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普查和抽样调查
- 格式:pptx
- 大小:1.42 MB
- 文档页数:37
1.普查和抽样调查1.普查和抽样调查授课人知识技能1.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及应用.2.了解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含义.数学思考通过学习普查与抽样调查、总体、个体和样本等概念,知道在实际问题中采取哪种获取数据的方式比较科学合理.问题解决通过新课学习体会抽样调查方法的科学性以及普查的实际有效性.情感态度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普查和抽样调查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能够正确选择用哪种方式来收集数据.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教具多媒体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情景引入】(多媒体展示)(1)开学之初,九年级一班的张老师为了安排座位,需要了解全班同学的视力情况,你认为张老师应如何进行调查?(2)调查某小区的家庭对四川电视台“天天630”栏目某天的收视情况又该如何调查呢?(3)学习完第27章《圆》的知识后,老师想知道同学们对本章知识的掌握情况,应该怎样进行调查呢?以学生熟悉的三个实际生活的问题作为课题引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同时为新课引入奠定基础.(续表)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探究1】普查和抽样调查(1)我们班级每个学生的家庭各有多少人?平均每个家庭有多少人?(2)2019年,全国平均每个家庭有多少人?(3)今年,全国平均每个家庭有多少人?教师活动:教师采用唱票的方式来完成问题(1)后,展示全国人口普查操作方式和意义,而讨论第(2),(3)问时让学生体会到调查难度比较大即可,不必做深入探究.学生活动:学生结合教材合作学习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概念的含义.归纳:1.普查:为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作的调查叫做普查.如上面问题(1),它适用的明确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定义.明确统计的有关概念之间的区别,同时掌握普查是通过调查总体的方式来收集数据;抽样调查是通过调查样本的方式来收集数范围是调查对象的个体数很据. 少,没有破坏性,要求结果准确.2.抽样调查:为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作调查叫做抽样调查.如上面问题(2)和(3),它适用于调查对象的个体很多,不可能全部进行考察,或考察的对象不多,但考察时具有破坏性.学生活动:举出一些有关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实际例子,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探讨.【探究2】统计的有关概念(1)总体: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2)个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3)样本: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4)样本容量:一个样本包括的个体的数量叫做这个样本的容量.教师活动: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对应的概念并强调,让学生明确样本容量是一个数据,而不是数据的载体,所以样本容量是没有单位的.学生活动:让学生说出探究1三个问题中的总体、个体、样本或样本容量是什么?活动三:开放训练体现应用【应用举例】例1[泰兴市二模]下列事件中最适合使用普查方式收集数据的是(B)A.了解全国每天丢弃的废旧电池数B.了解某班同学的身高情况C.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D.了解全国农民的年人均收入情况例题将本节所学内容与以前的知识紧密结合,使学生很好地进行知识的迁移,在练习中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续表)活动三:开放训练体现应用例2[湘西州中考]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了解某校八年级500名学生对“世界读书日”的知晓情况,从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进行调查.在这次调查中,样本是(B)A.500名学生B.所抽取的50名学生对“世界读书日”的知晓情况C.50名学生D.每一名学生对“世界读书日”的知晓情况师生活动:学生自主解答问题后,分组展开讨论,待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答案,共同得到正确的结论,并获得解题的经验.【拓展提升】例3下列问题中的总体、个体、样本分别是什么?(1)为了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增及时获知学生对所强环保意识,某中学举行了一次“环保知识竞赛”,共有900名学生参加了这次竞赛.为了了解本次竞赛的成绩情况,从中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2)为了检查一批零件的质量,从中抽取了10个测量它们的长度.解:(1)总体:900名学生的竞赛成绩;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学生的竞赛成绩;个体:每位学生的竞赛成绩.(2)总体:这一批零件的长度;样本:从中抽取的10个零件的长度;个体:每个零件的长度.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如何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而准确得出对应的问题答案;活动中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充分讨论,争取让学生自己得到判断方法;对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引导、点拨.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落实本课的学习目标.