑语兼施、循循善语的特色。
孟子的文章向十分语于语理。
语篇文章就充分语了其抑语兼施、循循善语的特来体色。
首先孟子通语“五十步笑百步”的比语批语梁惠王的治方法不~然后再提国当出语行王道的具措施~先以批语的语度揭露语治者不语人民死活的行~然后语上体径又语只要君王不怪罪年成不好就可以使“民至焉”,语都是先抑后语~先使梁惠王语语自己的语语~同语又语予其希望~语梁惠王明白他的语语其语是可以改正的~只要改正了就可以解“民不加多”的困惑。
决在打消梁惠王矜傲情语的同语~又能住他渴望民语戴的在心理语行语语~抓众潜在语述语行王道的具措施语~采取先易后语、步步推语的程序,语都是循循善语的体体语。
语梁惠王语语到~只要语行王道~那语就有王天下的可能性。
称2、比语的使用。
语篇文章中孟子用了比语增加自己的语点的语服力。
两个来;1,用逃者“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语~语明梁惠王的治方法语语跑来国与国没有什语语的差语。
;2,用拿刀语了人却语“非我也~兵也”作比语~揭露语治者把“有语来涂莩”语罪于年成不好的语点。
孟子通语语比语生语形象的佐语自己的语点~使语语的语理语得妙趣生~收到两个横了把抽象的道理语得非常形象、生语而深刻的效果。
3、语多排比句的用~也大大助语了文章的雄语语。
运气孟子在语篇文章中大量的用排比句式~或语语、或语比~使文章语雄语~使运气自己的语述的语点更加具有语服力。
;1,不语语语~谷不可语食也~不入池~语语不可语食也~斧斤以语入山数罟洿林~材木不可语用也。
谷语语不可语食~材木不可语用~是使民语生语死无憾也。
与;2,五语之宅~语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语豚狗之畜~无失其语~彘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语之田~勿语其语~口之家~可以无语矣~语庠序之~数教申之以孝悌之语~语白者不语戴于道路矣。
1;3,狗食人食而不知语~有语莩而不知语。
《大学语文》总复习资料语言文学常识——约15分作品阅读分析——约55分(古文约25分、现代语体文约30分)作文——————30分答卷限时:150分钟考试时间:2018年04月目录导读 (4)语言文学知识 (5)第一单元议论文部分 (6)《寡人之于国也》 (6)《秋水》 (7)《五代史伶官传序》 (7)《论毅力》 (8)《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9)《容忍与自由》 (9)《咬文嚼字》 (10)《吃饭》 (10)《我的世界观》 (11)《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 (12)第二单元记叙文部分 (12)《冯谖客孟尝君》 (13)《垓下之围》 (13)《张中丞传后叙》 (14)《种树郭橐驼传》 (14)《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15)《前赤壁赋》 (15)《先妣事略》 (16)《马伶传》 (16)《西湖七月半》 (17)《秋夜》 (17)《香市》 (18)《爱尔克的灯光》 (19)《纪念傅雷》 (20)《哭小弟》 (20)《都江堰》 (21)《我与地坛》 (21)《蚂蚁大战》 (22)第三单元诗词部分 (23)《蒹葭》 (23)《湘夫人》 (24)《陌上桑》 (24)《饮酒》 (25)《行路难》 (26)《秋兴》 (26)《长恨歌》 (27)《早雁》 (27)《虞美人》 (28)《八声甘州》 (29)《鹧鸪天》 (29)《声声慢》 (30)《摸鱼儿》 (30)《一句话》 (31)《再别康桥》 (32)《雨巷》 (32)《祖国,我的亲爱的祖国》 (33)《我愿是一条急流》 (33)第四单元小说部分 (34)《婴宁》 (34)《宝黛吵架》 (35)《断魂枪》 (35)《哦,香雪》 (36)《金鲤鱼的百裥裙》 (37)《苦恼》 (37)《麦琪的礼物》 (38)写作部分 (38)常用修辞手法 (39)表现手法 (39)常见的叙述方式 (40)简述叙述的基本要求 (40)如何正确地提炼主题 (40)议论文的写作技巧 (41)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41)导读本资料必须结合课本使用,需熟知课文内容才能深刻理解且巧妙记忆知识要点,提高文学欣赏水平及写作水平,简单通过考试。
自考大学语文课程重点讲义—《五代史伶官传序》《五代史伶官传序》第一项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新五代史。
伶官传》,作者北宋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称六一居士,死后追赠为太师,谥文忠。
欧阳修是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反对北宋初年追求形式的靡丽文风,强调内容重于形式,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
而文章想写得好,即要道胜文致,也就是说要道德修养好。
只有道德修养好的人文章才会达到高的境界。
欧阳修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欧阳文忠公集》、《新五代史》、与宋祁合写的作品是《新唐书》。
第二项文体知识。
这篇文章是为《新五代史。
伶官》一文写的序,宋初宰相薛居正监修一部《五代史》,为《旧五代史》,《旧五代史》文体卑弱,叙述或失之于烦冗。
《新五代史》是欧阳修自撰的,文章远初旧五代史之上,欧阳修又仿照《史记》设《刺客列传》,《滑稽列传》,《义儿传》,《伶官传》等,伶官是宫中的东工和扮演杂剧的艺人,后唐庄宗李存勖爱好音律,庞用伶人,使得财政乱国,故欧阳修特立《伶官传》。
欧阳修为此做序,以庄宗的史实展开论述,以总结历史经验,警世未来。
序,是实用性文体,它可是记叙性的,也可以是议论性的,本文属于史论。
第三项主旨。
本文阐述了盛衰取决于人事,不取决于天命,文中通过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政权的盛衰,论证了忧劳兴国,逸豫亡身和“满招损,谦得益,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都为人“事”上的成败之道。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封建王朝的兴亡盛衰不在天命而在人事,这里的人事主要是指人的主观努力。
第四项层次段落。
全文三段,紧扣盛衰两字展开议论。
第一段高层建瓴的提出自己观点,说明一个国家的盛衰归根结底是由人事决定的,而且指出这可以由庄宗的“得天下”与“失之者”的事实中得到印证。
第二段用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又“失天下”的历史事实和正反对比的议论归结出江山难得而易失,成败全取决于人事的道理。
自考《大学语文》讲义——寡人之于国也一、作家作品孟子:(1)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人。
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2)主张施仁政,行王道。
倡导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3)其散文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方法。
《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学生万章所编。
二、主旨文章体现了孟子的王道思想,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战国时代社会的不平等。