分层设计可让不同程度的同学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树立学好教学的信心.活动四:课堂总结反思【达标测评】1.[南京联合体二模]下面调查中,适合采用普查的是(B)A.调查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B.调查你所在的班级同学的身高情况C.调查我市食品合格情况D.调查南京市电视台《今日生活》收视率2.[沙坪坝区一模]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抽样调查方式的是(B) A.调查某班学生的视力情况B.调查一大批新型LED节能灯泡的使用寿命情况C.调查某幼儿园中一班20名儿童的心里健康情况D.调查某小区30户家庭对重庆电视台“天天630”栏目某天的收视情况(续表)活动四:课堂总结反思3.[江阴市二模]某学习小组为了解本城市100万成年人中大约有多少人吸烟,随机调查了50个成年人,结果其中有10个成年人吸烟.对于这个数据收集与处理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该调查的方式是普查B.样本容量是50C.本城市只有40个成年人不吸烟D.本城市一定有20万人吸烟4.某地区进行了一次期末考试,想了解全地区7万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了1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1)和(2)__(填序号):(1)这1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2)每位学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及时巩固新知,让学生获得对本节知识深层次的理解,从多个角度进行检测,达到学有所成的目的.(3)7万名学生是总体;(4)1000名学生是总体.【课堂总结】(1)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学习了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2)本节课还有哪些疑惑?说一说!教师进行总结:本节课主要认识了普查和抽样调查这两种调查方式:普查是通过调查总体的方式进行收集数据;抽样调查是通过调查样本的方式来收集数据,同时还学习了总体、个体和样本、样本容量等概念.布置作业:教材P79练习第(3)(4)题.学生归纳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自觉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体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知识网络】提纲挈领,重点突出.(续表)活动四:课堂总结反思【教学反思】①[授课流程反思]在复习回顾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从与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几个事件入手,为学习普查和抽样调查做好铺垫;在探究新知过程中,通过合作探究,小组之间互辩新知共同提升能力,课堂教学思路清晰,学习效果较好;课堂训练环节选用近年典型中考例题,具有思维深度,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进行解答,能够圆满完成教学任务.②[讲授效果反思]对于本节新知的认识,强调以下几点:(1)普查是针对总体做的调查;抽样调查是针对样本进行调查;(2)统计的有关概念在语言的阐述上要到位;(3)样本容量是一个数据,没有单位.③[师生互动反思]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师表现,进一步提升操作流程和自身素质.从课堂氛围和课堂效果分析,学生能够积极投入新知学习中,并能够集中精力完成学习任务.④[习题反思]好题题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题题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典案二导学设计教学内容:抽样调查的意义【学习目标】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及应用,了解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含义,了解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对总体估计的作用,掌握抽样调查选取样本的方法,了解从部分看总体的意义和方法,学会合理的选择样本【学习重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利用从部分看整体的知识,解决数学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2《普查和抽样调查》教案一. 教材分析《普查和抽样调查》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了解不同调查方式的选择。
通过学习本节课,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统计学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数据收集和处理,对于调查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本质区别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还不清楚。
此外,学生可能对实际调查过程和方法的认知不足,需要通过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能根据调查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特点及选择。
2.难点:对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
2.讲授法:讲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特点及选择方法。
3.讨论法:分组讨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实际调查过程,提高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调查数据。
2.设计好分组讨论的问题和任务。
3.准备调查工具(如问卷、记录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如了解某班学生的身高情况,可以采用全面调查(普查),也可以采用抽样调查。
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两种调查方式。
2.呈现(10分钟)讲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特点及区别。
普查是对全体调查对象进行调查,数据全面,但工作量大;抽样调查是针对部分调查对象进行调查,数据较为近似,但工作量相对较小。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
每组选择一个实例,讨论如何进行普查或抽样调查,并说明选择的原因。
北师版七年级数学(上)普查和抽样调查导学案 6.2编写人:康丽娟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家长签字:_____________一、学习目标1、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这两种调查的方法,2、了解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的概念。
二、温故知新1、获得数据的常用方式有、、、等2、统计活动大致要经历哪些过程?三、自主探究:现代社会是知识大爆炸时期,社会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眼花缭乱!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周围的世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决策。
调查是收集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探究活动(一):阅读课本160-162,完成下面的问题:情景剧:妈妈:“孩子,再帮妈妈买鸡蛋去”.妈妈:“这次注意点,上次你买的鸡蛋有好几个是坏的.”妈妈:………孩子高兴地跑回来.孩子:“妈妈,这次的鸡蛋全是好的,我每个都打开看过了”.妈妈:“啊!”这个孩子的做法合适吗?若是你会怎么去了解一筐鸡蛋的好坏?1;在小明调查的40人中,各年龄段分别有多少人接受了调查?结合刚才事例理解概念1、数据收集调查的两种方式:、 .2、什么叫普查: .3、什么叫抽样调查: .4、什么叫总体: .5、什么叫个体: .6、什么叫样本和样本容量?探究活动(二):调查方式的选择1.下列调查中,你认为应该采用哪种调查方式,并说出自己选择这一观点的理由. (1)了解你们班同学周末时间是如何安排的;()(2)了解一批圆珠笔芯的使用寿命;()(3)了解我国八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 ()(4)要保证嫦娥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对重要零部件采用何种方式检查. ()(5)全国中学生的节水意识;()(6)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2.结合以上实例,尝试写出普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3.说明什么时候用普查的方式获得数据较好,什么时候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得数据较好?普查抽样调查优点缺点探究活动(三):抽样调查时应注意什么? 阅读课本P160-160议一议,完成下列问题:比较一下小明与小颖所得数据的差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1)你同意他们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2)为了了解该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认为应当怎样收集数据?(3)小华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发现他们一年平均生病3次左右,你认为他的调查方式如何?(4)(5)大样本一定能保证调查结论准确吗?(阅读教材162页读一读)四、随堂练习:五、小结:你还有哪些收获: 哪些疑问: 六:当堂检测:1、下列调查,适合用普查方式的是( ).A 、了解一批电视机显像管的使用寿命B 、了解某河段被污染的程度C 、了解你们班同学的视力情况D 、了解人体血液的成分2、小明从一批乒乓球中随意摸出三个,检测全部合格,因此小明断定这批乒乓球全部合格。
初二数学《普查和抽样调查》知识复习要点初二数学《普查和抽样调查》知识复习要点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
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初二数学《普查和抽样调查》知识复习要点,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基本概念普查: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所做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
抽样调查:为一特定目的面对部分考察对象所做的调查叫做抽样调查。
(简称抽查)总体:所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样本: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样本总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普查与抽样调查优缺点普查:优点是准确;缺点是难度大抽样调查:优点是调查的.范围小、节省时间和人力物力;缺点是近似值普查与抽样调查的使用情景当调查的对象个数较少,调查容易进行时,一般采用普查;当调查的对象个数较多,调查不容易进行时,一般采用抽样调查。
不论调查对象是多是少,当对调查结果有较高要求时,或调查的结果有特殊意义时,必须采用普查方式;当调查的结果对调查有破坏性时,或者会产生一定的危害时,通常采用抽样调查。
二、课堂检测选择题1、为了解七年级1000名学生期中数学考试情况,从中抽取了3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
下列判断:①这种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法;②1000名学生是总体;③每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④30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⑤300名是样本的容量。