三、疑难词句1.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更加)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走:跑)3.直不百步耳。
(直:只)4.数罟不入洿池。
(数:细密)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动词,王天下,即以仁政统治天下)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归罪岁:一年的收成斯:这样)7.谨庠序之教。
(认真办好学校的教育)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检;约束,制止;发:发放。
)四、课文翻译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我的国家,(可以说)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它上面了。
河内地区年成无收,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地区去,把粮食输送到河内地区去;河东发生了饥荒,我也是这样做的。
我观察邻国的政事,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
邻国的百姓不更减少,我的百姓不更增多,为什么呢?原文: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译文:孟子回答说:大王您喜欢战争,请允许我以打仗来说明。
战鼓咚咚响起,双方兵器交接,(一方)扔掉铠甲武器而逃。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后停止,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后停止。
以(自己)只跑了五十步来嘲笑跑了一百步的人,那会怎么样呢?原文: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文:梁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跑一百步而已,(逃五十步)也是逃跑呀。
原文: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自考《大学语文》讲义——种树郭橐驼传一、作家作品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
参加王叔文变法,变法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任柳州刺使,世称柳柳州;与韩愈齐名,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作品有《柳河东集》。
《种树郭橐驼传》是寓言性传记文。
二、主旨文章通过郭橐驼善于养树的寓言故事,揭露了当时统治者政令繁多的社会弊端,阐发了作者养民治国的进步思想。
三、疑难词句1.驼业种树。
业:以为业。
2.且硕茂、早实以蕃。
硕茂:高大茂盛;实:结果实;蕃:多。
3.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寿:活得长久;孳:繁殖得多。
4.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天:自然规律;致:使获得,让自然发展;性:树木的本性。
5.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爪:用手指去抓;肤;树皮。
6.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字:养育;遂:喂养好,使动用法。
7.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在移栽它时,像爱护自己的子女,栽完后,不再管它,就像弃掉一般。
8.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所以我是不妨害它的生长罢了,并不是有什么办法能使它高大茂盛;我只是不抑制损伤他的果实罢了,并不是有什么办法能使它的果实结的又早又多。
9.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可是,我住在乡里,看见当官的喜欢繁琐地发布命令,好像是很爱百姓,结果因此给人民带来祸患。
10.故病且怠。
病:困苦;怠:疲劳。
四、课文翻译原文: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译:郭橐驼,不知他最初叫什么名字。
由于得了佝偻病,走路时隆背俯身,有点像骆驼的样子,所以乡里人把他叫橐驼。
橐驼听了这个称呼说:很好,这样叫我确实很是恰当。
因此便放弃了原来的名字,也自称作橐驼。
原文: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新版自考教材《大学语文》课程重点讲义第一课:《寡人之于国也》第三课:第六课:《容忍与自由》一、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作者分三个层次来阐发这一中心论点:1、首先从“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说起,说明“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2、接着指出“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揭示出容忍难以实行的心理根源;3、最后则指出“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极其错误的,强调“绝对之是”根本不存在。
显然,这三个层次是逐层深入的。
二、论证方法:本文善于运用例证法来阐发道理。
1、作者年少时援引《王制》专制律条痛骂《西游记》和《封神榜》。
2、宗教史上高尔文活活烧死塞维图斯等科学家。
3、提倡白话文时陈独秀“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
这三个典型例证,分别证明了文章中三个层次的分论点,都具有十分鲜明而强劲的启示力和说服力,作者无需多说,读者就能从事例本身悟出诸多至理深意。
第七课:《咬文嚼字》一、本文的中心论点:“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作者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1、先讲斟酌文字与表达思想感情的关系。
指出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的,例如《史记》李广射虎;文字的推敲其实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并不仅仅是为了语句的通畅或漂亮,例如韩愈贾岛关于推敲的故事。
2、再阐述文字的直指意义与联想意义的关系、文字的习惯性与创造性的关系。
强调语言应该贵在创新。
指出科学的文字限于直指意义,文学的文字则必须照顾到联想意义;语言的习惯性联想造成套语滥调,“惟陈言之务去”才是创造的态度。
二、本文所采用的论证方法。
1、归纳法关于史记中李广射虎和韩愈贾岛推敲的故事用的是归纳的方法。
2、演绎法作者在论证语言贵在创新时用的是演绎法。
3、比喻法为了说明文字的直指意义与联想意义作者分别把它们比喻为月轮、月晕。
更加形象直接,容易把握三、直指意义与联想意义的不同特点和作用。
1、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