其中正确的判断有( )A、1个B、2个C、3个D、42、下列调查中,适合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A、了解某班学生“50米跑”的成绩B、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C、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D、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3、为了解某校初三年级400名学生的身高情况,从中抽取了50名学生的身高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指()A、400名学生B、50名学生C、400名学生的身高D、50名学生的身高4、下列采用的调查方式中,不合适的是()A、为了了解全国中学生的身高状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B、对载人航天器“神舟六号”零部件的检查,采用普查的方式C、医生要了解某病人体内含有病毒的情况,需抽血进行化验,采用普查的方式D、为了了解人们保护水资源的意识,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5、(2007福建晋江)要了解一个城市的气温变化情况,下列观测方法最可靠的一种方法是()A、一年中随机选中20天进行观测B、一年中随机选中一个月进行连续观测C、一年四季各随机选中一个月进行连续观测D、一年四季各随机选中一个星期进行连续观测6、(2007安徽)下列调查工作需采用的普查方式的是()A、环保部门对淮河某段水域的水污染情况的调查B、电视台对正在播出的某电视节目收视率的调查C、质检部门对各厂家生产的电池使用寿命的调查D、企业在给职工做工作服前进行的尺寸大小的调查填空题7、为了考察一批节能灯泡(20000个)的使用寿命,宜采用的调查方式是______;如果从中抽取15个灯泡进行试验,这个问题中的总体是_____,个体是_____;,样本是____。
§6.2普查和抽样调查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并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现实问题.2.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领会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3.知道普查和抽样调查经常使用的地方.过程与方法1.通过具体收集数据的练习,让学生深刻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2.通过小组交流,培养合作的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增进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与联系,了解总体、样本及个体之间的联系.【难点】获得数据时,选择哪种调查方式较好,何时用普查,何时用抽样调查,并说明理由.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预设学生在问题讨论中可能提出的问题.【学生准备】预习教材P160~162.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记录空间一、新课导入请同学们看一则笑话:妈妈让小明去菜市场买鸡蛋,出门前叮嘱他:“好好挑挑,蛋黄散了、不新鲜的蛋别买.”不久,小明提着半塑料袋打碎的蛋回来,高声对妈妈说:“保证鸡蛋新鲜,每个我都打开了.”看了这则笑话,你有何感想?出示问题:1.小明检测鸡蛋是否新鲜的方法合适吗?为什么?2.小明该怎么做才对呢?3.你有没有更好的检验鸡蛋是否新鲜的方法?二、知识构建探究活动1 普查的概念像老师说的那样,把每一根火柴都试了一遍,在数学中我们称之为普查.那么什么是普查呢?[处理方式] 仔细阅读教材160页的内容,体会什么是普查、总体、个体,小组交流,巩固概念.【问题展示】(1)普查的定义:为某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2)总体:其中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3)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思考】在上一节中,我们曾对全班同学的节水意识进行了调查,这就是普查.你还能举出哪些调查是采用普查的方式吗?个体分别是什么?(1)了解全班同学的视力情况;班级每一位同学的视力是个体.(2)了解全校七年级学生的体重;个体是七年级每一位同学的体重.【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可以通过普查教学活动记录空间了解到的,比如我国每经过10年都要进行一次人口普查,这件事利国利民,是国之重事.探究活动2 抽样调查的概念刚才同学们分析得很好,普查虽然可以直接获得总体的情况,但是有时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普查的工作量较大;有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调查;有时调查具有破坏性,不允许普查.那么除了普查还有什么调查方式吗?师引导得出:人们往往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其中从总体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比如一勺汤就能尝出一锅汤的滋味.生活中,你还能举出哪些调查是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吗?生1:某种品牌牛奶同学们的喜爱程度.生2:全省七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生3:某种炮弹的杀伤力.……师:普查和抽样调查是我们最常采用的两种调查方式,它们各有优点与局限性.要根据调查活动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合的调查方式.你能帮老师完成下面的问题吗?探究活动3 例题讲解某灯泡厂要了解生产的10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你认为该如何进行调查?(1)在这个问题中,被考察的对象是什么?(2)调查的目的是什么?适合采用怎样的调查方式?尝试说出它的总体和个体.【交流总结】考察的对象是10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调查的目的是了解灯泡的使用寿命;应采用抽样调查的调查方式;总体是10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个体是每只灯泡的使用寿命.师:为什么不采用普查的方式调查?生:采用普查的方式灯泡就全被破坏掉了.【方法小结】当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普查的工作量大、受客观条件限制且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调查或调查具有破坏性时,采用抽样调查方式较好.探究活动4 尝试成功,感知概念活动内容:展示教材160页议一议.为了了解你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准备怎样收集数据?小明:我们小组在公园里调查了100名老年人,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图所示.小颖:我们小组在医院调查了100名老年病人,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图所示.教学活动记录空间小亮:我们小组调查了10名老年邻居,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下表所示.生病的次数人数1至2次 43至6次 57次及以上 1(1)你同意他们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分析后回答)小明调查的对象是选自公园里的老年人.常去公园里活动的老年人,平时一定注意身体的保健,一定注意修身、养性、加强体育锻炼,所以身体较健康.另一方面,公园建在城市里,相对于农村中的老年人去公园的较少.这100人中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城市和乡村等不同层次的老人是否都有所选取,选取人数的比例是否合理,是否具有代表性与广泛性都是我们在收集数据中需要考虑的.所以,我认为小明收集的数据缺乏代表性和广泛性.小颖收集的数据来自医院看病的100名老年人,这部分人相对体质较弱.我认为用这些数据得到的调查结果不准确,因为收集的数据缺乏代表性和广泛性.小亮仅仅调查了10位老年人.因为样本太小了,所以不能据此推断某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2)为了了解该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认为应当怎样收集数据?与同伴进行交流.(3)小华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发现他们一年平均生病3次左右.你认为她的调查方式如何?(4)代表性、广泛性分别指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所要考察的总体中包含的个体数很多,有时总体中个数较多且总体是由有明显差异的几个部分组成时,我们应注意抽出的样本就必须有较强的代表性.每个部分都应抽取到,而且应注意各部分的比例.广泛性是指总体中的每个个体均有被选的可能.[知识拓展] 1.由普查得到的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时间较多.2.一般地,一个总体的样本不是唯一的,而且样本的相对容量越大,样本的整体水平就越接近总体的整体水平.3.所抽取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4.样本容量没有单位.5.抽样调查常用的方法有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三种不同的方式.随机抽样的特点是每个个体被抽取的可能性相同,不带有倾向性.系统抽样是先将总体分成均衡的几个部分,然后按照事先定出的规则,从每个部分抽取相同个数的个体.分层抽样是将总体按差异分成不同部分,然后按各部分所占的比例进行抽样.三、课堂小结1.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2.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3.抽样调查: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四、检测反馈1.下面调查统计中,适合做普查的是 ( )A.雪花牌电冰箱的市场占有率B.蓓蕾专栏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教学活动记录空间C.飞马牌汽车每百公里的耗油量D.今天班主任张老师与他班的几名同学谈话2.下列调查中,选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的是( )A.为了解某地区居民的防火意识,对该地区的初中生进行调查B.为了解某校12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随机抽取该校120名学生进行调查C.为了解某商场的平均日营业额,选在周末进行调查D.为了解全校学生课外小组的活动情况,对该校的男生进行调查3.为了解某市参加中考的320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抽查了其中160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32000名学生是总体B.16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的一个样本C.每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个体D.以上调查是普查五、板书设计2 普查和抽样调查1.普查.总体、个体2.抽样调查.样本3.广泛性、代表性.六、作业布置一、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163页习题6.2的1,2题.【选做题】教材第163页习题6.2的3,4题.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体育老师对九年级(1)班学生“你最喜欢的体育项目是什么?(只写一项)”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把所得数据绘制成条形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最喜欢篮球的学生人数是( )九年级(1)班学生最喜欢体育项目的条形图A.8B.12C.16D.202.2014年12月份,某市总工会组织该市各单位参加“迎新春长跑活动”,将报名的男运动员分成3组: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各组人数所占比例如图所示,已知青年组有120人,则中年组与老年组人数分别是( )A.30,10B.60,20C.50,30D.60,10教学活动记录空间3.如图所示的是某校初一学生到校方式的条形图,根据图可得出步行人数占总人数的( )A.20%B.30%C.50%D.60%【能力提升】4.第8中学九年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调查了500位市民某天早上出行上班所用的交通工具,结果用以下扇形统计图表示.(1)请你将上面这个统计图改成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形式,画在下图中;(2)请根据此项调查,对城市交通给政府提出一条建议.教学反思。
一、前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调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市场调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在市场调研中,普查和抽样调查是两种常见的方法,它们各自优缺点明显。
本文将分析和比较普查和抽样调查在市场调研中的应用。
二、什么是普查和抽样调查普查是指通过对整个调研对象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归集,从而对整体情况进行评估的一种调查方式。
在市场调研中,常用的普查方式包括面对面调查、网络调查、电话调查等。
普查的特点是全面、详实、准确、直接和不易受干扰,能够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的调查结果。
抽样调查则是从全部调查对象之中随机抽取样本进行调查,通过推算的方式推测全体的特征和变化。
抽样调查的特点是经济、快速和有效,可以减小调查成本。
抽样调查的方式包括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等。
三、普查在市场调研中的应用1、全面调查普查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对整个调查对象进行全面调查,收集到详实而准确的调查结果信息。
在某些情况下,全面调查是必须的,比如政府相关机构对某一个地区进行还监,需要对全区居民的情况做出准确评估。
而在市场调研中,也存在需要进行全面调查的情况,比如在预测某种产品的市场需求时,需要对整个市场进行全面调查。
2、深入了解调查对象由于普查可以对整个调查对象进行详实的调查,普查能够深入了解调查对象的特点和情况,对于掌握市场状况、分析市场趋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市场调研中,通过普查对调查对象进行深入了解,能够搜集到合规的信息,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的动向,提前布局等。
3、调查结果比较准确普查所收集到的信息,来自大量的样本和数据,基本上是可以代表整个调查对象的情况。
其调查结果是比较准确的,可以为企业提供可信的数据支持,帮助企业做出尽可能准确的决策。
四、抽样调查在市场调研中的应用1、减小调查成本相较于普查而言,抽样调查通常具有较低的调查成本。
通过对样本进行调查,就可以预测整体情况,所需资源和时间较少,可以减小调查成本,这对于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最为重要。
谈谈普查与抽样调查普查与抽样调查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调查方式,有的情况下需要普查,而有的情况下则只能采用抽样调查,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两种调查方式。
一、普查普查就是为了一定的目的,面对考察对象而进行的调查。
其优点是:通过普查可以得到全面可靠的信息;其缺点是:投入的时间长,耗费的人力,物力比较大.二、抽样调查抽样调查就是从总体抽出部分个体进行调查。
其优点是:省时、省力、减少破坏性.可以解决普查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其缺点是:所调查的结果不如普查得到的结果准确.抽取的样本不当,则与总体的真实情况误差较大.三、选择恰当的调查方式由于普查和抽样调查都有一定的优点和缺点,所以在收据数据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选择调查方式,使调查结果尽量准确.(1)当调查的对象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而且不具有破坏性时,可采用普查;有的问题必须采用普查,如对神州八号载人飞船的零部件的检查必须采用普查。
一般采用普查的方式.(2)当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普查的工作量大,或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不适用普查时,可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在抽样调查时,所选择的调查结果能够代表总体的情况,应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这就要求被调查的对象不能太少,被调查的对象是随机抽取的.四、典型例析例1 下列调查中,哪些是用普查方式,哪些是用抽样调查方式?(1)为了解你班所在学生的视力情况,查阅班级体检表;(2)为了了解本校七年级400名学生在家承担家务劳动的情况;(3)为了解一箱(100只装)灯泡的寿命;(4)某校为了解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请一位心理专家对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析解:(1)因为调查的是一个班的视力表,数据少,所以应用普查;(2)由于全校人数较多,所以适合采用抽样调查;(3)由于测试是有破坏性,所以适合用抽样调查;(4)由于了解的是全校学生的心理问卷,所以用普查.例2 下列抽样调查中抽查的样本合适吗?(1)张老师为了解全班50名学生对英语单词的掌握情况,抽查了5名进行检查. (2)为了解全校26个班课外活动情况,从七年级中抽查了两个班进行分析. (3)为调查全市中学生上网情况,在全市的300中学中随意抽查50所学校的学生的上网情况.(4)为了解我国中学多媒体的普及情况,在北京市作了抽样调查.析解:进行抽样调查时,所抽取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即所抽查的样本的结果能比较接近反映总体的情况.所以抽查的范围、数量要适中.(1)中的抽样较少,不能反映出全班学生的单词的掌握情况,所以样本不合适;(2)中的抽查,数量较少,不具有代表性,所以样本不合适;(3)中由于抽样是随机的,且数量适中,所以样本较适合;(4)中的样本具有片面性,不能具有代表性,所以样本不合适.。